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抑制炒房 應採選擇性信用管制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8206/web/

◆  經濟日報社論/抑制炒房 應採選擇性信用管制
◆  聯合報黑白集/立院把憲法「降級」了
◆  聯合報社論/有本事沒收水利會,卻沒本事供水





經濟日報社論/抑制炒房 應採選擇性信用管制


2020-10-19 02:25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有鑑於房地產市場出現過熱疑慮,日前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指出,政府應該採取一些政策措施,以預防出現房地產市場對泡沫預期。同時,財政部長建議,可以考慮採用選擇性信用管制來抑制,內政部次長也同意這樣的看法。顯然相關部會都同意,台灣房地產的確已經出現過熱的問題。

今年以來,受到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陷入谷底,台灣情況較佳,但相對於前兩年,今年的景氣還是比較差,房產市場不應該有太大的反應。然而,國際熱錢湧入、利率偏低、台資匯回,加上部分國人無法出國,到處看房,使得房市異常熱絡,這並不是正常現象。因此,我們認為政府應該立即採取一些措施來抑制房價。另一方面,台灣房價過高是制度性的問題,長期而言,需要推動不動產租稅制度的改革,才能讓房價回到合理水準。

自民國 107年(2018年)以來,台灣房地產市場就出現景氣向上的情況,從房價指數來看,信義房屋指數、國泰房屋指數和好時價指數都呈上揚,上漲幅度介於6.2%至19.3%之間再從數量上來看,今年以來建築物開工面積與移轉棟數分別成長44.2%和27.6%再看金融面,住宅融資和建築融資今年到8月為止,分別比去年年底成長了4.4%與9.5%。凡此都顯示現今不動產市場的榮景。

長期以來,台灣住宅價格就呈現偏高的現象,現在又出現不斷上漲的趨勢,為避免過高的房價對台灣總體經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短期間政府應該考慮採用選擇性信用管制,針對包括豪宅、非自用住宅或是經常交易者的交易,降低可貸款成數,以減少炒作空間。

不過,房價過高是一個制度性的問題,長期來說,應該要推動整體的不動產稅制改革,包括囤房稅、豪宅稅與增值稅等。同時,應該要再完善實價登錄制度,包括揭露實際地址、一個月內登記和預售屋交易登記等。

其實,依據最近學術界採用實價登錄資料研究的結果發現,各縣市土地公告評定現值大約只有實際交易價格的一成到三成之間;房屋評定現值更低,幾乎都不到實價的一成。由於不動產稅基被嚴重低估,造成各縣市不動產持有稅的實際有效稅率(包括土地稅與房屋稅)大約只有0.1%。舉例來說,台北市房價超過2,000萬元的住宅相當普遍,但每年繳交的房屋稅和土地稅加總,大約就是2萬元。持有稅偏低,有錢人就喜歡用養地和養房的方式來投資,進而造成房地產價格居高不下。

相關研究顯示,不動產實際有效稅率較高的縣市,房價就相對會較低,因為要負擔較高的稅率,因此投資者就比較不喜歡到這些縣市投資,最終使得這些縣市房價上漲的幅度較小。這意味了如果地方政府想要推持合理房價,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高不動產(包括土地和房屋)的評定現值,從而拉高實際的有效稅率,如此就可以抑制過多的不動產投資,維持價格穩定,避免出現泡沫現象。

因為房價偏高,就會加重購屋民眾的貸款負擔,出現強迫儲蓄現象,進而導致消費減少,抑制了總體經濟成長。另一方面,過熱的房地產會導引企業過多的資金投入在房地產上,減少一般產品的生產和研發,造成企業技術進步的障礙。萬一造成房地產市場泡沫現象,輕則造成所得與財富分配惡化,重則引發金融危機,對經濟造成嚴重的打擊。

因此建議政府,應即刻採用選擇性信用管制,抑制不動產投機行為,長期則應該推動不動產相關稅制改革,包括實價登錄與實價課稅的改革等。維持不動產價格的長期穩定,是政府應該要去努力的重要政策目標之一。










聯合報黑白集/立院把憲法「降級」了


2020-10-19 02:16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立法院成立修憲委員會,討論修憲廢考監等憲政議題,但目前修憲門檻高,是否要先下修,也成討論議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朝野正要討論修憲議題,立法院法制局卻提出誘導性報告,指修憲門檻過高是各界共識,不如先降修憲門檻,再修憲法實質內容。這樣的報告,不知是「游錫堃特色」的作風?或者國會法制局已變成民進黨的「附隨阻織」?

