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

經濟/鴻夏聯姻必須突破三大挑戰

.聯合報社論..從浩鼎案重新思考產業政策的規劃
.聯合報黑白集.翁啟惠可以辭,不能不回來
.經濟日報社論.鴻夏聯姻必須突破三大挑戰




經濟/鴻夏聯姻必須突破三大挑戰


2016-03-31 02:3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鴻海與夏普策略結盟案雙方可望在31日簽約、4月2日在大阪舉行記者會。
圖為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右)。 圖/資料照片 經濟日報提供


鴻海和夏普董事會昨天同時通過鴻海入股夏普案,這件總額高達3,888億日圓的策略結盟案,開啟台日企業合作的先河。鴻海和夏普的戀情,一談四年,一方是世界資訊電子代工龍頭,一方是日本百年品牌企業,企業文化、產品結構、財務根基完全不同,雙方聯姻的談判過程,一波三折,但是在郭台銘董事長的堅忍不拔、夏普的實際需要下,終於有了完美結果,也為台日產業攜手抗韓創造新模式。
鴻海看好結盟夏普能夠在未來產生相當的綜效,強化集團整體的市場競爭力,因此花了相當的心血卯足全力收購夏普;不過當收購完成,更艱鉅的挑戰也將隨之而來,如果能順利克服,不僅有助於鴻海的創新發展及再啟新一波成長動能,對台日產業合作的前景,也有帶頭示範的長遠影響。這些挑戰如下:
首要是企業文化的融合:台灣資訊業過去不乏在國際上購併的案例,但結果都不太理想。例如宏碁在1990年收購美國Altos電腦,但因宏碁與該公司文化差距太大,雙方整合失敗,隔年宏碁出現海外事業重大虧損;2005年明基集團購併德國西門子手機事業部門,整合過程除了產品開發不順之外,西門子手機部門巨額虧損遠超過明基最初的評估,加上東西文化不同管理不易,雙方研發團隊更出現衝突無法合作,最終購併案破局,整體損失金額高達350億元。
回到鴻夏的合作,一家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廠商,企業成功靠的是速度與彈性,信仰的是能力主義與績效至上,決策果斷迅速,紀律嚴明;夏普則是一個百年老店,經營自有品牌,講究的是年功序列及集體決策,市場反應速度緩慢,在研發創新上雖有獨到之處,但連年虧損,卻仍自傲於過去的許多研發成就。這樣不同本質的兩個企業文化如何融合,深刻考驗著郭台銘董事長的管理智慧。
其次是技術競爭力是否能有效提升。探究鴻海所以如此積極的想要迎娶夏普,主要原因是希望得到夏普先進的液晶顯示技術,以服務其現在及未來可能的客戶;尤其台灣面板廠技術發展碰到瓶頸,在新技術的發展規劃上趕不上韓國競爭對手,現有產能則比不上中國大陸。因此鴻海希望藉由投資夏普獲得下一代顯示器的關鍵技術,延續其在面板產業的發展優勢。
另一方面,市場傳出蘋果明年將推出搭載OLED螢幕曲面iPhone的消息,鴻海收購夏普後,是否真的能從夏普處取得足以挑戰三星集團的OLED技術,並成功開發且將量產的時間點提前,關係著鴻海是否有機會切入蘋果下一代iPhone產品面板的供應鏈。
最後是財務負擔的問題。夏普財務的狀況並不理想,加上可能的或有負債,收購夏普後對鴻海現金部位不僅造成很大的壓力,也影響到鴻海的未來投資計畫,尤其新面板技術的研發需要鉅額資金投入,是否有充裕的預算可以支應所需,並兼顧短期及中長期的財務績效平衡,也影響著所有股東及市場對鴻夏聯姻的信心。
從宏觀的角度觀察,鴻海購併夏普不單僅是兩個企業合作的個案,其後續發展更牽動著台日電子產業合作的空間與想像。鴻夏合作若能明顯發揮綜效,不僅可以消除日本產業及社會對台灣企業領導日本企業的疑慮,也有機會為台日合作建立新典範,強化各界對台日合作的信心,觸發更多台日企業尋求互補合作的機會,而這也符合台灣資訊電子產業未來轉型的策略方向。
總之,鴻夏戀既已修成正果,未來雙方合作是否能夠成功,端視前述幾個關鍵挑戰能否一一克服,因此除了雙方需要真誠的合作突圍之外,我們也建議政府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可以在未來的技術研發及財務上給予更多支援,讓這件跨國合作案能夠順利開花結果,並促成更多成功的「鴻夏戀」。

