2022年6月25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利率向上 謹慎評估房市衝擊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的百花齊放,已成蔡英文的乾燥花
◆  聯合報黑白集/陳時中的「免役橋接」
◆  經濟日報社論/利率向上 謹慎評估房市衝擊





經濟日報社論/利率向上 謹慎評估房市衝擊


2022-06-25 00: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隨著美國聯準會調升利率3碼(0.75%)的步調,我國央行也跟著調升利率半碼,雖然調升的幅度比美國小很多,但是今年調升幅度累積也達到1碼半(0.375%)的水準。從調升前不動產抵押放款利率1.31%來看,0.375%已經算是不小的幅度。而且,由於美國通膨還在持續,市場預期聯準會還會持續升息,7月可能會再升3碼,8、9月仍會再上升,有學者預估美國未來可能會再上升達6碼。為了減緩台美利差過大,我國央行可能還會持續調升利率。如果利率再調升1碼半,台灣放款利率就會達到2%,不但嚴重影響國內經濟,對於不動產市場的衝擊,更是不在話下。

過去幾年,受到疫情影響,國內外經濟大環境不佳,但是國內房地產價格仍有相當幅度的成長,尤其是中南部的漲幅更是可觀。依清華安富指數統計來看,去年1月至今年3月,全台灣房價平均上漲11.5%,其中六都漲幅最高的是台南21.7%,其次為台中的18.9%和高雄的13.3%。造成房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有幾個:第一,經濟雖然表現平平,但產業間的差異頗大,電子產業特別暢旺,股價也大漲,讓不少人變得更有錢,對於房地產投資的需求大增。第二,大陸台商這幾年返台資金大增,有許多都投入不動產,推動房價上揚。第三,台積電在中南部設廠,帶動上下游電子廠也去投資,許多電子新貴隨著工廠南移,前進這些地區買房,進而拉動中南部的房價。第四,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因為過去幾年利率維持低檔,貸款購屋成為很好的投資工具,導致房價上升。

為了抑制不斷上漲的房價,央行幾度推出打炒房政策,主要是以選擇性信用管制為主,包括針對雙北和部分房價飆漲的地區、高價格的房子、還有第二戶以上的房子,以及企業購屋等,降低購屋的貸款成數。另外,前不久央行也嘗試拿掉不動產貸款寬限期,以及縮短放款期限,來增加購屋者掌控金流的難度,真是積極打炒房。但是,以實際房價不斷上漲的情況來看,這幾波打炒房政策的效果顯然不是很好。

從今年以來,不動產交易價格雖然仍呈現上升趨勢,交易量卻已明顯減少。以清華安富房價指數的統計數據,整體房價指數由去年12月的137.76,逐月上升到今年4月的141.23。但是,同期間的不動產交易量卻明顯下縮,今年前四個月全台灣的住宅交易量只有6.2萬戶,比去年同期的8.1戶少了近23.4%;而且,這段期間是每一個月都大量減少,這表示不動產市場的確已進入明顯的衰退期。同時,由於「量比價先行」的歷史經驗,當不動產交易數量不斷減少,賣方就會逐漸下修賣價,於是房價也會出現下跌走勢。

上述清華安富指數的數據只統計到4月,現在6月利率又調升半碼,而未來如果央行被迫隨著聯準會不斷調升利率,不動產市場一定會更為冰冷。央行如果把利息從原本的1.31%上升到2%,貸款1,000萬元每個月增加的利息支出會達到5,750元,購屋人的購屋意願一定會受到影響。所以,日前信義房屋針對600位購屋者的民調顯示,有57%的有意願購屋者會選擇暫時觀望。當然,這其中還有一部分人是因為最近股價大跌,導致他們存股來當頭期款的金額也受到影響有關。

無論如何,最近因為嚴重通膨,美國聯準會不斷加大升息幅度,強力收回貨幣供給,其他國家勢必會跟進,以免資金外流、貨幣貶值。台灣民眾早已習慣低廉的貸款利率,現在只要利息略為上升,就會對不動產市場產生很直接的壓力,進而造成對我國總體經濟的影響。央行在採行相關政策時,必須更謹慎思考。











