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5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抑制通膨時機 央行切勿錯過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6441/web/ 

◆  聯合報社論/人口怎麼啦:超額死亡與超額遷出之迷霧
◆  聯合報黑白集/王心凌能,石斑能不能?
◆  經濟日報社論/抑制通膨時機 央行切勿錯過





經濟日報社論/抑制通膨時機 央行切勿錯過


2022-06-15 03:19  經濟日報/  社論
中央銀行。本報系資料庫



全球通貨膨脹在短短一年內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演變為政治問題,包含美、日在內的主要國家政府都正承受極大的政治壓力,畢竟物價相對於經濟成長,讓民眾更直接有感。就台灣而言,我們早在通膨惡化前,即已預示物價上漲將會是最有感的經濟傷害,必須及早積極處理,奈何物價上漲果真成為此刻最大的民怨。

為了因應物價上漲,美國終於在今年覺悟地展開升息循環。其實去年中起,從華爾街到學界早已疾呼聯準會升息,無奈聯準會仍遲至物價漲勢已難收拾的今年才展開升息,連美國財政部長、前聯準會主席葉倫都承認誤判通膨情勢。須知對物價的控制要能有功,貴在早期就捻熄火苗,但美國聯準會不但誤判、過度樂觀看待物價走勢,還維持超級寬鬆貨幣政策地火上加油,終至成為失敗範例。

台灣的情形與美國大致相同,前年疫情之初就降息、超發貨幣,也是到物價已上漲嚴重才開始升息。在此期間,央行及其他官員對物價的看法都是「並不嚴重」;然而並非所有國家央行都如此被動看待物價問題,南韓、紐西蘭等多國央行早已升息數次。葉倫認錯了,那麼與美國聯準會亦步亦趨,美不動我不動的台灣央行,實也可能犯了決策太慢、動作太小的錯誤。

南韓早在美、台升息前的半年升息三次,通膨問題依然嚴重,因此南韓央行的態度非常明確:持續升息。

央行過去常以台灣物價上漲不若美國嚴重為由,表示無需跟隨美國升息幅度。若由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來看,台灣的物價上漲率約3%確實小於美國的8%,但近來民眾已逐漸清楚不同國家的物價指數內含商品不同、權數不同,很難跨國比較,只適合自我跨期比較,更何況台灣CPI中某些價格漲幅較多的商品權數較低,致使確實低估了真實物價上漲的嚴重程度,造成與民眾真實感受的落差。

另一方面,各國民情對物價上漲的容忍度不同,也使得對消費行為的影響不一。

以台灣而言,由於普遍低薪加上薪資成長緩慢,導致向來對物價上漲極為敏感、容忍度低,因此,「台灣的物價上漲不若美國嚴重」實在不宜輕率脫口,央行更不宜對台灣的物價上漲抱持此種態度,尤其在上半年實質薪資已因物價上漲而開始滑落。

美國聯準會亡羊補牢,已宣示在物價上漲率回落至2%前將會持續大動作升息,未來兩個月都有可能各升息3碼,今年也將升足七次。

我國央行在3月升息1碼,已讓各界驚呼,猜測楊金龍總裁是否屬鷹派;此次央行理監事會,各界多預測央行可能僅升息半碼到1碼。面對近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這樣的猜測其實只顯示央行的鴿派形象已深植人心,也坐實了央行只有「寬鬆」和「非常寬鬆」兩種政策的看法。

各國央行積極升息以抑制通膨之際,也正遇到全球邁向停滯性通膨的困境。一般而言,此時打壓通膨可能會導致經濟進一步衰退,這也使得部分學者呼籲央行必須謹慎升息。但須注意的是,溫和通膨可能有助刺激消費與經濟成長,如今物價上漲之嚴重已使實質薪資滑落,民眾已開始因擔憂購買力下降而減少消費、提高儲蓄,反而使得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更高,美、英、日等主要國家都已出現此種情形,台灣也不會例外。不積極升息以抑制通膨,才會是經濟衰退的開始。

此外,在5月美國升息2碼、台灣沒動的情況下,新台幣兌美元已迅速貶值2元,進口成本立即上升約7%,使得嚴重的輸入性通膨雪上加霜。此刻的台灣,通膨問題已較GDP能否保4重要許多,正因為「錯過時機,將加劇對經濟的損害」。因此我們呼籲央行能夠更鷹一些,只因緩慢而力道不足的升息只會使事態更加難以收拾。









聯合報黑白集/王心凌能,石斑能不能?


