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5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貿3.0時代 台灣需新思維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極端政治」之亂:民進黨煽動惡的力量
◆  聯合報黑白集/這回,陳吉仲不嗆了?
◆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貿3.0時代 台灣需新思維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貿3.0時代 台灣需新思維


2022-10-15 01:50  經濟日報/   社論
全球經貿3.0時代,台灣需新思維。美聯社



上周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的一場演講,指出美國「受夠了現狀」(done with the status quo),將改採「互補性貿易政策」。此舉意味著繼美中對抗、新冠疫情及全球通膨等一連串破壞現狀的發展後,我們所熟悉的自由貿易體系是下一個變革所在。

美國對以自由化為基礎的世界經貿秩序現狀很不滿。歸納背後的主因,除了加速產業外移、失去製造能力及工作機會外,戴琪上周的演講又加入了三個元素,就是造成財富集中、供應鏈的脆弱性,以及無法規範中國讓其藉機坐大。

回顧過去百年經貿秩序演變,若將二戰之前世界性的鎖國、市場分隔及集團化稱為1.0時代,則二戰後從「關貿總協定」(GATT)到WTO成立至今的2.0時代,核心是以「比較優勢」以及「貿易帶來和平」等思維為基礎,推動全面自由化的時代。2.0時代的秩序現狀不但是美國在二戰後大力主導的產物,而且其維持超過60年世界最大經濟體的事實,無疑是比較優勢法則最大贏家的印證。當然,亞太多數國家也是受益者。

全球經貿2.0時代,貿易及投資障礙大量被移除,各國致力於以相對優勢找到全球化分工網絡的切入點。以最熱門的半導體為例,台灣的相對優勢在專注生產下累積的科技領先、高素質且願意犧牲生活的人力、完整的生態圈、服務所有全球冠軍的經驗及全力配合的政府。美國的優勢則在創新、設計、預測及掌握核心科技。然而不少國家弱勢多於優勢,而即便如世界第一強的美國,也因弱勢部門不斷擴大而形成政治壓力。此外,疫情爆發、大國對抗等使得經濟安全受到重視,且貿易又未帶來歐洲和平,都是讓2.0愈走愈難的原因。

戴琪的演講,宣告美國啟動全球經貿秩序3.0的工程。其所提出的「互補性貿易政策」,可有以下的解讀。第一,各國在享受比較優勢時,也要考量因而對他國造成的衝擊。第二、自由化不能只有無底線的開放,也要將供應鏈脆弱、過度依賴、製造業空洞化及地球永續問題一併思考。第三、互補需要了解自己也需要強化跨國協調,以確認互補性,同時避免矛盾抵銷的問題。

再以半導體為例,在3.0互補性貿易秩序時代,意味著台灣在以比較優勢領先全球之際,也要考量夥伴國家(亦即客戶、設備、材料提供者)的衝擊,所以不能只有台灣,也要赴美投資創造就業。又美國對回流給予補貼扭曲投資走向,可能不符合2.0時代規則,卻是3.0時代解決供應鏈脆弱、過度依賴及製造業空洞化的必要之舉。美國近期以「消減通膨法」要將電動車及電池原料供應鏈帶回美國,除前述3.0互補特徵外,還加上減碳永續發展的正當性。最後,台美貿易倡議、印太經濟架構(IPEF)則是強化跨國協調互補的新機制。

美國以「互補性貿易政策」做為經貿3.0秩序主軸的意圖已然清晰,但未來路徑卻很模糊。首先,美中戰略競爭加上互補性貿易,意味世界不但要分兩邊,而美系網絡內各國還要談互補,如何兼顧效率、避免侵蝕優勢,還很模糊。第二,當前各國要優先考量美國的弱勢,但美國將如何兼顧他國弱勢,尚待觀察。第三,3.0秩序無法迴避重寫2.0時代規則的問題,在美國國力下滑之際,有多少國會響應跟隨?甚至要如何定義互補?如何協調?同樣模糊。

台灣是現狀2.0時代的受益者,當務之急是掌握3.0秩序的思維,在模糊中先觀察各國動向,並全力避免互補變成挖牆角,導致比較優勢被削弱甚至流失的風險。













聯合報黑白集/這回,陳吉仲不嗆了?


2022-10-15 04:29  聯合報/   黑白集
台灣輸美國的蘭花因介質中被檢出雜草,已有廿三貨櫃遭退櫃,這也是我蘭花首度被美方檢出介質雜草,圖為蘭花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第一時間有跟業者聯繫,要如何解決,確保蝴蝶蘭可以賣,這過程也跟美方溝通,認為有辦法把國內控管好,確保蘭花業者可以持續外銷。記者潘俊宏/攝影



台灣蘭花銷美,九月中被查出介質中夾帶雜草,有十三名業者、計廿三貨櫃遭到美方退櫃。農委會把這消息隱匿了一個月,直到最近立委在國會質詢,事情方才曝光。過去我國農漁產品被大陸驗出病蟲害遭禁,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總是氣噗噗反嗆對岸刁難,屢揚言要告到 WTO;這回,陳吉仲卻自己摸摸鼻子,直接認栽。