聯合/翁啟惠可以辭,不能不回來


2016-03-31 02:3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原訂今天赴立法院說明浩鼎疑雲的翁啟惠,昨天傳出請辭中研院長,且因身體欠佳無法返台,並未說明歸期。如此突然的轉折,恐徒增外界對此案的猜測。
在返台前夕變生肘腋,可能因素有三:其一,翁的身體確實出了狀況;但上周他在以色列參加愛因斯坦講座時接受訪問,並無病痛之兆,不似有緊急住院之必要。其二,其女兒持有浩鼎股票之事,或許覺得難以交代,只好託病迴避面對,或藉此爭取處理時間。其三,台灣政治生態太過惡劣,面對惡意抹黑及要求下台的聲浪,他覺得無論如何都難以自清,不如一走了之。
上述三種狀況,我們希望翁啟惠確實只是身體違和,而無其他難言之隱。如果單純是身體因素,要延遲返台,其實請假即可,無需以辭職為代價。進一步說,如果他和家人在浩鼎案中有什麼不當情事,恐怕也不是隔海辭職就可以了事,而必須就事情始末原委給大家一個交代。退一步說,如果他和家人沒有任何違失之處,他就更沒有辭職的必要,只要將事情交代清楚即可。
正因為翁啟惠身為中研院院長,他更沒有「隔洋請辭」的自由。當然,翁啟惠的顧慮可以理解:台灣政治殺戮一向刀刀見骨,沸騰的輿情如推土機般所向披靡;以其一介科學家,如何面對殘酷攻伐而有全身而退的可能?為此,我們呼籲輿論暫時收起刀槍,給他說明的機會和空間,不要未審先判。

