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5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日圓貶值到底了嗎?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0118/web/ 

◆  聯合報社論/習近平籌組戰時內閣,內外挑戰都將加劇
◆  聯合報黑白集/賣不動的芒果乾
◆  經濟日報社論/日圓貶值到底了嗎?







經濟日報社論/日圓貶值到底了嗎?


2022-10-25 03:10  經濟日報/  社論
10月21日台北時間凌晨國際匯市驟變,日圓對美元匯率從逼近152的最低點,猛升到接近146。(圖/路透)



10月21日台北時間凌晨國際匯市驟變,日圓對美元匯率從逼近152的最低點,猛升到接近146,匯市老手都能確定這是日本財務省再度進場干預。基於日本與美國的貨幣政策背道而馳,短期內日圓難以止貶回升;果不其然,24日日圓又重新回貶到149附近,空方顯然是要再度測試150水位;這也進一步證明日本政府目前的干預行動,的確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究竟是官員無識,還是認為美元升勢即將到頭?

把時間拉回到過去一年半,可以發現這一大波日圓貶勢分成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去年中到今年2月屬於醞釀期,日圓從110貶到115,原因是美國經濟解封引發報復性需求,通膨步步高升,美國利率看升卻遲遲未升,匯市蠢蠢欲動但並未盲動。

第二階段是今年3月到5月,是日圓貶值的爆發期,元兇有二。第一,2月24日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刺激能源價格飆漲,日本是能源進口大國,美國卻已經搖身成為能源出口國,對日圓自然不利。第二,美國聯準會(Fed)3月中開始連續升息日本央行卻毫無升息意願,日圓於是從115貶到130。

第三階段是從5月到現在,可稱為主貶階段,下壓源自於 Fed 於6月、7月、9月各升息3碼預料11月篤定再升3碼,12月至少升2碼,而且明年還將再升但日銀依舊不動如山。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21日一度升到4.3%以上,而日債殖利率仍停留在0 .25%。利率差距如此之大,加上匯市投機氛圍推波助瀾,日圓因而先破140,現在又測試150防線。

在美元一路高歌猛進的過程中,美國匯率主管單位財政部卻毫不在意,這也反映出民主黨政府一貫的「強勢美元路線,看重美元身為價值貯藏工具優勢認為強勢美元能夠吸引外資流入,挹注美國預算與貿易雙赤字」。美國政府默許,也為美元升勢添一把火。美元強勢使外國投資人對美股較具信心;今年來美股大盤雖重挫20%,但美元卻對日圓升值28%,日資投入美股仍然賺錢。

再者,儘管美國升息美元升值已對世界經濟造成萎縮壓力,國際間已出現反彈聲浪,但除非國外經濟及金融情勢對美國造成強力反撲,否則只有當通膨降到令 Fed 滿意時才會止步。至於美國與各國聯手干預匯市,則純屬「許願式的想法」,因為美國正需要美元升值抑制通膨

日圓貶值初期日本財金當局並不以為意,日銀總裁黑田東彥甚至樂見日圓貶值,藉此將日本通膨率拉高到2%目標,使他能夠實現「終結通縮」的承諾,在明年4月卸任時功成身退,因此「不願」升息以支撐日圓。如今通膨目標雖已超額達成,卻又「不能」升息,因為日本政府的負債比率居全球主要國家之首,日銀若要支撐日圓,必須將利率大幅上升到與美國相近的水準,政府償債成本也將激增。不僅增加財政及國防支出的計畫將慘遭封殺,而家庭貸款利息負擔也將加重,造成的經濟災難絕非日圓貶值可比

既然大家都了解只有等到美國經濟明顯走下坡,甚至衰退,Fed 才會改變緊縮政策美元升勢也才會逆轉,那日本財政部為何又出手干預?因為利率差距導致日圓貶值雖是大道理,但未必是硬道理;量變會導致質變,美元升值的動能終將轉為回貶的動能。

日本官員在日圓貶破140時開始喊話,9月貶到145時首次干預,如今在貶破150時二度出手,可猜測接下來的干預價位可能是155及160。如果把日本政府想像成匯市超級大戶,則之前任由日圓貶值可視為「養空」,現在開始干預則是「套空」,一旦時機成熟就會「殺空」。對飽受美元升值壓力的多國央行及市場人士而言,或許可看作是隧道盡頭亮光;對一味看升美元的投資人來說,未嘗不是警訊。










聯合報黑白集/賣不動的芒果乾


2022-10-25 04:40  聯合報/   黑白集
國安局長陳明通曾在立法院公開表示,蔡英文總統在任台灣就沒有戰爭,日前卻換個說法,聲稱二○二三年中共可能「以戰逼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芒果乾」和「抗中保台」,曾幫民進黨在選舉攻城掠地無往不利。但這次,兩個口號非但燒不起來,甚至變成民眾揶揄、嘲弄的話題。掌權者言不由衷炒作過頭,就會有這種反效果。

民進黨仍千方百計想要叫賣芒果乾。前幾天,陳明通才一改自己「蔡總統任內兩岸不會打仗」的說法,宣稱中共可能在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以戰逼談」。先前裴洛西訪台,及中共演出飛彈越台危機,蔡政府也曾大炒抗中;但當時民眾更關心的,卻是林智堅論文抄襲及陳時中的疫苗問題。

要說是民眾「彈性疲乏」,或地方選舉與兩岸、國際因素較無關,只能解釋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民眾看清「抗中保台」的後果,竟是強要人民吃萊豬核食延長兵役。隱藏在「芒果乾」底下的,是當政者無盡的特權濫權擴權連司法檢調都不放過

可以說,「芒果乾」退燒,是因為「反對民進黨」已成「全民最大黨」。儘管「死忠的」仍不乏其人,但稍有理性的民眾都看得出來,這些口號只是綠營為延續政權的政治操作。失去了公信力,蔡政府的主張也成了反指標。

中共廿大結束,對台政策更強硬,將是蔡政府下一波操作標的。台海的確日趨嚴峻,但當民眾認清,蔡政府就是促使情勢惡化的元凶,目的就是想藉此獲利,「芒果乾」還賣得動嗎?