聯合報黑白集/陳時中的「免役橋接」


2022-06-25 00:2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指揮官陳時中自6月12日快篩陽後,經過12天今首度回歸指揮中心記者會。圖/指揮中心提供



距離上次陳時中主持防疫記者會將近兩周,昨天他終於再度現身記者會。此際傳出,民進黨下周將提名他參選台北市長,連「競選辦公室都已找好」。確診期間未曾露臉的陳時中,顯另有「要務」要忙,至少得先想好如何向全民「告別」,卸下指揮官一職。

「半途落跑」這種事,倒也難不倒阿中。十一日,他以「疫情穩定」為由宣布次日記者會停開,第二天就發現自己確診。無巧不巧,隔兩天,又發現衛福部多名高官均告確診。弔詭的是,後來確診的官員都已解隔恢復上班,唯獨陳時中以「仍快篩陽」繼續神隱,而他「參選北市」的傳聞也越發落實。

沒有陳時中的日子,羅一鈞在記者會唱獨角戲,倒顯得簡潔俐落。這布局,其實也暗藏「陳時中退場無妨」的氣球,儘管每日仍有一百餘人死亡。陳時中現身前夕,政府七、八月將開放邊境的宣示,則是出自陳建仁之口;莫非,這是兩人將「無縫接軌」的暗示?

在發給高端疫苗緊急使用授權時,陳時中採取「免疫橋接」的巧門,讓高端跳過第三期人體臨床實驗直接上市。這不免讓人聯想,陳時中現在正使用同一手法,為自己進行「免役橋接」,利用確診、篩陽的轉身術,逐步讓「替身」上場代打,然後自己就可以安然脫身卸下指揮官甲冑去參選。恭喜台北市民!












聯合報社論/缺電與電價死結:膏藥貼太多而漸漸潰爛


2022-06-24 00:1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灣最近兩大電力問題同時爆發。其一是電力不足,其二是電價過低不敷成本。記者曾學仁/攝影



台灣最近兩大電力問題同時爆發。其一是電力不足:夏至剛過,因天氣炙熱,廿二日出現了三九二七萬瓩的史上最高用電量;最低備轉容量已掉到六%邊緣,亮出橘色警戒。其二是電價過低不敷成本:近四年來我國電價「連八凍」,相對於一年多來全球能源價格大漲,台電與中油均因此虧損累累。經濟部下周一將決定是否調高電價,但由於適逢通膨飆高且年底選舉在即,蔡政府會有什麼積極作為,令人難以期待。

電價和缺電問題必須一起談,不能分開看,因為兩者已因蔡政府能源轉型政策的偏差糾結成一團。在一般民眾眼裡,電價當然越低越好,如果要漲,「漲別人、不要漲自己」就無所謂。但天下沒有這麼好康的事,台灣的煤、燃油、天然氣都是靠進口,當國際能源價格猛漲,電價如果一直按兵不動,電力供應必然出問題。近幾年,全台不斷發生光怪陸離的停電事件,顯示台電的管理調度破漏百出,輸配電設備也脆弱不堪,推給鳥獸的藉口已不敷使用。更糟的是,蔡政府一直在瞞天過海、粉飾太平;事實上,從今年初春頻頻發生夜間停電事故,即可想見這個夏季將極難熬。

如果要在「漲電價」和「不漲價」之間作選擇,民眾當然會選擇不漲價。但如果要在「漲電價」和「停電」之間作選擇,一般人恐將寧可選擇漲價。問題是,台灣面對的卻不是這樣「二選一」的問題,因為即使你選擇漲電價,也不表示你逃得過「停電」的命運。問題之所以如此糾結難解,癥結就在蔡政府六年來對發電政策、電力結構及電價的干預,都到了前所未見的地步;而唯唯諾諾的台電和經濟部,恐怕也沒有人說得清電力這本帳,只能不斷地利用大內宣來遮掩自己挖東牆、補西牆的窘境。

