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9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盤點能源政策 讓供電由危轉安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4745/web/ 

◆  聯合報社論/重大施政破洞百出,總統還不調整人事?
◆  聯合報黑白集/Taiwan Needs Helps
◆  經濟日報社論/盤點能源政策 讓供電由危轉安






經濟日報社論/盤點能源政策 讓供電由危轉安


2021-05-19 00:53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高雄興達電廠最近狀況連連,引發停電民怨。本報資料照片


五天之內連續出現兩次大規模、無預警停電,民怨沸騰。513停電或許還可部分歸責於台電員工操作不當,但517停電就完全凸顯供電準備的不足。從民國 106 年(2017年)815大停電到近期的兩次停電,顯示我國供電正進入一個不穩定的階段,蔡英文總統與行政院長蘇貞昌要求經濟部與台電迅速找到解決方法,但這並非經濟部或台電可單獨面對,而是整體能源政策需要重新盤點,找出轉危為安的新路徑。

回顧過去30年,包括民國 84、88 年(1995、1999年)的四次無預警大停電,多數跟地震、雷擊和土石流等天災有關,背後代表著供電網路韌性不足,政府與台電因此投下鉅資改善輸電線路與強化變電所,加上民國 88 年(1999年)之後民營電廠陸續啟用,備轉容量率維持高水準,從發電到輸電端的提升,讓台灣維持了十多年不缺電與不停電的好光景。

但在民國 106 年(2017年)815大停電後,逐漸顯露出供電弱點,這與台灣的能源轉型密不可分。蔡英文總統在民國 105 年(2016年)上任後推動非核家園,核能在民國 114 年(2025年)逐步除役,台灣將失去約20%的供電量。照蔡政府的規劃,少掉的20%供電將由綠能取代,這面臨能源轉型的第一個挑戰:基載電力夠不夠

過去我國的基載電力由核能和燃煤組成,尖載電力由燃氣與其他電力組成,在核退綠進的發展策略上,首先要面臨基載電力版圖的挪移。蔡政府認為基載電力可以由燃氣補上,這也是蔡總統設定民國 114 年(2025年)燃氣發電要達到50%的主因,但燃氣發電的先天限制是全數天然氣均要從海外進口,而且儲存有其限制,在夏天供電最吃緊時,燃氣庫存只能使用七到十四天。

第二個挑戰是綠能的發電特性,必須看老天的臉色。以513與517兩次停電為例,原因或許不同,但軌跡類似,就是在下午太陽能發電量走下坡後,供電餘裕就迅速縮小。舉例來說,中午太陽能發電達到320萬瓩,但下午3時以後受到降雨和多雲的影響,發電量掉至250萬瓩,兩者差距70萬瓩已是一部大型火力機組的發電量。台電在513與517兩次停電時,都承認太陽能、風電與水力發電不如預期是主因,未來綠能占比愈來愈高時,政府與台電必須要用新思維來調度電力。

第三個挑戰是總體電力夠不夠使用?台電在517停電後承認電不夠,但台電僅承認是「5月或機組密集歲修時的電不夠」,並稱5月歲修機組是為了在夏天供電高峰來臨前確保有最多機組可以供電。這兩次停電雖然對產業影響輕微,但已讓國人對政府能穩定供電產生疑慮。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說:「台積電1分鐘都不能缺電。」政府與台電必須做到「任何時間台灣都不缺電」,因為電是最基本的生產要素,也是蔡總統能源政策一定要做到的承諾。

政府必須從國安的位階重新盤點現有的能源政策,首要工作是確認短、中、長期都能夠有可實踐性的電源開發方案。舉例來說,蔡政府目前正面臨三接藻礁公投的挑戰,此案直接影響北部供電,但因事前缺乏溝通與評估,以致於現在面臨公投直球對決,讓未來供電存在重大隱患。第二件工作是重新擬定電源調度方案,要找到符合能源配比的調度方式。國外綠能開發較高的國家,近年已發現面臨新的調度挑戰,像是日落後的太陽能發電驟降,如何透過燃氣等快速機組調度或儲能設備的配套,都值得借鏡參考。

政府在檢討513與517兩次停電肇因時,若還是延續檢討815大停電時過度注重技術問題,而沒在總體能源政策的周全度上著墨,將會面臨見樹不見林的困局。蔡總統執政時的三次停電重創國人對其能源轉型的期望,也讓產業界的「五缺」疑慮更深。停電絕非胖手指或歲修不順的單一因素所致,蔡政府必須從這三次的跌倒處學得教訓












聯合報黑白集/Taiwan Needs Helps


2021-05-19 02:52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季青漫畫


網紅阿滴去年發起集資,在紐時刊登「Taiwan Can Help」廣告,反擊世衛秘書長譚德塞指控台灣人身攻擊,強調我國防疫有成貢獻世界。不料,全球陸續解封,台灣疫情卻野火四起,網友挖苦可再集資刊登「Taiwan Need Help」。阿滴幽默提醒「要加s」,網友神回應「Taiwan Needs Helps」。

網友的「Helps」道出當下困境,疫情爆發措手不及,從病床、快篩劑乃至疫苗,無一不缺更缺一個不受政治干擾,堅持科學防疫的指揮官

指揮中心去年幫川普抨擊世衛舔中,將責任甩鍋中國。結果中國比美國早解封,利用疫苗推動China can help」,挖起台灣牆腳。我駐美代表不顧國人安危,先替邦交國向美爭取疫苗。這是誰在拿人命玩政治?

