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4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健全房市手法不能太粗暴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  聯合報社論/「議顏堂」比「宏荒」,陳耀祥裝視障?
◆  聯合報黑白集/紅綠共識:官比法大
◆  經濟日報社論/健全房市手法不能太粗暴







經濟日報社論/健全房市手法不能太粗暴


2021-12-24 02:05  經濟日報 /   社論
為遏止炒房亂象,內政部日前祭出禁止預售屋換約轉售、嚴懲炒作者等五大措施修正草案。圖為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內政部日前提出「平均地權條例」與「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修法草案,全面限制預售屋換約轉售、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嚴懲炒作者、預售屋解約需申報與建立檢舉獎金制度等,被視為近年政府最積極的打炒房政策。但由於醞釀修法過程匆促,在欠缺與各界溝通下法案就送至行政院,若最終這就是政院版的打炒房措施,很可能無法達到健全房市的目標,反而會在過熱的房市上火上澆油,讓平抑房價的美意適得其反。

房市在過去20年經歷兩次起落,第一次是網路泡沫化與SARS疫情帶來的房市低潮,在2008至2011年兩次美國量化寬鬆(QE)的資金浪潮推動下,國內房價在2014年漲到史上高點,然後經歷數年的修正,在近年低利率等因素推動下,房價再度回升至歷史新高。房價變化不僅是經濟議題,更是政治議題,高房價引發年輕人對居住正義的怒火,在馬英九執政時就曾因高房價引發民怨,蔡總統執政後,房價更勝過往,民怨正不斷累積,這也是內政部推出打炒房重拳的重要原因之一。

蔡總統政見之一是興建20萬戶社會住宅,這是落實居住正義的解方。然而目前全國社會住宅推動進度不如預期,雖然蔡政府強調2024年可以達標,但包括台北市長柯文哲等地方首長均認為達標的難度很高,且行政院將招標中、興建中的社會住宅案件都列入達成率計算,很有可能到2024年時只有名目上達標。平價社會宅供給不易,現有房產市場又因為豐沛資金而不斷走高,加劇了無房產者剝奪感,加重了有意購入第一套房或換房者的負擔,成為民進黨要延續執政權的一大障礙。

從政治面考量而推出的打炒房措施,若沒有完整的配套,往往就是讓房市愈打愈漲。以同樣深受高房價之苦的南韓為例,南韓政府自2017年提出多項打炒房措施,但包括囤房稅與房產稅實施內容與時機點的不當,讓房東將成本轉嫁給租屋者,租屋者負擔大增轉而購房,反而讓房市愈來愈旺。南韓打炒房失敗的血淚斑斑,直到今年南韓央行升息,才壓抑住房價漲勢。

從台灣與南韓打炒房的例子可以看出,執政者為凸顯控制房市的企圖心,因政治情勢所迫而倉促提出的壓抑房市措施,在缺乏宏觀經濟面的預估與對房產行業特殊性的瞭解下推出的政策,效果往往適得其反,讓首購族或僅有一套房的換房族群承受更大的購房壓力。舉例來說,內政部此次的修法特別針對預售屋的轉售訂出各種限制,房地產業界即預測正式實施後,預售屋的定價權將完全掌握在建商手裡,這會不會讓購屋者處於資訊更弱勢,能否真的起到壓抑房市的作用,政府在研擬法令時必須做更嚴謹的評估。

從近年房地產價格推升的歷史經驗來看,地方縣市標售土地是房價轉熱的因素之一,中央政府應站在全國財源分配的高度上,適度減緩地方縣市釋出土地的速度,這樣可以從源頭減少房市熱燒的薪柴。從貨幣供給的角度來看,明年美國多次升息已無懸念,我央行雖未明確公布升息計畫,但已預告貨幣政策一定會朝緊縮走,加上央行現有的信用管制措施,明年房價受資金潮推升的情況將會明顯改善。

健全房市最好的結果是讓房市軟著陸,讓房市跟進總體經濟變化而起落。目前政府提出的打炒房措施若施力不當,讓房市在升息周期來臨前出現不合理飆升的末升段行情,反而會讓一般購房者套在最高點。健全房市從資金供給、土地標售、公平稅制和資訊揭露下手,必定能讓房市回歸基本面。內政部用嚴刑峻法來打擊炒房,或許能獲得一時政治上的支持,但未必能讓房市真正降溫,政院送出法案前必須三思而後行。













聯合報黑白集/紅綠共識:官比法大


2021-12-24 02:02  聯合報 /   黑白集
新竹市長林智堅日前拋出「新竹縣市合併升格」構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季青漫畫


習近平曾為中國崛起高舉過幾把旗號,「依法治國」就是其一。那句「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的口號,極為清亮,不牢記都難。但此刻,人們發現,連張高麗一介退休的領導人都進不了這籠子,倒是制度被他捅了個破洞,連北京也沒有設法彌補。

日媒獨家報導,涉及性侵女網名將彭帥醜聞的張高麗,不但至今平安無事,且經確認,明年二月北京冬奧開幕時,他兩張已掛在張家口賽場休息區牆上的照片,將一直掛到賽事結束。真不知是想為冬奧增光,還是要讓它蒙羞?

習近平打貪打得猛,抓了不知多少高官,跟他同為紅二代的薄煕來都被丟入大牢。但張高麗性醜聞爆開,北京不開籠子卻開後門,趕緊讓網管下架彭帥微博貼文,幫忙湮滅證據。同時,還讓彭帥公開亮相,強顏歡笑說沒被性侵。壟斷遮掩作風,哪來的依法治國?

