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8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台難解的政治經濟學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0219/web/ 

◆  聯合報社論/景氣衰退掩至,台灣別再提「東亞第一」
◆  聯合報黑白集/顧立雄的「驚悚」
◆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台難解的政治經濟學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台難解的政治經濟學


2022-10-28 02:47  經濟日報/  社論
美中示意圖。歐新社



美國自川普開始發動貿易戰後,拜登政府對中國大陸的貿易管制措施非但沒有鬆手,反而採取更廣泛的打擊行動。近期美國商務部更針對半導體製造設備、先進運算、超級電腦用晶片等進行出口管制,同時,限制美國的專業人才為中國大陸半導體製造業工作。預期中國在二十大之後,應會對美國提出反制措施,可能進一步升高雙方對抗的局勢,加上烏俄戰爭,全世界已逐漸形成民主與集權國家兩大陣營的對峙。美國與中國的對抗,恐將從貿易、科技層面,延伸到外交甚至是軍事的層次。

近期美國不但在半導體產業上積極拉攏台灣成為盟友,如 CHIP4 聯盟,也在政治外交上,對台灣示好,但也因此導致兩岸關係急轉直下,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文攻武嚇不斷提高,美方對兩岸發生戰爭的可能性不斷提出警告。中國對台發起軍事行動的時間表出現多種版本,從民國一一一至一一六年(2022年底到2027年)都有可能。

回顧從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之後的兩岸關係,美中台三方關係向來就是甚為深奧複雜的政治經濟習題。台灣歷任領導人都努力在這三角關係中,尋求對台灣最有利的戰略定位。就過去的國民黨政府而言,恐難忘懷美國對台斷交的歷史教訓,深諳在美國以美國利益為優先的指導方針下,台灣是可以被捨棄的。因此,兩蔣時代後的國民黨政府,鮮少將政經籌碼全數押在美國之上,多採親美友中的策略,以求在兩強之間得到最大的政治與經濟利益。

但是近年來在美國對中國大陸採取更為廣泛的對抗下,台灣政府無論是自願或是被情勢所逼,採取與過去截然不同的戰略,立場上明顯地更為傾向美國。舉凡晶片聯盟 CHIP4、晶片管制等科技對抗,台灣毫無懸念地加入美方陣營;在外交與軍事上,台灣也積極參與以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陣營。

不過政府當然也熟悉美國利益優先的美國政府指導方針,不可能將國家安全都押在美國對台灣的友誼和承諾之上。因此,政府思考的重點應該在於如何避免讓台灣在緊要關頭淪為可被放棄的棋子。戰略作法應在提高我國在國際盟友中的價值,增加美國與其他民主國家放棄台灣的代價。

有什麼代價可以大到美國、甚至全世界都不應輕易放棄台灣?答案顯然是我國的半導體產業、乃至高科技供應鏈,政府也不斷對外強調台灣半導體與高科技產業對全球的重要性,甚至在今年仍委請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第六度擔任我國 APEC 領袖代表,希望透過他對全世界傳達台灣的立場。

相信歐美日等重要盟友也認同台灣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的價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即曾表示,若台海爆發危機,將因台灣晶片產業的停止運作而衝擊全球經濟。

但在此同時,美歐日等盟國也在進行分散地緣政治風險的動作,為萬一發生戰爭進行準備。雖然短期內各國不可能複製台灣半導體產業,尤其是台積電,但顯然各國已在為最壞的狀況做準備。

對美國等民主盟國而言,台海一旦進入戰爭狀態,最壞的狀況就是各國失去來自台灣的先進半導體產品供應,人類科技進展的速度或將因此減緩,世界經濟將受挫衰退,甚至發生經濟危機。但對台灣而言,台海進入戰爭狀態的最壞狀況是生靈塗炭,完全難以估計,絕不會只是產業與經濟的損失。

在這場美中台產業、經濟、政治對抗的競局中,最後只有三輸的結果,而且損失最大的恐怕還是台灣。在政府對外宣傳台灣高科技產業對全球的重要性時,我們更應進一步思考,真正以台灣經濟、產業與安全為優先的戰略為何,而不能任憑國家被捲入兩強對峙的局面中。












聯合報黑白集/顧立雄的「驚悚」


2022-10-28 04:53  聯合報/  黑白集
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左)接受YahooTV節目「齊有此理」主持人王時齊專訪。圖/取自「齊有此理」節目直播畫面



很少公開發言的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近日接受親綠名嘴專訪。談及胡錦濤在中共廿大「被離場」,他說這場面顯現習近平的權力,令人超級驚悚

