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6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恐較全球提早落入經濟衰退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8989/web/

◆  聯合報社論/健康與供電:政府逼迫人民作何選擇?
◆  聯合報黑白集/蔡賴惡鬥的「副產品」
◆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恐較全球提早落入經濟衰退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恐較全球提早落入經濟衰退


2019-04-16 02:3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去年年中以來,台灣多項經濟指標明顯轉差,反映擴張動能疲弱的事實與釋放景氣將持續降溫的訊號,促使主計總處逐步下調民國108年(2019年)經濟成長預測至2.27%,為民國105年(2016年)後最差。今年1月德國研究機構ifo公布的台灣經濟測候時鐘圖的位置更已連續二季落入代表景氣衰退的第三象限,凸顯出在當前全球景氣趨緩聲中,台灣經濟很可能已早一步落入衰退,經濟脆弱性明顯大於多數國家亦由此得見
誠然,全球正值景氣循環末升段,致使全球貿易量成長減緩,自然會影響仰賴出口動能撐場的台灣經濟。但問題僅止於此嗎?當然不是。
台灣出口、消費及投資三大成長引擎飽受結構性問題所苦,已非一、二天之事。單是實質薪資成長大幅低於勞動生產力一項,加劇台灣所得分配不均與社會M型化程度,就能令民間消費動能欲振乏力;諸如法規不確定性、企業吸引與留住人才的能力低落、長期委外生產令廠商競赴國外投資等投資的結構性沉痾,亦足以使民間投資增速低落成為常態。至於出口所面臨的挑戰與威脅,更讓台灣幾乎喘不過氣來。
眾所周知,美、中兩國為台灣極重要的貿易往來對象,且因廠商多年來採取台灣接單、海外生產(主要據點在中國及香港)的經商模式,使美中台存在緊密的三角貿易關係。問題是,近年美國推動製造業回流小有成效,加以中國製造業進行垂直整合,價值鏈建置日益完整,遂減少對台灣零組件與機械設備的採購,有些甚至轉為台灣的主要競爭對手,都讓仰賴中間財出口的台灣經濟腹背受敵。如今再加上美中貿易戰開打,使台灣被捲入兩強相爭的泥淖,難以脫身。貿易依存度較高的中國廣東、浙江、江蘇在貿易戰開打後,經濟成長即顯著下滑,便是實證
或許有人會說,政府力推的南向政策應多少可緩解美中貿易戰之害。確實,近年中國工資上漲,環保要求提高,並對台灣施加更強烈的政治壓力,以及美中兩國彼此加徵高額關稅,大為影響企業營運,都令大陸台商心生倦意,打算重新調整全球布局。而東協身為台灣第二大出口市場、擁有5%以上的經濟成長、低廉勞動力豐沛、簽訂的貿易協定數量多、地理位置臨近台灣等條件,成為台商另起爐灶的首選
可惜的是,強化南向貿易無法在短期內見效,且東協在貿易上同樣頗為依賴美國與中國,難逃貿易戰的池魚之殃。同時,東協各國經濟發展與經商條件的差距甚大,且各有急需解決的結構性問題,如青壯人口眾多的國家,多有基礎建設不足與機制建置不良的問題,高、中所得國家則有人口老化與勞動生產力有落差等挑戰,使廠商投資的風險亦不小。
更何況,即使當前美中貿易戰停火且積極進行談判,讓兩強夾擊下的台灣稍稍喘了口氣。但美國總統川普之所以完全不顧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大掀貿易戰,用意不止於做到「美國優先」的承諾,更打算披著反新自由主義(anti-neoliberalism)外衣,修改其自認為利他不利己的經貿規則,直到對交易雙方「公平」為止。
經過川普重新詮釋後的公平說,勢將顛覆現有的全球經貿秩序。若再考量時序日益逼近民國109年(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川普是否會再度利用美中貿易議題,製造選民同仇敵愾的氛圍,以期贏得連任等風險,都意味著美中貿易爭端難以透過當前雙方談判協議真正地解決,使台灣經濟無法解除美中貿易戰的警報。
要言之,台灣經濟成長率自民國101年(2012年)第1季以來,始終在低檔盤旋,未如過去正常的景氣循環,動輒出現明顯高峰,顯見出口、消費與投資等多重結構性問題挫低台灣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力量之大。政府卻只忙於提振短期經濟,導致今日台灣經濟脆弱性加劇,嚴重缺乏因應當前景氣恐步入衰退與外來衝擊的能力,實是必然的結果。




聯合報黑白集/蔡賴惡鬥的「副產品」


2019-04-16 00:0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總統表示,「賴清德必須先證明自己可以被支持」,更提醒他「誠信是最基本的條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總統和賴清德的初選惡鬥,鬧得著實難看。但在老百姓看來,民進黨的黨政運作赤裸裸呈現在大眾面前,倒是意外收穫。民進黨口口聲聲「打假」,結果最假的就是它自己。
民進黨好作「團結對外」之姿,政策爭議再大,也塑造全黨力挺表象。賴清德任閣揆時推動勞基法再修法,當時媒體報導蔡賴二人對修法「不同調」,府院還同步駁斥,說是外界刻意分化府院關係。兩人初選之爭登場後,賴清德自揭修法曾向總統報告;府方則回擊說總統不知修法內容,還「兩度出手」為賴收拾殘局。當時決策紊亂,如今全怪到對方頭上。
民進黨主席補選時,參選的游盈隆曾質疑,黨中央在總統初選可能偏袒蔡英文。卓榮泰當時口口聲聲保證,絕無「現任優先」,但如今檢視,此一說法完全破功。黨中央一邊強調「公正」,一邊卻不斷為蔡英文開小門,只有權鬥,不問制度
蔡、賴雖稱要作「君子之爭」,彼此交鋒卻毫不留情。雙方支持者亦在網路上殺紅眼。賴清德要求蔡英文的網軍停止攻擊,蔡英文則反擊說:「攻擊我的,都是賴熟悉的人。」近來蔡政府屢屢指控網路攻擊來自「境外勢力」,沒想到民進黨一內戰,本土綠營網軍就現出原形了。
蔡賴之爭必有一人出線,這是初選的主產品;但初選過程的爭權惡鬥,則是副產品。諷刺的是,經過這三年亂流,民眾對副產品的興趣恐已遠高於主產品了。








聯合報社論/健康與供電:政府逼迫人民作何選擇?