「逢中必反,遇美就軟」,正是這副德性。蘭花夾雜蕨類雜草,比起釋迦鳳梨驗出粉介殼蟲,或石斑檢出禁藥,會更嚴重嗎?顯然程度有別。但陳吉仲先對陸方的驗出通知愛理不理,被禁運後又演出大震怒,臉紅脖子粗地叫罵不休。相形之下,對美方將我國蘭花退櫃,他卻默默吞下,毫無怨尤。這個主委,徹底演出了「雙面人」角色。

根據跨境貿易的規範,沒有任何國家能接受進口農漁產品夾帶病蟲害,雜草亦然。因此,要求出口業者嚴格把關品質,不能讓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這是政府的基本立場,不論對美、對陸或其他國家皆然。陳吉仲明知是哪些業者行事草率出問題,他不從源頭解決,遇到大陸禁運就說是政治打壓,而面對美國退運就當成一般防疫處理。這樣漫無標準的官員,怎麼正常治理國家?

輸美蘭花長雜草事件,此刻恰好成了陳吉仲的照妖鏡。這個背叛農運的人,是心術不正的官。












聯合報社論/「極端政治」之亂:民進黨煽動惡的力量


2022-10-15 04:3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出席國慶大會,以四大韌性為主軸發表國慶演說,希望將台灣打造為更強韌的韌性國家。記者曾原信/攝影



蔡總統在國慶演說談到台灣民主體制,強調民主社會可以有不同立場、相互爭辯,但無論外在壓力有多大,我們都要堅持自由民主體制一致對外」。這是一種弔詭的說法:執政黨不斷在國家內部製造分裂,社會、文化、認同都受到撕扯;然後,卻說大家必須團結對外。事實是,台灣民主正步入「極端政治」泥淖,今年選舉的負面打法堪稱歷年之最;當民進黨成為霸凌的發動者,被霸凌者難道只能選擇屈從?

台中市長盧秀燕接受本報專訪時語重心長地說,「我選過九次大選,今年負面攻擊特別嚴重」。過去的選舉多是匿名人身攻擊,如今則是公開射箭,攻擊手並沾沾自喜地向執政者邀功。一向溫和的盧秀燕,更罕見地點名身兼國家元首和執政黨主席的蔡英文,認為她對國家選風和社會是非扮演重要角色,今年負面惡質選風,她當然該負責。

今年初的中二選區立委補選,民進黨窮盡洪荒之力追殺對手,對顏家做出幾近政治人格摧毀的攻擊。「極端政治」一如極端氣候,政客利用謀略抓住短期政治風向,對政敵發起狂風暴雨的攻勢,讓對手陷於難以彌補的傷害。其目的,只為攫取自己的勝利。不惜激化社會對立,更不在乎選後是否還有對話或彌補的空間。當時,民進黨不僅沒人掛鈴鐺、踩煞車,全黨甚至火上澆油,向懸崖暴衝。

為了打擊對手,綠營手段往往極其狠辣,無所不用其極地煽動「惡的力量」。平日已經如此,到了選舉更是變本加厲,網軍、名嘴、側翼聯手發動惡質的人身攻擊,親綠新聞台廿四小時狂轟猛炸,網路社群則發動「綠色認知作戰」,讓對手完全無從辯解。近期的選舉,政府高層參與連番砲轟,執政黨運用失衡的媒體資源圍剿在野黨對手,民主選舉的「公平競爭」已然消失。

民進黨年初攻擊顏家的手段,這回全套照搬來攻擊在野黨參選人,盧秀燕便深受其害。蔡總統先帶頭暗酸,「媽媽市長把大部分心力放在送往迎來」;副總統賴清德也批,「媽媽市長只顧柴米油鹽醬醋茶」;民進黨台中市長參選人蔡其昌則說,盧秀燕是「不稱職的媳婦」。「媽媽市長」原是形容女性市長的溫柔體貼,卻被黨政高層用來攻擊盧秀燕,措辭更充滿歧視意味;這顯示蔡政府平日標榜「男女平權」,都是嘴巴說說。

民進黨縣市長選情吃緊,選戰走偏鋒的情形愈發嚴重。名嘴周玉蔻為了幫陳時中打擊蔣萬安,不斷發布與蔣本人無關的隱私;府院黨對盧秀燕冷嘲熱諷,綠營女權主義者緘默不語。更有甚者,為了護航論文抄襲的林智堅、拉抬防疫不力又偏私的陳時中,民進黨戰台大、打慈濟,扭曲台灣人的普世價值。執政黨為了選票,不惜踐踏台灣社會珍視的敦厚人情,反而更嚇跑中間選民。

在蔡總統下令選舉機器及行政機器動起來後,國家機器奉命執行選舉任務,原應保持中立的中選會主委李進勇毫不避諱地出席民進黨候選人的造勢活動;親綠電視台鋪天蓋地追打民眾黨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資策會竟跟進說出前言不對後語的話,NCC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藍營不能做的事,綠營做起來就是天經地義,擺明「有政府,會選舉」。

