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0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台越投保協定背後的省思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8141/web/

◆  聯合報社論/國際社會給了蔡政府能源政策兩耳光
◆  聯合報黑白集/滿朝肥貓,正需特偵組
◆  經濟日報社論/台越投保協定背後的省思








經濟日報社論/台越投保協定背後的省思


2019-12-19 23:5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近日我國與越南簽署更新版台越投資保障協定BIA)。相較於其他東南亞國家,越南吸引外資起步較晚,但後來居上,目前已經成為台灣在東協最重要的投資據點。然而,由於新的商業模式興起,國際間投資型態更趨多元化,投資協定也必須對投資人提供更完善保障,民國82年(1993年)舊版的台越投保協定早已不合時宜,更新投保協定有其必要。
台灣目前一共與34個國家簽署投資保障協定,與其他國家相比,並不算多。其中,有些協定歷史久遠,例如印尼、泰國及馬來西亞等台灣在東協投資的重要國家,與台灣的投保協定可分別回溯到民國69、75、82年(1980年、1986年及1993年),亟需更新內容。政府應盤點目前所有對外洽簽過的投保協定,尋求更新的可能性。
特別是在全球自由貿易協定FTA)中,目前普遍均會納入投資專章,內容除了投資自由化外,投資保障也是重要的部分,而且涵蓋範圍及保障程度普遍高於台越投保協定。台灣因為欠缺FTA網絡,所以對投保協定的需求更為殷切。此次台越投保協定更新,只是完成確保海外台商投資權益拼圖的一小塊;在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受阻、與各國洽簽FTA不易的情況下,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台越投保協定的到位,政府歸功於新南向政策的奏效,似乎也過於牽強。因為在中國大陸的台商,主要是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而轉往越南投資,所以希望政府可以向越南爭取更多保障,以避免重演民國103年(2014年)越南513排華事件。
更新版台越投保協定全面提升保障標準,並擴大投資保障範圍,包括台商在越南投資,以及透過第三地間接投資;另外,金融商品等新型投資型態也受到保障。台越投保協定主要是為了吸引在中國大陸台商,未來這些台商資金來源大部分將由海外匯入,與目前由中國大陸回台台商主要是運用在台灣資金的情況明顯不同。
台越投保協定的更新,政府絕對不可以沾沾自喜,應加強輔導台商,避免發生利用越南「洗產地」,透過迂迴出口來規避關稅的情形。此外,更要去了解為何在政府提供對中國大陸台商諸多回台優惠方案下,這些台商最終還是選擇越南而不是回到台灣的根本原因。
根據初步的統計,美中貿易戰中,越南是吸引最多由中國大陸移出企業的國家,甚至還一度引起美國總統川普的不滿,認為如此會增加越南對美出口,擴大美越貿易失衡,揚言對越南採取一些制衡措施。
事實上,近年來外資大量擁入越南,雖然越南仍屬於低工資國家,但工資水準上升速度很快,也有缺工問題。另外,長期困擾的罷工問題,迄今未能全面解決。越南的基礎建設也不足,例如目前仍有缺電問題,但仍然得到許多企業的青睞,顯見越南還是有其他優越的投資條件。
例如越南FTA網絡完整,不但是東協成員,也是「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 (CP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成員,與歐盟自由貿易協定(FTA)也已到位。同時,越南內需市場潛力無窮,近年來經濟表現出色,一直維持高經濟成長率,今年估計為6.8%,明年也能維持將近7%的水準,表現領先東亞國家。
政府也應評估,如何強化由中國大陸移轉到越南的台商,與台灣經濟的聯結程度。因為美中貿易戰帶動中國大陸台商回台生產,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減少,部分則被台灣對美國出口所取代,改變原本台灣、大陸、美國三角貿易分工關係。而在中國大陸台商轉往越南時,是否也能帶動台灣對越南的出口,取代原先對大陸出口,形成台灣、越南、美國間新的三角貿易關係,才能發揮投資促進貿易的效果,不致和台灣經濟脫鉤。











聯合報黑白集/滿朝肥貓,正需特偵組


2019-12-20 01:0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韓國瑜在總統政見會上說,他當選後將重新成立特偵組。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韓國瑜在首場總統政見會上指責蔡政府滿朝酬庸,並質問蔡英文「為何廢掉特偵組」,為貪官汙吏一路開綠燈。韓國瑜說,他當選後將重新成立特偵組,調查前瞻建設、離岸風電等涉及兆億公帑的揮霍,還有高雄債台高築的原因
「重設特偵組」的訴求,應該很能觸動庶民的心。環顧蔡政府,真的是處處酬庸,遍地「肥貓」。這批人吃香喝辣,覺得「國家就是我家」,吃相難看,絲毫不在乎民眾怎麼想。
看看「私菸案」,國安特勤及總統府人員趁機一撈就是上萬條香菸,但辦來辦去只辦底層。再看楊蕙如網軍案,平日靠著政府標案大撈其財,逼死外交官也不在乎;楊蕙如宛如人間蒸發,網軍依然橫行如故。對這種種狗皮倒灶的事,政府官官相護,老百姓看在眼裡,大家會甘心嗎?
更讓人疑慮的,是那些億來兆去的前瞻和風電大計畫大花費,政府出手好大方,隨便開放地方或外商喊價,卻不許專家監督。如今四年過去了,大把銀子撒下去,成果在哪裡?前瞻在哪裡?這些都不能不查清。陳菊在高雄留下三千億債務,林佳龍把台中市變成債務千億俱樂部成員;這兩人都高升中央幫蔡政府花大錢,這樣你會放心嗎?
蔡英文何以要廢特偵組,一直令人費解。是為了幫陳水扁消心頭之恨嗎?但特偵組也辦過藍營的林益世賴素如啊!或者,蔡英文預知自己朝中將出現大批肥貓,所以先下手為強?












