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4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壽險業風險管理須加把勁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9844/web/ 

◆  聯合報社論/蔡英文如此敷衍李遠哲,也在玩弄百姓
◆  聯合報黑白集/女孩的青春,大人的口水
◆  經濟日報社論/壽險業風險管理須加把勁






經濟日報社論/壽險業風險管理須加把勁


2022-10-14 01:36  經濟日報/   社論
金管會。本報系資料庫



由於美國聯準會連續升息,債券價格大幅下跌,部分壽險公司產生巨幅未實現損失,造成9月底淨值(股東權益)占資產總額低於3%,甚至南山人壽的淨值估計變成負數。金管會11日宣布,會研發展基金會已作出解釋並列出指引,保險業若要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可由管理階層與簽證會計師共同判斷。當晚南山人壽就宣布經9月底董事會通過變更經營模式,搶先自10月1日重分類,淨值比由9月底自結的負0.59%,估計可回升到5%以上。但我們認為此次壽險公司之淨值危機,會計認定變更只是表面,主因還是「風險管理失當」。

依照國際會計準則第9號報公報(IFRS 9),金融資產可分成三類:按攤銷後成本衡量(AC)、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FVOCI)、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FVPL)。在編制財報時,AC類為透過收取合約現金流量即本息方式達成,因此允許不用評市場價格變動的影響,亦即此類債券投資不用提列因市價變動的投資損益。然而列在AC類,債券出售受到嚴格的限制。

再者,持有之金融資產的未實現損益,FVPL類直接納入本期損益計算,而FVOCI類則納入其他綜合損益(OCI,不影響本期損益),兩者皆會影響壽險公司的淨值。列在FVOCI類債券投資,相對AC類就是出售沒有受到限制,當出售有利益,則增加本期損益;而未實現評價損失則不影響本期損益,此即為FVOCI類的「致命吸引力」。

為什麼台灣壽險業國外投資(約20兆元)占資產總額高達六成?主要是2014年主管機關修法將在台灣發行的外幣計價債券不計入國外投資限額,致使銀行存款導向壽險公司。由於台幣利率低於美元利率,壽險公司發行高於定存利率之類定存保單,大力吸金購買國外資產,遂大大提高國外曝險。

而部分壽險公司買海外債,比較高的比例放在 FVOCI,以獲取出售與影響本期損益的彈性。即使在 IFRS 9 開帳時,仍有幾家維持較高比例的 FVOCI。但是去年底,台灣壽險公司列在 AC 額度占金融資產比例,約分布在40%到90%,因此仍有許多壽險公司採取高的AC比例,在現在會計準則下,穩健進行國外投資。壽險公司一直強調長期的產業特性,債券投資理應擺在 AC類比較適當。當一部分壽險公司擺在 FVOCI 類比例高,似乎有背離產業特性之虞。

主管機關與部分壽險公司認為現在淨值驟降是因為IFRS 9讓資產端受到市價波動(亦即利率上漲、市價下跌)的影響,但負債目前仍採固定評價(理應也要下降),造成淨值與現況不符。但是這些言論有以下二項問題,首先,只要壽險公司列在AC類有很高比例,上述狀況出現的機率就較小。其次,去年以前全球低利率、債券價格上漲時期,致使壽險公司本期損益、淨值大幅增加,為何沒有對外說這些是虛的狀況?甚至部分壽險公司還一直對外強調「獲利創新高」。

在實施 IFRS 9 時,壽險公司理應知道金融資產分類的不同做法,會對淨值有不同的影響。而且目前美國利率水準,在過去歷史並非算高的狀況,壽險公司在決定金融資產分類理應納入分析。況且2017年 IFRS 9 開帳時,有給予壽險公司金融資產重分類的機會,但業者仍短視近利,未考慮周全。

因此,部分壽險公司因為風險管理失當,導致此次淨值危機,而非經營模式改變。我們沒有否認壽險公司目前淨值的困境,必須脫困,但此非會研基金會進行會計準則解釋的考量因素,而應著重於準則的本質與對財報品質的影響。此次允許金融資產重分類,壽險公司淨值可能從負數變成大額正數,會給人有會計變魔術之感!同時,此例一開,未來金融資產重分類的紛爭會一再上演!











聯合報黑白集/女孩的青春,大人的口水


2022-10-14 05:17  聯合報/   黑白集
日本京都橘高校吹奏部受邀來台表演,在吹奏樂聲中,展現青春活力。記者邱德祥/攝影



日本京都橘高校吹奏樂部在雙十慶典大獲好評,也引發網路口水,彷彿在高虹安事件「戰學歷」後,又要「戰樂儀隊」。

橘色惡魔」不愧是日本高校樂隊佼佼者,但用其來貶損同場的北一女、曉明女中,還要上綱到轉型正義,反凸顯台灣的大人們被政治口水與成見浸泡得多麼難以自拔。

看到儀隊就要批評「軍國遺緒」的人,似乎還沒從自己的成長陰影走出,就急著要當「一日樂儀旗隊迷」。殊不知,如今國內學校的表演性社團,早就不乏類似輕快風格演出。再說,橘高校隊員結合吹奏與肢體動作,洋溢青春歡樂,要達到如此成果,辛苦程度可不比拋槍轉槍來得少。天下哪有動人成績是「無痛成長」,不靠汗水與淚水換來?