聯合報社論/習近平籌組戰時內閣,內外挑戰都將加劇


2022-10-25 04:40  聯合報/   社論
中共二十大22日閉幕,選舉產生新一屆中央委員會,新人事組合打破了六大規則。(新華網)



任何政治制度的穩定,關鍵在領導人的繼承,民主國家靠選舉,集權國家有賴設立接班人,以求政權平穩過度。過去中共的繼承有些不成文的規矩,這次在廿大皆未遵循,等於習近平的權力極大化五年前十九大,七常委名單即不見明顯接班人,當時外界已推測習有意三連任;如今廿大的常委名單,仍不見「儲君身影。最年輕的丁薛祥現年六十歲,五年後即六十五歲,不可能再出任最高領導人十年。

這一波人事改組,從目前的名單來看,找不出可能的接班人選,外界因此推論習做第四任總書記的可能性高。但萬一習近平突然缺位,在未安排接班人的情況下,極可能引發中共嚴重的接班問題。即使習近平已清除其他派系,習家軍內部也可能相互傾軋,屆時中國將面對極高的政治風險

外媒把習近平的人事安排稱為「戰時內閣」,認為是為應付外在危機而發,因為他在對美、對台方面,都有比以往更強硬的立場。這種情勢,多少也是美國與歐盟的反中包抄所逼出來的,因此習的布局更像是缺乏安全感作為,這也是廿大報告中「國家安全比重很高主因。為此,習近平須移除主和派」,減少內部雜音忠誠為用人重要標準

負責經濟的總理,將是關鍵角色。目前大陸經濟並不看好,據世界銀行的估計,中國今年成長不到三%;明年即使疫情解禁,也只有四.五%。加上中等收入陷阱及國際對其高科技圍堵,估計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成長率將跌回三%。這不僅使中國經濟超越美國的目標遙不可期,也使習近平宣稱中國經濟將在民國一二四年(二○三五年)「翻倍」的承諾跳票

先前盛傳總理將由汪洋或胡春華等非習人馬出任,外界認為是持續開放的指標,但顯然落空。儘管新總理要到明年三月人大才正式任命,但從新常委名單看,應是排名第二的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出任。這項任命不符慣例,李強未擔任過副總理,對全國性事務陌生;若須仰賴習近平指示,等於習把自己推到風口浪尖。

習近平堅持由嫡系人馬出任總理,可能與他和李克強的緊張有關。舉例而言,在疫情處理上,習堅持封城清零,導致經濟大倒退;李克強主張經濟不能受影響,顯然路線分歧。這在面對國際強大壓力時,內部步調不一致,對習近平的威脅頗大,這是他非要自己人出任總理的原因。

這次人事布局最大的改變是,「共青團出身人物幾全軍覆沒。原本傳言團派大老李克強將轉任人大委員長,結果卻「被裸退」,連中央委員都未列名。胡錦濤欽定的接班人胡春華非僅未入常還自政治局委員除名明年三月後,他將連副總理都要卸任,只剩光桿中央委員

廿大閉幕日,出現前總書記胡錦濤被攙扶離場的一幕,讓外界玩味再三。新華社稱,胡錦濤身體不適,故提前離場。但從影片可見,胡錦濤似有話要講,外傳是針對習而來;而微博全面封鎖評論,更顯蹊蹺。遇到強人崛起,元老即須退位,包括「隔代繼承」、「七上八下」、「兩任不續任」等規矩都被打破。這次,同齡李克強與汪洋退休王滬寧卻留任常委;年已七十二的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和六十九歲的外長王毅仍留任政治局委員,因為他們都是習近平信任的作戰團隊

外界對中共廿大人事的轉變,都頻呼驚奇跌破眼鏡,因為許多慣例都被打破。其實回顧中共十九大,王滬寧、栗戰書的破格出線,也一樣出人意料。由此來看,習近平風格並未改變,只是外界期待一種妥協、向中間靠攏的現象並未發生而已。無論如何,中共政治的穩定與否,對國際、對台灣都有莫大的影響。習近平儘管強硬,其內閣仍須考慮行事理性有序;這是一個應付內外強大挑戰戰時內閣,習已選了他的近身人馬出擔重任,他們的能力如何,全世界都在看!


【專家之眼】政府失職 卻打算用浪浪生命承擔

◆  【專家之眼】習近平全面掌權準備戰鬥
◆  【專家之眼】政府失職 卻打算用浪浪生命承擔

◆  【專家之眼】掛著羊頭賣狗肉的綜合所得稅
◆  【專家之眼】深化開放、共行天下大道,也聽聽習總說法
◆  【專家之眼】習近平追求和平 美台高唱贊戰爭








【專家之眼】政府失職 卻打算用浪浪生命承擔


2022-10-25 08:11  聯合報/ 曾志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農委會畜牧處去年公布2020年全國遊蕩犬數量,遊蕩犬總數為15萬5869隻,較2018年增加9096隻,成長率達6.19%。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農委會將在下個月初前,重新審視「收容動物零撲殺」(俗稱「零安樂死」)政策。台灣會有如此多的遊蕩動物,並非動物造成的,多是民眾恣意丟棄政府也未落實法律責任最後卻倒果為因的要由浪浪生命承擔,甚為荒謬

農委會畜牧處去年公布民國一O九年(2020年)全國遊蕩犬數量,遊蕩犬總數為15萬5,869隻,又較民國一七年(2018年)調查的14萬6774隻相較增加9,096隻成長率達6.19%。遊蕩犬數量過多,已多次發生攻擊人類與野生動物事件,如許多野生山羌、石虎、穿山甲的主要死因多是與犬隻攻擊有關,還會傳播傳染病(如狂犬病與犬瘟熱),均對環境產生嚴重問題。

今年7月有民眾在政院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議,恢復流浪動物安樂死與規範餵養流浪貓犬,理由是無法全面禁止餵養完全防止棄養與放養導致流浪犬貓過多,要求政府只要流浪犬貓數日無人領養將直接安樂死。該提議已獲超過5,296人附議成案,農委會依法最遲將於十一月二日前回應。

然而,國內遊蕩動物數量驚人實與主管機關未落實相關規範有極大的關係

首先,寵物登記制度未貫徹:許多人玩一玩貓、狗之後,不想養了就直接棄養,導致流浪狗越來越多。其實《動物保護法》(以下簡稱《動保法》)第 19 條:「中央主管機關得指定公告辦理登記之寵物。」「前項寵物之出生、取得、轉讓、遺失及死亡,飼主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或其委託之民間機構、團體辦理登記;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給與登記寵物身分標識,並植入晶片。」「前項寵物之登記程序、期限、絕育獎勵與其他遵行事項及標識管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即設有寵物登記制度。違反者還可「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並得限期令其改善;經限期令其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之。」(第 31 條

農委會依據前述規定尚制定《寵物登記管理辦法》,該辦法第 3 條明文:「飼主於寵物出生日起四個月內,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或其委託之民間機構、團體辦理寵物登記及植入晶片。」農委會宣稱去年家犬寵物登記率已達87.74%,惟該數據應有相當的膨風,你我周邊還有許多朋友家的狗從未登記,尤其以棄養率最高的鄉下最嚴重,捕抓的遊蕩犬也幾乎都沒植晶片寵物登記稽查與裁罰極為有限,形同間接鼓勵未登記寵物棄養

其次,公立收容所嚴重不足:目前遊蕩動物主要仰賴公立收容所收容,《動保法第 14 條第一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據直轄市、縣(市)之人口、遊蕩犬貓數量,於各該直轄市、縣(市)規劃設置動物收容處所,或委託民間機構、團體設置動物收容處所或指定場所,收容及處理遊蕩動物。」

農委會建構的全國動物收容管理系統顯示,各縣市公立動物收容所相當不均,新北市擁有九間動物收容所,而台北市與桃園市二大直轄市都只有一間,不符《動保法依人口與遊蕩動物數量設置收容所之規定,民間收容所環境也多不及格。即使是模範生新北市,最大收容空間也只能收容1,615隻,遠遠不及於該市的需求量。

