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

經濟/19大後的中國經濟路線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18664/web/


.聯合報社論..終於,蔡總統連自己出的試卷也答不出來
.聯合報黑白集.好像作文比賽
.經濟日報社論.19大後的中國經濟路線






經濟/19大後的中國經濟路線


2017-10-11 02:3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就在中共19大舉行之前,中共中央突然發出文件,強調「著力營造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鑑於這是中共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肯定企業家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又值19大前夕敏感期,這份文頗耐人尋味。
海內外關注中共19大,主要分政治、經濟兩方面。前者又聚焦在:一、「習近平思想」以何種方式提出,會不會寫入黨章;二、黨的決策及管理體制有何變革,會不會恢復黨主席制,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規模是七人還是五人;三、王岐山是去還是留,如果留,擔任哪個職位;四、國務院總理是否易人。這些,影響均極為深遠,但答案必須等19大開完才能揭曉。
在經濟方面,主要關注點聚焦在:一、市場vs.政府;二、國企vs.民企;三、政商關係;四、增長vs.改革vs.分配;五、未來五年平均經濟增長率。一般關注更多的在第五點,其實第五點是結果,真正更該關注的是會影響到這個結果的前四方面。這只要把長期以來,比如1949年之後迄今為止的80年作個回顧,就可以發現這四個方面在不同的時代(或階段)有幾乎完全不同的思維與做法,因而也導致了相當殊異結果。
從經濟發展的意識形態,基本路線及運行體制等角度觀察,可以把1949年以後迄今為止及以後一段期間的發展軌跡與趨勢大體劃分為三個階段:毛澤東時代;鄧小平時代及目前正在起步的習近平時代。
在毛澤東時代所覆蓋的大約30年中,一、是100%的計畫經濟。所以沒有任何市場概念或空間,全由黨及政府來主導;二、是100%的公有體制、除了開始的一小段時期,沒有任何民企;三、既無民企,當然也不存在所謂的「政商關係」,國企「老闆」及管理者都是官員而非商人;四、在增長與分配之間,毫不猶豫地更多重視分配。在這樣情況下,經濟運行了30年之後的結果,當然乏善可陳。1978年八億老百姓,基本吃不飽,中國GDP占全球的比重排到了第15位。也正由於再走不下去了,第三度復出且再度掌握大權的鄧小平決定換一條路走,這就進入到了第二階段的鄧時代。
鄧時代明顯地幾乎在所有方面都進行了變革:一、把政府的角色與權力更多地交給市場,也即是從計畫經濟走上商品經濟再走向市場經濟;二、允許及開放民企,並對國企進行改革;三、對於增長與分配,主張「讓部分人先富起來」,強調「發展才是硬道理」。到江澤民執政時期,國企改革造就了一批資本家階層;與此同時,還提出「三個代表」思想,商人終於名正言順踏上中國政治舞台,中國「政商關係」進入關鍵性轉折。整個鄧小平時代,經濟維持了高速增長,中國GDP占全球比重也躍升為全球第二(2010年),但腐敗問題開始迅速惡化,官商勾結現象相當普遍。更令人關注的是,官商勾結不但在經濟上巧取豪奪,在政治上也連結成不同勢力圈子,甚至形成了跨部門、跨領域、從中央到地方的龐大特殊利益集團,亦即政治學上所謂的「政治寡頭」,這樣的情況在中共18大前已達於顛峰。
2012年中共18大習近平擔任總書記,必須對這些惡化中的問題進行根本矯正,習近平的治國理政路線圖因此就設計為:集權、反腐、改革,追求的目標,短期目標,即「2021年(中共)建黨100周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長期目標,即「2049年(新中國)建國100周年」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在這樣的治國理政思路下,從過去的五年到未來的五年,因此可以看到:一、市場受到更大的重視,起到決定性作用,政府則起到更好的作用;二、國企將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與民企共同發展;三、釐定新而合理及健康的政商關係,並從反腐及法治兩方面遏制官商勾結;四、在維持中高速增長的同時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並通過積極扶貧來保證小康社會的實現。
從毛時代到鄧時代再到習時代,中國大陸的經濟社會政治發展一直是在「摸著石頭過河」,摸的方向,看來是愈來愈正確了。

聯合/好像作文比賽


2017-10-11 02:3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漫畫 季青


二○一二年蔡英文競選總統的敗選之夜,她說雖遺憾但民進黨不是一無所有,她恭喜馬總統並寄語不要辜負人民期待。當她向支持者宣告「我們一定可以走完最後一哩路」時,很多人掉下淚來。連大陸網友都讚嘆,台灣竟會出現這麼感人又有力量的敗選感言。
昨天國慶,在好像最後一刻才趕製出的旗海飄揚氣氛中,蔡英文說出一番少見的空洞的話。總統必須「持穩」的用心可理解;不過,「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不對抗也不屈服」,彷彿紀錄不佳的負心漢的敷衍說詞。產業升級、社會住宅、長照、托育、年金改革…,是行政院施政報告嗎?感謝完國軍又感謝邦交國,未免太面面俱到了吧!
坐在被文化總會稱為「匯集了巴洛克及哥德式元素」而鬧笑話的總統府裡,蔡英文環顧四周,是否真心相信,她帶領的這個政府所作所為,真是要讓台灣因團結而變得更好?僅僅以台大事件為例,她怎麼看待內政部忽然大動干戈誓言整肅黑道,而學生悲憤抗議的「中國新歌聲」節目卻成為台灣歌迷嘆惜周杰倫戰隊未能奪冠的對象?
蔡英文如果願意以此事件為例,誠實說出她要如何努力讓台灣社會「團結」,應該會是一個動人的演說主題吧?可惜她大權在握,卻只展現「作文比賽式」的國慶演講。剛出爐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塞勒,被推崇為「讓經濟學更有人性」。希望有朝一日,能見到一篇「更有人性」的總統國慶演講。

聯合/終於,蔡總統連自己出的試卷也答不出來


2017-10-11 02:3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昨發表國慶演說。 記者陳柏亨/攝影



