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4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誰來取代?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3617/web/

◆  聯合報黑白集/市長夫人不必備詢
◆  聯合報社論/恭喜蘇揆!你發明了全球最複雜的紓困制
◆  經濟日報社論/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誰來取代?









經濟日報社論/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誰來取代?


2020-06-04 02:17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中國大陸通過「港版國安法」,美國總統川普隨後揚言將取消香港特殊待遇等制裁措施。這項發展是否將影響中港台的經貿互動,引發各界憂心,許多人更關切香港的亞太金融中心地位因而動搖,以及大陸近年來積極扶持的上海、深圳等地,乃至鄰近的台灣,是否有機會取代香港成為亞太金融中心。
香港之所以能成為亞太金融中心,是因為金融機構和市場緊密結合,採取以市場而非政策為導向的發展策略。香港政府恪守儘量不干預市場運作的原則,並實施低稅率政策和推行簡單的稅則,使各類商業活動在有利的營商環境之下,能有更多的主動權及創新空間,並吸引眾多的高端國際人才赴港工作及定居。
香港的法治及金融監理也與世界緊密接軌,維繫外界對香港法治和法制的信心,香港政府則致力於維持市場公平競爭,對內外資一視同仁,不會阻止外國公司參與本地金融市場,也不會限制資金進出及實施外匯管制;港幣掛鉤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更有利於維持商業交易的穩定。另外,香港對於人員的流動與居留,除對大陸人士有若干限制之外,對其他國家人士相對也比較寬鬆,居留超過七年即可成為香港市民。
由於香港金融自由開放,是大陸接軌國際金融最重要的窗口,更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基地。眾多外資企業選擇到香港掛牌,主要是因為香港位居中國門戶,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之後,香港扮演大陸市場「跳板」的角色也更鮮明,成為外商與大陸合資的重要管道。尤其,香港擁有國際化的金融環境,跨國投資銀行、基金等金融機構都在香港建立業務據點,以便於從事大額的集資並尋找戰略性合作夥伴。
另一方面,香港股市不僅法制健全、監管架構完整,且公司治理制度完善、國際化程度高。尤其,目前外資企業在大陸上市的手續複雜,且透明度不高,部分外資企業基於籌資及提高知名度的需求,因而轉向香港上市。加上香港對於外匯進出沒有任何限制,企業可依自身需求自由運用,十分便利;還有,依照香港稅法規定,股東獲配的股利無須繳納所得稅,對公司大股東來說更是一大誘因。
香港外匯市場因為沒有外匯管制,且位於有利時區,可以24小時在世界各地市場交易,以成交量計算排名世界第四位;香港貨幣市場主要是銀行同業批發層面,拆息率是按資金供需決定。香港金融市場高度自由化且產品齊全,國際參與者眾,所以能扮演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
即使中國大陸有意扶持上海、深圳、澳門甚或海南島,以取代香港成為亞太金融中心,但是大陸的法制與監管至今無法獲得國際的信任,還有外匯管制,資本市場並未完全開放。同時,大陸的法律無法直接與境外進行無縫監管對接,凡此都造成國際化的困難。至於大陸境內的金融中心,主要得益於經濟體量優勢,可為境內市場服務,例如上海是大陸最大的股票交易中心,但仍稱不上是國際金融中心。
反觀新加坡,資金自由,市場開放,國際化人才素質又高,還有東南亞的廣大腹地支持,未來取代香港金融中心角色的機會也最大。
至於台灣是否有機會取代香港成為亞太金融中心,要看台灣市場是否夠開放、監管能不能獲得外商信任,尤其是想把大陸及東南亞市場納為台灣腹地,得視台灣的投資環境及稅制是否友善、經濟前景及信心是否存在及高端的金融人才是否充足,總之,關鍵就在對於外資是否具有吸引力。但目前看來,這些條件似乎都並不具備,台灣想要成為亞太金融中心,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聯合報黑白集/市長夫人不必備詢