政府大搞防疫外交,把台灣吹成百毒不侵福地;綠委還施壓鬆綁國境檢疫,好不霸氣!豈料病毒拆穿大內宣謊言,原來模範生穿的是女王新衣,不篩不確診,一篩都染疫。國家隊牛皮吹得好大,即使推動口罩外交,也只換得挺台參與世衛大會的口惠,換不到疫苗。

疫情失控,蔡總統喊完團結就神隱;指揮中心寧可窮等,也要否決中國疫苗。防疫神壇崩解,網路隨即出現國家級神話,要世界看好了:「台灣人只示範一次,兩周內解除三級」。正能量抗病毒,與印度牛糞塗身防疫,僅一步之遙。台灣真的很需要 Helps。












聯合報社論/重大施政破洞百出,總統還不調整人事?


2021-05-19 03:04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17日全台再度大停電,高雄市區許多住家晚上沒有電,因為天氣炎熱住戶紛紛跑出戶外透氣,等待電力來臨。記者劉學聖/攝影


台灣天災人禍不斷。年來遭逢半世紀一遇的苦旱,今年梅雨偏偏過門不入;當了一年多防疫模範生,卻因鬆懈及私設小門導致疫情大爆發;而蔡總統自詡成功轉型的能源政策,則被五天兩次的大停電戳破真相天災考驗的是領導人的視野因應能力人禍則是對執政團隊專業和效能總體檢。當天災與人禍交錯到如此頻密,蔡總統再不調整執政團隊的陣容,勢將無法改善施政,更難平服民心。

一周來,疫情從個位數跳到十位數、再跳到百位數,讓人心驚動魄。原來病毒就在你我身邊,幸運一點的,和病毒擦身而過;運氣差一點的,就不知不覺被飛沫附身染疫台灣出現第一千例確診者,是在今年三月十九日亦即,從零到一千例,整整歷經十四個月,這是嚴防奏功但是,從第一千例到第兩千例,卻只花了短短兩個月,在五月十七日被突破。行政嚴謹與懈怠之對比,已一目了然。

五一七這天,除了激增三百多例本土確診,更讓人錯愕與扼腕的是再度發生了停電事故,距離五一三大停電僅僅五天。連續的停電,當即撕破蔡總統日前「台灣絕不缺電」的保證,更反證經濟部長王美花稱五一三大停電是因為路北高壓變電所「胖手指按錯鈕」,純屬謊言或託詞。原因很簡單兩度停電事故都和興達電廠無法正常運作有關,上次是整廠失靈,這次是一號機組故障,一隻「胖手指」不可能五天按錯兩次。

果然,這次台電說了實話;董事長楊偉甫坦承,五一七停電是因為發電量不夠」。這個說法,狠狠打臉蔡英文「台灣絕不缺電」的義正詞嚴,也打臉台電自己五一三停電時「備轉容量率」還亮著綠燈的荒謬。且看,總統的宣示缺乏任何保證效力,而台電和政府官網所提示數字可以違背事實,這算什麼透明政府?人民又將如何監督和自處?

然而,台電雖說了幾句實話,但推託虛構的理由卻一長串:既推給天氣炎熱,又推給太陽能、水力發電無法發揮,甚至還把民間電廠發電「沒跟上」也扯進來。這些雖是事實,卻無一和停電直接相關。第一,夏季原本就是用電尖峰,台電本來就必須提高用電準備;第二,台灣水庫早已見底,不可能指望水力發電,太陽能在日頭下山即歸零,怎能奢望?第三,台塑的麥寮電廠正在歲修,近日應台電要求提前結束大修緊急加入發電,未料還被台電倒打一耙。

無論如何,五天內兩次大停電,說明台電的電力調度已進入了神經戰階段。最教人驚愕的是,五一三停電後,台電已向原能會申請重啟核三廠一號機,作為緊急救援;但核三廠重啟後加入供電系統的併聯過程並不順利,導致五一七晚間因電力不足必須再度停電。這個情節,正如同對蔡總統「非核家園的現代啟示錄要被廢掉的核能,卻在缺電時刻被派上場擔任神救援」角色;如此錯亂的能源政策,大家要盲目相信到幾時?

面對缺水,政府只是一味讓農民休耕,叫廠商挖井,讓地方分區限水。面對疫情,中央有功自己先攬,麻煩推給地方承擔。面對供電,則極力隱瞞電力不足的事實,不對周轉失靈的政策作任何檢討修正,卻讓民眾為停電擔驚受怕。一個無法面對自己施政錯誤的團隊,要如何奢談責任政治一個無法補強自己弱點的政府,憑什麼得到人民支持?近年蔡政府運用龐大的網軍側翼營造了「政府英明」形象,但大內宣哏圖止得住疫情嗎?網軍鍵盤救得了大停電嗎?