追根究柢,台灣的電力問題會落到這個地步,主要原因就是「膏藥」貼太多。所謂膏藥,是指政府的干預和粉飾,近四年電價「連八凍」就是為各種因素連貼八張膏藥。試想,在國際能源價格平穩時,油電價維穩猶有話說;但政府不僅連誠實反映成本都不肯,在國際能源大漲時,我們油電價還不動如山,就是用一張張膏藥遮掩患部及政府私心。

這就是政府在用溫水煮青蛙,麻痺民眾的感受。在有餘裕時,蔡政府用光了「凍漲」額度;碰到壓力止不住了,它才驚覺撕不掉這些膏藥布了,因為裡面的傷口已經潰爛。可悲的是,俄烏開戰後油氣價格暴漲,經濟部三月檢討電價卻還游移觀望,一拖三個月至今,卻沒等到它想要的天鵝。物價正在蠢動,電價一漲勢必觸動通膨的機關,進而引發民怨;如此一來,蔡政府擔心對年底選舉產生衝擊,就正好會發生。

電力不足的問題也如出一轍。蔡英文總統不及早務實調整電力結構,卻一味堅持把仍可使用的核電廠關掉。而且,在預知綠能發電達不到預期目標後,蔡英文又誇口要拿風中飄搖的天然氣發電來填補;她難道不知道,天然氣正是目前國際漲勢最猛的能源嗎?說來驚悚,台灣電力不足的患部,膏藥貼得比電價傷口還多;尤其,缺電尖峰從午後移到日落之後,更說明潰爛之嚴重,就算挖東牆也補不了西牆。

在溫水中被煮久了的台灣人民,對千頭萬緒的電力問題已失去了反應的能力。倒是美國商會一再提出警告,將供電不穩列為台灣最急迫的問題,要求馬上處理;國內工商界也示警,稱若再發生大停電,將招致國際負評。但當問題積重難返,蔡政府手上還有妙方嗎?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大學不是百貨公司
◆  「合理」漲電價 至少3000億
◆  想像屋頂/種一片綠 減碳、緩解熱島效應
◆  侵犯私有財產/頂樓強制種電 有違憲之虞
◆  漲電價助燃 通膨將更瘋
◆  能源不穩 企業被迫出走
◆  美社會裂解 難斷槍擊案
◆  抗通膨 亂抬價應重罰
◆  季青/圖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大學不是百貨公司


2022-06-25 00:09  聯合報/ 李家同(作者為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吳大猷教授曾說「大學不是百貨公司」。 聯合報系資料照



大學不是百貨公司」不是我說的,我是聽吳大猷教授說的。吳教授曾任中研院院長,他對教育有很多相當有意義的談話,這是其中之一。

百貨公司越大越好,可是大學並非如此。最好例子是加州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始終沒有擴大,學生只有數千人,但是每一個系在學術上都有很高評價。反過來說,世界上有很多大學人數非常多,但並沒有成為最頂尖的大學。

我國的頂尖大學大多數是國立大學,經費因此有限,如果所增加的學院是需要大量經費的,必定會影響現有科系的經費。這是每一所大學都該注意的。大學應該盡量求精,如果因為擴張而可能降低原有科系的學術水準,乃是應該要特別小心的。

我國有一個很特別的現象,那就是為了迎合時尚而成立系所。這些系所的學術範疇當然也就會相當窄小。任何一個系,如果所教的範圍非常窄小,對學生是不利的。舉例來說,假如有一個學生畢業於造船系,或者是航空系,另一位學生畢業於機械系,可想而知的是,那位機械系學生的出路會好得多。因為有可能一個國家的造船工業已經有飽和的現象,但是機械的範圍非常之廣,很多不同的公司都需要機械工程師。各位如果熟悉我國很多大學科系的歷史,就會發現有些系成立之初是很受學生歡迎的,但是最後卻遭遇到被合併的命運。電機機械化工等等這些系從來沒有聽說過被合併的

還有一點,我國大學常常為了風尚而成立一個系所要注意到風尚是會改變的,目前非常引人注意的系所,極有可能在幾年內就不再受人重視。大學又要考慮如何將這些當年紅過的系所和其他系所合併,一方面是因為學術範圍過分窄小,一方面是因為風尚已過。