中華民國一○六年雙十國慶,是讓人百味雜陳的一天。這天,提出台獨論的閣揆坐在大典首席,座上諸多高官對掛國旗、唱國歌興味缺缺,連郵局等公營機構都也停掛國旗。正因為如此,民眾反而自動發起升旗、插旗,掀起一波國旗熱潮。而一如預期,對於變調走味的兩岸關係,蔡總統並未發表任何有助緩解僵局的談話,只重彈「四不」的老調,她似乎已掉入自己布置的陷阱,走不出來。
也因此,今年國慶的主題──「更好的台灣」,便有些畫餅充飢的意味。因為,放眼望去,人們看不到台灣變得「更好」的跡象。也因此,當蔡總統談到台灣將因民主、自由而偉大,將「因團結而更偉大」時,便顯得言詞浮誇而欠缺真誠。因為一年多來,人民只看到「更撕裂」的台灣社會,「更迷惘」的國家走向,更失重心的經濟發展,以及政府權力更嚴重的濫用,何來團結?這些殘酷現實,並不因總統的演說喊話而有任何改變。
兩岸關係方面,蔡英文在五二○就職周年時拋出「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的「三新」主張,主張兩岸要有新的合作關係。這次國慶,蔡總統則重申我們的「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不在壓力下屈服,不走回對抗的老路」的「四不」原則,呼籲兩岸領導人共同尋求互動新模式。「四不」其實是蔡英文去年國慶已經彈過的老調,一年後還在原地打轉;可見,從「三新」到「四不」,都已陷於泥淖,蔡總統自己提出的「新問卷」,她自己也寫不出答案。
仔細分析,「四不」的提法基本上是一種「自衛式」的表態,也是自我矛盾的詞組。舉例而言,所謂「善意不變」、「承諾不變」,其實只是說明自己不會貿然宣布台灣獨立,另一方面當然也是為自己保留退路。事實上,蔡英文去年片面拋棄「九二共識」,不僅已違背了「善意原則」,更違背了她宣稱要維持的兩岸「現狀」;在這種情況下,還自稱「善意不變」,已失去了立足基礎。再如,蔡總統宣示「不在壓力下屈服」,表面上看似勇敢,其實是在挑戰,表示無懼在外交戰線與對岸纏鬥。這樣既示好、又挑戰的「四不」,蔡英文連說服國人都有困難,她真的期待獲得對岸的善意回應嗎?
最令人感傷的,是「善意不變」這樣的提法,演講中說來輕盈、動聽,卻令人感受不到真實的溫度。先撇開蔡總統對中國大陸的可疑善意不談,就算對待台灣人民──尤其非屬民進黨基本盤的民眾,蔡政府和民進黨一直以鐵腕相向,能有多少善意?從前瞻建設以綠縣市為先,到每一次課綱修改,每一次旗歌銅像之爭,每一次修法修憲,每一次人事異動,無不充滿「黨同伐異」的色彩,無不以自肥自利為先。現在,突然聽到蔡總統高聲疾呼台灣「因團結而偉大」,豈非如天方夜譚?
蔡英文的難題,其實已不在對岸對她的喊話無意回應;她更大的難題,是面對自己固執攪亂的兩岸新局,已不知要如何收拾。這個困局,更因賴清德一舉奪取台獨的發言權,讓她更顯處境尷尬。表面上看,賴清德雖然畢恭畢敬,一切以「蔡規」是尊,不敢踰越;實質上,賴清德的一席「台獨論」不僅擠壓了蔡英文的政治角色,更取而代之成為獨派旗手。如此一來,蔡英文若要改變其兩岸關係的戰略,勢將受到更多掣肘。賴清德的台獨論,不僅撕毀蔡英文未答完的試卷,也毀掉蔡英文自主答題或務實轉圜的機會了。
這樣的國慶,讓人惆悵。在國慶大會上,來台五十四年的美國神父甘惠忠,以「新住民」的身分為大家領唱國歌;而高坐首席的民進黨高官,反而是有一句沒一句地跟唱。這到底是誰的國歌,誰的國家,誰的國慶?

【即時短評】馬英九洩密案 浪費司法資源

.【即時短評】長隧道防災應「料敵從寬、禦敵從嚴」
.【重磅快評】馬無罪非黃鐘毀棄 柯氏政治秀不算舉證
.【重磅快評】江振誠回家:米其林於我何有哉?
.【重磅快評】捉迷藏、搶資源 玉山論壇失了高度與氣度
.【重磅快評】新南向與一帶一路相輔相成? 小英愛說笑
.【即時短評】馬英九洩密案 浪費司法資源
.【即時短評】馬英九洩密案 浪費司法資源
.【重磅快評】中台灣日夜都以紫爆慶祝國慶

.【即時短評】政府拚經濟 請讓投資人有信心把錢拿出來
.【重磅快評】對政客無限寬容 正是對民主的最大傷害
.【重磅快評】警政首長們拿鐵欄杆幫了蔡政府一個大忙
.【重磅快評】10個柯P也沒輒 台南12層樓只蓋2層的啟示
.【重磅快評】國發會主委不識TPP 只需識DPP?
.【重磅快評】國防自主不是「自耕自食」
.【重磅快評】「一例一休」的最後剩餘價值竟是消滅國旗
.【重磅快評】新一波太空競爭 讓目前紛爭變得可笑
.【名人快語】郭強生評石黑一雄獲諾貝爾獎的意義
.【重磅快評】農會、水利會…那裡管不到 蔡政府定要插旗
.【重磅快評】柯文哲喊冤 只因為少了50公尺?
.【重磅快評】蔡英文應懂得:新情勢指向的是老模式
.【重磅快評】改變生理時鐘能讓夜鷹變早鳥?
.【即時短評】月餅─ 600年前最夯的社群媒體
.【重磅快評】老屋全打成危屋 能算官府政績嗎
.【即時短評】彰化縣環保局挑戰不可能的任務?
.【重磅快評】賴獨覆水難收 小英提遠水救火
.【重磅快評】這種賣台失格的主權獨立,是我們要的嗎?
.【即時短評】革新?再造?國民黨還是那個國民黨
.【即時短評】賴揆台獨論 未來台灣恐有更多「被缺席」
.【即時短評】國家不和,萬事不興 總統應遞橄欖枝







【即時短評】馬英九洩密案 浪費司法資源


2017-10-11 11:15 聯合報  記者王聖藜╱即時報導


前總統馬英九處理前檢察總長黃世銘陳報關說案,被檢察官起訴、被關說疑案當事人立委柯建銘自訴違法,黃世銘入官邸到馬英九吩咐幕僚,只有幾小時,卻衍生出成為政治鬥爭籌碼的許多訴訟;自訴案獲判無罪確定,馬的清白接近還原,但司法資源浪費卻不可逆,苦果由全民承擔。
馬英九被控洩密案,論罪質、論影響,遠不如前總統陳水扁貪汙罪更傷害民主法治,馬英九出庭,法院、地檢署須為可能的騷動預作維安,而為滿足自訴、公訴人攻擊權,一、二審法院不管獨任或者合議制,都給予充分發言權,訴訟程序上的謹小慎微,也是司法資源付出的代價之一。
洩密案本質,應討論馬英九有沒有和黃世銘共同洩漏偵查機密、進而變為共犯;法律上的共犯必須存有「犯意聯絡」、「行為分擔」,然而,馬聽取黃報告前,沒有與黃對關說案交換意見的證據,即沒有與黃有同一「犯意」,至於轉知前府副秘書長羅智強、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則是基於總統職權,與黃基於檢察總長職權陳報的「行為」,並不相干。
馬英九「涉及」二個洩密罪,其一是由檢察官所起訴,一審認為,馬擁有院際調解權,具有阻卻違法事由,判馬無罪,檢方已上訴;其二是柯建銘自訴案,一審認為,自訴人柯建銘無法舉證馬有洩密犯行,判馬無罪,二審今天以相同見解判馬無罪,致自訴案無罪確定。
截至今日,馬英九洩密案已獲判三個無罪,如沒有「特殊」的法律見解,由檢察官偵查起訴的洩密案,未來被二審判決無罪的機率也不低,屆時馬英九可從洩密案中全身而退;問題是,當馬全身而退後,有沒有留給司法什麼樣的反省機會?不能不正視。
馬案的法律學名,是刑事洩密,用政治話術來說,是九月政爭。總統行使職權有無符合法律正當性甚至獲憲法授權,有辯論的空間,不過,馬英九僅行使了幾個小時處理關說案的職權,卻被「鋸箭」、「割裂」、「分解」讓司法去辦理,當司法還給馬英九公道後,小老百姓更想問的是,「我們的案子可以處理得這麼細嗎?」