【專家之眼】從疫情惡化來看我們與印度的距離

◆  【專家之眼】從疫情惡化來看我們與印度的距離

◆  【專家之眼】資訊特權將顛覆政府防疫公信力
◆  【專家之眼】中、俄、美口中的多邊主義有何不同?







【專家之眼】從疫情惡化來看我們與印度的距離


2021-05-19 17:15  聯合報 /   曾志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疫情升溫,多個地方縣市陸續增加快篩檢疫所,圖為亞東醫院在急診室外進行戶外篩檢。記者潘俊宏/攝影


印度疫情自四月起迅速延燒,死亡人數累計近28萬人,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預期到8月1日死亡病例可能達百萬例。一向被稱為防疫模範生的台灣,五月起也急遽增加。縱然二國在疫情嚴重程度上,有相當的差異,惟台灣在疫情惡化的背景,卻與印度有極為驚人的相近。

首先,二者都耽溺於過去的防疫表現:去年中第一波疫情襲擊印度,九月達到高峰美日確診人數逼近10萬多例,莫迪政府實施最嚴格的封城與停工措施,疫情逐漸下滑,到了今年二月確診人數壓低至萬人的水準。

印度對防疫成果感到自傲,並認為之前的管制過於嚴厲,開始放鬆管制且重啟經濟,不再強調戴口罩與社交距離。大型聚會成為常態,五個邦的地方選舉持續舉辦,如火如荼展開大型競選造勢活動;十萬人以上的球賽照常舉辦;恆河更舉辦三百萬人的宗教活動…使得疫情急遽升溫。

台灣維持一年半的優良防疫成績,受到國際高度肯定,國人生活除無法出國外,幾乎與發生 COVID-19 前無異,防疫規範視若無睹,各旅遊勝地到處人滿為患;母親節大小餐廳座無虛席;三月瘋媽祖百萬人潮聚集;聲色場所夜夜笙歌…。

人民鬆懈,政府更驕態畢露,逐漸忽略國外新型變異病毒的流竄,已具高傳染率前期無症狀特性;亦不在意他國屢屢驗出台灣入境旅客確診無症狀感染的案例;拒絕大量篩檢,甚至連機場地勤服務人員醫護人員也沒有普篩,機組人員更在立委要求下,一再放寬居家檢疫天數為3天,讓無孔不入的病毒,已悄悄潛伏在社區中。疫情由0級迅速升級至第三級警戒,絕非偶然

其次,疫苗策略錯誤:印度為全球最大的生產大國,每月可生產 7-8 千萬劑新冠疫苗,然國內卻未積極施打疫苗,印度接受完整疫苗的人口僅占總人口的2%。而將疫苗用於疫苗外交實施疫苗友誼」(vaccine maitri計畫,自一月起供應給弱勢國家,並提供給 COVAX 成員,直到四月印度疫情暴增,才宣布停止出口,轉為國內優先施打。

台灣何嘗不是如此,因疫情掌控得宜,而疏於布局疫苗。幾乎將資源都押寶於國產疫苗,忽略國際疫苗的採購。去年十月東洋就宣布取得 BioNTech 新冠疫苗有條件授權書,後來卻為之破局,其董事長林全表示,原本可採購三千萬劑疫苗,不過衛福部只想採購兩百萬劑,導致談判破裂。

更離譜的是,台灣難以取得疫苗,外交部四月卻花費 1,650 萬美元,協助巴拉圭取得 200 萬劑疫苗,幾乎是台灣已取得 31萬劑的七倍;駐美代表蕭美琴還說:「台灣對疫苗的需求因為之前的施打意願不高,過去與美方的交涉重點主要放在為邦交國爭取疫苗上。」根據政府的邏輯,維護邦交國的重要性,遠高於國人的健康

最後,根本沒有超前部署:印度未記取第一波教訓,事先規劃床位、醫療物資與設備,導致第二波來襲時,醫療體系呈現崩潰的狀態。

我國幸運的在疫情後期才爆發疫情,可借助各國防疫經驗,有充足的超前部署。然在確診人數大增後,才發現台灣還是只有充足的八億片口罩,根本缺乏對抗中期疫情的規劃,不但病床吃緊,醫師調度困難,連檢驗的能量也嚴重不足等。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社交媒體影響力人物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4745/web/

◆  三級警戒 決戰社區防疫管理
◆  疫情下的義和團式浪漫
◆  備轉容量不足舊數據蒙混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社交媒體影響力人物
◆  風行草偃 政治人物心要柔軟些
◆  對決病毒有賴全民後援
◆  別讓手機成隱形感染源
◆  原來,缺電遠比表面數字嚴重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社交媒體影響力人物


2021-05-19 05:02  聯合報 /   張瑞雄(作者為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校長)
截至4月為止,足球巨星「C羅」羅納度是社交媒體上關注人數最多的人。法新社