聯合/從浩鼎案重新思考產業政策的規劃


2016-03-31 02:3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在競選期間提出她心目中的五大關鍵產業,分別是生技、綠能、物聯網、國防與機械等五項;當選後,她也在幕僚安排下展開「產業之旅」,造訪各相關產業的代表廠商並與業者座談。但是,除了宣示產業類別、造訪特定對象之外,對於為什麼挑中這些產業、為什麼擇定這些聚落、為什麼訪視這些廠商,蔡英文均未深刻說明。在這種欠缺明確理論支撐的情況下,訪視個案就形同「加持」欽點廠商;除了加油打氣、表示支持之外,實質意義相對有限。
之所以說新政府的產業挑選理論基礎尚待加強,並非無的放矢。例如,前述五大產業之中的綠能,七年前就被當時的閣揆劉兆玄指定為「六大新興產業」之一,甚至編列每年六十億元的經費,推動「能源國家型計畫」,希望能收整合推動之效。在執行面,行政院也由政務委員追蹤管考,每兩個月都開會檢討其進度。然而七年下來,台灣的綠能推動慢如牛步,潮汐、地熱、太陽能、離岸風力、智慧節能、甲烷冰等各個面向,皆看不到多少可觀的進展。
亦即,新政府既然要推動一個前人努力卻力有未逮的政策,理應對前人的努力「何以未逮」提出深刻的觀察與分析,然後再提出新的政策切入方向,解釋何以這些新方向即能遂行舊事。但是,如果這些分析均告闕如,只是提出諸如「整合」、「聚落」等抽象名詞,那麼外界的期待當然也就有所保留。
不僅如此,缺乏理論基礎的產業之旅,最令人擔心的,其實是政商關係的牽扯與利益輸送的聯想。以最近鬧得滿城風雨的浩鼎解盲事件為例,與蔡英文加持的生技產業相互對照,就不免令人對其整體的產業政策感到困惑。要發展生技產業,背後除要有深奧科技知識支撐,由於產品研發耗時冗長,需要有龐大的資金可供燃燒,需要支援的面向極廣。也因此,一般民眾對生技產業知之甚淺,各種印象不外乎是由蔡英文、翁啟惠、何大一、尹衍樑、蘇懷仁、宇昌、基亞、浩鼎、中裕等名詞拼湊而成。然而,在過去數年之間,上述名詞也曾涉及一些爭議事件;即使國人未因相關爭議或瑕疵而減少對蔡英文的選票支持,但不可諱言,不少人心裡陰影尚在,一旦出現其他疑點喚醒既存的疑慮,那就可能信心動搖。
從這個角度檢視浩鼎解盲後的風風雨雨,就會有另外一層的擔憂。翁啟惠的女兒持股多少、何時購入、資金來源如何,是一回事;但是,外界對翁院長利益糾葛的質疑,恐怕難以豁免。既然貴為中央研究院院長都無法全然擺脫利益糾葛,那麼蔡英文家族、其政策規劃團隊、規劃產業之旅的幕僚等,要如何在利益中立的面向取信於國人?既然連捐贈「唐獎」數十億元的大企業家都還奢望院士之虛名,那麼其他廠商覬覦準總統的加持,當然也是人情之常。這裡,就凸顯出沒有立論基礎的產業政策背後的大問題:萬一政商之間的個案利益糾葛被揭露,那麼產業政策的公信力就可能會動搖。
半年前,基亞臨床試驗失敗,雖然公司股票連續十幾天跌停,所幸對於整體生技產業卻影響有限。但是此次浩鼎案解盲失敗,即使公司股票下跌不如基亞,卻重挫國人對生技產業的信心。為什麼「一家公司的一顆藥」會產生這麼大的傷害?就是因為台灣生技界的大咖都牽扯在浩鼎事件中。人民對產業代表人物產生質疑,卻又沒有其他基本面的產業優勢能烘托維持環境、填補個案失敗的空虛。正因為「基本面」不充實,以致「消息面」的風吹草動,就容易反客為主。不只生技業如此,其他如綠能、國防等亦復如此。
如果浩鼎案能點醒新政府產業政策的盲點,進而重新思考、亡羊補牢,那恐怕是此案唯一的正面意義了。

聯合筆記/520與123\陳長文:廢死未成熟 也勿妖魔化廢死

.內湖殺童案/媒體神經質 社會怎正常?
.陳長文:廢死未成熟 也勿妖魔化廢死
.翁啟惠困境…技術移轉利益衝突
.九二共識 面子與裡子的問題
.年金改革 勿把公教誣衊成肥貓
.願景回響/政府補年金虧損 讓新世代有新想像
.聯合筆記/520與123