立法院提出如此便宜行事的主張,什麼修憲內容都還沒討論,就先要修改程序、降低門檻,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為方便民進黨而私開小門。這好像一場球賽正要開始,先有人吵著要更改比賽規則,絕非正人君子之舉;但在民進黨而言,似習以為常。

先降低修憲門檻之議,有一個嚴重的附帶效果,就是實質將憲法的位階降級」。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因此設有更高的提案、出席及表決門檻,目的在防止根本大法遭到任意動搖或挑釁,使國家體制和國家認同無法維持恆常與穩定。

正因如此,全球主要民主國家對於修憲絕大多數採取高門檻原則。以美國為例,立國兩百多年,迄今僅通過廿七個憲法修正案。反觀我國,在民國80-94年(一九九一至二○○五年)的十五年間,即曾七度修憲,把憲法條文的修改當成市場競標一樣輕率。

立法院也許輕率慣了,所以認為憲法也可如法炮製。但憲法是「法律之母」,民進黨卻想把它當成一般法律來蹂躪,真的太瞎了!










聯合報社論/有本事沒收水利會,卻沒本事供水


2020-10-19 02:11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中央抗旱會議無預警停灌休耕,顯示政府對水情掌握漫不經心。圖為桃園市桃園區、蘆竹區交界處的農田。記者鄭國樑/攝影


民進黨剛把水利會收歸國有,農委會農田水利署十月一日風光掛牌,但先前蔡政府誇稱灌溉區將從卅一萬公頃增加至六十八萬公頃不見實現,桃竹苗近二萬公頃農地卻已先被迫停灌休耕。農田水利署成立不到半個月,就在這場「史上最嚴峻的水情戰役」中,史無前例地殲滅了正在抽穗期孕穗期的二期水稻。水利會改制公務機關,反讓農民無水可用,這就是蔡總統當初宣示的「政府向人民負責」嗎?

農委會無預警強迫停灌休耕的決定引發農民反彈,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為平息農民怒火,宣布每公頃發放「史上最優惠」的十四萬元休耕補償,保證遠高於桃竹苗農民可得收入。許多農民並不領情,認為耕鋤已抽穗的稻禾,「等於是要我們殺自己的小孩」、「會遭天打雷劈」。這是農民對於田間勞動與農作生命的樸實體認,也是祖先千百年傳承的農業文化,豈是只會砸錢撒幣的陳吉仲所能理解的心情?

正忙於為美豬進口護航的陳吉仲,一心只想花錢了卻這樁停灌的麻煩事。他還自誇:八月起便與經濟部水利署密集討論,做出「超前部署」,才讓台中以南二期水稻如期收割;至於北部停灌,是因為「老天爺無法帶來雨量」。如此,一方面向中、南部農民邀功,一方面告訴北部農民要怪就怪老天爺;攬功搶第一,卸責跑最快,撒錢站前面,這樣的農委會主委史上罕見。

農委會毀掉水利會百年制度後,面對史上最艱困的水情,農田水利署長蔡昇甫也仿效陳吉仲的口氣說,這次窮盡所有方式,包括巡查圳路、精確配水、分區輪灌、啟用備用水井,讓全台廿九・三萬公頃農田得以度過難關,否則影響層面將是天文數字。但這些做法,不都是水利會時代一貫的經驗與做法嗎?為何被政府收歸國有後,反而問題變大了?水利會時代,從水局協調、停灌預測、水源調度、分區排序到溝通宣導都有固定制度;如今,農民卻連停灌都要「看新聞」才知道,農委會則只剩撒錢補助一招。

長年以來,水利部門都是在前一年底召集各單位舉行來年春耕水情評估,春雨的豐寡是研判關鍵。若雨量樂觀,勻撥水源一期稻準備春耕;如果不樂觀,就得準備休耕應對,因此農民對休耕並不陌生。這次政府一再觀望、遲遲不做決斷,農民自然按部就班進行育苗、插秧、除草等農作;豈料稻子已經結穗,政府卻突然喊出停灌休耕。其間癥結,就是農委會與經濟部水利署明知降雨不多,卻又心存觀望,指望秋颱帶來雨水;最後發現期待落空,只能叫農民毀稻。農委會不能拿極端氣候當藉口,今天的大數據及雲端運算都相當進步,能作出長期天候預測變化;農委會想要碰運氣,結果卻摃龜。

這次無預警停灌休耕,顯示政府對水情掌握漫不經心桃竹苗主要是石門、德基、永和山水庫負責農業供水,頭前溪支流油羅溪也有豐沛的地表水,其水源常態都有水利署監看水情,缺水不是瞬間發生的事。換言之,桃竹苗水情吃緊,絕對是公部門失職所致,最後卻拿公帑去搪塞責任。

過去幾個月來,陳吉仲忙著沒收水利會及其資產,忙著捍衛美國萊豬,忙著撒錢補貼產銷失衡的農產品,忙著挪用行政預算吹噓農業政策,忙著豢養網軍在網路帶風向,忙著包庇喝花酒的水保官員。陳吉仲和農委會真的很忙,忙到看不到艱困的水情、忙到看不見農民的灌溉需要!因此,灌溉要靠老天爺,撒錢才找陳吉仲。