在現代的網路世界中,社交媒體的影響力就是力量。例如,在推特上關注度最高的人擁有一個龐大的平台來傳播其信息,不管這信息是真是假、是好是壞,這就是為什麼推特必須關掉美國前總統川普的帳戶。而且如果你在社交媒體上有大量的粉絲,產品的代言或廣告就會隨之而來,所以出名幾乎等於有錢,這就是為什麼大家會搶當網紅了。

社交媒體也可以是讓小人物發揮力量的均等器。固然許多名人在各平台上都有大量追隨者,但社交媒體也可以讓以前名不見經傳的人物在 YouTube 或抖音(TikTok)成名,轉化為名副其實的網紅,發揮力量和影響力。

誰在整個社交媒體領域擁有最大的影響力?一家公司分析了包括推特、IG、臉書、YouTube、Twitch(一個遊戲影音串流平台)和抖音上有最多追蹤者的帳戶,並確認那些追蹤者不是假帳戶,並綜合排出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前五十名。這些人包括運動明星、影歌星、影視名人、政治人物和其他純粹因社交媒體而紅的人物。

毫不奇怪的,名人在社交媒體上占據上風。截至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四月為止,足球巨星「C羅」羅納度(Cristiano Ronaldo)是社交媒體上關注人數最多的人,擁有近五億的追隨者。但是還有其他啟發性的亮點,例如音樂的全球影響力。在龐大而多樣的粉絲群中,音樂家占了前五十名的一半。

社交媒體也捧紅一些小人物,例如查莉.達梅利奧,民國 108 年(二○一九年)上傳個人首支舞蹈影片到抖音,到民國 109 年(二○二○年)三月成為抖音上關注人數最多的帳號。又如網名 PewDiePie 的瑞典籍 YouTuber,以拍攝遊戲實況與評論影片聞名,後來主要集中上傳一些關於網路迷因Internet meme)的影片,他的 YouTube 頻道崛起速度極快,頻道訂閱人數在民國 102 年(二○一三年)由三百五十萬迅速爬升到了一千兩百萬,於民國 102 年(二○一三年)八月曾經是 YouTube 訂閱人數最多的頻道。

現在老一輩的不得不適應社交媒體平台的時代,年輕一代卻是在其中出生和長大。如果把社交媒體作為時代文化重要性的衡量標準,X世代(民國 54-69 年(一九六五至一九八○出生))、千禧代(民國 70-85 年(一九八一至一九九六出生))和 Z 世代(民國 86-101 年(一九九七至二○一二出生))難得比老一代占據更多的版面,特別是千禧代,在前五十名單中占據最大部分。

或許很多人還是對社交媒體冷眼旁觀,雖然上面虛假消息充斥,但無論如何,社交媒體已成為當今文化影響者的主要平台或肥皂盒),數十億人轉向社交媒體獲取新聞、參與感、推薦和娛樂,而且新平台一直在產生,將影響名人、政治人物、企業和所有市井小民的一切。












三級警戒 決戰社區防疫管理


2021-05-19 04:46  聯合報 /   陳建謀/華夏科大資產與物業管理系副教授、新北市優良防疫公寓評選委員(新北市)
社區防疫進入高度警戒期。記者林澔一/攝影


近日新冠本土病例大增,以台北市及新北市為大宗,雙北市旋即宣布高中以下停課,教育部也跟進宣布全國停課。不過把學生放在社區卻沒有強制性的「社區防疫管理」措施阻斷社區的病毒傳播鏈,以雙北市社區的高感染風險再加上政府呼籲大家少移動宅在家,故近期防疫決戰應在社區防疫管理」!

一、政府督導社區落實社區高風險區域清潔與消毒:政府雖已制定完善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因應指引:社區管理維護,但對社區並無嚴謹的監督機制與強制措施,尤其是重點公共區域與設施(如服務櫃台大廳或電梯)的清潔與消毒頻率,涉及社區須追加預算方能滿足政府的防疫指引,故社區管委會不一定能全面落實社區防疫指引。與其放任社區防疫管理鬆散而形成防疫破口後再來大撒幣,不如趁早以政府公權力介入強化落實社區防疫管理,補助並督導社區全面落實社區管理維護。

二、強化社區防疫資訊管理透明化:各大營業場所皆採實名制並多 e 化管理,且可透過手機 APP 登記,便於資訊快速管理追蹤。但社區並無強制實名制,就算有恐怕也停留在紙本紀錄。以社區高感染風險,一旦爆發社區感染,疫調追蹤資料恐不完全或效率不彰,建議政府協助強化社區防疫資訊管理透明化。

三、有新冠肺炎病例社區應通知社區管理委員會:由於雙北病例數大增,建議政府在保護確診病患個資權益前提下,通知社區管理委員會社區有確診病例,讓管委會強化社區防疫管理措施來阻斷該社區的病毒傳播鏈。