事件真相仍不詳。前任元首突然離席,訝異與關切理應是常情,但在場中共高層卻無任何反應。胡錦濤被攙著從身旁走過,多數人頭也不抬一下,彷彿什麼事都沒發生。

尤有甚者,全球第二強權決定走向的重大會議,在舉世面前出現如此奇特場景,卻完全諱莫如深。不僅沒有行禮如儀的官方回答,連詢問管道都不存在,一切只能猜測。

偉大復興」口號下的萬馬齊瘖,著實可怕。但回看台灣,近年不也走上類似道路?政府愈來愈視「公開」為洪水猛獸,動輒祭出公權力與宣傳機器,質疑異議者是與對岸唱和的通敵行為。

一定會有人反駁:兩岸自由尺度還差得遠。但質疑者不妨自問:回到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之前,能否想像總統兩年不開記者會,只挑選「自己人」放話?主政者竟同意疫苗價格以最高機密封存卅年?誰能苟同政府以國安之名制定《數位中介法》,有權審定哪些言論是民眾不該聽聞傳播的毒草?蔡政府執政至今,滴水穿石的擴權,早已遠超當初想像。

顧立雄的「驚悚」,難道是發現自己成了年少時厭惡的模樣?抑或他也很享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快感?












聯合報社論/景氣衰退掩至,台灣別再提「東亞第一」


2022-10-28 04:56  聯合報/  社論
我國九月出口翻黑,僅三七五點三億美元,呈現年減百分之五點三,結束連續二十六個月的正成長,在供應鏈調整庫存陰霾下,旺季不旺情況可能延續到第四季。本報資料照片



新冠疫情三年加上俄烏戰爭無解的影響,歐洲將迎來廿年最嚴酷的凜冬。台灣亦然,不只今冬,未來一年也未必看得到隧道盡頭。最近我國迎來九月進出口額雙雙翻黑」,外銷訂單出現年減三%的衰退製造業生產指數則以年減四.八%跟進,終止卅一連紅。當衰退的訊息四面湧來,此際,蔡政府雖亟欲誇稱台灣今年人均 GDP 將「超越韓日」成為東亞第一,這項虛名卻已引不起民眾任何振奮。

在這波衰退跡象中,最讓人感到憂心的,是高科技產業——包括面板、記憶體、半導體等受到的衝擊。原因是,景氣翻黑來得太猛太快,不僅政府嚴重誤判,業者也都感到措手不及。猶記去年初,德國經濟暨能源部長才發函我國政府,為該國汽車業者缺乏的晶片請命,希望台積電增加供應;也因此,引發台積電赴美、日、歐投資擴廠的看好風潮。誰料短短一年半後,空氣丕變,原來供不應求的晶片,變成了惱人的庫存壓力。未來,擴充過剩的產能,又將如何消化?

全球經濟的急遽下挫,主要是受國際政治形勢惡化的牽累。今年初,全球以為疫情將過,中斷的供應鏈可望接回,經濟可望回春。然而,俄烏戰爭的長期化,加上國際的各項制裁,讓形勢不斷惡化,使得戰爭硝煙擴散至全球。而能源、糧食價格波動引發通膨,連帶使多數人的消費能力下降,景氣回春的希望從而破滅。對台灣而言,美中貿易大戰升級為科技及晶片禁令,覬覦台積電技術的美國把台灣當成棋子,拿了《晶片法案》補貼的台積電反而受制於人,台灣科技產業鏈同遭其殃。

這點,從台股近數月的狂跌,已一目了然。台股從年初一八,六一九點的高峰,至今已跌了五、六千點,市值跌掉十七兆新台幣。其中,僅台積電,市值即縮水七兆,令人驚心。再看,台積電的外資持股占比,從年初的七十五%,降到目前的七十一%以下;可見,台積電成為外資「提款機」的形容並不誇張。更可議的是,台積電創立時,行政院開發基金代表政府持有四十%的股份,如今政府的持股卻被賣到只剩六趴。試問:主事者到底在想什麼,才會這樣對待自己的「護國神山」?

最近,蔡總統引用國際貨幣基金(IMF)的數據,稱今年台灣的人均 GDP 可達三萬五千美元,將「超韓趕日」成為「東亞第一」。這個「東亞第一」的殊榮,來得不是時候,沒多少台灣民眾當成一回事,因為太無感,也太難置信。原因是:第一,「人均」的數字意義不大,大多數勞動者仍是低薪族;第二,因為是採美元計算,而日韓近兩年貶值幅度都大於台灣;相形之下,貶幅甚小的新加坡人均仍高達七萬九千美元,為台灣的兩倍多,這能比嗎?第三,台積電的產值占我國 GDP 比重高達七.三%,以其市值跌掉七兆趨勢,台灣明年人均 GDP 還能維持榮景嗎?

