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9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中歐投資協議對台灣的啟示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好大的官威!是誰在為難基層公務員?
◆  聯合報黑白集/你會為天網驕傲嗎?
◆  經濟日報社論/中歐投資協議對台灣的啟示






經濟日報社論/中歐投資協議對台灣的啟示


2021-01-03 02:00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圖/取自新華社


協商近七年的中歐投資協議,終於達成共識,這可以說是中國大陸在上個月簽署 RCEP 之後,再一項重要的經貿開放協議。在這項投資協議中,中國將會大幅開放歐商對中國的投資項目,包括飛機製造、電動汽車、機械、雲端服務、金融和醫療等產業;而中國也將可以進入歐盟投資,其中最重要的是能源

本來在去年9月時,中國與歐盟雙方對於勞工政策和人權問題一直談不攏,沒想到最近卻令人意外的由幾個主要國家領導人親自宣布達到共識,這其中有幾個可能原因:第一,從經濟效益上來看,德國一直都非常積極想進入中國市場,尤其是汽車和機械方面,因此這次由德國總理梅克爾擔任輪職主席,就加速與大陸協商;其次,從中國大陸的角度來看,因為受到美國打壓,非常需要得到歐盟的支持,所以大陸有很大程度的市場開放與准入,以換取歐盟國家的支持;第三,由於美國基本上反對歐盟與中國簽署投資協定,因此中歐雙方都希望在美國新總統就任之前完成協商,以免再生波折

雖然中國與歐盟有各自在經濟與政治上的盤算,但是中歐投資協議其實有更重要的意涵。近年來中國的經貿實力大增,但國際上對於大陸在貿易順差、市場開放、勞工政策與政府補貼等議題上,做得不夠,甚至很多地方違反國際慣例,因此美國和歐盟就會在一些重大議題上對大陸採取手段,例如不承認大陸的市場經濟地位。但是川普單方面的發動美中貿易戰爭,結果是雙方都得不到好處,最終只能草草簽下簡單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不但雙方經濟受損,也讓彼此在國際地位上都留下不好的印象。

在中歐貿易協議的共識中,歐盟利用多國的力量與中國協商,並透過協商進一步要求中國做更多的開放與修正,比方說,要求中國在智財權做更多的開放與保護,對促進大陸的智財權保護的意識也會有幫助。也就是說,國際上應該重新回到 WTO 的架構,以多邊協商的方式,來和大陸協商,要求中國大陸做更多的開放與其他方面的改善,包括智財權保護、勞工政策和政府補貼等等

另外,歐盟和中國大陸協商過程中,還有一些比較不容易達成共識的部分,包括勞工政策和人權問題等,由於雙方的共識內容還沒有公開,外界並不知道雙方對於這些議題的立場是否有某種程度的修正。但是我們想說的是,這些重要的國際標準,大陸可能很難在短期內有太多的修正,如果歐盟可以透過不斷的協商,讓中共當局知道西方國家的堅持,也許大陸在未來的協商中,漸進式的開放與改革,比方說,大陸在人權方面的立場可能會堅持,但在勞工政策上就可以做度某種程度的妥協。

同樣的,現在中國大陸也表明想要加入 CPTPP,而 CPTPP 是一個很高標準的自貿協定,中國大陸想要加入就需要做非常多的國內法規調整,提供更多的開放與修正,包括關稅調降、勞工政策、環保標準及政府補貼等。日本和其他成員國應該表示歡迎中國加入,但是請中國大陸依 CPTPP 的標準進行調整這就是我們說的,應該透過國際多邊協商的方式,讓中國大陸逐漸開放市場,而達符合 WTO 開放的標準

如果中國大陸都可以為了進入市場,而進行更多的自由化改革和開放,那麼台灣自認為是已開發國家,我們是不是也應該進行更多開放和法規調適,來適應未來加入 CPTPP 和 RCEP 的要求呢?而且,如果未來中國真的加入 CPTPP,而美國沒有進入,那麼台灣可能會更難加入了。











聯合報黑白集/你會為天網驕傲嗎?


2021-01-03 02:43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跨年活動首度啟用「天網」防疫,揪出違反自主健康管理者。圖中人物非新聞當事人。 記者林伯東/攝影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證實動用天網監測自主健康管理者行蹤,在跨年會場查獲多起違規案例;指揮中心稱將進行微調,持續強化春節防疫。天網防疫似將成常態。

去年三月,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說明考慮用手機追蹤技術防疫,並透露此科技已在台灣測試且顯然取得巨大成功」。當時政府並未說明細節,隔幾天指揮中心才宣布利用電子圍籬管理居家檢疫及隔離者

無論是電子圍籬,或加上入境檢疫系統的天網,技術上早就可透過監控手機掌握民眾行蹤;既然政府早已運用相關技術進行防疫監控,警界並指陳抗或選舉造勢等大型集會場合也用來計算人數,合理推論情治單位或可能已用於國家安全或治安

前不久行政法院審理中天裁罰案,對於謝龍介在節目上指控政府濫權監控民眾手機,法院指通訊監察相關法令制度已臻完備,謝龍介言論實屬匪夷所思對照天網,法官似乎顯得天真純潔」。

監控手機防疫與監控手機掌握行蹤,說穿了是一體兩面,重點在國會可有授權?是否須經司法審查?如何確保不被濫用?以色列政府緊急授權可從電信業者方取得用戶位置資料,司法單位即宣布須經立法程序;台灣卻只憑防疫特別條例霸王條款的空白授權。看看以色列,想想台灣,你還會為天網驕傲嗎?