四、督導保全、清潔及物業管理公司落實員工防疫管理:保全、清潔人員、物業經理及社區秘書等第一線工作同仁接觸人員複雜,故染疫風險高,所以應特別防範去年女保全染疫事件重蹈覆轍,故建議政府應督導保全、清潔及物業管理公司落實員工防疫管理,督促現場工作人員每日上班戴口罩並量體溫,做好個人防疫管理。

筆者認為雙北社區處高感染風險,故社區防疫管理刻不容緩,需要政府公權力適度介入,督導管委會落實新冠肺炎因應指引:社區管理維護、強化社區防疫資訊管理透明化以及督導保全、清潔及物業管理公司落實員工防疫管理,方能阻斷社區病毒傳播鏈。













疫情下的義和團式浪漫


2021-05-19 04:57  聯合報 /   林詠凱/台灣海洋大學食品安全與風險管理研究所教授(基隆市)
疫情蔓延時,能救命的疫苗,政府卻沒有做好準備。本報資料照片


去年台灣有許多境外移入的案例時,就有許多學者提出國門入境普篩的政策建議,當時疾管署認為據國際研究顯示,距離個案發病日達十天後,或無症狀者距第一次採檢陽性十天後,幾乎已無傳染力,再者考量成本較高,所以採入境居家隔離十四天的方式來減少感染風險。

其實當時台灣已有廠商開發了自動化的 PCR 篩檢機,從受試者的鼻腔與喉頭拭子中,無人化在四小時內完成大量的病毒篩檢,且可套用檢測其他種類的 DNA 及 RNA 流感病毒(如:SARS、MERS、H1N1等),不但獲得 Nature 發表還獲得 FDA與 CE 認證。當時廠商也捐贈一台給疾管署但似乎沒有被善用。

試想國門如能普篩,利用前述 PCR 篩檢機加上血清學套組,迅速得知病毒 Ct 值與抗體力價,再依檢驗結果是雙陰性、單陰性等給予彈性的隔離與追蹤策略。雖然入境旅客必須多出四個小時等待,但對保護台灣國民健康有相當大幫助。

台灣已有多個學術單位和廠商開發完成快篩劑快篩機很遺憾,因為決策團隊陳舊思維,加上台灣運氣很好,並沒有爆發嚴重疫情,所以居家隔離政策沿用至今。其中對航空人員的篩檢更為寬鬆,這也導致後續的華航諾富特事件,加上人民掉以輕心,才會衍生至今日疫情爆發。

自疫情蔓延以來我常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感覺自己好像回到清末,那個號召義民來抵禦外侮的年代。疫情初始政府忙著做口罩,洋洋自得稱「超前部署」,接著說是組成了「口罩國家隊」,但疫情開始至今一年半,我們的疫苗還要仰賴進口。至於是我們的疫苗產業太弱,還是政府沒有投入資源跟心力,有待商榷

現今的疫情也告訴我們,去年八月政府拒絕入境普篩這個政策是錯誤的,否則不會有華航諾富特或更多看不到的感染源入境。

常常覺得台灣人民善良又浪漫,大多數時候都選擇相信政府,以前的學者會說自己是永遠的反對派,政策錯誤時針砭時事,卻在這次疫情都選擇緘默,善良浪漫的台灣人也沒有得到應有的對待。當瘟疫蔓延時,能救命的會是藥物與疫苗,而不是口罩,而政府都沒有做好準備。末日來臨前,你還要抓緊那張符紙,相信自己刀槍不入嗎?















備轉容量不足舊數據蒙混


2021-05-19 04:44  聯合報 /   鈕克禮/大學教授(新竹市)
昨天尖峰用電量至少3733.2萬瓩,尖峰備轉容量率再次亮起黃燈。圖/翻攝自台電官網。


五一三大停電當晚經濟部協同台電公司舉行緊急記者會,說明興達電廠二部燃煤與二部燃氣機組先後跳機,乃肇因於路北超高壓變電所匯流排故障,故障原因是現場工作人員誤觸開關所致。姑不論誤觸開關是否確有其事,但一座興達電廠電力無法輸出,竟導致全台逾四百萬戶停電,並迫使台電實施分區輪流停電至當晚八點,也算奇觀了。萬萬沒想到,事隔不過五日又發生五一七大停電,此次是因興達電廠的一部機組跳機引起。兩起事件雖然有「是否誤觸開關」的差異,但真正肇因其實相當類似,筆者便以五一三事件進行說明。

根據五月十三日台電官網數據,當天上午十一時三分用電量為三,五四九萬瓩、最大尖峰用電量預估值為三,六五○萬瓩、最大供電能力為四,○一五萬瓩;因此,當日備轉容量即為最大供電能力減去尖峰用電後的三六五萬瓩、備轉容量率為十點○一%。這些數據在十三日上午七時即已公布,當天後來最大尖峰用電量實績值是三,六七○萬瓩,台電的預估值其實可算相當準確。

沒想到,記者會中經濟部與台電卻說,原本五月中旬尖峰用電預估值為三,五○○萬瓩,因此有一七○萬瓩的落差。問題是這三,五○○萬瓩是今年初對於五月中旬的預估值,經歷連續多日高溫天氣,台電當天一早都估計尖峰用電量將達三,六五○萬瓩,不是應該早就要有應變對策嗎?記者會中何以搬出舊數據蒙混?