從年初對疫後經濟回春的美好期待,到如今全球衰退訊息四面八方掩至,對照台灣股市、房市、進出口和工業生產數字的翻黑,已是無可遁逃的現實。這並不是說大家只能憂愁以待,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正視現實,迅速找出自己的應變之道,而不是耽溺於不現實的幻想,在那裡自吹自擂「東亞第一」;或是跟著別人錯誤的節奏起舞,把台灣的科技優勢送給美國當墊腳石

沒有前瞻的部署和務實的耕耘,即不可能有繁榮的經濟。而民進黨是務虛的高手,蔡總統的八年治理,八千八百億的前瞻揮霍,難道最後都要以黑作收?


【專家之眼】二十大餘波盪漾 美中台轉向營造談判氣氛

◆  【專家之眼】二十大餘波盪漾 美中台轉向營造談判氣氛

◆  【專家之眼】陳亞蘭奪金鐘獎最佳男主角,合適嗎?
◆  【專家之眼】習近平全面掌權準備戰鬥
◆  【專家之眼】政府失職 卻打算用浪浪生命承擔
◆  【專家之眼】掛著羊頭賣狗肉的綜合所得稅
◆  【專家之眼】深化開放、共行天下大道,也聽聽習總說法
◆  【專家之眼】習近平追求和平 美台高唱贊戰爭







【專家之眼】二十大餘波盪漾 美中台轉向營造談判氣氛


2022-10-28 09:17  聯合報/ 楊穎超/銘傳大學副教授
中共20屆政治局常委23日公開亮相,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展開史無前例的第3任期。新華社



仔細思考一下外界對中共二十大前後的預期與變化,其實會發現,結果與多數人預料情況,只有程度不同沒有本質差異:大家都知道習會繼續第三任、掌握大權,差別在沒料到他能安排人事到如此程度。因此,對中共未來政局的過度猜測或反應,恐怕都嫌早了。

然而,從政治形象秀來說,中共在此事顯示出來的功力,恐怕不如美國。中共的政治報告與人事早在二十大前就已定了。他們完全可以在事前料想到外界對此的看法,卻未作好沙盤推演、適時開動宣傳機器,反而是放手讓西方媒體繼續渲染中國威脅論,營造出不少西方國家人民,對中共觀感出現戲劇性惡化民調

在這一回合,美國贏得了輿論勝利,二十大「震撼」可以揭過了。接下來,美國還是要繼續與中共保持競爭與合作態勢。從最近對台海戰爭爆發時間預測偃旗息鼓,可以看得清楚。

中共人事變化,還可說是自己政治議程安排的結果,但同時間對台海戰爭時間的預測,卻是美國政軍官員刻意營造。猶記今年五月美國情報總監還說,北京準備在它認為必要時使用武力,但美方情報機構並不認為烏克蘭危機可能促使中國加快實施他們針對台灣的計劃。到了二十大會議期間,國務卿布林肯卻表示,北京決心加快統一時間表;海軍軍令部長吉爾代上將更強調,不排除中共最快今或明年就會展開攻台行動,並完全無意危言聳聽。

類似話語,台灣官方也順勢配合。例如媒體整理蔡政府情治高層的搖擺立場:去年十月說蔡總統任內兩岸不會有戰爭,接著今年十月十二日修正為中共不會作登島戰役,二十日再說,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中共對台比較可能是以戰逼談

然而,隨著二十大進入尾聲,白宮很快就於二十一日對相關說法開始降溫,重申沒有發生衝突的理由」。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二十四日也表示,中共二十大的閉幕及相關領導層變動「不改變我們的對中國策略」,即在國家安全議題競爭同時,也要在任何可能的領域,與中共就全球事務進行合作。

台灣官方也出現立場轉變。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二十六日清楚表明,現在沒有具體情報顯示,中共在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有啟動戰爭狀態的相關徵候出現;同日蔡總統也說,在理性、平等及相互尊重之下,願意和北京當局,尋求雙方可以接受,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方法。

中共國台辦發言人亦在二十六日稱,注意到最近鼓吹所謂兩岸開戰」的言論甚囂塵上,要台人高度警惕認真辨析

相對於前幾天著力形容中共封閉獨裁體制,好像兩方陣營有無可調和的矛盾,現在美中台三方卻開始擺出要繼續談的架式了。兩岸跨不過信任的坎,未來談判是否能成恐怕還有得拖,美國對中共的談判則有現實需要,也有基本信任,應該很快就能看到結果,且讓外界拭目以待。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金融服務ESG 「友善包容」更細膩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0219/web/ 

