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從G20到G2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4189/web/

◆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不換腦袋,不可能喚回民心
◆  聯合報黑白集/「外來和尚」有兩種
◆  經濟日報社論/從G20到G2







經濟日報社論/從G20到G2


2018-11-28 00:1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國集團(G20)峰會月底在阿根廷登場,G20一向呼籲抵制貿易保護主義,但倫敦金融時報(FT)取得的峰會公報草案卻未見「反保護主義」措辭,改採比往年更加和緩的語調。無論峰會公報最終文字表述為何,此等現象多少折射了美中之間暗中的角力,對照前不久舉行的APEC峰會,也罕見地沒有共同宣言的異常現象,加上美中官員在WTO會議上爆發口角衝突,更明顯地反映了當前美中關係非比尋常的微妙與複雜。
其實,此一現象並非無脈理可尋。回顧十年前G20峰會成立的背景,已可預見到美中兩強勢將在不同的場域進行各種形式的博弈。民國97年(2008年)的9月15日,華爾街五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突然宣布破產,引爆了世紀金融海嘯。當時的G7束手無策,可是國內生產毛額(GDP)已位居全球第三的中國又一再婉拒加入G7,於是才不著痕跡地把一個由20國財長組成的「財20」升格為G20峰會,三個月後正式運作。從一開始,G20的權力結構或話語權,就掌握在原本G7中的老大美國及民國99年(2010年)即成為全球老二的中國手中。
這種「形為G20,實為G2」的本質,很快就被著名的戰略家布里辛斯基點出。美國總統歐巴馬民國98年(2009年)上台未久,布里辛斯基就提出了「G2」概念,可惜並未受到各方重視,反而被有意無意地漠視。美國似乎完全未做好中國已是老二並將與老大進行博弈的心理準備;中國也一再抗拒與排斥「G2」概念,認為是一種「捧殺」中國的設計。其實,「G2」概念無非就是一種客觀的全球兩強之間博弈關係的描述。在某種意義上,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民國102年(2013年)上任後向美國提出的「新型大國關係」,本質上即為一種「G2」概念,只是歐巴馬八年任內始終未正面回應中國此一善意訴求,換來的反而是一招強過一招、所謂「重返亞太」及「亞太再平衡」的遏華戰略
民國106年(2017年)1月,歐巴馬下台,川普上任。川普民國106年(2017年)年底及民國107年(2018年)年初,分別在兩個報告中點名了中國及俄羅斯為「修正主義強權」(意為要修正一貫以來由美國主導建立的國際秩序),並指出對美國安全的最大威脅已非恐怖主義及恐怖組織,而是來自於修正主義強權對美國的挑戰。也因此川普針對中國的言行,都採取了遠比歐巴馬任內更強硬的遏華戰略。類似在APEC峰會及WTO會議中雙方的過招應屬「文場」,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還將會看到「武場」。
武場將會出現什麼場景?連另一位著名的戰略家、曾經力促美中化敵為友及最終正式建交的季辛吉,也開始憂心美中關係。日前,他在新加坡舉行的一項論壇,以及稍後應邀赴北京與中國領導人會晤、在接受訪問時都指出,他並不認為中國與美國都有意願去啟動戰爭,因為雙方都知道會有災難性的後果,但歷史上並非所有的危機都是惡意所造成的,美中雙方都應向對方表明自己的戰略意圖。季辛吉又說,美中關係回不到川普以前的情況了,因為兩國的變化都很快,尤其是中國。關鍵是要努力去找出共存之道,去發展出一種新的範式,他並呼籲雙方,絕不能讓對抗持續升級。
要避免武場,就得設法讓矛盾能在文場中獲得緩解,也因此G20峰會時的川習會備受關注。從一開始,兩國領導人會不會相會、兩人會晤時雙方與會者還有誰、將談什麼主題、是否舉行聯合記者會,乃至發表一個共同聲明或文件?都成為各方焦點
十年前技巧式地掩護中國進入G20,十年來確實如季辛吉的感慨,美中的變化都很快,尤其是中國,這意味著原本G20內的權力板塊必然有所鬆動或位移,在G20會程中的川習會折射出來的就是新權力板塊的浮現。甫去世的布里辛斯基如地下有知,目睹G20中「G2」終於浮出,想必相當自豪十年前的遠見,只不知他看這樣的「G2」,會不會也有著像季辛吉一般的憂慮。






聯合報黑白集/「外來和尚」有兩種


2018-11-28 00:10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AIT主席莫健選前訪台時說,「顯然有外在勢力,試圖在台灣改變輿論風向,並散播不實資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有國內媒體引述外媒報導,或根據海外人士的投書分析,稱這次台灣選舉,「北京是最大贏家」,並影射韓國瑜等人因親中而當選。從台灣頭到台灣尾,老百姓以選票反映出壓倒性民意,卻被老外曲解為「心中有北京」,多數選民對這種解讀應該會覺得莫名其妙。
老實說,外來和尚不見得比較會念經。選前,不是才有外國學者專程來台,指控「騙子」柯文哲幫助中國活摘器官嗎?其後,也有美國官方人物扮演川普政府的傳聲筒,指稱「外來勢力欲影響台灣輿情」,渾然忘卻自己的「外來」身分
有些外國和尚對台灣的認識粗淺,把這次選舉解讀為國民黨的勝利,並未深切了解人民「討厭民進黨」的心也有外國人立足於其本國利益,用中國因素來解讀選舉。事實上,在美中對峙下,華府當然不容兩岸和平破壞美國在台的戰略控制,所以必然挺民進黨反中。這種美國利益本位思維,台灣縱然抱其大腿,有何可慶?網友倒也看穿這點,譏諷「把台灣人民抹紅」的老外,是否民進黨「側翼」
當然,外國和尚並非天下烏鴉一般黑國人熟知的哈佛大學教授傅高義,指華府「走過頭」,川普的台灣政策比中美貿易戰更令人擔心又如專業性的華爾街日報分析這次選舉,認為是務實選民不滿蔡英文施政,警示執政黨應懸崖勒馬。這些評論,寧非更接近客觀現實?
台灣選民要有自信,切記外來和尚有兩種!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不換腦袋,不可能喚回民心


