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5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梅克爾砲轟川普 歐美裂隙加大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7499/web/

◆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正在打造綠版的「黨國體制」
◆  聯合報黑白集/拚內需只剩發紅包
◆  經濟日報社論/梅克爾砲轟川普 歐美裂隙加大






經濟日報社論/梅克爾砲轟川普 歐美裂隙加大


2019-03-05 01:1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德國總理梅克爾日前在慕尼黑舉行的美歐年度安全會議上,公開抨擊川普蔑視全球多邊協商、損害盟邦關係,讓川普上任以來的美歐裂痕正式浮上檯面
二戰結束以後,美國霸權和美歐團結是維繫全球政經金融體系的兩大支柱,雙方並互為奧援國際貨幣基金秘書長永遠是歐洲人,世界銀行總裁則一定屬美國。民國79年(1990年)代大陸爭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美歐聯手拒絕給予大陸市場經濟地位,並強迫朱鎔基簽下了單方面承諾不得限制大陸產品出口的不平等條款。美國的軍事霸權凌駕各國,但是龐大的軍費也讓美國無力大舉援外。民國107年(2018年)全球官方對外援助中,美國僅占15%,歐盟則達55%;也就是,當美國花大錢建立軍事強權的時候,歐盟各國就肩負起援助第三世界的責任,鞏固了當地的西方霸權。
當然,美歐關係也不是一直水乳交融:民國84年(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前後,美歐為了農產品貿易、服務業開放而僵持不下;民國104年(2015年)歐洲國家不顧美國反對,紛紛加入北京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但美歐過去的紛爭衝突,最後總是能夠峰迴路轉。不過,川普上任以後,原有的裂痕日益擴大,而且趨向一種結構性和長期性的分裂。民國106年(2017年)美國退出巴黎氣候變遷協議,歐盟立即聯合加拿大、中國大陸和印度,組建氣候行動多邊部長會議Multilateral Ministerial on Climate Action),取代原由美國主導的主要經濟體論壇Major Economies Forum)。民國107年(2018年)5月,美國宣布單方面退出與伊朗的去核協議,並將制裁所有和伊朗往來的各國企業,歐盟遂在英法德三強的主導下,於民國108年(2019年)1月創建貿易交易支援系統,繞過被美國監管的現有國際金融交易體系,保護與伊朗做生意的歐洲企業,不受美國政府監管和報復。民國108年(2019年)2月德法兩國又正式宣布啟動新一代戰機的發展計畫,全面排除受美國專利和法令制約的技術和零組件,並開放所有歐盟會員國加入。一個由歐盟主導、獨立於美國之外的國際系統已隱然若現
以德法為首的歐盟國家開始思考在現行國際政經金融體系外另立門戶,當然與川普上任以後任意行事、踐踏國際規則有關,但也有更深層的結構因素
首先,儘管英國即將脫歐,但歐盟現今總體經貿實力足與美國匹敵,因此已不再事事以美國馬首是瞻。尤其,經歷民國97年(2008年)以來的一連串危機,歐洲人普遍對美國引領全球的財經貨幣政策產生質疑,認為美國是禍首,歐盟卻承受苦果。因此在民國102-106年(2013-2017年)美歐談判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時,歐洲各地都爆發不同規模的反美示威。
其次,基於二戰慘痛教訓和歐盟本身多國整合的屬性,歐盟極度強調多邊協商、堅守國際法律、尊重現存制度,並對戰爭和軍事行動抱持極為謹慎的態度,與美國迥異。因此,針對現在國際貿易和金融體系的缺陷,歐盟主張體制內改革,反對美國逕以雙邊談判、甚至單方面政策遂行目的。
最後,面對大陸的崛起,美歐態度也相左
歐盟樂見美國施壓大陸遵守國際法和各項承諾,但是,就地緣政治而言,大陸對歐洲不具任何直接的威脅;就全球競爭而言,大陸也沒有在軍事和外交結盟上,全面挑戰西方霸權。尤其,大陸的崛起代表一個單一大市場的形成,對歐洲企業和投資者極具吸引力。因此當美國決定全面抵制華為、甚至封鎖對大陸科技交流的時候,歐洲國家和企業的態度是猶豫而裹足不前。
目前歐洲建置不受美國掌控系統的努力才剛剛開始。如果接下來,川普民國109年(2020年)連任成功,美國持續罔顧國際規則和盟邦立場而獨斷作為;歐盟能克服英國脫歐危機,完成進一步整合;大陸對內改革,對外遵行國際規範,那麼美歐分裂可能加劇,國際政經金融體系亦可能走向分裂和多元發展的不歸路。