◆  好的戲劇 會吸引年輕人看原著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金融服務ESG 「友善包容」更細膩
◆  綠猛打高虹安 如俄攻烏
◆  淨零保留彈性 從協和電廠開始
◆  台灣經濟未來恐逆風破浪
◆  選舉特效藥?只准做多的媽寶股市
◆  台灣會得荷蘭病嗎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金融服務ESG 「友善包容」更細膩


2022-10-28 04:59  聯合報/ 方元沂(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



這幾年,看到不少銀行陸續設置了無障礙自動提款機,高鐵站也有 ATM 機台附上耳機方便視障朋友;更有銀行使用真人即時手語服務聽障人士。愈來愈多企業提供「友善金融服務」,更細膩的協助身心障礙者。

對身心障礙朋友權益的保護重視,早是先進國家人權發展的重要指標。民國九十七年(二○○八年)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正式生效,目前已有一八四個國家和歐盟簽署加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 也將對身心障礙者的包容和賦能列為重點。

為了對身心障礙的朋友提供友善金融服務,減少他們在社會、經濟環境中的不利狀態,CRPD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十二條規定,各國必須確保身心障礙者擁有處理自身金融事務的平等權利,並有均等機會獲得銀行貸款、抵押貸款和其他金融信貸。

世界銀行下的分支機構國際金融公司IFC),在今年四月提出的報告「普惠銀行促進身心障礙者經濟包容新做法」中指出,全世界有十億人有某種形式障礙(約占全球人口的十五%),可支配收入接近二萬億美元。身心障礙者對於經濟建設十分重要;對於他們的歧視,包括無法平等獲得就業機會和金融服務,不僅侵犯人權,也損害企業績效、商業機會和經濟成長。

IFC 在報告中建議銀行可採取更多友善身心障礙者的行動。包括經營階層可公開宣誓、參與計畫,展現平等尊重並接納身心障礙者的承諾;建立並實踐更具包容性的人力資源政策和工作環境,招聘並培訓身心障礙員工;並透過與職員、客戶、非營利組織和監管單位的直接接觸,檢視實體和網路環境使用上對身心障礙者的便利性是否足夠。

再者,IFC也建議要將「包容性設計原則」,整合到金融商品與服務開發中,確保所有人都能選用不同的客戶介面(數位、電話或實體)。這些多元化目標納入對供應商的選擇與要求,銀行也要以身心障礙者的視角,協助評估並監測投資組合。

我國在民國一○三年(二○一四年)就通過了《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正式將 CRPD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國內法化,金管會則於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邀集身心障礙者團體與銀行公會訂定「銀行業金融友善服務準則」。不過,監察院國一一年(二○二一年)針對身心障礙者申辦開戶等金融業務是否遇困難調查報告,對於落實身心障礙者友善金融仍有待努力。

金管會在今年五月宣布,請銀行董事會推動金融友善文化,並建立內部督導機制落實執行,同時要強化高階人員「金融友善」的教育訓練跟進國際趨勢

除了改善金融機構的友善環境外,建議金融界可多參考國際金融公司 IFC 的報告,將包容身心障礙者列入「ESG」環境社會治理中的「S」指標,甚至可透過影響力投資的方式與社會企業、非營利組織共同協作,攜手促進更無礙、更永續的友善環境。











好的戲劇 會吸引年輕人看原著


2022-10-28 04:59  聯合報/ 卓瓊鈺/成大醫學院物理治療系副教授(台南市)



我很喜歡看金鐘獎,雖然常常沒有時間去看這些電視劇,但是出席演員們盛裝出席,常讓喜好服裝設計的我,看得目不暇給。而得獎者感言,除了感謝大家之外,也有一些發人深省的言語,譬如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主角獎得主林辰唏,提醒大家關注我們居住的地球,因為生態系統正在消失。如果我們每個人能夠改變一點點生活習慣,暖化就會減緩一些。在這種大場面倡議,希望有提醒到比較多的民眾。

這次金鐘獎入圍最佳戲劇獎的五部戲劇,我看了三部;有的是先買書才追劇(《傀儡花》與戲劇「斯卡羅」)、有的是追劇但沒時間追整部就直接看書(「茶金」),有的則是書沒有出第二集只好乖乖看劇(「俗女養成記二」)。雖然沒有辦法把劇看完,但原著倒是全部讀完。我這個愛書人一看原著就著迷了,常常會先翻到最後一個章節看結局再回頭看,這樣時間就不用被電視劇綁住。