2019-04-15 23:5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電台中火力發電廠。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中市政府最近連續查出台中火力電廠四部機組排廢超標,而台電提出的改善計畫卻草草了事,市府擬處以重罰或勒令停機。對此,台電公司立刻使出慣技,聲稱停機「供電穩定影響很大」;言下之意,國內供電一旦發生缺口,市府難辭其咎。幾經思考,台中市府昨天選擇對中火開出兩千萬元的重罰,並未勒令停機,恐怕就是擔心自己承受不起破壞供電的罪名。
事實上,中市府開罰的金額雖高,卻只是讓中火開啟另一輪惡性循環,對改善台中的汙染助益無多。中火汙染問題由來已久,台電卻不曾努力解決,反而變本加厲。長期的排廢造成空汙,不僅遮蔽了台中市原有的藍天,甚至侵害了南投好山水的空氣,中部地區居民罹患肺部疾病的比率升高,就被懷疑和中火空汙有關。這次,環保局三個月內連續三次查出中火四機組排放的廢水硝酸鹽氮嚴重超標,台電卻企圖把責任推給廢水處理廠沒做好。這種一味推諉的態度,如何奢望台電自行改善?
再看,台電所謂「停機將影響供電」的說法,充滿了責任倫理的邏輯謬誤,根本在混淆視聽。這可以從三個層次來分析:第一,就政策責任而言,維持全台的供電穩定乃至不同區域間的電力調度,是中央政府的責任,而非地方政府的責任。第二,就供電的責任而言,這是台電及各相關電廠的職責,且必須在符合環保及安全規範的前提下運作。第三,就行政責任而言地方政府更重要的責任是在維護市民的健康及居住環境的安全,包括監督境內工廠依法運作。因此,台中市府為維護市民健康而勒令電廠停機,只是盡其職責;若不作為,反而是怠忽職守,其後果則將由眾多市民承擔。
這次,在擁有近八百萬票反空汙公投的民氣支持下,台中市政府仍不敢對中火祭出停機的裁處未免太過謹小慎微。事實上,目前尚未到台灣用電尖峰季節,暫停幾部機組應不致對供電造成影響,卻是測試改善台中空氣品質成效的良好時機。尤其,在中火汙染證據確鑿之下,台中市府若不作為,對殷盼空汙改善的台中市民如何交代?
進一步看,影響台灣供電穩定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蔡政府的能源轉型政策脫離現實,導致不同電力供應的結構性失衡。例如,該接上來的綠能未能如預期出現,以致該退場的火力無法退場而繼續汙染;包括該興建的天然氣接收計畫遲遲無法定案,又拖住了後續的轉型計畫。在天馬行空的能源政策無法落實的情況下,影響供電穩定的因素比比皆是,蔡政府對這些變數根本不以為意,彷彿與己無關;相形之下,台中市府的謹慎倒顯得杞人憂天了。
這也許是台灣電力供電問題中最荒謬的一面了。不負責供電的地方政府,卻掛慮著自己會變成影響供電的罪人;而負責總體能源供應的中央政府,卻抱著輕率與冒險的態度,在那裡打造自己的能源幻想天堂。這兩天,立法院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納入了蔡總統的民國114年(二○二五年)綠能占比廿%的目標。簡言之,民進黨把它自己做不到的事,全都留給別人去遵守及實現了
當台灣的天空籠罩著大片霧霾,當青天變成民眾越來越難期待的奢求,當越來越多人得掛著口罩才能出門,蔡政府卻只顧著把自己做不到的大話變成法條,這樣的法律是寫給誰用的尤其,蔡總統不顧去年底通過的三項能源公投,選擇一意孤行,繼續把空汙留給人民。一個逼迫人民在「犧牲健康」與「無電可用」之間作選擇的政府,值得誰尊重?
台中市府雖對台電開出史上最大罰單,但只要空汙還在,這對市民其實並無意義。環保局必須繼續嚴格稽查,不可因此而放水,尤其不可以讓中火有取得「汙染通行證」的錯覺。

【重磅快評】郭台銘考慮選總統,藍綠怎接招?

◆  【重磅快評】藍憂解?郭台銘急行軍 韓國瑜變辣台哥
◆  【即時短評】報告總統 拒絕入境外還可關他45天喔!
◆  【重磅快評】最愛開工典禮的蔡政府這次怎麼靜悄悄?
◆  【重磅快評】郭台銘考慮選總統,藍綠怎接招?
◆  【即時短評】強制上機車駕訓班 無異逼人花錢「補習」

◆  【重磅快評】綠委砍考委,為瘦身還是秋後算帳?
◆  【重磅快評】「投誠方便麵」背後的「誠實棒棒糖」
◆  【重磅快評】境外勢力攏係假?綠互打竟讓蔡賴網軍現形






【重磅快評】郭台銘考慮選總統,藍綠怎接招?


2019-04-16 11:56 聯合報  主筆室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忽然表示,是否參選2020年總統,將在這幾天內決定。記者陳柏亨/攝影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忽然表示,是否參選民國109年(2020年)總統,將在這幾天內決定。先撇開郭台銘適不適任的問題,以其在商業界的影響力和長久以來的政治立場,雖說選不選還沒定案,但對於藍綠而言,若郭台銘真的參選,肯定將是一顆震撼彈,藍綠甚至柯文哲該如何接招,都備受關注。
首先在民進黨陣營方面,自己的總統候選人還搞不定,重量級的對手卻一個一個冒出來。民調顯示,不管民進黨派誰出戰,只要是三強鼎立格局,民進黨都是敗多勝少。在一對一的情況下,才可能勉強有機會一搏。但所謂的一對一,面對的是國民黨對手,郭台銘雖有國民黨籍,但卻與黨務政務關係不大,民進黨準備拿來打國民黨的子彈,幾乎完全派不上用場。
因此民進黨若對上郭台銘,攻擊點只能在他的政商關係、當老闆的作風和「親中」立場。但郭台銘成功商人形象鮮明,算是民進黨眼中「台灣之光」的典範,過去民進黨對鴻海和郭台銘不但少有批評,甚至多所肯定,如今要回過頭來重砲出擊,力道可能就弱了很多。與郭對陣,民進黨的選情可能將雪上加霜。
至於國民黨方面,是否與郭台銘有私下協議,尚未可知,如若政治情勢朝此發展,則首先影響的就是現在檯面上討論的是否徵召韓國瑜、黨內初選辦不辦,恐怕都成了假議題。但無論如何,郭要以何身分參選,卻是問題。如是無黨籍身分參選,搭配國民黨籍副總統,
不過如此一來,雖可化解民眾對政黨反感的不利因素,但曾經長期執政的在野黨,最後總統竟然「禮讓」無黨籍人士,黨的主體性何在,以及未來郭台銘就算當了總統,與國民黨會不會完全配合,都是問題。如果是國民黨徵召提名,「無黨無派」色彩就削弱許多,對選情是否有利,國民黨和郭台銘都得細細思量。
最尷尬的,應該是柯文哲。柯文哲近來參選動作越來越大,但在「韓流」侵襲下,地位卻未來越被邊緣化。一個韓國瑜尚且應付不來,如果對手換成郭台銘又是「三腳督」,對自己的選情影響恐怕會更大。到底出不出戰,柯文哲可能會有更多的思量。
當然,除了藍綠白,到底參不參選,最該慎重思考的,就是郭台銘自己。畢竟鴻海帝國的核心就是郭台銘,參選後會有何影響,不是只能從政治層面看;而過去郭台銘給人「紅頂商人」形象,算是只受到中度甚至低度的個人檢驗,一旦投入選戰,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雖說這幾天內決定,但以參選所要考量因素的複雜度來說,郭台銘很可能早就已經作決定了。