【重磅快評】建日皇碑?請先「悲」一頁台灣被殖民史

◆  【重磅快評】建日皇碑?請先「悲」一頁台灣被殖民史

◆  【重磅快評】從順時中到一直被罵 陳時中冤枉嗎?
◆  【重磅快評】扁喊「決戰境外」 如今卻變「在家當兵」
◆  【即時短評】陳同佳案 政府能與受害者家屬感同身受嗎?
◆  【重磅快評】馮世寬斥渣男戰法 其實掃把戰法更不如
◆  【重磅快評】陳時中學蘇貞昌 滿嘴矛盾可憐吶!
◆  【重磅快評】邀安倍訪台?先等日本調查報告出爐再說吧
◆  【即時短評】台諜、軍售與撒手的美國大叔
◆  【即時短評】公審台諜大內宣 兩岸和平路更艱
◆  【重磅快評】王美花打臉蘇建榮 不諳官場或政治正確?
◆  【即時短評】問題不在「中國」二字 在國民黨人的腦
◆  【重磅快評】食安把關是呼攏 萊豬源頭管理零進度
◆  【重磅快評】台北首都圈輪軌路網 豈能划拳密室協商?







【重磅快評】建日皇碑?請先「悲」一頁台灣被殖民史


2020-10-19 14:47  聯合報 /   主筆室
親日團體「櫻花返鄉會」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今年曾贈送緋寒櫻苗赴日本皇室為由,向政府表達希望在陽明山立起一座「昭和天皇緣之櫻」紀念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日人士組成的親日團體「櫻花返鄉會」,日前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曾贈送緋寒櫻苗赴日本皇室為由,向政府表達希望在陽明山立「昭和天皇緣之櫻」紀念碑,以與日本皇居附近同款碑相呼應。陽管處研議後認為國家公園不適合立碑,建議可立於陽明山花鐘所在的陽明公園,管理陽明公園的北市府則以為什麼要在我們的國土設立日本天皇的碑?」拒絕

根據櫻花返鄉會提供北市府贈碑資料,該會今年初將已故日本昭和天皇民國12年(1923年)視察台灣時在陽明山所種櫻花樹分株,由內政部營建署代表送回日本栽種,藉此祝賀其孫子日皇德仁登基。類此送花贈樹禮尚往來也就罷了,要在國家重要景點立與他國政治領袖有關之碑,無論如何都該審慎研議、甚或須廣徵民意,更何況台日之間還牽涉錯綜複雜的歷史糾葛,甚至殖民者的欺壓與被殖民者的血淚。從此來看,還真該給拒絕立碑的公務員掌聲。

陽管處雖婉拒在國家公園立天皇碑,卻也「建議」立於陽明公園,其理由是花鐘所在的陽明公園在日治時期為台灣礦業鉅子山本義信所有的羽衣園」,加上櫻花返鄉會主張設碑處需符合賞櫻人潮聚集、與日皇室設碑處層級對應兩項條件,因而將「球」拋給了管理陽明公園的北市府。

是歷史的就是歷史根據史料,現今陽明山花鐘一帶,早期是台北帝大、台糖等企業的員工招待所,羽衣園更是陽明山唯一的私人園庭。想想,挖台灣煤發戰爭財財閥所建的私人庭園,本身就充斥殖民者高高在上的欺壓身影,當年就算賞櫻人潮聚集,又有多少可能是台灣人民?

至於所謂日皇室設碑處層級對應就更不知所云。根據櫻花返鄉會說法,日方為感謝台灣推行櫻花返鄉友誼,決定在東京皇居北之丸公園建置緣之櫻紀念碑園區,明年三月將由皇室及內閣要人主持揭碑儀式,以彰顯日本皇室及政府對台重視。殖民者的子孫要在其國土上立碑是他家的事,竟還要「對應」立碑於被殖民者國土之上紀念這段殖民「孽緣」,不覺得離譜嗎?

兩國交往貴在對等、真誠,如果日本皇室及政府真重視台灣,就請先為當年殖民台灣所犯下的種種罪行道歉,或至少誠心為慰安婦、戰爭死難者一」。未能有此前提,再多的「佳話」終將只是呈現特權者的片面視角而已。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由生物到社會文化:螞蟻先生眼中的組織演進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8206/web/

◆  廣電審查應維護多元 而非箝制言論
◆  國家機器追殺媒體的日子…
◆  機場服務費分配 肥了觀光瘦了機場
◆  沒有漲價歸公 就沒有居住正義
◆  公費流感疫苗 超前部署破功
◆  運安會成遮羞布 真相呢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由生物到社會文化:螞蟻先生眼中的組織演進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由生物到社會文化:螞蟻先生眼中的組織演進


2020-10-19 03:38  聯合報 /   林一平(作者為交大資工系終身講座教授、科技部前代理部長)
威爾森(Edward Osborne Wilson)。林一平繪