聯合報社論/國際社會給了蔡政府能源政策兩耳光


2019-12-20 01:0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德國看守等環團公布今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台灣倒數第三。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際社會最近連續賞了蔡英文能源政策兩記耳光。其一,是剛落幕的聯合國氣候峰會發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台灣在六十一個評比國家中名列「倒數第三」,只贏過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說明台灣的減碳績效徹底失敗。其二,歐盟主要成員國近日同意將核能納入綠色轉型」,成為解決碳排放的一環希望各國利用核能,趕在民國139年(二○五○年)前實現碳中和
這兩記耳光,第一記是根據不同國家的實質績效評比,否定了台灣過去一年應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減碳成效,且成績極差。台灣在六十一個評比國家中名列「倒數第三」,這個名次,對不斷吹噓能源轉型有成的蔡政府而言,當然是一個極大的難堪。當然,蔡政府也有可能認為,我們跟川普總統領導的美國排名距離很近,依然可堪告慰。
第二記耳光,雖然不是直接針對台灣而來,卻是歐盟各國歷經多年的坎坷及挫敗,終於回頭洗刷「核能」的汙名,承認它是解決碳排放問題的有效工具,要求各國納入能源結構成為綠色交易的一環歐盟之所以有如此決定性的轉變,主要是因為各國能源發展條件不同,如捷克、匈牙利、波蘭等一些高度倚賴燃煤的國家無法在短時間內轉發足夠綠能;核能的使用,可以讓這些國家在不依賴天然氣或電力進口的情況下,維持乾淨的發電環境。如此一來,歐盟才有可能實現《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
聯合國氣候峰會的報告,與歐盟的政策轉向,分別從不同的方向戳破了蔡總統能源轉型政策的虛假。聯合國的CCPI報告,揭露了蔡政府的能源政策「顧頭不顧尾」的窘困:政府說了大話,砸下大錢,卻僅僅在表面上滿足了電力供應的需求;實質上,人們看不到、卻呼吸到的是更多不乾淨的汙染空氣。這些政府沒有說實話的問題,國際組織卻一五一十偵測到了。在蔡英文執政的三年多,我們的CCPI排名一年比一年落後;前年倒數第七,去年倒數第五,今年倒數第三。總統不慚愧嗎?
再看,歐盟同意將核能納入為「綠色轉型」的選項,或許無法稱之為重大「突破」或「進展」,無論如何卻是個「去汙名化」的轉折點。車諾比事件及福島核電事故當然都是令人心驚膽顫的意外,但因此抹殺核能電力對於地球「減碳」的全部貢獻,卻也恐怕太過不智。蔡英文倡議的民國114年(二○二五)「非核家園」目標,基本上是一個選戰策略,而不是一個經過深思細算的能源政策。她不顧國內主客觀環境的限制與不足,積極著手推動;為此,甚至將主張循序漸進維持若干比例核能電力的專業人士全都「妖魔化」,把他們貼上「不道德」的標籤,指責他們居心叵測,不愛台灣。如此一意孤行的結果,逐漸把台灣帶向大量使用燃煤、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之路;於是,我們就跌進了全球「倒數第三」的黑牢。
歐盟把核電納入綠色轉型,成為解救全球氣候惡化的一條出路,對蔡英文的「非核家園」口號而言,當然是一記響亮的耳光。並不是說「非核家園」的目標不對,而是蔡總統訂出的時程太短,且蔡政府的執行手段近乎愚昧和盲目。更嚴重的是,由於「非核家園」被過度神聖化,到了無法討論、難以修正的地步。近幾年,台中火力發電廠問題頻傳,中部地區居民罹患肺腺癌的人數激增,幼童罹患氣喘的年齡降到三歲多,但蔡政府對這些民眾健康的警訊卻始終置若罔聞,可見過度道德化的非核政策多麼危險
蔡英文常誇稱自己如何善於「與國際接軌」,那麼,在面對國際社會這接連兩記耳光後,她該如何修正危害百姓健康的非核政策?民進黨有公投反核兩張神主牌,前者已被她關入鐵籠,後者還剩下多少利用價值

【重磅快評】高雄幫佔肥缺藏脈絡 農委會看顏色搞雙標

◆  【即時短評】副手政見會 賴清德善演說也得謹守份際
◆  【重磅快評】高雄幫佔肥缺藏脈絡 農委會看顏色搞雙標
◆  【即時短評】國家當蔡家 史上選風最敗壞的一次

◆  【即時短評】川普彈劾案給台灣的啟示
◆  【重磅快評】國家機器猛挖3天砂石場 選後誰還在乎?
◆  【即時短評】黨中央地方不同調 時力小綠標籤撕不掉
◆  【重磅快評】蔡英文浴缸故事:借殼賣狗肉,缸淺王八多
◆  【即時短評】蔡碧仲力挺蕭美琴 恐影響查賄公正性
◆  【即時短評】大海、浴缸、老哏 總統政見會仍見亮點?
◆  【重磅快評】撩妹政治下 物化比性別歧視有民主格調?
◆  【重磅快評】歐盟將核能納入綠色轉型是蔡英文的噩耗
◆  【即時短評】政院愈描愈黑 何苦用蹩腳謊話自取其辱?
◆  【即時短評】網紅住進總統府 藍委難入外交部
◆  【即時短評】我國將成F-16全球第二大戶?蘇揆爆料還是搞烏龍?
◆  【重磅快評】民進黨很會選舉才讓陳師孟肆無忌憚?
◆  【重磅快評】東京奧運主場館有學問,不能只看新鮮
◆  【即時短評】奇案 擄人案竟然只犯社維法?
◆  【即時短評】「尖尾」約談法官 監委不自重怎尊重司法
◆  【重磅快評】放送大南方芭樂票 蔡總統赦免高雄人了
◆  【重磅快評】觀景台變「關景台」 官員心中只剩馬屁?
◆  【即時短評】強推反滲透法 民進黨示範完全執政模版