我小時候會陪阿嬤看歌仔戲。歌仔戲常演的是各朝代的君臣相處,或是科舉選才的故事,看不懂就問阿嬤。稍大一點我就會自己翻看歷史書,因為我想要弄清楚哪些是真實,那些是稗官野史。書籍豐富了我的歷史觀,也對整個劇的前因後果更加了解。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的資訊來源,以看網路影片居多,讀的書往往只侷限於教科書或是暢銷書。若能夠利用這些好的戲劇來吸引年輕人去看原著,這樣書店就不會一間一間的關門了。

最後,我還是要不免俗地誇讚這次金鐘開幕影片。製作團隊與兩位表演者在短短六分鐘影片中,將入圍戲劇的精髓都做得十分到位,讓在場的原表演者都頻頻點頭稱是。所以年輕人如果能夠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成果可以說是更勝於藍。只是片中男主角生吃豬肉片段,請不要模仿。因為教科書中說生豬肉可能有寄生蟲(絛蟲、旋毛蟲),這一點希望男主角有注意到。











綠猛打高虹安 如俄攻烏


2022-10-28 04:59  聯合報/ 鈕則勳/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主任(台北市)
民進黨猛打民眾黨新竹市長候選人高虹安。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林伯東攝影



綠軍不斷追打高虹安,繼論文、姿態高、花公帑讀博士之後,又拉資策會推翻原本論述,指稱高虹安論文引用比例不當,近日又批判高在資策會工作時兼職。然高虹安針對綠軍或資策會的質疑都有迅速提出反擊或澄清,相關論述亦有理有節,反而導致民間支持高的同情效應,其民調支持度多名列第一。平心而論,綠軍對高久攻不下,但又不願放棄,畢竟放棄有面子問題,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攻堅,「像極了現今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尷尬局面」,綠軍就像俄羅斯,高虹安反而像意志力堅強的烏克蘭。

首先,就正當性來說,俄羅斯及綠軍都認為自己出征有其正當性。前者稱是頓內次克與盧甘斯克請求下才出兵協防,畢竟莫斯科意識到這兩地人民的意願與需求,是以想藉此建構「仁義之師」的形象凸顯正當性。而綠軍不斷攻擊高虹安當然也想凸顯正當性,畢竟他們質疑高怎麼可將資策會的研究大剌剌的寫進論文裡?為何姿態高而貶抑中華大學夜間部?藉資策會外派時去讀博士?又怎可在資策會工作時兼職而沒有報備?綠軍一副道貌岸然、銳不可當的姿態似乎想為國家監督公帑的使用及匡正社會正義。說穿了,俄羅斯只是想藉以對抗美國與北約東擴,綠軍只想阻止高虹安在林智堅退選後坐收漁利,以免讓柯文哲取得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灘頭堡而已。

其次,雖俄羅斯及綠軍有其自認的「正當性論述」,但卻無法以昭公信,反而激起「受害者症候群」的同情效應。俄烏戰事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聯盟不斷的給予烏克蘭援助,包括武器支援、協助進行國際宣傳、經濟方面制裁俄羅斯外,還有大國政要頻頻至基輔打氣 。

至於高虹安,針對綠軍接連攻堅,不僅網路聲量大增,其社群中針對綠軍質疑的澄清貼文,動輒高達一、兩萬個讚,被攻擊後多次民調支持度高居第一,連去台中拜訪,市長盧秀燕都和高十指緊握為其送暖,國民黨基隆市長參選人謝國樑也聲援高論文案,同情效應明顯。

再者,烏克蘭與高虹安面對對手強烈攻勢,都展現了極度的抗壓能力。烏克蘭撐了八個月;高虹安針對綠軍及資策會的質疑,不僅回應快速,危機處理亦有理有節,除能拿出證據打臉攻擊者外,也能以簡單邏輯回應質疑,讓民眾理解,確有說服力,不僅能展現政治人物應有的負責態度,其面對攻堅、甚至抹黑時,直面問題、不願退卻的政治性格,比許多男性政治人物還要有膽量與氣魄。

以上分析可知,綠軍強攻高虹安已顯出進退維谷之勢,只能兵疲馬困的拖到最後;不然貿然撤兵讓面子、裡子雙輸事小,引發骨牌效應讓選情全盤皆墨,那事情就大條了。













淨零保留彈性 從協和電廠開始


2022-10-28 04:59  聯合報/ 華健/海洋大學輪機系教授(基隆市)