2018-11-28 00:0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以核養綠公投過關,蔡總統對非核家園的期許面臨挑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敗之後,民進黨如同頭上挨了一記重擊,遲遲無法清醒過來。蔡英文第一時間辭了黨主席,卻慰留閣揆賴清德及府秘書長陳菊,彷彿這個「鐵三角」政團還能持續贏得人民信任。更可議的是,「以核養綠公投過關,《電業法》即將改寫;行政院發言人卻稱民國114年(二○二五)「非核家園」的目標不變,對公投的民意置之不理。對於這次選舉與公投所傳達的民意,民進黨政府似乎完全短路,接收不到準確訊息。
蔡總統強留賴揆和陳菊,顯示了三個問題:一是她囊中已空,無法開拓新的用人格局;二是她因應挫折的彈性係數很低,施政撞牆期其實已出現了相當時日,但她一味固執己見,不惜拖累整個民進黨;三是她將保持自己民國109年(二○二○)競選連任視為第一目標,所以在布局上充滿私心,無意調整。這樣的心態若不改變,民進黨遭民意唾棄的困境,將很難找到重新出發的機會。
民進黨政府這種硬拗的作法,直到選後三天,外界方才看到些微變化的跡象。例如,蔡總統終於打電話向六都市長當選人致意,顯示她方從選舉的挫敗中稍稍回神,重新想起自己身為國家元首許久未曾扮演的超藍綠統合角色。再如,賴清德接受慰留後,除說出「相忍為國」之類的陳腔濫調外,也特別修正了稍早行政院發言人Kolas對公投結果置之不理的談話,宣示他將「正面看待公投」,一定會依《公投法》卅條的規定完成後續工作。不論此舉是否緩兵之計,至少賴揆已意識到Kolas原先的發言不僅踰越了行政尺度,也藐視了公投背後凝聚的民意,必須公開聲明並予修正。
民進黨的問題是,自從民國105年(二○一六年)大選勝利後,它已經被自己滿手滿腦的權力欲望沖昏了頭,從而忘記了自己和人民的關係,也忘了自己有過的民主承諾。也因此,全黨縱容蔡英文政府濫權踰法,為所欲為包括促轉會淪為東廠、中選會和黨產會變成鷹犬,大法官變成政治跟班,民進黨舉黨上下都沒有人發出不同的聲音,批評這些作法脫離了民主政治的正軌。民進黨本屆擁有史上最多席次的過半立委,卻甘於在國會充當橡皮圖章,自我矮化為行政院立法局,充當落井下石的幫凶。這樣的民進黨,已無法把自己從蔡政府失德失政的羅網中切割開來。
以這次的附帶公投為例,原先朝野兩黨都評估十項公投全都不會過關;誰料,最後竟過了七個。原因就在,民眾的憤怒太過強烈了,大家除了要用選票翻盤教訓民進黨,更要用公投的「直接民意」改變政府既有決策。其中,包括反空汙、反深澳、以核養綠三項公投,都是衝著蔡英文錯誤的能源政策而來,三個案子全都過關,行政院真能裝作視而不見嗎?更何況,民進黨長期以來將公投捧為民意的「最高形式」,不斷修法降低公投門檻要打破「鳥籠公投」;而今,這些公投案好不容易過關,行政院竟僅憑一名發言人就想要抹殺其效力。如果民進黨政府真敢這樣做,大膽踐踏自己催生了數十年的「直接民主」,那麼,民進黨可以改名為「民退黨」了。
這次選舉,從高雄傳來極清晰的呼喊是:「人民要的是經濟」;但在台北,蔡英文卻一再重複回答:「改革的決心不會變」。這樣毫不對應的對話,完全是「雞同鴨講」,是一個不知民間疾苦政府的自我催眠,也是一個無法感應民眾痛苦的執政黨的神經硬化症。民進黨如果不轉換腦袋,無法知道自己如何失去了人民;蔡英文如果眼中只有自己的權力與其「鐵三角」政團,沒有任何作為能贏回民心。這次公投結果其實就是一個清楚的指標,它為蔡政府的錯誤政策指出了一個合理的出口;除非民進黨眼盲又心盲,才會看不到出路在哪

【即時短評】吳音寧完成階段性任務 是搞垮民進黨?

◆  【即時短評】採購更多F-16V 是戰備還是政治需求?
◆  【即時短評】選後還要打假消息?別把警察當選舉工具
◆  【即時短評】公投摧毀二神主牌 2020民進黨裡外不是人
◆  【重磅快評】吳音寧能下台 管中閔就應上得去
◆  【即時短評】搶菜攤丟江山 吳音寧讓執政黨付出慘痛代價
◆  【即時短評】吳音寧完成階段性任務 是搞垮民進黨?
◆  【重磅快評】基因編輯嬰兒會是無敵鐵金剛嗎?

◆  【重磅快評】內閣頭號戰犯 林聰賢、吳宏謀還不走人?
◆  【重磅快評】秒變的段宜康其實沒有吃錯藥
◆  【重磅快評】蔡政府請出5片起司能讓普悠瑪事故落幕?
◆  【重磅快評】要當鯰魚 羅智強何不先參加立委補選?
◆  【重磅快評】賴皮大官留任 蔡政府果真寫下「典範」!







【即時短評】吳音寧完成階段性任務 是搞垮民進黨?


2018-11-28 10:27 聯合報  記者何祥裕╱即時報導
北農總經理吳音寧。本報資料照片 記者余承翰/攝影

今天上午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表示,「吳音寧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似乎暗示吳音寧下台已成定局,看來民進黨總算真的痛了,開始清理戰場,北農總經理吳音寧在民進黨大敗的敏感時機,被林聰賢稱階段性任務完成,難道這階段性任務是「搞垮民進黨」?農委會最好說清楚,吳音寧是完成哪種階段性任務而被下架
被網友封為「510、最高薪實習生...」的等多個綽號的北農總經理吳音寧,從去年6月上台以來話題不斷,幾乎都是負評,包括是否看懂財報、年薪250萬的高收入實習生到今年初的休市多日造成菜價崩跌、將殘貨送給表哥當鄉長的溪州鄉社福團體、拒絕議會備詢、送洋酒爭議、到人口只有兩萬的帛琉推廣蔬果、甚至還差點親自去荷蘭考察紅燈區等。
頂著父親現代詩人、民進黨籍總統府資政吳晟的光環,受總統蔡英文極力推薦的吳音寧,不管在北農表現如何,總是無人能撼動她,縱使自走砲台北市長柯文哲也拿她沒轍,這次民進黨丟掉包括彰化、雲林、宜蘭等多個農業大縣,吳音寧被拿來祭旗,並不意外,只是,吳爭議如此之多,難道民進黨中央、總統府、行政院、農委會之前眼睛都瞎了嗎?
這次民進黨大敗,有不少人將矛頭指向蔡英文,指她用人就像照鏡子一樣,事實上,吳音寧的造型、風格,還真的跟蔡英文相似度頗高,當然行事作風就更不用講了,多數時間吳神隱程度不輸蔡英文,議會也不備詢,被罵慘了,就發發臉書討拍,她到底親自下鄉、甚至下田幾次?有實際去產地、各地農產運銷公司關心蔬果價格?
韓國瑜當選前就說過,當選第一天就要去睡果菜市場,或許只是噱頭,但這代表起碼市長願意接地氣,聽農民聲音;韓是吳音寧的前手,都可以做到這個地步,吳音寧做不到事小,動不動就捅出樓子,大家都把帳算在民進黨上,現在民進黨拿吳音寧來祭旗,恐怕只是第一步,黨內的「吳音寧們」,皮可要繃緊一點。







【重磅快評】基因編輯嬰兒會是無敵鐵金剛嗎?