有一位生物學家以其自然科學專業為基礎,產生許多人文的創意。他是人稱「螞蟻先生的威爾森Edward Osborne Wilson;民國18年(一九二九年)出生。如圖)。威爾森先天有高頻失聰的疾病,一眼又因意外而失明,但在科學研究卻有極高成就,曾兩度獲得普利茲獎,其中獲獎的著作螞蟻》﹙The Ants被譽為當代螞蟻學的經典著作他後來更積極鼓吹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的觀念,為保護生物多樣性而努力威爾森是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得獎人,更榮獲和諾貝爾獎同等級的克拉福德獎Crafoord Prize)。

威爾森整合科技(學)與人文的方式相當自然。藉由觀察螞蟻、蜜蜂等昆蟲,威爾森將昆蟲群體活動引申至人類學和腦神經科學,進而解釋人類文化及社會行為他認為天擇篩選的是群體而非個體,尤其是具有合作特質的群體,更擁有演化上的優勢。在組織演進過程,群體中的成員仍須為了生存,彼此競爭,產生自私利己的行為。演進時利他與自私這兩種矛盾的本性,造就了人類複雜的社會行為

我個人多次參與公司、政府及學校的改組與整併,深深體會到其過程應證了威爾森觀察到群體演進時「利他、自利」的論點,有必要向組織成員進行心態轉移Mindset Transfer的宣導。例如民國109年(二○二○年)八月教育部依行政院函示核定,通過陽明大學及交通大學的整併,產生「陽明交大」(NYCU)這所新大學,而實質整併的巨大工程才將展開。在整併過程如何導引「利他」?交通大學校友會的精神是創造被利用的價值」,而陽明大學則具有史懷哲式的陽明十字軍精神這兩股精神若充分發揮,則能有效放大利他的效果

如何避免「自利」心態轉變成負面的自私(Selfish)?最好的方式是將自利的行為移轉為正向的「自助」(Self-help)。如何自助?我們可參考斯邁爾斯Samuel Smiles;一八一二至一九○四)寫的《自助論》,書中分析西方歷史上各行各業重要成就的人物事蹟及其思想,激勵人們自立自強,相信對於組織巨變時成員們的心態轉移有很大的幫助。

我個人的經驗,組織整併的主導者應謀定而後動,避免輕率整併。威爾森倡導的「生物多樣性」指出,各式各樣的生命以複雜、緊密而脆弱的關係相互依賴。組織的整併應該容許不同形式的系統,生生不息的共榮共存。整併的機制應該讓每一位成員有更多、更好的選擇。而在整併的過程更應該保存原有組織優良的傳統。最後,不要為合併而合併。以上的道理淺顯易懂,卻是知易行難。如何實踐,有賴主事者的智慧。











廣電審查應維護多元 而非箝制言論


2020-10-19 04:14  聯合報 /   紀俊臣/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客座教授(新北市)
電視談話性節目的多元言論,彼此見解分歧很大。這種異中求同,就是台灣的言論自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朝野因藍綠顏色不同所產生的差異,已成為台灣的民主社會特色以來,如果要細心檢視還有什麼共識,可說難上加難。唯一的朝野共識,就是每晚都可看到電視談話性節目的多元言論,彼此見解分歧很大。這種異中求同,就是台灣的言論自由質言之,在在證明台灣是一個強調民主自由的法治公民社會,中華民國是一個保障言論自由的民主共和國

中華民國憲法賦予人民享有言論自由,此項言論自由係憲法所設定的制度性保障制度,政府任何限縮言論自由作為,皆須有法律的依據,而且是在符合比例原則的情境下,始可做必要的限縮。

此項言論自由如何落實和實踐?就衛星廣播電視法的立法過程言之,其所定經營許可的「審查」和「核准」制度,係以如何「維護多元化視聽」為前提下,所建構審查機制,以實現保障言論自由的核准機制,絕非以箝制言論自由為終極目標的「嚴格的保皇主義」或稱「嚴格的官僚主義」下的政治管控措施。其所為之行政處分,係在於公益為原則,國家整體民主自由形象維護為前提,所為的不利益處分為例外,呈現絕對言論自由為最高指導原則,始為合理的「審查」機制。

在國民黨執政的時期,為展現解嚴的後戡亂時期模式,國民黨政策上允准民視電視台開台,執政黨的政策規畫化為行政院行政作為;尤其主管機關新聞局的即時「核准」證照。此種針對公共財的處理原則,就是當今相關廣播電視法制的制度性設計理論基礎所在。對於最近大眾媒體及愛好言論自由的人士所為「中天」的行政處分或續發許可執照之建言,皆宜由此維護視聽多元化的「言論自由」或「新聞自由」的核心價值去深度考量和定奪。

朝野大多數人所以關心中天的執照換發問題,未必是因中天的藍色政治態度,更恐非僅是政治立場偏向「和中」的問題,而是中華民國既然是一個以崇尚民主自由的共和國,就應堅持民主自由的基本價值,始得自豪是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朝野各界人士所追求的,就是絕對言論自由真諦的了解和實踐,以及對於言論自由或新聞自由的絕對主義信仰。

