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治仁/自動化智能服務 台灣有潛力
◆ 方祖涵/串流與播客的媒體革命
◆ 羅智成/金球獎的聯想─人作為審美的對象
◆ 王正方/假新聞從哪裡來的?
◆ 洪蘭/白日夢的火花
◆ 王健壯/一個民主鬥士轉型失敗的故事
◆ 薛承泰/賴清德何時會成為總統?
◆ 馬凱/向每個辛苦育兒的媽媽致敬
◆ 周行一/學習代工
◆ 葉銀華/再論大聯大的公開收購案
◆ 楊志良/請問蔡總統…
◆ 盛治仁/破解假新聞 從源頭下手
◆ 方祖涵/觀賞比賽的政治算計
◆ 嚴震生/打字機無罪 拼錯字和打錯字差很大
◆ 黃介正/兩岸和平無望 還是統一無望?
◆ 楊渡/網軍.翻群.LINE黑帝國
◆ 王文華/矽谷強大的真正原因
◆ 陳亮恭/給長照家庭公平的選擇
◆ 林中斌/中美較勁新局
◆ 王健壯/這個政府正在自毀民主
盛治仁/自動化智能服務 台灣有潛力
2019-12-19 23:32 聯合報 盛治仁(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桃園國際機場公司為了加速旅客報到及通關服務,近年來積極推廣自動化智能機場服務。 圖/桃園機場公司提供
前陣子去了趟新加坡,旅途中有些體驗。新加坡海關需要填寫入境表格,我和另一位台灣朋友在通關時都因為表格填寫碰到一些狀況。令我驚訝的是,碰到態度並不很友善的通關人員,這跟我對新加坡長期的良好印象和過去實際經驗有很大落差,當然可能是個案問題。後來跟其他來自不同地區的朋友們聊起通關過程時,一位大陸朋友就跟我們介紹了大陸一項令我驚豔的貼心服務。
這位朋友是從廣州機場出發。他說機場有提供機器,只要先下載「出國寶」App,上傳護照頁面,就可以自動填寫所有相關資訊。接著在系統上選擇航班和居住地址,所有資訊就會成為二維條碼。到了機場後,只要在機器上掃描,就可以列印出各國的入境卡或落地簽證表,不必再手工填寫。如果是選多人模式,還可以把旅行資訊複製到所有家庭成員或是團體旅客上,非常方便。
我的感想是,這個作法技術含量不高,但是服務貼心含量很高,是很務實方便的科技運用。不只想到服務進入廣州的旅客,而是方便要出國的客人。台灣在科技業製造領域是領先者,可惜在應用上相對落後。這部分發展,我們其實非常有條件和潛力,讓台灣成為科技應用典範。這需要政府資源、法令配套和鼓勵機制,加上企業投入創新或參與新創的輔導,來創造營運獲利模式,而不是以補助為主的機制。
最近還有同仁介紹一個在市場上已經運作的產品,讓客人在退房時用手機就可以預約寄存留在房間裡的行李,接著就可以離開旅館出去玩,後續可隨時自取行李的便利服務。
我相信所有行業的許多環節,都有科技運用的便利性和商機存在,不管是金融電子支付、個人醫療紀錄、身分證件智能化等等,都可以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找到無限商機,並提供個人更好的生活。例如在取得當事人同意前提下,分析年齡及看病用藥模式與家庭病史和體檢資料,再比對大數據模型,就可對個人提出各項健康諮詢的寶貴建議。我們要尊重資料不願意被使用分析的民眾,同時也要便利願意運用科技得到好處的民眾。
我想起民國106年(二○一七年)紐時專欄作家佛里曼來台訪問時,有幸和他在餐會互動,聽到他分析過去是人類想像力快於科技發展,很多想做的事還沒辦法做到。現在已黃金交叉,許多科技發展快於人類想像。意思是我們只要好好鼓勵創新運用發想,現代科技都能夠幫助我們達成很多目標。台灣的主客觀條件,真的可作為生活科技運用的領航者,並成為國際應用典範,端看我們如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