舉國被軍國主義籠罩,當然令人厭惡;但在多元社會裡,某些保持「軍風」的活動,並沒什麼不妥。北一女儀隊多次獲邀參加歐美遊行慶典,顯然主辦單位不認為這意味認同軍國與威權。對女孩們來說,參加樂儀旗隊或其他團體都是青春的展現,也是往後人生值得回味的記憶。

聞軍則反的心態,是「好男不當兵」的現代版。對軍人及相關特質,諸如剛強、犧牲、負責、紀律等,慣於厭惡與否定。鄙視「軍文化」的社會,募兵當然招不到人;所謂全民國防,也只剩藉機黨同伐異的唾沫。










聯合報社論/蔡英文如此敷衍李遠哲,也在玩弄百姓


2022-10-14 05:26  聯合報/   社論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左)接受媒體專訪表示,民進黨二度執政,「得到政權後就開始腐化,比過去更快」。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受訪稱,他曾找蔡總統討論溫室氣體排放問題,蔡英文卻答覆「二○二四年後不是我的事」,把問題丟給未來。李遠哲並批評,民進黨執政後,腐化得比過去更快;只在意下次選舉和自己利益,失去為人民服務的理想。兩千年力挺陳水扁、二○一六為蔡英文站台掛保證,李遠哲兩度當了「扶龍王」;如今他公開譴責民進黨沉淪腐化,是於心不安,或想懺悔?

或許兩者皆非。事實上,李遠哲開始批評蔡英文的排碳能源政策,是在三年前。當時他仍是總統府資政,認為政府的二○五○淨零碳排政策不對,但他找蔡總統討論,蔡英文卻冷回「二○二四年後不是我的事」。不久,他即和吳澧培等大老發表「逼宮」公開信,要求蔡英文「不要參選連任」二○二○大選。從二○一九迄今,李遠哲支持的都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賴清德,他第三度「扶龍」的大願未已。

撇開李遠哲的立場及偏好不談,他批評蔡英文對能源及碳排政策漫不經心,並非完全無的放矢。至少,近幾年台灣空汙加劇,又不斷發生跳電,包括為建設天然氣接收站發生的多起環保抗爭,都可看出蔡政府的能源政策已捉襟見肘。問題是,蔡總統不接受外界的任何政策調整建議,即使外在環境已發生重大變化,石油與天然氣價格不斷飆升,綠能發電又跟不上計畫進度,她的能源政策仍拒作合理調整。如果繼續走下去,台灣不是面臨缺電斷電,就是碳排、空汙持續惡化,沒有止境。

在這種情況下,蔡英文在李遠哲逼問時,說出「二○二四年後不是我的事」,是極有可能的事;即使當時的措詞並非如此直白簡扼。這點,從總統府發言人引述蔡英文國慶日演說,說能源轉型邁向淨零轉型「需要全民共同努力」,即可知蔡總統的反駁力道多麼薄弱了。蔡英文的國慶日演說空泛,充滿抽象的文字堆砌,完全是昔日「空心菜」風格。試想,當能源轉型的淨零減碳都要靠「全民努力」,將來政策無法達標,順手推給「全民不努力」便一乾二淨,總統還有什麼責任要負?

「二○二四年後不是我的事」,這話說得理直氣壯;因為總統的任期有期限,是吧!蔡英文明知二○二四年之後「不是她的事」,她端出的能源轉型方案,偏偏訂到二○二五年為終期,這不是「偷吃步」嗎?這種跳棋式手法,心中盤算的是:二○二四卸任前,外界無法質疑她的政策跳票,因為卸任後還有一年餘裕;若二○二五年政策跳票,責任卻是當時的總統要承擔,完全與她無關。這真是個機關算盡的領導者。

李遠哲挾諾貝爾獎得主的光環,兩度挺民進黨執政,如今,他卻慨嘆「腐化得比過去更快」。這點遲來的知覺,台灣民眾其實早就點點滴滴在心頭,只是有苦無處說。非核家園就是在「畫大餅」,民眾近年歷經多次停電跳電,誰看不出來?資政有不同的意見,就被換掉,不也是蔡政府司空見慣景象?那些爭議多端、卻懂得吹牛拍馬看眼色的,才是長壽不衰的官員。當年高呼黨政分離、五權分立、黨政軍退出校園,如今蔡政府卻演出「黨政一家」,五權拜伏在總統跟前,國家機器變成民進黨利益的護衛隊;這些,都是李遠哲看得到、卻未及細數的沉淪。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化」,這是屢試不爽的政治定理。蔡英文對李遠哲的敷衍,正是絕對的權力腐化使然;民眾若還甘願忍受她無盡的空話欺瞞,便是民主愚民了!



【專家之眼】從烏克蘭難民去想像「台灣難民」

◆  【專家之眼】為何故宮南院該廢了?
◆  【專家之眼】從烏克蘭難民去想像「台灣難民」

◆  【專家之眼】蔡英文的雙十講話:真切割與假放軟
◆  【專家之眼】防範非法繁殖場與動物走私 應從源頭管理
◆  【專家之眼】台灣海峽的「紅線」: 誰會跨越?
◆  【專家之眼】蔡國慶演說預示生靈塗炭 台人要心領神會
◆  【專家之眼】為何這次民進黨打台獨與抗中保台牌失靈?
◆  【專家之眼】故宮亂花錢 人民能奈何!