【重磅快評】高雄幫佔肥缺藏脈絡 農委會看顏色搞雙標


2019-12-20 17:41 聯合報  主筆室
農村發展基金會董座蔡復進被藍委指為肥貓,疑似用公帑幫蔡英文總統打點後援會。本報資料照片

藍委馬文君爆料,指農委會「養肥貓跑選舉」,找來陳菊人馬蔡復進擔任農村發展基金會董事長,不僅領高薪,還月花數十萬公帑拜會各地農漁會,幫蔡英文總統打點後援會,時力立委徐永明也質疑農委會旗下豐年社專找綠委上節目串起整個脈絡,就不難理解豐年社前社長汪文豪去年為何「被請辭」了。   
馬文君爆料指農村發展基金會七月新聘董事長蔡復進,本是無給職,蔡一上任馬上追加預算248萬多元,用來支付蔡的月薪13萬8千元,每月座車租金、司機、秘書和差旅雜支更超過41萬元,本來基金會設置目的是為促進農業發展國際交流,但蔡復進卻組成輔選大隊,屢屢出席蔡英文選舉活動,還穿著後援會衣服,她懷疑蔡復進使用公款為民進黨輔選;蔡復進聲稱支薪一切依合法,參加小英後援會活動也都是趁下班時間。
巧的是,時力立委徐永明等人也質疑,農委會旗下財團法人、標榜獨立農業媒體的豐年社農傳媒也疑為民進黨輔選,專找民進黨立委候選人上節目,幫忙增加曝光度,疑濫用政府資源行輔選之實、違反客觀中立;豐年社社長劉孋瑩回應,當初找名人上節目沒有想這麼多,並沒有刻意分藍綠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如果蔡復進、劉孋瑩都沒有問題,那去年底被逼去職的豐年社前社長汪文豪豈不冤枉?原來,汪文豪去年「被請辭」的原因是豐年社斗南農會出書,並舉行新書發表會由於時任斗南鎮農會總幹事張有擇參與斗南鎮長選舉,張是國民黨籍,農委會高層質疑豐年社變相助選,遂要求汪辭職,汪「被請辭」後向台北市勞動局申訴,結果勞動局裁定豐年社「政黨歧視」,依法開罰30萬元。
汪文豪為斗南鎮農會出書《思維決定出路-小鎮CEO的添農八部轉型學》,是去年初即受理委託撰寫,當時張有擇還不是候選人,書的內容也沒有提到政治,汪文豪卻被得被迫下台,時任農委會副主委李退之還語重心長說汪被政治人物利用,感到不捨;如今劉孋瑩專找綠委上節目「名人來加菜」,幫忙候選人增加曝光,選舉味蓋過菜香,卻一點事兒也沒有,李退之不知有何感想?
和劉孋瑩相較,農委會安排蔡復進出任農村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更是吃相難看,農委會為安插菊系人馬,無給職馬上變有給職,追加預算加人加錢讓他全台趴趴走,得以打點蔡英文農林漁牧後援會,既是酬庸高雄幫,更有使用政府資源輔選疑慮,農委會當初用放大鏡看汪文豪為農會出書,如今卻公然安排陳菊大將佔肥缺搞輔選,這不是雙標,什麼才是雙標? 
蔡復進加人加錢,聲稱是想做較多的事,需要去農村多走一走,實際了解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如果真是如此,吵了快兩個月的雲林花生之亂為何無法不見解決?昨天還有大批老農北上抗議「土豆載走了、錢在哪裡?」,質疑花生收購看顏色,是兩套標準其實,老農們說得還真是一點也沒錯,農委會做事就是看顏色雙重標準