另一方面,如果估算尖峰出現時都還能有三六五萬瓩備轉容量,為什麼興達喪失二二○萬瓩、光電少卅萬瓩、風電少廿五萬瓩(合計二七五萬瓩),就造成全台大停電?備轉機組到哪裡去了?先不質疑路北超高壓變電所匯流排故障跳脫,因此興達電廠電力無法輸出的說法,但備轉機組難道也全在興達電廠內?全台各地其他備轉機組呢?還是根本沒有「其他」備轉機組了!到了五一七大停電就更離譜了,僅僅一部裝置容量五十萬瓩機組跳機便導致停電,而當天備轉容量甚至高達三七三萬瓩。

除了牽拖光電與風電驟減有影響,經濟部與台電還說慣常水力也較往年少了一百萬瓩。這說詞也是荒謬至極,水情不佳從去年就已經開始,今年甚至更糟,這不是早就知道的事情嗎?此時把水力發電不足扯進來,是想告訴民眾當天的最大供電能力其實包含了缺水前慣常水力的舊數據嗎?是不是只有這樣做才能讓五一三當天的備轉容量率維持在十點○一%的綠燈?

最後,為什麼兩次大停電事件都非得等到興達的機組恢復供電後,才能解除分區輪流停電,真相難道不是備轉容量根本嚴重不足,所以興達電廠不供電,就無電可供了。

綜合檢視兩起大停電事件,不管是匯流排故障或是一部機組跳機,應該都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台電長期的實質備轉容量不足才是關鍵。蔡政府的能源政策不及時修正,因一座電廠、甚至一部機組故障而導致的大停電絕對不會只有「五一三」及「五一七」!
















風行草偃 政治人物心要柔軟些


2021-05-19 04:56  聯合報 /   陳長文/紅十字會終身志工(台北市)
美國總統拜登下令對新冠肺炎禁稱為「中國病毒」。我國外交部官網還是以武漢肺炎為名設立資訊專區。記者陳柏亨/攝影


國父說「政治是管理衆人的事」。因此,看到有政治人物批對手「睜眼說瞎話」,筆者很為這樣的發言難過。即使說者無心,但聽在盲人及他們的親友來說,是做何感想?説別人「智障」更是欠考慮。

不幸的是,「睜眼說瞎話」、「智障」已是台灣社會長久習慣的貶抑用法,說的人或許不覺得是在講身心失能的朋友。從小到大,我們也不難聽到有人說「你小兒麻痺喔」來取笑動作較不協調的人,類似語詞還有「娘娘腔」、「男人婆」…。

文明,展現在對少數族群的同理與尊重。美國在民國 69 年(一九八○年)代興起「政治正確運動要求避免冒犯少數族群的言論。因此不稱「黑人」(black)而改成「非裔美國人」(African American);不說「矮」(short),而說「垂直受挑戰的」(vertically challenged)。

有人認為,過度強調「政治正確」,反讓言論「假假的」,但就算」,至少也凸顯了顧慮他人感受的誠意。在「同理心」這件事上,筆者認為寧願太過也不要不及,而台灣顯然是在「不及」的程度。

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以「生孩子沒屁眼」來形容父母缺德的報應。有些人可能以為這只是誇大的譬喻,但醫學上真的有無肛症」,發生率約四千分之一;可以想像,對無肛症孩子的父母,他們聽到這些言論的感受。

時代在進步,文明也透過學習而高升,過去我們習以為常的用詞,今天要有能力去調整、改變。就像以「失能」來取代「殘廢」;以「原住民」取代「山胞」,就算日常用語難以避免一些約定成俗的用語,政治人物的公開發言,至少要有風行草偃正面示範的作用

而在語言的尊重與包容外,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能否真正做到平等對待每一個人。台灣社會對東南亞移工、外配,有一種隱隱的優越感,這也流露在日常相處上,亟需改善。

文明進步的另一個例子,是過去有許多疾病,以地名稱呼,例如「香港腳」、「中東呼吸症候群」,這樣的描述也有汙名化的影響,世衛因此在民國 104 年(二○一五年)制定了疾病命名的原則,避免以地名、國家來為疾病命名

新冠肺炎已經正式定名為 Covid-19,過去或現在還有意無知稱呼「武漢肺炎」的人,應該好好想想,自己是不是活在上個世紀呢?














