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陳亮恭/矛與盾相遇時的四射火光
◆ 陳立恆/誰怕全球化?
◆ 蘇益仁/由高端疫苗看台灣生醫產業發展
◆ 沈呂巡/從美國解密史料看聯合國排我案
◆ 廖元豪/少數族裔優先入學是「種族歧視」嗎?
陳亮恭/矛與盾相遇時的四射火光
2022-10-28 05:00 聯合報/ 陳亮恭(作者為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
《韓非子》是先秦時代韓非的論著,韓非師承儒家的荀子並鑽研老子《道德經》,《韓非子》卻是集法家思想大成的著作,倡議落實法治思維於國家治理,《韓非子.難一》中有九則故事,以故事駁論部分的儒家思想與君主作為,其中一則如下:
楚國人在市集販售矛與盾,在兜售盾牌時,極力誇稱盾牌的牢固,再鋒利的工具都無法刺穿;隨後又叫賣他的矛,以此矛之鋒利,可刺穿所有的物品,圍觀人問道:以你的矛刺你的盾,結果如何呢?這便是自相矛盾的典故。自相矛盾的事情雖然比比皆是,但更多的是各說各話,在各自場域中鼓吹矛的鋒利或盾的堅固,不太真的進行矛與盾的對決。
我國醫療體系以全民健保作為財務管理機制,引進各種管理方式控制支出,其中最強大的設計便是總額制度的「點值」,健保署權衡收支對健保支付費用打折。弔詭的是,每項醫療服務價格均由健保署核定,被戲稱為心臟按摩不如腳底按摩的低廉價格,結算後卻至少再打九折。面對全民健保的永續,醫界持續共體時艱,看似收入龐大的醫療院所,其實都面臨財務穩定的挑戰。
反觀我國,長照體系財務管理採取稅收支付,以福利保障的思維運作,保障受照顧者的權益,也保障照顧服務人員權益、工作條件與薪資收入。即便社區中有許多需要照顧的個案,若人力不足、服務時數耗盡便無法提供服務,照顧缺口回歸家屬,而且分配資源的照顧服務專員在制度設計與資源限制情境下,制定照顧計畫時就不見得全然滿足個案與家庭的需求,相較醫療體系即使已滿手病人無力照護,但仍無法拒絕急診與門診外候診病患。
醫院常有因照護責任而「自動」遲延下班的醫事人員,當家屬或照服人力不足時,照顧缺口直接掉到病房護理師身上,以病患安全及醫療品質為考量,護理師的訓練及使命感是不會袖手旁觀,但熱血也會有耗盡之時。醫院工作人員的保障需要院方的承諾,在全民健保的制度下,或可說健保署是相當程度下全國醫事人員的雇主。醫院的財務在健保的支付情境下,充滿各種未知數,而長照服務單位在福利保障的情境下,經費或人力不足時可能中止服務,但不會出現服務經費打折的情形,長照服務依照年度預算規模,可量入為出的平衡服務與收支,醫院雖然財務收入金額遠高於長照單位,其財務穩定性卻更難以預期。
全世界同時由政府出面運作全民健康照護與長照的國家中,若醫療採取保險形式運作,則長照亦採取保險制;反之,若採取稅收制運作的國家,醫療與長照也都採取稅收制。理由非常單純,因為人的健康與照護是不可分割的連續過程,所以服務體系必須整合,財務支付設計也要同時整合與優化。在分割的世界中,矛與盾可以驕傲地各自闡述優勢,但矛盾相遇時的火花可能兩敗俱傷。
韓非雖然師承儒家的荀子,但與多數儒家學者「性本善」的主張不同,荀子主張的是「性本惡」,為了國家社稷的安定,在人性本惡的假設與觀察之上,韓非主張仰賴明確的法規制度,而非依靠道德勸說與禮樂薰陶。法規制度設計須更宏觀,避免僅創造分離世界的台灣之光,一旦相遇便如楚人一般的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