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9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2022年台灣經濟展望與變數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  聯合報社論/從BNT激活梅因斯市,看升格迷思的解方
◆  聯合報黑白集/忙著降酒稅,忘了懲酒駕
◆  經濟日報社論/2022年台灣經濟展望與變數







經濟日報社論/2022年台灣經濟展望與變數


2021-12-29 02:07  經濟日報 /   社論
2021年在全球經濟與貿易快速復甦的帶動下,我國的出口與投資大幅上升,經濟成長率拉高到6.09%。(本報系資料庫)


民國 110 年(2021年)在全球經濟與貿易快速復甦帶動下,我國的出口與投資大幅上升,經濟成長率拉高到 6.09%,是近十年來的新高,交出一張不錯的成績單。在全球經濟逐漸恢復的明年,IHS Markit 預估全球經濟成長率可以維持在 4.2% 的高檔;國際貨幣基金IMF)則預估明年全球貿易成長率將達到 6.7%。在國際經濟持續恢復下,主計總處預估我國明年經濟成長率略低於今年,仍然可以維持在 4.15%。但因為仍將面對許多不確定因素,值得進一步檢視及關注。

去年年底時,主計總處預估我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在3.2%左右,沒想到今年以來出口不斷創下新高最新統計,今年的出口成長率將可達到 33.5%的高水準。由於出口占我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六成以上,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估值也不斷地上修。至於造成出口持續成長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今年全球經濟快速復甦帶動台灣產業出口快速增長;另外,在疫情影響下,遠距經濟成為人民生活主要方式,相關軟硬體產業愈來愈紅,尤其電子產業受惠最大,而電子產業出口占我國出口一半以上,從而帶動出口快速成長。

此外,今年帶動經濟成長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民間投資的增加,因為去年以來電子產業出口不斷創下新高,直接帶動電子產業投資的增加。依主計總處估計今年前三季我國民間投資成長率達到 19.10%,對經濟成長率貢獻達到 3.89 個百分點

然而,在今年出口與投資大幅成長的情況下,已經把基期拉得很高,明年的出口和投資不太容易再有那麼大幅度的成長。主計總處估計,明年出口成長率將降到 6.14%,遠低於今年的 33.50%;明年的民間投資成長率預估2.52%,同樣低於今年的 18.88%。在出口與投資動能遠不如今年的情況下,明年我國經濟成長率想要維持高檔,就會寄希望於民間消費成長

今年5月以來受到疫情爆發的影響,國內的民間消費大幅滑落,導致第2季、第3季的民間消費實質成長率都是負值,今年全年預估成長率將只有 0.07%即民間消費幾乎沒有成長。在預期疫情逐漸受到控制的情況下,主計總處預估明年我國民間消費成長率將可以達到 6.30%,從而將拉高經濟成長率2.42%,成為帶動明年經濟成長最主要動力

不過,我們要特別指出的是,在 2000 年以我國經濟成長維持6%以上時,民間消費經常維持在5%以上。但到 2000 年後,由於經濟成長率快速下滑,也造成民間消費成長率快速下降到 3% 的水準,甚至更低。明年或有可能出現爆發性的消費,但是民間消費能否全年維持在 6% 的高水準成長,仍待觀察。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疫情因素致使民間消費成長率維持在 4%,明年的經濟成長率則可能會降回 3%。

最後,明年我國的經濟表現不會太差,但是仍然會面對不少問題。第一,新冠疫情到底何時才能真正結束?現在 Omicron 變種病毒來勢洶洶,在很多國家再度造成嚴重疫情,在疫情無法完全控制情況下,國內外的消費力道很難完全發揮出來。第二包括台積電在內電子產業快速成長電力需求大幅成長明後年供電不足將會是一個重大挑戰。第三今年以來國際間日益嚴重通膨問題,明年很可能會持續下去;美國聯準會(Fed)已經大幅縮減量化寬鬆QE購債規模最快可能在明年第2季就開始調升利率,我國大概很難避免跟著走上升息及減少貨幣供給之路。第四美中貿易糾紛國際生產鏈重組斷鏈問題未解,對我國仍將會是一個很大的不確定因素。













聯合報黑白集/忙著降酒稅,忘了懲酒駕


2021-12-29 04:30  聯合報 /   黑白集
高雄發生酒駕害命悲劇,高雄市長陳其邁等官員分赴長庚、大同醫院探視傷者,家屬要求嚴懲酒駕者,別再有下個受害家庭。圖/高雄市政府提供


高雄酒駕累犯撞毀四口家庭,市長陳其邁再度演出震怒秀籲請中央修法嚴懲,還讓嫌犯上腳鐐示眾。但吃瓜群眾嫌他矯情立馬掀底:市長座車上月就被酒駕擦撞,但因次日總統要宣布「藻礁已存」,暖男怕壞事不敢聲張嚴辦,真是害人不淺。

陳其邁說酒駕人神共憤純屬黑色笑話。他任副閣揆時,酒駕連續奪命,蘇揆指示修法,卻又坐任綠委為民請命」,將法務部和藍委提案七折八扣,包括殺人罪論處、扣車吊照及連坐罰全數殘壘當時暖男不吭聲如今好意思喊修法

綠委聲稱酒駕「零容忍」,卻指嚴懲會讓民眾不便,到底是啥邏輯今年六都酒駕致死人數排行榜綠光閃閃,高雄、台南、桃園同居榜首,從總統府到地方,有酒駕前科官員民代族繁不及備載,連國會黨鞭老柯之子都是累犯難怪網民酸評綠委踢假球是怕傷到自己人