【即時短評】國家當蔡家 史上選風最敗壞的一次


2019-12-20 12:52 聯合報  本報記者程平
韓國瑜不斷質疑這次選舉有「國家機器」搞鬼,蔡英文卻譏諷這是韓用來掩蓋自身爭議的「慣性」。 本報資料照

韓國瑜不斷質疑這次選舉有「國家機器」搞鬼,蔡英文卻譏諷這是韓用來掩蓋自身爭議的「慣性」。就算韓國瑜的指控繪聲繪影,但民進黨政府撲天蓋地的政策買票,政府附隨組織運用公帑幫忙輔選,政務官毫不掩飾的介入選舉,國家機器這一年始終沒停過。蔡總統在民國105年(2016年)就職時說,「為年輕人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聽起來格外諷刺。
為了拚勝選,民進黨政府這一年來都在扮演聖誕老人,不論是經費補助到政策支票,累積預算需求已經超過5,300億,但大撒錢的同時,卻又祭出多項減稅措施,甚至是中央請客地方埋單,讓部分縣市政府財政瀕臨破產
政策擬定更是違背程序正義,高鐵南延案就憑蘇揆一句話,交通部就照著射出去的箭畫靶;高鐵東延也跳過可行性評估,把審查視為無物;耗資8.4億的新莊、鶯歌、樹林環河堤外道路,蘇貞昌霸氣中央埋單,更被質疑是替在當地選立委的女兒蘇巧慧量身打造。
蘇貞昌的選戰內閣也沒閒著,徐國勇大動作針對高雄治安作出批評,被質疑意在卡韓。沒想到到了選戰最後關頭,攸關選務工作的內政部次長竟然可以公開呼籲新住民,「看到民進黨蓋下去、蔡英文蓋下去」;專職查察選舉不法的法務部次長更在臉書公然支持特定民進黨候選人,還大言不慚自己是政務官,要人民如何期待選舉中立?
政府機關也上行下效配合演出,韓國瑜岳父李日貴曾的砂石場遭質疑掩埋廢棄物,國產署急忙開挖卻什麼也沒挖到;六年前的日升月恆預售屋貸款案,更因為韓國瑜涉入,而被農委會移送法辦,更別說文總、農村發展基金等單位,為了選舉也可以「把國家當蔡家」。
蔡英文在民國105年(2016年)就職時也說,新政府要承擔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因此推動轉型正義,讓台灣的民主機制更加深化與進化。但民進黨政府卻毫不掩飾拿國家機器當成延續政權的工具,政府各部會動員之廣、政務官不顧行政中立勇於表態挺綠, 過去歷屆總統選舉從未見過的現象,民國109年(2020)大選堪稱史上選風最敗壞的一次。












【即時短評】副手政見會 賴清德善演說也得謹守份際


2019-12-20 22:41 聯合報  記者丘采薇
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張善政(右起)、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親民黨副總統候選人余湘、出席電視政見發表會。圖/中選會提供


副總統政見發表會今晚登場,民進黨賴清德與國民黨張善政這一對昔日「難兄難弟」備受矚目。張善政看得出受到「完全授權」,盡情發揮,但畢竟是第一次參與選舉,仍略顯緊張;賴清德身為成熟政治人物,全程不看稿,展現演說長才,但卻因副手身分謹守份際,面對某些問題只能實問虛答技術性回擊
張善政第一輪就以兩岸問題挑戰賴清德,問賴清德自稱「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在兩岸政策上怎麼與號稱維持現狀的蔡英文總統搭配?賴清德隨後解釋,台灣是共同美麗的家園,中華民國已經在台灣新生,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但對於如何與蔡英文合作仍未具體回應。
隨後賴清德對張善政連珠砲批評回擊「暖男變憤青」,但張善政也沒錯失機會,直言不滿民進黨施政才變憤青,接著張批評楊蕙如案、蔡英文與網紅合作惹議也毫不手軟,甚至嗆「官逼民反」,逼賴清德接球。不過賴清德選擇再提張善政為何像憤青的原因,批評張善政提蔡英文未婚及蘇貞昌病情涉及歧視,看似接球,其實是另開戰場。
一個月前蔡英文宣布賴清德為副手,當時賴清德破天荒地拿稿照念,今天算是賴清德的「主場」,但賴的角色在其他兩位副手候選人之中卻顯得相當微妙。
張善政、余湘都是原本被設定為副手搭擋但賴清德卻曾經是蔡英文在初選時期的挑戰者,為期三個月的初選過程也讓社會看見了驚濤駭浪
如今賴清德擔任副手,努力扮演配角,但他曾是「賴院長」、「賴市長」的事實無法改變,更是民進黨內少數的政治明星。今天的政見會只是一場小表演,無論民進黨如何攜手大喊團結,賴清德的角色恐怕依然會是被討論的話題。

酷經濟/減低不確定性 增加明年好景氣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8141/web/

◆  別讓吳斯懷的努力成空
◆  共諜案有真相?約翰王的信件
◆  當政務官知法玩法…
◆  人民真正期待的是「撥亂反正」
◆  舵手變水手 國家未來往哪?
◆  拋開意識形態 才有國際觀
◆  「川普變數」動盪全球 誰來救贖?
◆  彈劾川普 還缺致命性證據
◆  漫畫/寧為犬牙干涉司法
◆  酷經濟/減低不確定性 增加明年好景氣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酷經濟/減低不確定性 增加明年好景氣


2019-12-19 23:40 聯合報  林建甫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16日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是美中貿易戰輸家。圖為川普去年12月出席20國峰會美中雙邊會談。 (美聯社資料照片)

持續干擾今年市場一整年的兩件大事:英國脫歐、中美貿易戰,終於在歲末之際有較明朗進展。之後不確定應該會減少,有助明年景氣提升。
上周,英國首相強生提前國會大選策略奏效,保守黨取得過半絕對多數。因此其脫歐方案在明年一月卅一日前通過機率大增,讓過去三年英國要以什麼形式脫離歐盟爭論,暫時畫下休止符。不確定因素化解大半。
不過,由於強生版脫歐方案,類似加拿大與歐盟自由貿易協定(FTA),整合程度明顯低於當前英國與歐盟關係,因此脫歐對英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恐怕也正要開始。更甚的是,英國首相強生堅持民國109年(二○二○年)底完成與歐盟自由貿易協議,他有意修改法律,確保不延長脫歐過渡期。但如此一來,可能讓英國明年底又面臨無協議脫歐風險。消息傳出,市場上英鎊急跌,可見大家對強生的急躁並不埋單,反而歡迎歐盟領袖打算繞過強生,延長英國脫歐過渡期。
此外,美中貿易談判雙方已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最大亮點是在撤除關稅部分,包括美國同意無限期延後原定十二月十五日加徵約一千六百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十五%的關稅;同時,九月已加徵約一千兩百億美元十五%的關稅減半;中國則同意加大美國農產品採購。協議九個章節扣除序言及最終條款,涵蓋內容包括知識產權、技術轉讓、食品和農產品、金融服務、匯率和透明度、擴大貿易、雙邊評估和終端解決。
協議文本及細節明年一月才簽署,但最壞情形已經過去。這樣結果其實不令人意外,川普政府有選舉考量,需要亮麗政績;北京政府也想喘口氣,畢竟一開始以牙還牙,讓股、匯市大跌,也造成今年度失業問題嚴重,「穩就業」成了重中之重。達成協議,回來韜光養晦,換取更多時間,才能讓中國再發展。
民國97年(二○○八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曼近日在紐約時報專欄撰文,標題川普如何輸了貿易戰」,文中提及「貿易戰很少有贏家,只有輸家」,「川普政府的各項目標幾乎沒有一項達成他們基本上是一邊輕率撤守、一邊宣稱勝利。」這可能是最好的評論