對決病毒有賴全民後援


2021-05-19 04:53  聯合報 /   傅柏畯/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護理長(新北市)
疫情嚴峻,國內已累計有上千個本土確診案例,蔡英文總統(中)在行政院長蘇貞昌(右)陪同下,前往疫情指揮中心視察。總統府/提供


歷經一年抗疫,如同一場球賽,當各國被新冠病毒打得潰不成軍時,台灣運用相對完整的醫療制度、公民素養、符合時宜的疫調與 SARS 經驗等,投出境外案例掌控及本土感染控制這兩個好球。

就在疫苗誕生之時,眼看抗疫戰爭即將步入第九局,賽局最關鍵時候,卻連續數日本土確診數暴增至三位數,主場優勢瞬間讓賽事成膠著狀態。手握關鍵一球的臨床實務者,說不擔憂是騙人的,但我們不膽怯,始終堅守崗位,日以繼夜地使用滾動式制定政策與措施介入,迅速建構非必要醫療服務降載,清出足夠專責病房,於有限人力下,彈性調動與分工吸收確診或疑似病人之量能,大家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化解此次前所未有的社區感染大爆發危機。

這能量絕不是單靠醫護團隊就可,有賴全民後援隊維持高度的自主健康管理,戴好口罩、隨時酒精清消、配合實聯制、減少群聚並隨時監測自身症狀,用積極且具體落實的態度,替第一線醫護團隊獻上強而有力的聲援及後盾

眼前是猛烈的新冠病毒,我們沒有害怕的本錢、也沒有退縮的打算,醫護團隊早作好奮力一搏的準備;我們縱使身處第三級警戒,但賽局尚未結束,這顯然是直球對決的一刻,這關鍵兩周,所有醫療團隊絕對會全力一搏,投出抗疫的快速直球,衝破新冠病毒攻擊火網,將病毒三振!

讓我們做好彼此的責任,贏回台灣主場優勢,成為世界抗疫的典範而努力。


















別讓手機成隱形感染源


2021-05-19 04:49  聯合報 /   呂健吉/台灣哲學諮商學會理事長(宜縣礁溪)
政府應針對手機防疫措施加強宣導,首先教育國人手機消毒觀念,做好手部清潔也要做好手機消毒。路透


近日疫情升高,政府各項防疫文宣也大力宣傳口罩戴好戴滿,也教導民眾勤洗手,回家一定要噴酒精等消毒用品於衣物,唯獨有一個隱形傳染源卻為大家所忽視,那就是手機消毒觀念和使用時機的限制。

這幾天快篩站紛紛設立,民眾大排長龍,大家也都量體溫、載口罩,可是民眾排隊時,人手一支手機拚命滑,幾乎沒有停過;即使搭捷運或公車時,依舊低頭滑手機,根本不在乎剛剛手有碰過什麼;碰過東西的手,若接著滑手機,病毒可能殘存在手機上,回家時未立即消毒,繼續滑手機,此狀況令人憂慮。

研究顯示,病毒殘留在手機時間比殘留在人的衣物上還久,同時超過五成病毒感染是透過手部傳播,手機變成病毒載體,手碰過手機再碰到人的臉、眼睛和食物,就可能傳到人體。

國人通常沒有習慣消毒手機,往往滑完手機就放包包裡或口袋中,即使疫情嚴重之際,勤用酒精消毒手,卻不會拿出手機來消毒,回到家繼續滑,就很可能被未消毒的手機上病毒感染。

疫情高漲,絕不能讓手機成為隱形感染源,政府應針對手機防疫措施加強宣導,首先教育國人手機消毒觀念,做好手部清潔也要做好手機消毒,兩者並行,避免病毒透過手機傳染;其次,建議國人在捷運等人多的公共場所,也減少把手機拿出來,若有使用過,回家也要立刻消毒。

現在民眾碰觸手機時間,應比接觸任何東西還長,若讓病毒殘留手機上,又沒有消毒手機習慣,會讓手機成為病毒的隱形感染源而不自知。














原來,缺電遠比表面數字嚴重


2021-05-19 00:22  聯合報 /   陳立誠/台灣能源部落格版主(台北市)
全台一周兩度無預警分區大停電,引爆民怨沸騰。 (本報系資料庫)


一周兩次大停電,老百姓真是嚇到了,歸根究柢還是缺電。五一三大停電次日蔡總統還一再辯稱是電網問題,不是缺電問題。但五一七停電與電網何干?難怪蔡總統啞口無言。數年前八一五大停電重創台灣國際形象,經濟學人明指是政府無能造成,不知此次國際有何評論,還是老早將台灣歸為供電不穩國家,見怪不怪了

十七日晚間台電記者會倒透露了一些新訊息。台電提到當天以「需量競價」手段壓低用電需求一三六萬瓩。個人看到此數字,恍然大悟,原來缺電遠比表面數字來得嚴重。

何謂需量競價?需量競價就是台電預先與用電大戶約定電力不足時先予停止供電。工業界有些生產線為連續作業,經不起一秒鐘停電。但有些裝配線,如預知要停電,大可停止裝配作業,工人休息,待復電再加班復工,並不影響產量。

但停電總是造成不便,所以台電就事先約定給予配合停電廠商高額補償。工業用電電費較民生電費為低,每度電只有兩塊多。但在需量競價停電時,台電補償每度超過十元不足為奇。台電花大錢推動需量競價也是被逼得走投無路,能發電招數都全使出了還是缺電,不得不爾。依此數字反推,如果十七日台電沒有用上需量競價這一招,供電缺口將超過二百萬瓩,供電燈號逼近紅燈,近日一路亮綠燈不是很可笑?

