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5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日韓貿易戰對台積電的啟示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假日蓄意欠缺。 

◆  聯合報社論/五倍券三轉彎,這樣的閣揆還有領導力嗎?
◆  聯合報黑白集/先還馬英九公道吧
◆  經濟日報社論/日韓貿易戰對台積電的啟示







經濟日報社論/日韓貿易戰對台積電的啟示


2021-08-15 00:02  經濟日報 /   社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兩年前的7月開始,日韓貿易戰開打,日本對於出口到韓國的關鍵材料加強管制;韓國政府也立刻反擊,砸重金積極國產化開發。上個月韓國總統文在寅召開記者會宣布國產化成功,大幅擺脫對日依賴,但這個月初的日經新聞,卻用數據狠狠打臉文在寅。日韓的貿易衝突,深深影響亞太半導體產業,甚至台積電(2330)的全球布局

兩年前開始的日韓貿易戰分兩階段,第一階段從7月開始,用於 OLED 面板、半導體生產的聚醯亞胺、光阻劑、氟化氫等三大關鍵電子材料,日本新管制措施下每次出貨都要歷經一次約90天的政府審查

第二階是在8月底將韓國從 White Countries 名單中移除。日本慣例將國安友好國家列為 White Countries,除了特別限制產品外,企業可以自由出口。韓國被脫離名單後,經產省隨時可以國安理由,指定產品進行兩到三個月的出口審查。因此日韓貿易戰後,日本政府可隨時指定重要產品,進行實質出口控管。韓國企業除了要擔心上游關鍵零組件斷鏈外,也必須預防性擴大庫存增加生產成本

日本發動貿易戰後,就現實面來說,韓國只有挨打的份。日韓貿易戰起源於二戰期間日本對韓徵用勞工的賠償問題,日本主張民國 54 年(1965年)簽訂日韓請求權協定時,日本已經一次付清賠款。文在寅上任後,對此議題態度強硬,韓最高法院判決日本企業「新日本製鐵敗訴,要賠款提告的當年韓國勞工每人約 1,000 萬日圓,並扣押日本企業在韓資產,要變賣兌換現金給徵用工。這已超過日本政府的底線,因此在變賣手續前夕,日本發動了出口管制出口管制實質威脅韓國科技業的生存,斷送韓國經濟命脈,因此貿易戰這兩年來,韓方不敢變賣日本企業財產

韓國政府瞭解要擺脫日本的箝制,唯一的方法就是自主開發關鍵材料。貿易戰爆發後,韓國政府就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5.7兆韓元(約 1,400 億台幣),進行核心100項產品國產化計畫,其關鍵就是第一波貿易戰被日本鎖定的聚醯亞胺、光阻劑、氟化氫等三項關鍵材料

上個月文在寅親自宣布「核心100項產品」的對日依存度從31.4%降至24.9%,三項關鍵材料中的氟化氫的對日依存度從42%降低到13%。乍看之下,韓國似乎逐漸擺脫日本依存,但是日經新聞分析指出,韓國政府所謂的對日依存降低,只是數字魔術而已,例如高精度 EUV 製程用光阻劑雖從日本進口大幅減少,但事實只是轉從日本企業的比利時子公司進口而已,實質上依舊無法擺脫依賴日本的本質。

雖然韓國政府主張核心 100 項產品的對日依賴有大幅下降,但是對於各品項的實際內容,卻以「國家機密」為由沒有公開。若以大數據來看,民國 109 年(2020年)韓國對日本的貿易赤字是比民國 108 年(2019年)增加9%,民國 110 年(2021年)上半年因為韓國半導體業擴大投資,從日本進口大量設備,對日貿易赤字,又比民國 109 年(2020年)同期增加31%。宏觀數據來看,韓國半導體業對日本的依賴只有增加沒有減少

日韓貿易戰兩年後,雖然韓國政府為了創造業績,做出對日依存減少的數據,但現實卻狠狠打臉韓國政府。這正也是告訴台灣,雖然韓國與台灣都是世界半導體產業界的生產王者卻只是個脆弱冠軍,若沒有歐美日企業的設備與原材料支援,王冠一夕之間落下日本半導體專家湯之上隆認為,台積電正面回應日本政府請求,在日本設置半導體後段製程研發中心,就是看到日本政府對付韓國的珍珠港式偷襲,知道經產省得罪不起

今年國內極缺新冠疫苗的情況下,很多電視名嘴與專家喊出了「晶片換疫苗」的說法,這種講法就只看到台積電的表面冠軍,沒看到一夕可崩的脆弱那一面。國內如果晶片換XX的膚淺想法日後繼續膨脹,那只會將護國神山的未來送上絕路











聯合報黑白集/先還馬英九公道吧


2021-08-15 03:29  聯合報 /   黑白集
行政院推動振興五倍券昨晚政策大轉彎,不再堅持民眾要先付1000元換取五倍券,轉向全民皆可免費領券方向規畫。圖/行政院提供