聯合報社論/好大的官威!是誰在為難基層公務員?


2021-01-03 02:35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政務委員羅秉成表示,食品標準應全國一致。他並提醒地方政府勿強硬執行無效的自治條例,否則恐讓基層公務員遭送懲戒。記者胡經周/攝影


為強調中央的法令權威,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在記者會上表示,地方反萊豬的自治條例違反憲法並牴觸中央法規,要地方不要為難基層公務員,因為一旦真的執行查緝處罰,是要送懲戒、有法律責任的。羅秉成的官威不但遭到法界批評,也引起地方首長的大反彈,行政院被迫改口稱不會為難公務員。

台北市長柯文哲說:「不知道民進黨現在是太上皇,還是大法官?」新北市長侯友宜說:「請公務人員戮力勇於任事,市長當你們的後盾,全力捍衛食安。」台中市長盧秀燕說:「中央要放水,我們不會放水」,標示不實或沒有標示等統統都會處分

羅秉成厲聲警告:「不要視中央、法律於無物」,但行政院自命大法官已經很不得當,要把基層公務員移送懲戒,更是「視法律於無物」!基層公務員懲戒,要由其主管機關直接懲戒或移送,中央無權伸手「代為懲戒」,否則就是逾越中央與地方分權原則,不僅視地方自治權為無物,也完全無視公務員權益。看到輿論反彈,行政院才收歛太上皇心態,改稱不會主動懲戒公務員。

一切爭議來自蔡總統的萊豬黑箱決策蔡總統在元旦談話中說,這是歷經三任政府的難題,已經沒有迴避不處理的空間,她用最謙卑的心情請國人體諒。問題是,沒有人知道蔡總統的黑箱裡,「沒有迴避不處理的空間為何?社會爭執紛擾大半年,中央從來沒有意思要和地方溝通,反而是從反萊牛的陳教授變成挺萊豬的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一下在立法院嗆立委,一下要到法院告在野黨。行政院批地方亂,但真正的亂源就在中央

這個政府只會恫嚇基層公務員,從不顧及突襲的萊豬決策,正在折騰全國第一線執行食安的基層人員。各級政府因應萊豬進口,從養豬業、食品業、進口商、市場、店家,要忙翻多少基層公務員;萊豬禁入校園,從團膳換約到檢驗查核,要增加多少學校作業;更別提連里長都被動員發放標章標示。中央不負責,還要求地方不能嚴管食安,更飭令「公務員不作為」;為護航萊豬而懲戒公務員,這種威權領導也真是近年來少見。

其實找基層麻煩的,豈僅萊豬政策而已?當閣揆蘇貞昌帶頭「網紅化」,各級政府競相以哏圖宣傳取代實績,年輕公務員在公務外兼小編之苦遍及各機關,為了衝聲量衝點閱沒日沒夜,甚至出現過勞死案例;連行政院發言人都因哏圖玩過頭闖禍下台,卻不見這個政府的絲毫反省。除了衝聲量拚網紅,還要貫徹打假訊息,於是各級警察機關抓假訊息比抓小偷還勤,其中不乏蘇揆直接點名交辦的個案,基層員警為這些「長官交辦事項」疲於奔命,有苦難言。

大官製造假訊息叫「無惡意」,小民轉傳貼文叫「散播謠言」,使得「查水表」的任務越來越多。這些警政署長口中的「善意關心」,都是基層警察的苦差事,卻是政治維穩的重頭戲,就算法院不斷打回票批評濫權,仍擋不住基層員警「勇於任事」。因為行政院的大官威要靠酷吏威嚇來維繫,基層公務員不過是大官們耍權的工具。大官視公務員尊嚴於無物,讓公務員專業治理越來越難。

蘇內閣好擺官威,羅秉成不過其中一例。日前更傳行政院內部會議有政務委員把部長當兒子罵」,差點讓國防部長倦勤的訊息,可見政委官威有多大,怎會把地方基層公務員放在眼裡蔡總統的集權,加上蘇內閣的官威,搭建出威權政府動輒拔官懲戒喝斥,公務員難為

【重磅快評】文化部曾有的文化氣魄 為何在李永得任內失手?

◆  【重磅快評】文化部曾有的文化氣魄 為何在李永得任內失手?
 