記者會台電提起大家早遺忘的台塑麥寮機組,有怪罪麥寮三號機大修太久未能及時救援。當然台塑予以反駁。但平心而論,依約本應於民國 114 年(二○二五年)除役拆廠的麥寮機組,對台灣未來穩定供電極為重要。試想核二廠及核三廠四部機組近四百萬瓩在民國 114 年(二○二五年)除役,台電唯一救援投手大潭電廠七到九三部機三百萬瓩又有藻礁公投變數,為何不考慮與麥寮三部一八○萬瓩超臨界機組續約,以保供電安全一缐生機?

談到燃煤機組還是不能不提台中電廠。依台電網頁資訊,五一三及五一七兩次停電,台中九號機都處於「環保停機」狀態,該機組五十五萬瓩,如果該機組正常運轉,兩次分區限電就極可能不會發生。這也可解釋為何數月前台電寧可被罰二千萬元也一定要重啓台中三號機,更可以解釋台電為何抵死不接受所謂「增二減四」要求(台中電廠增加二部燃機組後立即拆除四部燃機組)。大家應好好思考,天下到底沒有白吃的午餐。

方祖涵/忙不完的抵制風潮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方祖涵/忙不完的抵制風潮
◆  薛承泰/通姦除罪,有助於人權還是人口?
◆  梁啟源/513大停電的警示






方祖涵/忙不完的抵制風潮


2021-05-19 04:39  聯合報 /   方祖涵(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阿肯色前州長哈克比發推文MLB以喬州新法企圖壓低投票為由,決定季中明星賽不在亞特蘭大市舉辦。圖為亞特蘭大勇士隊球場。(美聯社)


在加州納帕釀酒區,蒙岱維家族無疑是最具影響力的一支名門。其中羅伯.蒙岱維有加州葡萄酒之父稱謂,旗下產品從高價到平價都有不少愛好者,在台灣也很受歡迎。去年棒球季開始前,這間酒莊與大聯盟職棒簽下獨家合作契約,以「傳奇的酒,獻給傳奇運動」當作行銷主軸,並且於今年球季正式讓聯名酒款問市。

除了在球場販售、電視轉播推廣以外,社群媒體當然也獲得一筆龐大行銷預算。倘若你曾經在臉書精準投效廣告裡看到此項活動,應該會發現一個有趣現象:酒莊跟大聯盟合作,竟然有不少人選擇按怒回應,而且貼文底下充滿負面回應,像是「以後知道該避免買哪一種酒」、「竟然選擇跟名聲壞掉品牌合作,真是蠢透了!」

被指為名聲壞掉的,不是酒莊,而是大聯盟職棒。整件事情緣起來自共和黨控制的喬治亞州修正選舉法規,對投票資格與過程增加限制,將對少數族裔投票造成影響。大聯盟原本今年要在勇士隊亞特蘭大主場舉辦明星賽,結果因為要抵制修法而更改地點,於是支持修法的保守派人士就不開心了,最後聯盟與合作商家都變成反抵制活動抗議對象。

不同立場造成的抵制活動同時存在於政治光譜兩端,一年多前高級連鎖健身中心 Equinox 經營者替川普舉辦了豪華募款餐會,因此引發強烈抵制風潮。此品牌有「健身界愛馬仕」之稱,客戶幾乎都是都會區高收入者,討厭共和黨與川普本來就占多數,在好萊塢明星推波助瀾下,不僅 Equinox 經營大受影響,副品牌 SoulCycle 更有將近一成五用戶退訂。

根據不少民調顯示,至少有一半自由派人士認為品牌抵制是必須而有效的,如此想法在教育程度高的族群更為明顯,像前述健身中心抵制案例就是「成功」例子,至少能夠殺雞儆猴,降低反對立場氣燄。相對地,保守派人士多數不認同抵制行為,但在風潮下只好用相同手段因應,結果卻變成東施效顰

光是近一年來,保守派陣容就抵制過某啤酒以及亞馬遜、星巴克、耐吉等知名廠牌,可口可樂也經常被當作目標,像最近選舉法規事件又被牽扯進去一次。對廠牌來說,這些抵制後來都被證明是無效的,所以他們並不太在乎,可是這些原本在生活裡增添愉快感的商品,在一波波抗議聲浪裡降低了歡娛價值,保守派消費者本身反而遭受最大負面影響。

除了實質商品以外,北美前三大職業聯盟美式足球、棒球、籃球都因政治立場不被保守派喜歡,好萊塢電影、Netflix 早是抵制目標,而社群媒體臉書、推特、Youtube 在大選期間封鎖川普更是大惡不赦,這些對象幾乎包辦了大多數人的吃喝玩樂,真要全部避免並不容易,口頭抵制只是徒增自己生活緊張,同樣情況卻總是持續循環著。

或許,忙不完的抵制風潮,已經是民眾與企業都將習慣的日常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