2022-06-15 04:05  聯合報/  黑白集
大陸海關總署13日起暫停台灣石斑魚輸入。本報資料照片



大陸對台灣石斑魚下禁令,理由是多次查出禁藥和土黴素超標,蔡政府咬定對岸打壓。鳳梨被陸方查出介殼蟲遭禁入時,政府也哀呼對岸打壓。然而,銷日鳳梨的蟲蟲驗出率比大陸還高,今年上半年逾三成,幾乎是去年翻倍,難怪售價跳水。日本海關,算是還大陸清白。

馬政府時,石斑銷陸逾八成,其他輸往東南亞與美日。到了蔡政府,幾乎全押中港市場。當大陸、東南亞的競爭者因應歐盟、日本提升安全衛生標準,放眼更遠更大的市場,高屏石斑仍安逸吞食北京政治飼料,終於等到被禁這一天。

石斑魚素有「政治魚」稱號。靠ECFA早收清單起造養殖王國,又因大陸打奢,青雲行情漸落凡間;直到兩岸逆風,大陸不再讓利,王國招牌隨風倒地。這故事,說的是貪戀一池榮華,錯過一個藍海,產業不升級,自然被競爭巨輪輾過去。

蔡政府痛批大陸政治操作,農漁產被退貨是打壓,藝人赴陸發展是被統戰。但看看劉畊宏、王心凌,沒有政治靠山,單憑唱跳本事,全國刷屏,事業起死回生。反而是國台辦和電視台看到廣大群眾喜好,連忙追捧賺流量蹭人氣。

奔四十的王心凌充滿活力,趕上大陸懷舊商機。石斑未老,一味泅游政治死水,則盡失生猛。蔡政府講政治,不問競爭力,到頭來,農漁業只剩芒果乾一地。












聯合報社論/人口怎麼啦:超額死亡與超額遷出之迷霧


2022-06-15 04:03  聯合報/  社論
台灣整體人口數「生不如死」,年輕人減少,會跨縣市移民的以年輕人居多,人口老化,成為大問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內政部公布五月份人口統計,新生兒僅九四四二人,死亡人口卻達一萬七千多人,兩者差距將近八千,創史上新高。台灣人口「老化」及「少子化」已存在多年,而近期「生不如死」現象不僅急劇惡化,還新增兩個「超額」迷霧。這兩大迷霧,一是「超額死亡」,一是「超額遷出」。兩者多少都與新冠疫情有關,其深層原因仍有待探究,究竟人口政策出了什麼問題。

先談「超額死亡」。這有幾個不同的觀察指標:第一,以歷年死亡人數觀察,近十年國內年死亡數皆在十六、七萬之間;但去年死亡數驟升為十八・三萬人,較二○二○年增加了一萬多人,極不尋常。第二,以今年前五個月與前兩年同期比,今年死亡數為八・一萬,去年為七・七萬,前年為七・四萬,顯示今年前五月超額死亡在四千到六千之間。第三,就五月單月與前兩年比,今年五月死亡數一萬七,去年一萬五,前年一萬三,扣除染疫亡的一千三百多人,仍有不少超額死亡。

大疫之年,全球都得面對身家和健康的極度挑戰,台灣也不例外。但台灣自詡為「防疫模範生」,前兩年政府公布的確診數及死亡數都甚低,完全不足以解釋人口超額死亡的問題。其間,是否有刻意的隱匿,外界只能存疑。這不僅事關人口的增減,更關係到政府施政的誠信,無論如何不能敷衍了事。

尤其可議的是,去年的確診死亡統計,是將「全死因」納入統計;但今年蔡政府卻增加「六大排除原則」,將某些確診案例排除,似有刻意抑低確診死亡之嫌。截至本月七日為止,各機關總計通報了三一二三件死亡案例,卻有六○三例遭到排除,比率高達近兩成。嚴肅地說,這種作法並不會讓死亡數變得「好看」,卻會使政府的可信度大大減損。一個連人民死因都要動手腳的政府,會值得尊重嗎?