【專家之眼】從烏克蘭難民去想像「台灣難民」


2022-10-14 08:04  聯合報/ 高永光/政大國發所兼任教授
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俄烏開戰以來,共有767萬1584名烏克蘭難民離開他們的國境。歐新社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資料,從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2月24日俄烏戰爭開打,到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10月11日持續統計共有767萬1,584名烏克蘭難民離開他們國境

這個數字並不完全精確,因為烏克蘭周邊毗鄰國家很多,不是所有跨過邊界的難民都被登記到,如果加上沒有離開烏國的境內難民,報導指出可能有1,200萬以上的難民。這是歐洲有史以來人數最多的難民,聯合國、歐洲國家,以及一些國際援救或援助組織,都認為這是一個「危機」。

本來一些研判認為俄烏戰爭會在短時間內結束,因此,歐洲國家基本上都願意「短期」收留及安置難民。但隨著戰事的拖延,各國對於俄烏戰爭及烏克蘭難民問題巳經產生「倦怠」(fatigue),因此,這個難民危機的未來發展,並不樂觀。

事實上,截至今年10月11日為止,烏克蘭難民在歐洲得到「臨時保護」或得到類似的「國家保護政策」的難民,只有424萬2,609人。所以,還有約353萬以上的難民,聯合國及相關國際組織,並不知道他們究竟發生什麼事情。

由於俄烏戰爭發生後,烏克蘭宣布戒嚴18歲到60歲的男子不准離境。根據聯合國難民署一份23054烏克蘭難民的調查報告,18歲以上的難民,只有13%是男性,72%是女性,剩下的是兒童及18歲以下青少年。不分年齡,就全部被調查的難民而言,86%是女性。

因為多數是女性,加上要照顧家裡殘疾人士及少幼兒童,因此在恊助她們進入職場工作上,並不理想。上述的調查統計了這些難民在離境前,有73%受僱人員,退休的佔12%,家庭主婦佔8%,沒有工作的有5%,而具學生身分的佔1%

同樣在這份調查中,需要現金協助佔49%,需要安排就業的佔36%,需要解決住宿的佔35%,需要物資支援的佔24%,健康照顧的佔23%,需要食物的佔15%,需要得到教育的也佔15%

從以上的調查可以發現,歐洲各國雖然開放邊境,尤其是歐盟國家和鳥克蘭早有簽署恊議,難民可以自由前往歐盟國家,但難民在逃離戰火上,雖不成問題,但在得到妥善照顧上才是歐洲各國最大的問題。尤其是以自己國家人口數和收容烏克蘭難民數相比,比例上較高的國家,財務負擔十分吃力;加上前面提到的對烏克蘭問題的「倦怠」,各種捐款到位的百分比越來越低,烏克蘭難民的處境,可能會越來越艱困!

上述這份統計資料,也調查出對烏克蘭難民,提供接待住宿的只佔36%,必須交付租金的難民佔30%,仍然住在集中收容站的佔14%,暫住在接待中心的佔9%,具有規劃的處所(planned site)佔4%,轉移中心(transit center)佔3%,其它的佔2%,值得注意的是仍有1%的被調查者「沒有任何地方可停留」。當然,就調查樣本總數的1%是230人,假如這個調查能有效呈現總體現象,那推估767萬以上的難民中,就有7萬多人流離失所在歐洲各處,相當驚人!

從聯合國難民署及其相關的國際組織的報告來看,烏克蘭難民雖然受到接受國某種程度的照顧,但由於恊助及援助有限,大約只有1/3的人可以獲得工作,語言的限制使得繼續的教育受到阻礙,技術證照認可也是另一個大問題,住宿、殘疾兒童、老年人,以及普遍的心理創傷,更不是接受國可以充分提供的援助。

雖然到目前為止,有關人口買賣、毒品交易、性侵或霸凌、種族歧視等僅止於一些傳言,或零星的報案,但究竟有多少因難民而產生的暴力及性犯罪,人口買賣,因為沒有正式調查或記錄,成為黑數。

隨著戰爭可能短期內不會快速結束,加上戰事激烈程度增加,以及歐洲經濟不景氣,加上能源短缺,嚴寒冬季來臨後,難民危機才可能真正暴露出來。

俄烏開戰以來,台灣朝野對兩岸局勢的緊張,已有各種類比討論,但一致認為大陸武統台灣,戰場必然在本島。一旦戰爭發生,一定會有大量的「台灣難民」,試問將何去何從?

烏克蘭因為歐洲國家同情、支持,而沒有排斥他們,加上多國和烏克蘭邊界緊鄰,難民還有去處,境遇必然可憐,但勉強尚有容身之處,可「台灣難民」一旦發生,何處可逃?

烏克蘭是各國承認的國家,加上聯合國的支援,難民尚可存活,「台灣難民」所依靠者為何?那些挑起戰爭的政客到時一走了之,蒼茫大海會是「台灣難民」的最終歸處嗎?












【專家之眼】為何故宮南院該廢了?


2022-10-14 08:15  聯合報/劉新圓/樂齡學習中心講師
2020年南院的總參觀人數為105萬5,381人,實際參觀南院核心的文物展示廳人數只有44萬8,871人。圖為故宮南院與嘉義市盆栽藝術協會合作舉辦藝術盆景展出。圖/故宮南院提供



早在故宮南院籌備期間,就有專家預言它會成為全國最大的蚊子館。這絕非危言聳聽,也不是存心詛咒、唱衰,因為台東的國立史前博物館,就是前車之鑑。以區域平衡為由,把大型博物館建在人跡罕至的地方,終將難逃蚊子館的噩運。