2018-11-28 10:46 聯合報  主筆室
南方科技大學教授賀建奎聲稱,已成功改造一對雙胞胎胚胎基因,使她們對愛滋病免疫,引發各界譁然和學術界極大批評。 美聯社

台灣沉陷在執政黨施政無方,期中考陷入空前慘敗之際,全球關注的另一話題,是中國南方科大賀建奎教授「基因造人」的技術突破。宗教、科技倫理學界強力抨擊,卻也讓家有遺傳疾病的孩子燃起一線曙光
年僅35歲的賀建奎教授,挑戰遺傳學的倫理禁忌,選了最無涉倫理的愛滋領域作研究,得到基因治療可以防愛滋免於垂直感染,爸爸、媽媽的愛滋病症可以不傳給下一代,基因治療可以避免這不幸
其實,民國79年(1990年)前後基因科技大步向前時,科學界即曾熱烈討論過基因治療問題。中國古諺的「對症下藥」,進入基因治療領域改成「對因下藥」,哪一段基因有問題,替換後就健康了。例如東方人的肝比較弱,置換西方人的肝基因;西方人較易罹患皮膚癌,東方人皮膚強健,置換皮膚基因也被討論過。
賀建奎的免疫基因寶寶遭全球檢視是意料中的事,但不必先設下排斥的死限,設想不下20餘種遺傳疾病爸媽迎接新生命的當下,發現接到是遺傳疾病兒,那一刻是怎麼的萬念俱灰?當然愛孩子,但這個愛是多麼沈重?如果之前知道可經過基因治療避免,當然要試試
醫學倫理的討論當然必要,深怕基因造人產製出無敵鐵金剛,不能說這是多慮,但確實存在。但就比率原則來討論,患有遺傳性疾病的孩童比率,相較想製造無敵鐵金剛的科技超人兒的比率,顯然不該拿來對比。所以,未必以基因治療遺傳缺陷兒,但他們的痛苦必須被重視
賀建奎的免疫愛滋寶寶談不上突破,其實愛滋病防治有太多對策,不必從胚胎下手除非預知愛滋是人類不可避免的自毀行為,否則沒必要自胚胎期即預植免疫基礎,成長之後免疫防線是否管用未知
關鍵點是科技成就與科技倫理是否該擺在同一天秤上衡量?至少30年來都在同一天秤衡量,至今無解,讓許多家有遺傳性疾病兒無法得到科學的解救,持續在摸索怎麼照顧遺傳疾病兒,這是科學的不道德。
對照台灣公投結果,反同呈現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學校的性別教育,讓他們自小瞭解性別不必輕忽他們有判斷的能力更讓他們有討論、決定的能力






【即時短評】搶菜攤丟江山 吳音寧讓執政黨付出慘痛代價


2018-11-28 11:02 聯合報  記者彭宣雅╱即時報導
林聰賢。記者彭宣雅/攝影

九合一大選結束,全台最大的農業縣市雲林縣大翻盤,其餘彰化、宜蘭、高雄也都綠地變藍天,外界直指北農總經理吳音寧在這次大選中是在野黨「最佳助選員」;明天召開北農董事會,農委會主委林聰賢今天表示,吳音寧「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意味著吳音寧去職已成定局。
選後,網路上流傳了一張「搶了菜攤、丟了江山」圖卡,言詞雖然酸,卻很寫實;吳音寧從去年6月上任後就爭議不斷,從無法回答台北市議員基本質詢,到年薪250萬元,卻認為自己來學習,被外界視為「高年級實習生」;吳音寧不願意接受民意監督,不進議會、立院備詢,今年初連續休市風波,讓農產品銷售大塞車,價格一路低迷至今。
北農總經理過去向來都是酬庸單位,若能好好做,倒也相安無事;但吳音寧打著改革的大旗,但實際上,面對農民質疑農產品拍賣不公,甚至自創殘菜處理方式,隨意自行決定把農民的菜以2元拍賣掉,對農民卻沒有合理解釋,別人的方式都是錯的,只有自己的才是合理、公益,引發農業界反感。
吳音寧能力受到質疑,嘴說要照顧農民,實際上北農卻向七大公會靠攏,急著掌握北農市場改建的部分主導權,多次豪華海外考察團也惹爭議,農業界反彈連連,但上至總統蔡英文,到民進黨、農委會卻動用各種行政資源全力支持,說吳音寧績效好,背離農民實際感受,也讓在野黨不斷把吳音寧當作政治提款機,全黨投入所有資源保住吳音寧的結果,在這次選舉中,人民用選票做了回應。
事實上,今年6月間,民進黨內早嗅出苗頭不對,要求吳音寧下台的聲音大增,但當時吳音寧堅持不願意下台,因為她認為自己遭受到外界抹黑,甚至放話未來這些事情都將寫進書裡,當時新潮流系力挺,最後黨內才下令全力護盤,即便選前早決定選後會讓她下台,但選舉結果,已讓執政黨付出慘痛代價。







【重磅快評】吳音寧能下台 管中閔就應上得去


2018-11-28 12:20 聯合報 主筆室
北農總經理吳音寧(左)與管中閔。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九合一敗選後,蔡英文下鄉傾聽基層聲音農委會主委林聰賢馬上嗅出氣氛,今天上午明確表示,吳音寧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暗示吳音寧去職已成定局,林主委果然是歷經選戰洗禮的政治人物,出招快狠準,遠遠勝過擅長「有溫度的溝通」的教育部長葉俊榮。
北農總經理吳音寧被點名是這次大選執政黨敗選的原因之一,但蔡政府拒絕依法聘任管中閔為台大校長、公投亂象又何嘗不是?選後一片檢討聲浪中,地方諸侯砲轟府院黨、綠委拍桌罵閣揆,甚至直指蔡英文應棄選民國109年(2020)大選,山雨欲來難以阻擋,在中選會主委陳英鈐下台後,林聰賢馬上宣布吳音寧「被下台」,成了今天政壇最熱議的話題,立法院長蘇嘉全欲辭院長參選黨主席反而被冷落一旁。
令人玩味的是林聰賢的說法,他表示農委會態度是尊重新任市府團隊對北農的布局,而吳音寧是否撤換?他認為她的階段性任務應該完成了,農委會可以和市政府好好談談專任總經理的人選
這番話出自林聰賢之口,真是完全打臉農委會,所謂尊重新任市府團隊根本是無稽之談,柯文哲順利連任,即始更換幾個首長,還是原來的柯團隊,何來新團隊之說?按林的說法,農委會並未尊重以前的市府團隊?再者,如果北農需要專業經理型的總經理,為何過去一年來,對於吳音寧的「不專業」竟視若無睹?
北農董座彭振聲倒是說對了,民進黨敗選就換人,這就太現實不過,連黨主席都被砲轟了,吳音寧這時被拿出來祭旗,也只有認了。 
反觀教育部長葉俊榮,倒是很沉得住氣,立委林奕華說得很清楚,讓台大這麼久沒有校長,就是教育部的失職,「因為管案,教育部成為國民黨勝選的最佳助選員」,葉俊榮卡管功力遠勝前任部長潘文忠、 吳茂昆,但他搬出「有溫度的溝通」令人厭煩,訴願、行政官司的咬文嚼字、死纏爛打,更讓民進黨「 吃銅吃鐵吃台大」的惡劣印象深植人心
林聰賢見風使舵,即使前後打臉自己,卻表現出民進黨靈活的一面,終於讓吳音寧下架,照此政治邏輯,被卡了十個月的管中閔就應上得去,葉俊榮僵化如斯,難不成真要撐到民國109年(2020)國民黨上台再讓管中閔就任?長於選戰的綠營,應該不會參不透這層淺道理。