再談「超額遷出」。台灣人口一方面因「生不如死」,使人口的「自然增加」淪為負數;另一方面,台灣人口又因「出大於入」,使人口的「社會增加」也呈現負數。以五月的統計看,遷入人口是八・二萬,遷出人口是九・三萬,兩者差距高達一萬多人,這也是極令人不解的現象。台灣因為少子化的關係,已連續十七個月「生不如死」;然而,台灣人口遷出大於移入,則已持續了廿八個月。這片「超額遷出」迷霧,比「超額死亡」還更懸疑。

台灣人口的最高峰,是在二○一九年的二三六○萬人,但迄今僅兩年多,總人口竟減少近四十一萬人。扣除不婚不生或超額死亡,主要因素就是國人遷居國外,且就發生在新冠疫情盛行的兩年多。如果台灣真如蔡政府自誇的「防疫模範」、「全世界最安全和自由的地方」、「廿年來經濟最好」,為什麼有那麼多國人選擇離開?更惡劣的是,許多國民兩年多來因為跨境防疫隔離限制嚴苛,而難以返國,蔡政府竟不分青紅皂白將兩年未歸者「除籍」。如此一來,這些人的許多公民權益也同時遭到剝削。一個對待百姓如此苛刻而無珍惜的政府,怎麼留得住人?

蔡政府上台後,對人口老化及少子化開出許多支票,如今看來,情況是日益惡化,而未見改善。最近台北市人口跌破二五○萬人,必須刪減一名副市長及兩席議員;彰化則是跌破一二五萬人,使其升格為直轄市的美夢破碎。台灣目前人口僅二三一九萬人,依此趨勢,可能幾個月內就會跌破人們長期記憶的兩千三百萬底線,這將為蔡英文執政留下一頁赤字。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陸從政治高度看糧食安全,宜正面視之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6441/web/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陸從政治高度看糧食安全,宜正面視之
◆  否認國際水域 陸混淆海峽定性
◆  陳時中該疫無反顧 還是川規中隨
◆  高教公共化 助私大競爭力
◆  缺乏互信踩紅線…俄烏為鑑
◆  縮短入境檢疫 新舊規天數應一致
◆  台大遴選校長 應比募款能力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陸從政治高度看糧食安全,宜正面視之


2022-06-15 04:02  聯合報/ 楊之遠(作者為退休教授)
俄烏衝突引發小麥價格飆漲,目前已有14個國家禁止小麥和其他糧食作物出口。(路透)



二○二一年中國糧食總產量為六點八二八五億噸,比上年度增加一三三五萬噸,增長百分之二,連續七年保持在六點五億噸以上。其中,全國穀物產量六點三二七五億噸,比上年增加了一千六百萬噸,增長了百分之二點六;但二一年中國進口糧食高達一點六四五三億噸,同比增長百分之十八。其中飼料糧進口比較多,進口量接近或超過千萬噸的依次是大豆、玉米、大麥和小麥四個作物。二○二一年中國的大豆進口量達到了九六五二萬噸,占全球大豆貿易總量的六成,進口依存度已超過百分之八十四。

大豆係 C3 植物,二氧化碳利用效率低,產量不高,種植的效益要比玉米 C4 植物低,因此大陸農民比較偏好種植玉米,擴大大豆種植面積比較難。同時中國國產大豆主要集中在食用領域之豆製品及豆醬等,而進口大豆價格便宜,蛋白質含量高、出油率亦高,因此榨油與飼料行業喜用於製造豆油及豆粕。二一年,中國全年各種肉類消費量達八千八百萬噸,居全球第一,導致飼料需求大幅增加,亦是造成近年中國大量進口大豆的主要原因。

中國大豆自給率如此偏低,已經成為保障糧食安全政策的軟肋。因此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再強調「糧食問題不能只從經濟上看,必須從政治上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

二二年中共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強調「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要訂定明確目標,增加大豆種植面積,因地制宜擴大各種油料作物生產。同時亦設法增加大豆和油料進口來源,降低對少數國家的依賴。積極開闢新飼料資源,多元配方,以降低大豆消費需求。