台灣要走向國際,並不是單靠台灣的經濟優勢而已,台灣最值得驕傲的地方,就是朝野對言論自由的堅持,既已有絕對多數的共識,何時是言論自由日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執政者不忘初衷,能記起一路走來的艱辛歲月,心中所堅持的人性尊嚴,就是對言論自由的堅持,且認同毫無妥協的餘地,視為對人性尊嚴的具體實踐。

就廣播電視三種法制而言,當以衛星廣播電視法最為嚴格,其次是有線廣播電視法,比較上較屬低度立法就是廣播電視法;儘管法制有寬嚴之別,但三者卻都以「維護多元化視聽」為共同看法或共同目標,則是各該廣播電視法制的共通點,希望執政者有其認知和堅持,而且是針對公共利益的堅持,至於其他的政治考量所設下的使用規範均在其次。











國家機器追殺媒體的日子…


2020-10-19 04:06  聯合報 /   許志明/前資深媒體人、大學助理教授(新北市)
中天新聞台是否在年底關台引發各界關注,圖為中天電視總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國94年(二○○五年)十一月一日,當時的陳水扁總統發表談話:「台灣是一個民主法治的國家,我們絕對不會隨便關掉人家的電視台或者報社,做為民主台灣的總統,阿扁更不可能在任內,去關掉任何一家電視台!」但也不過三個月前的八月二日,新聞局長姚文智才剛撤銷包括東森新聞 S 台在內的七家電視台執照,陳水扁總統怎敢大言不慚地說,他任內沒有關掉任何一家電視台?

其實,陳總統這句話,說的正是撼動政界與媒體界的 TVBS 撤照事件。

民國94年(二○○五年)九月,歷經七家電視台撤照風暴之後,電視媒體還處於寒蟬效應中,TVBS,尤其李濤主持的「2100全民開講」,竟然「膽敢」揭發高雄捷運弊案,而且連日窮追猛打,攤出證據直指總統府內有三陳涉案,重創當時執政黨形象。事有湊巧,沒多久就有台聯和民進黨立委指控,TVBS頻道資金結構有問題,違反衛星廣播電視法,新聞局以 TVBS 股權異動未申報為由,先裁罰二十萬元,且認為 TVBS 是百分之百外資,甚至有中資,不排除最重撤照處分。

那裡知道 TVBS 將高捷弊案和新聞局的政治打壓連結,強力展開反擊,大有玉石俱焚的態勢。就在雙方衝突達到最高點時,陳水扁的一席任內不可能關掉任何一家電視台談話,新聞局的打擊手段逐漸收手

回顧這段慘烈的台灣電視媒體史,個人仍然覺得冷汗直冒的是,當時媒體主管機關,理所當然的把自己當成打擊異己的工具,政治力量可以如此堂而皇之的介入媒體,並且操控媒體生死。而這已經是政黨輪替後的「民主自由台灣」,卻還能發生類似警總復辟,以執政者之權箝制媒體、報復媒體的不可思議現象!

新聞局撤銷東森新聞 S 台及其他六家電視台執照,也引起社會重大爭議,媒體批判新聞局主導撤照案是黑箱作業,而新聞局長姚文智更被指為媒體屠夫」。

新聞局對東森新聞 S 台撤照裁定,很快被行政院訴願會撤銷,東森新聞 S 台於民國95年(二○○六年)復播,甚至一審還被法院要求國賠東森電視三億多元,但已卸任新聞局長的姚文智,面對這些爛攤子時一概無奈的說:「這是換照審議委員會決定的事,跟我無關!」後來二、三審行政法院也都採信姚文智的說法,裁定國賠不成立。

從東森新聞 S 台、TVBS 撤照事件來看,都明顯與政治力量介入有關。如今,新聞局早已裁撤,但是代之行使媒體管理職權的 NCC,能否擺脫政治勢力的干預,公正、公平、客觀的行使職權,外界也有許多質疑聲音尤其過去曾經被執政者追殺過的媒體,如東森、TVBS,還有現在傳出極有可能被撤照的中天新聞台,「剛好」都是顏色和主張不同於執政者的媒體,因此引起社會極大關注,NCC在處理上能否擺脫政治干預陰影,自然也備受矚目

目前,聯合報和蘋果日報社論都已發聲捍衛新聞自由,但是電視媒體仍然無一敢出面聲援中天。這是因為同業競爭,中天被撤照後就少一個對手,所以大家都作壁上觀嗎?可能並不是!NCC 仍握有對電視媒體執照審核上的生殺大權,加上長年高度管制與裁罰不斷,電視媒體業者在主管機關 NCC 面前,仍需戒慎恐懼,他們深怕被 NCC 盯上,事後可能遭到秋後算帳。但是,電視台業者要想一想的是,如果中天新聞台被撤照,那麼下一個會是你嗎?