◆  【重磅快評】台灣好、台灣真是個「雙標民主島」!
◆  【重磅快評】川普略遜小英 川粉忘了呼叫帆神
◆  【重磅快評】民進黨之「中國需要台灣」阿Q精神勝利法
◆  【即時短評】川普與民主 蔡英文這次跟誰站在一起?
◆  【即時短評】江啟臣拚連任 做好這件事比抗朱韓還關鍵
◆  【重磅快評】香港大逮捕只為初選 民主與顛覆劃等號?
◆  【重磅快評】李遠哲想拿「糖也是毒」喚醒蔡英文?
◆  【重磅快評】「有政府 會監控」 台灣天網強過新加坡?
◆  【即時短評】政府圖卡提高憤怒值 會激怒誰?







【重磅快評】文化部曾有的文化氣魄 為何在李永得任內失手?


2021-01-09 21:28  聯合報 /   主筆室
台中市天外天劇場建築物經改建而殘破不堪,但最具特色的鋼構圓頂仍保存完好,經6年文資審議後最後未獲文資身分,圖為專家到現場勘查。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80年前台中首座劇場天外天日前遭文化部公告撤銷暫定古蹟身分,理由是行政院基於所有權人訴願決定撤銷此行政處分珍貴圓頂鋼構屋頂已於昨日拆除。觀諸文化部前部長鄭麗君任內曾宣揚尊重文化的價值,在現任部長李永得任內一再失手,令人浩嘆。

天外天是台中仕紳吳子瑜出資建造,曾上演台灣當時各式劇團劇碼論者認為是當年台灣人以自營劇場抗衡殖民威權、建立自我身分認同的縮影,近年不論綠藍市長執政的文資審議卻都否定其文資價值當今文資審議常滲入土地建商等利益角力,已是常態,鄭麗君因此在所有權人去年逕行拆除時,由文資局緊急指定該處為暫定古蹟

然而天外天所有權人向行政院提訴願,政院決定撤銷文化部原有行政處分,文化部也配合照辦,於去年12月中悄悄公告,全未知會他們曾再三諮詢的文資團體。直到日前文資人士意外發現此公告,事情才爆發。

面對文資團體湧入抗議,現在的文化部一反鄭麗君任內的積極與民間溝通,連最基本的表面協商功夫都沒有,只是兩手一攤,表明是上級決定這樣沒有自我主張、缺乏肩膀的文化部,恐怕已淪為只聽上級辦事的官僚

當今文化部的缺乏識見與擔當,在陸書審查風波也明顯可見。當立委一質詢「等爸爸回家是統戰,文化部絲毫不敢表明憲法保障言論及思想自由等立場,忙不迭地配合稱是,不久還搞出陸書要拿書號都須先經文化部審

妙的是,文化部恐怕擔心公文流出,從頭到尾只以口頭交辦,希望不留證據。但出版人申請書號受阻事件不斷傳出,文化部竟還只在圖書免稅說明會上,以簡報輕描淡寫2月1日起「陸書審查同時綁書號及免稅」,終炸開出版人一片憤怒。

文化部鬼鬼祟祟手法不只這樣,去年12月25日,李永得邀請出版代表談此事,會上表明絕不會實質審查陸書。與會代表不知的是,當他們晚上7時步出會議室,文化部早在6時半就發出將朝精準規範、低度管理原則啟動修法新聞稿,顯然新聞稿早已寫好,只待與會代表背書

至於李永得之後稱「只有中國共產黨或解放軍所屬出版須申請許可」,引來出版人批不了解大陸出版狀況,也只是李部長屢見不鮮的失言之一了。

文化部當今這些笨拙又難稱光明磊落作法,形同一再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不免令人憶起兩年前鄭麗君同樣是處理陸書審查事件的明快。當時人文及出版司長或為討好上司,發出陸書須送審公文,引發軒然大波,鄭麗君初始雖稱是「循例」發公文、並未要加強審查,在出版界打臉稱往年未見類似公文後,坦言出版司確實欠周全,也稱將諮詢出版界對大陸許可辦法意見。

雖然之後大陸許可辦法並未展開修法,但鄭部長當時的坦白認錯、明快裁示,讓出版人都放下心來,不須再擔憂審查幽靈。可嘆今日的文化部,不僅不知把大事化小,反倒一再把小事變大,還都暗著來,狹隘觀念及粗疏手段,讓人難看到文化部應有的智慧及對智慧的尊重。

一國之文化部,如果連對文化基本概念及該保障者為何都不知,無為無守,只顧著如何迎合上級喜好,這是國之悲哀。蔡政府近來在許多面向都失分不斷,也許從文化開始,將失去更多支持群眾。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牛轉乾坤 影響力投資的關鍵時刻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牛轉乾坤 影響力投資的關鍵時刻
◆  開放思維 資企管「全集中呼吸」
◆  駐聯合國大使訪台的意義? 川普的最後探戈
◆  國會狼人殺 川普的最後掙扎
◆  民主雙標客的業力迴向
◆  蔡英文兩度捅刀拜登
◆  鬆綁有機農業 夜郎自大後的胡搞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牛轉乾坤 影響力投資的關鍵時刻