果不其然,南院自民國一O四年(2015年)底開館後不到兩年,人潮便大幅衰退。民國一O六年(2017年)6月進場人數不到前一年同期的一半;單日最慘不到300人;走道還出現工作人員多於遊客的場景。為此,林正儀院長於民國一O七年(2018年)初發下豪語,要再砸101億推「新故宮計畫」,期望在四年內,把故宮人次從低於600萬提升到800萬。

然而,受到兩岸關係惡化的影響,故宮人次不但未如預期提升,反而自國一O七年(2018年)起,南北兩院合計跌落500萬大關,民國一O九年(2020年)後,更受到疫情衝擊,總計不到200萬。

在天災與人為因素夾擊下,故宮卻在民國一O九年(2020年)對外宣稱,南院已經擺脫了蚊子館的稱呼:一八年(2019年)參觀人數回升到百萬以上,民國一O九年(2020年)南院首度超越了北院。今年吳密察院長甚至說,北院已看不見南院車尾燈。所以,南院打破了魔咒、創造了奇蹟嗎?恐怕未必。

根據故宮統計,民國一O九年(2020年)南院的總參觀人數為105萬5,381人,看起來是超過了北院的64萬2,163人。然而實際上,真正屬於南院核心的文物展示廳,參觀人數只有44萬8,871人,還不到北院的七成。換句話說,就博物館本身而言,其實是「南院看不見北院的車尾燈」。

所謂的超過105萬人次,是加上了兒童創意中心28萬8,890人館內推廣活動9萬4,232人,以及園區推廣活動22萬3,388人。這些數字的疑點頗多

首先,重覆計算的可能性很高。譬如免門票的兒創中心,往往是展廳的觀眾順帶到此一遊。其次,園區沒有刷票的管理機制,如此「精確」的園區推廣活動人數,從何而來?無論如何,故宮砸重金,多少刺激了南院的人氣,可惜增加的人氣主要是在展示廳外的園區,與博物館本身的展覽無關。

根據媒體報導,自民國一O九年(2020年)開始,南院夏夜在廣場舉辦水舞暨無人機群飛展演活動三年來,總共花費了四千多萬其中無人機群飛,每場短短不到20分鐘便燒掉200多萬,尤令人咋舌

無人機群飛和煙火類似,都是成本高內涵低聲光科技展示,雖然可以給觀眾帶來短暫的感官刺激,卻無助於精神生活的充實。它的效果還不如一場演唱會,因為優質的演唱可以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於耳,好的歌詞也值得反覆品味。所以世界各博物館也舉辦音樂會,與展示相映成趣,都是兼具知性與感性的學習。故宮北院的週末音樂會已舉辦多年,成本也低,比無人機划算又有意義多了。

南院為了挽救蚊子館的噩運,用盡千方百計,反而變成了金錢的無底洞。上個月,斥資32億南院二館終於開始動土。怎麼就沒人問,南院本館展示廳的觀眾已經夠少了,再砸幾十億蓋二館,就能重新吸引更多民眾參與?還是製造另一個大蚊子館?

既然蚊子館已是南院擺脫不了的宿命,何不乾脆別執著於人次的迷思,好好經營博物館的本業,加強其社教功能。否則,再這麼無止盡地灑錢本末倒置事倍功半,還不如廢掉南院算了。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向自信自主的斜槓新世代致敬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9844/web/ 

◆  全球打通膨 美始作俑者
◆  別為選票 把兵役當兒戲
◆  備核武反制北韓?南韓危險議題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向自信自主的斜槓新世代致敬
◆  BF.7現蹤 防疫絕不能鬆懈
◆  貿然開國門 台灣人的命也是命
◆  疫情下 貧困女子的無助身影
◆  遊客「耍流氓」 不尊重蘭嶼人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向自信自主的斜槓新世代致敬


2022-10-14 06:05  聯合報/   郭瓊瑩(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主任)
青年創業勇於挑戰逆境跨域跨行整合,無關乎學位文憑。郭瓊瑩/攝
法學碩士不任律師卻樂於進入偏鄉基層開設獨立書店,媒合農漁產品網銷。郭瓊瑩/攝
走出教室與舒適圈,一群年輕人仍願意嘗試動手作步道與工人共事,著實看見新希望。郭瓊瑩/攝
有專業技術者尚未畢業早已可擔任專業的空拍機教練了。郭瓊瑩/攝
即便是一人車之行動小甜點屋/小咖啡屋/小茶亭,年輕創業者必須在逆境中求生存。郭瓊瑩/攝



今年是大學新生入學數斷崖式改變衝擊年,諸多因素包括少子化、疫情、面對可能戰爭的恐懼、對未來之徬徨等。

許多年輕學子受國家政治氛圍影響,怕被徵召入伍,過去寧可一再重考到理想科系者,已不敢再等待,包括碩博士班之招生。此現象固然衝擊招生率,而廣設大學政策亦備受嚴苛之挑戰。

過去大學畢業直升碩士,有逃避就業獨立自主之趨勢。而今,問學生為何不再熱中深造,其回應是「再多兩三年之投資無法自薪資上反饋」。此現象,並非表示各大學教育失效,在全球複雜時勢下卻真實反射了大學教育政策盲點,此挑戰與自然淘汰未必不是轉機?