筆者曾前往桃園市動物保護教育園區認養收容的犬隻,其環境遠優於民間的收容所,並多符合《公立動物收容處所管理規則》規定,不過收容的數量過多,工作人員難以負荷,幸有義工協助,才能勉強營運。部分縣市的收容所環境極差,爆籠問題頻傳,所內死亡率竟出現高達五成的人道悲劇。

 第三,回置野放政策失當:為騰出收容空間,因應大量的遊蕩動物,因而實施絕育後「回置野放」措施,惟此舉對遊蕩動物造成極大的傷害,造成不少野放的動物傷亡,也危害環境,民眾再度通報,捕捉再野放不斷循環亦傷害這些動物。筆者在桃園收容所認養經回置野放的浪浪,就對人有莫名的恐懼,義工一抱起就嚇的失禁,並對動物具攻擊性,認養後經過半年的安撫始有所緩解。

日前監察委員田秋堇與林盛豐發布新聞稿指出,對犬貓施以麻醉並在寒流來襲期間回置野外,肇致犬隻因失溫凍死或因麻醉意識不清遭車輛輾壓致死,監察院促新竹縣政府檢討改進,並要求農委會應參酌動物福利先進國家作法,訂定回置應有之相關基本規定。

由上分析可知,無論是農委會或是各地方政府對於《動保法》中寵物登記制度或是公立收容所均有很大改進空間加上缺乏動物保護教育領養代替購買觀念不足遊蕩動物領養率過低,還創設回置野放政策,讓問題加劇。

遊蕩動物數量不斷增加,政府難辭其咎,不應以殺害無辜生命解決問題反應大幅提升動保預算補足相關人力短缺,以落實動保法相關制度,即可大幅降低遊蕩動物的問題。











【專家之眼】習近平全面掌權準備戰鬥


2022-10-25 08:18  聯合報/ 湯紹成/政治大學兼任教授
在政治局常委名單裡,除了習近平,分別的人選包括(上二,左至右):王滬寧、蔡奇、趙樂際,(下二)李希、李強和丁薛祥。 Getty Images



由於大陸面臨嚴峻的內外挑戰,因而在二十大的政治報告中,習近平就積極強化安全問題,還有穩住台灣,尤其強調外部勢力的干擾與危害。在政治局常委名單出爐後,更可以看出習近平打破常規,全面掌權,準備戰鬥的決心,這對兩岸關係與美中關係都會產生相當的影響。

在二十大的政治報告中,習近平所提及最多的關鍵詞就是安全,共有50次之多,其中分為內部安全人民民主、提高發展、國家安全等與外部安全強軍建軍與世界和平等)兩部分。此外在經濟方面,不似以往強調經濟發展的成績,而是要發展與超越,而在對台灣方面,報告還特別強調外部勢力干預,當然就是直指美國通篇報告充滿積極備戰意味

在政治局常委方面,依照順序是:習近平、李強(浙江)、趙樂際(陝西)、王滬寧(上海)、蔡奇(福建)、丁薛祥(上海)與李希(陝西),而原本的常委:李克強(團派)、汪洋(團派)、韓正與栗戰書都不在列。由於這六位新舊常委都是習近平的舊屬與親信,這樣的安排可以明顯看出習近平的全面掌權打破原本派系平衡七上八下潛規則。其中尤以事先被看好的入常熱門人選團派副總理胡春華特別突出,因其原本政治局委員的職位都被取消,即可略見習近平排除異己手段

還有一個重要的觀察點,就是誰將出任國家副主席,這還要等到明年三月全國人大決議才會明朗。以往的案例顯示,當胡錦濤與習近平第一任期主政時,副手分別是曾慶紅李源潮,此乃過水副主席並不接班。而當江澤民第二任期時的胡錦濤副主席,與胡錦濤第二任的習近平,才是接班副主席。但因習近平民國一O七年(2018年)修改國家主席任期,致使目前黨內無任何職務的前常委王岐山擔任副主席,絕不可能接班,如今依照當前態勢來觀察,依循王岐山模式的可能性甚高,那就表示習的接班人至少還要再等五年,也就是習近平還要做兩任。

此外,在新修訂的中共黨章中,特別寫入了「兩個確立」: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地位,與「兩個維護」: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核心全黨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完全鞏固了習近平的領導權威。在新的黨章中,還列入了反對台獨、一國兩制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等政策目標,這自然也意味著對台灣的政策緊縮

由於大陸最高的對台單位是「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其中習近平是組長,而政協主席是副組長依照往例,將是由常委排名第四王滬寧來擔任。他出身復旦大學,已是主掌意識形態的三朝元老,反美情緒高昂,必將對台強硬。而旗下所屬的國台辦,主任劉結一並未被選入中央委員,這也可能是調整與更加強化該單位職能的表徵。在外交方面,72歲的楊潔篪退休,極可能由69歲的王毅接任,自然也會積極面對美挑戰。

由此可見,不論是常委的安排與黨章的修訂,習近平已定於一尊,必將發揮積極有效領導作用。整體而言,中共就像已經進入戰備位置,隨時準備戰鬥,台灣也必須加以警惕。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71:再給我一點時間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75:節儉與吝嗇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74:我打了他兩耳光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73:巧妙的效應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72:常補充營養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71:再給我一點時間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71:再給我一點時間


2022-10-26 15:05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深田恭子。(取自Instagram)



日本年輕偶像女星深田恭子在拍《死者的校園祭》外景時不適,經送醫診斷是過勞引起貧血症

為何不多給我時間
深田恭子曾因與金城武合演連續劇《神啊!再多給我一點時間》而一舉成名。

人生在世,神究竟給我們多少時間,沒人知道,因為那是神的旨意。但是每個人心中都有「神啊 ! 再多給我一點時間」的呐喊。

有位太太一輩子辛苦,度過多少煎熬的日子,在孩子個個成家立業、好日子即將來臨時,卻發現罹患肺腺癌,且已是末期。她在心中不斷地呐喊:「神啊 ! 為甚麼如此對我,為甚麼不再給我多點時間?」

有位三十歲出頭的男士,罹患肝癌,他的孩子一個兩歲,一個一歲。他看著年幼的孩子,向神呼喊:「神啊 ! 再多給我一點時間。」

隱藏了生命之冊
莎士比亞說:「上蒼十分仁慈,為我們隱藏了生命之冊。」所以,上蒼是不會告訴我們在世間究竟有多少日子的,但不管多長,平均多在八十歲上下。算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只有二十四小時,實際上真正運用的時間又有多少?