【即時短評】長隧道防災應「料敵從寬、禦敵從嚴」


2017-10-11 23:30 聯合報  記者何烱榮╱即時報導

台76線東西向快速道路第一次雙向同時封閉2小時,進行火燒車、地震時隧道襯砌崩落等重大災害模擬演練。記者何烱榮/攝影



想像一種假設狀況:開車進入長隧道裡突然一陣天搖地動,前、後出現隧道的襯砌崩落,你進退不得,受困在一片燈光可能隨時熄滅的隧道裡;更慘的是,又有車輛起火了…,你該怎麼辦?
參與隧道救災訓練的消防人員透露,台灣有不少公路、鐵路、高鐵長隧道,每次模擬災害搶救講習與演練課程,都是交通事故的單純救災救護,主辦單位不曾想過,或許不願面對若遇到隧道襯砌(孔體砌石)崩落的嚴重狀況,把隧道的可能災害想得太簡單。
更要不得的心理是,每次模擬災害演練都只考慮到用路人的行車方便,深怕封閉時間太長引起民怨,每次演練幾乎是「應卯」一下,沒有演習就是實戰的務實思維。
2012年5月7日下午,國五雪隧裡因追撞車禍造成火燒車,就曝露三分之一的排煙機失去功能,導致2死25傷的慘劇;今年9月間,又發生大學生開車進入隧道後爆胎失火,雖虛驚一場,也出現消防水帶破洞漏水的窘事,都是未落實檢測更新的後果。
台76線東西向快速道路八卦山隧道長4.935公里,2005年4月通車,是國內第一條公路長隧道。第二年6月國五雪隧通車,全長12.9公里,是亞洲第六長隧道,台灣的山脈地質脆弱是事實,更應「料敵從寬、禦敵從嚴」,樂見長隧道防災演練的思維與作為跨出較務實的第一步。
相關閱讀
‧國內第一次!八卦山長隧道全線封閉2小時防災演練




【重磅快評】中台灣日夜都以紫爆慶祝國慶


2017-10-11 10:05 聯合報  主筆室

中、彰、投國慶連假pm2.5全都是紫爆等級。 本報資料照片


紫爆」不見了?錯!國慶連假中、彰、投連續幾天都以紫爆慶祝,pm2.5全都是紫爆等級,就連環保署的空氣品質指數〈AQI〉也全不及格,嚴重威脅呼吸系統;甚至入夜後還紫爆不散,月娘也看不見。
在地立委出面痛斥台電台中火力電廠燃煤全開,「北部吹冷氣、中部肺腺癌」這話不誇張;幾家大型醫院的體檢大數據擺在那兒,可是「非核家園」神主牌誰碰得起?台電中火電廠已是超超臨界的新科技機組,蔡政權要它燒,它敢不燒?別忘了815大停電經濟部長李世光下台的教訓。
可是,紫爆總不能不因應。最該怪的是台灣這幾天吹東風,太平洋來的暖濕空氣過了「護國神山」後沉降在西部平原,在地的汙染源被壓住無處稀釋,當然愈發的紫爆,連環保署意圖稀釋的AQI指標都沒能按得住紫爆勢頭。
紫爆當然不能只怪老天爺,咱們環保署、在地環保局也一起束手?這未免太消極了。中、彰、投的環境治理確實不到位,包括產業、垃圾應對,都讓應該自理、自主處理的汙染源應對乏力,造成區域性汙染的擴大效應。
不是苛責,是對傳統產業轉型的調整迄未認真面對。例如因為彰濱濕地,台灣的養鴨業群聚,自然造成層出不窮的毒鴨蛋、芬普尼雞蛋事件;這怪誰?中央農委會只能事後出招,從未有源頭舉措,此起彼落的疫情,不意外。
在地汙染確實未曾認真面對。中台灣地形因素,pm2.5一直居高不下,在地肺腺癌高罹患率,何時看到環保、衛福部有全面性應對?再者,中台灣的重金屬汙染一直是問題,但迄今未見全盤整治,這是政府應有的態度嗎?
其實這事不難,10餘年前彰化線西鄉毒鴨蛋事件,當時環保署即曾撥款協助養鴨池徹底做底泥整治,因而養鴨事業有較穩定、未傳疫情的10年,如今的蔡政權碰到疫情只會開罰,以為重罰就能嚇阻疫情,其實是挑簡單的做,對整體環境並無助益。

【重磅快評】馬無罪非黃鐘毀棄 柯氏政治秀不算舉證


2017-10-11 17:15 聯合報  主筆室

柯建銘(左)自訴前總統馬英九教唆洩密、加重誹謗,一、二審皆敗訴,不得再上訴。本報資料照片。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公義是否尚在人間」,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自訴前總統馬英九教唆洩密、加重誹謗,一審台北地院判馬無罪,柯不服上訴,高等法院今天駁回柯建銘上訴,馬英九無罪確定,柯有感而發千字文,並指責法院為馬脫罪,情文並茂,但毋寧又是一場政治秀!
其實這只是一件自訴案,高院見解和之前北院的判決理由如出一轍,自訴人本來就負舉證責任,但俗諺「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本來就是自訴案件的風險,柯建銘「舉證不足」,高院合議庭只好判決馬英九無罪確定,整件事這麼簡單而已。 
馬英九被控的兩個洩密案,一件是台北地檢署檢察官提起公訴,但台北地院認為時任總統的馬英九有院際調解權,具阻卻違法事由,判馬無罪,第二件則是柯建銘向北地院提起的自訴案,他指2013年8月31日黃世銘向馬英九報告關說案,提供馬「專案報告一」,9月1日凌晨馬電召黃到官邸,詢問哪些人有監聽譯文,黃再提供「專案報告二」給馬,馬涉教唆洩密,柯並質疑黃世銘、馬的隨行秘書林有振陳述不實、作偽證。
柯建銘緊咬馬英九,眾所周知,但他採用自訴的路徑咬馬,自己充當訴訟當事人,案件成立與否和舉證程度高度相關,全案沒有檢察官參與,一開庭就進入審判程序,換句說,柯建銘如果想打贏這場官司,就必須擔負完全的舉證責任,但他只提出沒有譯文的半夜「88秒」電話通聯,並無直接證據證明馬教唆,且他質疑馬的秘書林有振當天沒上班,但經調查後被推翻,當然無法被合議庭採為證據。
即使真有2通的通聯紀錄,柯建銘質疑林有振何能快速在新店及總統府之間移動,但卻不能排除是前檢察總長黃世銘自己打給馬,柯只提問題,但沒提證據,合議庭說他「舉證不足」,是務實說法。    
值得一提,法院這次判決也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判決書少見以最近政局為例,指前行政院林全院長辭職後,賴清德上台接任,中央部會首長異動者,僅區區數人,無全面改組之情事,蔡總統更出面慰留中央部會副首長之情,推演出總統與行政院院的關係,堅實總統具有院際調解權及阻卻違法事由,法院作法堪稱與時俱進。

【重磅快評】江振誠回家:米其林於我何有哉?