2021-01-09 04:39  聯合報 /   方元沂(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教務長)
影響力投資是「為了促進正向的社會環境影響力,但財務也有所回報」而進行的投資。在獲得財務報酬的同時,也達成對社會「具體且可衡量」的正面影響。(路透資料照片)


節慶改成線上,新年請待在家,疫情改變了全球跨年的傳統風格。跨進民國 110 年(二○二一),每個政府都繃緊神經,評估社會還能承受多久的衝擊政府對影響力的判斷,將嚴峻挑戰治理者的高度與智慧

影響力」在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也會是經濟與金融領域的熱門關鍵字。從新冠疫情橫掃全球以來,有益形成社會正循環的「影響力投資」成為備受關注的趨勢方案。去年英國抗疫社會債券Fight COVID-19和紐約社區信託基金NYC COVID-19 Response & Impact Fund的成功,更讓各國對發動影響力投資的衝力寄予厚望,希望解決疫情對弱勢區域的危害

根據全球影響力投資聯盟GIIN 的定義,影響力投資是為了促進正向的社會環境影響力,但財務也有所回報而進行的投資。簡單說就是「行善致富」。在獲得財務報酬的同時,也達成對社會「具體且可衡量」的正面影響。

影響力投資有三個特質,一是投資人要有透過資金挹注,對社會產生正向影響的意願;二是投資人依然希望創造財務報酬,或至少要求投入資金能回本。第三點很重要:必須以可衡量的指標,公開透明且負責地對外揭露創造了哪些對社會和環境的好影響。

GIIN 調查,目前全球影響力投資市場規模高達七,一五○億美元,有二九七個影響力投資機構,十年來數量成長十二點四倍。因為太多人看到資本主義帶來的貧富差距險局,疫情之下尤烈,影響力投資將是深具機會的解方。英國創投教父隆納德.科恩爵士更主張將影響力投資視為一場革命,以平衡甚至拯救資本主義在各國造成的負向衝擊

在台灣,影響力投資也正蓬勃發展,不論是民國 103 年(二○一四年)成立以來百分百投資台灣社會創新企業的活水影響力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民國 104 年(二○一五年)成立後持續進行影響力投資的社會福祉及社會企業公益信託循環基金,以及去年底吸引許多產學人士參與成立的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都反映出民間和企業的認同和興趣

然而,要發展影響力投資,必須改變現今以股東資本主義為主的遊戲規則,法規面尤其要同步。企業需尋求獲利,一些有害的投資可快速高獲利,投資人又不需為此負責(例如碳排放和空汙),自然何樂而不為;許多有益社會的企業雖立意良好,卻因獲利較慢,投資人容易失去意願。 如果政府能透過政策調整或法規補漏讓有害投資項目付出較高的成本,並降低其獲利,把外部效應內部化,就能逐漸弭平其與影響力投資之間的鴻溝。同時更要扶持社企拉高經營能力,並針對較難快速獲利的初期狀態,提供政策誘因,方能為創新企業家和慈善家開啟更多機會。

民國 110 年(二○二一)抗疫之路依然充滿挑戰,新思維新趨勢的跟進,是社會力與經濟力「牛」轉乾坤的兩把鑰匙。對準孔洞趕快轉動,好影響就會開始!











開放思維 資企管「全集中呼吸」


2021-01-09 04:37  聯合報 /   黃正魁/中正大學教師(嘉縣民雄)
網友好奇詢問「資管系是不是最悲情尷尬的系?」。圖/取自PTT


近日在 LINE 群組看見一篇 UDN 的報導提到 PTT 討論大學資管系是不是最悲情尷尬的系,加上前幾天聯合報另有一篇資管、企管系失控暴增的新聞,我這服務於大學企管系快十三年的資訊管理博士,應有立場說些想法

我博士班是研究資料探勘與模糊理論,拜恩師指導,專注於提出新的資料探勘模型與其演算法,撰寫 Java 程式,來比較過去與所提模型演算法之執行效率與效能,最後發表於電腦科學領域的期刊且順利畢業。資管修業期間,也必須修一些純管理的課程,因此修習了策略管理、管理會計與供應鏈管理

退伍後的第二年開始任教於企管系,剛開始覺得資訊科技在企管應該很重要,但後來種種的回饋告訴我,事情非我這憨人想的這麼簡單,企管誰喜歡演算法、寫程式啊?因此,我知道,如果改變不了組織文化,那就是自己要去順應融入它,而我也慢慢地習得企管中「產銷人發財的跨領域知識,學習成為一位跨領域的學者。每當我對這些知識不了解時,隨時求教於我專業的企管同事們,不管是聊天詢問或是偷偷學,都有所獲得與成長。