廣設大學政策模糊學位學識與能力…之價值觀。曾有學生想休學,其理由是「家庭負擔大,必須先謀生養家」,但各大學仍有獎救助金之配套,其回應是「這只能救我個人,卻無助於全家」,隱約中看到了台灣 M 型社會結構面巨大落差

亦有反應如此辛苦的專業設計學習,畢業後之薪資層級卻比不上房地產銷售仲介員,甚而是遊戲程式設計者。他們也看不到國家引領清晰未來。有背景者唸完碩士亦未必想學以致用,無背景者則期待有份穩固之工作(如當公務員),但這些抉擇幾乎受現實社會情境氛圍影響大於各主修專業應有之理想。

在此混沌氛圍中卻可窺見另類曙光,有人休學想自己去闖天下,想看看島國之外之大世界,包括遊學、打工度假、先入職場磨練,甚而有先創業。且多數不必拘泥於朝九晚五,有人當起獨木舟、潛水教練,大學未畢業就到東部找老房子開設民宿…。

有 GIS 與資訊程式設計天份者更已進入資訊、電競之行列,修過遊憩規畫環境教育解說者也居然得以融會貫通自創婚禮場域及旅遊度假全套設計喜愛植物生態者開拓了「綠生活諮詢顧問自己生產各種迷你盆栽花器為方寸空間造景。也有繼承家族事業勇於進入基層工地再將所學加值。這數不清之現實案例確是今日廿至卅歲國家生力軍寫照

教師節剛過,再回首思考,「」與「」已無太大區別,學生回饋老師許多無價當代社經環境調適力見證。而大學教育究竟應是菁英化或普羅化或根本應在中學就有分流規畫遠見國力人才投資?!

對現實中多元、多光譜、有自信、自主、勇於挑戰、無畏文憑之斜槓新世代身為教師衷心致敬,也誠心檢討,祝福大家。










全球打通膨 美始作俑者


2022-10-14 06:05  聯合報/   劉宗夏/金融分析(台北市)



全球經濟大環境圍繞著通膨打轉,各國執政者都被通膨漲勢不止、還有美國的急速升息困擾著;各國央行亦忙著應對未來複雜難測局面,深怕造成國內金融市場混亂。政府除了要擔心未來經濟前景,還要處理美國升息過速造成的資金出走壓力。

當初全世界熱錢亂竄,也是因為美國為了救市的無限寬鬆政策,現在美國為了要壓抑通膨快速升息,不顧全球金融市場穩定,而且為要壓制中國發展,持續推出政策打壓中國獲得技術機會,製造產業破碎化,增加貿易跟企業的成本,變相加大通膨壓力。

美國只顧自己,只用自己眼光看世界,完全不顧世界各國處境,是一個失格的世界領袖;世界警察淪為笑話,自己就是國際貿易跟產業的麻煩製造者,一手製造通膨,一手又要壓通膨。

自己在國際產業交流製造障礙,增加成本,卻過度聚焦於貨幣政策的升息,根本是拿東牆補西牆,莫名其妙!然後振振有詞說為了讓通膨回落到二%,短期須把利率提高至限制性水準一段時間…。

通膨成因複雜,有因為綠能減碳造成必要成本,但更有人為因素,像俄烏戰爭,還有美國極力打壓中國發展造成的產業破碎化,美國真有心要降通膨,應該要全力促成俄烏和談,也需要檢討為了打壓中國造成國際貿易和產業混亂的手段。

美國在實體經濟造成的問題,卻妄想用貨幣政策就能解決,是自己欺騙自己,治標不治本的錯誤邏輯。美國希望用烏克蘭拖垮俄羅斯,也想阻止中國科技、產業發展崛起,祭出各種手段,這些都會造成通膨更加持久。

為拖慢中國科技發展,想卡住中國獲得高階晶片管道和技術,但是美國自己也知道這只能拖慢而不能阻止,反而提醒中國需要加強的地方,長期言會讓中美產業更脫鉤,美國廠商也會逐漸失去中國市場。

美國選擇了跟趨勢對抗的路,而不是與之共存,有小聰明卻沒有大智慧。國際通膨持續在高檔最主要是「人為因素」,世界如果多一些「共好」,取代「對抗」,通膨才會早日恢復正常。











別為選票 把兵役當兒戲


2022-10-14 06:05  聯合報/   王景嚴/自由撰述(高雄市)
國防部長邱國正。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潘俊宏攝影



十二日在立法院國防部長邱國正終於敢說話了。他表示,兵役從兩年役期變成四個月,是因政治氛圍,遇到選舉就會被砍掉幾個月,最後剩四個月。

他坦言四個月役期的確不足,這種兵比參加過暑期戰鬥營的還不如,更別說戰力了。國防部長終於說出真心話,也凸顯台灣目前的荒誕現象

現在大家因為兩岸緊張情勢升高,又開始討論延長役期,正好說明過去幾年的政府,根本沒有危機意識敵情觀念為了選票,竟然把兵役當成兒戲

孫子兵法有云:兵者,國之大事。尤其台灣面對中共從未停止的文攻武嚇,兵役應當是一等一大事。然而,政府竟然把兵役當兒戲,充分顯示過去執政者昏庸失職

台灣一向以實施民主選舉自豪。然而近年的民主選舉走火入魔種種惡形惡狀,早已腐蝕民主政治應有規範

經濟學人十月十日報導,主標題為「中國有令人膽寒的治台計畫」;這是經濟學人去年五月一日以封面文章稱「台灣是地表最危險的地區」後,再度對台灣處境發出警告

記得去年五月經濟學人就說,台灣是地表最危險地區,但是台海至今沒有爆發戰爭,使人認為這是危言聳聽。但是誠如其所稱,台海戰爭將是一場災難,不可等閒視之,更不可意圖僥倖。對於經濟學人的警告,我們應該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以免一旦戰火上身,後悔莫及。