【重磅快評】最愛開工典禮的蔡政府這次怎麼靜悄悄?


2019-04-16 14:41 聯合報  主筆室
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工程悄悄啟動,機具開進觀塘工業區進行施工填地作業。本報資料照片/記者曾增勳攝影

開工典禮」是民進黨政府最喜歡的活動,管他是不是政績,先炫耀再說;小工程辦,大工程更不可免,不過最近有變化。相較其它辦開工典禮的小工程,屬巨型海事工程的中油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日前悄悄開工,低調到大型機具因進出太顯眼,才被發現三接已「上馬」。
不辦開工典禮,一因環保團體守護藻礁仍持續,再因三接的行政法院訴訟還在持續,且要求桃園市府畫為自然地景的努力正升溫中,此刻中油若辦盛大開工典禮,豈非搬石頭砸自己腳?所以,悄悄趕工是最高原則;等填土、棧橋、圍堤都「生米煮成熟飯」,屆時再正面迎戰。
暫未聲張另個原因,是拚中油三接動工這一仗代價太高,也打得灰頭土臉。本以為在之前已通過環評的觀塘工業港區基礎上,送簡易的環差分析,在自家環保署、環評會護航下可輕易過關,未料戰況異常慘烈,深澳電廠環評低聲下氣過關後,又為了三接過關,批評深澳一文不值,應予撤銷
單一個深澳電廠就讓環評受傷不輕,隨後前環保署長李應元領軍,率官派環委毫不掩飾橫柴入灶,蠻橫地硬是保送中油三接環評過關,更是徹底讓國人看清環評只是執政黨的工具,毫無守護家園作用
三接動工後,中油高層站出來面對環保團體,說了許多「保證」:保證絕不破壞藻礁,保證謹守施工份際,保證盡力維護藻礁生態…,一連串的保證的效果接近於零,不要說中油高階官員說的,就算部長、閣揆、甚至總統說,已經沒人願意聽、願意相信。
保證不缺水、缺電,保證不漲電價類似的承諾各級官員說得翻來覆去,環境界簡單整理出來,非常傳神;工業區、科學園區打算開發時,經濟部一定說水電供應無虞;台水、中油、台電要做工程蓋電廠時,就說台灣水電都缺,這些工程有絕對必要性
最可笑的是自家「網內互打」,要蓋燃煤電廠時說燃氣電廠會爆炸,打算蓋燃氣電廠時改口,「燃氣廠從沒爆炸過」;僅看深澳電廠環差闖關時官員的天花亂墜,先說「非建不可」,選煤不選氣是安全考量,賴清德甚至創造「乾淨的煤」金句;等中油三接闖關達陣,能源官員改口深澳無興建必要」。
大官們請隨意扯,反正沒人信







【即時短評】強制上機車駕訓班 無異逼人花錢「補習」


2019-04-16 11:42 聯合報  記者吳姿賢╱即時報導
交通部公路總局為增進行車安全,祭出上機車駕訓班並順利考取駕照補助1000元的新招,未來也不排除評估修法,強制機車考照前先上駕訓班。本報資料照片


機車肇事率長年來居高不下,交通部公路總局為增進行車安全,祭出上機車駕訓班並順利考取駕照補助1,000元的新招,未來也不排除評估修法,強制機車考照前先上駕訓班。政策出發點固然是美意,但上駕訓班等於上補習班,若一所學校因為教不出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乾脆把學生統統送到補習班,就幻想可以一勞永逸降低事故,恐怕是本末倒置。
公總真正應該深思的是,為何民眾通過政府所設計的機車考照筆試跟路考,上路後仍有為數眾多的人,未能確實遵守交通規則跟安全教育?被稱為「道路不定時炸彈」的不合格駕駛人還是這麼多?顯然機車考照內容不符現實所需、或是有所缺漏不足之處。
外界過去多次批評機車考照有浮濫發照或是放水疑慮,考生通過或不通過經常因考官而異未能建立起一套理性、嚴謹的考照制度,或許才是機車肇事率不能減緩的原因之一
為降低機車事故死傷,公總近年多次改善機車考照制度,民國105年(2016年)新增情境題型,昨天也推出危險感知教育平台,加強騎士防禦駕駛觀念,作為提升機車考照制度的配套。但強制機車考照上駕訓班顯然爭議太大,一來上駕訓班是付費補習,二來連汽車考照都未強制上駕訓班,對機車駕駛人「另眼相待」根本不合理。
政府自己不把關考照品質,反而將考生送進補習班」,難免被譏為無力改善交通亂象,乾脆將教育民眾的責任推卸給坊間駕訓班。公總當務之急是檢討我國機車考照制度是否還有精進空間,努力追求更人性化、更能落實安全駕駛的考照方式,才能從源頭改善交通安全。