生命不在長短,重點在內涵,有內涵的生命,一天等於別人的十天,別人活八十歲,他等於活了八百歲。因此與其求神再多給一點時間,還不如努力充實日子的內涵好些。

內涵重於長短
亞歷山大(Alexander)20歲繼承王位,東征西討,建立了横跨歐洲的大帝國,死時才32歲。一代樂聖貝多芬逝世時也只有55歲。國父孫中山先生推翻滿清創建民國,一生轟轟烈烈,享年59歲。

南宋名將岳飛,精忠報國,遇害時年39歲。反清復明、驅逐荷蘭人奪回台灣的鄭成功,死時也才38歲。

這些人在世日子都不長,有些尚不及現在平均壽命之半,但是他們的一生燦爛多彩,是有內涵的。有內涵的生命雖短,但比起賴活百年的人,實際上是長壽的。所以要想在世日子長一點,不是向上帝求,而是該向自己求。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72:常補充營養


2022-10-27 15:07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常補充營養 示意圖(ingimage)



辦公室樓頂上種了幾盆南瓜,雖然不指望它結瓜,但南瓜豐厚的大葉子及長藤,當作花卉來欣賞,也是不賴的庭園佈置。

沒有水 奄奄一息
種南瓜必須有充足的水分,要天天澆水,尤其種在盆子裡的南瓜更是如此。有次週休二日沒上班,忘記澆水,原來茂盛的南瓜葉子立刻呈乾癟狀,躺在地上。我想完了,心中有些懊惱,為甚麼忘記澆水,種了一個多月的南瓜一下子就完了?但是仍然死馬當活馬醫,趕快澆水,過不了一小時,南瓜葉又都亭亭玉立,生氣盎然。

是南瓜生長最重要的營養品有了水生氣盎然否則就奄奄一息

食物比藥有效
非洲及其他極端貧窮的地區,許多人生病,醫治的方法很簡單,給他們食物,病就好了。因為營養缺乏,百病叢生。治療這些貧窮病人,食物比藥品有效。

有位同事擔任主管,工作十分忙碌,每次感冒總要半個月以上才會痊癒,因此每次感冒他都很緊張,大把大把的藥往肚裡吞,經常要求打針,甚至中西醫一起來。但是效果均不佳,因為對他來說,治療感冒最有效的方法,不是藥,而是充分休息,如果能事事不管,休息兩、三天,感冒自然就好了。

休息比吃藥好
非洲因為缺少肥料,地力耗竭;亞洲土壤鹼化;中南美洲,因丘陵地超限耕作,土壤流失。其實,恢復地力最好的方法,是實施休耕,讓土地休息一下。休耕時可種植一些植物,然後翻埋在地裡,成為最佳肥料。

有人演講枯燥貧乏無味,就拼命去讀演講學,並模仿別人的演講動作手勢,但仍然沒人欣賞。解決之道,不是模仿別人,而是要補充營養。多讀書、多增加些人生歷練,肚裡有東西,講出來的內容自然精采、吸引人。

有人脾氣太壞,需要補充修身的營養品;有人心靈空虛,需要補充心靈雞湯。人體需要各種營養,補對了,及時補上,人生就有精神了。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73:巧妙的效應


2022-10-31 12:30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種高山茶造成山崩。示意圖(ingimage)



有個國家最近三年氣溫異常暖和,道路積雪少,方便購物,稅務局又提早退稅,消費增加,國家經濟成長率表現特別亮麗。

調查顯示,火車開通後,沿線居民夜裡容易被吵醒,作愛機會增加,生育率竟超過其他地區。

種高山茶造成山崩
很多人喜歡喝高山茶,但是由於高山茶樹,是淺根植物無法吸收大量水分。茶樹下必須除草,一片光禿禿的,水土保持不易容易發生土石流造成傷亡。為防止這種不幸,有人建議拒喝高山茶

氣候溫和會帶動經濟成長率,火車通行會提高生育率,喝高山茶居然成為山崩及土石流的罪魁。

英國工業革命後,工業城市煙囪林立,黑煙彌漫,附近的樹木都被黑灰染成了黑樹。黑樹上的白蛾,因為顏色對比,容易被鳥啄食,因而大量減少。黑蛾則因獲得更多的保護,得以大量繁殖。久之,便只有黑蛾,不見白蛾了。白蛾居然是工業革命的受害者,恐怕也是大家未曾想到的事吧!

白蛾是工業受害者
一天吃同樣多的食物,進食次數少又狼吞虎嚥的人,比多次進食且細嚼慢嚥的人,體重增加得快,膽固醇也容易偏高。每天進餐次數少於三次的人,57.2%患肥胖症,51.3%膽固醇偏高。每日進餐五次以上的,上述比率分別降為6.8%17.9%
同樣的食物分多次食用,可以減肥。

很多人可能也沒有想到,因為每次進餐量少,可降低血中胰島素水平進而增加脂肪酸燃燒。上帝所造人體真是奇妙,奇妙到我們只有目瞪口呆忍不住讚嘆份兒

說法各不同
媒體曝光率高的人,一言一行經常影響著社會大眾。有位高官被質疑到高級餐廳與人吃飯,從事內線交易。高官矢口否認有去吃飯。被人指認後,又改口說有去餐廳沒有吃,因為他只說未去那家餐廳吃飯,並沒用說未去那家餐廳,所以他並未說謊。

有個學生被質疑,昨天偷吃了同學的巧克力,他矢口否認。被指認後,力辯他確實未吃同學的巧克力,他是拿了同學的巧克力吞下去的,吞與吃不同他未說謊世事常相互巧妙影響著人每天都在影響別人也無聲無息的接受別人影響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74:我打了他兩耳光


2022-10-31 12:49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我打了他兩耳光。 示意圖(ingimage)



有位朋友在美國做房地產,被對手騙了一百多萬美元,想到在美國辛苦幾十年的儲蓄,一下就泡湯了,不禁悲從中來,生氣、憤怒又傷心。

騙子出現在眼前
騙他的人跑了,但幾年後,這個騙子居然又出現在一個上流社會餐會上,穿著入時,一副有錢又高貴的紳士模樣。他看到了,立即上前去,在眾目睽睽下,打了那個人兩耳光。

這個人跑去控告他,並要求民事賠償一千萬美元。官司打了好幾年,律師費也花了好幾萬元,最後雖無事,但花的精力及律師費,仍是沉重負擔。事後他回憶說,兩耳光的成本確實太高了點。

盛怒下行為
人在盛怒下的行為,常常會傷害自己,為自己帶來無窮的麻煩。因此在盛怒最好不要作任何重大決定先冷靜一下再說定會周延平和很多

有位農夫出資為兒子蓋了幢透天厝,價值千萬元,最近因為兒子不孝,一怒之下雇人將房子拆了。但是房子已送給兒子,並登記在兒子名下,房子是兒子的,父親怎麼可以去拆除呢?這就如同我們任意將他人的房子拆除一樣。兒子若去告,這位父親一定會吃上官司。

提升自身修養
有個女孩與交往多年的男友吵架,她一怒之下嫁給了替父親開車的司機,目的在出氣,氣氣她的男友。這樣拿自己終身幸福出氣的人,將來會快樂嗎?可能有一輩子也出不完的怨氣。

人在盛怒下的不當行為,常會使自己懊惱莫名,但是很多人卻不願承認,一直生活在那種惡性循環自我痛苦自我虐待之中。其實只要記取教訓提升自身修養降低生氣次數及程度在盛怒下盡量不要作快速回應,自惹困擾就會減少許多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75:節儉與吝嗇


2022-11-02 10:18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自己吃陽春麵是節省,請朋友吃陽春麵是吝嗇。 示意圖(ingimage)



自己吃陽春麵是節省,請朋友吃陽春麵是吝嗇嚴以待己寬以待人,節儉而不吝嗇或可兼備。

何謂節省?
一張衛生紙當手帕用,擦鼻子又擦桌子,這是節儉嗎?不新鮮的食物,發霉的餅乾,吃下肚是節省嗎?