振興五倍券政策一變再變,最新進度是全民免費領,已經等於發馬版消費券。蔡政府願意少點執拗、多點便民,應予肯定;只是,在這場政治角力賽中,蔡政府還欠人民很多說法。

民國 97 年(二○○八年)金融海嘯波及各行各業,馬政府為刺激經濟提出消費券方案,希望發揮加乘效應。當時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帶頭反對,並提出行政成本高、發現金才能刺激經濟更簡便發放等意見。

但去年蔡政府卻推出更不便民、成本更高的三倍券,並自認是「成功經驗」,而於今年再推五倍券;當年種種以民為本的建言,早不知拋到何方。何況,此波疫情警戒重災區為攤商小店、基層民眾,未見有效「紓困」,就執意「振興」,當然引發民意反撲。

尤其民進黨前兩天才釋出「逾六成民眾支持五倍券」的最新民調,大內宣做到連自己都不敢置信,堪稱一絕。但如此與民意脫節,難怪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振興券是參與型經濟」,會被狠酸「很卡通」。

五倍券大轉彎,行政院提出預發千元給千萬人行政成本高、經濟成長亮眼等理由。但印發五倍券就沒行政成本問題而經濟果真亮眼,又有何振興必要

如果因為政治對立以及面子問題,蔡政府很難依照在野黨訴求普發現金,至少在照抄馬版消費券前,先還馬英九一個公道吧。











聯合報社論/五倍券三轉彎,這樣的閣揆還有領導力嗎?


2021-08-15 03:32  聯合報 /   社論
波波漫畫


行政院硬推振興五倍券,強迫人民先掏一千元來換領,但還未上路,就在民怨滾雪球、黨內派系圍攻,以及蔡總統干預下,政策「轉彎、轉彎、再轉彎」,行政院長蘇貞昌終於同意全民免費直接領五倍券蘇揆鎩羽,民意初獲勝,綠委不畏逆貞昌」,蔡英文更再度宣示她才是老大;這樣的閣揆,還有領導力嗎?

行政院推出五倍券政策,卻搞不清楚到底是要紓困或要振興;疫情稍緩就以為經濟已開始復甦,卻看不到許多受創行業仍然奄奄一息;政策目標混亂,既失紓困美意,也達不到振興目的。行政院又稱五倍券延續去年三倍券的「好領、好用、好刺激」,卻在懶惰照抄去年失敗的政策模式之際,故意忘記當時民眾怨聲載道的「三倍券之亂」。

行政院還極力宣揚振興五倍券是「全民參與式經濟」,聲稱「貢獻一千元,一起幫助我國內需市場」,並得意洋洋地說「這是非常難得的事」。蘇內閣似乎有意把紓困振興當作政治動員的民粹式經濟;但聽在生活艱困的百姓耳裡,不僅是何不食肉糜,更是把肉麻當有趣,甚至儼然就要變成一場號召「肚子扁扁也要挺」的政治運動了。

五倍券不受民眾歡迎,在野黨看衰,民進黨內部也雜音不斷,但蘇貞昌非常堅持;黨內有人解讀是蘇揆要挽救低迷的民調。蔡英文提醒作好溝通,然而蘇貞昌向民進黨立院黨團說明時,雖作了一點讓步,擴大免負擔適用範圍,但仍表示五倍券版型都做好了,結論不變擺明溝通是假,強押綠委背書是真。終於烽火遍野,派系皆反,蔡英文適時出手,迫使五倍券政策再度大轉彎。

雖然民眾將可免付千元領五倍券,但社會上仍有印券浪費行政成本、民眾必須領券排隊、攤商完全不被照顧等質疑,在野黨和民間也高呼普發現金最實在,行政院將在周一定案。但行政院轉彎轉彎再轉彎,蘇貞昌敗退敗退再敗退,卻讓五倍券已經不只是經濟意義上的五倍券了,在政治意義上,蘇貞昌領導力已備受挑戰,蔡蘇關係也更加敏感

問題癥結在於,五倍券決策既不專業也不科學,經濟部毫無政策規畫能力,反而扭曲事實,惡性膨脹去年三倍券效益,曲意逢迎,欺上騙民。蘇內閣不恤民瘼,冷氣房裡的決策,與人民生活距離太遠。蔡英文所謂「最會溝通的政府」已是經典笑話;蘇貞昌更是一貫強勢領導,把網軍哏圖當溝通,最多只在黨內摸頭,遑論聽取在野黨意見和民眾聲音。最可怕的是,蔡政府施政離不開「馬維拉」,蘇貞昌內心的「馬英九心魔」更難解;蘇貞昌為區隔馬英九的消費券,從三倍券堅持到五倍券,就是心魔無法克服。

五倍券一役,在野黨攻勢猛烈,民進黨內氛圍詭譎,蔡英文的政治操作也見權謀。蘇貞昌政策已定,才去找蔡英文背書;蔡英文似憚於蘇貞昌的強勢,未敢直接喊停,只要求作好溝通;等到黨內派系串聯圍攻之勢已成,英系立委重拳聯合聲明後,蔡英文才以最後仲裁者之姿出手,並且不忘以經濟成長率提升、成果全民共享的理由,為蘇貞昌留了下台階。