當年習承諾,「任何人都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這話已被張高麗劃開了口子。問題是政治局常委周永康遭整肅,張高麗卻安然無事,此中玄機絕對與法律無關。

現在彭帥之事舉世議論紛紛,反正照片掛久,人就清白了。論厚顏的本事,民進黨早深諳箇中三昧,譬如為了一個同志的頭路,就可硬推縣市合併。官比法大,紅綠兩黨共識著實太深!












聯合報社論/「議顏堂」比「宏荒」,陳耀祥裝視障?


2021-12-24 01:57  聯合報 /   社論
NCC主委陳耀祥備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中第二選區立委補選開打以來,國民黨候選人顏寬恒每天遭到綠媒電視台鋪天蓋地圍攻,假訊息夾雜,對選舉的公平性造成極大影響。這種「議顏堂」現象雖經民眾不斷檢舉,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卻漠然以對,不積極處理。NCC主委陳耀祥在立法院答詢時,竟拿王力宏夫妻離婚互控事件也被廣為報導為例,稱政府不會對媒體的新聞選材下指導棋,這須靠媒體的「自律機制」。陳耀祥難道忘了,他去年用什麼藉口關掉中天電視?

陳耀祥把「議顏堂」現象和「宏荒」事件拿來相提並論,根本是竹篙湊菜刀,完全風馬牛不相及。身為NCC主委卻如此胡亂比擬,若非裝儍,就是腦筋糊塗,擔當不起這個職位。說穿了,無論王力宏事件再怎麼花邊無限、滋味萬般,終究只是一個藝人的私德問題。但「中二」補選是國家的公共事務,是政府必須中立辦理的政治活動,NCC有責任監督媒體報導的衡平及真實性。這點「公」與「私」的分際,陳耀祥都無法區別嗎?

回顧去年底,陳耀祥與其領導的NCC委員決定不發照給中天,一方面是以中天企業主蔡衍明介入新聞製作為由,指責該台「內控失靈」;另一背景則以中天在選舉期間過度報導韓國瑜,屢遭申訴而未改善,認為是「自律失靈」。嚴格而論,這兩件事中天確有改善空間,但NCC卻據以驟然將它關台,為蔡政府留下了「箝制言論」的罵名。反過來看,如果這兩項標準應該確實謹守,這次綠媒的「議顏堂」事件已超乎中天關台的標準,NCC收到四十五件民眾檢舉案,為何均未見妥善處理?

進一步看,所謂的「議顏堂」現象,除親綠媒體刻意利用政論節目醜化顏寬恒、拉抬民進黨候選人林靜儀,企圖影響中二選區選情;更嚴重的是,暴露了蔡政府執政下媒體言論一元化的徹底程度。每天晚上民眾打開電視新聞頻道,從四十九台到五十四台幾乎清一色是親綠的聲音;其中,僅一年前被關台的中天五十二台迄今維持「黑頻」。這種言論高度「集中化」、「一元化」的情況,怎不令人擔心?

說來諷刺,民進黨在野時不斷呼籲與追求「黨政軍退出媒體」、「黨政軍退出校園」,認為這是民主政治的基本條件。但到頭來,當執政權握在手裡,它自己卻用更惡劣的手段去影響與干涉媒體,並大剌剌將綠手伸進校園。在成群的親綠媒體中,有電視台負責人是堂堂民進黨派系掌門人,還掌握成串的中央到地方民代;有的電視台股東及董事會都是綠營大老。也難怪,陳耀祥面對這些黨政來歷很硬的綠色媒體,只能低聲下氣消極處理,他敢像對待中天那樣雷厲風行嗎?

尤其可議的是,「議顏堂」案件不僅事關政論節目的政治立場,更摻雜了鋪天蓋地的假訊息,及地方人士口傳之「奇聞軼事」。其中,有些故事到了極其荒唐的地步,卻被視為上好題材拿來炒作。若顏家真涉及那些事件,政府早該法辦拘提,怎能任其當成「談資」來用?

「議顏堂」一案,不僅顯示顏寬恒在此次補選中受到的不公對待,也反射了當今政府「一言堂」的集權已無所不在,毫不在乎輿論公評。早年,政府主要是控制公營媒體為其發言喉舌;如今,卻連多數民營媒體也遭到收編,或為了政治利益而自願輸誠投靠。在台灣民主化卅多年之後,這種言論控制的倒退現象,實可謂民主之恥;而陳耀祥正是為虎作倀的一大幫凶。


【專家之眼】新聞不自律的海浪 掩飾不了NCC的怠惰

◆  【專家之眼】功在海洋 搶救「海功號」文史大作戰
◆  【專家之眼】新聞不自律的海浪 掩飾不了NCC的怠惰

◆  【專家之眼】德國能源轉型會成為台灣的殷鑒?
◆  【專家之眼】兩岸流而不交? 被綠營抹紅的海峽論壇
◆  【專家之眼】台灣與烏克蘭真是命運共同體?
◆  【專家之眼】烏克蘭危機緩解:北約不東擴,俄不西進?