別讓吳斯懷的努力成空


2019-12-20 00:26 聯合報  曾德榮/備役軍官(桃園市)
吳斯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進行年改修法,反年改團體雖力爭,可惜無功而退。然若非八百壯士頑強抵抗,讓退軍的損害降低,其間吳斯懷功不可沒。
不過吳出線,民進黨正可藉抹紅吳,證實國民黨親共、賣台,強化其「亡國感」力道。「下架吳斯懷」是打擊國民黨聲勢的選舉戰術,藍營候選人不應隨綠營起舞內耗。
經由吳斯懷前段時間的表現,進入立院後絕對不比立法院現任委員差。總之,時勢造英雄,吳斯懷是經個人努力,也是經由國民黨全代會產出的不分區立委。國民黨支持者必須看透民進黨的把戲,別再呈現「內鬥內行、外鬥外行」毛病,凝聚整體戰力,為下架民進黨努力吧!










共諜案有真相?約翰王的信件


2019-12-20 00:25 聯合報  吳彣/教(新北市)
自稱是中國間諜的王立強向澳洲媒體爆料,表示在香港、台灣和澳洲從事滲透,並企圖干預選舉。 圖/取自60 Minutes Australia

在十到十五世紀之間,歐洲基督徒受到教宗號召拜占庭帝國之邀請,前往聖地。他們的組成,有乞丐、商人,也有農民與騎士。歷經與塞爾柱人的數次戰爭,於十一世紀末在耶路撒冷周邊建立數個基督教國家這是歷史上所稱的十字軍東征
但塞爾柱汗國仍然在家門外,這些新成立的基督教國家仍難以安心定居,於是派遣使者至羅馬向教宗求援。使者為說服教宗派兵,敘說著流傳在十字軍營區振奮人心的傳聞,也就是祭司王約翰的故事。傳聞裡,他是虔誠基督徒,統治波斯以東的富饒土地。雖然祭司王援軍從未出現,但在兩方持續爭戰下,祭司王約翰的財富與偉大,隨著故事流傳不斷增長,也維繫著十字軍的希望。
在一一六五年,一封以祭司王約翰署名信函寄到君士坦丁堡給拜占庭皇帝,這封信述說著他統治的國土流淌著牛奶與蜂蜜,有廣闊的領土與強大之國力。而後不斷有祭司王與祭司王的子孫擊敗塞爾柱人的傳聞。後來的歷史驗證祭司王約翰的信件是偽作,只是作者說出了歐洲基督徒想聽的話擊敗塞爾柱人的是身為契丹人耶律大石,部眾尊稱其為闊兒汗該頭銜在古敘利亞文被譯為約翰南,也就被傳為約翰王,但是耶律大石從來不是基督徒
澳洲引發軒然大波的所謂「共諜」事件,王立強自稱是間諜,並爆料說中國情報組織干預香港抗議和台灣選舉。澳洲近年來也壟罩在「反中」浪潮下,這樣的內容無疑引發世界關注,中國稱該員為詐騙涉案在逃人員澳洲方面立刻回應王立強為化名,台灣方面則表示國安當局已有所掌握。從邏輯回推,被指控涉案的中方,無論有無涉入干預,中方必然否認,甚至汙名化告密者;但單純就訪談的指控,能否確實拼湊還原真實,仍有不少疑義。
約翰王是否存在?在那個當下,基督徒期待看到希望,約翰王的故事給予了基督徒前景,署名祭司王約翰的信函,更給了基督徒定心丸。甚至到了後來,成吉思汗擊敗花剌子模也被傳為約翰王子孫勝利。歷史的還原真貌,需要更多的片段拼湊。只是王立強案,在這時候,只能說是信者恆信,不信者亦然的狀態。











當政務官知法玩法…


2019-12-20 00:22 聯合報  朱永發/公退(新北市)
韓國瑜競選辦公室總發言人王淺秋(中)、發言人鄭照新(右)等人細數民進黨各項踐踏司法違法亂紀的行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能看清政客真面目,就是「行政中立」這件事。前有內政部政次陳宗彥教導新住民如何票投民進黨,後有法務部政次蔡碧仲臉書助選蕭美琴,且都振振有詞,有志一同;看似有理,卻把「行政中立」這麼重要的法治原則,自我解釋後棄如敝屣,能不令人三嘆?
深入來看,狹義的選務,是中選會職責,廣義選務,勢必涉及其他公務機關的配合執行。內政部涉及新住民與選務有關業務,法務部涉及查察賄選業務,這些都不是政策面,而是涉及選舉敏感的執行面,身為相關首長能不慎乎?簡單一句話,政務官能謹言慎行,就不會給下屬事務官帶來壓力,也是發揚「行政中立」最好的示範。
政務官不是護身符,律師出身的政務次長實不宜硬辯其不受「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的規範,否則只會陷入「知法玩法」的負面教育,讓人覺得政客哪懂「行政中立」?即使知道也不在乎,這就是開民主倒車了。