【重磅快評】藍憂解?郭台銘急行軍 韓國瑜變辣台哥


2019-04-16 18:44 聯合報  主筆室
藍營總統初選升溫,有立委參選人在臉書啟動韓國瑜和郭台銘兩人票選PK。圖/翻攝藍敏煌臉書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到底是不是國民黨黨員?一天下來,國民黨出現數個版本,一下子說不是,一下子說是,又說他是失聯黨員,又說他的黨權要等回復後4個月才能取得黨權,一時之間還沒個清楚說法;唉!郭董真是個容易讓藍營支持者集體焦慮的大咖。
國民黨總統初選遠比綠營複雜難測,清明節期間,郭董針對農民提問是否選總統時表示「沒有意願參選」,但他不是小老鼠,他是大老虎,隔空回應韓國瑜先前說的「老鼠拖拖鞋,大的在後頭」歇後語,雖語帶輕鬆,卻讓藍營支持者焦慮,壓力又回到高雄市長韓國瑜身上,但卻少有人注意到,郭董實已埋了伏筆。
接著,郭台銘就密集關注韓國瑜了,韓訪美在哈佛大學閉門座談時拋出20字箴言「國防靠美國、科技靠日本、市場靠大陸、努力靠自己」,人在台灣的郭董隨即在臉書發文表示他雖認同,但他也提出「國防靠和平,市場靠競爭,技術靠研發,命運靠自己」的修正版,還附送「東食西宿」成語,外界難免比較韓、郭二人,暗暗為兩人評分。
郭台銘昨天出席「台灣關係法」四十周年座談會,更進一步挑戰韓國瑜的20字箴言,直接點出國防靠美國是靠不住的,「這麼多年來,有哪個國家是國防靠美國,最後是安全脫身的?」我們除了買武器,能不能為年輕人做更多?「我們不能老是賣水果,一個貨櫃的芭樂能值多少錢?」
郭董當然知道芭樂的價值不只是單純的農產品售價,他特別解釋了一番,但台灣必須在中美貿易結構調整中找到方向,國防、經濟不能靠別人,「只有科技交流和自己創新,才能創造國家的未來」;晚間郭董還加碼說明,總統大選他不支持任何人,「我支持對台灣最好的人」;這些話難免被解讀出「韓國瑜雖強,但我更好」的訊息。
郭台銘到底要不要選總統?郭台銘今天給出的答案是自己昨天徹夜未眠,強調他如果要競逐大位,一定會經過初選程序,也不會接受徵召,最快這兩天做決定要不要選;這個徹夜想出的答案果然極有涵意。
郭董短短幾句話點出了重點,他刻意強調初選程序,明顯是要和韓國瑜有所區隔,因韓最大的問題就是「很難」參加初選,國民黨才得費勁為他解套,但郭董這麼一來,什麼程序問題都解決了,君不見,郭董鬆口後,即有黨務人士提出「協調式初選」,可以將郭台銘納入選手名單,郭是否為合格黨員根本不重要。
郭台銘急行軍般往總統大選挺進之際,人在美國訪問的韓國瑜正好也加大問鼎民國109年(2020)的聲量,不惜開罪三位台大法律系畢業的前後任總統,再警告公務員別執行邪門歪道的指令,頗有辣台哥的味道,看得出來,他和郭台銘都有些焦慮,而焦慮除了來自藍營支持者的殷殷期盼,也和民進黨打選戰向來有一致對外作戰的傳統有關,即使這次蔡賴打得難分難解,也不會有例外。








【即時短評】報告總統 拒絕入境外還可關他45天喔!


2019-04-16 22:00 聯合報  記者何祥裕╱即時報導
旅美的大陸學者李毅(中)日前遭移民署強制出境。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鄭超文攝影

日前有大陸武統學者來台,由於其曾發表武統言論,遭政府強制出境,今晚總統蔡英文下令,未來若來台人士若有主張「一國兩制」、「武統」等鼓吹戰爭、恫嚇台灣人民活動,以致有影響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之虞者,政府應採取相應管制措施,必要時應予拒絕入境。
這番話看似大義凜然,護主權、抗強權意味十足,民眾愛聽是必然的,但也被高雄市長韓國瑜點名的台大法律系總統,應該了解,目前兩岸中,台灣屢屢掛在嘴邊的優勢「民主與人權」,若只為了滿足自己勇於挑戰對岸的聲望,甚至網路聲量,卻忽略法律規範與程序正義,恐怕講完之後有點心虛
目前兩岸人民往來,仰賴的主要法條為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在過去,兩岸條例最常應用的是兩岸人民往來時所產生的權利與義務規範,包括民、刑事、入出境、擔任公職、商業或雇傭關係等,甚少用在政治思想審查與言論自由上,李毅日前遭強制出境,算是近年來罕見的第一槍。
根據陸委會說法,若來台人士有武統等言論,必要時應予拒絕入境,首先得先進行思想審查或篩選,每年來台成千上萬的大陸人士,是否會在台灣後講出這些話,才會有下一步強制出境,否則,如何拒絕入境?今天大陸學者知名度高,可以事先防範拒絕入境,那一般人呢?
謬誤之二,兩岸條例對於拒絕入境或強制出境,都有規範,最常用的就是第18條的有事實足認為有危害國家安全或社會安定之虞」,光憑這個霸王條款,只要講錯一句話,就可以「趕出去或進不來」,問題是,誰來認定?這種空泛的規定,就跟過去我國刑法一百條內亂罪一樣,隨便就可以扣個大帽子。
目前台灣內部部分人民團體,對於統一的激進言論,不亞於部分大陸來台人士,言論自由是台灣的根基,或許有些話不友善、甚至到了令人厭惡的地步,但自詡民主自由的台灣,若真的用空泛條文,限制對岸人民來台的自由,那總統,還有一招更狠,您還可以「有事實足認有行方不明、逃逸或不願自行出境之虞」這條,將他「收容45天,再強制他出境,這樣效果恐怕比拒絕入境更有效呢

聯合筆記/印尼大選在台灣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8989/web/

◆  精障者汙名化 我們與惡的距離
◆  數位公投區塊鏈 人人都是中選會
◆  「拚經濟做到了」…誰在喊口號?
◆  工作?薪水? 年輕人要發展機會
◆  蔡賴囚犯賽局 合作絕望
◆  別怪賴清德 誠信算什麼
◆  2020 庶民政治關鍵元年?
◆  漫畫/同舟互吐
◆  聯合筆記/印尼大選在台灣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印尼大選在台灣


2019-04-16 00:01 聯合報  許俊偉
明道大學國際處協助接送想投票的印尼同學至田中鎮的投票所,讓首投族學生完成印尼總統大選投票權利。 圖/明道大學提供