【專家之眼】新聞不自律的海浪 掩飾不了 NCC 的怠惰


2021-12-24 10:52  聯合報 /   褚瑞婷/世新大學博士候選人
台中市第二選區立委補選國民黨參選人顏寬恒日前批評,有7個電視台政論節目一個多月來針對他造謠抹黑,並認為NCC有偏袒之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這段時間,台灣的新聞頻道內容好像再度走向單一化,公投議題帶來的多元討論彷彿已經結束,取而代之是鋪天蓋地的王力宏婚變消息,而許多政論節目則是被指稱過度偏向單一人物報導,有新聞內容報導偏頗的嫌疑。

日前,台中市第二選區立委補選國民黨參選人顏寬恒批評,有 7個電視台政論節目一個多月來針對他造謠抹黑,並認為 NCC 有偏袒之嫌。儘管 NCC 於第一時間表示,若民眾認為新聞台有違反《衛廣法第27條事實查證,可提出申訴,而目前已經收到顏寬恒方面的檢舉案45件,民眾檢舉13件,NCC 將依法發函給三立跟民視,請業者啟動自律機制。

的確,NCC 不能主動干涉新聞內容,新聞節目是採事後審查制,而非事前審查。然而,新聞內容本有善盡平衡報導的責任,NCC 就算不能主動介入調查,但若新聞節目內容過於不當,難道非得等到擊鼓鳴冤才能盼來 NCC 的覺醒?究其原因,這不是因為 NCC 尊重新聞自由,而是 NCC 對於新聞節目處理失當的態度太過怠惰。

根據 NCC 受理申訴陳情的 SOP,陳情人向 NCC 陳情立案後,案件將由「廣播電視節目廣告諮詢會議進行審議,再由 NCC 做決議,且依法僅得於播送日起20日內調閱播出資料。可是,若細看 NCC 過去對違規新聞節目或內容的裁處案例,從陳情立案到 NCC 決議公告時間,至少兩個月,至多甚至超過半年以上,如此冗長的審議期間,如何能讓因不當新聞內容而導致權益受損的當事人恢復公正報導的權利?

此外,對於政論節目或新聞內容是否有針對單一對象報導過當的事實,NCC 表示「有對新聞報導進行統計監測」,所指的是兩個月才公布一次的觀測資料。現在已經12月底,但觀測結果僅公布到10月,而11月與12月的觀測報告最快要明年2月才會有結果。

更者,根據最新觀測報告,由於11月的陳柏惟罷免案,導致陳柏惟在10月的聲量衝破過去慣性,進入前五名。但是,監測報告無法辨別新聞內容是否對特定人物有惡意攻擊的現象。無論是陳柏惟的罷免案,還是顏寬恆的補選案,只靠監測報告恐怕都無法還給當事人清白。NCC 明知如此,面對質詢卻還是這般回答,坐實了監理機關不但業務怠惰,更讓人覺得態度傲慢。

簡單來說,對於新聞頻道無法自律的現況,NCC 仍需等到民眾或受害人陳情後立案方能審查,或要求新聞台啟動自律機制。但是,若不積極審議陳情案,釐清新聞報導是否有偏頗,受損的當事人權益如何回覆?光靠監測報告是沒有任何具體效果的。更遑論 NCC 過去審議中天或 TVBS 案件時,曾將審議結果列入換照評估的條件,卻有多次被法案撤銷退回的前例,更讓 NCC 面對此類案件的公正性備受存疑。

NCC 主委陳耀祥說新聞事件就像一波波的海浪。難道主委天真的以為船過水無痕?這顯然是小看了新聞報導滴水穿石的力量。主管機關對於新聞報導影響力理解錯誤,讓 NCC 的怠惰顯得順理成章。新聞內容不自律,原來是因為 NCC 的縱容嗎?











【專家之眼】功在海洋 搶救「海功號」文史大作戰


2021-12-24 10:56  聯合報 /   宋燕輝/中華民國海洋事務與政策協會理事
我國首艘南極探險捕撈磷蝦研究船,海功號拆除走入歷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新一期重量級國際關係期刊《外交事務》針對「核武國家的數量十年內是否有變」一事,廣詢外交安全領域專家看法。其中有專家認為,台灣有可能在10年內擁有核武。此當真?

先不論這些國外專家做此預測之依據為何?以及他們的預測是否正確?但自1970年代開始,台灣的確曾秘密進行研發核子武器。蔣介石為對付已擁有核武的中共,曾以研發核能發電為掩護,指示中科院秘密進行核武研發

製造核武需要核材料,尤其是鈾礦。在《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核安全保障制度限制、以及美國政府的反對和監控下,台灣要取得核材料相當困難。

民國 65 年(1976年)12 月,我國漁業研究船海功號橫渡印度洋,經南非開普敦南冰洋恩得比海域試捕南極蝦。在回程中,被交付執行一項秘密任務,由南非開普敦港載運鈾235核材料回台灣。

當年在台灣省水產試驗所海洋漁業系擔任股長、也是遠航南極成員之一戚桐欣說,前往南極原本只是單純的開發漁場計畫,船員都不知道有秘密任務。但正當「海功號」準備返航前夕,任務總領隊水試所長李燦然突然接獲中華民國駐南非大使館通知赴大使館與關鏞大使見面。當時,關大使請水試所協助運送一件包裹回台灣。大使未說明包裹裡裝的是什麼,只是千叮嚀萬囑咐:「航程中,千萬不要泊靠任何港口。」

基於好奇心,「海功號」船長陳長江問我約翰尼斯堡領事館洪領事,究竟包裹裡裝的是何物?這位外交官沒回答,但在一張便條紙上寫下一個代表某種放射性重金屬元素的英文字母和三個數字 (筆者按: U 235),遞給船長看後,隨即取回用打火機點燃燒毀。