機場服務費分配 肥了觀光瘦了機場


2020-10-19 04:03  聯合報 /   周文軍/中正航空站前主任(台北市)
為增加機場建設財源,機場服務費應專款專用,圖為旅客在桃園機場提領行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交通部不斷鉅額補助國內旅遊,辦理疫情紓困,兩年內將觀光基金累積剩餘百億元用罄,基金恐將借款維持運作,相關措施需檢討。

民國六十一年觀光業務改由交通部主管,將機場服務費六成分配觀光建設使用。一○四年交通部為籌措桃園機場建設經費,機場服務費由三百元提高為五百元,觀光分配雖減為五成,實質分配增加近四成,每年分配由一○三年卅六億元,增加至一○八年六十七億元。因觀光建設陸續完成,建設支出逐年減少,觀光基金年剩餘廿億元,一○七年累積剩餘近百億元,成為籌措機場建設經費最大受益者。觀光建設收益逐年增加,機場服務費已無大量分配觀光使用需要。

近年來入出境旅客大幅成長,各機場設施極需擴充、更新。桃園機場三期航廈建設、新增約七百公頃土地徵收、第三跑滑道、設施興建;高雄機場國內航廈改建、台中機場擴建共需資金約三千億元。

交通部明知觀光建設資金需求減少,機場建設極需資金,未調整機場服務費分配,應檢討

因應大陸來台旅客減少,交通部去年花費約五十億元,分於一月、三月、九月辦理擴大國旅暖冬遊、春遊專案、擴大秋冬國民旅遊計畫。惟去年一至八月來台旅客增加七十八萬人次,其中大陸旅客增加五十一萬人次,回復到三年前水準。以旅客量而言,觀光出現大榮景。因來台旅客停留日長旅客大幅減少,停留日在三天以下旅客大幅增加為百分之四十四,相對減少住宿、餐飲、購物、交通、旅遊、休憩消費,使相關產業感受不到觀光榮景。

補助國人國內旅遊效果有限,應針對來台旅客需求檢討,規畫增加來台旅客停留日措施。

交通部七月辦理安心旅遊補助以協助國內旅遊。依 SARS 經驗國內疫情穩定後,民眾往來增加,國內觀光、航空運輸快速回復。七、八月為國內旅遊傳統旺季,大量補助使得旅遊人數暴增,景點超量使用,影響旅遊品質、地方交通、環境清理。大量預算於旺季使用,淡季需補助時已無預算可支應,相關規畫應檢討。

為增加機場建設財源,機場服務費應回歸機場使用,觀光如有需要應參考日本等國際通例,規畫徵收觀光建設服務費。一○四年機場服務費新增二百元應專款專用於桃機建設,以符合徵收原旨、減輕全民負擔。近四年觀光基金經常性支出巨幅增加,只要與觀光有關均能編列支用,不符基金設置宗旨。觀光經費應撙節使用,不應以基金支應公務預算。











沒有漲價歸公 就沒有居住正義


2020-10-19 03:49  聯合報 /   聞博/大學教師(高雄市)
新冠肺炎疫情對台灣經濟有影響,房地產卻絲毫不受影響,反而不斷上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國92年(二○○三年)台灣 SARS 疫情重創台灣經濟包括房地產,但民國109年(二○二○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台灣經濟是有影響,而房地產卻絲毫不受影響,反而不斷上漲,讓升斗小民與年輕人因疫情收入不佳,更望屋興嘆。個人認為當前房價不斷上升是因房地產稅制錯誤導致,沒有漲價歸公哪來居住正義。

憲法第一四二條規定:「實施平均地權,節制資本」;而平均地權土地政策四大政策規定地價、照價徵稅、照價收買及漲價歸公,也在憲法一四三條明文規定,其中漲價歸公規定「土地價值非因施以勞力資本增加者,應由國家徵收土地增值稅,歸人民共享之」。

土地增值稅是一種機會稅,有交易才會課徵,民國91年(二○○二年)陳水扁總統執政時為救當時不動產交易低迷狀況,將土地增值稅減半徵收,為期二年,更於民國93年(二○○四年)再延一年,再於民國94年(二○○五年)將原四十%、五十%、六十%之稅率修訂為廿%、卅%、四十%。

個人曾計算民國91-107年(二○○二至二○一八年)十六年來土地增值稅為一兆二,七○五億元,由於減半等同國家少了一兆二,七○五億元稅收,這一兆二,七○五億的全民繁榮成果進入私人口袋,這就是近十八年來全民忙炒房地,貧富差距擴大主因

財政部不思回復原來四十%、五十%、六十%之稅率,而改用房地產交易稅來打擊房地產暴利,從目前房價仍然飆漲,已證明房地產交易稅是錯誤政策

目前政府已做到房地產交易實價登錄,是有條件實現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漲價歸公理想,課徵房地合一交易所得稅是多餘的。建議土地增值稅採房地產總價扣除房屋現值來課徵,個人傾向恢復土地增值稅舊制四十%、五十%、六十%稅率即可掌握漲價歸公,或能在加到八十%將更有效杜絕房地產炒作,同時取消房地合一交易所得稅,改將扣除漲價歸公的交易餘額列入當年或來年所得課徵所得稅,此舉將可遏止目前房地產投機風氣。