近年來,中國大幅增加糧食採購數量。根據美國農業部最新推估,二二年全球主要糧食總庫存量為八點七三億噸,中國就占了四點九八億噸。其中大豆庫存量估計約三千四百萬噸,占全球大豆儲量的三分之一。因此《日經新聞》認為,中國糧食儲存量太高,是推動全球糧食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國因經濟成長,民眾飲食習慣改變,偏愛蛋白質,使得肉類及豆類消費量大幅增加,進口量亦快速成長,不僅對中國糧食安全構成威脅,更影響全球糧食貿易穩定。中國糧食生產仍然面臨氣候災害、耕地流失、汙染,水資源不足,土地流轉及現代化落後等諸多挑戰,但中國從政治高度看待糧食安全的思維,我們應以正面態度視之。









否認國際水域 陸混淆海峽定性


2022-06-15 04:02  聯合報/ 姜皇池/台大法律學院國際法教授(台北市)
美國前海軍作戰部長約翰‧理查森2018、19年兩度表示,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international water)。美聯社



外媒報導,中國軍方近幾個月來多次向美方主張,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international waters),並引發美國政府關切。中國外交部對此表示:「台灣海峽最窄處約七十浬,最寬處約二二○浬」、「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中國國內法,台灣海峽水域由兩岸的海岸向海峽中心線延伸,依次為中國的內水、領海、毗連區和專屬經濟區」,因此「中國對台灣海峽享有主權權利和管轄權,同時也尊重其他國家在相關海域的合法權利」。而台灣外交部發言人則重申:「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凡是我國領海範圍以外的水域都適用國際法的公海自由原則」。

從《海洋法公約》檢視上述發言,法律上都沒太大問題。蓋《海洋法公約》將海域分成:內水、領海、鄰接區、專屬經濟區與公海,漸次從沿海國基線向外延伸。在領海沿海國享有主權,然在領海內,外國軍艦是否享無害通過權有所爭議;至於領海之外的鄰接區、專屬經濟區和公海,外國船艦則有航行自由,飛機有飛越自由。

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與海岸防衛隊所共同奉行的《美國海上行動法指揮官手冊》,向來皆將領海之外的海域,亦即船艦享有自由航行的海域「統稱」做「國際水域」,最新的二○一七年與二○二二年修訂版,仍持續此種分類與稱謂。

無庸諱言,《海洋法公約》確實並無「國際水域」用語,但就如同「跨界魚群」(straddling fish stocks)或「共享魚群」(shared fish stocks)等語一樣,都非《海洋法公約》用語,但卻仍是海洋法學界與實務所經常使用術語,該等用語的法律意涵非常清楚,「國際水域」一詞,亦復如此。

癥結在於台灣海峽寬度既然足以涵蓋領海、專屬經濟海域等水域,則在領海之外水域既是專屬經濟區,亦是適用自由航行制度的「國際水域」,各國船艦依法皆享有航行自由,中國又為何一方面高喊「尊重其他國家在相關海域的合法權利」,卻又對通過台灣海峽(國際水域)的外國軍艦提出抗議,且強烈否認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

分析此一作為,或許不能排除中國有下列諸等用意:第一、進行認知作戰,否認台灣海峽的國際性,利用「主權權利」(sovereign rights)或「管轄權」(jurisdiction)等與「主權」(sovereignty)不相同的概念,混淆台灣海峽水域定性;第二、利用專屬經濟區概念涵蓋領海外的台灣海峽水域,進而利用沿海國在專屬經濟區內的主權權利或管轄權,使台灣海峽水域成為中國新近通過《海警法》與《海上交通安全法》所稱「我國管轄海域」,建立此等法律適用至台灣海峽與台灣周邊海域之基礎;第三、若一切順利,可再藉由持續抗議與堅決立場,進一步將台灣海峽比照瓊州海峽,予以內海化。










陳時中該疫無反顧 還是川規中隨


2022-06-15 04:02  聯合報/ 施文儀/前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台北市)
衛福部長陳時中(中)被民進黨視為參選台北市長的不二人選,靠的是「防疫紅利」。圖為陳時中日前視察台北榮總。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二○二二台北市長選舉,其實各政黨候選人態勢已非常明朗。國民黨雖有萬安是洛基疑慮之雜音,但仍是萬中選「安」已成定局;民眾黨推出副市長黃珊珊也是板上釘釘的事,只是會披無黨籍?還是民眾黨或親民黨戰袍?則尚待藍白合及棄保運作之雙重操作後才有定論,但為了創造在職優勢的剩餘價值,恐要等到七、八月才會「珊珊來遲」。