一個大學如果像百貨公司,系所種類就會相當多,系所教的課程範圍也愈來愈小。蘇聯的史達林曾經將大學的系變得極為專門,比方說,某一個系可能叫做遙測系。在當時,他們的做法還勉強可以,因為學生的出路是由政府解決的。不論學生唸哪一個系,政府最後都要給他一個工作做。毛澤東也東施效顰,這種辦法造成極大災難,現在他們都已經改過來了。

吳院長顯然希望大學的系所注重基本學問,當時他已經注意到很多大學設立系所是考慮時尚的,大家不妨看看我國大學系所的歷史,很多被裁併的系往往都是當年極出風頭的系。











「合理」漲電價 至少3,000億


2022-06-25 00:01  聯合報/ 陳立誠/台灣能源部落格版主
電價調漲成為熱門話題,經濟部長已放話此次電價調漲要「合理反映」。記者黃仲裕/攝影



近日電價調漲成為熱門話題,經濟部長已放話此次電價調漲要「合理反映」,目前只在漲價幅度與漲價用戶區隔等細節作考量。

此次電費漲價,經濟部全都賴在「國際燃料價格上漲」單一原因,好像未來只要國際燃料價格不漲就天下太平,電價可保持平穩,真的嗎?

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底公投,通過好幾個與能源有關提案。經濟部應立法院要求,在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三月於立法院提出「因應公投結果能源政策評估檢討專案報告」。報告中指出「假設燃料成本不變」,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平均電價推估為每度三點三九元,較民國一六年(二○一七年)每度二點五五元增加○點八四元。專案報告中也預估民國一一四年(二五年)總用電量為三,○二九億度,將此數字與○點八四元相乘,發電成本將上漲二,五四四億元

請特別留意,經濟部專案報告坦承,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電價將上漲二,五四四億元是基於「燃料成本不變假設。許多民眾可能會納悶:燃料成本不變,電費為何會漲價?其實除了燃料成本上漲外影響電力成本更重要的原因電力結構改變:便宜的電占比減少而昂貴的電占比增加。蔡政府能源政策的兩大手段:「以綠電取代核電」及「以氣電取代煤電」,都是以昂貴的發電方式,取代便宜的發電方式。

核電六部機都正常運轉時,每年可發四百億度電,每度電發電成本一元。蔡政府規劃以同樣無碳的綠電取代核電。離岸風電及太陽能每度電平均成本五元,以其取代核電,每年發電成本增加一,六○○億元。此天文數字無關國際燃料價格,而是電力結構改變。昂貴氣電取代便宜煤電,每年發電成本將增加九○○億元,這是專案報告中二,五四四億元的計算基礎。

二,五四四億元是基於燃料成本不變假設,如果燃料成本上漲呢?民國一○六年(二○一七年)煤電與氣電每度電發電成本分別為一點四六元二點二九元。依蔡政府規劃民國一一四年(二五年)綠電占廿%,煤電及氣電占八十%。換句話說,三,○二九億度電中,火電占二,四○○億度。保守估計每度電漲○點五元,發電成本在二,五○○億元外,又要增加一,二○○億元,電價不是要漲三,七○○億元?

唯一的「好消息」,是目前綠電進度落後。氣電也因藻礁議題大潭電廠燃氣機組因第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完工延宕也延後兩年,電費上漲三,○○○億元會由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推遲到民國一一六年(二○二七年)。

蔡政府頭已經洗下去了,全國民眾就等著承受電價漲三千億元的苦果吧。











想像屋頂/種一片綠 減碳、緩解熱島效應


2022-06-25 00:03  聯合報/ 高正忠/陽明交大環工所教授(新竹市)
深淺陽台的錯落延伸種植大量綠化,透過大面積開窗達到自然採光通風的效果。記者宋健生/攝影



能源局將修訂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要求明年起新建築設置屋頂卅%以上太陽能光電發電設備,這是由產生電的思維為出發點,設置太陽能板除了對建築美觀、環境影響,及是否有足夠發電效益,都有必要審慎評估之外,是否也該由降溫節能來思考