近來瀰漫濃濃選味,究竟要派誰出馬挑戰明年總統大選,藍綠每天都在「黨內互打」。被藍營基層力拱「選總統」的高雄市長韓國瑜,近日訪美則對著僑胞高喊「回台灣投票」。
回台灣投票」,這句話對台灣人來說很熟悉。每次大選,都可聽見候選人向海外僑胞或就業者疾呼返台投票。
即使是在台灣島內,每次選舉也都會上演「回家鄉投票」的訴求。韓國瑜能當選高雄市長,「北漂選民踴躍返鄉投韓一票,就被外界解讀是韓國瑜勝選關鍵之一
場景拉回前天台灣街頭印尼明天將舉行總統大選,海外投票前天在全球展開,印尼官方在台設置卅四處投票所,吸引大批印尼國民排隊投票,不只移工,還有新住民和首投學子,成了台灣街頭罕見的周日風景
不少印尼選民與親友視訊分享投票熱鬧景象,還有人開心秀出蓋著紫色印章的小拇指,象徵「我投票了」;台灣人也忍不住議論,直呼不輸台灣選總統「盛況」。
印尼駐台代表日前甚至公開致函,呼籲所有台灣雇主讓移工前往投票,直說「該票對我國未來發展意義重大」。
暫不計僑民,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設籍台灣但長期在海外就業者有七十三點六萬人,約占一千九百萬投票人口的百分之三點九。印尼海外移工近九百萬人,約占高達一點九億投票人口的百分之四點七。兩者相差不算遠
但一邊是高聲盼僑民回國投票,一邊卻是欣喜在海外不在籍投票。
中華民國憲法第十七條提及人民參政權,指出「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及複決之權」。對海外台灣人來說,雖未被限制參政權,但投票卻可能「遙不可及」,要不就得大費周章。島內的勞工,投票日甚至還可能被雇主抓去上班
在美國、英國、日本等先進民主國家,早已實施不在籍投票,有些國家甚至已開始討論網路選舉投票的可行性,降低選民長途跋涉、跨境移動的時間和成本,也落實憲法參政權在全球化的今天,就連東南亞國家也早已讓海外移工投票參政
不在籍投票雖在國內也曾討論多時,但始終在政治人物的選票算計下無疾而終印尼大選在台灣,值得以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家自居的我們省思






精障者汙名化 我們與惡的距離


2019-04-16 00:32 聯合報  周晉逸/職能治療師(台南市)
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廣受好評,劇中對媒體報導的界線和尺度也有所討論。 圖/公視提供

近年來發生多起社會攻擊及傷人案件,但許多輿論導向凶嫌疑似有精神疾病,使得大眾對病友們有更深的疑慮及恐懼;病友及家屬們也感到不安惶恐,甚至不敢讓他人知道自己罹病、不願就診,因為無法料想別人知道自己在看精神科會做何感想。這實非我們所樂見之情形。
近日因為熱播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引起許多民眾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探討與多方面的回響。其實思覺失調症透過正確就醫、服藥及復健,多數均可有效控制來幫助病友們逐漸回歸正常生活,冀盼社會共同去汙名、鼓勵病友們接受穩定治療。
真正可怕的有時是該如何面對社會態度,而非疾病或病人本身。台灣精神醫療日趨進步,但偏重於患者住院治療,不乏有些家屬將患者帶至醫院後便如捨去照顧責任般,病友於慢性病房一待就是十多年,投注於社區復健相較為少,病人病情穩定後,該何去何從?更遑論協助就業,缺乏社會互動、工作機會,感到自卑、無法走出心中囹圄
讓病友們透過完善的教育訓練、職場環境及問題就業輔導與支持來達到雇主所希望達到之產能,衛政、社政和勞政三方互動能充分建置,輔以長期的陪伴與支持系統,幫助病友們重新回到日常生活上,多些機會及社會支持鼓勵,對於協助個案能回歸家庭和社區而言,無疑是一大助力。






數位公投區塊鏈 人人都是中選會


2019-04-16 00:31 聯合報  陳望博/金融顧問(新北市)
行政院會通過公投法修正草案,未來公投與大選可以脫鉤,並新增連署人應附身分證影本的驗證措施。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上周修正了公民投票法部分條文,「路人甲」虛偽提案、死人連署、重複連署等,破壞了公投公平、公正性?這是政府從監督管理的視野,面向人民行使直接民主的公投權,鳥籠公投法只會越修越小
行使公投權,主要針對公共政策議題進行人民創制複決權,檢視過去台灣所提出的公投案,大多是站在執政團隊的對立面,提出對政府行政立法的不信任案,所有新執政團隊上台,積極剝奪人民行使公投權,是必然的結果。
民間推動公投,通過連署方式是防止公投案數過多的消極防禦,影印身分證、取得公投連署書到郵寄,交由地方戶政身分核實,最後達到連署人數成案,公投連署過程,儘管受到個資法保護,身分證影本及個資交由民間連署團體的安全、隱私?地方戶政身分判讀結果爭議?政府檢視公投連署名單的寒蟬效應?公投數位化勢在必行
引用張善政前院長數位國家公投觀點,政府應該站在人民相同立場,積極推動開發一個公正、公開透明的公投環境,建立國家等級的公投數位化平台,降低公投及連署執行門檻,簡化連署流程,將身分確認、連署合格權責回歸中央,直接進入「公投數位化區塊鏈」,應用區塊鏈技術是很好方式。
區塊鏈廣泛應用在社會分散式體系,去代議制中心化精神,面向人民直接行使創制複決權,提供了包容式的監督管理以及可信任的身分辨識結構,其加密技術資料提供了相對匿名性,保障連署人的身分安全、隱私;超級帳本三式記帳演算法提供了不可竄改性,確保了公投連署的合格性;自主權身分辨識演算法結合自然人憑證提供公投連署的合法性;公投數位化身分指紋(例如QRcode)提供了參與公共政策議題公投連署的便利性;區塊鏈實時瀏覽機制提供了連署公投最新統計的透明性;開源區塊鏈及開放式演算法提供了公投連署的公正性;連署團體以及政府「雙向審計」提供了公投連署的公平性;鼓勵民間機構參與設計開發公投數位化區塊鏈確保了公投連署的公開性;區塊鏈共識機制提供了比公投法更有執行效力的最大公約數。
倡議「數位國家公投」的公投數位化,讓台灣真正成為區塊鏈之島,連署團體積極投入數位公投連署,所有連署人可以監督連署公投過程結果,管理自己公投連署資料,全民積極參與,人人都是中選會!
以法治國還是科技治國?與其辯論公投適法性,不如透過國家公投數位化,注入智慧科技創新的力量,全民共同參與,一起翻轉「鳥籠公投」。







「拚經濟做到了」…誰在喊口號?


