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5日 星期一

經濟/G20杭州峰會 歷史和現實交匯

.聯合報社論..政府拚經濟是否用錯洪荒之力?
.聯合報黑白集.柯文哲還在想連任?
.經濟日報社論.G20杭州峰會 歷史和現實交匯






經濟/G20杭州峰會 歷史和現實交匯


2016-09-05 02:2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國集團(G20)第11次領袖高峰會昨天在中國大陸杭州登場,共有35位包括G20成員國領導人、嘉賓國領導人及國際組織負責人出席峰會,彰顯北京對第一次舉辦G20峰會的重視及盛況。去年11月G20土耳其安塔利亞峰會時,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2016年峰會將「呈現一種歷史和現實交匯的獨特韻味」,北京致力凸顯這次G20杭州峰會的歷史意義,希望藉此展現成熟大國形象,躋身全球一線領導地位,但國際政治現實也正考驗北京從大國晉升強國的企圖心和決斷力。
G20成員國人口占全球70%,GDP(國內生產毛額)占全球85%,貿易額占全球80%,是公認影響力最大的全球政府治理對話平台。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後,新興市場全球影響力大增,G20更被視為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共治」世界的最重要對話平台,影響力已超過七大工業國集團(G7)。但G20的實際運作,仍是以G7等工業大國馬首是瞻,以中國大陸為首的新興市場國家影響力雖與日俱增,但距離「共治」的理想,還有很遙遠的距離。所以,中國以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新興市場國家的代表身分,首次接任G20主席國,自有重要象徵意義,北京也企圖透過這次峰會展現G20實踐「共治」的歷史轉折點。
杭州峰會邀請了G20歷史上最多的開發中國家與會,東協主席國寮國、非洲聯盟主席國查德、77國集團主席國泰國、中東大國埃及、中亞大國哈薩克等國家領導人皆應邀與會;峰會討論主題也涵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促進包容性發展等攸關開發中國家未來的議題;昨天峰會開幕前,中國、印度、南非、巴西、俄羅斯五國元首更舉行金磚國家領導人非正式會晤,可以說G20歷來最具開發中國家色彩的高峰會。
北京同時也展現了以「中國方案」解決當前世界經濟的雄心壯志,這次峰會主題「共同創建創新(innovative)、活力(invigorated)、聯動(interconnected)、包容(inclusive)的世界經濟」,其中的「4I」,和當前大陸發展的核心議題充分契合,也展現出「以中國發展推動世界增長,用中國理念回應世界關切」的深刻用心。
昨天峰會開幕式,習近平強調希望杭州峰會能夠為世界經濟開出一劑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藥方」,包括:採取更全面的宏觀經濟政策,統籌兼顧財政、貨幣、結構性改革政策,努力擴大全球總需求;提出《二十國集團創新增長藍圖》,通過創新、結構性改革、新工業革命、數位經濟等方式,為世界經濟尋找新的成長動能;完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優化國際金融機構治理結構,充分發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作用。
儘管北京在杭州峰會致力彰顯中國在全球的領導力,但國際現實對中國的挑戰也愈來愈尖銳、嚴峻。因為南海、東海主權爭議,北京和亞洲鄰邦包括日本、東協國家緊張關係大幅升高,最近更因美國在南韓部署「薩德」飛彈,導致近年中韓友好關係生變,這些發展已嚴重挑戰中國大陸作為亞洲領頭羊角色。
北京有強烈意圖參與及共同主導國際經濟及金融遊戲規則的重建,但大陸產能過剩、人民幣貶值及經濟持續走緩等問題,讓本身成為各國關切的焦點及抨擊對象;美、歐等工業國家興起的反移民、反自由貿易等風潮,也讓北京走向世界、擴張經濟版圖、爭取全球領導權及話語權的努力,遭遇重重阻力。
杭州峰會讓中國跨出歷史的一步,但眼前的國際現實卻成為實踐「中國夢」的最大障礙,歷史和現實的交匯,映照出的是G20杭州峰會盛況和中國在全球所製造的各種衝突及問題,這種矛盾若能給予北京若干啟示,重新調整全球戰略目標及步伐,讓歷史可以和現實相互融合,這或許才是杭州峰會的最大收穫。

聯合/柯文哲還在想連任?