聯合筆記/520與123


2016-03-31 02:38 聯合報 張立

五二○是新政府上台的日子,一二三指的是從蔡英文選上總統到正式上任,剛好一二三天,這四個多月說成是「自由日」也不為過。
馬英九在國民黨大選挫敗後,提出「多數黨組閣」的想法,但不被民進黨接受,於是在毛治國堅辭行政院長,馬回頭找了原來的副院長張善政接任閣揆。
張揆接任後似乎得到不錯的風評,但重大政策卻也只能按兵不動。五年千億的高教藍圖,當教育部提出時,蔡準總統的回應是:「不恰當,對未來政府不尊重」。看守內閣本來就不應做重大決策,只是每一項政策都要等五二○,這四個多月也太過浪費。
最近因為勞工七天假期問題,立委槓上勞動部長陳雄文,洪慈庸就說,「任期還剩五十三天,若什麼都不做,真是擺爛政府」。洪慈庸沒算清楚的是,她口中的「擺爛政府」,足足要擺一百廿三天,即使原本不爛也擺到爛了。
電價也是個例子,依據原先時程,四月一日將調降電價,平均電價一口氣下跌百分之九點五六,是史上最大降幅。新的電價將比馬英九政府在民國一○一年油電雙漲時的價錢還低。當時引發的民怨,今天終於有機會還給小老百姓一兩個便當錢。
內定政務委員張景森日前找上經濟部長鄧振中,以不利新政府能源政策為由要求暫緩降價,被國民黨痛批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張景森前幾天又在臉書上發文談電價,而行政院副院長杜紫軍強調,國會若沒有提案另外修訂通過變更電價公式,「四月一日電價是降定了」。
電價會不會降,還是沒有交集,現行政府的「依法行事」,與新政府要求的「配合新政」,都有各自道理,如果早一點由多數黨組閣,也不致造成大家認知錯亂。
環保署長魏國彥昨天也因為油汙案遭立委痛批而提辭呈,混亂的制度讓尷尬場景持續上演,即使只剩五十天而已。
法國政府運作情況,或可給台灣一些借鏡,總統任命國會多數黨領袖組閣,是一種憲政慣例,而法國本身也出現過多次總統與國會多數分屬不同政黨的「左右共治」,政府運作未見重大危機。
法國左右可以共治,但台灣藍綠就是不行,反正大家就耗吧!民選總統廿年來都這樣過了,多浪費一百多天也還好。

陳長文:廢死未成熟 也勿妖魔化廢死


2016-03-31 02:37 聯合報 陳長文/法學教授、律師(台北市)

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中)曾表示,死刑沒有嚇阻犯罪的效果。 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北市四歲的劉小妹枉死刀下,讓人痛心不忍。而這樣的痛心不忍,燃成巨大的燎原怒火,一方面燒向犯案的王姓男子,另一方面燒向了長期主張廢除死刑的廢死聯盟。
社會大眾將心比心,把同情投射在劉小妹及其家人的遭遇上,是社會正義感的展現,應可正向看待。
但是,把憤怒之火燒向廢死聯盟,則不需要。因為,嚴格來說,「死刑存廢」在本質上涉及了對「生命尊嚴」與「社會正義」的定義問題;在實踐上,則涉及對於重大惡行的嚇阻力評估以及司法判決的準確性問題。前者的定義面,嚴格說來,並沒有絕對的是與絕對的非;而後者的實踐面,也是各有主張。
在社會主流還無法接受廢死的此時,社會大眾的安全感,受害家屬的情緒,都難以忽視不論,也許還不到廢死的時候,但,這不代表「廢死」的理念是絕對的錯、絕對的惡。對於主張廢死理念的人,大家仍應抱持該有的民主包容。
另一個讓筆者憂心的是,社會出現「殺童者唯一死刑」的呼聲,要求立刻對王姓嫌犯「處以極刑」。
不談唯一死刑可能隱含的違憲性,不對犯罪情狀做個別考量,一律處死,也將有許多矛盾與風險。一則,將伴隨著死刑濫用可能導致的冤獄風險,別忘了惡名昭彰的冤獄案江國慶案,江當時即被依陸海空軍刑法中的唯一死刑奪去生命。
二則,犯案者若是精障者仍科以極刑,並不符合刑法課罰的意義,因為罰來自於罪,而罪來自於「選擇」,嚴重的精障者實際上已失去了決定自己行為的能力。也因此,刑罰的輕重,其實對嚴重精障者,根本不具有嚇阻力。這也是為什麼聯合國的相關委員會多次明白決議,對精障者不得課予或執行死刑。
正因為我們對劉小妹的遭遇感到痛心不忍,不管支不支持廢死,更應該要秉著公共論辯的精神,在包容意見的基礎上,對死刑的存廢進行討論。顯然,台灣現在還不到廢死的時候,但即便如此,也不宜把主張廢死的人妖魔化。

薛承泰/圓一個泡芙夢

.薛承泰/圓一個泡芙夢
.高朗/歐巴馬的圍堵策略
.劉維公/打破高教政策的規模迷思
.嚴震生/新進教師英語授課的省思
.王健壯/講三個故事給翁啟惠聽
.舒國治/太極拳淺探
.陳立恆/不思人文 何來台灣新常態