民進黨對酒駕消極以對,卻對高價酒興味盎然。前年,一邊阻撓酒駕修法,一邊以加入 CPTPP 為由運作清酒稅率折半今年趁著疫亂林楚茵獨厚法國香檳,以促進台法關係名義提案關稅減半

諷刺的是,江啟臣半年前重提酒駕沒入車輛」,被綠委嘲諷即興式修法;而香檳降稅卻搭上直通車等待協商闖關民主一進步,人命竟不如醇酒













聯合報社論/從 BNT 激活梅因斯市,看升格迷思的解方


2021-12-29 04:33  聯合報 /   社論
新竹市長林智堅宣布不參選2022年大新竹的市長,希望促成立法院加速討論新竹縣市合併升格議題。記者張裕珍/攝影


民進黨企圖強修《地制法》推動新竹縣市合併升格,因事前缺乏公開討論違反程序正義黨內外皆傳出強烈異議。為化解壓力,原本欲藉此登高的人選新竹市長林智堅被迫宣布棄選,以求平息紛爭;即使如此,仍無法正當化「竹竹併」的倉促及黨私作為。未來台灣的國土區劃,無論是六都、七都、九都或其他面貌,都應該有更完整規劃架構,並徵詢各地的意向,不應任憑執政者隨興指定

蔡總統之所以強推竹竹併,主要是看準升格直轄市的諸多「好康」,料定在野黨也不敢阻擋。果然,國民黨的對策只是「加碼」,推出「竹竹苗民國 115 年(二○二六)合併」因應。簡言之,升格最大的誘惑在「統籌分配款」的暴增:目前六都統籌分配款約在兩百多億到四百多億之間,新竹縣市卻僅四、五十億,落差極大。也因此,一旦新竹升格,至少能增加一百多億元的分配款,可用於都會各項建設;尤其是光鮮便捷捷運,新竹人誰不想要?

但進一步看,造成都會與縣市間統籌分配款偌大差距的根源,在於《財政收支劃分法》的老舊及不公。六都改制已逾十年,但《財劃法》卻廿多年未修,導致國家資源分配不符現實需要,一則是中央政府擁有的支配權越來越大,二則是都會分走最多大餅,造成「富者恆富,窮者愈窮」。政府若不從《財劃法》的源頭解決中央與地方財政分配問題,卻一味在那裡增加「直轄市」的數量,台灣的城鄉失調貧富差距永遠爬不出失衡黑洞

最近一則德國的新聞,也許可以提供我們思考財政劃分問題的靈感。研發出 BNT 疫苗的德國 BioNTech 公司,是一家成立才十三年的公司,員工人數僅一千多人。由於它與輝瑞公司合作開發的 BNT 疫苗極為成功,向全球賣出廿億劑,今年獲得一百億歐元的淨利,並向其公司所在的梅因斯市繳交了十億歐元稅金約三一三億元台幣。如此一來,梅因斯市不僅得以翻轉貧困清償所有債務;該市市長還打算調降企業稅率吸引更多生技公司前來投資

BNT公司的疫苗大豐收,就能使梅因斯市償債翻轉,主要是德國的企業稅可由中央與地方均分共享。而不像台灣,由中央全部收走,再透過統籌分配款向下發放給縣市。兩者的不同是,德國地方政府享有更多的稅收大餅,當然也就抱有更積極經濟發展動機,不必像台灣這樣全部看中央臉色聽中央指令分配。以新竹科學園區新竹地區長年發展而言,如果《財劃法》能讓地方政府分潤科技公司營所稅,地方自己就能大有作為,何需等待中央關愛眼神推促新竹合併

台灣中央與地方的稅款分配失衡,從最近財政部公布稅收統計即一目了然。根據財政部統計政府今年稅收暴增至十一月已達二・七兆元創歷年新高,估計全年將「超徵」三,八○○億元。問題是,這一片大好形勢都集中在「中央稅」,例如證交稅成長九四%,營所稅成長四八%;至於「地方稅」,包括房屋稅、牌照稅都成長有限,而土增稅、娛樂稅則是負成長。所有地方稅總計僅三,四○○億,占全部稅收的一成三,如此卑微的比例。

因此,真正的問題不是新竹縣市該不該合併升格,而是台灣無限度都會化擴張到底要走到什麼地步?「肥中央、瘦地方」的財政劃分,要剝削地方到什麼時候?梅因斯市人口不過廿多萬,短短兩年因 BNT 公司而被激活茁壯;這一課,對台灣應是很好的啟發。


【專家之眼】美豬「萊」了,但台豬卻被卡在門外

◆  【專家之眼】林智堅棄選,還要竹竹併嗎?
◆  【專家之眼】美豬「萊」了,但台豬卻被卡在門外

◆  【專家之眼】中沙深化軍事合作,美國莫可奈何?
◆  【專家之眼】修憲公投綁大選的諷刺與陰謀
◆  【專家之眼】竹竹合併是民進黨的百鬼夜行圖







【專家之眼】美豬「萊」了,但台豬卻被卡在門外


2021-12-29 08:19  聯合報/ 曾志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我國原為豬肉養殖及出口大國,1996年11月養殖高達1070萬頭豬,去年11月養殖數僅551萬頭豬,只有高峰期的一半水準。圖/屏東縣環保局提供