當政府獨立機關都變成民進黨的「打手」與「側翼」,蔡總統把整個政府濫用到極致,她呼籲全民「團結對外」的聲音當然注定消散在風中。民進黨不斷操弄極端政治,使社會被激化為二元對立;下一步,就是政府與民意的對決了。


【專家之眼】解讀中共19屆中央委員會歷次全體會議公報

◆  【專家之眼】解讀中共19屆中央委員會歷次全體會議公報

◆  【專家之眼】為何故宮南院該廢了?
◆  【專家之眼】從烏克蘭難民去想像「台灣難民」
◆  【專家之眼】蔡英文的雙十講話:真切割與假放軟
◆  【專家之眼】防範非法繁殖場與動物走私 應從源頭管理
◆  【專家之眼】台灣海峽的「紅線」: 誰會跨越?
◆  【專家之眼】蔡國慶演說預示生靈塗炭 台人要心領神會
◆  【專家之眼】為何這次民進黨打台獨與抗中保台牌失靈?
◆  【專家之眼】故宮亂花錢 人民能奈何!






【專家之眼】解讀中共19屆中央委員會歷次全體會議公報


2022-10-15 08:21  聯合報/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中共二十大將登場,中國共產黨是否依據章程運作,將是觀察中國大陸政治脈動重要切入點。示意圖。中新社



中國共產黨已於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10月9日至12日召開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會後循例發表會議公報。此將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在中國共產黨召開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前所召開最後一次全體委員會議

本次會議順利審議完成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以及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預定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所將提出報告,再加上《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提案,前述三項文件將提請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審查與審議

掌握中國大陸政治脈動必修功課,其實就是比對解讀同類黨政會議會後所發表之會議公報,以下就是針對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歷次全體會議公報所獲結果。對於有興趣研究中國大陸黨政運行軌跡之讀者來說,下列資訊將具有相當程度參考價值。各位讀者可自相關網路資料庫中搜尋到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歷次會議公報,在此不再贅述網址。

審議並通過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關於傅政華沈德詠李佳張敬華嚴重違紀違法問題審查報告,確認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給予傅政華、沈德詠、張敬華開除黨籍處分,給予李佳撤銷黨內職務處分

討論並通過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討論並通過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討論並通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決定將這3份文件提請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審查和審議。習近平就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討論稿向全會提出說明,王滬寧就《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討論稿向全會提出說明。

首先必須說明,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會議開始時,新任中央政治局成員尚未選舉產生,儘管依據現行《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二十三條:「每屆中央委員會產生的中央領導機構和中央領導人,在下屆全國代表大會開會期間,繼續主持黨的經常工作,直到下屆中央委員會產生新的中央領導機構和中央領導人為止。」

但顯然召開新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並不被視為黨的經常工作,因此最新一屆第一次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比照該屆第一次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全體會議,會議主持人在公報中係單獨掛名,儘管當時習近平仍具有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職務,但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公報仍是表述為由『習近平同志』主持。第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亦是依據同樣原則,僅註明是由趙樂際主持。

其次就是第四次全體會議以及第七次全體會議均依據《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二十二條:「中央委員會委員出缺,由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遞補。」但是在此必須注意,此項遞補程序必須透過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議決,而不是直接自動依序遞補。

再者則是第四次全體會議以及第七次全體會議均依據《中國共產黨章程第四十二條:「對黨的中央委員會和地方各級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給以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開除黨籍的處分,必須由本人所在的委員會全體會議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決定。在全體會議閉會期間,可以先由中央政治局和地方各級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出處理決定,待召開委員會全體會議時予以追認。」以及同條規定:「嚴重觸犯刑律的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由中央政治局決定開除其黨籍。」由此可以確認中國共產黨依據黨內章程,完成整個黨內紀律懲處程序。

此外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第七次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決議事項,有特別在公報中註記:「全會決定,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於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開。」此因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所審議通過《關於召開黨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並未明確指示召開日期。中共中央政治局是在8月30日召開會議,決議向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提出建議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此因依據《中國共產黨章程第十九條:「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行一次,由中央委員會召集。」因此連召開日期都必須通過中央委員會決議,而不能由中央政治局所決定。

政治運作中程序十分重要,中國共產黨是否依據章程運作,將是觀察中國大陸政治脈動重要切入點。儘管中國大陸政治體制是由中國共產黨「以黨領政」與「以黨領軍」,但若是詳細閱讀第二次全體會議所議決之《中共中央關於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第三次全體會議所議決之《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中之部份內容,再加上第五次全體會議所議決《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民國一二四年(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依據中國大陸政治體制,必須透過不同程序,最後交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所以相關決議都是以《建議》作為銜稱,而不是以《決定》作為決定名稱。