【即時短評】公投摧毀二神主牌 2020民進黨裡外不是人


2018-11-28 15:38 聯合報  記者程平╱即時報導
堅持非核家園,反對核電復活。不同意公投第16案。林義雄(前左)與人民作主志工團在公投前發表宣言,隨後在台北義光教會附近遊街宣傳理念。 報系資料照 記者林俊良/攝影

反核、台獨,向來就是民進黨的二大神主牌,但卻被一個也是民進黨長期追求的公民投票,一口氣雙雙摧毀。面對敗選,蔡英文總統昨天說,「上半場打的不好,但是經過檢討、整隊以後,相信下半場會打得很好。」但能源、兩岸這二道難題不是靠轉彎就能加分,就怕最後弄到裡外不是人,下半場要怎麼好?
以核養綠公投過關,刪除電業法中民國114年(2025)非核家園條文,對長期追求打破鳥籠公投的民進黨來說,有不得不的壓力。面對難以改善的空汙問題,行政院長賴清德現在更說若以空汙作為標準,最好的能源就是核電,形同承認台灣沒有核電,就沒有晴朗的天空
行政院不再為非核家園設定民國114年(2025年)的期限的消息傳出後,過去因為反核支持民進黨的民眾,也大量出現跟民進黨說bye bye的聲音;更慘的是,國人都想要好環境,又不願面對高電價,加上沒人願意與核電廠、核廢貯存場為鄰,依舊中央執政的民進黨,在民國109年(2020)大選前註定拿不出面面俱到的能源政策,最後必然是二面不討好。
至於台獨,始終都是民進黨人掛在嘴邊,但歷經二次執政都無法實現的理想。蔡英文也只能透過去中國化及大量晉用獨派人士,偷偷往獨的方向移動,嘴巴上還是要堅持早就已經被改變的「維持現狀」,因為當家的都知道,在中國大國崛起的狀態下,現狀怎麼改變,我們沒有主動權
但獨派人士偏偏不領情,執意要用東奧正名打公投擦邊球,先是在中國大陸無理干預下讓台中東亞青運夭折,國際奧會更在公投前三度發函提出警告,逼著蔡政府強調,未來仍會遵守奧會規定以「Chinese Taipei」參賽,選擇不挺獨派,最後公投結果也證明,台灣民眾還是選擇務實的維持現狀。
蔡英文執政最大的問題在於,在獲得689萬票支持及國會過半的情況下,似乎認為在野時所有的主張都能被全民接受,渾然不知民國105年(2016)的勝選不是民進黨好棒,而是國民黨好糟。強推降公投門檻的結果,最後不只是讓選舉變得更加混亂,反核、正名雙雙遭打臉,民進黨左支右促,民國109年(2020)大選勢必更加艱困








【即時短評】選後還要打假消息?別把警察當選舉工具


2018-11-28 22:33 聯合報  記者李奕昕╱即時報導
針對網路危安或不實訊息,警政署在選前之夜維安會議中表示,視偵辦狀況對外說明,避免恐慌或混淆視聽。記者李奕昕/翻攝


政府選前高調向假消息宣戰,一味要求警方大力偵辦,少見行政管理或立法層面討論,以致欠缺前端的澄清預防機制,徒有後端的偵查執法作為,且辦案「投資報酬率」偏低不免令人質疑打擊假消息,只是把警察當選舉工具,淪為選後即下檔的荒謬劇
今年10月,警政署組成「查緝假消息專責小組」根據選前最後一次公布資料,全台受理網路不實言論情資124件,其中偵破85件;隨選情升溫,案量之大累壞警察,勢必排擠緝毒、打詐、掃黑的執行能量。
相關案件常出現兩種結果,其一是「查不下去」,受限IP跳板跑遍全球難破案,或對象是轉傳網友而非始作俑者;其二是「烏龍一場」,例如網友KUSO,明顯屬言論自由範疇,還有嫌疑人到案,結果竟是提告陣營的支持者,難以構成違法。
辦案人員擔憂成為干預言論自由的打手,這種大量消耗社會資源的下場,警方早已預見,不過基於職責及高層壓力,有人提告就要受理;雖然提告是當事人權利,但是否將選戰凌駕公共利益?政治人物不會不懂箇中道理
其實假消息現象非台灣獨有,外媒報導,近年歐美國家頻傳境外勢力以假新聞影響選舉,美國總統川普、法國總統馬克宏競選期間及英國脫歐公投,均飽受假消息之苦,新型態網路戰正威脅民主
針對九合一大選的網路爭議訊息,國安局、調查局蒐報有大陸操作痕跡,不過各國以假消息及駭客攻擊是「不能說的秘密」,即便IP來自大陸,難以確認是否為其他國家的跳板,背後究竟是個人或官方力量,依舊是個謎
相較可能徒勞無功的偵查,預防澄清更顯重要。警政署在選前之夜維安會議中表示,視偵辦狀況對外說明,避免恐慌或混淆視聽,但假消息牽涉敏感的政治攻防,成為警察難以承受之重,究竟如何澄清,政府是否有成熟透明的機制
反觀國外,德國通過「社群網路執法強化法」,處罰不刪除違法訊息的社群媒體,由公共電視提供事實查核機制;美國透過「反外國宣傳與造謠法案」,防止俄羅斯及大陸的政治宣傳;歐盟建議制訂網路業者作業準則,若成員國立法便具強制力。
追查涉及選罷法、恐嚇或妨害名譽的假消息,選前都成警察任務,但如何拿捏言論自由與國安問題,避免「政客不喜歡就是假消息」,以及向全民宣導辨識真偽,當是政府責任。面臨民國109年(2020)總統大選,假消息風起雲湧,別再把壓力全丟給警察!








【即時短評】採購更多F-16V 是戰備還是政治需求?


2018-11-28 12:20 聯合報  記者洪哲政╱即時報導
部署在花蓮的F-16戰機機群。記者洪哲政/攝影

國防部推動對美採購F-16V戰機,在政府財政緊迫下,政府能否支應,會否排擠其他軍種的投資,空軍戰備任務是否需優先採購更多F-16V戰機,更重要的是,民進黨政府在九合一大選慘敗後,未來兩年是否還有政治資本推動軍購特別預算
馬英九政府推動採購F-16C/D戰機,計畫將F-16C/D部署台中清泉崗,將經國號戰機轉往台東志航基地,接替F-5擔任二線作戰及訓練任務。也曾希望採購新機,替換無法性能提升的幻象機隊,但都沒有獲得美方支持,後來就改成了天價的F-16A/B性能提升案
民進黨政府上台後,空軍有意採購F-35戰機,但美方不同意,甚至要台灣不要提出採購新戰機案。但最近風向變了,軍火商對台遊說F-16V戰機新購案。因為認為美國政局有利台灣,而且蔡英文總統競選連任,如有美國的政治加持,更為有利,軍售就是其一。
採購新戰機是好事,但在資源有限下,這筆巨大投資,除非採用特別預算,否則將長期排擠其他軍種建軍投資。民進黨政府這次大選慘敗後,是否有足夠政治能量與合理性,推動如此龐大的特別預算,值得觀察。
近年每到總統選舉,美方釋出任何軍備,台灣就照單全收,國民黨與民進黨皆如此,採購F-16V新機,戰機單價僅六七千萬美元,若包含整體含後勤、訓練、武器裝備,價格翻倍。
目前F-16A/B型戰機性能提升案,預算已從原1,100億元台幣膨脹到1,400餘億元,是否需要因為採購新機,再將未來十餘年大部分軍購資源綁在此案上,還需要多多思考。
F-16V雖是新機,但仍屬上一世代設計,國防部曾宣示自行設計下一代戰機,購案若確定,國防自主的宣示,不就自相矛盾
採購新機的案子,如果又落在民國109年(2020年)大選的時間點,混雜了政治因素,很容易超越軍事需求,變質成政治採購,模糊的台灣空防戰備的合理思考。