2017-10-11 16:46 聯合報  主筆室

江振誠的下一步受各界觀注。 本報系資料照/記者史榮恩攝影



讓世界大廚爭相競逐、甚至捨命的米其林星級評價,對台灣名廚江振誠來說,此刻已是如過眼雲煙。他在國慶日這天,宣布要在明年西洋情人節歸還他掙得的二星令譽,結束他在新加坡建立的美食版圖,「現在,我要回家了。」
在CNN日前的專訪中,江振誠感嘆:「台灣料理總是被低估。」回家,是為了享受單純菜作的樂趣,也為了振興他念茲在茲的「台灣味」,傳承是比星星更重要的使命。
江振誠不愧是江振誠。他做出的「捨得」抉擇,顯示了他對烹飪藝術的熱愛,以及對「廚師」一職的高遠胸襟。在這「名廚明星化」炒作的時代,他甘心歸還米其林二星所帶來的光環及驚人利益,回歸初心,老老實實回到食物與土地。這才是真正的名廚風範。
曾幾何時,世界級大廚已儼然名流,出門有經紀人、梳化、公關團隊,前呼後擁。在奪得米其林星級或世界「TOP 50」加持之後,顧客口碑比不上更大的商業利益,名廚早就高掛圍裙,躍上螢光幕變身主持人,或是地獄級的名廚評審,在冗長的錄影程序下,名廚早已不作菜。
又或是早早利用自己的名氣,成立自有品牌,賣昂貴鍋具、料理油、調味包,經手的是各種商業授權書,同不同意各種廠商把名廚肖像往商品上貼。當初闖出名號的餐廳,早已是徒弟代勞。
但江振誠並不。他堅持,新加坡的Restaurant ANDRE,既掛上他的法文名,就得「只有我在廚房時,才會營業」,親自與每晚的卅位客人逐桌問候。不論新加坡或台灣,他所主持的餐廳,常常是一位難求。
你以為這是玩「饑餓行銷」嗎?江振誠要求明年的米其林指南,請將他的餐廳排除在外,這是將生意往外推。去除了競爭的雜質,回歸食物的純粹,江振誠將作菜,由叫賣生意,變成一種內求的修行。
他知道自己的影響力,也利用名氣改變美食風氣,吃在地、配合節氣,「美食無剩食」,充分利用食材,例如去年推出創意「鴨吃鴨」,從鴨吃的穀物飼料到骨架,盡皆入菜。如同世界名廚丹.巴伯推動保育、秘魯名廚加斯通看見美食背後的貧窮問題,起而以廚藝改變,江振誠與他的名廚同儕,以行動實踐了廚師的社會責任。誰說美食、鍋鏟不能改變世界?
別再把「台灣之光」這樣的廉價大帽,往他頭上套,因為名廚白帽才是他熱愛的冠冕。也曾親見,在台北RAW餐廳巨大的門口,慕名的餐飲學生鵠候,只為見江振誠一面。江振誠早已利用他的成就,改寫台灣社會對「伙頭師傅」、「總鋪師」的刻板印象,也給完美、成功下了全然不同世俗的定義。
才四十一歲,就由鎂光燈下退出。「為什麼是現在?」江振誠說,他已無憾。「我一向追求完美,此刻,就是完美」。祝福,江振誠的人生下半場,比完美更精彩。

【重磅快評】捉迷藏、搶資源 玉山論壇失了高度與氣度


2017-10-11 15:23 聯合報  主筆室

遠景基金會主辦的「玉山論壇:亞洲進步與創新對話」(Yushan Forum:Asian Dialogue for Innovation and Progress)今天登場,蔡英文總統也蒞臨會場致詞,並針對新南向政策發表意見。 記者胡經周/攝影



被視為蔡英文新南向政策灘頭堡的玉山論壇,於今天上午正式啟動,雖然蔡總統在開幕致詞中強調,玉山論壇是與中國大陸所推動的「一帶一路」及日本的「戰略走廊」相互契合,但是從與會名單上來看,由前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薄瑞光及日本前防衛大臣愛知和男打頭陣,可以看出聯合美日抗衡中國大陸的新南向戰略路徑,仍然沒有改變。
再從會議的議程安排來看,農業技術、產學合作與科技創新成為台灣與東南亞國家對話的主旋律,公民參與、智庫對話與青年交流是台灣與東南亞交流的新模式,但是近年來東南亞十國是亞洲地區成長最快速的地區,產業轉型與內需市場成為日本與韓國在東南亞的必爭之地,而我們對東南亞還停留在農業國家的思維,試問我們對東南亞的認知是否有點過時?而又要如何期待我們能夠「以人為本」來看待東南亞?
另外,東南亞十國大多是新興民主國家,或是新威權主義國家,政府主導控制能力仍然相當強大,公民參與及NGO組織的能量尚未普及,況且東南亞首屈一指的智庫新加坡國際事務學會(SIIA)、東南亞研究院(ISEAS)這次沒有參與,讓這次玉山論壇大為失色,又要如何期待玉山論壇成為台灣版的「香格里拉對話」呢?
最後,蔡總統說誓言要仿效日本,把「玉山論壇」打造成為台灣版的ODA(官方開發援助),並在未來對東南亞國家投資三十五億美元的官方援助,然而,日本ODA是結合日本貿易振興會、日本亞細亞經濟研究所以及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三大政府機構,以開發援助的方式來協助日本企業打進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大戰略,而這次的玉山論壇卻沒有看到外貿協會的角色,沒有看到之前新南向政策擘畫者黃志芳的參與,更沒有看到在野黨的角色,難免讓外界認為玉山論壇只是爭奪新南向資源的政治工具。
玉山是我國的最高峰,應該要有宏觀的戰略高度與包容乃大的高度,但從會議主辦單位在與會名單上與記者大玩捉迷藏遊戲,我們看不到玉山論壇的高度,而在會議參與上刻意排除異己,我們也看不到玉山論壇的政治氣度。