特別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中之部份內容,在黨政體制中係屬於國務院所主導之國家機構,因此必須透過國務院體系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請其進行審議程序。同樣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之規劃案來說,亦必須透過國務院體系,最後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所以若是對照《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及國務院最後提請全國人民大會審議草案,再加上最後審議通過結果,其實應當可以理解此種黨政運作過程與結果,國務院體系以及全國人大未見得是照單全收之橡皮圖章。

最後要談政治運作,自然就要談到人事,中國大陸強調「以黨領政」與「以黨領軍」,所以在政治決策過程中,自然中國共產黨就要主導人事遴選與派任,所以在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才會特別註記審議通過中央政治局所提出擬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推薦之國家機構領導人員人選建議名單和擬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推薦之全國政協領導人員人選建議名單;決定將這兩個建議名單分別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主席團和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主席團推薦。

政治實踐過程其實是要結合檯面上政治體制以及檯面下政治文化共同運作;吾人透過審閱前述章程與規則,對比政治決議過程,確實可以掌握理解檯面上政治體制運行軌跡;但是如何能夠理解掌握檯面下依據政治文化潛規則,經過磋商溝通政治角力過程所達成之決策結果,那就是另個研究領域所要涵蓋與探索及討論範疇


製表/張競


製表/張競


製表/張競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長照政策 幸福永續的先進指標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面對美中 慎戰更要避戰
◆  國慶表演再精采 仍得認清現實
◆  從諾貝爾獎看李遠哲
◆  台海穩定 需台美中政策線有交集
◆  美中科技戰 台灣如何夾縫求生
◆  BF.7虎視眈眈 台灣準備好什麼了?
◆  選舉視聽「暴力」 有權說不嗎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長照政策 幸福永續的先進指標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長照政策 幸福永續的先進指標


2022-10-15 04:55  聯合報/   方元沂(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



下個月選舉就要決戰,參選人們都急著向長輩拉票長照政見輪番出現,「成立長照一級單位」、「推動在地老化」、「擴大建置日照中心及住宿型長照機構」、「一國中學區、一日照中心」…沒人敢忽視長照,不僅攸關選票,更因確實是國家發展重要課題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與日本相似,遠較歐美快,家庭照顧者負荷重,政府必須對長照盡快提出回應。世界衛生組織於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老化與健康全球策略及行動計畫」和五大策略目標:每個國家都承諾對健康老化採取行動;建構高齡友善環境;依老年人口群需要,改革並調整健康照護體系;發展永續公平的長期照護體系(居家、社區與機構);提升健康老化測量、監測與研究。呼籲各國為樂齡人口建立長照生態系

日本是很好的「在地老化觀摩對象,高齡化速度比台灣早,國家放寬民間組織加入長照產業條件,利用市場機制提供高品質照護,將高齡照護服務分為「長照保險內」和「長照保險外兩種厚生省近年更推動整合照顧模式銜接長照體系透過社區型整體照護體系設立社區密合型服務,將預防照顧移給市、町、村社區支援事業運作。失能、失智、獨居老人全面納入提供結合醫療、介護、住宅、預防及生活支援的社區體系

我政府為因應未來龐大長照需求,減輕家庭照顧負擔,民國一○六年(二○一七年)起推出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參考國外經驗,除居家、社區及住宿式服務外,亦推動長照給付及支付新制,和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並持續推展預防延緩失能照顧強化失智症照顧量能整合居家醫療

去年,政府在法規面修正長期照顧服務法,將長照特約及給支付制度法制化落實使用者付費設長照相關科系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設住宿式長照機構,並清楚明定未立案長照機構違法樣態及罰則。

然而,完善長照制度不能單靠政府力量和財源,應更要鼓勵「公私協作」,讓民間資源樂於挹注,並導入科技,發展智慧長照。

例如,不妨參考國外發行長照型社會影響力債券,讓地方政府、長照服務提供者、投資者與資助者連結起來,一起提解決方案。由投資者提供初期資金,政府在成效達成時,逐步支付本金和利息給債券持有人。

其次,可透過社會創新法制修法,讓公司型社會長照服務企業能規模化更有機會永續經營成為兼顧獲利和社會使命上市櫃公司。面對少子化退場危機的私立大學,亦可朝結合住宿式長照服務,以教學、實習及研究經營方式轉型形成長照產業、健康促進與學校結合新產業生態鏈

良好的長照體系國家韌性社會幸福永續發展指標。每個人都會老,更用心、更有效能進行全方位規畫發展,不只為長輩、為自己,更為我們子孫提早預設「晚霞無限好」的樂齡人生










面對美中 慎戰更要避戰


2022-10-15 05:07  聯合報/   林旻光/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今年國慶以「守土衛國、你我同行」為主題,蔡英文總統一席鼓舞人心的演說,以「給世界更好的台灣」正向總結,也難得在總統臉上看到了一抹自信微笑;如此美好的情境,在空軍雷虎小組衝場後,拉回中華民國必須要面對緊張的國際局勢。