反萊豬公投前,執政黨儼然成為萊豬的代言人,接著又準備開放福島核食進口,全力護航這些有疑慮的食品,尚自稱是解除貿易壁壘。反觀我國豬肉因口蹄疫干擾,斷送每年數百億商機,終於在去年拔針後,至今仍無法打入美日等市場,卻未見政府要求美日等國解除對台豬的貿易障礙。

我國原為豬肉養殖及出口大國依據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109年11月底養豬頭數調查報告書統計,我國90年代約有二萬多家養豬場,民國八十五年(1996年)11月養殖高達1,070萬頭豬。惜在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爆發口蹄疫事件,導致數量逐年下滑,民國一九年(2020年)11月養豬場為3,497場,養殖數僅551萬頭豬,只有高峰期的一半水準。

口蹄疫更讓出口幾乎歸零,引用農委會進出口貿易資料庫,口蹄疫前的民國八十五年(1996年)為我豬肉出口高峰,出口數量達27.2萬噸,金額亦有15.5億美金,出口又以日本為大宗,當年銷日就有26.9萬噸,金額為15.4億美金。分別佔了全球銷售比重的99.1%與99.5%之譜。

口蹄疫爆發後23年間,豬肉出口為之中斷,直到去年6月16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終於認定,台灣為「不施打疫苗口蹄疫非疫區」,生鮮豬肉可重啟外銷。農委會年初就大肆宣傳,台灣民一O九年(2020年)豬肉出口較(2019)大幅成長,但經查去年出口量僅有1,664噸,出口值也只有5百萬美金。去年出口量只有高峰期的163分之1。更何況今年還被打回原形,累計1-11月出口下滑至65噸,出口值也只剩28萬美金

反觀,外國豬肉卻長驅直入我國市場,去年進口量超過6萬噸,價值1.7億美金,形成我國大量的貿易逆差。其中美國豬肉就是受益者之一,去年進口1.58萬噸,超過四分之一。

近年來,美日二國不斷要求我進口該國有食品安全疑慮的農產品,美國就要求我國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牛肉與豬肉進口,在公投之後,已經擋不住萊豬進口;日本也多次要求台灣開放日本核災地區(福島、茨城、櫪木、群馬與千葉等5縣)食品進口,並將其作為支持我加入 CPTPP 的前提要件,看來蔡政府開放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政府官員多次在公投前多次提到,我國優質的台灣豬不用擔心進口豬的競爭。惟這些話只用來說服國人開放有爭議的萊豬,卻放任外國豬來台攻城掠地,甚至萊豬還是由政府主動開放,而不是依照國際慣例經由二國談判程序。

當台灣好不容易走出口蹄疫的陰霾後,經國際認證台灣豬健康無虞,有機會重拾過去養豬大國榮光之際,許多國家仍對我國豬肉設限,政府卻不敢要求美國與日本等國,也要恢復毫無建康問題的台灣豬肉與肉製加工品進口。

有論者以為,台灣養豬成本不低,出口不具競爭力。然而,台灣豬品質極佳,正可搶佔高階市場。西班牙就是值得仿效的對象,伊比利豬名聞全球,深受各國歡迎。然過去也曾遭到非洲豬瘟襲擊,重創出口市場,歷經35年努力於民國八十四年(1995年)12月根絕目前已是全球第三大出口國,政府就扮演關鍵的角色。

更難得的是,該國出口量不但大,單價也高人一等。根據農委會的數據,民國一O八年(2019年)我國進口豬肉排名,西班牙進口量排名高居第二僅次於加拿大均價更排名第一每公斤高達113.3元

西班牙伊比利豬可以走出流行病疫情,重新奪回國際市場。若是我政府也能積極打破相關障礙,優質的台灣豬當然也可以。











【專家之眼】林智堅棄選,還要竹竹併嗎?


2021-12-29 08:32  聯合報/ 楊穎超/銘傳大學副教授
新竹市長林智堅(前)27日晚間舉行記者會,宣布不會參選明年縣市合併升格後的大新竹市長。圖/本報資料照片



新竹縣市合併升格議題的發展,像八點檔連續劇出人意料。但重點應是綠營所說縣市合併升格,能否有助特定重要產業,進而推升國家發展?從相關人士對升格與產業關聯性說法,似乎反映出他們對國家發展的輕率與外行,有必要加以指正。

目前認為升格必須慎重的理由,大多從國土規劃角度切入,在野黨甚至建議召開國土與財政規劃國是會議,這是在談通案。但許多政客們為新竹找的理由,是把國家重要產業連繫起來當特案辦,這應是未來再闖關的核心議題。只是政客們沒真關心產業發展,光是盤算黨派選舉利益,實在不是國家之福。

首先來看綠營解釋為何是新竹縣市合併升格?林智堅開始就談產業:自中美貿易戰跟疫情過後,世界發現竹科的重要戰略地位,竹竹合併,可以給竹科更好舞台。在宣布不選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市長後,他再強調不要讓台灣半導體產業錯過和全世界競爭的契機。蔡英文總統則在林臉書留言,把「高科技產業的戰略發展」,放在「大新竹的建設」前面。