2016-09-05 02:2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即使像柯文哲這樣的狂人,也應該知道觀眾看戲會看膩吧!尤其,演來演去只有那幾招,粗俗當有趣,怎麼不倒胃口?
柯文哲在公安會報上大撂狠話,說各局處只要被逮到一次,保證「抄家滅祖」、「厚伊死」,殺幾個大家就知道了。若是在一年前,網民可能高呼過癮,大讚他的鐵腕。但現在,多數市民只覺得反感,對這種廉價的「喊話治理」厭煩至極。
根據最新民調,柯文哲的施政滿意度只剩三成六,不滿意度高達四成三;對他處理大巨蛋不滿意的民眾高達六成二,五成五的人支持續建。更值得注意的是,支持他連任的民眾僅三成六,不支持者則達四成七。從這些趨勢看,已走進死胡同的柯文哲若不拿出一些作為來挽回市民的心,他的連任夢應該提前宣告結束了。
如果提不出解決辦法,卻只會在那裡放狠話;如果拿不出像樣的建設成績,卻只是一味破壞杯葛;如果提升不了城市文明,卻盡在那裡作個人的民粹秀;這樣的市長對市民有何用處?
根據《親子天下》的縣市教育力調查,連續三次奪冠的台北市今年退居第四,柯文哲當政後,有六成國中小校長想要提前退休。事實上,今年已有廿二名校長告退。柯P不懂教育,卻硬要推校長評核制度,外行管內行,自以為官大學問大。
「素人政治」旋風演至如今,讓人莫名所以。俟柯文哲八日與遠雄解約,他的連任之夢可能也就大勢底定了。

聯合/政府拚經濟是否用錯洪荒之力?