台灣前六大高溫地區,分別是發生在台東、南投、宜蘭、台中、新竹、台北。台東是因焚風所造成,大家有沒有發現其他都是發生在中北部,而不是南部,為什麼會如此?因為台灣的熱島效應頗顯著。主因是建築很多,水泥森林林立,綠地面積很少,即使有大安森林公園的台北市,人均綠地面積也大約只有五平方公尺,一再升溫的結果就是空調電量愈用愈多。室內雖然因冷氣降溫了,但整個城市是愈來愈熱,天氣愈熱空調就要耗用更多的電,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事實上,若能將城市降溫,也就能節能,減少用電,整個城市降溫也會讓大家生活在較舒適的環境下。很多國家也已意識到此問題,而要解決此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綠地,但很不幸,台灣因人口密度高,已很難增加綠地。這樣該怎麼辦?最好的方法,是向屋頂陽台等借地來建置綠地,這是最有效可增加綠地的方法,也是台灣要減緩熱島效應最可行的方法。

這種綠地,除了為建築隔熱降溫節能,還能讓整個城市降溫,城市與建築降溫,耗能就會減少。

這樣的綠地不會醜化建築,反而可以讓建築及城市更美觀,更可以節能減碳。植物也幫助城市呼吸淨化空氣、截留空氣汙染物及減少噪音。更可讓民眾在家就能接觸綠地,甚至可在家自行生產零食物里程的蔬果,也滿足當前疫情在家「自煮管理」的需求。

是否也應該開放新建築另一個選擇—屋頂陽台綠化,它肯定會讓城市愈來愈美觀,且環境愈來愈美好。












漲電價助燃 通膨將更瘋


2022-06-25 00:00  聯合報/ 邱冠倫/金融業退休(新北市)
波波漫畫



盛夏溽暑之際,經濟部長提出「電價要合理反映」,理由冠冕堂皇,卻難掩執政黨偏執的能源政策即將捉襟見肘無以為繼,全民要開始付出嚴重代價的困窘。

這是最糟的時刻,全球通膨嚴重幾十年來少見,衰退疑慮造成金融市場大跌,各國政府莫不苦思如何緩解,美國總統拜登研議減免汽油稅、減收川普時期加徵中國產品關稅、解決航運業高運費,想盡各種辦法減少人民荷包支出,只有民進黨政府在這個最糟糕時刻「合理反映電價」,逆勢操作增加人民與工商業支出,此刻等於提著汽油桶淋向通膨野火,將使通膨燎原不可收拾。

這是最笨的決定,中油台電今年第一季已大幅虧損,當時俄烏戰爭開打月餘,各項大宗物資已如脫韁野馬,經濟部不願讓去年十二月甫落幕的核四商轉公投因能源價格大漲再引爭論,避免輿論對偏執廢核政策的批評,影響民進黨豐功偉業宣傳聲量不調整電價,蹉跎時日讓中油台電虧損擴大,沈重負擔使蔡政府常自誇經濟良好、收支盈餘的政績破功,此刻漲價暫時彌補國營事業虧損,但政府不能阻擋國際能源價格大漲趨勢方興未艾,人民未來不能免於陷入不斷調漲電價的惡夢,民進黨政府故意忽略全球核能發電新趨勢,偏執廢核政策提高電價不是明智的決定。

這是最壞的結果,經濟部明白漲電價政治效應,有意避免民間反對聲浪,擬議方案是漲工商用電、漲大放小,以工商用電補貼民生用電,導致民眾習慣便宜電價不思節約,工商用電漲價廠商反應成本提高售價,其實對民眾無益,因用戶別差別收費不符公平原則,無人受惠,又違反政府節約用電政策,這是三輸結果。

經濟部王部長在十四日央行理監事會議前表示,台灣去年透過各項政策抑制通膨,讓台灣在全球通膨浪潮中相對穩定,並強調台灣不應該只用升息解決通膨,不到十天竟態度丕變提出「電價要合理反映」,完全忘記通膨是目前經濟的最大挑戰,王部長不知道電價調整會促漲通膨嗎?