上述談話,雖言發展產業,但都從政府協助角度出發,符合國家發展理論與發展型國家相關說法,與過去成就台灣經濟奇蹟邏輯。就以半導體產業來說,當年是行政院長蔣經國要做,派政院秘書長找人評估,而在民國六十三年一個豆漿店裡,由政院秘書長、經濟部長、交通部長、電信總局長、工研院院長、電信所所長、美國 RCA 研究室主任等人一起協調出來,再由經濟部長孫運璿負責籌資推動,直到現在被蔡政府拿來說嘴的結果。

然而,這事太重要,所以從開始規劃到後面發展,就沒有地方自主空間。發展型國家的理論特點,就是為避免利益團體影響,需要中央政府高度干預調控。固然現在民主時代,很多事需要地方配合,近年也有強調由下而上的另類發展alternative development)呼聲,但新發展模式隱含顛覆經濟成長優先與加入更多利益團體影響方向,綠營說地方升格對產業發展有幫助,如果不是假議題,就是幫倒忙。

說是假議題,可以看林舉例:台積電預計在寶山擴廠,興建廠房必須開闢新的道路,這就需要縣市共同變更土地計畫。他感謝新竹縣願意傾力協助,但也提出,「如果是同一個地方政府,就能與中央共同協作,效率會更高。」這暴露出對產業發展,地方能做的其實有限,而在國家重要產業框架下,過去協作也沒什麼問題。

至於另位附和的桃園市長鄭文燦說,升格可以獲得較多自主發展權利,對竹科、清華大學、工研院都有幫助。除了上面提到,對於重要產業,發展型國家不會留給地方自主發展外,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屬科技部,清大歸教育部管,工研院則是由當時經濟部長孫運璿先生合併附近研究機構成立,現在是中央政府捐助之財團法人。升格的地方能幫三單位什麼?更證明重要產業發展沒有地方政府角色。

當然如果硬要講,地方型發展國家倒也不是沒有學理依據。但那是中國大陸的「單一制下的經濟聯邦主義」,那種把多數經濟事務權限下放給地方的制度,兩岸大小有差,我們其實不必學。

說是幫倒忙,且看媒體對林市長棄選真正原因說法,多集中於他是被在地炒地皮團體與綠營大老聯手逼退。如果媒體所言有可信度,林市長對土地開發有堅持,值得肯定,但試想升格欲幫忙產業發展,結果迎來的卻是更多炒地皮,林市長稱未來會繼續努力推動竹竹合併升格,他恐怕需要更多的說理。

如果中央政府不知道該扮演的角色,台灣下個經濟奇蹟就不知道在哪裡了。兩位市長雖恰好都自國家發展所畢業,但看來也不知道自己能扮演什麼角色,應該重回母所進修一下。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政府存在的目的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1780/web/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政府存在的目的
◆  高教生源風暴 即將發生
◆  竹竹併綠機關算盡 聽聽就好
◆  杜絕酒駕 酒友要有檢舉的勇氣
◆  公投險勝 助長政黨獨裁
◆  以退為進 徒惹中間選民反彈
◆  確定營運單位 永續偏鄉公共運輸
◆  高雄主燈強力放閃 斷了鳥、魚生路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政府存在的目的


2021-12-29 06:21  聯合報 /   張瑞雄(作者為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校長)


約翰.洛克John Locke)是十七世紀著名英國哲學家,被稱為自由主義之父自由主義重視平等,相信人具有相同的尊嚴與價值,政府應予以平等對待,人並享有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等之基本權利

洛克從人性的底線出發,從人類的經驗出發,來論證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從而分析政府存在的基本目的。人類從原始狀態進入契約社會,必然把人的一部分權利交給政府,但人的基本權利不能交,而政府存在的目的,不是追求政府自身利益,而是為了維持人的基本權利公共福祉

洛克對政府提出的要求是很低標準的,要求政府執行規則、執行法律即可,注意是執行而不是訂定!政府當裁判就別當運動員,當運動員就別當裁判,裁判兼球員既破壞了法律,到頭來也一定會傷害了人的基本權利。

歷史上有很多的暴政政府,洛克對暴政的認定很簡單,他衡量暴政與否只採取一個唯一的標準。在他看來,暴政就是政府超越法律把政府置於法律之上政府存在的目的也因此很快就變成政府以維護自身權益和政權為目的,變成以公權謀私利工具

洛克在其第二篇民政論(Second Treatise of Civil Government)中表示:「如果同一批人同時擁有制定執行法律權力,這就會給人們絕大的誘惑,使他們動輒要攫取權力藉以使他們自己免於服從他們所制定的法律並且在制定和執行法律時使法律適合他們自己的私人利益,因而他們就與社會的其餘成員有不相同的利益,違反了社會和政府存在的目的。」

例如公投法的修改,立法院民國 106 年(二○一七年)修正「公投法」打破「鳥籠公投」後,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公投綁大選讓民進黨縣市長選舉和公投都大敗,於是民進黨改弦易轍再修「公投法」將公投與大選脫鉤,遭譏笑為「鐵籠公投」,國民黨提出公投案要讓公投與大選再合併處理。兩黨修來修去一部號稱還權於民的法律,卻充滿政黨政治算計

如果執政黨也掌握國會的多數,就會變成一個政黨可以制定法律又執行法律,違反洛克對政府的要求和定義就容易傾向專制或暴政。所以現代民主雖然設計行政和立法和司法三權分立,一黨獨大就會三權歸一,於今之計要求立法和司法全部脫離政黨,立法委員和司法人員都應該要無黨籍才能參選或擔任。

總之如果政府不守法,公民就會抗爭,國家就亂。如果政府守法,公民就會守法,政府與公民就都會各守本分,街頭就不會有抗爭,社會不會紛擾。所以政府守法,是國家和諧穩定和繁榮之源呀!