有次去一家老人院公益活動。老人們每兩人一間,裡面堆满了破爛物品。管理人員說沒辦法,老人們省吃儉用,喜歡撿別人丢棄的物品回來,以致房間內臭氣充斥,久久必然生病,且會影響他人的居住環境。這是節省嗎?

自己吃陽春麵是節省,但如天天吃,必然營養不良,生起病來耗費更多錢。所以嚴以待己,若不能持之以道,亦非節儉之方。

窮人的慷慨
有位靠修雨傘、修皮鞋、磨菜刀為生的老先生,修雨傘,每把收費十元,老人、原住民、窮人來修免費。九二一大 地震時他捐了一千元,數字雖不大,但卻是他修一百把雨傘的收入。此外他拿到六千元老人津貼,又捐一半送災區建學校。

有位七十七歲的老先生,獨居花蓮海邊一處不到二坪的鐵皮屋裡,九二一大地震時,他捐了一百萬元。

在關鍵時刻,我們常能看到節儉與吝嗇的差異,從很多小人物身上,更能體會到愛與慷慨的合一。

餓死與胖死
現在全球每天有四萬人餓死,他們都是在饑餓邊緣掙扎的人。 但是全球過胖的人有十一億人美國人55%體重過重,成人中每四人有一個是大胖子,每年因肥胖相關因素而死亡的人更有三十萬

美國人55%過重,但是孟加拉及印度分別有56%53%的人,體重過輕,南北貧富差距極大。

世人如何發揮愛心,節儉以助貧困,不再吝於救人,世界將可以活得更美好一點。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AI武器禁止擴散條約


◆  中共危機感 讓習攬權合理化
◆  關注中共高層 不如聚焦兩岸經貿
◆  修憲護十八 違憲傷確診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AI武器禁止擴散條約
◆  有必要畫定「台海暫定限界線」
◆  誰是冷藏股?藍綠白棄保如何發生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AI武器禁止擴散條約


2022-10-25 05:15  聯合報/   張瑞雄(作者為台北商大前校長)



在十月初,幾家機器人生產公司發表一封公開信,承諾不支持其生產的機器人武器化,並鼓勵其他公司也承諾。「我們認為,機器人現在能夠大量地被人類使用,且可以遠程或自主操作,導航到人們以前無法到達的地方,如果將機器人武器化將會帶來新的傷害風險嚴重道德問題。」公開信這樣寫著。

公開信也呼籲機器人社區中的每個組織、開發人員、研究人員和用戶做出類似的承諾,不製造、授權、支持或允許將武器附加到機器人上。

其實這只是不要將人工智慧(AI)武器化的一小部分,AI 武器化是未來國際社會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武器化的 AI,不管它用什麼形式,例如無人戰車、無人機、機器人士兵等等,都不會面臨與人類士兵相同的障礙,這使他們能夠穿越各種地形,適用於典型戰爭的各個領域。

此外,當 AI 變得更加先進,其參與非典型戰爭的能力也不斷增強,例如在太空和網路空間。目前各國軍方使用的最著名的 AI 系統叫做「致命的自主武器系統」(LAWS:Lethal Automatic Weapon System),給世界各國帶來了複雜的安全問題。LAWS 是一種可以根據程式自動搜索、瞄準和攻擊的軍事系統,不需要人工操作

國際社會不可能限制 AI 技術的發展,但將 AI 武器化卻是必須面對的風險,這類似以前核武器擴散一樣,世界各國競相想辦法將 AI 武器化導致 AI 軍備競賽維持國際安全困境,以及一些非國家團體例如傭兵或恐怖分子)獲得此類武器的嚴峻可能性

還有資訊安全問題,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軍隊使用的 AI 技術是否容易受到駭客入侵,使他們能夠改變致命武器系統預期功能?想想若讓駭客取得核武的控制權會是多麼可怕的事,AI 武器系統也會有同樣的問題。

最近俄烏戰爭讓大家對土耳其的無人機刮目相看。土耳其開發的無人機,能夠自主運作,辨識目標並執行攻擊,它曾經深入利比亞叛軍陣營,執行群體攻擊」。

民國一○九年(二○二○年)伊朗頂尖核子科學家法克里薩德遭暗殺,薩德與他的妻子在三台保鏢車的護送下前往德黑蘭,途中薩德座車突然被子彈擊中,薩德以為車輛出現異音是發生故障,於是從防彈車中走出。就在此時,一架遙控機槍從停在其車隊一五○公尺外的無人汽車內,朝薩德猛烈射擊,隨後這輛日產汽車爆炸沒有留下任何證據整起暗殺行動僅歷時短短三分鐘全部由遠程控制自動武器完成沒有任何刺客在場

所以類似核武,人類是否應該趕快制訂「AI武器禁止擴散條約」?以免到時後悔莫及!











中共危機感 讓習攬權合理化


2022-10-25 05:16  聯合報/   楊雨亭/作家(台北市)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人馬幾乎占據新領導層,引起關注。圖為廿三日民眾在山東一家購物中心看習近平介紹新任政治局常委的直播。(法新社)



九年前,一位傾改革派的大陸留美朋友告訴我,習近平將追求兩任以後的連任,我當時不太了解其中含義,亦不能置信。現在回想,才知道中共政權的內部更迭,其實早有預謀,期間經歷許多外界難以理解的權力鬥爭。

江澤民、胡錦濤皆非紅二代,在傳統共產黨主流派眼中視為過渡階段,尤其是江、胡時期施政的西方化與自由化明顯,且與西方及周邊各國的關係平穩。文革以後,中國藉著與西方國家及台、日、韓密切合作,得以全面學習與發展現代化商業與科技,然而過程中也反映出了中共政權的「世俗化」,貪腐盛行以及貧富增大,再往下發展,資產階級日益獨立與壯大,中國是有可能逐漸走上民主體制,這必然引起中共黨內保守派全面抵制;因為此不但與共產主義革命理念違背,亦將使得紅色王朝逐步瓦解,共產黨員的特權與利益完全流失,而進一步歷史的清算與評價難以預想

過去卅多年來,中共政權全力發展國力,同時則警惕與防止戈巴契夫與葉爾欽式的人物出現。由是日益相信在這個階段,一方面,唯有堅定不移的共產黨可以帶領中國至富強之路;另一方面,也唯有紅二代天然基因才能確保共產黨在中國的永續生存與發展。在這兩條互為表裡思維交叉運作下,習近平路線的共同富裕國進民退,以及力抗和平演變與統一台灣,就有了明確意義與目標

事實上,近年來美國積極聯合西方國家與日、台、韓等圍堵中國,更激起了中共的高度危機感,與中國人民普遍民族主義愛國心,使得中共與中國在主觀與形勢上,皆需要有一個強而有力領導核心,由此合理化了習近平的續任與大權獨攬,並鞏固了習的權力。