2016-09-05 02:2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長林全今出席105年青年政策論壇全國會議。記者洪欣慈/攝影
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顯示,民眾對新政府執政百日的整體評分僅六十一分,勉強及格,其中逾四成五對政府經濟成績不滿意。該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說,不滿意經濟表現,是總統聲望急速下滑的主因,也意味蜜月期將結束。親綠的民調結果尚且如此,其他機構民調則更嚴重,皆直指經濟、兩岸是民眾最感不滿之處。
過去一年半,台灣的經濟猶如困在見不到光的長長隧道中,景氣燈號一直難脫藍燈,出口連十七衰,是史上最長衰退期。國人對經濟衰疲的不耐,已直接投射在國民黨選情的大崩壞上,現在又逐漸轉向對民進黨的失望。蔡總統把「經濟結構轉型」列為五大施政項目之首,顯示她深知人民對重振經濟的期盼;但新政府連連突槌,忙於收拾危機,民眾幾乎看不到任何拚經濟的作為。以民眾失望情緒的膨脹速度,以陸客衰退對觀光產業衝擊的不斷擴大,人們對林全內閣的不滿,恐怕很快會直撲蔡英文而去。
蔡英文無法有效統合「黨」和「政」這兩匹馬車,又不能改變台灣長期以來「政治掛帥」的文化,這是新政府拚經濟難有起色的主因。閣揆林全本身雖是財金專家,但他對經濟、產業並不熟稔;加上政治手感欠缺,百日來他一直困陷在四面八方而來的大小事件中,與各項爭議糾纏奮戰,根本無暇回神照顧財經事務。也因此,林全內閣雖有「財經內閣」之名,但財經發動機始終未能點火。
此外,林內閣任命不少藍營官員,原是寄望「老將帶新人」,做到政策無縫接軌;然而,蔡政府的路線卻從「用人不疑」一路向「勿用疑人」傾倒。林全原寄望國發會主委陳添枝打造「大國發會」,成為行政院最權威、縝密的幕僚機構;但陳添枝在新政府角色尷尬,「老藍男」的指指點點,使他無法像其他「正綠旗」的政委般有效號令各部會。也因此,國發會跨部會協調財經政策的功能未能彰顯,拚經濟的成果自然大打折扣。
其餘三個財金部會——經濟部、財政部與金管會,則是「若有似無」的存在。經濟部長李世光一直忙著替蔡總統的「非核家園」政策找尋實踐路徑,經濟部從上到下一直圍繞著能源議題打轉,讓外界質疑李世光究竟是「能源部長」還是「經濟部長」?也因此,對於民眾關切的「經濟結構轉型」問題,經濟部反而毫無著墨。財政部與金管會兩位首長則始終罕見露臉,直到兆豐銀遭美國重罰後引發輿論譁然,兩人仍未站上第一線積極處理,「把官做小了」是其致命傷。
財金部會表現不佳,加上新政府在處理勞工七天例休及罷工等議題上的瞻前顧後,想要兩面討好卻反而加劇了勞資對立,勞、資雙方都對政府的立場打了大問號。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民調直落之際,行政院倉促提出「擴大投資方案」,希望提振經濟表現;但其核心計畫是提出三千四百億元的國營事業擴大投資方案,卻顯有「不對症下藥」之憂。原因是,目前是民間游資太多,找不到去處,政府政策應該引領民間投資方向才對,怎麼反而回頭擴大國營事業投資?再仔細檢視其計畫內容,連台電向國外「租用」緊急發電設備都列為投資計畫之一,可見此方案不僅缺乏遠見,更有灌水之嫌。
要提振國內投資,政府短期施政主軸應著重於優化投資環境,鼓勵民間投資,減少國際景氣疲弱對台灣的衝擊;中長期施政,則是要解決我國產業結構與人口老化等結構性問題。但蔡總統一上台,就先把勞資爭議推上檯面,親自鼓勵罷工和抗爭,都是反其道而行的作法,殊為不智。更別提,經濟結構轉型是鉅大工程,耗費十年都未必能有所成。
面對民怨之海,新政府首要檢討:拚經濟的「洪荒之力」是否用錯了地方?

聯合筆記/討賞討抱 換得國軍尊嚴?

.教改、低薪、年金的惡性循環
.軍公教祭旗 年金改革將一敗塗地
.勿以年金鬥爭 轉移施政無方
.羅智強/九三品美酒 蔡走自己路…
.蔡式溝通 就是選擇性溝通
.九三遊行/老長官與兄弟,辛苦了
.聯合筆記/討賞討抱 換得國軍尊嚴?
.談南海合作 陸委會應積極面對








聯合筆記/討賞討抱 換得國軍尊嚴?