高雄主燈強力放閃 斷了鳥、魚生路


2021-12-29 04:55  聯合報 /   蔡長穎/研究生(高雄市)
高雄市副市長史哲帶領燈光團隊進行現場測試「022臺灣燈會高雄會前會-聖誕主燈」。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台灣地理位置特殊,是東北亞與東南亞鳥類往返的重要據點,每年有上百萬候鳥冬季過境遷徙。鳥類度冬需要飛行上千公里,有些候鳥會選擇在台灣南部度過冬天,有些則通過台灣前往赤道國家,但近年台灣環境對候鳥越來越不友善。

例如風電,鳥類在遷移途中可能遭風車撞擊致死;而滯洪池、水庫、魚塭等大面積鋪設的太陽能板,造成鳥類無處覓食;都市中的巨幕電子看板、大樓帷幕,皆發出嚴重光害。這些問題大眾不太了解,政府也不重視。

高雄從二○一九起連續三年在中央公園、流音碼頭,用強力探照燈策展,高功率探照燈照射出五顏六色的燈光,打向空中伴隨爆閃,造成「光汙染」問題。

美國紐約世貿中心即曾因為使用強力探照燈展出光束,造成鳥類無法辨識方向,於光束之中盤旋,並因為失去方向撞擊周邊建築,造成鳥群大量死亡。國際權威期刊Science、Nature皆有文獻指出,光汙染對於鳥類造成的傷害,包括鳥類無法辨識天體導致趨向錯誤方向、影響鳥類生理激素分泌、異常鳴叫誤導同伴、趨光本能撞擊建築物死亡、影響捕食行為等。

除了鳥類,海洋生物也會受到光汙染影響,高雄流音中心位處碼頭邊,入夜後探照燈會往空中、水面照射,強力光束將穿透水面照射水中生物。二○一五年期刊Science也刊登一篇研究文章顯示,光汙染下的海洋區域將造成海洋生物生理系統變化,海洋生物偽裝容易暴露遭獵捕、轉移原棲息區域、失去晝夜調節能力。

當全台最大主燈變成一種汙染,我們更該探討美麗的背後帶來了什麼傷害。眼前的美景帶給其他生物致命的危險。

企業有社會責任,政府也有社會責任。在「環境基本法」等法規中載明政府有責任對造成環境汙染負責,不該對於「人」以外的物種傷害視而不見。今天如果受影響致死的是貓、狗大宗寵物,沒有一個官員敢不重視;鳥類、魚類或許較少人有感,但也應該受到保護。

社會形象會對於一間企業的產品銷售有所影響,企業生產「環境友善產品」,能提升民眾購買意願,並提升企業的社會形象,民眾甚至願意提高付出價格。相同的,地方政府的社會形象也會影響外地民眾進入的意願,當政府活動大大影響生態環境,將影響民眾對政府的觀感,考慮該不該去參與活動,反思是否成為生態殺手的幫凶。

若政府審慎評估,在活動與環境貢獻之間取得平衡,一方面可維持策展效果,另一方面也可提升民眾對於政府的觀感,未來更有助於宣傳市政、吸引更多遊客;將環境影響降到最低又達政府宣傳效果,以達兩全。













確定營運單位 永續偏鄉公共運輸


2021-12-29 04:55  聯合報 /   李克聰/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新北市)
南庄鄉是國際慢城,但愈往外圈、公共運輸愈少,學生上學、長者就醫不易,觀光客也難抵達。記者余承翰/攝影


這些年在願景工程專題持續關注與報導下,偏鄉「行的正義」受到社會重視,交通部將偏鄉交通列為重點政策,透過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動偏鄉公共運輸的服務。

首先是政府由上而下,先推動幸福巴士服務,期望運用多元及彈性之運輸方式,深入偏鄉改善偏遠地區聯外公共運輸可及性。但有些偏鄉的需求過低,幸福巴士營運效率不彰。後來再推動幸福小黃,以計程車行駛部分公車路線,營運多採定班定線,並輔以預約式服務。但因計程車車輛及駕駛的資源有限,無法普及各個偏鄉地區,目前正嘗試噗噗共乘服務方式,透過法規鬆綁,結合在地自用車輛與司機資源,並導入科技平台,透過乘車媒合服務中心,安排車輛提供在地共乘載客服務。近日噗噗共乘榮獲「二○二一數位政府服務創新獎」亞太區首獎殊榮。看來政府目前推動偏鄉公共運輸順利成為亮點,但必須完整審慎評估幸福巴士、幸福小黃及噗噗共乘等多元服務方式永續營運的可行性。

檢視整體公共運輸之大眾運輸在逐漸轉為需求導向服務後,部分轉型為中小型車輛的小眾運輸及只提供共享車輛之公共運輸。公共運輸的永續營運,關鍵在於供需平衡,因此偏鄉之運輸需求必須完整調查其需求類型及特性(就學、就醫、娛樂休閒及採購等)、需求的起訖與時間(包括接駁轉運)及目前使用的運具(包括使用成本、花費時間及便利性)等,需求調查必須由各社區做起,應由下而上及由小而大,蒐集分析社區及偏鄉完整的交通需求。