去梯言/韓國瑜,下一步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4189/web/

◆  「以核養綠」給了政府下台階
◆  這樣的公投 撕裂社會無建設性
◆  去梯言/韓國瑜,下一步
◆  選票的聲音:賣台汙名 不敵拚經濟
◆  廠衛逼民反 崇禎們還在睡?
◆  做不好就下台:宜蘭的民主價值
◆  段宜康罵得好 但周處除三害…
◆  蔡總統的二選一考題:改變或雙辭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去梯言/韓國瑜,下一步


2018-11-28 00:03 聯合報  公孫策
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瑜。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韓國瑜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很多人問,他為什麼能掀起韓流狂潮?是蔡英文的施政失人心,猶如乾柴已經堆在那裡,韓國瑜只是點燃了烈火。話是沒錯,可是,那麼多候選人都想要點火,其他人怎麼燃不起火來?答案是,韓國瑜的演講有著「勢度韻味」
這四個字是曾國藩說的:「有氣則有勢,有識則有度,有情則有韻,有趣則有味。」相信多數人都能同意韓國瑜有氣勢、格局和趣味,然而曾國藩說的是文章,寫文章跟行政是兩回事,現在大家等著看的是,韓國瑜怎麼實現「貨出去,人進來,高雄發大財」。
在選舉過程當中,韓國瑜曾經訴求群眾「我們一起演一場大鬧天宮好不好?」也就是他自比孫悟空,而這個比喻還滿像的。如今,大鬧天宮已經完成了,孫悟空的下一個任務應該是幫助唐三藏西天取經:高雄市民是頭家(唐三藏),韓國瑜要幫市民成功取經(全台首富)。
韓國瑜有沒有孫悟空的本事?在取經之前,孫悟空用「吹毛化身」打敗了混世魔王,那是跟須菩提祖師學的;他有火眼金睛能看見妖精本像,那是在太上老君爐子裡煉出來的;觀世音菩薩更派了六丁六甲等神將隨行保護——這些都滿切合:網路上數以萬計的韓粉等於是他的化身,隨時隨處跳出來迎敵;他能夠指出高雄各種問題是火眼金睛;他更有義勇軍明裡暗裡保護。
可是,取經路上卻有太多孫悟空應付不了的妖精,除了動物昆蟲幻化的之外,還有大仙大佛的坐騎、守爐童子、異母兄弟,甚至長相動作言行都跟他一樣的山寨孫悟空,著實讓取經團隊吃足了苦頭。而孫悟空自己拿妖精沒辦法時,他另有一個本事:去找到能解決問題的人—最好的例子是找到老母雞來降服蜈蚣精。雖然也有連四海龍王一齊噴水也澆不熄的三昧真火,但最終還是能請出觀世音來收服紅孩兒。
話說回來,高雄市要從又老又窮變成全台首富,肯定不是韓國瑜一個人做得到,他得有本事去找到能幫忙解決問題的人,而且不是一個兩個,是很多很多。
這才是大家現在睜大眼睛看的,看韓國瑜「找誰陪他取經」。同時,這種人未必一定進入市府團隊,市府團隊好比豬八戒、沙悟淨、白馬,這麼比喻完全沒有調侃意思,而是指市府團隊是負責「挑擔、牽馬、交通」等工作,韓國瑜必須另外找到各種解決問題的專才幫他忙






蔡總統的二選一考題:改變或雙辭


2018-11-28 00:17 聯合報  陳長文/法學教授、律師(台北市)
九合一選戰民進黨大潰敗,蔡英文在開票日當晚辭去黨主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四年前,國民黨在地方選舉大敗,六都僅剩新北,筆者撰〈總統主席雙辭,放手是最勇敢承擔〉一文,呼籲馬總統為了台灣,應勇敢辭去總統與黨主席一職,亦於文中提出了上中下三策供馬總統參考。
當時的情勢是,「站在馬對邊,就是站對邊」,不論對馬總統如何不公道,馬總統/馬主席在選後繼續留任,已不可能再有任何政治影響力,何不直接雙辭,並且要求副總統也辭職,讓總統重新改選。
對政治人物,這是很殘酷的建議,對於馬總統最後僅辭去黨主席,筆者並不意外;但以後見之明來看,馬總統若早一年半辭去總統,他的公道,也會早一年半回來。
十一月廿四日,蔡總統所面臨的困境,相較馬總統四年前,過之而無不及:九合一大選,民進黨敗得比當年的國民黨更慘;十案公投,更是直接打臉蔡政府的施政方向。顯見蔡總統的路線已被人民否定,已失執政正當性。
蔡總統雖在選舉當晚公開表示辭去黨主席,但又說:「一場選舉的成敗,不能讓我們停下腳步,自怨自艾。」此話讓人疑惑,期中選舉和公投的意義,就是以最新民意,對執政者路線表態,既然民意已表達完全不同意蔡政府的施政,蔡總統有什麼理由不停下腳步?
蔡總統與民進黨應該理解,廿四日的選舉加公投,在民意強烈否定執政兩年半的表現後,執政的正當性幾乎蕩然無存。當然在憲政體制上,蔡總統依然有權任命行政院長,民進黨依然擁有國會多數席次,但這又如何呢?馬總統最後一年半的任期,不也是如此嗎?
政府推動政策,除體制上的權力外,獲得人民肯定的「政治能量」更是關鍵,而這卻是現在的民進黨所缺乏的,未來民進黨再想要強推任何政策,若無民意支持也將是寸步難行
因此,為了國家順利運作的考慮,筆者把四年前給馬總統的建議,也提供給蔡總統參考。
如今最好的策略是,蔡總統應該「雙辭」,而不只是辭去黨主席。應和陳建仁副總統同時辭職,當二者同時缺位,就可依憲法增修條文補選。
就算這場補選結果民進黨必敗,但難道苟延殘喘到民國109年(二○二○),民進黨就有勝算可言?更重要的是,既然這次選舉,選民已經否定了蔡英文路線,再綁一年半也毫無意義,只會讓台灣繼續沉淪、讓人民受苦蒙難。
蔡總統雖於廿六日在臉書上表示願意承擔所有敗選責任,表示「真正需要改變的人是我自己」,然這又讓筆者疑惑,或許蔡總統作為「個人」身分可以隨時改變心態、作為。但身為「總統」如今剩下十三個月的執政生涯,真的有時間、有力量能及時改變現狀:改變兩岸政策、能源政策、解決行政權濫權的問題嗎?
如果不可能、做不到,就請蔡總統雙辭,適時放手,才是最勇敢的承擔雖然您執政成就不算亮眼,但是主動請辭,以中華民國為重,為政績負責的態度,或將在歷史上留下一頁