兵凶戰危,執政者必須幡然醒悟,及時拋開選舉考量嚴肅面對現實環境,以備戰為手段,以避戰為目標。確實為國家安全做出必要的安排。











備核武反制北韓?南韓危險議題


2022-10-14 06:05  聯合報/   劉順達/教(台北市)



十月十二日半夜,在金正恩親自督導下,北韓又發射兩枚長程戰略巡弋飛彈。這次南韓國防部懶得對外公布,事後說明係因未觸犯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案。一般認為,北韓此舉象徵第七次核試,或將近在咫尺。

十三日南韓總統尹錫悅回答記者詢問時指出,政府正與美國洽談恢復在韓戰術核武。不料,卻引發國會朝野口水戰,執政的國民之力黨非常對策委員長鄭鎮碩主張,南韓也可考慮核武出身美韓聯合軍副司令反對派民主黨國會議員金柄周則認為,此舉會更刺激北韓堅持反對立場

依據民國八十年(一九九一年)南韓前總統盧泰愚的「韓半島非核化宣言外交政策,若此時南韓選擇核武,顯然自行矛盾。尤其,屆時日本和台灣也都要配備核武勢必影響東北亞安全與穩定。這不是美國樂見的事。

因此,對南韓的要求美國有諸多疑慮。此次美韓聯合軍事演習把日本加入,成三國軍事演習,但南韓反對黨卻深恐有天會讓日本「旭日旗」掛在首爾的天空飄揚

目前看來,金正恩不會低頭。北韓發射飛彈,美國雖在聯合國提議制裁,但始終被中共與俄羅斯否決,讓美國失去面子。北韓後台有兩位大哥撐腰,不怕美國的。

說來說去,兩韓糾紛是南北韓各自問題。金正恩射飛彈,可作為鞏固自己政權的途徑,但是南韓不同,尤其,南韓民主黨全力支持北韓,主張靠攏美日反會導致兩韓關係破裂,因此,不同意核武構思

如同兩岸般,兩韓也有南北韓問題外交課題誰優先抉擇












BF.7現蹤 防疫絕不能鬆懈


2022-10-14 06:05  聯合報/   沈政男/醫師



就在國境解封改成零加七當天,BA.5 疫情出現了第二高點,也在入境旅客驗出逐漸在歐美形成威脅的亞變種 BF.7,解封之路似乎蒙上陰影。

BF.7 乃 BA.5 底下的分枝,目前在比利時已占新增案例的兩成五,德、法等其他西歐國家占了一成,在美國也占了四點五%,顯見 BF.7 在 BA.5 那麼強的亞變種盛行的地方,仍有攻城掠地的能力,絕對不容小覷。

除了 BF.7尚有 BA.2.75.2、XBB.1、BA.4.6 等亞變種也在各國陸續出現而引發關注,可見 Omicron 本來就相當善變,但不代表這些「徒子徒孫都能成氣候成為強勢變種。以 BA.2.75 為例,幾個月前也喧騰一時,好像就要取代 BA.4/5,結果在印度只是雷聲大雨點小,並未引發嚴重疫情,如今跑出分枝  BA.2.75.2當然更加刁鑽,然而能否脫穎而出頗有疑問。

以最可能取代 BA.5 的 BF.7 來說,傳播力當然超過 BA.5,也有對於 BA.5 的免疫逃脫力,然而它終究是出自 BA.5,因此在 BA.5 流行過的地方,即使引發新一波疫情,也不會超過 BA.5 的規模。事實上除了日本,沒有一個國家的 BA.5 規模超過 BA.1/2,道理就是如此。

面對新的 Omicron 亞變種來襲,可以關注但無須過慮,因為用來圍堵 BA.5 那一套防疫手段對於 BF.7 也會有效,只是必須視疫情做出調整。以疫苗來說,如果 BF.7 成為後續強勢變種,那麼現有的 BA.1 次世代疫苗恐怕免疫逃脫更嚴重,不足以抵擋,必須趕緊引進 BA.5 次世代疫苗,才能形成夠好的防護網。

BA.5 疫苗在日本即將開打,台灣卻還在審核,必須加快腳步。不少人對 BA.1 疫苗抱持觀望態度,就因等待 BA.5 疫苗到來。以目前 BA.5 疫情來說,高峰在近兩、三周出現,接下來還會有高原期一、兩周,如果能趕緊引進,對於圍堵 BA.5 頗有幫助,此外也可以預防下一波 BF.7 疫情爆發。

不管 BF.7 會不會侵入台灣,造成另一波疫情,目前大勢是至少還有一半人口尚未染疫防疫險理賠率剛達五成),而這些人不是靠疫苗就是靠口罩來形成保護網,然而追加劑的感染保護力在三個月後降到兩成左右,而口罩解禁的呼聲又越來越高,這才是令人擔心之處。

由於國境解封給人一種疫情已經緩解錯覺,不少民眾以為就此天下太平,可以回到三年前日常生活,實在是天大的誤解。須知只要疫苗打氣疲軟下來,或者口罩解禁,不用 BF.7 入侵,光是 BA.5 就可能在曲線下降後隨時掀起另一波高峰。如果再加上 BF.7 流行所造成的重複感染,恐怕所剩不多的防疫成果都會被要了回去。

BF.7 的出現提醒大家,新冠疫情還沒結束,甚至在台灣還沒真正緩解,絕對不能提早鬆懈想要內用、群聚或出國的人,不管防疫規定如何,仍應做好個人防護避免成為病毒擴散的媒介。如果新變種可能帶來威脅,國境解封應放慢腳步,不要一下子讓太多外國人進來。