【重磅快評】新南向與一帶一路相輔相成? 小英愛說笑


2017-10-11 14:00 聯合報  主筆室

遠景基金會主辦的「玉山論壇:亞洲進步與創新對話」,蔡英文總統到場致詞,並針對新南向政策發表意見。記者胡經周/攝影


蔡英文今天出席玉山論壇開幕致辭時明確表示,新南向政策希望能跟RCEP、一帶一路等其他區域性計畫相輔相成。不過,陸委會五月間在立法院作類似表述時,民進黨立委的批評:「你官話還是可以講,但內心不要這麼認為,這樣的作法是一廂情願的期待」,不知道現在還適不適用?
蔡英文昨天罕見地在總統的國慶演說中,為一場形式為民間主辦的玉山論壇大力行銷。顯然,蔡英文在積極為台灣尋找在國際新秩序中的位置中,新南向是最重要的戰略工具,而玉山論壇則將扮演新南向前鋒的角色與功能。
台灣歷經李登輝到陳水扁時期的幾波南向政策,都鎩羽而歸;蔡英文的新南向,更被質疑將如何因應習近平一帶一路的挑戰?
不過,蔡英文多次澄清,新南向和一帶一路是完全不同的模式;今天更在玉山論壇上強調,新南向是包容性的政策,不會犧牲其他區域性計畫,更希望能彼此相輔相成,目的是要深化台灣在南亞及東南亞的地位及存在。
這場作為新南向前鋒的玉山論壇,號稱是邀請了15國40幾位來賓與會的大型國際論壇,未來還將變身為新南向重要交流平台。但與會貴賓中的外國退休大咖名單,為避免中共打壓生變,還直到開幕才揭曉。
相對的,五月間北京才召集130多國的1500名貴賓,包括29國元首或總理與會,習近平風光主持了一帶一路國際會作高峰論壇。台灣十八個新南向目標國家中,有九個國家的元首或總理趕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缺席的印度和新加坡總理,事後也分別赴陸表態。
因此,新南向採取與一帶一路不同的模式,作出區隔,甚至尋求相輔相成之道,這是正確的,否則不啻以卵擊石。
不過,新南向能否完全避開一帶一路鋪天蓋地的擠壓,不無疑問;而以當前兩岸氛圍來看,新南向要與RCEP、一帶一路相輔相成,聽起來也很像蔡英文向習近平高喊的「已經盡了最大的善意」。所以,民進黨立委也許還可以再問一次,這到底是官話或真心期待?
至於玉山論壇發言人、總統府資政蕭新煌引述說,新加坡有香格里拉論壇、中國有博鰲論壇,台灣也需要類似的區域對話平台,隱隱然將玉山論壇與香格里拉論壇、博鰲論壇並列;如果蔡英文正好在喝水,不知道聽了會不會笑岔氣?


聯合筆記/山林車輪戰

.國慶演說宛如競選文宣 虛擲對話契機
.蔡認證 馬習會「親中愛台」…
.更好的台灣 讓國旗團結國人
.馬凱/海峽風雲日亟 台灣能不自強?
.總統府建築 究竟屬何風格?
.照服員不夠…讓外籍看護和長照接軌
.「滿意」代替「最佳」的行為經濟學
.用宏觀思維 救藻礁生態系
.聯合筆記/山林車輪戰






聯合筆記/山林車輪戰


2017-10-11 02:54 聯合報  鄭朝陽


早年為風災、乾旱上山採訪,看到山林被高冷蔬菜、茶葉、果樹、檳榔啃食的慘狀,終於明白什麼叫「自食惡果」。廿幾年過去了,山林裡的「車輪戰」還未停歇,只是換了主角。
卅年幾前,政府鼓勵農業上山,森林退位,取而代之的山薑、青梅、高山茶、高麗菜等淺根作物,讓中低海拔山區變得脆弱且高度不穩定。諷刺的是,高山茶曾是農委會向國際宣傳的台灣農業四大「旗艦產業」。在政府縱容下,觀光業也在山上找到春天。從北到南,各式民宿盤據山頭,販賣山林的芬多精和無敵美景,卻造就潛在土石災害的危險山城。
從「賀伯」到「莫拉克」,人們一次又一次加倍奉還從山林奪走的一切,超限利用的山林甚至憤怒地掩埋了整座村子,滾滾泥流也加速水庫淤積、折壽,旱季時提早敲響缺水警報,全民付出的代價相當沉重。
人們和政府不是看不懂這些警訊,只是面對眼前的近利,寧可視而不見。於是,當露營區扛著觀光休閒大旗攻占各縣市山頭時,從中央到地方都選擇沉默,連媒體一再大篇幅報導違法濫墾現象,中央還是一人一把號,沒有部會願出面主政負責。
政府帶頭的天空步道一窩蜂現象更是誇張,廿幾條穿越山林、橫亙溪谷的天空步道、吊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因為免環評、縣市政府說了算,「複製、貼上」成了快速產出捷徑。
有人批評天空步道殺了天際線,支撐步道的高密度落柱像在山林的臉上畫了好幾刀,甚至有步道捱著地質敏感的山壁興建,而被迫停用多時。但這些都撼動不了鄉鎮及縣市長的興建決心,因為蓋天空步道不貴,還有中央補助,啟用後成本回收快,讓他們振振有詞。
天空步道反映台灣當前諸多困境,例如一些窮到只剩山林美景的鄉鎮視之為翻身、致富捷徑,希望讓山林快速「變現」。但檢視現況,多數撐不了多久就人氣大跌,即使人氣仍旺,也難雨露均霑附近的店家,周邊缺乏配套遊程和環境魅力,只能招徠「到此一遊」的「閃客」。
另外,台灣民粹當道,地方諸侯坐大,替地方爭取建設就是硬道理,誰反對就成為地方公敵,連中央大員明知地方爭取的建設連價值評估都沒有,但想到擋建設會丟官,就不願擋了。
說好要讓山林休養生息的,因為政治利益和鄉愿心態,早隨風而逝。



國慶演說宛如競選文宣 虛擲對話契機
楊泰順 ∕ 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 / 聯合報
一個隔絕於台灣政治外的人,如果聽了蔡總統的國慶演說,一定認為這個政府理應享有八成以上的民意支持度。
因為,演說中,蔡總統闡述了企業界的「五缺」問題,正「全力解決中」;「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已「進入加速的階段」;國內外廠商投資台灣的意向與金額,正「持續攀高」;各界期待的稅改,也正在進行中;過往承諾的社會住宅,已有三萬多戶「正在興建或規畫中」;「長照2.0」的第一階段剛完成了七二○個服務據點的布建;過去一年政府已增設了一千班公共化幼兒園,且三年內還會大幅增加;年金破產的危機已因改革而舒緩,全民企盼的司法變革也即將完成;不僅新南向國家的貿易額增長百分之廿,兩岸關係也因政府盡了最大善意,而在和平穩定中發展;尤其在人權議題上,台灣全力配合聯合國計畫,發布了第一份國家自願檢視報告。對於如此努力的政府,台灣民眾怎能不支持、不讚嘆?

但事實是,提出報告的蔡總統,只享有不到三成的民意支持度;政府如果真的做了這麼多,難道是台灣民眾不知感恩?抑或是台灣人期待過高?