「以核養綠」給了政府下台階


2018-11-28 00:36 聯合報  李敏/以核養綠公投共同發起人(新竹市)
「以核養綠」公投發起人黃士修(右)。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以核養綠公投獲得民眾認同,得票跨過公投門檻,同意票近五百九十萬票,占全部選舉人數近三成,是四百萬不同意票的一點四七倍。電業法第九十五條第一項將在公投結果公告第三日起失效
這樣的結果與其說是擁核方的勝利,不如說是全國近三成的選民不信任政府的能源政策,不計代價的非核家園不是全民共識,民眾期待的是政府放棄意識形態,務實的規畫能源政策。
最近半年政府的能源政策已經到了荒腔走板的地步,海上風電的躉售價格遠遠超過國際行情;先是堅持興建深澳燃煤電廠,後因新北市的選情告急,可以在一夕間宣布放棄。同樣的,為了台中選情,在未做詳細評估前,即宣布台中火力四部機組提前停止運轉;這些電力缺口都由燃氣發電來填補,又無法交代天然氣接收站興建的問題,會破壞千年藻礁的觀塘第三接收站的環評,在大幅縮小規模後,強行過關,後續的第四與第五接收站還不知道會遭遇什麼樣的抗爭。
「以核養綠」公投案的通過,政府有個下台階,順勢重新評估能源政策,期待政府應該立刻停止將核燃料運到國外;規畫核四廠解封存與進行燃料裝填,往商轉邁進;評估現有核電廠執照更新的可能性。將核能發電納入中長程的能源規畫,為國家社會省下上兆元的支出,用於綠能發展;持續使用核能可以確保電力的不虞匱乏與電價穩定,也可以降低空氣汙染。
行政院發言人第一時間對公投結果的回應,卻是罔顧近六百萬人民的期待,蠻橫表示「核一、核二、核三延役及核四商轉已來不及,二○二五非核家園的目標不變」,理由是「核一與核二廠除役在即,已來不及申請;核三廠則是要在一○八年前提出申請,但申請的作業評估時間要四到五年,時間上已來不及。」她不知道核一廠研議報告已完成審查,核二研議報告已完成,台電隨時可以送出。核電廠延役提出申請的時間屬事務性的條款,規定在核電廠的執照審查辦法中,變更不需要立法程序,只要主管機關改變即可。她又說,「台電在今年評估,核四商轉需要六到七年」,所以無法在民國114年(二○二五年)前運轉,我認為這是台電管理階層揣摩上意的結果,一旦政府變更政策,會有更務實的數據。
「以核養綠」概念的推動,廢除電業法第九十五條第一項只是第一步,如果政府蓄意忽略公投結果,我們會繼續推出其他公投案,於民國109年(二○二○年)總統與立委選舉中公投,六百萬張選票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公投會耗費大量經費,也會造成社會的撕裂我們不願意,但是為了貫徹六百萬人的期待,我們有責任這麼做






研究生投書/這樣的公投 撕裂社會無建設性


2018-11-28 00:42 聯合報  陳佩瑜/研究生(台北市)
公投的選舉公報長達一、二千字。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公投本身就是件荒謬的事。
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什麼壞事都沒做,就被判處死刑,這是公投決定的投票的人可能根本不認識他,也搞不清楚他被指控了什麼,就被迫要做決定。蘇格拉底拒絕上訴,也不願接受逃獄的建議,希望以他的犧牲,喚起雅典公民的覺醒
都是投票人的錯?他們都是壞人嗎?為什麼沒有人質疑公投本身的謬誤?人民哪有專業能力去判斷那些錯綜複雜的問題?
公投只是政客用來撕裂族群的伎倆,或是替他們背書而已。若結果符合執政者想法,他們就說:你看,我們順應民意;若結果不符合執政者想法,就說:過了也沒用,法律早就規定如何如何了。
公投選擇跟政黨取向綁在一起,也令我憤怒。為什麼綠的就一定是哪些公投號要投,哪些公投號不投;藍的又完全相反?網路流傳兩份完全相反的「解釋」,兩邊都極盡偏頗、扭曲原意,目的只是在說服閱讀者支持自己。
誰認真看過一條公投長達一、二千字的選舉公報,根據每一條內容獨立思考?而不是看誰提案決定同意或不同意?誰知道同意不同意的背後,有多少現實執行的層面和你所不知道的影響?
我針對不熟的議題上網做了功課,再和好友經過幾個晚上的辯證、討論,才釐清了好多想法。試問多少人會這樣做?一般的歐巴桑、歐吉桑到底要如何才能了解這些公投問題?
若不是因為公投,我從來沒有想要了解家人對性平議題的看法。當我說「我有很多同志朋友,他們都是很好的人喔」時,父母露出驚訝的表情,我就知道他們對這個世界多麼的不熟悉。他們都是固執的人,但兩人的決定並不相同,各自有(我認為)奇怪的理由,我都尊重。
兄長是願意思考的人,只是對政治沒興趣,甚至不知道公投有法律效力。我幫他上了堂公民課,很多內容是他在求學階段,台灣還沒發生的事。然後我問他有沒有同志朋友,他說一個都沒有。所以他對同志的處境和訴求就是想像。講解完,他也有一、兩條公投的看法與我不同,我也尊重。
所以社會大眾為什麼要去思考一個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遇到、也不關心的事情?而當他們(不知如何)做出了與你不同的決定後,還要被你羞辱?
請政府不要把不想面對的爛攤子丟給人民公投決定,撕裂社會台灣社會可不可以不要再永無止境的兩元對立。明明只要不談政治,大家都是很好的人。