之後,我跨著資訊科技與企管的知識,提出一套自己認為大數據分析與管理的發展想法。一部分是我在資管學到的專業,另一部分卻是我在企管領域這幾年來所獲得的知識。

簡單講,大數據不只有技術問題,大數據管理更是企業的管理者更需重視的。管理者應弄清楚問題、制訂合適的 KPI,再來收集數據與分析數據,然後找到規則/樣式。然而,這對企業而言只是做半套,因為我們更需要有管理的知識,藉由數據分析的結果,思考到成本、利潤、行銷、專案管理或策略,來制訂可執行的方案,提供給主管參考與選擇,才算完成大數據的整套工作。

習得資管與企管兩個領域的專業,讓我目前不管在企業、政府部門與學校,都得到了許多正向回饋,我很感謝這兩個領域過去的先進,他們在台灣早先還沒有這些管理知識時,就很有遠見,將其從國外引入,之後慢慢本土化且開枝散葉。

我仔細閱讀了新聞報導所述的 PTT 八卦版那則文章與回應文,沒錯,內容確實有其道理,是時候要重新思量,如何讓新的空氣、新的思維能夠進入企管資管的血液與大腦中,來個「全集中呼吸」,注入新力量使其強大,但我相信,不是只有企管資管要如此為,在這 AI 衝擊的環境,未來各領域學門要教育、培養人才的方式,也會因此而有所改變。













駐聯合國大使訪台的意義? 川普的最後探戈


2021-01-09 04:27  聯合報 /   張光球/致理科技大學副教授(台北市)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右)14日將訪問台灣,並會晤蔡英文總統。圖為克拉夫特日前陪同美國總統川普(左)出席白宮午餐會,向安理會成員發表演說。(美聯社資料照片)


美國總統川普發動國會柔性政變失敗,遭到各方譴責,但仍在其任期最後幾天,將派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訪問台灣,可說是川普的最後探戈,但動機和實質意義令人不解

回顧川普四年來與小英總統的互動,可說是峰迴路轉,高潮迭起。從台灣筆尖說到強力武裝台灣,表面上是挺台挺到底,實際上是利用台灣,因為明眼人都清楚,川普是在玩攘外安內,出口轉內銷的策略。他深知可以從大陸的議題上獲得政治與經濟利益,亦即,連任是他政治上的好處,大陸市場是川普家族經濟上的利益

川普任內前兩年與習近平稱兄道弟,雙方首次會見,川普即安排在自家佛羅里達州的私人俱樂部。川普甚至曾表示,美國能從保護台灣得到什麼好處,商人本質表露無疑。所以川普一方面與北京交好,一方面適量出售武器給台灣,從海峽兩岸撈盡好處

川普任期的後兩年要準備連任之戰,開始對大陸展開貿易戰,爭取美國鐵鏽帶選民的再支持,並以蹭台灣刺激中共的神經,塑造反共急先鋒的形象;以國際的危機,獲得國內的支持。然而,冷靜觀察可知,他是在玩兩面手法的把戲。他對大陸的制裁點到為止,讓他可以向川粉交代,因為他還是要為未來川普家族在大陸的市場利益留一後門

奈何新冠疫情打亂川普的盤算,開始加大力度攻擊中共,一來撇清防疫不力的罪名,二來激出憤怒不滿的選民;同時大幅軍售台灣,希望激怒中共有所動作,亦能軍售獲利。當川普落敗已成定局,他仍不放棄任何可以翻盤的機會,只是日趨荒腔走板,最後連國會都遭川粉攻陷,砸了美國這塊民主燈塔的招牌,不僅同黨議員及閣員唾棄他,西方盟邦亦譴責他的不是。

筆者認為做生意仍是克拉夫特來訪的目的原先美國環保署長惠勒計畫訪台,終因美國國內反彈作罷,他們的共同點皆為川普的金主,且都是煤炭業者,前者不但擁有美東第三大的煤礦,全家更是川普飯店的頂級會員。克拉夫特此時來訪,不免令人聯想,她是否來推銷台灣火力電廠所需的燃煤











國會狼人殺 川普的最後掙扎


2021-01-09 04:30  聯合報 /   曾逸凡/美國加州大學學生(台北市)
美國總統川普在支持者6日闖入國會後,翌日透過推特發表語氣緩和的演說。(路透)


美國從六日下午至七日早晨,宛如經歷一輪「狼人殺」遊戲,風雲變色、天下大亂。

首先,喬治亞州開票結果讓民主黨在六年來首次贏回參議院多數席次,讓拜登團隊在政權平衡上確定獲得優勢。消息一出,便造成美國紅藍分裂情況加劇民主黨各方慶祝,總統川普則在推特上進行連珠砲式的批評與攻擊國會開始進行認證拜登勝選流程一小時前,川普向支持者喊話:「我們永不放棄、永不認輸」。他的言語促使大量支持者在光天化日下突破拒馬闖進了國會大廈,甚至有人大逛眾議院議長波洛西的辦公室。正在進行認證程序的眾參議員被迫撤離,連副總統潘斯都遭殃,並在撤離現場後公開嚴厲譴責川普支持者。