總統演講稱,台海穩定和平是兩岸關係發展基礎,強調台灣擁有民主自由擁有主權是不可退讓的,卻因中共不斷的打壓與恫嚇,甚至利用政黨之間的競爭,分化台灣社會;但期望邊境解封後,兩岸人民能健康有序交流,呼籲北京在理性、平等及互相尊重下,尋找穩定和平的方法。

弔詭的是,從新冠疫情稱呼及陳時中任衛福部長時稱外配子女「自己選的國籍自己承擔」,至今日即使開放國門卻未重啟「小三通」。另外,台灣多項農漁產品遭大陸禁止時,直指大陸片面違反國際規範,未見有效應對;當銷日鳳梨賣相不佳、驗出害蟲等反應時,卻蒙頭不吭聲;到近日銷美蘭花遭退廿餘櫃,強調已與美方溝通,並加強自我管理。

不論是商業上對待美、日與大陸的落差,及過去疫情期間對大陸官方或民間的態度,對照總統演講內容,喊話大陸理性、平等與尊重台灣,從以上檢視,我方並未尊重對方,撇除體制不同,不論在貿易行為與人道關懷上,皆顯示我方的傲驕與雙標。

去年蔡總統接受 CNN 訪問時,被問及若中國武力犯台是否有信心美國會出兵台灣,總統的眼神、語氣堅定回答有信心,呼應美國不斷強調與台灣關係「堅若磐石」。但近日紐約時報以「美國計畫將台灣變成龐大軍火庫報導,打臉總統曾對美國出兵深信不疑的信念。雖然美國不斷銷售台灣武器,台灣到底要以「豪豬」之姿,進入完全備戰狀態,或其實是「豪賭」美國及虛幻的「民主盟友各種口號支持,當中共武力犯台時,僅能以儲備的武器撐到美國或其他國家介入?

不論是蔡總統的國慶演說,還是近日國防部長邱國正修改第一擊定義,及國安局長陳明通稱,在蔡總統任內共軍無力對台打登陸戰,兩首長上演內戰戲碼,卻皆未說明備戰外避戰方針。號稱護國神山的台積電,在捐完 BNT 疫苗後,卻要成為政府這場「豪賭」的犧牲品

去年十一月美國陸軍戰爭學院兩學者就以「焦土策略」,至近日彭博報導,美國對台灣若遭侵略,考慮撤台灣晶片工程師,總總跡象顯示美國是以自身利益為優先,政府不僅未在「避戰」上著墨,總統更未對類似對美「獻祭」台積電論述做回應,只眼睜睜讓台灣宛若花癡般貼近美國。

眼看美中對峙日趨緊張,台灣面對兩強也要謹慎,不僅是邱部長認為的「慎戰」,而是慎思如何夾縫中求生存,台灣不論是刺蝟豪豬,還是花癡和平是我們的 DNA 與核心價值,才能實踐守土衛國,你我同行












國慶表演再精采 仍得認清現實


2022-10-15 05:07  聯合報/   張健常/軍退(台南市)



今年國慶日表演最大亮點,無非是日本京都橘高校學生精采活潑演出;但隨著繽紛花絮落幕,國內不同族群評價亦兩極,正如十四日黑白集「女孩的青春,大人的口水評論,當戴上政治顏色眼鏡看表演,自然引發網路口水,甚至讓國內名校演出也相形失色。

如要比創意,大約三、四十年前國慶前夕,在南京東路前中華體育館內舉辦「四海同心晚會」,可說精采絕倫,毫無冷場。當時任教北一女的黃鈞老師,在沒有電腦繪圖年代,發明排字藝術,以眾多學生為色彩元素,用翻背板簡易道具,在偌大會場上,快速變換著各種圖案,讓演出過程充滿驚喜,而這些演出成果都是集眾人之力,犧牲課業時間辛苦排練而成。

在總統府前,當時還稱介壽路廣場國慶大會時標準畫面,就是集合眾學子戴不同顏色傘帽拼出「中華民國萬歲字樣,展現眾志成城的視覺震撼,也是那一輩人走過歷史歲月共同記憶

國外各項表演通常帶有不同文化與風俗民情,反映生活水平。史記.管晏列傳:「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當下的台灣內憂外患不斷,已被外媒公認「火藥庫」,連是否延長徵兵役期,就已把家長、學生搞得人心惶惶。

台上表演再怎麼精采,也像放焰火一樣稍縱即逝,老百姓關上電視後還是得面對現實,這才是政府要認真解決的問題。












從諾貝爾獎看李遠哲


2022-10-15 05:07 聯合報/   朱立安/大學教師(嘉義市)



日前,許久不見的李遠哲突然上網路直播,他指出台灣往下沉淪,民進黨快速腐化,且痛批蔡英文能源政策錯誤不斷!接著話鋒一轉,流露出他對副總統賴清德的讚賞和疼惜

這果然是李遠哲。廿二年前以國政顧問團身分支持陳水扁,民國九十三年(二○○四年)投票前兩天又公開支持扁呂配,之後為宇昌案背書,卻在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眼看他支持的賴清德在黨內初選被網軍打到滿頭包的同一人,從不遮掩以學者身分伸手政治圈