選票的聲音:賣台汙名 不敵拚經濟


2018-11-28 00:11 聯合報  翁金山/成功大學教授(台南市)
威尼斯過去縱橫強權間的經驗,可當台灣發展的借鏡。 (路透)
漫畫/季青

維持現狀不統不獨,九二共識影射的統一、或一邊一國的台獨論是近年來有關台灣前途的三大論點。惟投票前激烈的競選活動及投票結果都傳達了:擺脫貧窮線的低所得困境,訴求較高的生活所得。亦即發展經濟繁榮社會,確保大眾的長期幸福與愉悅生活,才是社會大眾追求的首要目標。
換言之,現實的經濟成為顯性的論題,追求經濟不可或缺的政治成為不便明言的隱性課題。
惟台灣腹地小自然資源又缺乏,迴避政治能量加持才能奏效的「較高所得」可行性如何?成為選舉後不得不面對的嚴肅課題。舉世聞名的威尼斯共和國在強權爭霸中享壽高達一千三百餘年的史實成為難得的借鏡。
相較於台灣,威尼斯腹地更狹小,資源更缺乏,但十一至十五世紀的威尼斯不僅是歐洲門戶,並且是掌控歐洲命脈的金融中心。
威尼斯的起源可上溯至西元四五二年北方的匈奴王阿提拉擊潰羅馬邊疆守軍,大批難民及羅馬權貴尋找環境隱蔽不容易被察覺的潟湖區,以捍衛生存權的艱辛歷史。旅居穆斯林統治區的威尼斯商人,西元八二八年從埃及亞歷山大港偷運城邦守護神「聖馬可」回威尼斯安葬於總督宮北側的禮拜堂,凝聚零星小島共同捍衛家園,是早年羅馬菁英樹立「以貿易立國」的思維奏效之見證。
有貿易遠見的奧塞羅二世西元九九一年競選威尼斯總督時,就不顧拜占庭帝國「不得與異教徒為友」戒律,派大使至伊斯蘭教區洽商建立貿易據點,爭取支持。八世紀時穆斯林統治區遼闊,從伊朗往西迄西班牙,地區性文化差異之大不言可喻。威尼斯及時培植適合不同語言、文化、算術與航海的專才是貿易獲利根本。及時掌握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收復耶路撒冷取得的政經特權,進而往東延伸貿易圈是威尼斯國力繼續竄起關鍵。
總督吉亞尼乘機於西元一一七七年促成互爭歐洲主導權的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及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法蘭克王巴巴羅沙,於威尼斯簽訂和平協議,剪斷隸屬拜占庭帝國長達七五六年的臍帶後,威尼斯躍升為地中海霸權。
西班牙、德國及法國等歐洲強權在教皇主導下於西元一五○八年成立的康布萊聯盟,企圖以優勢的軍隊取代威尼斯。但因軍隊無法複製貿易文化尤其是貿易人才,及穆斯林已征服東羅馬帝國的無奈下,不得不自動解散聯盟。總之,威尼斯因重視人才,善於掌握多變的國際局勢,及時與政治立場對立的穆斯林保持長期的貿易關係,國力才得以強盛並締造輝煌的文化
反觀台灣,意識形態作祟下不僅輕忽教育蔑視人才,排除政治理念不同的幹才;針對不同政治體制區的關係,稍有不同策略,動輒以「賣台」的標籤汙名化,自我限制發展範疇的意識,焉能發展經濟擺脫低薪的窘境。畢竟經濟上的貿易或政治上的合縱連橫,都離不開「與理念不同或敵對者對話溝通」為開始的文明演進法則






做不好就下台:宜蘭的民主價值


2018-11-28 00:47 聯合報  翁煙源/藝術工作者(宜蘭市)
林聰賢宜蘭縣長任期未滿,就去接掌農委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此次地方選舉,宜蘭再次變天,地方議會也藍多於綠,但仔細算算,綠營加無黨籍的兩位候選人,其票數恰與勝選者相當,若再加上廢票,說起來藍無大贏,綠也似無慘敗。
宜蘭市的縣議員前四名皆為藍營,總票數過半,另兩位是無黨籍,只有一位綠營當選;但藍營推出的市長候選人卻未一舉奪回市長位置,或許是現任市長做得不差而市民給予支持連任。
選前做一半的縣長去接農委會,選後被指名下台,可見惹來不少民怨;繼之代理縣長霸權的做法,也令縣民看不慣;黨內派系拉扯不斷也被看在眼裡;勉強推出的人選,看似清廉,不與財團掛勾,但立委任內對縣內貢獻有限;選前總統十次來宜蘭拉票,以政策加碼形同買票,不少縣民反而不買帳;加上中央不少執政失策,選前即普遍不被看好。
這些在在顯現綠色執政,早就不是品質保證換黨輪流執政,本是民主常態,否則豈不又回威權時代?民主聖地也非專屬某政黨。縣民要再好好盯著上任者的政黨作為,是否依然要走失敗政黨的步數?如果是一樣的不堪執政、一樣的黨內派系互鬥,也許後頭的大選又可來個加速的鐘擺效應,至少四年後可再次翻盤。
宜蘭此回有不少年輕人參選,初試水溫感覺有不少選民回饋。若有第三股年輕有為的力量加入,應可多少改變宜蘭的傳統政治生態,才有可能拾回宜蘭價值,更可徹底改變政治分贓,讓宜蘭步上真正的民主,找回屬於全體縣民的民主聖地尊嚴!








天堂不撤守-總統主席雙辭,放手是最勇敢承擔


2014年12月01日 04:10 中國時報  陳長文(作者為法學教授、律師)


想從一件事開始談起:國民黨大敗,國民黨籍的立委羅淑蕾在電視節目上痛批:「我不懂他憑什麼還繼續待在黨主席的位置上。」這讓我想到一個聖經故事。「你們當中誰沒有罪的,就向他投石吧!」
對馬英九攻擊的人不少,為什麼選羅當例子?因為,國民黨今日之敗,馬主席固然該當首責,但國民黨內以羅淑蕾為代表打著藍旗反藍旗的人物,又何嘗不是在過去的6年半中,一點一點將國民黨分屍的劊子手呢?
當然,這又可以形成一個邏輯迴圈,身為黨主席,卻讓羅淑蕾現象啃噬國民黨,也算一種領導的無能。
但羅淑蕾印證的政治荒謬、馬英九被眾石相投,乃至於國民黨的大潰敗,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台灣怎麼辦?
這還是得從馬英九談起,我想從事實與現實兩個理路分剖。
先看事實。最核心的問題是,馬英九錯了嗎?我認為,錯的是馬英九的方法,但馬英九路線並沒錯。是的,台灣陷於困頓,年輕人普遍不滿,但若時光倒推,民國97年(2008年)是謝長廷當選或民國101年(2012年)是蔡英文當選,少了兩岸直航、陸客來台觀光、ECFA早收清單這種種被視為「親中賣台」的路線,台灣的經濟會更好還是更壞?
馬英九對軍公教年終獎金動刀,而被選票重懲;想啟動年金改革,最後不了了之;賣了命宣傳核四,卻被恐核的海嘯打趴…。但回頭再問,年金等福利制度不改革,台灣財政破產幾乎就在可預見的將來;日本311後人民對核電的恐懼可以理解,但台灣缺電的危機,卻不是一句發展再生能源的口號就會煙消雲散的。就算不喜歡馬英九,也不能說他的路線是錯的。
說這些話,又會被歸類為「愛馬仕」,我接下來的話,「咒馬仕」們,應該會喜歡。
從事實理路來看,將萬責萬罪都算於馬英九一人,是一種偷懶的不公道。但從現實理路來看,馬英九個人的公道是末節,台灣的政治現實就是:「站在馬對邊,就是站對邊。」在這個現實下,馬總統與馬主席已不可能再做任何的事情。
這很殘酷,但面對這樣的殘酷,才是一心以台灣利益為念的馬總統該面對的承擔。因此,我接下來的建議,比羅淑蕾還不中聽。謹以野人三策獻之
上策,馬英九不只應辭去黨主席,馬英九、吳敦義也應同時辭去總統、副總統,讓總統、副總統同時缺位,並依憲法增修條文第二條第八項,進行總統、副總統補選。
依目前台灣的政治情勢,雖然這場補選國民黨必敗,但依目前的情況發展,民國105年(2016)的總統選舉國民黨也毫無勝算可言。或許馬總統想等民國105年(2016)社會還他一個恐怕已不會來臨的公道,但已經氣若游絲的台灣,顯然經不起再等這1年半了。
既然九合一大選,選民已經否定了馬英九路線,再綁1年半既無意義,只會讓台灣繼續沉淪。就讓民進黨執政,把未來1年半交給民進黨做做看,如果做得好,就再做4年;如果未來1年半的民進黨路線的試運行,大家發現是真正的災難,1年半後的國民黨才有浴火重生的可能。而對台灣而言,既然那個災難性的低谷非來不可,就讓它早一點來,才有機會早一點走出。這是民主的宿命,也是去年底筆者建議推動倒閣並解散國會的用意
而民進黨一勝選,就應貫徹其政治立場,宣布廢核四,核一、核二也應考慮除役;退回服貿、貨貿並思考依EFCA規定,宣布終止ECFA…。
而馬總統辭黨主席後,應由六都唯一險勝的朱立倫接任黨主席,並參加這必敗的總統補選,展現國民黨唯一殘存的中生代的承擔氣魄。
若上策國民黨不納,中策則由民進黨組閣,讓選戰大勝的民進黨早點實踐它的政策。只是這中策,而民進黨不一定會接受。
下策是,馬英九總統主席皆不辭,行政院長依然任命國民黨人士,但若選擇此策,馬總統也應撤回服貿、貨貿,當個沉默的看守總統,也別再推任何只會適得其反的改革,就安靜地守完最後的任期。
最後,筆者敬佩馬總統的人格操守、對政策的用心、對人民的關懷,這一點,即便此刻,毫不動搖。我很遺憾,更是心疼,這樣的總統卻不得民心。但我所認識的馬總統,是一個能讓國家利益超越個人榮辱的政治領袖。時不我予,不如歸去馬總統,適時的放手,才是最勇敢的承擔。(中國時報)