而偏鄉之公共運輸供給方式,則必須由無到有及由小而大,以需求導向評估提供適當的公共運輸服務,並善用包括車輛及駕駛的各式交通資源共享,評估各式公共運輸提供之門檻。在人口稀少的社區應考量交通可及性及安全性,提供共享自行車、共享電動自行車或共享電動機車等公共運輸,並透過交通管理社區化,研擬適當可行的管理機制。類此,依據需求由低而高,由下而上依序評估提供噗噗共乘、幸福小黃、幸福巴士及定線定班的中巴客運之供需平衡營運服務方式,其中補助計程車返鄉服務及公共運輸服務車輛與駕駛在地化是推動重點。

此外公共運輸是否能永續營運還在於適當的推動營運單位,建議政府應依據營運規模、範圍與管理權責相符等,盡早確定偏鄉各式公共運輸的營運單位。目前在資源整合運用上,中央是由交通部整合衛福部及教育部相關資源,提供幸福巴士交通服務單一窗口。幸福小黃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負責,而噗噗共乘服務因科技平台運用需要,是由交通部科技顧問室負責,未來則會涉及客貨共載、協助送餐及代領藥物給高齡者等多元服務方式,也應盡快釐清負責營運單位。未來應以滾動式檢討機制,評估檢視調整供需平衡的永續營運方式,必須注意偏鄉各式公共運輸服務如供給不足或過剩,都會難以為繼永續,到時此公共運輸創新服務的亮點將成為曇花一現,只有推動階段的暫時光彩而已。













以退為進 徒惹中間選民反彈


2021-12-29 04:55  聯合報 /   袁青/出版業(新北市)
新竹市長林智堅昨晚再度於臉書發文,喊話希望大家努力把喔新竹合併升格的機會。記者張裕珍/攝影


新竹市長林智堅前天表態不參選新竹縣市合併後的首任大新竹市長,其聲明看似犧牲小我,避免成為外界質疑「英人設市」的頭號箭靶,但又埋下伏筆,沒把絕不接受黨中央徵召說死,說穿了就是以退為進;企圖先閃過地制法修正案逕付二讀的社會不良觀感,並化解在野黨的反彈。

林智堅以為用自己的政治前途當賭注,可以催出社會大眾的悲情氛圍,殊不知中間選民反彈的是,蔡政府自宣布開放萊豬以來的一貫由上而下決策模式,又複製在竹竹合併議題上,漠視與民意溝通的重要性。國土規畫和行政區域重畫是何等大事,須先修財政收支劃分法等法案,否則豈不是讓台灣淪為窮縣愈窮、富都愈富?大新竹的未來,絕不是繫於一個政治人物的政治生命和表態不參選,林智堅個人沒有那麼偉大,廣大的新竹縣市民眾實際需要的是什麼,才是重點所在,林智堅不用把自己明星化,把食安、通膨及高房價的民生議題做好,才是施政的王道。

不要以為大打委屈牌,就能贏得大新竹選民同情,這種政治算盤打得太精的表演秀,只不過是想把在野黨等阻擾地制法修法的大石頭推開罷了,到時若再以民進黨中央徵召,不得不為黨而戰的理由強力回歸,這棋局可真是高招!












公投險勝 助長政黨獨裁


2021-12-29 04:55  聯合報 /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新北市)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晚間舉行記者會承認公投案失敗,願負最大責任,但強調此刻最重要的是找回國民黨的戰友,而不是找戰犯。記者潘俊宏/攝影


在行憲紀念日,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指出,台灣民主憲政正危在旦夕,應對抗反民主及傷害憲政的民進黨,捍衛憲法及實踐民主自由。日前民進黨違反民主程序,將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逕付二讀,地制法修正案也要逕付二讀,被國民黨擋下。民進黨在四大公投全勝,儘管只是些微險勝,但反映在執政上更不重視政黨協商,未遵循基本的程序正義。

若干民進黨人士為求順利通過公民複決憲法修正案,倡議修憲公投應綁大選,與先前極力主張公投與大選脫鉤,前後立場南轅北轍。國民黨宣稱要捍衛憲政、捍衛民主審議理念,維持五權分立、相互制衡的機制,反對民進黨一黨獨大、架空立法權,建議提高立法院對考、監委員的同意門檻外,推出擴大參政權、恢復閣揆同意權、環境權入憲及動物保護權入憲等「憲改四大主軸」,雖有其合理性,但必須找出政策倡議立論基礎。

首先,國民黨倡議恢復閣揆同意權,然取消閣揆同意權卻是李登輝主政所為,這種與過去斷裂的政策主張,必須有合理解釋說明政策論據。民進黨提憲法修正案公投綁大選,確實考慮到若脫鉤其投票率不足問題。四大公投總投票率僅約四十一%,由於公投未綁大選,導致投票率低於一般選舉的七十%以上 ,如此低的投票率侷限在藍綠基本盤動員,極化政治不僅不利政黨政治良性互動,甚至導致廣大中間選民缺席,最終流於少數人決定影響大多數人政策存廢去留。但民進黨也要面對昨是今非的質疑。

其次,民進黨公投全勝,已助長其權力傲慢之心,不利於其政黨形象及認同支持。從立法院總預算及法案逕付二讀,不啻是惡化議會政治、政黨政治及損及程序民主。民進黨在公投過程中幾乎動員國家機器資源,惟仍有近半數投票民眾表達對民進黨政府之不滿和不信任。民進黨傾注黨國之力,以不公平資源傾軋,然卻僅催出約廿一%的「四個不同意」票,對上藍營的廿%「四個同意」票,相當接近。