「海功號」離開南非的前一晚,大使館運來一個長約三米,高與寬各45公分左右的長柱形板條箱,直接放進研究船的實驗室,陳船長親自貼上「禁止入內」的封條。為了不讓人知道大使館托運「貴重儀器」此事,「海功號」在啟航前夕放船員和研究人員休假上岸。據當時沒上岸休假的一位技士稱,原訂次日九時出港的「海功號」,卻一大早在五點出發

民國 65 年(1976年)3月26日,「海功號」返抵台灣,但前晚先在深澳漁港外海拋錨。港區有軍用卡車、配槍憲兵、並實施戒嚴。次日早上八點多,實驗船駛進基隆港,但當時船上實驗室的封條已撕掉,門也打開,「長形板條箱」也神秘消失。

「海功號」是台灣第一艘前往南極探險捕撈磷蝦研究船,其間共執行53航次海洋試驗調查,在台灣漁業史上扮演著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農委會漁業署稱,此研究船的輝煌歷史正如其名「功在海洋」,深印在國人心中。此「功」指的是「海功號」對台灣南極探險與漁業研究的貢獻。但鮮有人知,此船在台灣核武研發過程幫了大忙。當時約翰尼斯堡領事館向陳長江船長表示,「海功號為國家立了大功」。我駐南非大使也說,「你們的愛國情操實在太令人感動了,中華民國必當以你們為榮」。

「海功號」於民國 82 年(1993年)1月除役,民國 86 年(1997年)安置在基隆八斗子漁港碧砂泊區作為觀光地標,供民眾參觀。但「海功號」金屬結構的船身,因長期放置海岸邊,雖有維護,但顯然不足,因此受長時間海洋環境之高鹽、潮溼以及氣候風化影響,「海功號」雷達塔遭強風吹襲掉落,此衍生公共安全問題。經漁業署、基隆市政府、海洋大學、海科館、水試所、基隆區漁會等單位開會研商後,決定予以拆除。

日前,「海功號」船尾部分已被拆除。但因有文史人士向文化部陳情希望保留,基隆區漁會先請廠商停工緩拆,待政府相關單位現勘後再決定是否繼續拆除。

「海功號」有其重要海洋歷史意義與文化價值。拆除「海功號」的決定與政府推動包括「向海致敬」的海洋政策相關。文化部、海委會、漁業署與其他政府相關單位負有保存台灣海洋文史的責任。建議政府相關單位儘速邀請學者專家前往現場深入評估「海功號」保留的價值與必要。在兼顧公共安全海洋文史保存,期盼政府能找出一個不予拆除「海功號」的折衷雙贏辦法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耶誕快樂嗎?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1640/web/ 

◆  歲末寒冬 扮耶誕老人送暖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耶誕快樂嗎?
◆  全民監督 明天能更好
◆  新冠病毒如同戰爭 可貴的平安夜報平安
◆  手藝大家讚 「我很幸運遇到好師傅」
◆  耶誕內部行銷 凝聚向心力帶動業績
◆  行憲紀念75周年…台灣民主 原來噩夢一場
◆  連苗栗都搶升格 屏東怎麼辦?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耶誕快樂嗎?


2021-12-24 04:16  聯合報 /   張俊哲(作者為台大教授、出版中心主任)
耶誕節真正的主角,而非耶誕樹和裝飾燈,是耶誕快樂的原由。圖/張俊哲提供


平日向朋友打招呼時問:「還好嗎?」得到回應大多是:「還好啦!」不過近兩周很多答案由「還好!」變成「好忙!」且不分校內外與職業別;我都可感受到對方在年底的工作壓力,以及那份不太好的心情。顯然是過多的工作,且大多是不太想做的工作,壓得大家心情低落。如果今天依然是過勞和不帶勁,大約十小時後的耶誕夜,我們連滑手機向人說聲「耶誕快樂!」恐怕都覺得累。

回想最初感受到耶誕快樂,恐怕要追溯到幾十年前的小學時光。當年耶誕節因與行憲紀念日同一天而放假,但真正的快樂乃來自於收到散發著撲鼻香味、黏著七彩亮粉的耶誕卡,以及吃到枴杖糖。即使當年的卡片很俗,雜貨店枴杖糖也很可能和食安脫節,然而仍是美好的回憶。上了國、高中,耶誕節被聯考的壓力「格式化」,「寫卡片」都被「寫考卷」所取代。上了大學,即使宿舍的耶誕活動帶來些許歡樂,也隨即被期末考的陰影籠罩。至於碩士班,回憶僅剩實驗做不出來,以及參加耶誕聚會後必須回研究室做實驗的苦澀。

多年前的一次異鄉耶誕聚餐,竟找回了失落已久的耶誕快樂,且多了一份感動。當年,屬同教會的一對英國夫婦,邀我這位來自台灣的博士生到府過節。他們的邀請我並未意外,因我們當時已經是好朋友;讓我訝異的是,他們家的經濟狀況比我想的還要吃緊許多。雖然麵包、沙拉、牛肉都是超市打折的便宜貨,但烤麵包、調沙拉、煎牛排時的認真態度,以及端盤到我面前的誠意,讓我不折不扣地成為座上賓。飯後紅茶品質雖不及我平時在泡的中價位茶包,但他們一匙一匙地擠出茶包茶汁,並細心地加上牛奶,且附送燦爛的微笑,使那杯熱奶茶的溫暖逾廿年不退。
在我歸國前,未曾聽聞、看見這對英國夫婦的家境有所改善,只有小孩長大,開銷更多。然而,類似上述家庭邀訪餐敘未曾間斷;正因他們家一次又一次的關懷,使我感受到異鄉的溫暖,更使我體會:若只專注自己的困難,恐落入自憐自艾的惡性循環;但若決定看自己還有的,且「願意」助人,或有機會昇華為「樂意」助人,快樂也就跟著來。