2020-06-04 00:56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台北市長柯文哲(前右)與妻子陳佩琪(前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柯文哲之妻陳佩琪發文批評陳時中,引發民進黨市議員簡舒培不滿。簡舒培在議會質詢柯文哲,批評陳佩琪「拉低市府表現成績」,又在臉書嗆陳佩琪之「市長配偶」角色不適格,影響市府形象。陳、簡二人數度隔空交火,怒氣沖天。
兩個女人的戰爭,多少也是兩個政黨的交火,甚至是兩個男人的代理戰爭。但撇開政治硝煙不談,簡舒培在議會向柯文哲質詢陳佩琪的事,是撈過界了。市長有義務赴議會備詢,不表示他有義務回答妻子的問題,更不表示議員能任意過問市長配偶的言行
陳佩琪質疑,陳時中給世衛組織的信沒有「示警」意味卻說成「示警」,是硬拗。陳佩琪作為醫師,她自可從專業立場提出這樣的批評;事實上,這跟各界檢視當初信函的理解是差不多的。反觀簡舒培的論點,她認為連美國都跟進我方說法了,為什麼陳佩琪要唱反調,還嗆她英文有多好?這種「跟進論」,就失去「就事論事」的原則。
根本癥結在,為何市長夫人不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與判斷,卻只能被視為配偶或附屬品?台灣多年來一直在提倡女權,前不久大法官宣布通姦罪違憲目的也在扭轉女性為男性附屬品的陋習但簡舒培卻反其道而行,非要抹殺陳佩琪的獨立性,把她貶為柯文哲的附屬品,這又是什麼進步思維
在一片順時中氛圍中,陳佩琪打破了一言堂的祕密,這才是她遭圍毆的主因吧












聯合報社論/恭喜蘇揆!你發明了全球最複雜的紓困制


2020-06-04 00:49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長蘇貞昌說明振興三倍券請領和使用方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公布「振興三倍券」方案,由蘇貞昌院長親自擔綱演出,口沫橫飛地解說該券如何「一千變三千」,「好領、好用、好刺激」。多數民眾聽完他的說明,無論再怎麼困惑霧煞煞聽攏嘸,一定也會湧起一股莫名的驕傲:蘇內閣真的設計出了全世界最複雜的紓困振興方案!台灣有傲視全球的防疫成績,如果不佐以如此迷宮式曲折難解的振興券,怎足以襯托台灣人的無敵智慧?
說「振興券」是全世界最複雜的設計,絕非過譽之詞。其設計邏輯之艱澀、難懂,民眾使用時的限制之多,真的沒有其他國家比得上。這可從幾方面看:第一,邏輯特殊:民眾要花一千元去換購三千元代金,這已超過人類智慧的臨界點;第二,限制繁多:振興券分實體與數位兩類,數位又分信用卡、電子票證及電子支付三種;看似大開善門,卻規定不得用於十一大類範疇。這別說老百姓記不住,公務員和商家也背不全,比玩電子遊戲還燒腦。第三,程序麻煩:民眾必須先擇定一案登記,等待通知再去排隊領取,耗時費日還可能搞錯撲空。
總之,蔡政府能發明如此機關精巧的振興券,光憑蘇貞昌的「金頭腦」是不夠的,一定還要配上他喜歡指使、約束的「酷吏」性格,以及滿朝唯唯諾諾官員的全面附和,才可能打造出這麼心思細密的規則,把人民分門別類,讓他們照章行事。蘇揆發明了「口罩實名制」發放後,便洋洋得意,自詡為世界口罩治理先驅。殊不知,所謂「實名制」的始作俑者正是中國大陸,早已廣泛用於各種網路、交通及人流的管制,以便於控制人民。蘇貞昌不知自己學到的是一套威權治理術,卻拿來到處招搖。
在「實名制」下,民眾須憑「健保卡」購買口罩。藥局刷健保卡時,民眾就醫個資有遭外洩的疑慮,但由於防疫的大形勢之需,還勉強說得過去。這次政府發放振興三倍券,完全與防疫或醫療無關,卻仍要民眾憑健保卡去登錄領取,此舉即遭民眾黨立委蔡壁如質疑政府違法。根據《全民健保法》第十六條規定,健保卡不得存放非供醫療使用目的及與保險醫療無關之內容。蔡政府一再濫用健保卡於非法用途,只為自己便宜行事;包括在疫調期間擅權擷取民眾手機通話個資,都是頗滋爭議的行為。蔡政府把對內對外的解封程序一拖再拖,恐怕也是覺得這種濫權便利的滋味不錯吧?
檢視一下各國因應疫情的紓困及振興措施,台灣的獨特性,可謂絕無僅有。如,美國發給每個成人一千兩百美元(約三萬六千台幣),未成年人五百美元(一萬五千台幣),政府直接把支票寄到家,不會限制你要怎麼花。香港發給十八歲以上永久居民一萬港幣(約三萬八千台幣);澳門發給永久居民一萬澳元(約三萬七千台幣),新加坡發給廿一歲以上公民每人六百星幣(約一萬二千多台幣)。日本發給每個公民十萬日圓(約台幣兩萬八千元),南韓則發放給二五○萬個弱勢家庭,一口之家為四十萬韓元(約台幣一萬元),四口之家為一百萬韓元(約台幣二萬五千元)。
由上述可知,台灣的方案具有堂堂五大特色:一、發放的金額最小,要自付一千才能換取三千;二、用途限制最多,電商等一大堆地方不能用;三、發的是代用券而非現金,領取手續最繁雜;四、名稱最堂皇,從酷碰券、振興券叫到三倍券;五、自誇指數最高,要以五百億創造一千億的效益。
當然,若不是因為「馬英九心魔」,蘇內閣這次不會被激出這麼強大奇巧的想像力來。最諷刺的是,當年蔡英文批評過馬英九發消費券的話,包括「應發現金」、「不應限制消費場所」、「行政成本太高」等高調標竿,這次蘇貞昌一出手,小英的話便寸草不留了。