綠營執政的桃園市、基隆市、新竹市四個同意皆高於不同意,顯示儘管綠營在此區域具有執政優勢,但動用極大資源仍無法撼動藍營,折射出民進黨在二○二二年地方選戰已出現隱憂。若藍營針對中南部縣市補強政策論述,能夠吸引近三成中間選民支持,明年選舉可能再次形成「藍地方」包圍「綠中央」的政治態勢。

最後,依據各縣市投票結果,此次公投幾乎完全變成藍綠對決。既往兩次總統大選蔡英文勝選,呈現綠大藍小政治力量對比約為六比四。然在蔡英文連任不到兩年後,政黨版圖差距卻變成五十二比四十八。尤其藍營的四個同意,分別在綠營執政的桃園市、新竹市和基隆市居上風;綠營的四個不同意,在國民黨執政的宜蘭縣、雲林縣、彰化縣和嘉義市各有斬獲,藍綠彼此在互相治理區域取得政策優勢及話語權。

民進黨在公投險勝,助長其政黨獨裁形象。儘管只是險勝,但反映在執政上更不重視政黨協商與程序正義,甚至更倡議修憲公投綁大選,與先前極力主張公投與大選脫鉤相左。此種昨是今非政策立場,恐無法說服公眾。
















杜絕酒駕 酒友要有檢舉的勇氣


2021-12-29 04:55  聯合報 /   易月/自由業(台北市)


又有酒駕撞死人的不幸事情發生,引起社會公憤,各界再度呼籲修法加重酒駕刑責,包括對酒駕致人重傷或死亡者,以不確定殺人故意論之,同車乘客需連帶負刑事責任等。

酒駕屢見不鮮,這種「酒駕肇事,引起公憤,建議修法」的過程一直在台灣上演。雖然有很多慘痛前車之鑑,但是人民再怎麼憤怒,或是加重刑罰,也無法徹底遏止酒駕。究其原因,不外乎僥倖心態,自認不可能那麼倒楣發生意外或遭警方攔檢。但是「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只要不幸發生一次,就後悔莫及,再怎麼抱歉與悔恨都無濟於事。

台灣人熱情好客,聚餐時喜歡喝酒及勸酒,敬酒者往往不顧慮對方是否開車,若被對方拒絕,會覺得沒有面子,因此常發生喝酒的衝突。台灣人又很敦厚,不善於拒絕他人的敬酒,所以多少會喝個一兩杯,以免雙方尷尬。多數人會認為喝個一兩杯沒關係,等一下酒意就會消退,再開車無妨,也因為此種僥倖的心態,讓憾事發生。

如何杜絕酒駕是各界長期苦思的問題,刑罰也加重了,有人甚至提出連坐法,同車者也要一起罰。雖然在各界多方勸導及呼籲下,還是有人心存僥倖,酒後開車。或許我們應該鼓勵酒友要有檢舉酒後開車的勇氣,若是友人在規勸之後仍然堅持酒後開車,就警告要報警處理。

雖然如此可能會破壞朋友間的感情,但是朋友若仍執意不理,勸你還是趕快離開他,因為這表示此人難以接受善言,在個性上有些缺陷,是位損友而非益友。他今日不出事,不代表以後都不會出事。俗話說「夜路走多了,難免會遇到鬼」,千萬不要鐵齒,不信邪。













竹竹併綠機關算盡 聽聽就好


2021-12-29 04:55  聯合報 /   張南豐/商(台中市)
新竹市長林智堅(右一)昨晚宣布不參選大新竹合併後首任市長,其政治行情可能水漲船高,成為民進黨在2022年九合一選戰最大活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極力想修法促成竹竹併,遭指「英人設市」。新竹市長林智堅廿七日突宣布不會參選大新竹市長,盼朝野盡速修法,讓大新竹合併升格。筆者奉勸所有在野黨,千萬別被機關算盡的林智堅與綠營所騙。

二○○八年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的謝長廷曾表示,若選輸就退出政壇。結果不但食言,目前還接受厚祿,擔任駐日本代表。蘇貞昌曾在神明面前發誓,不再參加台北縣長(升格為新北市)選舉,也是欺騙民眾的代表。最令人遺憾的就是蔡英文,在野時反美國萊肉、承諾藻礁永存等,當總統後統統不認。

林智堅看似自清的動作,其實還有背後的政治算計。此次宣布不選的最大變數,應該來自於四十年前推動新竹縣市分家,讓新竹市升格省轄市的首屆市長施性忠堅決反對竹竹併。施性忠除了不排除發動反合併公投,更表示若林智堅要選,將與前新竹縣長范振宗聯手參選,號召選民用選票打臉林智堅。年紀輕輕的林智堅,吃相真是難看。















高教生源風暴 即將發生


2021-12-29 04:55  聯合報 /   盧宸緯/國政基金會副研究員(新北市)


教育部於十二月廿八日公布一一○學年度大學院校新生註冊率,多數公立大學校院註冊率在九成以上,私立大學校院則有七校註冊率低於六成,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然而,筆者認為,高教新生註冊率不該僅是時事話題,其所凸顯的,我國高教本地生源長期不足之結構性困境,正是亟需政府與校方誠實面對的嚴苛挑戰。