民進黨六都候選人均由主席蔡英文總統徵召,中市、南市、高市等三市候選人已底定,而雙北及桃園的人選則還在精密算計中,如何在藍大於綠、三腳拄及防疫紅利中計算最佳人選及推出時機,大家等得有些不耐。其實台北市候選人應無懸念,該是八九不離「時」,所考慮的是「疫情災害何時了,紅利剩多少?」的問題;至於林佳龍早已躍躍欲試,更率先提出遠景及規畫雛案,實不可不謂積極。若論市政規畫及管理經驗及能力,可能都勝過阿中部長,但論人設、EQ及人緣,林佳龍除了較年輕英俊外,其他皆不若阿中。這可能也是小英總統遲未拍板的原因之一。

不過最讓小英總統遲不宣布阿中參選台北市長的原因,應該還是不能讓擔任指揮官的阿中部長在疫情未告一段落前就「臨陣脱逃」去參選,留下落跑指揮官之罵名吧?果然如此,阿中能否及時參選,政治專家普遍認為端看這波 Omicron 何時趨緩?何時將新冠肺炎改列第四類傳染病?或何時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裁撤?

個人則認為不一定要等到疫情終了,反而可援馬朝川例,随時宣布參選,讓政敵難以捉摸。

記得二○○八年衛生署長林芳郁因三聚氰胺事件處理未當,上任未久旋即辭去署長,總統馬英九緊急將身邊愛將總統府副秘書長葉金川「出讓」接任署長。隔年因 H1N1 新型流感大流行全球爆發,我國亦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由葉署長擔任指揮官。因世衛組織六、七月間宣布進入以「與病毒共存」之「減災」策略,葉金川署長毅然改變「圍堵」策略,成功地做防疫轉型。可惜未經多久,八月他突然宣布要參選花蓮縣長黨內初選,立即辭去衛生署長及指揮官職務,並由楊志良接任署長及指揮官。指揮中心也於翌年春天撤除,後來葉金川雖然未贏得初選,但是他成功扮演一次馬總統「救火隊」的形象更加確立。

由上所述十三年前的舊事,倘若阿中真有意願參選,小英總統也真想要阿中參選,則不應寄望於由老天決定的疫情變化,也不該怕損一世英名而顯得不「阿沙力」,而應該毅然決然地援循葉金川之前例,隨時可辭部長及指揮官。

倘若小英總統心裡已從八九不離「時」到「姑不離中」,甚至是因為見「龍」在田,有隨時可以讓飛龍在天的腹案,則應是猶豫的後果,怪不得小英。屆時阿中將錯失為民進黨「光復」台北市的建功機會,與市長頭銜失之交臂。但只要這波 Omicron Ba.2 及下波可能的 BA.5 或 BA.4 能控制好傷亡,阿中仍會是戰勝新冠肺炎防疫五月天的主唱和那「有時有中」的英雄。













高教公共化 助私大競爭力


2022-06-15 04:02  聯合報/ 陳劍賢/美和科大社工所兼任助理教授(台東市)
後段私立大學進入大退場時代,但教育團體預估,前端私校仍毋須擔憂生源問題。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聯合報近月來報導少子化海嘯衝擊私大招生,九所私立大專院校停辦或停招,一所私立科大擬捐贈校產給國立大學,廿所私大註冊率不到六成,教育部依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將新生註冊率未達百分之六十校院列入專輔學校,並擬於八月召開首場審議會,公告專輔學校名單,專輔學校二年內未見改善,下一學年度先停招,學年結束後停辦,因此招生對一般私立大學是沉重的壓力。

因應少子化,教育部從二○一四年實施「寄存名額」制度,預計實施至二○二六年,這段期間,學校可以將招生名額寄存到教育部,好比核可招生名額一百名,學校自認只能招到六十名,便寄存四十名放在教育部,俟招生好轉,再向教育部申請取回,筆者認為教育部用心良苦,讓私校存有希望,美化註冊率,但還是得面對少子化問題。

根據教育部統計,截至本學年度,各大學系所寄存在教育部的總招生名額共計三萬八九一○人,並預測自本學年起大一招生名額將超越高中職學生生源,出現死亡交叉,未來十六學年間,大一學生數平均年減二千八百人,因此從諸多數據顯示,高教界咸認為到二○二六年寄存名額制度期限止,至少還有三十所私大面臨停辦解散命運。