薛承泰/圓一個泡芙夢


2016-03-31 02:38 聯合報 薛承泰(台灣大學兒少與家庭研究中心主任)

約在小學五年級,第一次嘗到泡芙的滋味,甚為震驚,居然人間有此美味!當時並不知道那個「人間美味」叫做「泡芙」,況且從母親手中拿到我那份時,樣子只能用「血肉模糊」來形容!兄弟姊妹每個人雖然都只嘗了一口,都非常的驚訝,而母親只能偷偷地用手指把刀上的殘留奶油放入了嘴裡。
花了近兩年的尋覓才知道「人間美味」叫做「泡芙」,正名之後,我終於有了第一個夢想,那就是「總有一天,我要單獨吃一個泡芙」!
雖然那是人生第一個夢想,我卻一直隱藏在心中。三年初中過了,為了買參考書,捨不得花三塊錢圓夢,高中三年在台北念書,看到各式各樣的泡芙,好幾次衝動都被壓抑下來,因為泡芙再也不是三元而是五元八元的漲上來,眼看著離夢想越來越遠,真想在作文課「我的夢想」中告白!
可是,一想到老師會把我的作文念給同學聽,吃一個泡芙居然會是一個年輕人的夢想,沒志氣,不把全班笑翻才怪!六年來幾次作文課,都在掙扎中放棄,最後總是寫下社會的期待;初中時效法「民族英雄」,全班不知有幾位要成為岳飛、史可法、鄭成功,高中時就換上林肯與甘地之流。不管我夢想成為誰,文章結束最後一個句點,總是用毛筆把它畫成像顆泡芙!希望老師能察覺,我的夢想藏在句點中。
為了泡芙,我努力考上了台大,也立即接了家教,拿到第一份薪水時,直奔西點麵包店買下了我的「人間美味」!約在十年前為了提供小朋友畫本題材,講出隱藏內心多年的泡芙夢。台下小朋友等不及了,「然後呢?」
當我付了八塊錢,從麵包店走出來,手捧著那顆泡芙,簡直像是捧著自己的心臟,感覺熱熱的而且還在跳動。走到了車站準備搭公路局車回家,我猶豫了!我應該一個人把它幹掉嗎?
「吃掉!吃掉!」台下大聲喊者。一想起我若帶回家,這顆泡芙交給媽媽後,這次恐怕不只是切成六份。是的!我鼓起勇氣,就趁著等車時把人間美味吃掉了!頓時小朋友給我熱烈的掌聲…
十年前社會局同仁說要給我一個驚喜,在午休時間,大夥突然出現在局長室,唱起生日快樂歌,原來大家來幫我慶祝五十歲生日,可是並沒有看到生日蛋糕,桌上放著插著一個問號蠟燭的泡芙!
泡芙的故事從此成為我鼓勵年輕人的教材,可是近年來,似乎願意聽的人愈來愈少,因為世界變了,過去那些情境已是那麼遙遠,不符實際了!
當我要吹熄泡芙上的問號,同仁要聽聽我人生第二個夢想,我答之以:「無書房語錄」總有一天要改為「吾書房語錄」!雖然已經擔任教授多年,當時家中只有一張我專屬的電腦桌,在客廳中緊鄰著電視,多麼嚮往有間自己的書房啊!
如今步入耳順之年,終於從「無書房」變成「吾書房」,因為兒子去當兵了,終於空下一個房間!
每個人的出生不同,際遇也不同,和我一樣的年紀與資歷,我還在盼間書房時,人家年薪數千萬,但也有人壯志未酬身先死。我曾寫過一篇「生命時鐘」文章,以倒數餘命來提醒人們,特別是年輕人,把握人生每一個階段,不要將人生掛在網(惘)上。
「夢想不在於有多偉大,而在於有無實踐的決心」—摘自「吾書房語錄」。
(作者為台灣大學兒少與家庭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