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黑白集.陳映真的夜行貨車
.經濟日報社論.第三次能源轉型首重「三穩」
經濟/第三次能源轉型首重「三穩」
2016-11-24 00:4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灣電力供應,從光復之初的水力發電,到上世紀70年代改以燃煤火力發電為主力,再到70年代末邁入核能發電,從水力到火力再到核能,歷經兩次重要的能源轉型,除因為國際石油危機影響,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台灣從農業社會邁向工業社會,電力使用需求大增,而我國又是一個高度仰賴從國外進口能源的國家,兩次能源轉型既要考量國際能源供應現實,更要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所需。
今年民進黨首次完全執政,蔡英文總統的競選政見中,強調我國必須在2025年實現非核家園,換言之,未來九年,占國內供電約18%的核能發電要逐步歸零,蔡總統寄望綠能取而代之,這項重大轉變,將會是我國第三次能源轉型。相較於前兩次能源轉型,第三次能源轉型的挑戰更大。
近20年來,國內新電廠開發愈見困難,包括核四、彰火等電廠,不是興建過程延宕,就是在評估作業時就已胎死腹中,以致於近年台灣供電情況每下愈況,備用容量率在1999年達到28.1%的近30年高峰後一路下滑,去年時只剩11.5%,今年更極可能掉至個位數。過去十年台灣的供電情況,可以用「吃老本」三字總結。
台灣在上世紀90年代經歷過慘痛的限電危機後,藉由開放民營電廠等方式穩住供電,九家民營電廠陸續投入供電後,從2003年迄今,台灣從未限電。然而,這個「電力淹腳目」的好光景已不復見,近兩年供電愈見捉襟見肘,今年情況尤其嚴重,過往不應出現供電吃緊的秋天,多次出現供電警戒,顯示國內供電穩定已經響起了警報。
在供電環境相對脆弱之際,新政府仍決定推動綠能並逐步減少核能,在2025年時,將再生能源的供電比重,從目前的4%大幅提高至20%,這樣大膽的構想,日本朝日新聞日前專訪經濟部長李世光時,直言蔡政府的非核能源政策在亞洲罕見。「罕見」或許是日媒的客氣之詞,背後的真正含意,則是對台灣是否能在2025年前完成綠能取代核能的政策抱持質疑。
不只朝日新聞質疑,包括美、日、歐等在台商會,或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等企業家,都對未來幾年台灣在推動能源轉型時可能出現的缺電問題提出警告。
林全內閣上台後,已經兩度暗示,若國內出現供電危機,會考慮讓核一、核二兩部目前停機的機組恢復發電;經長也表示,對於推動綠能,台灣的「時間壓力非常大」。
蔡政府非核家園的目標已定,此事攸關蔡總統與民進黨的政治生命,未來出現轉圜的機會極微,但台灣第三次能源轉型關係國計民生,政府有必要更細緻的說明轉型的路徑、時程與投入成本,以利企業、國人提前做準備,期間也必須要兼顧三個「穩」,才能將我國第三次能源轉型的陣痛降至最低。
第一個「穩」是穩住供電。從德國與日本的綠能轉型路徑來看,適當使用火力甚至核能發電,是等待提升綠能發電比重、又能穩住供電的必要方法。林揆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說,若台灣缺電,就會重啟核一與核二,雖然遭致部分民進黨內人士或環團抨擊,甚至揶揄又是髮夾彎,但這其實是理性、務實的作法,應予以支持。
第二個「穩」是穩住電價。日本在311福島核災後,採用大量天然氣發電以取代核能發電,造成電價大漲,企業與民眾負擔加重,台灣未來幾年也會走類似日本的老路,提高天然氣發電比重,政府必須提早擬定政策,若國際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揚時,政府要如何穩住電價。
第三個「穩」是穩住碳排放,在增加火力發電以因應降低核能發電比重的同時,政府也應該做好汙染控制,以避免碳排放激增並帶來新的環保爭議。
非核家園與推動綠能是新政府的理想,然而,穩定的供電、電價與控制排汙,則是台灣發展經濟時必須面對的現實。理想與現實兼顧,是我國推動第三次能源轉型時不可忘記的硬道理。
聯合/陳映真的夜行貨車
2016-11-24 00:4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陳映真作品「夜行貨車」書封,畫中人物即為陳映真。 圖/遠景提供
現今被歸類為「左統」的陳映真,曾是台灣鄉土意識的掌旗者。
七○年代,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國民黨政府的統治合法性動搖,政治反對運動勃興。陳映真曾是當年台灣鄉土運動的弄潮人,如今病逝北京,其一生跌宕起伏,引人深思。