2016-09-05 02:36 聯合報  謝邦振


軍人要尊嚴反汙名,屢求不得,國防部竟想出一些怪招,讓軍人現靚耍帥,雖有娛興,但不忍於心。
慶祝九三軍人節,軍種樂儀隊在各地「疾風快閃」。軍樂儀隊崇戎表徵,卻淪為街頭獻藝,軍人的尊嚴竟靠討賞?
國防部還鼓勵軍人在軍人節著軍裝上街,刷卡打折購物、用餐看電影,真不知道是消費救經濟,還是讓軍人逛大街。海軍司令黃曙光上將響應 「榮耀軍裝」活動,穿著英挺軍服,現身快閃會場,鼓勵所屬穿著軍服,勇敢地走向社會大眾。軍人著軍裝走向社會大眾,軍人守則並沒有這一條,這種身先士卒的表率,再進化下去,著軍裝走貓步更時髦。
上任以來爭議不斷的馮世寬部長,親率幾位將領、數千官兵,為商業化的中職「阿迷趴」(ARMY PARTY)添趣,直升機開球、幻象衝場、戰技表演,的確帶給球迷歡樂,但動員耗費,全與國防無關,萬一發生意外,不堪設想。
「阿迷趴」是營區外的高檔綜藝趴,當年的阿帕契貴婦團則是營區內的違規趴,遭處分的飛官勞乃成,腦筋動得太早,一定深悔,如果現在來辦阿帕契趴,不也就是軍人走向社會大眾,美事一樁。
陸軍司令邱國正著軍服在職棒球場看球,看似打瞌睡的照片網路瘋傳,還得忙著解釋,是低頭幫妻子找東西。肩上佩著三顆將星的司令,出這種「公差」被酸,將威大損,有何「戎耀」可言?
回想陳水扁總統時代,軍方的一些創舉,不但沒有加分,更使國軍蒙羞:台南基地四四三聯隊要求經國號戰機飛行員戴扁帽,載歌載舞歡迎阿扁,海軍艦隊司令部在左營碼頭複製陳總統官田老家實景,憲兵林口校區新兵自製「總統有您真好」、「總統我愛您」標語海報,高聲呼喊「總統您是我的巧克力」…,軍方肉麻討好總統,換來拍馬屁的惡評,值嗎?
國軍從阿扁時代被搞成馬屁化,好不容易脫誤歸正,現在為挽救形象與聲譽,走社會大眾路線,綜藝化、街頭化取悅於民;但軍人志在戰場,保家衛國乃是本色,走向社會大眾,實在媚俗。媚俗討賞討抱,求得同情溫暖於一時,換取到的尊嚴太不真切。
國軍在一連串軍紀、誤射、演訓意外事件及鬧出歧病風波後,備受批評,形象打趴,國防部用些花招,拉近軍民距離,可以理解,就當九三嘉年華,沖淡低迷的氣氛;但也該適可而止,以免花稍過頭,本末倒置,影響軍風。
務本崇(武)德贏得尊敬,備戰、訓練、救災才是國軍本務。森嚴治軍,馮部長能乎?

羅智強/氣軍公教?蔡英文打造「何不喝美酒」形象?


2016-09-05 02:36 聯合報  羅智強/野台發起人(台北市)

蔡英文造訪苗栗縣大湖酒莊,開心品嘗草莓酒及新鮮草莓。記者胡蓬生/攝影


九月三日,二十多萬構成國家安定力量的軍公教人員,為了捍衛尊嚴、抗議被汙名化,走上街頭怒吼。
正在台中參訪酒莊的蔡英文,被問及對大遊行的感想,竟冷淡地吐了一句:「我們走我們自己的」。
首先,蔡英文的行程幕僚實在該打屁股,就算蔡英文想在大遊行時離開台北,也有無數的行程可挑,挑在十數萬軍公教在忽晴忽雨的街頭上辛苦遊行時,去酒莊「開心品酒」,這幕僚,是故意想氣上街的軍公教?還是想打造蔡英文「何不喝美酒」的形象嗎?
再談那句「我們走我們自己的」。這當然又是失言,或者,如果不是失言,而是蔡英文的真心話,問題就更嚴重了。因為,這句話的潛邏輯是那些走上街頭的「軍公教」,不是「我們」,把組成政府中堅的軍公教劃為「非我們」的「異己」。
這邏輯不只是「傲慢」,更已構成「愚蠢」。因為沒有軍公教,就沒有政府,總統就如過時的老皇曆,沒半分用處。
所以,我寧可解讀這是蔡英文的失言。
但蔡英文可不只這「一個」失言,最近的她,彷彿得了語言癌一樣。在軍公教走上街頭前,蔡英文發表談話,強調年金改革中「軍人的特殊性,一定會列入考慮」,軍人當然有特殊性,但走上街頭的教師和公務員就「沒有特殊性」、「不需要列入考慮」嗎?單單把軍人拉出來喊話,置公、教於何地?
更何況,軍人上街頭並不是反改革,而是對民進黨和蔡英文長期為政治利益,帶頭汙名化軍人忍無可忍。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網路流傳的一張照片,在洪仲丘遊行時,蔡英文頭綁汙辱國軍的「國防布」黑布條,坐在一幀用髒話羞辱國防部的遊行大橫幅下,把軍人名譽踐於足下,這才是保家衛國的軍人,被逼上街頭的真正原因。蔡英文卻暗示性地將之簡化為「年金分配」的利益問題。這不是火上加油,什麼是火上加油?這還引起網路上質疑蔡英文想分化軍公教的猜疑。
比起前一個被記者臨時抽問後的「失言」,這個失言更嚴重,因為蔡英文顯然是照著準備過的稿子講的,她的幕僚竟沒能把關,準備這篇陷蔡英文於不義的稿子。
其他如在記者節,竟對媒體說:「我可以說話,但你們不可以發問。」又如,在執政百日如此重要的日子呼籲大家「不要用一百天評斷她」,她的幕僚卻沒先做功課,翻翻八年前蔡英文在馬英九上任一百天不但嗆聲還遊行。
凡此種種,顯示蔡英文和她的團隊,螺絲已掉滿地。