台灣從二○一五年實施十二年國民教育公共化政策,國中小學及高中職求學階段學生免付學費,私立中小學教師薪資比照公立中小學教師薪資;公立小學前幼稚教育,教育部正積極推動公共化幼稚園政策,私立幼兒園教師薪資比照公立辦理。唯大學端以後,尚未實施公共化政策,私立大學生學雜費偏高,約為國立大學的二倍,部分私大教師因少子化面臨減薪困境,薪資比不上公立大學教師,對私大師生權益,咸認為不符公平正義的原則,因此政府應早日實施高等教育公共化政策,還私大師生一個公道。

大專院校大幅增加,源自一九九四年「四一○教改聯盟」提出「廣設高中大學」的訴求,其目的要紓解升學壓力,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教育部呼應訴求,以專校升格為技術學院或科技大學,並未堅持由政府籌設新大學,教改會甚至主張自由市場機制,開放私人申辦大學,政府便宜行事,致出現一百○二所私立大學。面對少子化生源不足的窘境,唯有推動高教公共化,降低私大學生學雜費,增加私大教師薪資,充實教學資源,才能提升私立大學競爭力,解決私大招生困境。









缺乏互信踩紅線…俄烏為鑑


2022-06-15 04:02  聯合報/ 李斯民/前外領人員(台南市)
參加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的各國防長十一日共進午餐,大陸國防部長魏鳳和(右二)與美國防部長奧斯丁(左)談話,新加坡防長黃永宏(左二)與澳洲副總理兼防長馬勒斯握手。(法新社)



二○二二香格里拉對話甫在新加坡落幕。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並舉行部長圓桌對談,包括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及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等廿七國國防部長及代表官員出席。香格里拉對話自二○○二年首次舉行以來,已成為亞洲主要安全對話機制,值此全球政經局勢不安之際,類此高階安全對話格外具有意義。

俄烏戰爭及台海情勢為會中關注焦點。奧斯丁在與中方會晤中,再次要求中方切勿向俄方提供有關俄烏戰爭的物質支持,並要求中國停止機艦擾台,呼籲切勿「為台海局勢增添不穩定因素」;另於演說中矢言助亞洲國家對抗中國霸凌,以避免印太地區重演烏克蘭危機。中方則否認曾向俄方提供軍事支持,抨擊美國主導之所謂「三四五」機制(「澳英美三邊安全協議」、「四方安全對話」和「五眼聯盟」)等實劍指中國,以尖銳語調重彈不惜一戰以制台獨,並警告外力勿涉等論調。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應邀演講時警示,「今天的烏克蘭,可能就是明天的東亞」。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透過視訊發表演說,表示「若沒有國際法,大魚就會吃小魚」,強調維護國際規範的重要性,呼籲不能讓俄羅斯或其他國家阻斷海上通道及危害自由航行。在回答與會者詢及台灣該如何因應中國尋求以武力奪台時表示,今日烏克蘭是全球借鏡,強調應以外交手段解決紛爭,國際社會應採先發制人舉措以阻遏戰爭發生。這一席談話,深值各方謹記。黃永宏則指出,互信是先制措施以避爭端之關鍵。

俄烏雙方缺乏互信且互踩紅線,俄烏戰事持續延燒,戰火難息。美中雙方戰略互疑,目前尚能克制以護欄概念互不踩紅線,和平尚存但脆弱。

國際法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在俄烏戰中凸顯了受到局限的困境與改革的必要。如何尋求將「強權即公理」之實然困境,轉向「公理即強權」之應然境界?實為人類追求實現和平文明的重大課題。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最近評估指出,俄烏戰事導致全球緊張局勢加劇,全球核武數量在歷經卅五年下滑之後,今後十年預計將出現冷戰以來首見增長。

俄烏戰不僅使兩國受創,全球產業鏈及世界經濟、能源與糧食等亦受衝擊,而其他安全受到威脅國家更將加強軍備,不僅將排擠民生建設經費,各國競相發展武備之結果,世界將更不安全,陷入「安全困境」。

戰爭無法解決爭端,反而更惡化;戰爭的仇恨,常綿延數代,為下一場更慘烈的戰爭埋伏筆。戰爭貽害國族乃至全人類,足為當局者戒。體認戰爭無用論,打消以戰爭解決爭端的念頭。