中研院院士李遠哲公開表示,民國一三九年(二○五○年)台灣達淨零目標幾乎不可行。可預期,台灣各企業接下來需要面對的將會是一波波的轉型風險。

發電系統轉型,將扮演關鍵角色。例如,再生能源的發電占比,必須得遠超過政府原定的兩成目標,且必須積極將目前著眼的風與太陽光能以外其它再生能源,一併納入組合。

此時,任何一個屆齡電廠,須視為絕佳機會,重新規畫。例如目前飽受爭議而延宕的協和燃油電廠,規畫要改燒天然氣,並將發電容量擴到二.六百萬千瓦。為滿足龐大儲氣需求,便要大規模填海造陸。以致該計畫,先是因犧牲珊瑚礁與生物資源導致環評不通過,接著的填海東移規畫,又因需犧牲基隆港的優勢與利益,引發更大反彈。

從協和電廠油轉氣過程,可看出試圖不計代價,一舉交差不缺電任務,反而導致左支右絀,進展持續延宕。而從目前全球能源態勢更可看出,未來天然氣來源與成本的風險都極高。尤其,不惜一開始即砸大本錢在有諸多不確定性的填海造陸等投資,勢將因套牢成本持續增加等因素,反將拖延台灣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與追求淨零的進展,同時危及能源安全和產業與民生。整體言,如此在經濟、環境、社會各層面構成嚴重矛盾,勢必讓台灣更遠離永續道路。

在整個能源系統當中預留更大彈性,可在追求淨零過程,大幅降低成本,同時確保能源安全。而這套具彈性的能源系統,更可藉著分散與數位化等有利因素協助,加速獲致脫碳效益。

因此執政者應保留既有的彈性選項,同時積極為最大化未來彈性採取具體行動。以電力為例,傳統電力系統發展規畫,不外遵照需求趨勢,備妥發電與輸配電容量以滿足尖峰需求。然面對淨零挑戰,未來勢必需要更多電力,以滿足例如日益增加的運輸等部門電氣化的需求。

此外,因應淨零目標,氫的使用與相關基礎設施(諸如電解器、天然氣重組器、生質氣化器、碳捕集與封存設施等具顯著系統效益。因此氣體網絡也將進行基本改變,包括相當大部分,將轉型到氫,並以其作為極端天氣事件時的備用能源。上述兩網絡,都將愈發需要互補,以確保能源系統,同時符合碳目標。

為能讓協和電廠改建順利開展並兼顧淨零,建議重擬一套不須填海造陸,能盡可能迴避障礙與風險,分階段隨著未來技術及國際能源市場等因素發展,進行彈性調整的規畫路徑圖。












台灣經濟未來恐逆風破浪


2022-10-28 04:59  聯合報/ 李同龢/大學教師(花縣壽豐)



國發會廿七日公布九月的景氣燈號,整個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分數為十七分,幾乎要落入景氣低迷階段,此景氣對策信號綜合指數中,九個個別指數有五個已進入低迷藍燈區。廿七日公布的台灣十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也是持續下滑,因此各家智庫對台灣明年景氣的預測都不樂觀,認為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台灣經濟成長率應該不易保三。

台灣經濟成長的主要引擎為出口,九月進出口雙雙翻黑為兩年來首見,當然主要是受到全球景氣走低影響。首先看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表現,通貨膨脹率還是居高不下,因此美國聯準會繼續升息七十五個基本點的可能性很大,美國持續大幅升息,已造成美元非常強勢,也迫使很多國家跟進升息,否則相對貶值太多,將使得其他國家會產生輸入性通貨膨脹,進一步惡化本國的通膨問題。而且美國科技巨頭公司上一季營收數字都很難看,這代表美國民間消費疲軟,所以華爾街均認為美國明年景氣衰退機率很大,美國是台灣第二大出超國,所以台灣經濟勢必會受影響。

台灣貿易出超最大國是中國大陸台灣九月進出口衰退最大的就是大陸市場,因為清零政策、房地產市場泡沫破滅及中美貿易戰影響,大陸經濟成長率腰斬,由於其長者疫苗施打率不是很理想,清零政策是否會轉向,還很難說。但是經濟衰退還是給共產黨很大壓力,大陸近來有考慮開放外人進入大陸,房地產市場目前也有止血跡象,分析師均認為大陸明年應該會稍許回春,這對台灣來說是好消息。

台灣對日本貿易,長期而言,都是逆差,最近日圓大貶,可以預期台日貿易逆差將會持續擴大。歐盟因為俄烏戰爭關係,能源短缺,造成能源價格大漲,近來普亭更是加大力道緊縮歐盟天然氣供應,加上冬天就到了,使得歐盟的經濟雪上加霜,IMF 在今年一月時還預測歐盟經濟成長率還有二.五%,目前下修到零.五%,分析師都認為歐盟已進入衰退期了,而且可能至少會持續一年。