在通膨幾十年來最嚴重時刻,調整電價促漲通膨,是最糟的時刻、最笨的決定、最壞的結果,希望政府三思。












能源不穩 企業被迫出走


2022-06-25 00:00  聯合報/ 朱言貴/退休人士(台北市)
即將進入用電高峰的炎炎夏日,我們會缺電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企業界早對可能缺電有所領悟並及時發表心聲,政府允當慎重處理。蔡英文總統不是自詡擅長溝通,並表示做好風險管理。只是因執政黨的能源政策,過度偏離現實情況,反而無法有效說服企業界,才讓企業界普遍感到憂心忡忡。

道理很簡單,民無信不立,若是蔡總統拿不出具體可行的能源政策,足以使企業界安心,那麼可預期的現象,就是企業界被迫出走,勢必構成極沈重打擊外,同時嚴重影響到民眾就業問題。後續社會問題,必讓蔡政府疲於奔命,勢必要對企業界拋出來的難題,做好風險管理,才是標本兼治之道。

政府對於企業界訴求置若罔聞,殆已到了積重難返之地步,台灣美國商會發言,更加聲嘶力竭,可見一斑。









侵犯私有財產/頂樓強制種電 有違憲之虞


2022-06-25 00:00  聯合報/ 林清汶/永然法律基金會顧問(台北市)
未來新建案、都更案及增建加蓋等建築都可能強制設置太陽光電屋頂。圖/高雄市工務局提供



日前有讀者投書認為,建築設計是為達成特定對各種條件進行合理的分配與調整,與環境融合是建築的重要目的,但為兌現房頂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政策目標,未來街坊景象將不堪想像。

筆者認為,該修法規定已嚴重侵犯私有財產制,憲法第十五條對於私有財產之保障將置於何地?依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卅三條規定,樓頂平台欲設置廣告物、無線電台基地台等,均應經區分所有有權人會議通過,及頂層區分所有權人同意始可建構,何以該條例可獨例外?

又所謂「公共利益」係指多數人之利益和意願,又或能使整個社會得到最多幸福之方法;正當公益與個人的正當利益不僅相互融合,且應該兼顧個人正當利益;公共利益固然反映了社群的整體利益,但亦有可能損及特定個別成員之利益,因此目的與手段執行,仍均須合於比例原則。準此,公部門對於公共利益計畫應妥善規劃及縝密思考,並非對所有公用事業都可套用「公共利益」一詞,即為所欲為?

更何況,太陽光電發電設置是否合於「公共利益」?政府在南部種電,如農地、魚塭都蓋了太陽能板,因而嚴重破壞生態與景觀,且其發電效益仍待評估;而今以太陽光電發電,如同在都會區頂樓種電,對於都會風貌將嚴重衝擊,及住家空間之妨礙,更涉及憲法對私有財產權之保障。政府在未充分與民眾溝通即急於立法通過,至為不宜,應懸崖勒馬勇於剎車。











抗通膨 亂抬價應重罰


2022-06-25 00:00  聯合報/ 王有康/台灣網路大學校長(台北市)
美國剛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8.6%再創新高,更是顯示全球通膨高漲情况極端嚴重。路透



美國前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只有一點二去年是四點七今年已超過八,造成通貨膨脹原因很複雜。理論上來說,是過多的貨幣追求過少的商品所致,實務面看,從川普時期便開始對中國進口品課徵廿五%高關稅,羊毛出在羊身上,造成美國物價大漲。

再加上烏俄戰事,烏克蘭農產品供給大減,在高關稅和高利息雙剪刀效應下,許多仰賴進口物資國家出現惡性通膨。經濟學家傅利曼曾說,通膨是沒有立法的稅賦,因為它會使每個人要花更多錢來購買原本東西,惡性通膨摧毀社會儲蓄意願,因為把錢放在銀行利息收入,趕不上通膨速度,尤其對已無工作能力的退休長者來說,惡性通膨等同對他們退休金進行掠奪。

從總體面看,萬物齊漲薪資不漲,通膨也代表一國往貧窮線移動的人口,正逐漸增加;世界銀行在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五月宣布,全球貧窮線為每人每天生活支出低於二點一五美元者。而惡性通膨帶來全球貧窮人口增加,也埋下社會治安敗壞伏筆,例如近來美國頻傳的槍擊事件。根據主計總處統計,今年五月食物類的 CPI 為一一二漲幅最高,台灣這一年來食物通膨率高居亞洲第二,衣著、居住、醫療保健品也都有明顯上漲。