【重磅快評】罷韓隊長:黨政軍媒到網青 小英領導一切

◆  【重磅快評】陳時中願當箭靶 不知上月痛苦加劇否?
◆  【重磅快評】罷韓隊長:黨政軍媒到網青 小英領導一切

◆  【重磅快評】用調情救蘇貞昌甩鍋 丁怡銘只是有樣學樣
◆  【即時短評】蔡總統 你怎麼還沒跟美國人民站在一起?
◆  【重磅快評】郵局賣振興券兼賣郵票?蘇貞昌想太多了
◆  【重磅快評】發錢鼓勵罷韓日回高雄 見證民主教育失敗
◆  【重磅快評】日本揭開台灣是國際防疫模範生的假象?
◆  【重磅快評】營造新冠群體免疫環境?台灣無冒險本錢






【重磅快評】罷韓隊長:黨政軍媒到網青 小英領導一切


2020-06-04 17:38 聯合報 / 主筆室
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昨天出席民進黨中常會,起手式就是下達「罷韓動員令」。記者潘俊宏/攝影


蔡英文總統昨天在民進黨中常會裁示通過「罷韓聲明」。昨天的中常會,也是蔡英文連任總統並回任黨主席後首度主持的中常會;蔡英文重掌黨機器,起手式就是下達「罷韓動員令」;蔡英文也正式擔任「罷韓國家隊」隊長。
不過,民進黨前主委林濁水在臉書上說,就政黨政治立場,民進黨支持罷韓天經地義,「但是,有需要蔡英文親自主持中常會議處理嗎?」
其實中常會上也一度出現質疑的聲音,有中常委憂心這項聲明等同「政治介入」,但這種雜音連「插曲」都談不上;只要看到蔡英文裁示通過「罷韓聲明」後,連原本沒簽署同意的人都趕緊去補簽,就不難理解,全黨上下都覺得不必再「演」了。
雖然,民進黨還是民主演很大!
「罷韓聲明」譴責國民黨號召的「不投票、只監票」,是打壓民主政治發展的反民主行為。但罷免與反罷免較勁的關鍵就在投票門檻,罷免要過就要拉高投票率,反罷免一方則希望降低投票率,民進黨卻刻意把不投票誤導成反民主,民眾只能去投票拉高投票率才算民主,這才真的是打著民主旗號反民主!
更何況,投票與不投票原本都是民意的表達,特別是在罷免投票的特殊門檻設計下,民眾不投票的自由,更不應被汙名化。民進黨的「罷韓聲明」,形同只准投票,不准不投票;在這種威權心態下,人民甚至已經沒有不說話的自由。
民進黨可以有這種民主戲碼的表演,更不用說各部會還輪流示範著各種公然踐踏行政中立原則,甚至自拆獨立機關招牌的身段,難怪交大學生聯合會可以更上層樓演出「孝親劇」。大學生懂得以「返鄉陪媽媽」之名,包裝罷韓專車和車票補貼,說明台灣民主代有傳人。
不過,蔡英文主持民進黨中常會通過「罷韓聲明」,更重要意義在於「罷韓國家隊」實至名歸。
罷韓名為「民間團體」發起,實則「罷韓國家隊」早就全體總動員,從中選會、法務部、國防部、警政署、疫情指揮中心、高鐵到學生軍,火網綿密,交叉掩護,運作順暢,從無扞格。蘇貞昌內閣折騰大半年還沒上路的「振興三倍券」,要有「罷韓國家隊」的一半效能,就不會惹來那麼多民怨了。