教改、低薪、年金的惡性循環


2016-09-05 02:36 聯合報  余豈/教(嘉義市)

教改廿年來,台灣之高中升大學錄取率已幾乎百分百,高等教育變成普及教育,但此華麗統計數字下,卻是年輕人職場競爭愈來愈激烈。其原因,有人認為高學歷者變多,但工作沒變多;也有人批評大學畢業生水準不如廿年前的高中生,且做低端藍領工作,資方何必付出更多薪水去聘用相同人力?
這些現象反映到社會,就是近來年金改革裡常聽到的弔詭比較:「年輕人工作領廿二K,他們老師退休領比較多!」此浮面化的比較忽視了退休俸計算乃受雇者與雇主各自提撥基金,以複利計算數十年總額。三日十幾萬軍公教遊行結束後,筆者到燒臘店買晚餐,老闆提及年金問題,我單刀直入問他是否願意每月為每個員工提撥一萬元,加上員工自己扣薪五千元,讓員工退休後月領六萬元,老闆靜默不講話了。
從教育觀點,讓人難過的是,高等教育普及竟使貧富差距更嚴重。八月中旬,郵局招考一千多人,卻來了超過三萬人,其中有幾千個碩士和十幾名博士,去搶起薪三萬元不到的櫃台人員。類似新聞周而復始出現,顯見當初教改規畫失敗,如今同批人再主導年金改革,難怪搞成十幾萬人上街抗議的局面。
以台灣閉鎖的政治環境與程度不斷下滑的高等教育觀之,大學或研究所文憑真保證了全球化所需之移動力競爭力嗎?退一步想,若教育連在台灣都無法幫學生就業並獲得高薪,該用激烈手段去達到各職業間薪資與退休俸之均一嗎?
尼爾森公司在美國進行的調查顯示,從二○○五到二○一三年,美國黑人家庭年收入達七萬五千美元以上的比例迅速增加,超過白人和亞裔家庭;此段期間,黑人家庭年收入超過廿萬美元的,更大幅增加一三八%,而全國平均數才七十四%。但近三年來,黑人與其他族群衝突反而愈演愈烈,黑人貧窮人口也增加,有人形容為「收入隔離」,此難堪現實造成目前風起雲湧的「川普現象」,收入弱勢者把矛頭對準外來移民,美國數十年來推動社會公平的手段與成效也遭嚴厲檢驗。
在台灣,教改、低薪、年金問題已成惡性循環。教改導致白領階級過剩,服務業以餐飲業為大宗,無高薪就業機會,怎會有高額退休俸?蔡政府搖動年金改革大旗,既缺方向也無歷史感,不果決提出(或根本無法提出)確定方案,卻「以會養會」,放任所謂改革委員會成員互嗆,把階級鬥爭情緒結合在所謂轉型正義脈絡下,去編織自覺受害者的道德優越感;但如美國的「川普現象」,表面義正詞嚴終有詞窮之日,不見得「天下大亂,情勢大好」!而太過分的政治操弄,非但把戰場無謂擴大,只怕整個社會捲入對立漩渦,百廢待舉的台灣還有本錢繼續內耗嗎?