五倍券決策反覆,從民眾付一千元領券,到一百餘萬人免付費,再擴及九百萬人,最後全民免負擔,如今除了限期消費外,與直接發現金有何兩樣?而所謂「五倍」,還有什麼意義?錯誤的五倍券政策,民眾不埋單,綠委「逆貞昌」,小英也出手,只能轉彎轉彎再轉彎;蘇貞昌還有什麼威信領導內閣?蘇內閣還有什麼公信推動施政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假日蓄意欠缺 

◆  中元普度安撫躁動民心
◆  正視國民法官參審的「雜訊」
◆  請多替困苦人著想
◆  星期透視/國民黨的「九二情仇」
◆  大屋頂下/超越紅統藍統 整合台統陸統
◆  名家縱論/憂心看台灣國防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薛承泰/振興生育無望 死亡黑數陡增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薛承泰/振興生育無望 死亡黑數陡增
◆  王正方/二百八十萬人癡癡的等
◆  陳亮恭/古今理想國的永續發展挑戰
◆  沈呂巡/中華民國飛虎隊80年誌慶 美方紀聞
◆  楊志良/蔡英文的公衛豪賭
◆  林中斌/拜登:制中亮麗 國內堪憂
◆  馬凱/興百利而無一害的大計










薛承泰/振興生育無望 死亡黑數陡增


2021-08-15 04:05  聯合報 /   薛承泰(作者為台大退休教授)
美國參院通過拜登的紓困案後,拜登在白宮記者會上表示,此法案本身估計將增加600萬個工作機會。美聯社


美國最近要發放第三輪紓困補助了,這次額度為一千四百美元,且不限納稅人,眷屬也可領去年四月,第一波發放一千二百美元,去年底第二波發放六百美元連同這次都設排富條款,其特色就是直接給支票,人民有感。信不信由你,美國發了紓困補助後,不只是促進了消費,還讓生育率回溫了一些

美國和其他工業國家一樣,生育率長期呈下降趨勢,可是生育率美國相對偏高,維持在一位婦女平均生兩個子女水準;最近幾年生育率下滑到一點七人,政府正苦思如何提振生育策略,卻因發放補助誤打誤中。

弔詭的是,今年前兩個月美國生育量較前一年明顯下跌,各界認為是因新冠疫情在美爆發後,失業人口驟增,父母需要更多時間照顧在家學習子女導致生活緊張;且因疫情傳散快速,大家對未來充滿不確定,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減少了,當時學者們還擔心這個現象會持續。

沒想到四月開始,連著三個月生育率反彈,讓人跌破眼鏡。學者對此又做解釋,因為去年四月後,許多人拿到了補助,把錢花在添購或更新家庭設施,當居家時間拉長,人們琢磨出一套模式,同時工作又可以照顧子女,夫妻相處時間多了,也培養出對家庭的珍惜。其中,政府有感補助,增強這些現象。

反觀我國,生育率去年破底,今年續跌,看來是三倍劵無感,這次要看五倍劵。可是談到現在,相關單位已經人仰馬翻,民眾也看得霧煞煞,結論呢?去年發放三倍劵,大部分民眾不是已經反映「比起發現金,既沒效率又麻煩」的民意嗎?行政院何不順著民意直接發現金,三倍已經夠了,難道還要五倍?蔡總統在八二五勘災乘坐雲豹裝甲車,被傳出嬌嬌女不親民的說法;這次中南部暴雨淹水低調前往勘災,如果這不是知過能改,起碼也是從善如流。這點,蘇院長總該學一學吧!

去年初疫情剛開始,筆者即呼籲利用機會推廣電子支付,如能結合振興補助,豈不是兩全其美?最近台北市有意擴大敬老卡功能,相信老人會很歡迎的。由於染疫致死以老人為多,若推廣電子支付到一般超商與傳統市場,那些老人常去的地方,才是保護老人的良方。再說,老人家眼睛不好,有些行動還不方便,購物拿現金常會弄錯,如果學習電子支付,不只是方便,更可以減少感染。

談到死亡,內政部剛公布今年五、六、七月的死亡數字,三個月合計四萬七千二百七十人。這剛好是這波疫情的主要時期,不僅比去年同期多達五千五百七十二人,也超出過去五年平均五,一一○人)。此外,每年死亡人數最高月份通常發生在年初,因為天氣冷或流感的關係;今年六月死亡數卻是最高,高達一萬六千六百卅九人,也是歷年來六月之冠

當然,多出來的人數不完全是因為疫情,但應有相當比例是和疫情有關;此外,根據國外分析,疫情期間自殺及酗酒吸毒相關的死亡案件也會增加。政府不要再為發振興券蹉跎了時間,疫情衍生的問題可多了,超前部署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