檢視演說中所列舉的政績,有些仍在規畫或進行中,不僅成敗未卜,民眾也很難感受到這些政策的紅利;某些甚至與蔡總統沒說的其他措施相矛盾,讓人覺得通篇演說充其量也只是政治口號的堆疊。

例如,解決企業界的「五缺」僅與業界進行了一次座談,便被誇大成「全力解決中」;投資台灣金額的攀高,有不少人懷疑是台版肥咖條款的短暫現象;社會住宅、公共幼兒園與長照2.0,更早有媒體質疑不符實際需求;勞保年金改革估計只能延長破產年限二年,公保年金鬧得沸沸揚揚,至多也只延緩破產十九年,而非蔡總統規畫的卅年;兩岸關係上蔡政府是否「善意不變、承諾不變」顯然見仁見智,但企求對岸領導人「以堅定意志和最大耐心,共同尋求兩岸互動新模式」,則未免一廂情願。

主政者當然可以粉飾太平,但支持度如果只有三成,民眾更想聽到的應該是政府的自省與檢討,一味擦脂抹粉只會反效果的加深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尤其執政黨在立法院才剛鴨霸的以爭議性的「一事不二議」封殺在野黨近千個提案,最大在野黨還在查封黨產中痛苦哀號,這時說要「邀請各政黨領袖坐下來談」,不僅無法讓人感覺氣度恢弘,反倒有點吃盡豆腐的傲慢。

民進黨全面執政後的一年多來,各種議題紛擾不斷是個不爭的事實。在這場重要的國慶演說中,民眾最想聽到的,應是政府將如何帶領大家走出困厄,而非以選舉式口號誇耀空中樓閣的政績。在這篇國慶演說中,蔡政府顯然虛擲了一次與民眾對話的寶貴機會。


 
蔡認證 馬習會「親中愛台」…
祝仲康 ∕ 大學兼任教師(台北市) / 聯合報
蔡總統的國慶演說,有兩個特點。一是在眾所矚目的兩岸關係上,可謂有硬有軟;一是為馬英九平反。
在兩岸關係上,她重申「不在壓力下屈服」。這等於再次拒絕習近平堅持九二共識與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立場。此外,她罕見的以大篇幅談話,強調軍方的戰備、發展。此舉不啻是對於解放軍機隊數次繞台的正式回擊。以上可謂硬的一手。

在軟的方面,蔡總統提到兩件事。她首先提及開放大陸探親後,「那些親人見面的畫面,即使到了今天,一回想起來,依然深受感動」。另一件事則是開放陸生來台後,兩岸年輕人一起生活、學習、思考,並培養出一些默契。這兩段話,強調親情血脈,訴諸溫情友情,簡直就是蔡英文版的「兩岸一家親」。

更耐人尋味的,則是替馬前總統平反。一反綠營總以「親中賣台」汙衊馬英九,蔡總統不但稱許他為台灣發展留下了政績,並相信馬政府一樣想為這塊土地奮鬥。這段話,不只間接肯定了馬任內的兩岸政績,甚至是馬習會,亦儼然親手為他換上「親中愛台」的標籤。

為了尋求兩岸互動新模式,以便為台灣找出路,蔡總統可謂煞費苦心。如今不只訴諸兩岸血緣,更不惜肯定昔日政敵馬英九。只是這些作為是否能夠繞過九二共識與一中原則,仍待中共十九大與習川會後,情勢才會明朗。


 
更好的台灣 讓國旗團結國人
李振清 ∕ 大學教授(台北市) / 聯合報
隨著政黨輪替,國慶日慶典活動的內容逐漸被淡化,甚至代表國家的國旗也被忽略。環顧世界各國,這是很難想像的作為與思維。
大家必然還記得今年八月在台北舉辦的世界大學運動會中,各國運動員展現的旗海,令人震撼。在國際賽事中,優勝者必然興奮地揮舞國旗,展現自我的認同與國家榮耀。

走訪各國,每逢各種國家節日,家家戶戶均會在門口掛起國旗,舉國同歡。即使在平日,也常看到美國高速公路上飛奔的重型機車上,飄揚著國旗。懸掛及展現國旗是一種提升國家與人民和諧與團結的作為。

今年雙十國慶前夕,有數名台北市建國中學學生,發起「把國旗插回南海路」活動在網路上成為熱門話題。這項活動讓我回憶起個人最近參加的德國、奧地利及匈牙利三國深度旅遊之「國旗經驗」。

熟知各國文化與國情的資深領隊,隨身攜帶著一面國旗。每逢我們到達世界知名景點,尤其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核定的世界遺產重點時,她就拿出我們的國旗,讓大家合影留念。在旁的各國遊客也都會報以羨慕和微笑。

十月五日當天,當我們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漁人碉堡旁的馬提亞斯大教堂,與總統府之間的廣場展現國旗合照時,一位高大的西方遊客熱情地向大家打招呼,同時也友善地說,「好漂亮的國旗。讓我猜猜看是哪一國的國旗,菲律賓?」

「No.」大夥們說。

他接著肯定地說,「TAIWAN」!大家興奮地報以掌聲。

由此可見國旗是國家與人民的表徵。此行我們把我們可愛的國旗展現在德國、奧地利及匈牙利各國際知名城市與景點,也因此廣結意想不到的國際善緣。

在現階段,國家領導人與全民宜理性擺脫意識形態,齊心為台灣的民生經濟、實質願景與國際前瞻發展共同努力。這才是全民之福,也是蔡總統所揭櫫的「更好的台灣」之國慶談話主題內涵。




總統府建築 究竟屬何風格?
賴德霖 ∕ 美國路易維爾大學美術系教 / 聯合報
中華文化總會七日起在台北總統府前舉辦「祈求吉慶─總統府古蹟建築光雕展演」,卻引發學界對於這座台灣地標建築風格究竟為何的討論。既有意見包括巴洛克式、矯飾主義、折衷主義、西洋歷史式樣、辰野金吾式樣,甚至還有哥德式。因我研究建築史,所以有朋友來信詢問我的意見。
恰巧,我在去年與一些同行合編了一套五卷本的《中國近代建築史》,其中由我執筆的第二卷「巴洛克建築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一節就曾提到這棟台灣重要建築。我的看法是,上述觀點都有道理,不過由於只是通過臉書或記者訪談形式發表,它們的概括尚嫌籠統,論證有欠細緻,更沒有指出其風格的來源和演變。具體來說,我認為總統府的風格源於西方巴洛克傳統,但直接影響為日本的辰野金吾風格,而後者是巴洛克風格的變體和集大成者英國愛德華巴洛克風格的日本版。


 
照服員不夠…讓外籍看護和長照接軌
陳玉澤 ∕ 公(新北市) / 聯合報
近日聯合報刊登了兩則關於外籍看護的新聞,一則談及弘道試辦的外籍看護外展服務終止,另一則談及台灣外籍看護人力正式突破廿四萬。兩則看似不同的新聞報導,卻反映出台灣長期照顧人才培育的困境。
弘道基金會四年前推動外籍看護外展服務,這個曾經被認為是台灣長照的前瞻計畫,最終卻敗在跨部會的本位主義及行政怠惰上,甚為可惜。台灣照護人才培育的困境,問題核心就是本國∕外籍照顧者的二元對立觀點,當我們一直炒著要降低對外籍看護的依賴,卻無法提出任何有效降低依賴的策略,我認為重點在:政策規畫不夠務實。

上個月到日本參訪,在某大學看到一張議題討論海報,談的就是日本不得不面對外籍看護人力的導入,特別在區域經貿協議架構下,回歸國際人力流動的務實,這足以給台灣莫大的省思。

當日本都開始思考引入國際人才的同時,台灣其實也在喪失外籍看護聘僱的競爭力。當現任政委提出以「外配」解決長照人力的策略時,我真的很憂心,台灣可能很快就會面臨國際人才流動的壓力,外籍配偶真的是良方嗎?