貿然開國門 台灣人的命也是命


2022-10-14 06:05  聯合報/   羅際輝/退休人士(新北市)



日前防疫指揮官王必勝曾說,日本買了一億多劑 AZ 疫苗只打了十萬劑,其他的不是送人就是銷毀。這說明日本政府下訂單得早,能夠及時拿到疫苗,另外採購的疫苗安全性與保護力較佳且數量夠,就將 AZ 轉贈他國,台灣也是受惠國。

疫苗與藥品一樣,安全性是基本要求保護力及藥效才是最重要的。核准沒保護力的疫苗取得 EUA,與採購防彈衣沒經過實彈測試就驗收一樣,對人的生命並不尊重。防疫的最高境界就避免死亡。台灣每百萬人因染疫死亡數在亞洲主要國家中低於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及韓國;高於泰國、越南、印度、日本及新加坡,防疫表現屬中段班而已。若與中國大陸相比,則是遠遠不如;上海前一波新冠大流行與台灣相近,但前者在封城兩個月後解封,六月初解封後至今無人因染疫死亡,居民生活恢復正軌。

台灣人的命,也是命!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報告,今年以來台灣染疫者每萬人就有十八例重症,染重症者死亡率高達八十五%。亦即確診人數越多,因染疫得重症或死亡者就越多。近日世衛組織也警告,歐洲已面臨新一波疫情,政府竟還為拚經濟國境開放,如今新冠變種病毒衍生出更厲害的 BF.7 等,如突破防線傳進台灣,怎不令人擔心!願天佑台灣,疫情不要失控,若失控,政府能有勇氣踩煞車收回成命保台灣












疫情下 貧困女子的無助身影


2022-10-14 06:05  聯合報/   陳明莉/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新北市)



那天,風雨來襲,送孩子上學後,到一家常去的早餐店吃稀飯。一位衣著樸素中年婦人,匆忙的走進來想外帶三份早餐,但身上沒錢,問老闆可不可以賒賬。老闆拒絕後,婦人低頭走了。

老闆解釋,她上次説等她領了工資再還錢,一個多禮拜了也沒拿來。細問後才知道,婦人是單親媽媽,原本在一家餐廳當服務員,因為疫情影響,上個月餐廳關門後,還沒找到合適的工作,使得原本就捉襟見肘的生活更加的艱難。

當我回過神追出去找她時,卻已不見人影。站在風雨裡,望著陰霾的天空,不禁悲從中來!心酸的是,在疫情下,有多少貧困女子無助身影,被我們忽略了。

民國一○九年(二○二○年)至今,台灣仍然是新冠肺炎的風險地區,不但危害健康傷及經濟。在各種艱困的防疫工作中,我們很少好好的照顧到一群經濟不穩定常常入不敷出,一旦生病或失業,個人或家庭就會陷入困境的「蛋殼人」,尤其是經濟弱勢女性。這些脆弱的人往往不會在調查統計數字下現身,她們常常隱形的、零星的散居社會角落,若不是碰巧遇見,她們的身影幾乎不會被發現。她們需要被幫助,卻不知如何開口。

根據經濟部民國一○九年(二○二○年)統計,國內企業負責人為女性約有廿二萬家占整體企業卅一%。而女性企業超過六十五%為零售及餐飲服務業。在民國一○九年(二○二○年)二月至國內疫情高峰時,零售業及餐飲業營業額較民國一八年(一九年)同期減少百億餘元收入

依據主計處統計,女性因工作場所歇業或業務緊縮失業的人數,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為千分之卅六民國一○九年(二○年)急遽升高為千分之一五三民國一一○年(二一年)更升高到千分之一六三

台北市政府主計處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九月統計報告顯示去年台北市女性勞動力計六十一萬四千人較疫情爆發前減少一萬五千人;民國一一○年(二一年)女性失業率三.七五%,較民國一八年(一九年)增加○.二五%;女性每周工作時數,民國一一年(二一年)每周卅七.七小時,較民國一○八年(一九年)減少二.九六小時失業率增加工作機會減少,對弱勢女性經濟收入家庭生活都造成很大的衝擊,在找到新工作前,三餐甚至難以為繼。

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指出:「COVID-19 不分國界影響著每個人,然而受衝擊的程度則因人而異,且加速惡化原本就存在的不平等。資料顯示,COVID-19 病毒的致死率男高於女,但是疫情對社會與經濟的重擊,卻大多由女性承擔災難性後果。」如今,新冠疫情仍然嚴峻,我們急需政府、企業和慈善團體,幫助貧窮女性度過艱苦難關,不必遭受生命的煎熬。













遊客「耍流氓」 不尊重蘭嶼人


2022-10-14 06:05  聯合報/   蕭福松/台東大學教師(台東市)



孤懸太平洋上的蘭嶼,一向平靜無事;十月八日晚間當地年輕人和外來遊客發生衝突事件,令人意外。

了解事件始末後,發現並非蘭嶼人欺負外來客,而是遊客與當地民眾間行車糾紛亮刀恐嚇之餘,還巴人頭部;之後又疑似吸毒一路叫囂鬧事引來蘭嶼年輕人不滿,認為遊客「欺人太甚」,才到他們用餐的燒烤店理論引爆衝突

以筆者和達悟族朋友長年交往經驗,蘭嶼人並非逞強好鬥的戰鬥民族,反而是樂觀友善愛好和平海洋民族

有一年和東大幾位老師到蘭嶼考核,有人提議晚上去游泳,體驗蘭嶼海泳滋味。我打電話給當地好友周義忠,他說:「蕭大哥,別去游泳了,跟我出海去抓飛魚吧!」大夥兒樂歪了,是夜航呢!