2019-04-16 00:29 聯合報  聞博/大學教師(高雄市)
蔡英文總統回嗆韓國瑜喊口號,並認為她有改善台灣經濟體質。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韓國瑜市長訪美時批評三位台大法律系出身的總統,把台灣經濟搞殘。蔡英文總統回嗆韓市長是喊口號,認為改善台灣經濟體質、發展創新產業、廣結國際友人、吸引外資投資,她做到了。但國人不會認同台灣經濟體質有改善。蔡總統近三年來講過多次拚經濟,但謊話一再重述,無法取信國人。個人認為如果蔡總統願做到下列四件事,不但讓台灣有目標方向,貨賣出去,人也會再進來,人人都能發大財。
一是提出一個施政藍圖與目標,給國人一個五年計畫與一些具體數字,如創造多少就業機會或增加多少產值或出口值及增加多少%所得,而不是用華麗詞藻來糊弄國人。菲律賓都能提出民國106至111年(二○一七至二○二二)的國家發展規畫,蔡總統與民進黨難道不覺得慚愧嗎?
二是處理好兩岸關係,蔡總統目前依然提不出一項能讓中國大陸與美國都認同的兩岸政策。蔡總統的兩岸政策從早先圍繞在「維持現狀」,到近日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劃上等號,讓兩岸關係更加嚴峻。「九二共識」是能中國大陸與美國都認同的最佳兩岸政策,民進黨過去也受惠於「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否則陳菊哪有機會赴大陸訪問,邀請大陸城市來台灣參加亞太城市論壇與世界運動會,與綠營縣市長登陸賣農漁產品?
三是加緊台灣經貿戰略,蔡總統不要「九二共識」的FTA行動路徑圖至今未清楚說明白,很遺憾我們只看到空洞的深耕新南向,爭取加入CPTPP。坦白說,台灣經貿戰略在太陽花學運後進度幾乎停擺,面對各國雙邊協定的成功或近日CPTPP生效消息頻傳,蔡總統難道不更應加強作業,清楚向國人表明在未來幾年要達成多少項FTA?
四是推動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FTA是讓我們廠商走出去,自由經濟示範區則是讓外商、外資走進來,目前中國大陸推出四波省市自由貿易實驗區,有十二個省市在推動市場開放與國際接軌。從日本的「戰略特區」、韓國的「自由經濟區」都著眼市場開放與國際接軌,不難發現馬政府時代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方向是正確的。蔡總統上台後這項市場開放與國際接軌胎死腹中,過去推動不力是因民進黨杯葛,現在民進黨完全執政應該可以推動民進黨黨版的自由經濟示範區,讓國內市場開放並與國際接軌。
二千年國人給民進黨執政機會,民進黨卻怪罪當時立法院由國民黨掌握,以致一事無成;民國105年(二○一六年)人民又給民進黨完全執政機會,但蔡總統始終拚政治搞鬥爭,民國107年(二○一八年)人民用選票唾棄民進黨;不做好前述四件事,人民不會相信蔡政府拚經濟,民國109年(二○二○)會再用選票教訓民進黨。






工作?薪水? 年輕人要發展機會


2019-04-16 00:28 聯合報  李家同/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新竹市)
台灣目前只會做手機,還無法做出基地台設備。圖為NOKIA 5G基地台。 記者許正宏/攝影

有很多人認為我們國家的年輕人多半希望有更好的薪水,但是也有很多年輕人的薪水不錯,卻對社會相當失望,他們總覺得國家應該給他們更好的機會來發展才能。
前幾天,一位學生跟我說,他和美國一家大公司的工程師糾纏不清,他早就告訴那位美國工程師犯了一個錯,可是對方就聽不懂,他只好證明給他看。他告訴我,他和這家大公司有很多來往,發現這家世界有名的公司,裡面的工程師也沒有什麼特別。
另外一位學生常去外國,因為他要負責採購很多外國生產的設備。他也接觸相當多在有名大廠工作的外國工程師,可是他發現這些工程師和他的程度差不多,那些工程師懂的東西,他也都懂。有的時候,他發現他懂的東西比那些工程師還要多,他因此非常感激他在台灣所受的大學教育。可是他又很羨慕那些工程師,因為那些外國工程師有機會做很複雜的研究發展工作,也因此可以發展出世界有名的設備。而他雖然能力不差,可是沒有這種機會。
我的學生們常常有一種感覺,那就是很多外國大廠能有非常好的成果,並不是因為裡面的工程師極有學問。他們一致認為那些大廠的工程師多半也沒有什麼特別,僅僅是那些公司有野心、肯接受挑戰、肯投入大量資金、有耐心,所以能夠成功。
我們國家絕對有足夠相當不錯的工程師,也都非常希望能做很難的研發工作。問題是,十分有挑戰性的研發需要很長的時間,也需要有人肯投入大量資金我們都知道通訊工業的重要性,我們應該問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瑞典和芬蘭都有很高級的通訊公司?他們都掌握了基地台設備,瑞典從來沒有什麼有名的手機品牌,可是卻能向全世界推銷他們的基地台設備。瑞典的人口是一千萬人,我們人口是他們的兩倍多,可是我們只會做手機。這絕對不是因為我們的工程師不夠努力,而是他們沒有機會
我們的大學培養了不少人才,可是很遺憾的是,我們並沒有很多非常高級的工業,這是很可惜的事。對於全國很多有能力的年輕工程師來說,他們的確有雄心壯志,也肯努力,但我們國家社會沒有重用他們,使他們有志難伸。在過去,年輕人能夠有工作做,有薪水拿,就會很滿意。希望政府知道,時代不同了,現在很多年輕人並不是沒有工作,也沒有埋怨薪水太少,而是希望他們能夠做更有挑戰性的工作。如果政府本身野心不夠,耐心也不夠,很多的年輕人會感到非常失望的。





蔡賴囚犯賽局 合作絕望


2019-04-16 00:25 聯合報  方復權/國際貿易(台中市)
蔡英文總統表示,「賴清德必須先證明自己可以被支持」,更提醒他身為一個政治人物,要領導國家、要承擔責任,「誠信是最基本的條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總統蔡英文和前行政院賴清德的總統初選之爭,實證賽局理論中「囚犯的兩難」的困境。截至目前的發展,兩人之間的合作或沉默(不揭發對方)已完全絕望,只為個人勝出做最大的考量。
賴清德對總統初選時程延後不滿,指「蔡英文總統民國105年(二○一六年)獲得的六百多萬選票已經分散」,並呼籲蔡總統要求網軍停止對他的攻擊。蔡總統的幕僚則強調賴清德對支持蔡總統出爾反爾,以及對總統做不實指控,不是「典範初選」。隨後小英總統親上火線,除了藉由稱讚回鍋閣揆蘇貞昌的表現,來壓制、貶抑賴清德,更親口質疑賴清德的誠信問題。然而,蔡總統過去曾痛批馬前總統兼任黨主席,選舉時也承諾當選後不會兼任,結果還是背棄承諾,兼任黨主席。
平心而論,蔡賴兩人都只是凡人,這一局到現在,即便頭過,也是傷痕累累,身體很難過。同為黨員的總統和前行政院長,照理說應該是水乳交融,團結一心。如今為了爭奪大位,只見政治算計、不見一義說什麼顧台灣、為人民、搞典範,說穿了只不過是鏡花水月