中共廿大以後,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領導班子面臨國內外諸多嚴峻的挑戰,使得中國絕對不能閉門造車,必須尋找與外界交流之道;另一方面,美國則堅壁清野,切斷中國一切退路,意圖迫使中共產生關門主義,回到解放後的鎖國狀態。如此連結俄烏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序幕鋪陳於世人眼前,歷史的弓弦已然可以聽聞從未來時空傳來危險的嗡嗡之音,令人恐懼不安。

在這相互糾結危機四伏的世局中,從棋盤上博弈的眼光看,其中台灣的角色意外的重要。在中共領導的中國與民進黨結合美國對恃的兩岸局面下,看似中國被圍困於東亞第一島鏈,卻也逼使中共魚死網破出兵台灣,而結果是落入美國布置的口袋陣地被一次性殲滅,還是中國部隊擊退美軍包抄勝利統一台灣?我們這一代人恭逢其盛拭目以待

然而,中國大陸社會中,其實看法並非鐵板一塊。去年四月,卸任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澳門導報》上發表回憶母親的長文,說「我心目中的中國應該是一個充滿公平正義國家,那裡永遠有對人心、人道和人的本質的尊重,永遠有青春、自由、奮鬥的氣質。」之後,溫家寶的發言被中共官方消音,而他在近年中所多次勇敢發出的殷切盼望,說明中國目前雖是寒霜罩地,但在嚴冬過後,將大地回春,乃是人心所嚮












關注中共高層 不如聚焦兩岸經貿


2022-10-25 05:16  聯合報/   鄭明德/台北城市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新北市)
中共廿大主席團第三次會議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等七名政治局常委出席會議。(新華社)



中共廿大全球關注,這兩天,很多學界及媒體界的師長、前輩、好友熱中猜測新的中共高層名單,或者猜測胡錦濤為何被「架走」?但筆者認為,台灣人在其中的角色不大,無能為力;不如好好關注兩岸經貿,這才事關台灣的競爭力。

對岸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台灣研究集刊》,最新一期有〈中美戰略博弈中的兩岸經濟關係前景專題共四篇論文。這是目前對岸涉台學者對兩岸經貿最新評估,非常值得關注。

卅多年的兩岸經貿發展,在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下半年川普的貿易戰中面臨重大挑戰。川普政府試圖透過「脫鉤政策以確保美國在經濟領域領先中國,特別是在人工智慧、半導體晶片、5G、生物科技、量子計算等技術領域。這個政策連帶對前述技術進行管制、對供應鏈進行掌控乃至於對兩國交流進行限縮

不過,這個政策影響中美貿易不大,除了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順差出現負八點五%,民國一九年(二○二○年)順差增長率是七點一%,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順差增長率更高達廿五點一%。該政策對兩岸經貿的影響也不大,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的上半年,台灣對中國大陸的貿易順差是七八○點二七億美元,對岸學者稱這是兩岸經貿發展長期韌性」;該政策對兩岸經貿無法產生脫鉤作用

兩岸經貿中最被關注的電子零組件、資通視聽產品與光學器材貿易,雖然因對歐美市場及技術依賴,被評估具較高不確定性。但從數字看,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增長率稍跌至四點九七%,民國一九年(二○二○年)出口增長率是廿點四%,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出口增長率高達廿五點三六%。整體而言,前述「脫鉤政策影響層面也不大。

因應這幾年美國的貿易戰與「脫鉤」政策,對岸學者理解,這是「充斥政治意涵的概念」,試圖以「政治」、「安全概念凌駕長期經貿發展規律。因此建議北京應發展出「新型、高質量的兩岸經貿合作體系」,對前述貿易戰及「脫鉤政策進行制衡。對岸學者沒想到的是,其「新型、高質量概念何嘗不是政治」、「安全概念,其實都是多此一舉,對兩岸經貿發展就可能只是干擾。

經過卅多年發展,兩岸經貿已呈現穩定結構。貿易戰與「脫鉤政策,也很難撼動兩岸經貿的長期積累













修憲護十八 違憲傷確診


2022-10-25 05:15  聯合報/   林世宗/退休美國憲法教授(台北市)
副總統賴清德日前和民進黨台中市長參選人蔡其昌至台中逢甲夜市,街頭宣講18歲公民投票修憲複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政府主導九合一選戰,為求勝選,除了積極到處輔選,更採取各種攻擊、抹黑、動用國家資源。蔡政府祭出修憲,將二十歲公民投票年齡,降至十八歲,企圖吸納年輕人之認同,進而支持、票投民進黨。此外,本應中立之中選會,更介入以行政命令,剝奪確診者或隔離者投票權;在輿論強烈批評下,中選會昨天才改口說,只要可以出門就可以投票。

此兩項策略,國人一眼看穿:十八歲公民權有利於民進黨;確診者與隔離者可能不滿蔡政府之防疫措施,而不利於民進黨。遂由中選會出面,直接跨入應屬防疫機關之防疫措施。

國人再次見證:蔡政府六年來「總統」任內,一再濫用總統職權之國家資源,全面配合其身兼民進黨「主席」之選戰策略:一切都為選舉考量。

首先,為了獲取年輕族群之選票,竟然動用神聖的修憲,只為降低年輕人投票年齡。目前台灣正處於內憂外患,極具挑戰之關鍵時刻;尤其各年齡層之人民,均陷於其世代之困境,共通之問題,尤以經濟生活,難以為繼,甚至造成「活不下去」之險境,出現貧世代之台灣。年輕族群尤感強烈。就業階段之年輕人更處於失業、低薪、難以購屋結婚生子之困境。此時此刻之蔡政府,不思解決年輕人之人生困苦,竟然端出毫無關連的「修憲」大旗;完全是為了煽起關心年輕人之假象,企圖騙取年輕人選票。這就是蔡英文的政治算計!

另就剝奪確診者投票權一事,還是為了選票。蔡政府將入境大門開放,可能的確診者可自由進入國門;且於選戰造勢場合更是人潮擁擠,完全不顧防疫危險。試問這些造勢人群中,有多少人會是確診者?中選會有任何防疫措施嗎?但卻對確診者與隔離者,直接拒之於投票所,不能投票。此事已直接損傷確診者與隔離者於憲法保障之選舉投票權,乃直接且明顯之違憲。

中選會即使稱有防疫之必要,但此亦非得據為直接完全剝奪其憲法人權,至多僅能為防疫,避免傳染危險必要,得採取技術上之合理配合措施,譬如地點或時間之隔離,即足以達到防疫目的,而非直接且完全剝奪其投票權利。觀之其他各國多有先例可循,難道蔡政府無此能力?愚蠢至此,看穿了,還是選票考量。為了年輕人選票,可動用修憲;但為了限制確診者,卻不惜違憲!

事實上,世界上許多國家早以因善盡各種有效防疫措施,消減疫情,讓人民恢復正常生活,彰顯其為人民疾苦之有為政府。反觀蔡政府所領導之防疫,不但出現各種事端,甚至蔡英文公開施打之高端疫苗,誘導人民之「總統秀」,亦出現嚴重之弊端!

尤其身為防疫指揮官之陳時中更是陣前落跑,跳入台北市長選舉。這一系列之「疫情」,恐怕與目前隔離、確診者有因果關係,蔡政府不思認錯道歉,反卻殘忍的將其「隔離於投票所之外,剝奪其憲法人權,對其施加二次傷害,情何以堪!