台灣未來將面臨的逆風,將會是經濟過度集中在半導體業及快速升高地緣政治風險。MSCI 的台灣 ETF(EWT)的分析就認為,台灣經濟過度依賴半導體產業,短期內是可以保護台灣,可是兩岸關係快速惡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最近也說,目前情勢使得大陸不得不提前攤牌,使得兩岸地緣政治風險快速增加。MSCI 的台灣 ETF(EWT)分析就認為,就長期言,這個風險會使得外資不願意投資台灣,且台灣半導體產業也會外移避免風險,同時其他國家也會大量投入半導體產業研發生產減少對台灣半導體依賴,因此該分析認為就長期而言,台灣經濟不看好。大家還是把安全帶扣好,以面臨逆風破浪的顛簸。











選舉特效藥?只准做多的媽寶股市


2022-10-28 04:59  聯合報/ 潘翰聲/前基金經理人(台北市)
台股跌跌不休,金管會上周宣布禁空令。 中央社



金管會上周宣布台股禁空令,連短線激勵效果都有限;主委回答媒體表示,未來「還有空間」實施更嚴格全面禁空令。我國政府自己做莊又下場玩股票護盤,今年勞退基金虧損現已超過五千億元,創史上最高,還要擔心散戶股民鈔票損失,下月拿選票出氣。這種只准做多的媽寶股市,金管會的「管」,究竟是自由市場監督管理,還是威權政體家父長管制

學理上,只有自由市場失靈前提,政府才有出手干預市場的正當性,不然政府失靈危害可能更大。官員宣稱,淺碟市場易受不理性波動衝擊,把護盤講得冠冕堂皇,掩飾內心意圖,小規模市場比較好操控,可以做他愛做的事。從限空令到禁空令,官員說要防止不理性下跌,不能等到破底才救;但如果沒有政府放縱先前不理性上漲,把投機泡沫吹噓為政績,哪有一萬七、八千點高山上,平均每天三千億元的套牢量,等大跌三成讓政府來救。

有光就有影,是宇宙運行的道理,易變是不變的鐵律,有買有賣才會成交,多空本來就該中性看待。其實,借券放空的交易占比不到五%,所有史上的崩盤,皆因持有股票者賣股造成「多殺多」,放空賣股的人卻成政府獵巫卸責對象以訛傳訛汙名成禿鷹。禁空令下,當日沖銷的風險提高,市場流動性變差,當外資不能對手中的權值股放空來避險,離開就是選項。

禁空是不是特效藥?親執政黨媒體,以往年實施禁空令一個月後股價表現,印證說是特效藥,好像面對全球緊縮潮流,政府有做事的安慰劑。實際上,歷年幾次禁空令幾無法阻止全球市場連動的中長期下跌趨勢。單以一個月做政策思考,根本是執政黨「抗中保台」亡國感無效下,挽救選情的特效藥。

曾有立委在股市平順時和緩的質詢,省思護盤的必要性,辦公室立刻接到散戶來電質問,為何不准政府基金護盤。早年國民黨選舉廣告「利多與長紅」,引起社會譁然,如今民進黨第二次執政,與股市漲跌連結的言行不遑多讓,護盤成了兩大黨政客和散戶都戒不掉的奶嘴。當散戶幻想政府能夠護盤,便容易失去投資應有的風險敏銳度,沒有憂患意識的人處境會更危險。金融市場零和遊戲,政府基金護盤若獲利有成,也必然以慣於追高殺低的散戶為祭品。













台灣會得荷蘭病嗎


2022-10-28 04:59  聯合報/ 王有康/退休大學副教授(台北市)



荷蘭病the Dutch disease)是指一國經濟過度依賴單一產業繁榮,導致其他部門衰落的現象。

廿世紀六○年代,荷蘭政府大力發展石油、天然氣業,出口劇增,出現順差,經濟顯現繁榮景象。只是荷蘭的農業和工業部門遭波及,削弱出口競爭力。由於能源價格高漲從天然氣出口獲得鉅額收入,大大提高荷蘭的社會福利。大幅提高的社會保障體系負擔,對荷蘭政府財政產生巨大壓力,財政赤字隨之急速增加。