林濁水的大哉問,「有需要蔡英文親自主持中常會議處理嗎?」其實蔡英文已經包黨包政、獨攬五權,而無任何制衡的機制與力量。僅一場罷韓操演,就從黨、政、軍、媒,到企、學、網、青,無不納入「罷韓國家隊」,而蔡英文還要擔任隊長,只證明一件事:黨政軍媒企學網青,蔡英文是領導一切的。










【重磅快評】陳時中願當箭靶 不知上月痛苦加劇否?


2020-06-04 18:41 聯合報 / 主筆室
針對陳佩琪臉書逆時中,陳時中今天表示,他身上也掛滿箭靶,歡迎來射,可受公論。記者楊雅棠/攝影


台北市長柯文哲妻子陳佩琪和市議員簡舒培的「舒琪大戰」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柯文哲嚇得只能一旁吃手手;不過,最新進展是陳佩琪替小明說話,矛頭指向防疫指揮官陳時中,但陳時中已非昔日會哽咽、痛苦的部長,他雙手一攤說「我身上也掛滿箭靶,歡迎來射」,搶戲能耐不在「舒琪」二人之下。
多日「舒琪」大戰後,陳佩琪又在臉書評論「小明的故事」,指防疫上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可處理的量,但一場疫情來襲,指揮官陳時中說,「(小明)自己選擇的國籍, 現在小孩的父母就要承擔」,但兒童福利法規定,政府應以兒童最佳利益優先,兒童權受不法侵害,政府應適當協助與保護;陳佩琪的一番評論被解讀為逆時中。
柯文哲與陳時中的較勁幾乎已經檯面化,陳佩琪在臉書逆時中,不無為丈夫助攻之意,但礙於外界觀感,也只能點到為止,以免助攻不成反惹來負評;在小明之前,其實她已發動第一波攻勢,她拿世衛函為題,指陳時中說去年底曾以電郵警告世衛組織有關新冠肺炎人傳人的案例是硬拗,已讓陳時中的光環稍稍失色。
這次陳佩琪再挑「小明的故事」逆時中,陳時中也非省油燈,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中,他回應表示,陳佩琪這樣的說法只是彼此見解方式不同,多多少少傷害不同的人,「我身上也掛滿箭靶,歡迎來射」,可受公論,並說小明的情況是「我們不是不要,而是我們不站在第一線」。
陳時中這番說法,看似依法論法,冷靜得樸實無華,但國人卻忘不了二月中旬他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緊急宣布撤回讓小明回家的政策,並強調當初沒有選擇我國國籍,今天就要承擔自己的選擇,以致於招來冷血的批評。
陳時中嚴峻關上小明的返台之門,三個月後受訪,因防治有成,心情稍緩,再被問及當初宣布撤銷不具我國籍陸配子女入境規定的決策時,他坦言撤銷非我國子女回台是痛苦的決定,這讓國人一時分不清,這個痛苦的陳時中和當初嚴拒小明返國的部長是同一人嗎?
坦白說,陳佩琪今天再提小明的故事,時間有點久了,但是同一個故事,同一個小明,至今還是不能回家,但陳時中已有三套劇本應對,冷、溫、熱三個版本,任君挑選,只是,不管陳時中如何願意當箭靶「歡迎來射」,但射完之後又如何,如今還是有三、四百名的小明回不了家,不知陳時中上月的痛苦是否有加劇?