前幾年中研院的租稅改革建議研究中提出,房屋持有稅比小客車牌照稅低不合理現象,引爆目前房屋稅與地價稅偏低,讓炒客與包租客橫行,欺壓經濟弱勢族群

為遏制這種不義現象,個人認為房屋稅與地價稅合一成房地產稅,並規定最少稅額,可避免目前房屋因折舊而免徵,完全依實價登錄價格計算房地產稅,持有一戶者其稅率為千分之二,持有第二戶則為百分之一,第三戶為百分之二,以此類推,超過第六戶以上都以百分之五計算房地產稅,如此將可增加炒客與包租客買房持有成本,可能有助遏止炒房投機。

個人呼籲國人與政府不要忘記國父孫中山先生以及眾多制憲先賢的平均地權漲價歸公立國精神,下定決心糾正當前不義的房地產稅制,讓房地產無利可圖才是解決人民居住正義問題的核心













公費流感疫苗 超前部署破功


2020-10-19 03:44  聯合報 /   郝至順/退休人員(台中市)
今年流感疫苗5日開打至今,民眾踴躍接種。記者羅紹平/攝影


筆者雖已年近七十,但已有數年沒有施打公費流感疫苗了,這期間屈指可數僅患有二次普通感冒,也慶幸自己始終沒有得過流感。

因為今年新冠肺炎肆虐,民眾戒慎恐懼,今年流感疫苗施打自是風風火火,不惟民眾心知肚明,主事者更應早有預判,擬訂妥善因應方案,做出更充分完備的疫苗採購規畫、擴大施打對象與施打時間是否提早等,才是真正的超前部署。

未料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施打未有幾日,早已不敷使用,筆者前日再接獲社區流感疫苗施打的「更正通知」,公費流感疫苗僅提供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施打,不要說媒體報導以後一般民眾破口大罵,怨聲載道,就連我也不禁怒火中燒,隨聲附和起來。

筆者以為,主事者對於今年流感疫苗施打的前置規畫作業,既沒有同理心,也缺乏前瞻性。更可怕的是,如果這些人還樂於沉醉在先前新冠肺炎防疫的事功中,忘了此時此刻已非往年。沒有採購足夠的疫苗供民眾施打不說,疫苗不足時,非但沒有費盡心思,尋求補救之道,縮減施打對象,根本就是便宜行事,草草處理。

除了不能前瞻規畫,出了問題也無改善之道,補救流感防疫破網,這又是那門子超前部署,不啻相關人員口口聲聲超前部署破功,也讓民眾看破施政能力、執政誠信與應有的責任態度。

國事如麻,經緯萬端,國防、外交、經濟、教育、衛生…這些都需要領導者發揮政治智慧與領導才能,主事者也應具備前瞻規畫與推動執行的本事,才能確保國脈福祚與民命財產。蔡政府要加油了。












運安會成遮羞布 真相呢


2020-10-19 03:42  聯合報 /   張其秀/律師(新北市)
普悠瑪事故近2週年,運安會19日公布最終調查報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兩年前台鐵普悠瑪翻車事故,促成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原運安會的成立,該會對於重大運輸事故之調查,性質上為安全調查」,旨在避免運輸事故之再發生,不以處分或追究責任為目的因此,「獨立、公正、專業等三者為運安會成立之精神

十月廿一日台鐵普悠瑪翻車事故即將屆滿二周年,運安會以避免造成罹難者家屬二度傷痛為由,罕見地取消記者會。然而,這個民眾殷殷期盼能夠發掘真相,公正、公開、客觀的運安會,其調查目的是為了避免同樣的錯誤再發生,提供制度改革與專業建議的單位,卻悄悄地公告最終調查報告,表面說是為了安慰家屬,實際上卻是閃躲了避免同樣的錯誤再發生的成立目的與職責,嚴重違背國人期待

媒體報導,運安會十八日秘密召開普悠瑪事故家屬說明會議,會中要求家屬簽署專案調查人員保密切結書」,更是荒唐根據運輸事故調查法規定,此等保密義務之規範對象為參與調查人員及其主管或雇用人」,保密期間為「調查中」,運安會竟無限上綱要求受難家屬簽署保密切結。此等作法,不啻如同法院判決結果,要求被告與原告保密不得對外透漏,原本成立運安會之美意,如今竟成了「遮羞布」,見不得光。

運安會為我國運輸安全調查之專業單位,《運輸事故調查法第廿一條規定顯然主要是針對該會內部人員於調查過程中應盡保密義務,避免造成調查誤導,保證過程上的純潔,何以最終調查結果出爐後拒不召開記者會,公開說明運輸事故之真相,甚至要求受難家屬保密,實費人疑思。抑或者,運安會之調查結果有何不可告人之情事?抑或者,運安會長官揣摩上意,不願將此事件之調查揭密,避免影響政府聲望?