本篇發想於兩周前事情多到不行的某天。當晚,新生南路整排耶誕燈提醒我:如果日子和心情再不變,兩周後恐怕將以糟透了的心情回「耶誕快樂」,情何以堪!當我想到那對英國夫婦,加上收到他們廿年來未曾間斷的賀卡時,覺得是該調整心情的時候了。在此,先祝福每位讀者耶誕快樂。真的,要快樂!












歲末寒冬 扮耶誕老人送暖


2021-12-24 04:13  聯合報 /   釋常俱/自由業(新北市)
溫度降街友蜷縮蓋紙板,志工送便當、暖暖包及棉被。圖/基隆市天行者慈善協會提供


朋友來訊:「冬至有人陪你吃湯圓嗎?」我看了啼笑皆非,朋友似乎覺得單身很淒慘;我雖一人,但有房,日子還過得去,但對街友來說:今天昨天前天…每天都一樣,冬至不是團圓,而是意味著對抗嚴寒。一般人期待的耶誕、跨年、除夕…對街友言,只是漸漸加深的考驗,一不小心每天都可能成為句點。

公車停靠西門町,甫下車便撞見一中年人,揹著紅色氣球售屋廣告,像耶誕老公公發禮物似地對路人遞傳單,我伸手接下一張,上頭寫著:「西門町一一八八萬擁兩房…」,兩輩子也買不起。看到打工者身旁床墊、衣物、雨傘、塑膠袋等雜物,暴露他街友身分,這樣的他還要替別人找「家」,令我感慨。

很多弱勢者寄生建設公司,以舉牌、發傳單維生,無論炎熱酷寒暴雨,守在廣告立牌旁。我曾當過豪宅預售中心警衛,連遮風避雨哨亭也沒有,用餐只能躲角落,最難忍的是北台灣又冷又熱的多變天氣…因此,可以深刻體會那些舉牌人的辛苦。

今年家對面夫妻租客陸續往生,房子經房東改造成多間小套房,開價八千,我心想好貴,不料居然陸續租出去。大環境一起漲,租屋族又能如何?或許對有工作的人而言,牙一咬,就認了!對打零工或失業者,就只能流落街頭。

以前街友多出現龍山寺、台北車站一帶,如今新莊也有不少街友,寒流來襲深夜,我會帶著衣物、毯子、薄被到附近街道轉轉,隨機送給他們。前天去板橋,發現街友睡在夾娃娃機門口,身上只有薄被,躺沒多久又起身離開,回來手上多瓶酒。從前,總認為少數街友愛喝酒,是很糟習慣!可當我站在他們睡覺處,才體會或許除了酒精對抗無奈人生,其實還有驅之不去的寒冷,與其譴責他們,不如問他們需不需要睡袋、暖暖包。

新冠肆虐兩年,改變許多事:物價高升、更多人失業、房租房價也隨股市來到高點,讓街頭增加更多無家可歸的人。佳節將屆,許多人忙著購物吃大餐、找間景觀好的飯店看跨年煙火,對街友而言:日子唯有冷熱差別、沒有節日之分。

混亂世局,有人失去四壁、有人忙著排隊囤屋。當我們在室內享受節日時,或許也能充當耶誕老公公,分些溫暖給更多人,以及受疫情波及的慈善機構。













全民監督 明天能更好


2021-12-24 02:07  聯合報 /   黃映溓/文史工作者(屏東市)
波波漫畫


今年即將步入尾聲,回首這一年,政治攻防撕裂了人民情感,浮光掠影的新聞事件,模糊了閱聽大眾省思判斷空間,真相猶如霧裡看花!

延續Covid-19世紀疫災,台灣五月下旬出現疫情破口,從全球防疫模範生的妄自尊大,淪為世界級的笑話。上半年,由於疫苗數量嚴重短缺,「偷跑」案例頻傳,全台一度陷入疫苗之亂,台灣儼然第三世界,依靠國際援助。

四月初台鐵太魯閣號釀四十九死;新冠染疫暨施打疫苗累計逾一千五百人死亡;十月中旬高雄城中城大火奪走四十六條人命,理當有人爲決策失誤、行政怠惰、草菅人命、死不認錯負責,遺憾的是,除了交通部長林佳龍請辭止血,竟沒有官員下台負責。台灣的責任政治更遜於以往,大開民主倒車。

在外界「急統」、「傾中」質疑聲浪中,國民黨新任黨主席九月下旬完成改選,風雨飄搖,氣勢盪到谷底,朱立倫主席首戰成功罷免陳柏惟;後續黨務改革路迢迢,考驗任重道遠。

立委高嘉瑜被施暴案,意外爆出嫌犯林秉樞網軍身分及與綠營黨政關係,案情如滾雪球般發展,眼看勢將「動搖國本」,蔡政府設定「防火牆」,存摺那筆啟人疑竇的二千三百萬,金流調查毫無進展。

日前四大公投,台灣人民成了最大輸家。民進黨蔡政府無視行政中立、操弄南北對立、挑動恐怖情緒、訴諸抗中保台,甚至蓄意扭曲公投主文,自貶元首氣度和格局。國家的能源政策隨風遠颺,全民正等著苦吞萊豬,民進黨蔡政府有恃無恐,如今又可能迎來「核食」,顯然今後行事作風只會更加肆無忌憚。

挾公投過關餘威,民進黨擬將六都增為九都,純粹政治考量。「都」的位階等同「省」,台灣精省後,中華民國邁向實質台獨。台灣彈丸之地,行政區域升格整併,「都」滿為患,勢將淪為噩夢一場!