很難想像,這樣鬧劇般的荒誕情節,發生在理應是全球領導者的美國首都。在兩黨齊聲催促川普表態、一位川普支持者喪命後,川普在一分鐘左右的影片中呼籲支持者「回家」,卻花了整整四十秒表達自己對這些支持者的同情。他說,「我們愛你們,你們非常特別」、「我了解你們的痛,知道你們很受傷」,隨即推文稱這件事情應歸咎於「粗魯又惡毒」的選舉結果,更近乎威脅地說:「永遠記得今日!」讓人幾乎無法相信這樣的言行來自美國總統。

幾個小時後,推特和臉書雙雙封鎖了川普的帳號,封住美國總統的嘴巴推特譴責總統的言論違背其公司信念,以十二小時的禁令作為懲罰而臉書執行長祖克柏更宣布將封鎖川普的帳號直至他下台,直指讓總統繼續使用我們服務的風險實在太高」。

波洛西則宣布即刻恢復認證程序,國會也確立拜登將出任美國第四十六任總統。川普在推特禁令到期後發布了一則影片,首次承認拜登勝選,並稱將「保障順利、有序而無縫的政權轉移」,因此刻的美國需要「治癒與和解」。他更一改態度,嚴詞譴責攻陷國會的支持者:「你們不代表我們的國家那些違反法令者,你們會付出代價。」

如同一位末代君王,川普在六日整天憤怒地吶喊掙扎,卻在一日結束之時發現自己的權力已所剩無幾,連曾經最親密的戰友副總統潘斯都背棄自己而去川普這四年的總統任期,仿若莎翁筆下的悲劇,充滿暴力、衝突、諷刺美國有句俚語說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類似我們愛說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川普善用仇恨、分裂並製造對立而坐上一國之君的大位,如今美國出現這般混亂的光景,似乎早已有跡可循











民主雙標客的業力迴向


2021-01-09 04:27  聯合報 /   汪志雄/大學教授(美國伊利諾州)
季青漫畫


台灣太陽花,香港雨傘花,美國斷腸花。歷史軌輪轉動,業力迴向總來得出奇快。

台灣們民國 103 年(二○一四年)反服貿運動,學生攻占立法院長達廿四天,美國國務院呼籲馬政府與示威者進行和平協商兩年後,國民黨失去政權蔡英文上台後,太陽花學運帶頭者個個雞犬升天。但蔡政府不但沒有廢除當時稱為「糖衣毒藥」的ECFA,還延續了 ECFA 政策,更懇求大陸不要中斷 ECFA。

香港民國 108 年(二○一九年)反送中運動,示威群眾攻占旺角,燒地鐵,搶商店,攻擊無辜路人美國公開力挺,稱香港抗議示威是最美的風景線」,並警告港府不得對示威採取軍事鎮壓手段中方以拖待變,待抗爭熱潮漸退,強行通過港版國安法」,肅清逮捕異議分子黎智英、黃之鋒、周庭等人被捕

美國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川粉攻占國會,起因於川普在大選落敗,卻鼓動支持者進行抗爭。川普不斷公開用民粹煽動言語,質疑大選舞弊,呼籲支持者不要接受選舉結果。於是一群狂熱川粉,在國會認證選舉人票結果時,強行攻占了國會大廈。警方和國民兵鎮壓清場,四名示威者死亡川普眼看大勢已去且眾判親離,終於公開承諾會和平地交接政權

我們從這三場運動中,見識到惡心的民主雙標」。會撼動自家政權的,就是「反動暴徒」;能夠搞垮對方政府的,就是「民運英雄」。為了把你拉下來,服貿協議就是「糖衣毒藥」,等到自己上台了,ECFA 就變成是「兩岸共贏」。國民黨執政對大陸出口增加,就是「出賣台灣」;民進黨執政更加依賴大陸市場,就是「中國需要台灣」。

可是這麼惡心的話,還是有人會信,而且一點不在意人到底需要怎樣一種智商,才能無知愚蠢到這種地步呢我愈來愈相信,民主只會讓人民變得愈來愈笨,讓從事政治的人變得愈來愈邪惡,讓世界變得愈來愈不和平

看看在台灣有人發起「挺川普大遊行」,但面對美國川粉占領國會,最喜歡發表與某某人民站在一起的蔡英文總統與這些人卻都噤若寒蟬。這種民主雙標,我還能說什麼呢?










蔡英文兩度捅刀拜登


2021-01-09 04:19  聯合報 /   黃瑞明/靜宜大學法律系教授(台中市)
波波漫畫


美豬元年開始了。從 AIT 近日大動作看,國人應該體諒蔡總統的苦心孤詣。更何況台美關係只會更上層樓,不是嗎?