別怪賴清德 誠信算什麼


2019-04-16 00:23 聯合報  胡坤/退休人員(南投市)
總統幕僚質疑賴清德:政治人物誠信竟有有效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許多人批評賴清德不守誠信,說不選總統,卻還是出來了。
其實在政客眼中,誠信,算什麼
蘇貞昌說不再選新北市了,還是在神明面前講的。可是,他不但又參選新北市長,還在敗選後再回鍋當行政院長,有誠信嗎?
小英在就職時宣誓為中華民國總統,可是她不管對內對外都自稱為「台灣總統」。對於年金改革,她表示該改的都要改,可是最先會倒閉的農保、勞保改了嗎?不但沒改,還不斷的加碼撒錢。有誠信嗎?
陳吉仲在林聰賢請辭時,信誓旦旦說要和長官同進退,可是他不但沒退,反而「取而代之」,當了農委會主委。有誠信嗎?
雖然先哲有言;人言為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但在今日,誠信算什麼?越是無誠信,官做的越大。所以怎可苛責賴清德?







2020 庶民政治關鍵元年?


2019-04-16 00:22 聯合報  蘇復興/大學教師(高雄市)
高雄市長韓國瑜在美國洛杉磯演講,現場促選總統聲音不絕於耳;韓要華僑「明年1月11日一定要回台灣投票」。 特派記者王慧瑛/攝影

春暖花開的時節裡,韓國瑜造訪洛城,當地僑民對他所展現的熱情恰和加州的氣候成了正比。洛杉磯機場的第四航廈出口附近上演類似大進場的橋段,接機者亢奮和滿足之情全都寫在臉上。
透過在地的媒體美天電視的轉播畫面,我注意到數名接機者拉起了一幅巨大橫聯,上面寫著:「拯庶民於水火,惟君一人」。這是參考《孟子梁惠王篇下的典故所撰寫,原文是「孟子曰:『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為將拯己於水火之中也。』」孟子所敘述的是賢能君主拯救黎民,使其免於苦難的故事。我推斷製作橫聯的人士顯然是深諳歷史脈絡,而且掛念台灣前途,遂有這樣的神來之筆。
從韓氏與波士頓、洛杉磯僑民的互動之中,我們不難發現這群俊彥之士雖然已在海外落地生根,但卻心繫故土,台灣仍然是許多人魂牽夢縈的掛慮。王國維的詩句「杜鵑千里啼春晚,故國春心折」或許可以描繪他們的熱切心境於一二。正因為有這樣強烈的希望投射,難怪原本屬於聯誼性質的宴會一再淪為準參選人的加冕典禮,欲罷不能。
我不知道韓氏最終是否會聽見英美人士所謂的「號角的召喚」,挑起競逐大位的重擔;我也不知道「韓流」是否只是一個代名詞,眼前的人潮盛況最終只會落得海市蜃樓般的虛擬實境。但我確定的是,韓氏訪美期間的所言所語,頗有值得玩味之處。
仔細閱讀他在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的英文講稿,我們不難窺見他熱切想要傳達民本思想和庶民政治的理念他深信人民才是構成邦國的主體,「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他講求利用厚生,讓庶民百姓可以豐衣足食。他再度提到「台灣安全,人民有錢」的八字箴言,看似空泛,但是管子牧民篇曾經說道:「民惡貧賤,我富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這似乎和他的主張不謀而合
韓氏在演講中不忘強調很重視兩件事情:走向人民和走向世界。他回憶自己曾經是一介庶民,盼望掌握權力者可以為人民謀求福祉,如今身在公門,不免特別關愛社會的弱勢團體。他認為台灣人民的最大夢靨是遭到邊緣化,甚至出現兵戎相見的場面,因為沒有人想要存活在混亂和不安定的狀態之中。為此,台灣不宜自絕於舉世的任何國度之外。
從各種跡象研判,民國109年(二○二○年)或許可望成為台式民主脫胎換骨,逐漸揚棄民粹主義,進而以良性的庶民政治取而代之的關鍵元年前述拯庶民於水火的橫聯透露了海外僑胞和島內公民望治心切,但卻時不我予的焦慮情緒;它訴求的對象不應只限韓氏一人,而是任何居廟堂之高的政治人物。為此,我不免衷心期盼,未來的主政者必須具備寬闊的視野和深邃的洞見,有能力帶領廣大人民邁向免於恐懼,不虞匱乏的應許之地。

林中斌/中美《注定一戰?》 否!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重磅快評】郭台銘考慮選總統,藍綠怎接招?
◆  周行一/美國能強大多久?

◆  洪蘭/AI時代 人文素養更重要
◆  楊志良/社會福利該不該排富?
◆  嚴震生/盧安達種族滅絕25周年的省思
◆  王文華/為什麼閉關、放空、沉澱沒長效?
◆  沈呂巡/台灣關係法40年,助選總統嗎?
◆  馬凱/「自由貿易經濟特區」是什麼?
◆  劉維公/在城市坐下來的基本權利

◆  王健壯/想想美國那些總統的故事
◆  葉銀華/為保戶得罪股民?
◆  方祖涵/運動賭博商機與危機
◆  薛承泰/台灣生育率世界最低?
◆  盛治仁/NCC罰媒體…God bless Taiwan
◆  黃介正/《臺灣關係法》四十周年
◆  陳亮恭/長照可否共享經濟?







林中斌/中美《注定一戰?》 否!