俄烏戰引發核戰之威脅仍難排除,為避免浩劫,相關各方務以人性為依歸,以蒼生福祉為念,共同努力追求和平。一念轉化,和平即現。











縮短入境檢疫 新舊規天數應一致


2022-06-15 04:02  聯合報/ 陳信文/清華大學講座教授兼副校長(新竹市)
邊境管制今起大幅鬆綁,除了入境檢疫改為「三加四」,旅客可在親友開車接送下,至檢疫旅館或是一人一屋住所,不再只限搭防疫計程車。記者葉信菉/攝影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自六月十五日零時起,於調控入境一定人數總量為前提下,同步放寬邊境檢疫措施,進行三天居家檢疫及檢疫期滿後接續四天自主防疫,取消原七天自主健康管理」的規定,這是順應目前的發展趨勢的改變。

只是詢問疾管署得到的回覆是,要六月十五日後抵台的才適用新制,在這之前入境的仍是七加七。也就是六月十五日入境者是十五到十八日居家檢疫,十九至廿二日自主防疫。而六月十四日入境者是十四日至廿一日居家檢疫,廿二日至廿八日自主健康管理。早到一天者,防疫反而必須晚一周之後才結束。這不但是為德不卒,也是不符防疫精神。

此次放寬的原因是「考量國際國內疫情及防疫與醫療量能,並促進經濟及社會活動與國際必要交流」。也就是疾管署判斷從本月十五日起,台灣應可以接受三加四。因此從宣布六月十五日起,在台的所有旅客都應接受相同新規定三加四的要求。如果已滿足三天居家檢疫,就應移到下階段的自主防疫,而不是拘泥於七加七的規定。

在新舊規定間,通常是新規定高於舊規定,或是以保護當事人的權益為考量。防疫不能視為權益,但是新規定高於舊規定應該適用。敬請疾管署慎思從七加七放寬到三加四的理由,宣布從六月十五日起所有旅客,包括之前抵台者,一律適用三加四,這才是正確的符合防疫精神的作法。











台大遴選校長 應比募款能力


2022-06-15 04:02  聯合報/ 彭錦鵬/行政學者(台北市)
台大校長管中閔任期將至。本報資料照片



接連兩任台大校長都引起社會爭議,現任管中閔校長已不續任。新任校長遴選重啟之際,從國內外大學競爭的經驗來看,募款力無疑是台大下任校長人選重中之重。

現代國家的進步動力都是來自大學,而科技發展越尖端的大學,就越需要龐大的財力支持,無法只靠學費收入。以美國而言,私立名校的校務基金在有成就的校友和企業家全力支持下,前十名都在台幣三千億以上,前三五○所大學平均也有四百億台幣。頂尖公立名校如柏克萊大學,基金也有一千五百億台幣。而美國大學校長的遴選,幾乎無例外的,都是採用遴選委員會秘密、廣泛覓才的方式,推舉出最佳人選。

相對的,台灣的大學校長遴選,犧牲了美國大學保護學術精英,秘密廣泛覓才的制度性優點。台灣的大學校長遴選其實是經過三輪的投票,就難免涉入學院票數之爭、學院輪替、負面選舉、負面投票等政治考慮。台大校長遴選既然已經啟動,辦法依舊,遴選結果的良窳,將更有賴於遴選委員透徹了解,台大校長的關鍵功能,其實主要是在募款能力。

仔細觀察上次台大校長遴選過程中,只有一位候選人清楚指出,校長最重要功能是募款,行政實作只要委給副校長就可。更深入的說,能夠被推薦的人選,學術專業能力大致不成問題,也不是校長人選的主要考慮。遴選委員會最主要的遴選標準在兩方面:一方面要高標準檢視和深入探討,候選人的個人處事性格和品德的紀錄,這是以往比較被忽略的部分。另一方面則是要用候選人既往顯示的領導管理、募款能力和「成果紀錄」,衡量是否足以擔任台大校長。

至於多年來大家所重視的治校願景,恐怕不在於候選人「畫大餅」的能力,而是執行力的長期紀錄。此外,性別和任期也不需特別考慮。美國八所常春藤盟校,前幾年有四位女校長,目前有三位。剛剛宣布明年六月卸任的哈佛校長任期只有五年。