蔡政府面對面臨斷交潮、網路蟑螂橫行、官箴蕩然無存、行政不中立等劣行;台灣在美麗的民主外衣之下,包藏著一黨一人行政獨大、立法唯諾、司法操控、媒體收編、壓制異議、特權橫行,台灣已被「民主」反噬,動搖國本。

二○二一往事歷歷,展望二○二二,有賴全民共同監督,祈願台灣明天會更好。












新冠病毒如同戰爭 可貴的平安夜報平安


2021-12-24 04:35  聯合報 /   李淑娟/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新冠病毒讓久別重逢變得更困難。路透


NHK晨間連續劇「come come everybody」,以廣播英語教學節目為軸心,串連祖孫三代的百年物語;第一代的青春男女主角互勉學習英語,盼能自由通行國際,無奈戰爭阻斷夢想,男主角為國犧牲,獨留妻子扶養女兒,以收聽英語教學節目和亡夫連結的女主角,在偶遇美國軍官邀請下,最初抗拒參加美軍耶誕晚會,卻被「平安夜」歌聲吸引,最終聽到和夫婿戀愛時聆聽的「On the sunny side of the street」淚崩。

戰爭令人們敵視彼此,不得不疏離防備;新冠病毒席捲全球兩年,將所有人類帶入未知疑慮;隨著新年假期來臨,臉書出現親友返台住防疫旅館的動態,在隔離期間繼續線上工作,也有貼文是久雨天晴,窗前無法外出背影,或是發現防疫旅館窗戶可以推開,聞到街頭車輛廢氣,驚呼:「我聞到台灣味道了!」

新冠病毒讓久別重逢變得更困難;社區公園裡的梅花,十二月初就悄悄出現零星綻放,忽熱忽冷忽雨之下,開始長出新葉,詢問森林系畢業友人,得知:「通常是花開完才會長葉,花芽形成需要低溫,但是一回暖,植物以為春天到了,原本要開花的養分轉為長葉。」日日觀察,慶幸一邊長葉仍一邊開花,不向暖化低頭,持續生長,像在防疫歲月裡,如常生活的人們。

「On the sunny side of the street」歌詞唱著:「披上大衣、戴上帽子,把煩惱丟在門外,邁開你的步伐,往陽光照耀的街道去吧!」住在防疫旅館的少女説:「雖然我被隔離,但能夠聞到窗外的味道,看到街上的人跟車,我就很滿足了。」

我們終會再見,在平安夜、在耶誕節、在陽光照耀的街頭,新冠病毒如同戰爭,告訴我們:健康平安,如此可貴。













手藝大家讚 「我很幸運遇到好師傅」


2021-12-24 04:31  聯合報 /   李枝桃/資深教育工作者(南投市)
鐵板燒美食,主廚用心備餐。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耶誔節前,朋友相約去一家鐵板燒聚會,年輕師傅宛如變魔法般,將食材或炙燒、或乾煎,陣陣香味撲鼻,大家忍不住讚「好香呀!好美呀!」師傅請我們先嚐原味,大家開始和師傅聊了起來,好奇他需練習多久,才能站到客人面前。他說自己雖是餐飲科畢業,且也拿到技術證照,但要站在客人面前,足足練了二年八個月;過程艱辛,所幸有師傅在旁指點鼓勵。

朋友說,曾去某鐵板燒,師傅把很多東西放在一起炒,又加很多調味料,問他為何,他搖搖頭說不知道為什麼,反正老闆怎麼交代他就怎麼做。年輕師傅聽到後說:「我很幸運遇到好師傅。」

大家紛表贊同,也順勢問我基金會扶助技職教育成績。受扶助的孩子,在政府舉辦的全國競賽中,有四十八人獲獎。他們雖有基金會金援,但若沒有老師認真指導,怎有今天的好成績?其中一個隔代教養孩子,父母及爺爺已不在,和奶奶生活,艱困生活沒有磨損志氣,比賽前幾個月,他以校為家日夜練習,最終拿到全國第二名。期間他很辛苦,但陪著他練的老師也不輕鬆;孩子奶奶激動萬分,不斷道謝說,老師是孩子生命中貴人。

我又想到,前一周到某國中訪視扶助的假日技藝班上課情形。主任指著某個孩子說,之前沒人對他懷抱希望,阿公因他犯錯不改,氣得說要放棄;但學校老師沒放棄,帶著他學電機,還教他製作手工筆,現在不一樣了。

我讚嘆時,那位老師轉頭看到我了,他和授課老師打了一聲招呼,帶孩子和我們見面說,「他聽到您們要來,主動做了見面禮。」孩子有些靦腆地拿出親手製作的手工筆,原木筆身磨得非常光滑,看得出花了好一番功夫;聽到讚美孩子臉上忍不住露出笑容,當聽到我說要跟他訂購手工筆送人之時,他驚喜地張大眼睛。我轉頭跟老師說,「老師您很棒耶!」這一下換老師靦腆笑了。