很遺憾地,可能不是。民國 101 年(二○一二年)三月卅日 Taipei Times(自由時報集團)報導,前一日民進黨舉辦萊克多巴胺座談會立法院正激辯應否立法禁止萊劑),遠道而來的劍橋大學獸醫學系教授布魯姆,也是歐洲食安局專家。他在報告中指出,瘦肉精對人體有害,包括升高焦慮感,所以食安局也反對世衛設定攝取上限。

現在看這報導透露幾個問題:一、民進黨顯然認同這位教授的有害說才邀請,如今不僅決定進口、放棄零檢出,還拒絕標示,這不是存心毒害國人健康嗎?二、陳時中又憑什麼舉發蘇偉碩?三、英文報導,美國高層看懂,卻沒譴責民進黨,為什麼?

民國 101 年(二○一二年)春是美國選戰煙硝瀰漫之時,歐巴馬連任勝算雖高,風險仍在當時拜登是副總統,他跟歐團隊爭取農牧業者選票,施壓台灣進口美國肉品由於民進黨死命反對,馬政府決定牛豬分離,只進口牛肉當時國民黨掌控立院,但王金平院長一貫玩黨團決議,反對黨同意才通過法案對這種自宮遊戲,馬始終縱容,美豬無法進口顯示他的無能

不過,從 AIT 等單位沒有公開施壓,似乎可看出美國政府壓力不夠大,為什麼?可能是歐巴馬奉行多邊主義,不夠霸道;但也可能是白宮知道兩岸關係友好,台灣不是非聽美國不可,施壓無用。從這點看,馬兩岸與外交政策走對了。無論如何,當時拜登知道民進黨在背後捅了一刀

民進黨這樣做,原因不止想扯國民黨後腿與討好台灣豬農去年美國大選前夕,華盛頓郵報提供了另一線索。這篇「台灣憂心拜登政府將如何與中國打交道」,開頭就說「民國 100 年(二○一一年)末,蔡英文以總統候選人身分循例到華府拜會兩位歐巴馬團隊官員,他們沒有同意她的政見。沒多久白宮放話給記者說歐團隊對蔡可能激怒北京相當憂慮這影響到蔡的落選。『那對蔡真是嚴重的心理創傷。』蔡的一名前助理如是說。」當時台灣大選日是民國 101 年(二○一二年)一月十四日,一個半月後民進黨舉辦前述座談會可見報復心態你不幫我,我就讓你難過

恐怕也因這個心理創傷,所以蔡會在阿札爾來訪後就承諾進口美豬(也許川普施壓力道夠狠,也許蔡主動提議)。那是美國選戰緊鑼密鼓之際,蔡的決定等於提供川普打擊拜登的子彈;蔡與民進黨再度捅了拜登一刀蔡的堅持讓立法院貫徹進口承諾然而從美國農牧業者立場看,AIT 與背後的川普團隊才是美豬能夠出口的要角,所以他們會感恩川普,讚嘆川普!

拜登跟他團隊當然知道這一切,卻啞巴吃黃連,骨子裡很清楚蔡英文只在履行對川普的承諾。蔡僅能吹哨壯膽,硬拗事關台美外交

白宮國安會在年初推文感謝台灣,蔡英文也轉推。這是川記國安會,新國安會的若干要員是歐團隊老面孔。相信美豬可以滋補養顏的台灣人盡量吃,但是別期待那位被捅了兩次的先生會領情。美國兩黨鬥爭愈演愈烈,跟民主黨梁子結多了,台灣人的皮要繃緊一點。










鬆綁有機農業 夜郎自大後的胡搞


2021-01-09 04:20  聯合報 /   吳文希/台灣大學名譽教授(台北市)
農委會於2018年修正「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業加工品驗證管理辦法」,放寬了對有機農業生產應有的嚴謹規範。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以下簡稱聯盟),成立於民國 61 年(一九七二年),是現今全球專注於教育、推廣、學識技術交流、制訂國際統一規章及領導有機農業,最主要的國際組織;聯盟如今擁有七七九個來自一一○國的團體或組織,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也有九所民間團體及學校,是聯盟中正式具投票資格之六○九位會員中之一部分。如今全球有一八六國,包含會員國或地區,提供相關有機農業的統計資料,供聯盟每年出版全球有機農業的年報之用;聯盟已成為現今聯合國在農業方面非常重要的諮詢對象

近得知農委會於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修正「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業加工品驗證管理辦法」,放寬了對有機農業生產應有的嚴謹規範

惟聯盟對有機農業早認定在生產有機農產品的場所及產品上,絕對不得使用農業化學物質主要即化學肥料及農藥)、基因轉植生物、生物固體(biosolid,即汙水,汙泥及人的排泄物等)、及以放射線處理食品等。為保障投入有機農業事業人士,可以生產名副其實的有機農產品,所以聯盟訂有轉型期之規範,意即在慣行農地必須持續實施有機耕養三年後,耕養所得始能成為有機農產品,此為先決條件;然後申請驗證,驗證單位必須前往申請者現場視察並採樣,樣品包括土壤、灌溉用水、農產品及其包裝質材及機具等,各項樣品經既定之標準分析合格後,始得發給符合有機農業條件之合格證明。

今政府將標準放寬,並將無國際規範的友善農業納入有機農業」範疇;農田回填廢棄物也可當作是非汙染控制場址等同只要是可耕農田就是有機農地。此等做法所得到的數據,聯盟若知曉其內情後,不知將如何看待我國的會員及政府?