這一切都是目前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所發生,並非「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以後」「下一代」的事,絕對是蔡英文負責的「這一代」的事。














有必要畫定「台海暫定限界線」


2022-10-25 05:15  聯合報/   宋燕輝/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理事(台北市)
南北韓緊張局勢持續升溫,北韓18日才向東、西部海域發射約250枚砲彈,今天(19日)又向西部海域發射100多枚砲彈。美聯社



海上界線Limits in the Seas)一直是南北韓軍事衝突熱點之一,廿多年來,雙方在朝鮮半島西部海域已發生多次衝突。日前南韓軍方認定一艘北韓商船越過「北方界線」,因此對此船鳴槍示警,導致北韓發射砲彈回應。

朝鮮半島緊張情勢明顯升高。上月,北韓進行七次導彈試射、兩次共三五○枚砲彈射擊,以及本月初發射導彈飛越日本領空導致日本發布國家避難警報。近期傳出北韓可能在中共廿大結束後進行第七次核試爆,而南韓內部也出現部署戰術核武」的聲音。

台灣海峽情勢與朝鮮半島十分類似,自八月美國會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緊張情勢大幅升高。過去兩岸不跨越「台海中線」的默契,以及陸方行使自我克制意願與實踐正逐漸消失

廿大舉行時,中共軍機與軍艦持續於台灣周邊海空域活動。雖然未跨越中線,也未入我西南防空識別區,但未來跨越中線,進入台灣本島四周廿四海里的「限制水域」,甚至十二海里的「禁止水域」,台灣該如何回應?

上周國防部長邱國正在重新界定第一擊」時表示:只要實體航空器、航海器進入我領空、領海就算是「第一擊」。就兩岸關係而言,此領海與領空的範圍等同禁限制水域和限制空域。一旦中共在此海空域採取「第一擊」行動時,台灣應該採取何種反制措施?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如果軍艦不遵守沿海國關於通過領海的法律和規章,而且不顧沿海國向其提出遵守法律和規章的任何要求,沿海國可要求該軍艦立即離開領海。依據國際法,中共飛機是不得飛入台灣領空,而軍艦若駛入台灣所主張的領海,我只能要求中共軍艦立即離開。

依據我《領海法》規定,大陸船舶通行我領海,依照人民關係條例辦理。民國九十一年(二○○二年)台灣發布《外國船舶無害通過中華民國領海管理辦法》,但不適用中共軍艦與公務船

依據國防部於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年)公告、畫定,以及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公告修正「台灣、澎湖及東沙地區限制、禁止水域範圍及事項,大陸船舶與飛機是禁止進入台灣本島的禁止水域」。就大陸軍艦或公務船而言,一旦進入,台灣是要求中共軍艦或海警船隻立即離開?還是要採取更強力的反制措施?

依據《公約》,中共飛機不得飛入台灣領空,一旦飛入,台灣是採取前蘇聯針對韓航客機飛入其領空而予以擊落的方式,還是驅離或強制迫降?

第四次台海危機後出現的「新常態」衍生與台海和海峽上空畫分界線與回應跨越挑釁行動等問題。為管控避險兩岸有必要進行對話,畫出一條雙方可接受的「台海暫定限界線」。

朝鮮半島的「北方界線」和「台海中線都是美國主導畫定主要目的在避免發生軍事衝突。雖然當前兩岸欠缺政治對話基礎,但為維護台海地區和平與穩定,是否相關各方可提議推動通過「台海行為準則」,並畫出一條各方應遵守的「台海暫定限界線」(ad hoc limit line in the Taiwan Strait)?











誰是冷藏股?藍綠白棄保如何發生


2022-10-25 05:15  聯合報/   紀俊臣/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中國地方自治學會理事長(新北市)
年底九合一選舉昨天舉辦號次抽籤,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抽到6號,喊出「六六大順台北出運」。記者楊正海/攝影



距離地方九合一選舉只剩一個月,這期間的競選狀況必然更加激烈,各政黨參選人允宜針對問題就勝算及優勢,儘速調整競選策略,始克扭轉局面或是站穩優勝地位。以下就目前競爭最激烈的藍、綠、白三組人馬競爭的地方自治團體,談點勝出的可能性:

一、藍綠白棄保效應如何才會發生:目前大家頗關注台北市藍綠白究竟誰會被棄保。雖說名嘴、學者皆有不同的看法,不過,如無政治立場偏好,純粹由學理上分析,本來以民進黨現在是執政黨,綠色是最不可能被棄保,這在台北市卻未必是如此。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就是一個例子。

當藍色領先拉開差距,而綠色覺得毫無機會時,他們就會放棄改投白色;反之,白色有無因藍綠對決而被棄保,則在於藍色是否需要爭取關鍵少數。所稱關鍵票如不能得到,別人也妄想得到。因之,白色如維持在廿至廿五%間,不要說藍色,綠色亦希望不要棄保,只要維持政黨基本盤,即可以些微之多數票當選。

二、藍綠白只要任何一方確已被打入冷藏股,即會出現二黨對決:對於桃園市雖剛開始似有三足鼎立之競選態式,但目前的民調都幾乎出現白色力量有弱化的情形,而且差距已拉大;未來幾乎很難因參選人個人的因素而改變競選結果。這時只有以朝野對決的競爭看待。因之,藍綠二方未來一個月的競選策略,就是隻字不提弱方的一方,而將主力放在本人的競選政見,以及對手政黨的政治作為,而且要有強勢的「發言人團」。針對國內外政治情勢,尤其桃園市航空城的規畫絕對是具有賣點。

新竹市雖不是直轄市位階,但有直轄市氣勢。目前白色力量領先,翻轉正藍軍民調勝出。果真如此,正藍軍即將蒙難;綠白對決或將一觸即發。

三、藍白有些關係,但在以往皆是藍綠對決的城市,變化有限:桃園市是台灣直轄市群中的唯一具有強烈競爭意志新興都市。其人口結構比較傾向老中青各據一方的三分之一態式結構。屬生命力特別旺盛,而且是年輕人聚集地,難怪大家關心這個直轄市的藍白合機會是否存在?

據統計資料發現,該城市的勞動人口增加快,係來自於南北往來之匯流,而且是年輕人認同頗為堅持的就業機會以及講求品味生活步調。或許藍白合的機會不大,倒是藍綠的對決非常明顯;看來藍綠的選民皆看好各為可勝出的一方。由於桃園市係藍白皆曾有過合作的城市,而且條件上係藍色的發揚地。在綠色執政有成後,藍綠皆想持續前緣,以致藍綠白三足力量皆有合併而成為二足力量的拚場現象。

台灣的地方選舉在行政首長部分特別突出,媒體及一般民眾關心的是誰將勝出,卻較少注意民意代表部分究竟哪個政黨比較有贏面,以致經由直轄市長、縣長的「母雞帶小雞」,乃成為地方選舉的特色之一。當前地方民意代表選舉的困境,亦只有參與者始容易體會些。



沈呂巡/從美國解密史料看聯合國排我案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沈呂巡/從美國解密史料看聯合國排我案
◆  廖元豪/少數族裔優先入學是「種族歧視」嗎?