過去因為五年五百億高教預算,讓台大硬體建設得到充分支持,但是在大學教授待遇相對於周遭鄰國地區偏低、再加上近年年金改革雙重擠壓下,台大在自然科學、科技、財經各方面國際徵才上,受到重大打擊。未來十年台大教授退休潮將加速,如果再加上新血徵才不易,這對台大的研發實力和台灣的經濟發展都將造成不可挽救的惡果。

但是另外一方面來看,台灣經濟長期發展下,目前正是台大校友中,上市櫃公司董事長人數最多、最有能力和意願捐款給台大創校百年的最佳時機。募款力真的是對於台大校長人選最大的考驗。



施振榮/培養未來人才要超前部署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施振榮/培養未來人才要超前部署
◆  劉維公/當高中成為教育版的網飛(Netflix)?
◆  馬凱/史上最難懂的通膨 有解?







施振榮/培養未來人才要超前部署


2022-06-15 04:02  聯合報/   施振榮(作者為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首屆招生的清華、中興和中山大學的公費學士後醫學系,近日陸續放榜,三校招生名額都是23人,錄取率都僅約3%。圖/清華、中興、中山大學提供



日前與一位醫界朋友交流,對於國內醫學系學生總額是否應該鬆綁,那位醫師友人的看法認為目前醫界的現況是「不患寡而患不均」,都會地區的醫師已足夠,但偏遠地區的醫師不足,如果考量巿場供需的現況,一旦開放醫學生的錄取名額,他擔心會對醫界造成供過於求的影響。
但我的看法不同,「培養未來巿場需要的人才要超前部署」,要為未來需求預做準備。依現況來看人才可能已經足夠,但如果要將醫療服務的對象從台灣擴及全世界,看未來十年、廿年之後的巿場需求,醫界的人才就會不足。

尤其醫界人才的培育及訓練比起其他行業需要更長的時間,往往十年才能培養出一位基層的醫師,而培養一位經驗豐富的醫師更需要廿年以上。

以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為例,台灣半導體產業如今能站在世界領先的地位,從人才角度來看,是因為台灣的社會文化很鼓勵理工人才的培養,不過台灣早期沒理工人才的工作機會,所以早年許多理工人才出國留學,這些碩博士人才畢業後暫時留在美國,等到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後巿場有需求也有舞台,人才就回流了。

加上過去台灣高科技產業蓬勃發展,在於高科技產業是以全世界為巿場,服務對象是全世界的人。而台灣醫界雖然是台灣最優秀的一群人,但能服務的對象相對只在台灣,且只在區域巿場,相對有限,所能創造價值的空間也受到限制。

面對未來智慧醫療的發展趨勢,醫療人員的才智與經驗可以透過電子醫材及AI人工智慧的應用,將台灣已證明領先國際的臨床實驗項目作為示範點,面向全球巿場,這也是我常說的「讓醫師睡覺也能賺錢」(指醫師睡覺時智財在國外其他地方可以繼續服務)。

預期未來半導體產業的需求仍然高度成長,人才不足的現象也會更吃緊,立法院特別通過《產學創新條例》,並在台、成、清、交設立創新學院培育更多人才。而醫界人才的培養需要更長的時間,因此要更早展開超前部署,才能讓台灣掌握未來在醫療服務巿場的新機會。

過去醫療主管機關沒有把醫療服務當成產業,因此也沒有推動醫療服務產業化與國際化的思維。從網路查詢「產業化」的定義,可以看到「產業化是指某種產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以行業需求為導向,以實現效益為目標,依靠專業服務和質量管理,形成的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

一般而言,產業可分為三類,分別是第一產業(農業)、第二產業(製造業)和第三產業(服務業)。且在先進國家,服務業的GDP往往是農業+製造業的兩倍。藉由產業化的過程,才能更有效地創造更高價值,造福人群。

在過去醫療被視為是救人的崇高理想與使命,不被視為產業,但實際上醫療服務也要以產業思維來推動產業化及國際化,才能創造更高價值,並對人類有更大的貢獻。這是觀念問題,領導人的思維要先改變,然後引導社會文化改變,否則用舊思維與舊機制,要年輕人以此面對未來會產生代溝,也不利台灣贏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