筆者以近五年大學入學新生平均人數進行推估,發現在未來十年內,我國高教恐面臨長期性的生存風暴。首先,在整體新生人數方面,未來十年內,我國高教本地新生人數將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到了一二○學年度,高教新生人數僅剩當前的七成七。其次,由於我國學生多以公立學校為優先選擇,在此模式下,未來十年私校生源恐將僅剩當前的六成五。第三,一一七學年度是最為嚴苛的關卡,當年度高教本地生源僅剩當前的六成五,私校生源僅剩四成六。換言之,恐有超過五成的私校,面臨招不到本地生源的窘境。

我國高教的生源問題存在已久,且與高教擴張及少子女化趨勢密切相關,屬於整體結構性問題,然而,卻未見政府積極面對與處理,錯失完善相關政策制度,將衝擊降到最低的準備期。而「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又因朝野無共識,部分條文內涵仍有爭議,而長期卡關於立院。

如同筆者所推估,在未來十年內,面臨生存危機的大學校院恐快速增加。筆者呼籲,面對即將發生的高教生存風暴,政府應即刻確認因應及協助措施,積極完備相關法規,保障師生權益。並確認我國高教的定位與經營策略,該如何重新定錨?我國高教該邁向何方?政府切莫放任高教生源風暴傷害師生權益,亦打擊我國高教品牌的國際聲譽。


范疇/台積電列焦土,還有什麼不可以?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范疇/台積電列焦土,還有什麼不可以?
◆  盛治仁/當全民八卦變成全民公審
◆  劉憶如/通貨膨脹與供應鏈瓶頸









范疇/台積電列焦土,還有什麼不可以?


2021-12-29 06:21  聯合報 /   范疇(作者為跨界思考者)
台積電。路透


過去兩年來,事態已經很清晰:美國政府中共政權,都已將台灣定位世界爭霸戰核心利益,也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儘管雙方都還在用政治語言唱一些和平的高調,但在各自政治、經濟、社會的現實壓力下,看來都再唱不了太久,大概一年吧,頂多兩年。原因很簡單,雙方肚子裡都明白,自己唱高調時,對方正在磨刀;自己唱越久,對方的刀就越利。

非官方智庫離職人員,則沒有政治顧忌,紛紛推出對最糟狀況分析及對策。從前國安顧問歐布萊恩建議台灣在全台所有警察局部署刺針飛彈作為最後一道防線,到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期刊論文覆巢戰略》中建議,台灣政府協同美方制定各種「焦土戰略」,包括對台積電廠房實施自毀機制

台灣社會看到這些「末日對策」,肯定心理不舒服。這反應我完全理解,因為我於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四月提出的《為什麼台灣需要廣設靶場》,立論先於他國智庫,但社會回饋多半沉默和嫌惡。八個月後的今天,美國人提出來了,台灣作為局中當事人,還要繼續心理迴避嗎?

無論是歐布萊恩的警局部署刺針飛彈,還是《覆巢戰略》建議的台積電廠房實施自毀機制,還是我所提倡廣設二百靶場形成地方民防機制思路基礎都是一致的清晰嚇阻決心,才是防戰的根本。《覆巢戰略》一文長達十五頁,剖析可謂詳盡,但遺漏了一個最關鍵的道理,引述我文如下:「在被迫一戰的情況下,什麼叫贏?什麼叫輸?台灣只要不被全境土地占領,就叫做贏。全台土地被全境占領了,才叫做輸。敵方要的是台灣這個島;即使摧毀了島上的一切,若占領不了這個島,敵方就算輸了。因此,駭止敵方啟動戰爭最有效方法就是:讓敵方知道,無論是用封鎖戰、電磁戰、飛彈戰、登陸戰,或任何形式摧毀戰,它都無法有效占領全台土地」。

美國戰略界美國利益為中心分析末日景象」之對策,這沒什麼好驚訝氣憤的,日本肯定也在做它的末日對策。倒是台灣,身為局中焦點,卻對涉及自身最糟景象想都不敢想、談都不敢談,這只是彰顯了台灣作為一個國家,人民還有待「轉大人」。

台灣必須「明碼標價」,讓北京知道,對台灣動武的代價就是政權的滅亡。民國 109 年(二○二○年)八月十日,前總統馬英九表示,中國的攻台戰略就是「首戰即終戰」,我當天就在臉書上大大貼了兩句話:「首戰即獨立終戰即共亡」,至今尚在。這就是台灣應該做的明碼標價動作。順帶提一句,「首戰即獨立」來自馬英九執政時的國民黨高層,顯示頭腦清楚的人還是有的。

在「以嚇阻止戰」的大戰略下,如果連台積電都可以「被焦土」,那還有什麼不可以想像的?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在香港的「香江論壇」中,我直接對聽眾內的中聯辦高官說:「如果北京膽敢對台灣動武,是我的話,我就會出兵釣魚台,引出日本來和中國決鬥」。此話當時被台灣社會視為天方夜譚,然而就在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十一月分,意外的從台灣一位退役高級將領得知,多年前在一場美、日、台的聯合軍棋推演中,得到的結論就是如此,日本政府嚇得隨即祭出轉手釣魚台與民間的動作。

為了止戰、為了防止「末日景象」,有什麼不可以納入想像的?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提出的「太平島國際招標概念,應該進行了。文末,再提一個天方夜譚:核廢料放到哪裡?放到東沙群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