方祖涵/職棒熱潮退卻後的省思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方祖涵/職棒熱潮退卻後的省思
◆  黃介正/孤鷹.戰狼.香港
◆  劉維公/閱讀提案力中心:敦南誠品書店
◆  葉銀華/股市經營權爭奪的亂象





方祖涵/職棒熱潮退卻後的省思


2020-06-03 23:47 聯合報 /   方祖涵(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中職今年球季率世界之先開打,藉由海外直播在國際間炒出熱度;但等韓職一復賽,就又失去關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華職棒成立卅一年,最受矚目開季應該就是今年了。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幾乎所有職業賽事都因此暫停,台灣竟然能夠在四月初率先全球讓職棒開打,不僅展現自身防疫成果,更帶給所有運動迷一線曙光。
雖然中華職棒剛復賽時無法讓球迷進場,球賽轉播仍然滿足了不少球迷的渴望。除了台灣觀眾能在電視與網路上看球以外,今年亦由「ELEVEN SPORTS」率先開始於推特進行海外直播服務,並立即獲得熱烈迴響,甚至出現單場超過百萬人次點閱的驚人數字。
台灣職棒在國外有如此令人欣喜成績,當然要歸功他們是第一個恢復比賽的職業聯盟,加上幾位能說善道的本土英文球評,適時將球賽與球員特色介紹給全世界。從機器人球迷到滿天飛全壘打,全球運動媒體四月中旬幾乎都在討論中華職棒。政府積極順勢向海外宣傳,像蔡英文總統推特帳號轉貼球迷寫的英文觀戰守則、駐外使館在社群媒體預告賽事轉播,甚至連地方政府都挪出預算填補體育頻道財務缺口,在短短幾天以內,中華職棒獲得前所未有的矚目,似乎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動能。
只是,好光景不到兩三周就過去了。
韓國職棒在五月初開打,原本就有不少海外球迷的他們幾乎搶走所有風采。從推特粉絲人數來看,原本在四月暴增,五月初每天仍有數百名新增粉絲的ELEVEN SPORTS從五月中出現逆成長,蔡英文總統親自推薦的英文粉絲頁亦在同時間出現轉折;相反地,專門介紹韓國職棒的MyKBO卻持續上揚。從韓職開打以後,中職球賽英文轉播收看人數大不如前,幾個推特職棒粉專像是「投手忍者」等,現在幾乎都只專注於韓國職棒。
熱潮迅速退卻的原因很多,中職依舊僅有四支球隊,對戰新鮮度不足是長久問題,而且聯盟先前並沒有國際化準備,聯盟英文官網像是迷宮,球賽水準與細膩度、數據蒐集、球場設施等軟硬體目前都跟美日韓職棒有段距離,當下又沒有像韓國職棒球員花式甩棒等量的話題性,這些都是吸引力快速消失的原因。
此外,從粉絲人數開始下滑時間點跟中職用球再度被發現彈力超強相符來看,這個人為疏失顯然造成不小影響。中職剛開打時有不少推特用戶關注桃猿強打朱育賢頻頻出現全壘打,後來發現原來球特別會飛,難免會覺得不是滋味。
事實上,許多國外球迷關注中職是因為那是少數可以下注的運動賭盤(美國數州合法賭盤將中職做為投注標的,填補沒有其他比賽的空缺),而彈力球事件正是博弈公司跟賭客都不喜歡的額外變數。
現今中華職棒仍僅是給台灣球迷欣賞的職業運動,當然不需強求取悅海外觀眾,能在短時間扮演國家宣傳角色已經很值得欣慰。然而,在短暫幾周光環消退後,已經卅一歲的中職,究竟能夠留下多少經驗與教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