如果要解決問題,建議中央政府可以思考:一是讓外籍看護申請評估改用照顧管理評估量表,正式與長照接軌;二是開放外籍看護家庭能夠使用長照服務,讓本國外國服務混搭使用;三是回歸長照服務法規範,外國籍人士受過長照訓練視同長照人力,無須限制對象必須是外籍看護使用對象。我們有等不及的長照壓力,更需要務實策略,中央政府聽見了嗎?


 
「滿意」代替「最佳」的行為經濟學
謝明瑞 ∕ 淡江大學金融研究所行為財 / 聯合報
二○一七年經濟學諾貝爾獎由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塞勒獲得,這是繼二○○二年由心理學家卡尼曼與開創實驗經濟學的史密斯教授共同獲頒諾貝爾獎之後,行為經濟學派所獲得的第二個諾貝爾獎,也讓行為經濟學派的理論與實務更為大家所重視。
塞勒是以心理帳戶創見獲得諾貝爾獎的光環,其認為個人在做決策時,並不會綜觀所有可能發生的狀況,而是將決策分成好幾個小部分來觀察,亦即將某一事件分成好幾個心理帳戶來做不同認知,且不同的心理帳戶會有不同的因應之道,也會產生不同結果。

塞勒於一九八五年即已提出心理帳戶理念,主要源於一九七九年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卡尼曼與塔伏斯基的展望理論,其認為人們在對某件事情認知中,個人基於參考點的不同,而會有不同風險態度,而不同的決策模式會導致不同決策結果。特別針對傳統經濟學長期以來的完全理性與自私之假設,從人的「心理特質」與「行為特徵」說明影響選擇行為的非經濟因素。

長久以來,傳統經濟學是立基於「經濟人」的假設,即人類經濟行為是「理性而自私」的,並以追求最大利潤或追求最大滿足為最主要決策標的;然而人類經濟行為不僅受「經濟因素」影響,更會受到「情緒因子」所左右,因而產生許多經濟理論所不能解釋的非常態現象或矛盾現象。

另外,近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如賽門、史密斯、卡尼曼等,都發現在經濟社會中,人們許多決策模式並非是經濟學中所假設的「完全理性與自私」,而是有限理性與有限自私,且人類決策行為是自利與他利的綜合,因此,主張以「有限理性」來代替「完全理性」,並以「滿意」來代替「最佳」。

由於經濟學的分析是立基於人類是理性與自私的假設前提,而當此一假設與事實不符時,便可能產生不合理的所謂的「非常態」或「矛盾」現象,如艾力斯矛盾、囚犯困境、最後通牒遊戲、獨裁者遊戲等。但這些非常態現象若能加入人性因素或情緒因子,則大部分矛盾現象都可修正為常態現象,並可用相關經濟理論加以說明。因此,在多元化社會中,行為經濟學與腦神經經濟學等相對較新的理論與實務之引進愈來愈重要,並成為廿一世紀經濟領域主流。

在經濟社會中,人們決策行為會受過去經驗,以及隱藏的潛在人性因素所影響,因此,行為經濟學的理念與實務無所不在。


 
用宏觀思維 救藻礁生態系
林幸助、陳章波 / 聯合報
中油擬在位於桃園大潭藻礁的觀塘工業港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引發環團抗爭,學者聲援,訴求停止開發或尋求替代方案,但藻礁真的能因此得救嗎?筆者嘗試彙整相關科學資料,再加上多年來在桃園藻礁的研究經驗,期望能提供有效保育桃園藻礁生態系的宏觀思維。
淤沙和汙水排放是影響桃園藻礁生態功能的主要因素。桃園海岸環境一直在變,不僅水質在變,沙也在動。開發區內發現保育類柴山多杯孔珊瑚的G1區,侵蝕與淤積交互出現,但多呈淤積地形。礁體因颱風侵襲,浪帶走沙而露出,後又被沙掩埋,二○一五年連續兩個颱風後,礁體再度露出。二○○一年,現今觀新藻礁保護區原為沙岸,在台電進水口堤防設置後,突堤效應阻擋了由北往南的漂沙運動,北淤南侵,突堤南側的觀新藻礁才裸露出現,可見淤沙的影響相當大。

我們也發現,導致觀音溪口及樹林溪口藻礁物種豐富度低的主因是汙水排放。觀音工業區排放口的樹林溪口調查到的物種最少,藻礁表面甚至完全沒有大型藻類覆蓋,其動物組成只有耐汙染的物種,顯示汙染情況嚴重。

在二○一二至一三年的研究中,我們共發現十二類大型藻類、一二九種動物,其中觀新藻礁保護區內北側觀音藻礁的物種豐富度最高,南側新屋藻礁次之;而大潭藻礁以北的觀音溪口及樹林溪口藻礁物種豐富度最低。若以整個桃園海岸於白天時段採樣結果來比較,觀新藻礁保護區與許厝港濕地的生物多樣性最豐富,並列為桃園海岸兩大生態熱點。

觀新藻礁雖劃為保護區,但保護區北側觀音藻礁因淤沙覆蓋,許多殼狀珊瑚藻白化,幾乎沒有活性。觀音藻礁生態功能未變好,反而衰退,可能是漂沙往復搬移作用的影響。

為有效保育桃園藻礁生態系,應該投注更多管理經費與心力於現有、已劃為「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生態藻礁,因為生物多樣性最豐富,殼狀珊瑚藻發育最好,且以殼狀珊瑚藻為主體具文化資產保存價值,同時也能保護柴山多杯孔珊瑚。

我們建議優先的具體作為是在已存在的藻礁保護區,減輕、移除及避免淤沙,並消除汙染物及人為干擾,強化殼狀珊瑚藻基礎研究,瞭解影響殼狀珊瑚藻生殖與發育的主要因素,配合密集的生態監測,才能讓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發揮「外溢」效果,進而發揮桃園藻礁、台灣西海岸甚至印度西太平洋海域之海洋生物種源庫效果。

後續應進一步執行桃園海岸整體汙染防治策略,將原排放至海岸的汙水截流處理,並減輕漂沙沉積影響,既有已存在於桃園海岸廿七公里長之地質藻礁之礁體才能發揮生態功能,促進許多海洋無脊椎動物幼生入添,創造庇護所給小型動物利用,進而提供食物給大型動物及鳥類使用。假以時日,生態系統經過自我組織,自我構建,回復完整藻礁生態系及其供給服務,甚至豐富西北海岸漁業資源。

林幸助 ∕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陳章波 ∕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退休研究員

馬凱/海峽風雲日亟 台灣能不自強?

.馬凱/海峽風雲日亟 台灣能不自強?
.黃介正/中華民國106歲生日快樂
.洪蘭/2年學會說話 卻要用一生學不說話

.王健壯/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似乎要變
.周行一/老人化社會與人文社會科學
.施振榮/從王道談「官不聊生」與「民不聊生」
.盛治仁/人生5個思考題
.方祖涵/企業與地方的共生
.范疇/再度建議國民黨改黨徽
.劉維公/當代病態民主的神救援話語術

.嚴震生/南比亞、尚比亞、甘比亞








馬凱/海峽風雲日亟 台灣能不自強?