經濟學告訴我們,市場只有兩種人:供給者和需求者,兩類人共同決定商品的價格和成交數量;要對抗當前的全球惡性通膨,就是要想辦法讓物價下跌,具體作法包括:如何增加貨物商品的供給數量,減少獨占提高市場競爭,減少中間成本,嚴查少數廠商乘機混水摸魚哄抬物價,保護國內消費者權益和維持市場秩序的相關主管單位,例如消保會或是公平會應對該廠商重罰,以奏其效。

此外,從需求面來說,消費者也可團結對亂哄抬售價廠商,發起拒買運動,可參考日本做法。近十年來,日本消費者對低物價期望已根深柢固,以至企業基本沒有提高物價的可能,因為一旦漲價,消費者就減少購買或到沒漲價商家購買,當然日本人口老齡化也是導致需求疲軟主因之一。

各國央行連續升息讓市場資金不斷回籠,回到銀行體系就是避免「過多的貨幣追求過少的商品」,觀察台灣前年的 CPI 為負數,負○點二去年是二,上個月已達三點三九,看來政府必須提出對策才能對抗通膨這隻巨獸了。









美社會裂解 難斷槍擊案


2022-06-25 00:00  聯合報/ 孔令信/大學教師(台北市)
兒童也參加「為生命而走」遊行,呼籲槍枝管制。(美聯社)



美國兩黨參議員合作共推新的槍枝管制措施,並且通過用於心理健康和校園安全的百億美元資金。這項重大改革確信也將在眾議院順利過關。顯示對於國內接二連三槍擊案,兩黨做出了最新重大回應,此前,國會將近卅年對於槍枝安全與管制,被抨擊「無所作為」。

這項「跨黨派強化社會安全法」內容包括:加強調查廿一歲以下購槍人的身家背景;也填補了「男友漏洞」:就是家暴者得以在沒有和受暴者結婚或同住的情況下,規避購買槍枝的禁令。此外,通過一一○億美元的心理健康資金和廿億美元的校園安全計畫。也提供資金,鼓勵美國各州實施「紅旗法」,讓那些被視為威脅的人無法擁槍。

儘管這項法案無法完全滿足槍枝安全倡議人士和總統拜登的要求,不過,在經歷接連爆發的校園、教會與社區等濫殺無辜的槍擊案後,國會終於對槍枝管制與安全做出回應,當然更打臉前總統川普,他於五月廿八日在美國全國步槍協會年會上,演說表態反對管制,強調應讓正派人民擁有所需槍枝自衛,以免遭受「邪惡」攻擊。

其實就在法案通過的同時,聯邦最高法院以六比三裁定紐約州一項法案違憲:民眾需證明有合法自衛需求或「正當理由」,才能獲得攜帶手槍出家門的許可。最高法院稱:「人民享有在公共場所攜帶手槍的基本權利」。加州還有其他州也有類似法律,最高法院裁定將對這些州產生同樣約束。

拜登總統痛批此項判決「違背常識」,強調當前美國社會必須加強而非減少行動來保護同胞,進而「呼籲全美人民就槍枝安全問題發聲」。

一個新社安法案、一個持槍需有「正當理由」違憲裁決,正代表國內民意強烈衝突,這也是繼五月中傳出美國最高法院將推翻女性墮胎權爭議後,再度引爆的爭議。川普與拜登民國一○九年(二○二○年)大選時爭鋒相對的議題,再度被激化起來。無疑也將是年底期中選舉兩黨接戰的火熱話題。

只是,回到接連難斷的槍擊案,隱藏在背後的氛圍卻是,極右勢力與「白人至上」主義的抬頭與蠢動,這是川普在任時刻意培養與激化出來的「政治操作」,本來川普民國一○九年(二○二○年)要複製前次勝選模式,不過,他沒有計算到新冠疫情帶來的衝擊。川普不服選舉結果,鼓動支持者進而爆發國會大廈遭衝擊事件,嚴重撕裂美國社會。

拜登上台後既無法號召全國,也無法彌補兩黨爭鋒相對局面,連續發生的槍擊案就是在社會裂解中,隨時引爆的不定時炸彈。

因此,若無法拆解這對立,儘管國會通過「跨黨派強化社會安全法」,還是很難防堵下一次槍擊案的爆發!