恰好這陣子諾貝爾獎公布,我發現國外仍有閉門潛心在自己領域,不搞政治、不長袖善舞、不逢迎交際,甚至連自己任教職位都不保者都大有人在,這些人令我敬佩。

當今一些獎項已演變為某種公開展示,除了入圍者專業成就,也考慮其他因素,比如不頒給呼聲特別高的候選人,表示不受外界干預。近年台灣亦有音樂獎項評審認為,「年度專輯」和「年度歌曲」重點不在專輯或歌曲本身,而在把該年度社會大事作為評選指標。所以得獎人往往很謙虛,因為他們瞭解獎項內外都有優秀遺珠,不必把得獎光環掛頭上。

至於李先生那場專訪呢?我聽來並不覺得對賴清德有加分,網路討論也集中在蔡英文團隊霸道無能、民進黨不民主、和教改失敗元凶是否是已入土李登輝與前教育部長吳京













台海穩定 需台美中政策線有交集


2022-10-15 04:55  聯合報/   孫揚明/資深媒體工作者



中共廿大後的台海政策,及對可能衍生出後果的預期,逐漸浮上檯面。美國前亞太副助卿柯慶生為首的五位學者,在「外交事務雙月刊上為文,提出以華府、台北與北京三處,分別以「威懾與保證」做為思考台海形勢的基礎。

其實,以「威懾與保證」為基礎所建構的形勢,只能在外交情境需要時,勉強從外部堆積出一個不具內部凝具效果的架構,威懾與保證的效果往往隨形勢與利益而發生變化,彼此戰略上信賴,更是常受到考驗。

柯慶生等人所提的華府、台北與北京三方構念是對的;但要構成台海穩定現狀需是三條政策線,而非單純的「威懾與保證」。

由過去近卅年經驗,可以清楚了解到,兩岸和平穩定或說是現狀維持,勢必要有一個非常明確而堅實的政策基礎與背景。而這個三方政策線所交會而成的共同交點,才足以維持一個穩定架構;若是任何一方偏離這個軌道,就不能構成/維持所謂穩定的(台海)現狀。

首先,來自美國這條政策線,它的基礎必須是來自所謂「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其內涵包括自上海公報以來一貫講法,最主要的是在民國六十八年(一九七九年)起,承認中共代表中國而兩岸關係定位,則是一個未完成內戰這個概念保證了一個不分裂中國這是基礎

第二條線來自北京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毫無疑問,此背景是由中共元老鄧小平所提「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後來的江澤民、胡錦濤,乃至習近平為止,大致都遵守兩岸現階段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階段」。此階段進展,甚為不易;其實是從最早兩岸零和式競賽,到後來錢其琛新三句話再到兩岸同屬一中。晚近的則是胡錦濤兩岸和平發展到習近平堅持的心靈契合。

第三條線則是來自馬政府時期提出的兩岸和平競賽。它的背景是早期李登輝的一個中國政策,稍晚的一國兩區國統綱領及後來台北學者蘇起所提九二共識」。

這三條線大致從冷戰結束前後開始,成為台海穩定基石。而其中一個共通概念,即是其中皆蘊含有某種程度或某種形式的「一個中國政策。但一個重要概念是,這三條線必須要同時聚焦在同一點,才會有、也才能有所謂的和平而低緊張度台海穩定;其中只要任何一方政策線出現偏離,就會產生不測後果。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台北、北京和華府三方都曾因錯估形勢而引發過危機,分別是美國同意李登輝訪美、中共在九六年三月的軍演,與李登輝貿然提出的「特殊兩國論」。

當前台海形勢緊張,無疑是始自蔡英文上台後偏離一個中國概念;再加上美國出了個川普總統,使得構成台海穩定的三條政策線頓失兩條,及至拜登上台,政策依然結果引來中共強力反彈。雖然美國一再試圖壓制,但北京則是極力頑抗甚至準備武力解決

如果僅以「威懾與保證」來面對這形勢,沒有政策線共同焦點,根據過去的經驗,顯然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美中科技戰 台灣如何夾縫求生


2022-10-15 04:55  聯合報/   李貴敏/律師、國民黨籍立委(台北市)



美國宣布對中國大陸實施新的晶片出口管制,立即引發全球連鎖反應。一旦美中科技戰發動雙方堅壁清野,台灣還有辦法在窄縫中求生存嗎?

看到核心產業面臨如此危機,實在看不出綠營官員做了什麼努力?凡事政治掛帥,只知道狂打親美仇中牌,一點都沒考慮到產業命脈維繫全球性危機!一旦台灣停滯不前或企業將技術移出,對台灣經濟影響有多大?政府一點都沒有警覺嗎?