2017-10-11 02:47 聯合報  馬凱


半世紀來,兩岸始終處於競爭對立的局面;但就台灣而言,形勢之險竣,莫以今為甚。
前廿五年,台灣固然百廢待興,貧窮落後;但因對岸故步自封,甚而倒行逆施,給了台灣臥薪嘗膽、生聚教訓的大好機會。在安定的政治社會環境中,開創出以低薪資勞工為主力,借助先進國家夕陽產業的過時設備與技術,全力推展加工出口的發展模式,一躍而躋身已開發國家之林。
然而後廿五年情勢翻轉直下:台灣陷入統獨之爭、藍綠互鬥、民心撕裂而政客當道的亂局之中;而一手開創的經濟發展模式則在主客觀環境不容的情況下,王謝堂前燕,飛入周邊落後國家,唯賴抱殘守缺,為其做嫁以苟延殘喘。
恰成對比的,是對岸揚棄大鍋飯的包袱,大事改革開放,充分釋放出長遠壓抑的民間活力。復一手承接台灣飛出的經濟高速發展的「葵花寶典」,以六十倍的規模發揮出無比驚人的驅動力,飛躍向前。雙方一消一長之勢,隨著歲月日漸顯著。因而台灣領先的差距逐日消減,大陸則在許多重要領域漸擅勝場;兩岸竟已形成一個並駕齊驅、互爭雄長的局面。
兩邊已出現白熱化競爭的場合,大致如次:首先,薪資方面,低技術勞工已無分軒輊,但白領階級的許多重要工作,在大陸人才不足而台灣則被政府多方壓抑下,我們已瞠乎其後。因而若干領域的專業人才正汩汩流向對岸。
其次,教育方面,對岸力爭上游,引進外國頂尖大學激勵本土學校迎頭趕上。近聞大陸EMBA學費已與先進國家看齊,高達三百萬之譜,而台灣則僅及其百分之一耳。台灣教育當局故步自封甚至倒行逆施,致每年為數甚多頂尖學生紛紛外流對岸、香港等地就學。由於教育乃百年樹人之大計,由此消長之勢可覘知,十數年之後兩岸將天差地別。
第三,人才的戰爭:中興以人才為本,此在對岸奉為圭皋,而在此岸則棄若敝屣。台灣二十餘年來以教改之名摧毀技職教育、放水大學教育,人才之源已枯竭。加以青壯之士逐高薪而去、莘莘學子則良禽擇木而棲,長此以往,台灣竟將無人才可用。
第四,文化方面的競爭:對岸於摧殘傳統文化數十年後,終於幡然覺悟,不僅對傳統文化多方迴護,快速流失的傳統道德與宗教信仰也重現生機。台灣則在台獨意識之下,不遺餘力去古文、斷歷史、棄孔孟;當道德文章都視同垃圾,將只有無文字的原住民文化得以倖存。
最後,眼見台灣昔日的燦爛凋零殆盡,而經濟前景不明、處處受困,台灣的年輕人眼中充滿了惶惑、不安、看不見光明的未來。對岸則如日方昇,已搖身一變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對未來充滿信心。兩岸在這許多重要的競爭上勝負之勢已分。尤其輻員、規模相去數十倍,情勢更不樂觀。由於對岸圖我日亟,處此形勢之下,若不以破釜沉舟之心,奮其全力扭轉劣勢,將何以圖存?
(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9月
.葉銀華/家族企業之傳承機制
.李清志/美感的喚醒
.薛承泰/Seafood 什麼是文白比?
.廖玉蕙/不是放棄,是珍愛和疼惜
.黃介正/國防安全智庫的「十誡」
.葉丙成/體改打假球,教育部何以默然?

.王健壯/最困難的事 蔡英文還沒做
.朱宗慶/優勢與重視
.蘇蘅/民粹政治與社群媒體造神
.林中斌/太陽磁爆、大地震並無關聯?
.陳立恆/缺電?我們缺的是「自知之明」!
.盛治仁/第三次政黨輪替 民主扎根了嗎?
.洪蘭/閱讀是習慣不是本能 須從小培養

.方祖涵/天災行銷學
.王正方/我是王正中的弟弟
.施振榮/「物聯世界、智源台灣」
.賴英照/看見內線交易
.王文華/英雄所「睡」略同
.馬凱/當心啊!走在懸崖邊的世人
.葉銀華/公司治理最後防線失守

.王健壯/蔡英文強勢領導面臨考驗
.周行一/雇人不再靠學歷
.嚴震生/司法獨立,肯亞優於台灣
.薛承泰/世大運與日全食
.林中斌/拉古薩:自由繁榮和平的小國
.黃介正/美亞太政策鐵三角到位
.方祖涵/槍口下,不滅的記者魂

.劉維公/台灣文創產業政策的唐吉訶德症
.范疇/爭論文言文比例?沒開竅吧?
.馬凱/天賜良機讓台灣再領風騷


8月
.盛治仁/謝謝你的競爭
.廖玉蕙/別拿過去的錯誤恐嚇未來的可能
.洪蘭/簡單就是美 文言文很潮的!
.葉銀華/應避免傷害台灣的抗爭活動

.王健壯/逢課綱必鬥不累不煩嗎?
.余光中/免繳遺產稅的現金
.嚴震生/川普眾叛親未離,執政聯盟解構中
.林祖嘉/前瞻計畫絕不可以包裹表決
.葉丙成/政府,勿再把學校當業績提款機!
.蘇蘅/政治道歉的傲慢與偏見

.黃界正/沒有巴農的白宮與亞洲
.李清志/鳥不生蛋的魅力
.朱宗慶/「察言觀色」的正向思考
.陳立恆/天人合一也需要知行合一
.盛治仁/務虛的政治,務實的生活
.張俊彥/創造價值才是創新:談教育和科技的創新
.薛承泰/社會責任是「偽君子」嗎?

.方祖涵/被識破的是投球動作,還是假消息?
.王健壯/蔡英文的問題在哪裡?
.王正方/君子和而不同
.施振榮/企業家族 傳承無形信念、價值更重要
.馬凱/謀大位者要除三大害
.周行一/大學的進步需要永續的基金
.嚴震生/美國參議院的「核子選擇」

.黃介正/美中兩岸關係時間表
.高朗/朝鮮半島危機,不能心存僥倖
.葉銀華/公司為誰而治?
.洪蘭/看見誠品 成就閱讀
.薛承泰/公教樓地板32160 年改的5個魔咒
.盛治仁/看透生命迷霧 走不一樣的路
.方祖涵/老派的英雄對決



7月
.劉維公/講清楚說明白,假新聞一樣來
.王健壯/NCC應該做鋪路的人
.蘇蘅/挺媒體的蓋茲 台灣有沒有?
.葉銀華/高調做公益 好嗎?
.朱宗慶/時間.心境
.李清志/星巴克女神vs.日本藝伎
.陳立恆/氣與眼,台灣前瞻的活棋之路

.施振榮/突破價值與平衡盲點 邁向矽文明
.葉丙成/請問政府,體育改革做不做?
.黃介正/人民解放軍的歷史挑戰
.林中斌/無神論大國 宗教興起
.薛承泰/加碼20億,保20萬生育?
.盛治仁/陸客不來「爆買」的衝擊與機會
.嚴震生/原是最幸福一代的提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