2019-04-15 23:57 聯合報  林中斌(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
一年前的4月4日,川普政府丟出了第一份針對中國的貿易制裁清單,中美貿易戰的炮火正式擊發,接續一整年,戰局變化主導了全球經濟與資本市場的風向。如今,正好就在一年後,川普又傳達一個明確的訊息,他的貿易戰還沒有打完。 (路透資料照)

兩千多年前希臘有兩強權對峙。民主的雅典國力日盛,但非民主的斯巴達已稱霸百年。兩邊國王是好朋友,不願打仗。然而黑死病蔓延,雅典文武全才的明君Pericles救人而喪命,兩邊盟友又各恃後台強大鼓譟挑釁。雅典民粹狂熱。於是大戰爆發,卅年後,雅典亡國,斯巴達慘勝,但七十年後也被馬其頓所滅。悲乎!
亡國之前,雅典大將修昔底德遭民粹政府放逐,以自由之身走訪各國廣蒐兩國征戰資料,寫成千古不朽歷史名著The Peloponnesian War
民國104年(二○一五年),哈佛大學名教授艾利森倡論之前冷僻的修昔底德陷阱一詞,而且半預言式的關注到較勁的中美兩國未來,《注定一戰?》是他民國106年(一七年)出版的暢銷書,引發全球熱烈討論。
艾教授收集了過去五百年十六件上升強權與在位強權對峙的案例,發現十二件爆發戰爭,只四件免難。雖然他的書名是問句,但他傾向中美注定一戰。
他忽略了六個層面:
近年中國外交。民國38至68年(一九四九至七九),中國窮困、落後對外用兵六次。民國68至108年(七九至二○一九),美國對外用兵七次,占領兩國;前蘇聯及俄國對外用兵五次,占領三國;中國開始崛起,對外用兵,無。為何?
古來中國兵法老子說:「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打仗不吉祥,窮弱不安,才打;富強自信,避打。孫子說:「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流血的勝利才是最好的。而克勞賽維茲西方孫子|說:「戰爭是暴力推到極致。」要獲勝,不惜大量流血。
孫子說:「無邀正正之旗,無擊堂堂之陣。」北京避免對強大美國「攖其鋒」起正面衝突。所以貿易戰一再退讓以自保而「徐圖之」。
民國103年(一四年)初,習近平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說:「中國沒有實施修昔底德陷阱這種行動的基因」。
西方案例偏頗。艾教授十六件案例侷限於注重戰爭暴力的西方及洋化的日本。他把研究局部歷史和地理的結論推廣到中國,跨越了巨大邏輯的鴻溝。真危險!他去年在北京清華大學演講才知道宋朝曾與遼、金避戰許久的歷史案例。
核武相互毀滅。艾教授四件未陷落戰爭的案例中有上世紀美蘇冷戰。眾所周知,原因是雙方各有毀滅對方數次的核子武器。今日中國有潛艇發射的洲際飛彈。即使川普以他發展的小型核彈子攻擊中國,核戰節節升級,結果是自殺。
北京有大戰略。北京大戰略由「不戰而主東亞」(民國93年(○四年)十一月七日《聯合早報》訪問)演變為「不戰而主歐亞非」(民國106年(一七年)八月《撥雲見日》)。北京工具為經濟、文化、外交等超軍事手段。其手法為民國71年(八二年)五月鄧小平制定的「鬥而不破」。今日西方以「債務陷阱」、「新殖民主義」指責北京之外,束手無策。
擦槍不再走火。現代高科技讓國家領導人即使在度假時也可以即時掌控與他國衝突的現場而可隨時命令自己軍隊停火。民國3年(一九一四年)歐戰在各國領袖不願開打下仍然爆發的狀況不再發生。中日釣島衝突七年來未走火即為實例。
中美《注定一戰?》

名家觀點/推動產業創新 政府要換腦袋

名家觀點/推動產業創新 政府要換腦袋


2019-04-16 02:37 經濟日報  曹承礎(作者是台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全球政府都在談創新,也都為創新企業帶來的顛覆影響傷透腦筋。政府希望藉由創新帶動產業走出新價值、打造新商機;然而,新商業模式既無法用舊法令來規管,也勢必引起市場既有存在者反彈,這問題不僅在台灣上演,全球各國亦若是。顯然,政府若想走出新格局,就必須找到創新與衝突的平衡點,希望創新,就必須解決衝擊,如果政府不想解決,產業就只會走進死胡同。
近月,交通部接連公告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103條之1」、「發展觀光條例第55、55-1」修正草案。市場憂心這兩個修正案是否針對 Uber、Airbnb等業者而來,也關心法規的修正是否會影響台灣共享經濟產業的發展
先不談產業、業者和法規,政府該回歸最核心的問題:我們真的想迎接創新嗎?若成日高喊創新,為何無意解決帶來的衝擊、面對衝擊造成的後果?最後恐徒勞無功。美國在提出全球數位經濟浪潮議題的時候,便已意味在創新不斷發生時,勢必對傳統商業模式與市場會帶來衝擊,政府必然是面對挑戰受影響最艱鉅的一方,但有為的政府就應該要有這樣的認知。
以Uber為例:兩年前,Uber修正經營模式,重回台灣市場,殊不知兩年後的現在,政府又重新修法,限制租賃車一小時只能載客一人。在市場眼中,Uber的存在對計程車產業帶來了衝擊,迫使政府開始思索限縮租賃業者,但政令一出,受到限制的恐怕不只Uber,而是原本即已存在的租賃車市場。
政府的出發點,是減低對現有計程車業的衝擊。政府何不換個角度思考:如果Uber、計程車司機努力跑車之後擁有的收入、繳的稅都一樣,為何計程車司機不願投入租賃車業、寧可沿用傳統的方式跑車?
再從地理位置來看,台北到處都可以招攬到計程車,也隨時叫得到  Uber,但出了大台北市中心,乘客便很難在路上攔到計程車。在這些計程車稍微少一些的地方,租賃業者有沒有存在的必要?新法規出爐後,會不會對台北以外地區的交通產生衝擊?
創新若真能為舊產業帶來新活水,付諸實行就非往前不可。觀察全球政府動態,歐盟算是做得相當不錯,各成員國都有不同的法規管制,但歐盟鼓勵成員國取得平衡,不要打壓創新。
歐盟建議歐洲各國以從屬性」、「勞動性質」和「報酬三個重要原則來判斷共享經營,政策傾向於管理協作經濟活動;正因為重視開放與管制平衡,市場預估:民國114年(2025年),歐盟共享經濟平台有望創造逾800億營收及近5,700億歐元交易額。
全球都在談數位經濟,而共享經濟商業模式正是數位經濟的一環。台灣想在數位經濟的發展上扮演一定角色,就不該輕易在共享經濟發展的路上慢半拍。面對創新,政府一定要有新思維,創新不可能將科技排拒在外;若政府過分保守,台灣產業發展很容易走進死胡同,無法跟上世界潮流向前邁進。

曹承礎

美國伊利諾大學電腦科學博士。現為台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專長項目為創業與創新、數據科學/分析(含電子商務、健康照護、金融服務等領域)及資訊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