李清志/安藤忠雄的青蘋果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李清志/安藤忠雄的青蘋果
◆  薛承泰/驚悚的五月人口
◆  楊志良/兩岸根本一中,政治體制則非
◆  盛治仁/死了21名師生 美槍枝管制仍無解
◆  方祖涵/學習對行人友善的都市
◆  朱宗慶/凝聚在一起,我們擁有更大的能量!







李清志/安藤忠雄的青蘋果


2022-06-25 00:00  聯合報/   李清志(作者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安藤青蘋果。拍攝/李清志
光之教會。拍攝/李清志
安藤忠雄展。拍攝/李清志



今年暑假台北最熱門的展覽應該就是位於松山文創園區的《挑戰—安藤忠雄建築展》,這是安藤先生的巡迴展,二○一七年從東京開始,歷經巴黎、米蘭、上海、北京等,台北是最後一站,也是安藤很看重的一場。

安藤忠雄曾在二○○七年來台,在小巨蛋舉辦演講大會,當年成千上萬民眾排隊入場,盛況空前,可見安藤忠雄雖是位建築師,但是他的影響力已不只在建築圈,更擴及社會文化面。

這場建築展非常完整而豐富,共有三百件安藤的經典作品,以圖面、照片及模型展現,不論是建築人或是一般人都可從中感受建築之美;內容最令人驚豔的就是一座一比一的「光之教會」,讓所有人雖從未去過日本「光之教會」,仍可在展覽中實地經驗光影的空間魅力!

《挑戰—安藤忠雄建築展》入口處擺放著一顆青蘋果,這是安藤忠雄最近幾年常常提到的青蘋果。青蘋果代表著「青春」,他引用Samuel Ullman詩句,「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像,炙熱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湧流。」

安藤忠雄意思是說,雖然他今年已八十歲,但是他內心仍有一顆青蘋果,他的心境依然在一種青春狀態,充滿創作的毅力與情感,努力去面對挑戰與艱難,這也是安藤忠雄最令人感動的地方。

安藤忠雄雖不是建築科班出身,以前當過卡車司機及拳擊手,卻可經由自己努力,成為世界知名的建築大師,真的是建築史上一頁傳奇。因為不是科班出身,因此在他初入建築圈時,遇到許多的困難與攔阻,但是他總是秉持著拳擊手精神,屢敗屢戰,才能開創出今天的成就,他也將自己的建築稱為「鬥的建築」。

安藤忠雄開業初期並沒有什麼業務,他給自己出作業,設計出作品再四處提案,希望有業主給他機會,「住吉的長屋」及「光的教會」都是他初期作品,也是他最經典作品。這些作品雖小,卻具體而微地表達安藤忠雄的建築哲學,「住吉的長屋」有如鞋盒一般,利用清水混凝土牆將住家與周遭的混亂都市隔絕,然後留下天井與大自然互通,自成一個小小宇宙;「光的教會」則重現當年安藤歐洲旅行,在羅馬萬神殿感受到的光影震撼,在那次建築旅行,他體會到建築作為一種「光的篩選器」,原本四處可見的光線,在通過建築物後,形成具有戲劇性、宗教性的光線。

如今安藤忠雄建築風靡全世界,不論是威尼斯或巴黎,都有安藤忠雄的經典作品,安藤忠雄成為西方人心中,東方建築師的代表人物。雖然同是使用鋼筋混凝土建築,安藤忠雄的建築多了一種獨特的東方禪意,有一種日本茶屋的極簡美感,同時也有谷崎潤一郎「陰翳禮讚」裡,對光影的崇拜與欣賞。

安藤忠雄的鬥志沒有停留在年輕時期,他對建築的執著與奮鬥,一直燃燒到今天;雖然肉體有病痛與衰老,但是內心依然存在青蘋果。作為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受大家敬佩,不只是因為他的奮鬥人生及建築創作,更因為他至今仍然奮戰不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