擔任基金會志工的秀美說:「雖不是自己的孩子,但聽到還是很高興,真希望每個孩子在學習、成長的路上都能有位好師傅。」是呀!在好師傅引導、陪伴、激勵下,孩子不但不會被放棄,還能綻放光芒。不論是學校的老師或是社會上的師傅,都可做孩子生命中的耶誕老人,把希望帶給需要的孩子及家人,更讓我們看到教育希望,看到世代傳承的美好未來。












耶誕內部行銷 凝聚向心力帶動業績


2021-12-24 04:28  聯合報 /   王福闓/中華品牌再造協會理事長(台北市)
不少企業將重心放在耶誕節,希望透過話題行銷,帶動業績。 圖/ingimage


今年因前半年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及非營利組織都將重心放在後半年雙十一周年慶及耶誕節,希望透過特殊新品及話題行銷,填補虧損及帶動業績。但是,除對外行銷,品牌更應該思考自己內部同仁,如何運用行銷及節慶概念溝通。尤其耶誕節是整年度最後一個節慶,更是品牌對內部同仁,一個理想互動和交流機會。

內部行銷概念,是使組織及公司內同仁,對品牌更具認同感及向心力,進而達到外在的行為與表現,去影響B2B客戶及末端消費者。道理很簡單,但企業甚至非營利組織都沒這樣的認知,以至當員工為公司勞心勞力時,卻感受不到被尊重。不論是服務業或製造業,當員工流動率過高時,不但會影響實際生產及現場服務,更會讓人對品牌的觀感不佳。

其實,員工不是會自動熱愛公司及組織的。面對新世代工作者,離職早習以為常,就算是跨國企業或上市公司,留才也一直是挑戰。為與世界接軌,越來越多企業跟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其中「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就跟品牌內部行銷有關。很多中小企業員工,其實都願意與公司一起成長,也有不少是在特定區域或領域,受到某些求職者歡迎,但是為了讓更多元人才加入,像是銀髮再就業,或身心障礙者,這時品牌內部行銷就顯得更為重要。

之前筆者輔導過一些企業及非營利組織,核心同仁都任職久,流動率不高,可說這些品牌都是除實質薪資條件外,品牌願意與同仁互動溝通,甚至在特別節日時,幫員工慶祝及給予肯定。就像之前有速食業者,耶誕節時特別邀請離家工作員工家屬,北上到店裡陪同慶祝,或是國際飲料公司送給到異國工作同仁,可返鄉與家人分享。甚至國內有企業,會規劃耶誕活動,讓同仁感受到溫暖,這些都是品牌文化轉化。

在「節慶行銷力」一書中,品牌耶誕樹核心,就是由內而外品牌溝通,才能讓節慶行銷對同仁真正產生意義。

但是,品牌內部行銷不只是辦活動或喊口號,更不要有被迫參與感,造成負面影響,就像尾牙要員工上台表演、老闆打賞就是很爭議行為。其實不只耶誕節,公司周年、同仁生日、父母親節及傳統三節等,對外節慶行銷常結合廣告公關、促銷方案,若也適度規劃內部行銷,讓同仁能感受被重視時,就更願意在工作上努力,甚至與品牌持續前行,畢竟當大家歡慶時,就算是規劃與執行同仁,只有自己喜歡這品牌,才能讓消費者同樣感同身受。













行憲紀念75周年…台灣民主 原來噩夢一場


2021-12-24 03:44  聯合報 /   林興寧/公(彰化市)
呂秀蓮認為,所有獨裁者都是人民寵出來的,如果哪個國家有獨裁者,人民要負一半責任。記者劉懿萱/攝影


和我一樣容易作夢的人,相信在半夢半醒間,區別夢境與現實的好方法,就在於「是否荒謬」。最近從四大公投、竹竹合併,到民進黨團將政府總預算逕付二讀等政經大事連串出現,不禁驚覺台灣民主原來是「噩夢一場」。

稍有常識的都知道,民主法治可貴在「程序正義」,而非實質結果。執政黨自總統以下大聲疾呼打假訊息,公投時卻帶頭反美豬、停三接等假訊息;圖趕在明年地方選舉前將新竹縣市合併,因人設事只為一人;首開先例違反程序正義,將總預算逕付二讀…,請問,連起碼「倫理」規則都不遵守,算是哪門子的「民主進步」?

權力使人腐化,只是樣貌因人而異。正如靠街頭衝撞起家的民進黨,最大特色就是「挑戰體制」,即便兩度執政,依然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施明德在「美麗島」四十周年就指出:仇恨與敵意也許是政客奪權的道具,卻是摧毀國族的殺手…,今天民進黨人極少是當年的奮鬥者,但仇恨仍燃。針對總預算逕付二讀,呂秀蓮更痛批:只要政權卻不遵守民主倫理的獨裁者,是人民寵出來的。可見「綠色恐怖」蔓延,越來越多人示警「不自由的民主」,並非空穴來風。

國家憲政根本,在於防止政府濫權並維護公民自由。明天是行憲紀念七十五周年,四分之三個世紀過去,面對更加明目張膽的統治者,顯然這還不是台灣人的「夢醒時分」!











連苗栗都搶升格 屏東怎麼辦?


2021-12-24 03:43  聯合報 /   沈石/投資業(屏東市)
季青漫畫


挾四大公投完勝的氣勢,蔡總統隨即丟出「竹竹苗」合併升格直轄市議題。看到同為農業縣市的苗栗縣都在爭取升格直轄市,作為總統與行政院長故鄉的屏東縣,卻連高鐵都還在紙上談兵,鄉親情何以堪?