黃介正/兩大峰會 豈可不察

.黃介正/兩大峰會 豈可不察
.薛承泰/九三能爭到什麼?政府能學到什麼?
.盛治仁/履歷表與追悼文
.方祖涵/日相安倍的動漫朋友
.嚴震生/安倍遠赴肯亞與中國競逐非洲
.王文華/阿拉巴馬州和小林村的距離
.高朗/布萊爾與英國內外的分合






黃介正/兩大峰會 豈可不察


2016-09-05 02:41 聯合報 黃介正

習近平夫婦迎接外國代表團團長夫婦,並舉行歡迎晚宴。 中新社


中秋節未至,氣候依然悶熱的九月,中國杭州「二十國集團」(G20)峰會與寮國永珍「東亞峰會」(EAS)將在本周相繼召開;前者是大國、富國尋求世界經濟與金融規則的談判場合,後者則是亞洲各國政經與安全政策的角力場。
我們都沒有獲邀參加,但兩大峰會的過程與結果,卻將對台灣的未來形成重要影響。
杭州峰會主題是「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在世界經濟總體下滑、各國財政困窘、貨幣政策失靈、前景難以樂觀之時,如何以「創新、活力」為國際經濟尋得有效的新驅動引擎;以及在多個經濟大國內部普遍質疑全球治理與貿易自由化,各種民粹式自利及保護主義思維蔓延之時,如何以「聯動、包容」來重拾對自由貿易的信賴,弭平各經濟體之間的失衡,實乃重中之重。
自鴉片戰爭以降,中國念念不忘的「百年屈辱」,因艱苦對日抗戰換來廢除不平等條約與聯合國五強的政治地位,如今首度主辦G20峰會,使中國有機會領航世界經濟。因此,「開好杭州峰會」成為實現「強國夢」的要事,不得有誤。
緊接著G20之後的「東亞峰會」,是以東協十國為主體的重要區域論壇,也是美、中、日、印度、澳大利亞等區域大國角逐與東協關係的競技場。今年如何進一步推動落實《東協共同體願景2025》,以強化此世界最具動能的區域之政治、經貿、安全發展前景,至關重要。
美國的「亞洲再平衡」與「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對上中國的「一帶一路」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形同拉鋸;美國在朝鮮半島部署薩德反彈道飛彈系統,對上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島與軍事化部署,牽動兩個大國對自身「戰略安全」的算計,也考驗「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如何延續。
美國總統歐巴馬任期僅剩四個月,應只專注政治遺產與歷史留名;習近平則至少還會在位六年,自然聚焦於實現中國夢的建構,未來中美互動關係誠屬難料。俄羅斯總統普亭、日本首相安倍、印度總理莫迪、印尼總統佐科威均雄心勃勃,南韓總統朴槿惠與新加玻總理李顯龍則將面對權力交棒。未來一年,亞太戰略格局將否發生結構性移轉,變數不小。
此次杭州峰會,也是歐巴馬總統任內最後一次訪中之行。「歐習會」除可總結過去八年中美關係的成果與教訓,也一定會討論當前兩岸溝通協商中斷,以及缺乏政治僵局風險控管機制的事實。兩強將否形成某種台海政策新默契,抑或合力壓縮我大陸政策彈性,不得不察。
從世界經濟動力與金融秩序,到區域強國角力與和平發展,九月中國G20及寮國東亞兩大峰會,極有可能為來年台灣所處之外環境定格。我們除兩岸關係僵持之外,目前置於重點的南向政策仍在籌謀而未發,邦交國維繫及國際組織參與足以堪慮,朝野各方萬萬不可因完全投入年金改革與轉型正義之內政鏖戰,而疏忽了對影響國家長遠發展與命運大局的兩大峰會之關注。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