人民真正期待的是「撥亂反正」


2019-12-20 00:13 聯合報  王漢國/大學教師(新北市)
首場總統候選人政見會,候選人蔡英文(左起)、宋楚瑜與韓國瑜出席過招,迸出不少火花。 圖/中選會提供

總統大選電視政見會登場,三位候選人表現如何,觀眾自有評價。政見發表會,基本上是個可同時觀察和評比不同候選人的契機,筆者提出一些看法。
就政見內容、攻防作為,及控場氣勢,無疑是重中之重。平心而論,蔡英文總統的表現讓人感到失望。作為爭取連任者,政見內容空洞虛無,尤其當她越是誇耀其政績時,如經濟成長、主權伸張,或維護民主,其實與真實現況和民心民意,相去甚遠。
記得在野時,蔡英文經常批評執政者不知民間疾苦,離人民距離越來越遠。反觀當下,她領導政府的作為,踐踏民意、為所欲為,是莫大諷刺?
在攻防作為上,韓不僅在國家定位、台灣前途和民生福祉詮釋最有力,尤其提出端正綱常與整飭官箴的呼籲,最能打動人心。其中力主恢復特偵組,打擊權貴的籲求,不意外地會贏得掌聲。
蔡英文表現則是欲辯忘言,何以致之?因為她所領導團隊,在國政治理和兩岸關係的表現,若以「假」、「大」、「空」三字形容,最為貼切。
當台灣上空正瀰漫一片空汙、網軍和貪腐劣行惡兆之際,藉由這場政見發表會,似乎讓國人清楚看到「為政以德」和「撥亂反正」力量正在崛起,而這才是台灣人民所真正期待的。












舵手變水手 國家未來往哪?


2019-12-20 00:09 聯合報  賽夏客/資深教育工作者(苗縣頭份)
總統大選舉行首場電視政見會,蔡英文總統抵達會場笑容洋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日昨總統候選人政見發表會,韓取得話語權,蔡總統接招詰辯,卻把總統做小了,在芝麻蒜皮小事打轉,舵手變成划槳的水手。很讓人擔憂!
已坐了三年半總統大位,應該能提出許多亮麗政績,才有機會繼續執政的正當性,她卻提買多少軍購,怎麼補助計程車司機?怎麼補助觀光旅遊業和夜市攤商救經濟?怎麼幫助青年就業?怎麼補助繳不起健保費的人?都是拿人民的血汗錢去餵養,這算政績嗎?就像耶誕老公公,只負責分送糖果給人吃,這種事情誰都會,何須勞駕總統?
再者,提到她任內改革,一例一休改得怨聲載道,她敢講嗎?司法轉型正義改革,養出東廠復辟的張天欽們、辦藍不辦綠的監委陳師孟,公職違法助選的蔡碧仲們、內政部次長陳宗彥教新住民投票給自己人,公然違反選罷法,養網軍攻擊對手的楊蕙如們,滿朝肥貓的口譯哥們,都隻字不提,請問司法正義何在?
倒是柿子挑軟的捏,把砍軍公教年金改革,當成最了不起成就,還沾沾自喜的說:「以前人不敢做的事,她做到了!這樣國家就不會破產。」可是廣大勞保,她卻不敢動,這是哪門子的勇氣?
被改的任誰都會痛,總統卻把傷痛當成政績宣傳,或選舉籌碼,實在要不得;倒是宋楚瑜講了句公道話,任何制度由法律規範,任何改革必須依程序正義來走,不是看誰不順眼,就砍就殺,視法律為無物,這跟專制與威權有何兩樣?
這次總統政見會,對想爭取連任的蔡總統,是自我檢視與考核,也是擘畫願景的機會,可惜她只在枝節打轉,沒有方向,不知道如何許國人一個未來?











拋開意識形態 才有國際觀


2019-12-20 00:01 聯合報  徐勉生/退休大使(高雄市)
總統大選電視政見發表會,蔡英文總統主攻國際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家元首的職責,在安內攘外。對內振興經濟,改善人民生活;對外營造友善環境,有利國家發展。
蔡總統在大選首次電視政見會中,並沒有提出能使國人對未來滿懷希望的願景,尤其是對外關係,對我國當前外交困境似提不出改善策略。
蔡總統留學美、英,返國後曾參與台灣加入WTO談判;當選總統後,也多次往訪邦交國,按理說國際觀應較其他政治人物有深度。然而,對照小英的作為,顯有不小落差。
了解國際現勢國際觀基礎國際觀有兩個層次:第一、認識世界;第二、更要知道自己在世界中角色、地位,及國際間對我們的觀感。
國際觀有兩個核心指標國家利益國際現實
近鄰日、韓、菲,及其他東協國家,一方面看出中國大陸崛起勢頭方興未艾,紛紛加入由中共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另一方面憂心川普的「美國第一」單邊主義,顯示美國不再高度關切盟邦安危及利益。這些國家基於國際現實、為了自己國家利益,選擇改善與中共關係因應。
蔡總統就任後,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小英總統以為只要有美國力挺,就能力抗中共,遂操弄反中、仇中情緒。結果就是邦交國連斷,再度被排拒於世衛大會WHA)之外。
最近三年,在世衛組織舉行大會時,政府與民間人士組織宣達團,前往日內瓦發聲,在公共場所刊登廣告,呼籲國際社會正視台灣不能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問題。在會場外的這些作為,能不能引起國際人士重視?能不能獲得同情,促使其他國家採取行動幫助我們?而其他國家協助,能不能發生真實效果呢?答案是否定的。
台灣有人因善行獲得富比士、時代、讀者文摘等雜誌,及「麥格塞塞獎」的大力推崇、頒獎。這些事蹟,廣獲國際媒體報導,比政府文宣效果更為顯著。在國際間博取同情,遠不如做出令人敬佩的作為。
各國都以自己國家利益為核心,如果蔡總統能夠認清國際現實,而不拘泥意識形態;不但從台灣看世界,更能從世界看台灣,才算真正的國際觀。














「川普變數」動盪全球 誰來救贖?