事實上,過去台灣金瓜石盛產金礦瑞芳盛產煤礦都是典型例子;但是資源開採殆盡當地經濟發展停滯就業人口外移最後不得不轉型

猶記得民國一○二年(二○一三年),台積電為了匯率升值影響出口問題,和中央銀行意見不同。張忠謀主張匯率應該要適度貶值,升值將導致當時低端半導體利潤減少,甚至轉為負數,若出口不好,失業率便會上升,若沒有薪水、沒有就業,即使物價再便宜,大家都買不起。近日外媒報導,由於晶片新製程遇到瓶頸,加上各國大舉補貼本土廠商,將使台積電難以保持技術優勢。萬一歐美日出現一奈米以下新技術突破,進而對台積電造成威脅,台灣半導體產業會不會出現荷蘭病,值得大家正視。


陳亮恭/矛與盾相遇時的四射火光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陳亮恭/矛與盾相遇時的四射火光
◆  陳立恆/誰怕全球化?
◆  蘇益仁/由高端疫苗看台灣生醫產業發展
◆  沈呂巡/從美國解密史料看聯合國排我案
◆  廖元豪/少數族裔優先入學是「種族歧視」嗎?






陳亮恭/矛與盾相遇時的四射火光


2022-10-28 05:00  聯合報/ 陳亮恭(作者為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



韓非子》是先秦時代韓非的論著,韓非師承儒家的荀子並鑽研老子《道德經》,《韓非子》卻是集法家思想大成的著作,倡議落實法治思維於國家治理,《韓非子.難一》中有九則故事,以故事駁論部分儒家思想君主作為,其中一則如下:

楚國人在市集販售矛與盾,在兜售盾牌時,極力誇稱盾牌的牢固,再鋒利的工具都無法刺穿;隨後又叫賣他的矛,以此矛之鋒利,可刺穿所有的物品,圍觀人問道:以你的矛刺你的盾,結果如何呢?這便是自相矛盾的典故。自相矛盾的事情雖然比比皆是,但更多的是各說各話,在各自場域中鼓吹矛的鋒利或盾的堅固,不太真的進行矛與盾的對決。

我國醫療體系以全民健保作為財務管理機制,引進各種管理方式控制支出,其中最強大的設計便是總額制度的「點值」,健保署權衡收支對健保支付費用打折。弔詭的是,每項醫療服務價格均由健保署核定,被戲稱為心臟按摩不如腳底按摩的低廉價格,結算後卻至少再打九折。面對全民健保的永續,醫界持續共體時艱,看似收入龐大的醫療院所,其實都面臨財務穩定的挑戰。

反觀我國,長照體系財務管理採取稅收支付,以福利保障的思維運作,保障受照顧者的權益,也保障照顧服務人員權益、工作條件與薪資收入。即便社區中有許多需要照顧的個案,若人力不足、服務時數耗盡便無法提供服務,照顧缺口回歸家屬,而且分配資源的照顧服務專員在制度設計與資源限制情境下,制定照顧計畫時就不見得全然滿足個案與家庭的需求,相較醫療體系即使已滿手病人無力照護,但仍無法拒絕急診與門診外候診病患。

醫院常有因照護責任而「自動」遲延下班的醫事人員,當家屬或照服人力不足時,照顧缺口直接掉到病房護理師身上,以病患安全及醫療品質為考量,護理師的訓練及使命感是不會袖手旁觀,但熱血也會有耗盡之時。醫院工作人員的保障需要院方的承諾,在全民健保的制度下,或可說健保署是相當程度下全國醫事人員的雇主。醫院的財務在健保的支付情境下,充滿各種未知數,而長照服務單位在福利保障的情境下,經費或人力不足時可能中止服務,但不會出現服務經費打折的情形,長照服務依照年度預算規模,可量入為出的平衡服務與收支,醫院雖然財務收入金額遠高於長照單位,其財務穩定性卻更難以預期。

全世界同時由政府出面運作全民健康照護與長照的國家中,若醫療採取保險形式運作,則長照亦採取保險制;反之,若採取稅收制運作的國家,醫療與長照也都採取稅收制。理由非常單純,因為人的健康與照護不可分割連續過程所以服務體系必須整合,財務支付設計也要同時整合與優化。在分割的世界中,矛與盾可以驕傲地各自闡述優勢,但矛盾相遇時的火花可能兩敗俱傷。

韓非雖然師承儒家的荀子,但與多數儒家學者「性本善」的主張不同,荀子主張的是「性本惡」,為了國家社稷的安定,在人性本惡假設觀察之上,韓非主張仰賴明確的法規制度,而非依靠道德勸說與禮樂薰陶。法規制度設計須更宏觀,避免僅創造分離世界的台灣之光,一旦相遇便如楚人一般的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