以半導體為例,半導體技術美國依舊維持領先。所以,當美國對華為實施管制後,立即受到嚴重打擊。但同時也提醒大陸,關鍵技術必須自給自足。所以,對大陸半導體已認知必須加快腳步擺脫對外依賴局勢

反觀台灣,因過往布局得宜,在前一波中美貿易戰中因禍得福並獲利良多,但也提醒半導體晶片過度仰賴台灣的現狀。雖然台灣在上一波中美貿易戰裡,還可以把損害降到最低;但在現行中美科技戰上就不一定了。畢竟,半導體技術關鍵技術,尤其在華為出口管制與制裁中,台積電等多家廠商為取得出口核可,已向美國提交詳盡重要資訊

台灣半導體晶片供應如有任何狀況,勢必影響全球經濟。有鑑於此,美國早規畫替代方案。除了半導體產業的晶片法案迅速通過外,更倡議美日台韓 Chip 4 晶片聯盟。從全球供應鏈角度,台灣自然不能也無法缺席,但是 Chip 4 到底給了台灣什麼好處?

何況,科技產業發展四個主要因素技術、人才、資金和市場。台灣的市場絕對不如大陸及歐美日韓。至於資金也因台海危機而移出、減少或弱化,目前只剩下「技術」和「人才」。如果 Chip 4 或國際合作,把台灣僅剩的優勢移出或共享,台灣還有能力在國際競爭嗎?

試想,當我們的先進製程或技術到了歐美日韓,國外廠商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自然可以加速成長、迎頭趕上。反觀台灣,台積電在南京也有廠,萬一美國全面禁止半導體科技在中國大陸實施,台積電和半導體廠商在被迫二選一情況之下,又該如何自處?











BF.7虎視眈眈 台灣準備好什麼了?


2022-10-15 04:55  聯合報/   劉培柏/前台灣省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新北市)



國外研究報告指出,BA.4 和 BA.5 病毒之抗原結構相近兩者在棘突蛋白 R346 核甘酸多重變異,衍生出 BA.4.6 和 BA.4.7,及 BA.5.9 和 BA.5.2.1.7 等變異株病毒。其中 BA.5.2.1.7病毒,簡稱為 BF.7,已在歐美多國出現,感染比例逐漸攀升,專家預測遲早會成為全球新冠主流病毒株。

十三日起,防疫政策大開國門之零加七政策,是否將引入這些國外流行株,預料其會漸取代目前國內流行中的 BA.5 病毒。筆者猜測年底前,國內或將出現一波 BF.7 疫情。

依據國外研究資料顯示BA.4 和B A.5 衍生的變異病毒株,病原性和毒力基因結構仍無變異;因此,和感染 BA.4 和 BA.5 病毒一樣,感染者大部分為無症狀,或只呈現發燒、咳嗽、頭痛、疲倦、嗅覺異常等輕微的症狀。但,其中 BA.4.6 和 BF.7 變異株於人體内的增殖及抗體逃脱能力增強研究資料指出,BF.7 對 BA.4 或 BA.5 的抗體逃脫能力高二.四至二.六倍,意即感染 BA.4 或 BA.5 恢復者,或打了現行次世代 BA.5 疫苗,BF.7 病毒還是具有很强的突破感染能力。此即表示,縱使打了兩劑現行疫苗追加劑重複感染情事會成常

再者,目前醫藥界用於治療新冠患者的單株抗體,效力將大降,必須增高使用劑量才能達治療效果。針對此,防疫中心有何因應對策呢?

疫情指揮中心已在入境旅客檢測到多起 BF.7 感染者,近幾日國內每天仍有四、五萬本土 BA.5 病例,政府卻在「輸人不輸陣」之政治考量下,貿然決定自十三日國境解封對入境旅客不再作强制性檢驗放任感染者逕自入國門,BF.7 病毒在社區內傳播似無可避免了。BA.5 未走,BF.7 又將來攪局,多種新冠病毒內外夾攻,只能好自為之,自求多福。

十三日當天,蔡總統和多位官員,及執政黨桃園市長參選人,一同前往桃園機場視察大內宣表示:「台灣準備好了,歡迎光臨」,政治意味濃厚卻未見防疫警覺。賴副總統則在臉書寫道:「這代表台灣進入後疫情時代,接下來要全力拚經濟拚復甦。」筆者納悶,國內 BA.5 疫情仍熾熱,境外又有變種病毒 BF.7 虎視眈眈待入侵,台灣準備好什麼了?哪來後疫情時代呢?其實,迎接的該是另波新冠疫情災難吧?











選舉視聽「暴力」 有權說不嗎


2022-10-15 04:55  聯合報/   鐘重發/退休教師(彰縣北斗)



還好放在看板上的照片大都是以前就拍好的;還好照片都已大量美圖修修;還好底色不再強調是強烈深綠、深藍,所以看板上的參選人都顯得較年輕、帥氣、漂亮並溫和。只是在選前,難道民眾抬頭,連不想看都不行嗎?

離投票日越近,在街口、市場拜票的團隊就越多,越是壅塞的街口市集越是必戰之地,有時路口四角就站著數組的競選團隊。在選前,難道路上民眾和車前雨刷都需被硬塞傳單、口罩嗎?連不想拿都不行嗎?