2019-12-19 23:56 聯合報  林建山/環球經濟社社長(台北市)
華爾街預測,美國總統川普若連任,可能有更多貿易戰,並在聯準會主席鮑爾任期屆滿後換個較聽話的人。 (美聯社資料照片)

隨著全球化持續擴大,國家間貿易爭端亦持續增加;世界貿易組織(WTO)審理中貿易爭端案件,從民國98年(二○○九年)月平均十五件,本月初已達到創歷史的四十四起。這一倍增態勢,顯係受「川普變數」影響。
因為川普總統高舉單邊「新門羅貿易保護主義」,肇致一連串貿易爭端,美中貿易戰、對歐盟貿易磨擦、南北美洲爭議、亞洲新興市場經濟體爭執,為WTO帶來諸多爭端調處案件。當中最受矚目的是川普對中國輸美貨品加徵關稅案、美歐汽車關稅案,及印度為限制日本鋼鐵產品進口而徵收關稅案件等。
WTO對於貿易爭端處置,首先是敦促當事國間先行協調解決,倘無法解決,才設置跨國爭端處理委員會(專家組)進行審理,作出裁決;倘當事國對裁決不服,可向高級委員會上訴。
WTO爭端調處高級委員會由七名委員任期四年構成,其裁定以全體委員一致為原則;但由於美國拒絕任命,自一七年起,成員持續減少。現在僅為三人,幾乎難作成「委員一致」的裁決;特別是在川普主張高級委員會的判斷涉及美國國內法解釋,「超越權限」,因此三年來一直以強硬姿態對待。
到民國108年(一九年)十二月十日,僅餘三人的高級委員會中二人任期結束,如今祇剩一人;更難處理貿易戰爆發以來新增的「大咖爭端」案件。
另一方面,據報導美方今年十一月明白表示,要阻止民國109、110年(二○和二一年)WTO營運預算的想法;川普更要求減少高級委員會運營經費和成員薪酬;其結果,依慣例應通過兩年的預算,現僅勉強通過民國109年(二○年)預算。
因川普到處點燃貿易爭端,歐盟已高聲呼籲,加強WTO爭端處理能力與效率,提出增加高級委員和延長任期;但是,川普認為,面對中國企業藉由政府補貼等方式提高對外競爭現狀,WTO並未充分發揮作用而不滿。
然而,今天最嚴苛的挑戰是,WTO世界公親失能的當機危機,即將帶來民國109年(二○年)及可預見未來,全球貨品貿易緊縮及經濟全面放緩的「新一波全球動盪」,適將惡化世界前景的挑戰,誰來救贖?










彈劾川普 還缺致命性證據


2019-12-19 23:53 聯合報  邱師儀/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美國國會眾議院經過漫長辯論後,表決通過總統川普彈劾案。 (歐新社)

美國眾院經過冗長程序辯論,最終以兩百卅票贊成vs.一百九十八票反對通過彈劾案。身為美國第四十五任總統,川普已締造多項歷史紀錄,包括民國105年(二○一六年)時為史上第四次普選票輸,但選舉人票贏的大選贏家、廿一世紀以來首位把美國帶向孤立主義總統,與史上第三位在眾院通過彈劾的總統。
由於眾院只要通過二分之一門檻即可「起訴」,因此在民主黨議員過半的眾院,結果不令人意外;但接下來要送往參院審理」,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羅伯茲坐鎮參院,參議員搖身一變成為陪審團,此時就需要三分之二席次才能通過彈劾讓總統下台。但參院一百席中,共和黨占五十二席,民主黨占四十六席,要通過六十七席高門檻難度很高。事實上,史上從來也沒有總統彈劾案最終在參院通過的例子
現在觀察焦點,其實是共和黨籍參院多數黨領袖麥康諾,接下來如何處理眾院通過的彈劾案,這當中涉及到複雜的參院議事規則參院的憲法責任
第一、麥康諾已先放話,參院會受理彈劾案,但要花多久時間是另一回事。事實上,民國88年(一九九九年)彈劾柯林頓案送到參院時,參院也曾經針對「不予理會」(dismiss)彈劾案進行過投票,雖然後來還是進行審理投票,但是就彈劾規則言,的確存在參院不予理會眾院通過彈劾案這個選項。
第二、審理總統彈劾案非同小可,所有參議員此時不論黨籍,都應該扮演一個超越政黨利益,並以國家前途為念的公正審理員。因此,如果麥康諾藉口拖延審理投票,譬如還要多加調查「濫用職權」及「妨害國會」新事證,則共和黨參議員的懦弱表現,會讓藍州的中間選民與開明共和黨員感到不滿。事實上,最新民調顯示,縱使是共和黨員都有六成想要看到這個彈劾案,走完審理這一關,並且用「反對彈劾」多數票來證明川普清白。另一方面,麥康諾還要安撫浮動暴躁的川普,害怕他狗急跳牆,一不小心就托出一些以對價關係施壓烏克蘭的新事證。同時,麥康諾往受理彈劾案方向走,就等於他正視川普犯罪行為,這將讓川普大為不悅。
第三、參院的個人主義高張,任何參議員都能杯葛法案進行,可以沒日沒夜討論議案,惟有六十票才能終止杯葛,並逕付投票。有趣的是,要廢除六十票這個高門檻規則,其實又只要五十票簡單多數即可,即所謂的「核子選項」(nuclear option)。過去川普曾針對自己想要強行通過法案,因害怕民主黨參議員強力杯葛而要求麥康諾逕行「核子選項」都遭拒。過去兩天,有不少共和黨參議員都在談以核子選項來修改送到參院的彈劾案規則,讓川普更容易開脫。但麥康諾是否會秉公處理,仍屬未定之天
美利堅大學歷史教授李奇曼,過去曾以公式成功預測九任大選結果,他還是看好川普會在明年連任成功;然而他也提到除非眾院通過彈劾案,這個時候川普落選機率會大增,但用他的公式來看,現在還缺臨門一腳的「致命性證據」。