蓋實施有機農業的原則中,最重要的就是誠信,誠信有缺失,所產生的「結果」必定有缺陷。令消費者食的安心,不是單憑有機農業驗證的標章及條碼,而是消費者在意有機農業實質對健康及生態環境安全的維護影響。聯盟對有機農業已有各項明確統一的國際規範,不是任何國家政府可以隨心所欲更動者,否則就應經由會員提案,在每三年召開一次的大會中討論表決方是。如今民進黨政府將國內囂張跋扈的作為,間接地搬到國際舞台上,如此必將成為爾後國際鄙視恥笑的對象,執政者豈可不慎!

馬凱/爭平等元年抓出罪魁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馬凱/爭平等元年抓出罪魁







馬凱/爭平等元年抓出罪魁


2021-01-09 04:13  聯合報 /   馬凱(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房價日高,令一般大眾望而興嘆。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將是轉軌元年。除了拜登將上任送走川普,廣種疫苗可能戢止疫情;影響更深更遠的,應是風行四十年以至於走火入魔的自由主義弊病百出,終於招來各方撻伐。自今年起,我們將穩健地邁向爭平等大道。

要自由與爭平等本是深植人心的兩大基本傾向唯二者正相矛盾。要去除干涉自由發展,就不免造成弱肉強食、貧富懸殊的下場;但抑富助貧、鋤強扶弱去追求平等,又不得不引外力干涉,剝削個人逐利的空間。

民國 69 年(一九八○年)代於雷根與柴契爾夫人治下大為風行的自由主義,導致各國愈來愈扭曲的財富分配,至川普而登峰造極嚴重疫情令不平等之惡更充分暴露。眾多貧戶難獲適當的醫療照顧、維持基本健康的衣食日用,更欠缺必要的保健知識,受到的傷害遠為重大。富人則應有盡有,甚至疫苗取得也優於他人。因此相對重視平等的民主黨總統拜登,尚未就職就宣稱要課富人稅,以其收入實施歐巴馬健保。區區如此做為,固未能挽狂瀾於既倒,但至少是從自由走向平等的第一步。

反觀我們,不平等日形嚴重,多年來卻未見政府有效對治。全民健保固然為低所得者提供了基本保障,但其財源設計,從一開始就在助長不平等因為它幾乎完全取自受薪階級,而台灣的財富則極大比例集中於非受薪階級手中

健保與整體稅制相比,更是小巫見大巫我們的租稅向來苛刻薪資所得者而獨厚富人一方面使受薪者的生活與發展受到不平等待遇,另一方面則令富人的財富累積錦上添花

貧者不僅在這些看得見的地方飽受不平等待遇,助長不平等的政府黑手在更多看不見的地方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其一是教育政策。教育原本是讓窮人子弟得以翻身,社會階級可以流動的主要乃至唯一的途徑。但台灣的教育制度數十年來不斷加重貧窮子弟上進的障礙,愈來愈成為富家兒女更上層樓的登龍捷徑。不僅此爾,過去做為貧窮子弟學習一技之長可以在職場中與人一較短長的技職教育早已土崩瓦解,種種升學考試則「多錢掄才」,讓他們永世難以翻身。

讓貧者愈貧而富者益富的另一個殺手鐧,就是房價。房價日高,令一般大眾望而興嘆,微薄的薪資泰半投入其中;而坐擁大量房產乃至豪宅的富戶則彈指間身價倍增,還可以透過炒地皮、炒房價而大發不義之財。放縱而不知扭轉的政府,豈不等於為虎作倀?

除了教育、住房這些基本的生活花費,還有一個令弱勢家庭雪上加霜的開銷傳宗接代、生兒育女的成本。當所得、人工成本、醫療費用同步節節升高,從生到養到托育的耗費也愈來愈昂貴,除非選擇絕後,弱勢家庭微薄的收入又要泰半投入其中不知多少年。

民國 97 年(二○○八)金融海嘯以來,各國追隨美國的腳步濫發鈔票導致全球資金泛濫金融投機大行其道,而這正是身懷巨資者最有利的金錢遊戲,薪資所得者則只能望門興嘆,又進一步惡化財富分配。長久以來偏向資本與技術密集產業的經濟政策相對剝奪勞動密集產業的就業機會,使大多數薪資所得者的收入不增反減,分配向多金者傾斜,也是促進不平等的大功臣

進入爭平等轉軌元年,努力消除不平等已是民心之所向,執政者若不痛改前非,必遭人民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