沈呂巡/東奧正名,只見無擔當的政府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沈呂巡/東奧正名,只見無擔當的政府
◆  薛承泰/那晚11點之後
◆  范疇/選舉激情過後,想想宏觀現實

◆  蘇蘅/假新聞與選舉中的媒體控制
◆  嚴震生/美國期中選舉的縮影:愛荷華州
◆  楊志良/請三人幫一起做功德
◆  陳亮恭/假新聞與偽科學
◆  王瑞瑤/廚房又不是動物園!
◆  陳立恆/菜販韓國瑜問鼎市長 期待「沒有圍牆、只有道路」的高雄
◆  黃介正/美國的台海安全噩夢
◆  盛治仁/看到台灣民主邁向成熟的曙光

◆  王健壯/這個總統非常納西瑟斯
◆  王正方/言論自由最珍貴 不可踐踏
◆  林中斌/美軍將撤離阿富汗
◆  馬凱/一個total solution—點土成金脫胎換骨
◆  李清志/諾亞方舟、飛機墳場、最美競選總部… 桃園另類景點探險
◆  劉維公/台北市文化政策治理危機
◆  楊志良/為誰效忠?

◆  薛承泰/民進黨的寒流 國民黨的罕流
◆  葉銀華/台灣股市何去何從?
◆  周行一/利他利己改善少子化
◆  劉憶如/國會制衡 不再是川普一人說了算
◆  趙春山/馬習會3周年回顧:啟動兩岸領導人會晤的3把鑰匙
◆  洪蘭/豬是被罵出來的
◆  盛治仁/川普太多,林肯太少

◆  王健壯/更高的忠誠是什麼?
◆  施振榮/打造空總基地 成為文化科技園區
◆  方祖涵/非典型亞裔新生代
◆  嚴震生/衣索比亞的政治三部曲







沈呂巡/東奧正名,只見無擔當的政府


2018-11-27 23:59 聯合報  沈呂巡(作者曾任駐英、駐美代表)
投票日前,運動員站出來席反對東奧正名公投案。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東奧公投案沒過,最鬆一口氣的,恐怕還是政府,因為依照公投法,若通過則應由「總統或權責機關為實現該公民投票案內容之必要處置」。但行政院事前即表示,到時只能「轉知」中華奧會,把自身責任推得一乾二淨。
奧運原就不能免於政治影響。英國至近年仍有辯論應以「大不列顛」或「聯合王國」名稱參與奧運,因為前者理論上不包括英國領土的北愛爾蘭,最後開放北愛選手自由選擇加入英國隊或愛爾蘭共和國(即南愛)隊。蘇格蘭獨立公投前,國際奧會即聲稱,一旦公投通過將歡迎蘇格蘭單獨組隊。但馬其頓的奧會,卻因該國在聯合國名稱,被冠以他們也不喜歡的「前南斯拉夫之馬其頓共和國」。科威特奧會近年兩度遭停權,選手只能在國際奧會旗下個別與賽,也只因該國立法准許政府干涉運動團體的選舉
我們東奧公投還沒開始,已遭國際奧會三次嚴詞警告,明說不准(not to approve,not一字下還打線強調 )「中華台北奧會名稱的任何改變」,並威脅動用憲章廿七.九條(停權或撤銷承認)。
但由來函看來,國際奧會似還堅守與我奧會於民國70年(一九八一年)所簽的洛桑協議。雖然我們對名稱和旗歌都不滿意,但它至少保障了我們奧會的地位及權利。這在今天就不容易,因為民國85年(一九九六年)國際奧會修改了憲章,只接受為國際社會承認為獨立國家的奧會,所以很多領地的奧會一再申請都碰壁,如澳門以「中國澳門」的名義,中共替它背書也未通過。
我們當年也是千難萬難,自大陸在民國68年(一九七九年)申請入會後,國際奧會經三次異地會議才定案,除中華台北的名稱外,旗歌要我們用「與現用不同者」。我們隨在洛桑法院狀訴國際奧會,以奧會憲章本規定會員有權使用該國國旗國歌。國際奧會因之修改憲章與我方和解,將憲章提及國旗國歌處改為「國家奧會之旗、徽與歌」,並須經國際奧會核可。只是一般國家可以國旗國歌作為會旗會歌,我們另須設計,這才有了洛桑協議
這裡我們真要對體壇前輩及當年的外交人員致敬,在那麼艱難複雜的狀況下,甚至敢狀告國際奧會,而居然走出一條路來。但即令是不平等條約,也絕非不能「提議」修改。對於這種高壓手法,我們似從未有嚴正的表示,即使不爭實質,但要爭尊嚴。實質上,中華奧會當然不應冒著被「澳門化」的危險、我運動員喪失組隊出賽的可能,去發動一個已被公開拒絕的申請。而這麼大的事情,政府怎可全推給中華奧會?國民體育法中,中華奧會不是還有「中央主管機關」嗎
贊成此項公投的人,恐未必皆以統獨為心,或如許多國人,是在乎我在國際賽事中的尊嚴待遇,則我們另有爭取空間。如洛桑協議未提及觀眾席上可否使用國旗,民國101年(二○一二)倫敦奧運中,我們就成功交涉首開紀錄,曾有維安人員以某僑胞所攜國旗太大擋到後排,一把搶去沒收。我與同仁適在現場,立刻交涉交還及英方道歉。民國104年(二○一五)世界警消運動大會在華府舉行,亦屬奧會系統,我們交涉更進一步,除觀眾席外,代表團進場時可另自持國旗,屆時團員人手一國旗。但民國105年(二○一六)巴西奧運,又退到連觀眾席上穿國旗裝都被制止,蔡政府亦未抗議力爭
故若真有心改善國際待遇,不用公投,照樣能做,有了公投,政府卻躲在中華奧會後面一無作為,僅知操弄統獨,坐視爭議,豈是台灣人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