接下來,參選人大聲公的拜票宣傳車會滿街跑,前腳剛過了鄉鎮長參選人,後腳就來了議員和代表的,有時不同政黨的兩車前後相隨,或是狹路迎面相逢,車前兩廂加大擴音相互較勁,加大的混音根本連參選人的姓名都聽不清,更別說競選牛肉。選前,難道拜票聲連不想聽都不行嗎?

響起的家用電話幾乎都是拜票或民調,難道民眾被送郵件、訊息、看黑函和電話騷擾,連不想收接都不行嗎?

我們經常自傲台灣有民主的選舉,甚至用「民主的鳳梨」、「民主的石斑」來堆高台灣民主高度。不過,在選前,民眾難道不能有拒絕看板、旗幟、傳單、簡訊拜票、宣傳車、大聲公等對視聽的強暴嗎?

會不會流入惡質選風的漩渦,還是基於民眾投票選擇的強化。也唯有民眾的覺醒,才會讓選舉回到乾淨、安靜、心靜的選風,讓民眾能在眾多參選人中比較其政見承諾、品德操守,還有為民服務的能力和熱誠!


周行一/在「雙打擊+1」環境中消弭戰爭風險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周行一/在「雙打擊+1」環境中消弭戰爭風險
◆  林中斌/拜登敗部復活 對中調緩姿態
◆  楊志良/不流淚的鱷魚
◆  洪蘭/記憶 交給電腦就好?
◆  王文華/包子上的那張紙
◆  馬凱/40年前故技能救今日通膨?









周行一/在「雙打擊+1」環境中消弭戰爭風險


2022-10-15 05:07  聯合報/   周行一(作者為政大財管系名譽教授)



台灣正進入一個艱難的「雙打擊double whammy)+1」環境中,一個打擊是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增高,另一個打擊是台海地緣政治風險數十年僅見,+1則是 ESG 給台灣社會的衝擊。對七十歲以下人而言,這是一生中前所未見高風險時期,雖然有人覺得只能逆來順受,但是我們能改變環境!

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後,台灣經歷長達六十四年和平,民國六十八年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後,中共對金門等外島停止「單打雙不打」砲擊也已四十三年。在台灣,曾在外島當兵,六十五歲以下的連中共砲擊聲都未聽過。我於民國七十一年初至七十二年四月在金門服役,幸運地未經歷任何中共攻擊。我這一代因為有長輩經歷過戰火,畢竟對戰爭算是有印象的,但愈年輕的人,對戰爭一定愈沒感覺,尤其是民國八十九年以後役男,役期日益縮短,現在只四個月。

民國一六年(二○一七年)我到歐洲訪問時,涉外官員告訴我,他們很擔心歐洲年輕人對戰爭沒感覺,這樣比較容易發生戰爭。除了民國八十至九十年(一九九一至二○○一年)南斯拉夫分離成六個國家戰爭外,二次大戰後沒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可惜他擔心的事於二月廿四日發生了,俄烏戰爭是二戰迄今歐洲國家間最大的戰爭,九月廿一日俄國開始動員卅萬預備軍人,準備投入俄烏戰場,這是蘇聯解體後的最大規模動員令。

俄烏戰爭已打超過二三○天,近八百萬難民逃離烏克蘭,境內還有大約九百萬人流離失所,戰前烏克蘭人口不到四千四百萬,今年經濟規模將縮小三成以上,俄國經濟也將衰退四.五%,這麼高代價,真是慘痛!

美國在戰前不斷向烏克蘭警告俄國會入侵烏克蘭,而且威脅俄國,開戰後將被嚴厲制裁,但西方媒體開戰初尚表示對俄國的入侵感到意外。烏克蘭人在戰前接受英國 BBC 訪問中,明顯感到焦慮,但是表示生活正常。

台灣現在的內外情勢與俄烏戰前情況類似,島內前所未有地熱烈討論台海局勢,美國不斷威脅中共不能攻擊台灣,民眾的戰爭焦慮感明顯上升,也了解歐美企業在台灣的投資可能會減少,台商必須在台灣以外布局替代性產能,不利於台灣經濟,但是許多人表示自己無法改變現狀,而且沒有選擇,必須生活在台灣,能夠做的就是盡量生活正常。政府也了解情況的嚴峻,已預告役期會延長國防部已警告解放軍,只要進入台灣領海,國軍將視對岸已先發動攻擊。

這波全球經濟大減速會在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回到疫情前狀態,台商適應力強,將能夠為 ESG 適度調整策略與營運,不過兩岸的地緣政治風險將是我們揮之不去的夢魘。

儘管焦慮感升高,但是大家仍覺得發生戰爭的機會很低,這個時候反而更危險。人民並非無能為力,只要明確告訴選區內的政治領袖,我們要的是維持現狀,戰爭風險的升高是無法接受的,政治領袖必須回應選民,要維持現狀但是不要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