倘新成立之專業調查單位,僅不過淪為政府的「遮羞布」,又何必浪費人民的納稅錢呢?盼該單位亡羊補牢,盡快公布真相,發揮原成立之目的,方符百姓們的期待

方祖涵/打臉反智政權的NBA防疫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方祖涵/打臉反智政權的NBA防疫

◆  王健壯/如果政府殺了一家媒體
◆  嚴震生/川普逆轉勝的方程式
◆  薛承泰/接送小孩好像在打一場仗
◆  黃介正/美選孰勝 與我何干?
◆  施振榮/數位時代音樂著作權應有新思維
◆  葉銀華/建立公益檢舉制度的必要性
◆  趙春山/國慶演說談兩岸:有決心踏出穩健一步

◆  楊志良/人類能否超脫?
◆  馬凱/凝神諦聽巨變逼近的腳步
◆  洪蘭/年輕時不流的汗 年老時變淚流出
◆  盛治仁/祝美國民主早日康復
◆  周行一/川普的病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  方祖涵/職業棒球與大法官

◆  王健壯/當大法官變成轉型正義對象
◆  陳亮恭/優雅轉身間的憂愁
◆  王文華/要想到多細,才能賺26億美元?
◆  陳立恆/瘋狂的算計.真實的苦難






方祖涵/打臉反智政權的NBA防疫


2020-10-19 03:54  聯合報 /   方祖涵(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NBA最早因疫情中止球季,卻也最成功控制疫情。在精心打造的迪士尼泡泡裡,聯盟順利完成172場球賽。 美聯社


儘管北美疫情嚴峻,NBA總冠軍賽還是照計畫完成了洛杉磯湖人隊在大帝詹姆士帶領之下奪冠,這是他手上第四枚冠軍戒指,也是第四次得到冠軍賽最有價值球員湖人隊史上這個第十七座總冠軍盃意義重大,因為它讓洛杉磯追上宿敵波士頓塞爾蒂克,共同保持聯盟最多冠紀錄。

詹姆士卅五歲了,他高中畢業就進 NBA,這是第十八個球季,在肢體衝撞激烈的聯盟裡,不管從年紀或里程數來看,應該都已經過了巔峰,可是他絲毫沒有退化跡象,甚至比年輕時候還要好。「如果跟廿七歲的我在球場對決,現在的我會完全宰制他!」詹姆士說──與其說是自傲,其實更是無數經驗累積,從廿七歲首次奪冠以來,他不斷把握機會改造自己,成就出難得的偉大。

這一切很不容易,尤其是在詭譎的今年裡。正如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給「摯友詹姆士大帝」賀詞所說,詹姆士不只在球場超越自己,更在社會運動扮演領袖角色,為教育改革、社會正義,還有民主制度做出卓越貢獻。面對種種社會衝突,NBA是所有職業聯盟裡顏色最鮮明的,在詹姆士居高一呼後,聯盟積極反制社會不公與種族主義,惹惱川普為首之保守派也在所不惜。

季後賽完美結束,不只是湖人隊贏得總冠軍,更是NBA的勝利。相對於職棒、足球、網球選手染疫頻傳,NBA最早因疫情中止球季,卻也最成功控制疫情。在精心打造的迪士尼泡泡裡,聯盟順利完成一七二場球賽,從球員到工作人員六千五百個人僅少數違規並立刻被驅逐,此項社會實驗結果是復賽後球員零確診,證明科學與制度才是最佳解藥,無疑給混亂反智的川普政府一個響亮耳光

NBA不是唯一考慮用泡泡隔離的聯盟,職棒大聯盟有類似計畫,卻在幾位明星選手大力反彈下無疾而終,在天使隊一輩子只打過三場季後賽的「神鱒楚奧特就是其中之一。面對疫情,NBA與職業冰球聯盟像少數成功防疫國家一樣,選擇犧牲些許自由,換來健康與安全。事實上,多次傳出嚴重災情的大聯盟運氣已經很好了,所幸光芒隊幾周前就釋出後援投手吉爾馬丁要不然他擔任白宮發言人的太太麥肯內尼因為川普染疫,季後賽可能都要被迫延期。

迪士尼實驗成功不只帶給職業運動希望,更帶給美國社會重要而簡單的訊息:保持安全距離,勤戴口罩,疫情就可能退散。用實際結果來證明,比任何政治人物疾呼嘶喊都更有效果。

還記得一月底我飛到西岸,誰知道從那天薄霧醒來後,世界竟有如此劇烈變化。柯比在霧裡墜機去了天堂、疫情從加州開始肆虐、森林大火不斷,還好有防疫成功的 NBA 和詹姆士大帝,讓洛杉磯終於再享奪冠喜悅。不管是對洛杉磯,還有深陷災難的美國來說,這個結果,都是難能可貴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