盛治仁/自動化智能服務 台灣有潛力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盛治仁/自動化智能服務 台灣有潛力
◆  方祖涵/串流與播客的媒體革命
◆  羅智成/金球獎的聯想─人作為審美的對象
◆  王正方/假新聞從哪裡來的?
◆  洪蘭/白日夢的火花

◆  王健壯/一個民主鬥士轉型失敗的故事
◆  薛承泰/賴清德何時會成為總統?
◆  馬凱/向每個辛苦育兒的媽媽致敬
◆  周行一/學習代工
◆  葉銀華/再論大聯大的公開收購案
◆  楊志良/請問蔡總統…
◆  盛治仁/破解假新聞 從源頭下手

◆  方祖涵/觀賞比賽的政治算計
◆  嚴震生/打字機無罪 拼錯字和打錯字差很大
◆  黃介正/兩岸和平無望 還是統一無望?
◆  楊渡/網軍.翻群.LINE黑帝國
◆  王文華/矽谷強大的真正原因
◆  陳亮恭/給長照家庭公平的選擇
◆  林中斌/中美較勁新局

◆  王健壯/這個政府正在自毀民主










盛治仁/自動化智能服務 台灣有潛力


2019-12-19 23:32 聯合報  盛治仁(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桃園國際機場公司為了加速旅客報到及通關服務,近年來積極推廣自動化智能機場服務。 圖/桃園機場公司提供

前陣子去了趟新加坡,旅途中有些體驗。新加坡海關需要填寫入境表格,我和另一位台灣朋友在通關時都因為表格填寫碰到一些狀況。令我驚訝的是,碰到態度並不很友善的通關人員,這跟我對新加坡長期的良好印象和過去實際經驗有很大落差,當然可能是個案問題。後來跟其他來自不同地區的朋友們聊起通關過程時,一位大陸朋友就跟我們介紹了大陸一項令我驚豔的貼心服務。
這位朋友是從廣州機場出發。他說機場有提供機器,只要先下載「出國寶」App,上傳護照頁面,就可以自動填寫所有相關資訊。接著在系統上選擇航班和居住地址,所有資訊就會成為二維條碼。到了機場後,只要在機器上掃描,就可以列印出各國的入境卡落地簽證表,不必再手工填寫。如果是選多人模式,還可以把旅行資訊複製到所有家庭成員或是團體旅客上,非常方便。
我的感想是,這個作法技術含量不高,但是服務貼心含量很高,是很務實方便的科技運用。不只想到服務進入廣州的旅客,而是方便要出國的客人。台灣在科技業製造領域是領先者,可惜在應用上相對落後。這部分發展,我們其實非常有條件和潛力,讓台灣成為科技應用典範。這需要政府資源、法令配套和鼓勵機制,加上企業投入創新或參與新創的輔導,來創造營運獲利模式,而不是以補助為主的機制。
以這例子為基礎發想,還有哪些服務可以在生活中更普及?我自己身處的旅館業,就有很多可以應用的地方。從客人入住、客房服務、房間內部控制及離開後寄放行李等,很多環節都可以用科技強化便利性,讓飯店和客人都受惠。幾年前我們就在房間安裝了Google Home智慧音箱,除了語音互動和播放音樂之外,還能以聲控來控制房間的燈光、溫度、窗簾和電視等設備。
最近還有同仁介紹一個在市場上已經運作的產品,讓客人在退房時用手機就可以預約寄存留在房間裡的行李,接著就可以離開旅館出去玩,後續可隨時自取行李的便利服務。
我相信所有行業的許多環節,都有科技運用的便利性和商機存在,不管是金融電子支付、個人醫療紀錄、身分證件智能化等等,都可以用人工智慧大數據找到無限商機,並提供個人更好的生活。例如在取得當事人同意前提下,分析年齡及看病用藥模式與家庭病史和體檢資料,再比對大數據模型,就可對個人提出各項健康諮詢的寶貴建議。我們要尊重資料不願意被使用分析的民眾,同時也要便利願意運用科技得到好處的民眾。
我想起民國106年(二○一七年)紐時專欄作家佛里曼來台訪問時,有幸和他在餐會互動,聽到他分析過去是人類想像力快於科技發展,很多想做的事還沒辦法做到現在已黃金交叉,許多科技發展快於人類想像。意思是我們只要好好鼓勵創新運用發想,現代科技都能夠幫助我們達成很多目標。台灣的主客觀條件,真的可作為生活科技運用的領航者,並成為國際應用典範,端看我們如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