陳映真和《夏潮》團隊,曾是當年台灣政治反對運動在論述和動員上的重要支柱,許多憤青學子皆受其感動與啟蒙。陳映真在文學上使用的是大家共同的語言,但在政治上則心有所屬。因此,解嚴後,陳映真去到北京,其他鄉土運動者如王拓等則傾向或進入主張台獨的民進黨。
這是那個時代人物常見的「同途殊歸」。譬如,當年鄉土人物高舉反帝反美口號;但至當年的政治反對者也成了今日的既得利益者後,反帝反美已在其政治論述中消失。
陳映真受到台灣文壇及政壇的尊崇不衰,是因為他的真誠、熱情與才華感動並折服了眾人。許多今日文壇及政壇的俊彥,當年心中那株火苗是由陳映真點起來的,只是後來的歸趨不同。因而,即使是同途殊歸,陳映真仍然被人懷念。
陳映真的中國思維,幾乎是形成在文革高峰期;但當中國崛起儼然已成舉世共識,台灣人的中國情感卻陷在低潮。陳映真的中國情懷或許太過癡情,相形下就顯得這一代台灣人的中國感情有些吝嗇。
人生有如陳映真的小說《夜行貨車》,也許每一個車內人都自己覺得心燈是亮著,但路畢竟是黑的。
聯合/當不負責企業遇上不負責政府
2016-11-24 00:4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復興航空無預警宣布解散,松山機場停機坪與機棚停滿興航的飛機。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復興航空驟然宣布解散,留下大量旅客滯外及員工失業的爛攤,讓投資人和社會大眾錯愕不已。兩次飛安事故及過度擴張造成營運困境,加上兩岸關係倒退陸客止步使載客率大跌,讓興航選擇黯然退出航空市場。更糟的是,政府在整個事件中簡直宛如旁觀者,看不到任何監督、應變或管理的角色,令人失望。
復興航空之所以選擇「解散」,而不同於一般艱困企業宣告「破產」或申請「重整」,原因是:一,興航的資產仍大於負債,依法不能宣告「破產」。二,一般申請「重整」的企業多因財務困境暫停營業,仍試圖維持公司的存續;而興航資方則已完全失去經營意願,所以片面宣告解散。
但興航銀行團卻抱持不同看法,他們反對直接解散,將向法院提出重整之議清算債權,並尋找新的經營者接手,讓飛機續飛。這個想法,為這家已有六十五年歷史的公司提供了另一個解決可能:若真有人願意接手,至少可避免該公司兩千名員工立即失業,包括既有航權及離島旅客的輸運也可以保住。然而,如果客觀環境因素不變,有沒有人願意接手這個「每天開門即虧一千萬」的燙手山芋,則是個大問號。
從這次興航宣布停飛手法之粗糙,恰可看出該公司第三代接班後的暴走作風:好大喜功式的擴充、缺乏責任感的飛安管理、缺乏深思的經營決策,短短幾年即把公司推向絕境。我們不能說新生代接班都不可靠,但這種不知先人創業之艱苦、卻把龐大事業當成兒戲般揮霍的故事,在台灣恐怕不是罕見案例。否則,上個月才在那裡慶祝加開五個日本航線,這個月就把旅客和員工全都死當,請問這是什麼企業責任?而停飛當天的訊息遮遮掩掩、反反覆覆,把信賴公司的股民耍得團團轉,這又把信譽和形象放在哪裡?
興航宣布解散的草率,對照政府主管部門從交通部、金管會、民航局到證交所的一路「狀況外」,恰成正比;要說興航有多不負責,那行政部門就有多無能。八月間興航旗下的「威航」宣布停飛,已是一大警訊;但政府卻當成這只是廉價航空市場可有可無的自然淘汰,不以為意。尤其,興航停飛的訊息傳出後,一時間竟沒有任何部門可以證實消息之真偽;因此,只能任由投資人在市場瞎摸,而有心人士則趁機倒貨。行政院跨部會會議,也只見一群副主管參與,如無頭蒼蠅。興航匿報重大訊息,主管機關卻坐視市場翻雲覆雨,事後僅由證交所罰款一五○萬元,民航局裁罰三百萬元,這於事何補?
復興航空在資產尚有五十幾億元淨值下宣布解散,另一原因是,「日虧千萬」的窘境看不出有好轉跡象;其潛台詞就是:「蔡政府的兩岸政策,會讓兩岸航線一直賠下去。」對興航而言,近年開了十幾條兩岸航線,正在蒸蒸日上;但五二○後兩岸關係轉冷,陸客大減,興航擁有的二線城市航點受到的打擊最沉重。往後看,政府政策毫無鬆動或解凍的跡象,再硬撐下去,不可能等到轉機,不如早日死心。
從這點看,即可知兩岸關係倒退引發的後遺症正在擴大。先前的遊覽車、民宿、土特產、旅遊業叫苦只是序曲,現在,野火已延燒至航空及旅館業。以興航為例,公司一關門就是兩千員工失業,十萬旅客權益受損,若干偏遠地區航線中斷,下游旅行社受牽累者更不計其數;這些,政府都不放在心上嗎?諷刺的是,面對這麼嚴重的經濟事件,主管機關只會喊著要辦「內線交易」,卻拿不出辦法來幫消費者、員工及離島居民解圍,當然更不會想到聰明的解方;這樣的政府,有能力服務民眾嗎?
從台化關廠、中油南遷、台塑被迫討回饋金一路下來,政府對企業的不友善,歷歷在目。如今興航主動棄子投降,莫非隱喻著一個經濟黑暗時代的到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