沈呂巡/從美國解密史料看聯合國排我案


2022-10-25 05:09  聯合報/ 沈呂巡(作者曾任駐美代表)



廿五日是我被聯合國排出的五十一周年,回顧這段歷史,已有不少史料或個人回憶,但最重要的資料之一,就是美國國務院民國九十三年(二○○四年)出版的相關解密史料,極值一讀。

第一份文件是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團民國五十八年(一九六九年)元月呈國務院電報,當時我代表權問題仍未現惡狀,但美方已示擔心並謂將與我駐聯合國代表劉鍇諮商。接著各文件顯示所涉單位,不但包括國務院、各駐外館團處、國防部、中情局及國安會等等,甚至包括了總統、國務卿、國安顧問個人談話的紀錄,中間以如何助中華民國保持聯合國席位,但以情勢日變,中共入會恐非長遠可擋,如此有一大堆建議出現,包括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一中兩府、一中兩席…。

令人甚有興趣之一,是民國五十九年(一九七○年)十月在紐約的我駐日內瓦聯合國辦事處鄭寶南大使外交部楊西崑次長與美國大使的午餐敘。鄭大使以「個人看法」提出「某些形式的雙重代表權」,指出此不但需要相當努力,且包括高層次政治重視,這在我方即在嬴得蔣總統認可。

文件結論評稱此為首次我方高層官員提出願討論雙重代表權問題。鄭大使的表現,在當時可稱驚人。而美方終亦依鄭氏之請,於次年四月前副國務卿墨斐為特使,專訪台北晉見蔣總統。

墨氏謂,中華民國現承受嚴重的聯合國會籍危機,美我必須力求合作以求化解。墨氏提出對雙重代表權的想法,認為此依據會籍普遍化原則,可設定一個中國有兩個代表,但何方代表中國應由兩方自行決定,美國將繼續支持中華民國,中共或因此拒絕參加聯合國。蔣又問那安理會問題如何解決?墨氏答新草案將試避免此一問題,也助中華民國保有安理會席位。

蔣氏隨指出代表權案安理會會員案實不可分,而原有重要問題案的通過仍應是我努力的目標,中華民國不會阻止美國做出新方向的努力,只要不傷及我方。最後雙方決定雙重代表權新方案須速著手美方主稿。墨氏同意,並謂參與者愈少愈好。

墨氏回美後待約一個月才見到尼克森,直言蔣以為聯合國問題惟有美方協助,願意接受兩個中國的安排,但我方必須保有安理會席位,尼克森立評,在二中原則下予我安理會席位,事實上無可能。墨氏又以蔣已年邁,但其身邊之人,包括其子,皆甚務實,然蔣頗受蔣夫人影響,墨氏以為美國目前所可為仍係保持現狀。

台美接著幾個月中展開多次諮商,卻少有具體結論。危機來臨時無計又只好走回重要問題案,即排除中華民國三分之二多數決十月廿五日投票時仍以五十五票對五十九票而敗,我代表團決定不再參加會議隨離場。接著大會就阿爾巴尼亞所提中共入會案並排除「蔣介石的代表投票,以七十六對卅五大勝。如此,不只是我一時退出會議,而是根本被排出聯合國。

會後不數日周書楷外長沈劍虹大使及外交部北美司長錢復在華府會見國務卿等高層。國務卿問周我方對保持其他聯合國專門機構會籍的看法,復稱美方將續助,不數日國務院內部確有一文件詳列各專門機構並予檢討,但可惜無一成功。

鄭寶南大使當年有一女秘書,她曾告我稱,鄭大使以一人之力,與十幾個國家大使辯論我案,令人佩服。我曾想,以鄭大使當年主動向美方提出我對雙重代表權的構想,如能步步進洽爭取各方而倘能成功,則我聯合國案似能走出一條路來。前人風範,至今令人崇仰。



黃齊元/從中共廿大,看台灣的未來

◆  黃齊元/從中共廿大,看台灣的未來

◆  劉大年/因應申入CPTPP 的後續挑戰







黃齊元/從中共廿大,看台灣的未來


2022-10-25 05:14  聯合報/ 黃齊元/藍濤亞洲總裁兼東海大學智慧轉型中心執行長



廿大結束,習近平樹立前所未有的權威地位。這次重要事件是「兩個確立」被寫入中國共產黨章程。「兩個確立」是在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時提出,確立習近平為黨中央的核心,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

首先,中共以黨立國,習近平代表黨的一切,未來無人可以挑戰。其次,「中國特色」說明這和西方是不同的,「社會主義」則是針對「資本主義」。今天西方民主及資本主義出現問題,英國就是最好的例子。與其說中國被美國脫鉤,習近平更想主動帶領中國走不一樣的道路。

要想了解習近平的思維,可以參考五月十六日他在「求是」雜誌的重要文章。他強調「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同時應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這是他去年打擊阿里等民營經濟大咖主要原因避免走向歐美資本主義貧富不均道路。廿大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最重要的核心是科技自主和人才培養,說明和美爭霸的企圖心。

習近平有很清楚的願景。十九大時提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時間表。其中提出「兩個一百年」,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之際(民國一年(二○二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上已達成;另一個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百年時(民國一三八年(二○四九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習近平用人講求忠誠,這次入選中常委的李強,原為上海市書記,因為封城搞得怨聲載道,卻愈升愈高。另外,王滬寧主要替習近平處理意識形態和宣傳,發揚「習近平」思想,打造歷史定位。王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時宣傳厲害了、我的國」,強調大國崛起、超英趕美釀成大禍。因為中國並沒有那麼強,而且引起美國警覺,後來所有對中國的科技制裁均源於此,他的留任說明意識形態地位重要性

全世界最了解習近平的權威,是澳洲前總理陸克文,他在新書「可避免的戰爭」中,以「十大利益同心圓」分析習近平的世界觀,愈中間愈重要。第一個同心圓「持續掌權」,第二是「確保國家統一」,第三是「保障經濟繁盛」。這是驚人的細微觀察,廿大結果完全可以印証。習近平把「政治穩定」看得比「經濟成長」更重要,因此任用親信控制人民思想是關鍵。

這次報告提到台灣的篇幅極少,大家以為較不重要,這是錯誤認知台灣是「中華文化偉大復興」的目標不是手段。習近平了解,要統一台灣,必須對付美國,解決了美國,自然水到渠成,因此沒有台灣或兩岸問題,必須拉到更高的格局。

習近平深信「東升西降」的必然性,現在大權在握,堅定走自己的路,在「改革開放」的同時,將積極和美國「鬥爭」,未來中美對峙衝突會升高。習近平的「內憂」在於經濟,不在政治,這是中國超越歐美的地方。

展望未來,習近平應該會再做十年,實現他的「中國夢」。台灣不能走向「仇中」的路,至少要「和中」。習近平強調兩岸同胞心靈契合作為和平統一新探索,正如陳奕迅的「十年」歌詞:「十年之後,我們是朋友,還可以問候,只是那種溫柔,再也找不到擁抱的理由,情人最後難免淪為朋友」,這或許是兩岸最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