那一晚,搭他剛整修完成的遊艇出海從外海欣賞蘭嶼夜景,也看到成群飛魚掉落甲板景象,大夥兒驚喜極了,還問我:「怎會有蘭嶼親戚?」

周義忠土生土長蘭嶼人。他曾說一直思考,如何促進蘭嶼觀光,並在兼顧族人尊嚴生態保育下,永續發展蘭嶼。他們現在做得有聲有色,但始終堅持蘭嶼海洋生態不能破壞,達悟族人傳統習俗,更要好好保存傳承

大部分遊客都會遵照要求享受綺麗海上時光。但仍有極少數年輕人喝酒喧嘩、機車橫衝直撞,把在都市玩的那一套,搬到蘭嶼來,讓經營觀光產業族人飽受鄉親責難責怪他們為要賺錢把外面不好習氣帶進蘭嶼

他感慨,蘭嶼不可能不對外開放,但開放必然帶來文明衝突特別少數遊客不健康心態和脫序行為。仍有人抱持「花錢是大爺」心態,想怎樣就怎樣,並以一種「上國優越感輕蔑或嘲弄化外之民」的蘭嶼人,讓遊客和島民關係緊張。但其實蘭嶼人是和善好客的,在意的是「尊重」和「理解」。

此次衝突事件,很單純就是遊客「耍流氓」,不尊重蘭嶼人所致。



林中斌/拜登敗部復活 對中調緩姿態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林中斌/拜登敗部復活 對中調緩姿態
◆  楊志良/不流淚的鱷魚
◆  洪蘭/記憶 交給電腦就好?
◆  王文華/包子上的那張紙
◆  馬凱/40年前故技能救今日通膨?








林中斌/拜登敗部復活 對中調緩姿態


2022-10-14 06:05  聯合報/   林中斌(作者為華府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前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出版新書《框外天地》)
美國總統拜登。法新社



「美國中期選舉:拜登浴血敗仗?」

今年四月十九日紐約時報評論Charles Blow)指出美總統聲望下跌至三十三趴(Quinnipiac University poll),離歷代總統就任後同時期最低點只差一趴。今年十一月拜登任內的期中考,極不樂觀。

大家預期:屆時,由拜登民主黨主導的藍色國會兩院將全面染紅成共和黨天下。民主黨在眾議院將大幅流失席次喪失主導權。此外,民主黨勉強占多數的參議院將換成共和黨過半。兩黨參議院席次目前為五十比五十,民主黨副總統擔任參院主席必要時可投關鍵一票贏得多數。

不料,拜登低迷的民調繼續下滑至七月卅一趴後到八月下旬開始上揚。支持度超過四十趴以至於今。

而且,九月十日的《經濟學人》顯示在六月以前預估參議院換手的可能率下跌了卅趴。中期選舉後,參議院不只可能維持紅藍各半,尚且有希望藍多於紅!

跟空氣握手,給人弱勢形象的拜登,居然敗部復活。

何以如此?

通膨稍降:通貨膨脹由六月九點零六趴降至八月八點二六趴。汽油價格也下降。人民生活消費壓力稍減。

立法便民:八月中拜登在國會通過「氣候、稅、健康法案」(Climate, Tax & Health Bill)讓人民尤其是老人在健康保險上獲得優惠。

墮胎反彈六月下旬,美國最高法院推翻民國六十二年(一九七三年)通過允許墮胎的判例「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而審議法官中共和黨總統任命的占六比三多數。民調顯示:六成多美國人民反對禁止墮胎。人民對共和黨的反彈轉化為有利拜登的民調。

俄烏戰利:九月底,烏克蘭俄羅斯戰況逆轉。拜登極力撥款軍援的小國烏克蘭恢復大片失土,俄軍挫敗。拜登經濟制裁俄羅斯,全球石油漲價,美國產油獲利。拜登外交政策形象上揚,終於擺脫去年八月底拜登匆促自阿富汗撤軍狼狽的陰影。當時,拜登民調迅速下滑,支持度與不滿度在四十七趴出現死亡交叉。

挺裴洛西:不顧北京四個月來的警告,拜登口說不建議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卻在八月初實際令軍方保護她完成訪台。引發第四次台海危機。

拜登就任總統面對強大的共和黨,隨時指責他對中軟弱。現在他國內政治地位強化,可以不自我綁手綁腳對中一味強硬。他可以選擇最有利於美國的對中姿態,兼顧競爭與合作軟硬並用。

美國對中國姿態開始緩和。

八月廿八日,美兩巡洋艦穿過台海,美方事後不提台海是國際海域,以避免直接否定北京的說法。

九月廿一日,拜登聯大演說沒提中國、不提香港,只帶到新疆。

九月廿三日,布林肯與王毅聯大會面。雖然王毅強烈抗議美方「以台制華」而且「公開聲稱要協防台灣」。布林肯卻強調維持和平和溝通,不提對抗、競爭,只提合作。與去年三月十六日在阿拉斯加嚴詞訓斥中方代表有天淵之別。

十月六日,「南華早報」報導,美國巡視中方南海的軍機由八月四十六次減為九月的廿八次

十月十六日中共廿大,十一月八日美國中期選舉,十一月中 G20 拜登、習近平將會面。中美關係不乏調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