屏東不管是日治時代,還是早期國民政府,因高屏溪天然屏障,台灣西部重大建設總是到高雄就結束。西部縱貫線鐵路屏東段鐵路一九四一年完工,比基隆到高雄鐵路晚卅三年。十大建設「國道一號高速公路」和「西部鐵路電氣化」也都沒屏東的份;屏東第一條高速公路二○○四年才有機會爭取到,比中山高足足延後廿六年。屏東鐵路電氣化則到去年底才正式完工,比西部鐵路電氣化晚四十多年。

路通、水通、財就通,沒有便利的交通建設,自然就沒有有高價值產業進入。以竹科園區為例,當初中山高全線通車後,帶動新竹產業發展契機,竹科就選在中山高沿線兩旁土地,不僅離台北近,到桃園國際機場車程也只需約一個鐘頭。加上高鐵拉近新竹與台北及台中距離,新竹成為兩大都會區人口飽和後崛起的城市。

最近民進黨屏東縣長黨內初選,有角逐者打出「屏東超越高雄」口號,但屏東縣民困惑的是,民進黨在屏東執政超過廿年,連「高雄楠梓區」都還沒超越。屏東地下水充沛,又有核三廠加持,不缺水電的屏東,怎麼爭取不到台積電呢?面對每天來往到高雄工作的屏東人,和去高雄就學的學子,「站尾包衰」是屏東人無法掙脫的宿命嗎?


薛承泰/新冠肺炎何時了 病毒知多少?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薛承泰/新冠肺炎何時了 病毒知多少?
◆  王正方/恐怖的「附帶損傷」
◆  方祖涵/柯瑞,史上最偉大的射手
◆  蘇蘅/公投過後 民主苦境才開始
◆  楊渡/在蔣介石手掌心旋轉的轉型正義







薛承泰/新冠肺炎何時了 病毒知多少?


2021-12-24 03:35  聯合報 /   薛承泰(作者為退休台灣大學教授)
圖擷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新冠疫情統計



今年初國際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新冠確診累計約一億人,死亡二百萬人。確診數前三名:美國(二,三一○萬人)、印度(一,○五四萬人)、巴西(八三二萬人);死亡數前三名:美國(卅八點五萬人)、巴西(廿點七萬人)、印度(十五點二萬人)。這些數字是新冠病毒侵襲人類第一年戰績

如今抗疫走到第二年尾聲,有多支疫苗問世,全球已四十三點六億人至少打一劑,其中卅四點八億人是完全接種;和前一年最大不同,重症減少與致死率下降了。

弔詭的是,全球確診數仍上升累計達二點七億人,死亡數五三三萬人。最先進美國,確診約五千萬人,死亡約八十萬人,過去十一個月確診與死亡數均超過第一年總數。專家們曾預測病毒消蝕時間,不僅未兌現,更看到變種接踵來且變本加厲;面對此,除加打疫苗,似無他法,地球宛如實驗場,人類也被疫苗改造,只能興嘆「新冠肺炎何時了」?

雖然我國染疫死亡只八百餘人,可是疑似打疫苗致死者,居然超過千人。此外,一至十一月人口死亡總數較去年同期高出一萬人,相較近五年每年死亡差異不過一兩千人,今年極為特殊!這些死亡人口是否和疫情與打疫苗有關,政府應去了解。當然有許多死亡「科學證據看不出有直接關聯」,為因應疫情發展,正確態度應為「不排除有此可能」。例如,台灣曾是「沼澤瘴癘之鄉」,多種傳染病橫行;政府在五○年代積極改善環境衛生並普打疫苗。這是否有助「台灣人」對抗新冠病毒,並成確診率偏低因素之一呢?

印度人口密集、衛生條件差、醫療資源匱乏、文化慣俗等因素,想必是病毒溫床;且印度今年四至六月一度成疫情最嚴重地區。印度疫苗覆蓋率遠低於美國情況下,如今死亡與確診總數均為美國的七成,最近確診數更只有美國十分之一!遑論人口是美國的三倍。究竟是何原因?也許有人認為官方可能低報,但會不會因為許多印度人自幼感染過一些傳染病帶有抗體呢?

打疫苗若是為加強抗體,那麼每一個人原本具有抗體的特殊性,就應是關鍵機轉。最近日本研究出血型與染疫機率的關聯,那麼疫苗與血型配對,是否也該考慮呢?只要善予運用全球二點七億確診大數據,選擇疫苗即不只是看年齡,也應看其他因素。台灣有一點六萬名確診數據,也可進行類似分析。

再說,當前幾支國際疫苗,雖然實驗過程嚴謹,樣本較大,問題是,有幾位台灣人曾是實驗對象?按理說,實驗結果應只適用於針對的母體;基於此,台灣應發展自己的疫苗,但必須遵循國際規範進行實驗,若能納入病毒與台灣人口特質關聯考量,或許能減少枉死人數。

新冠疫情即將進入第三年,不論是全球或我國,應重新檢視防疫策略,找出其他可能,尤其是病毒何以會一再變種,和當前施打疫苗有關嗎?最近閱讀一篇「老鼠經濟學」,說明過去金門為了防鼠疫,軍方鼓勵百姓滅鼠,只要上繳鼠尾即可換獎金,於是有人趁機養老鼠來發財—「新冠經濟學」有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