聯合報黑白集/拚內需只剩發紅包


2019-03-04 23:5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勞動部日前表示,暖冬遊補助帶動就業市場,但多數業者不認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繼「暖冬」後,交通部又祭出「春遊」方案補助國內旅遊。暖冬足足花了廿一億元,春遊又要花上八億多。到底有多少效益,讓人懷疑。
為了拚選舉,政府猛發紅包。老農津貼從每月七千六百多元加碼到近八千元,計得增加卅億元預算。蔡總統接見計程車業者,一聲令下,以補助計程車汰舊換新為名,估計又將花掉八十億。僅這三項政策,就掏了國庫一四○億元。
一四○億占一年歲出不到一趴,看似不多;但和「年金改革」一比,即顯得無限諷刺。銓敘部估計,年金改革後,前年計省五十二億元,去年省一○五億元。亦即,年改一年半省下的錢,幾乎被這三個紅包吃光光。
民進黨會說,這些錢是「花在刀口上」,或「補助弱勢」;但真的是如此嗎?老農津貼每逢選舉就加碼,幾成例行公事。計程車換新車,蘇貞昌在立院答稱僅適用「換新」,未必要「汰舊」;若舊車流入二手市場,空汙問題勢必更嚴重。而旅遊補助亂象叢生,許多業者拿不到錢,抱怨連連。
這些補貼政策,說得好聽是擴大內需、協助弱勢,實際上是政策買票,並掩飾施政不力、經濟蕭條的事實。農民抱怨農產品產銷失衡,發錢;旅遊業叫苦連天,發錢;景氣不好,開計程車的多了、搭車的卻少了,還是發錢。
發錢雖直接,卻也暴露政府的無能和不負責。選戰已經開打,若民進黨除了發錢就沒有新招,看來凶多吉少。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正在打造綠版的「黨國體制」


2019-03-04 23:5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政府近期的決策和施政,偏歧趨勢相當明顯,已逐漸忘了社會大眾的需求。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總統上台後,民進黨政府以「轉型正義」為名,採取了一連串措施清算國民黨在威權時代黨國體制的「罪行」。成立「黨產會」追討黨產,成立「促轉會」回復歷史正義等,均因此而發。但檢視民進黨政府最近的種種施政作為,從政府機關用人及運作的「黨派化」,國家預算胡亂用於政策買票,乃至連選舉公投民意都一再踐踏,也讓人看到綠版「新黨國體制」的興起。
從民主發展的角度看,這對台灣是一個嚴重的警訊,不容忽視。原因是:第一,蔡英文在民進黨九合一慘敗後,顯已喪失了主政初期的理想性,轉而以鞏固政權為目標,越發不擇手段。第二,蔡英文對政府機構的掌控,已完全不顧行政中立的原則,許多中立及獨立機構均遭「黨派化」染指,用人唯私的情況也愈頻繁;第三,目前的朝野競爭,已從民主與經濟發展的追求,窄化成為兩岸關係之鬥,這對台灣政經發展的本質極為不利。
蔡政府近期的決策和施政,惡化及偏歧的趨勢相當明顯,理性幾已被撇在一旁這些作為,可從三方面觀察:第一,國家機器的「政黨化」:蘇揆日前提名李進勇為中選會主委,這不僅是蔡政府「敗選者聯盟」又添一成員,更是把黨派帶進獨立機關,違背了過去此一職務皆由無黨籍或超黨派人士出任的民主精神。事實上,前中選會主委陳英鈐就是一個親綠色彩強烈的不適當任命,包括將促轉會搞成「東廠」的張天欽,讓監察院「御史大夫」形象淪為政治鷹犬的陳師孟,在在破壞了政府體制。
不僅如此,蔡政府用人更違背「用人唯才」或「權責相符」的原則。例如,任命大批黨政親信擔任政委,並在各部會安插「機要」人員,藉此控制各部門決策符合民進黨的路線和需要。在這種情況下,行政人員的專業理性遭到封殺,也因此,行政部門充斥奉承上意的政策決定,而不在乎國家的需要
第二,國家資源的濫用:民進黨過去常批國民黨政府「慷國家之慨」,但蔡政府對此之癖好,卻更勝於藍。最近除了老農津貼的加碼,蔡政府還繼續追加全民旅遊補助,推出計程車汰舊換新補助,研擬降菸稅討好癮君子。同時,在眾人皆曰不宜聲中,決將《產創條例》的租稅優惠延長十年。簡言之,民進黨在野時反對的事,它執政時不僅完全照做,甚至猶有過之,也將它自己喊過的「賦稅正義」、「分配正義」、「世代正義」的口號完全拋在腦後,僅著眼於黨的短期利益
第三,民主精神的喪失:蔡政府除了把民進黨的利益看得比國家的利益重要,更嚴重的是,它也逐漸忘掉了社會大眾的需求和渴望。例如,蔡總統以「國家隊」的名義成立了多家新公司,動用的是公共資金,填塞的卻是自己的人馬;更可議的,是利用「民營」的幌子,規避一切監督在蔡英文「謙卑再謙卑」的說法破功之後,她便不再偽裝,一路蠻幹。面對錯誤的能源決策遭三項公投否決,她乾脆直接踩過民意,置之不理;當民進黨選舉崩盤,她立刻重用敗將,賞各地一個耳光;當民眾期待政府拚經濟,她立刻反手攪亂兩岸關係,逼迫民意投降。
民進黨的台獨走向,常被外界形容為「借中華民國之殼上市」;但從今天的發展觀察,情況其實更糟。蔡總統不像賴清德那樣把「台獨工作者」掛在嘴上,她卻是用比「借殼」更凶猛的方式在蠶食國家:包括揮霍台灣從困頓中堆疊的經濟基石,摧拉台灣人民自豪的民主體制,裂解台灣社會好不容易建立的互信和融和。如果國民黨在威權年代有過執政黨「一黨獨大」的黨國體制,今天民進黨政府打造的綠版黨國體制也不遑多讓,八爪章魚般控制著整部國家機器這正是台灣倒退的進行式

【重磅快評】林黛玉吃酸梅補身體 韓國瑜力戰神隱少女

◆  【即時短評】國民黨太陽向禿子借光 不如自己發光
◆  【重磅快評】朱立倫會韓國瑜 路過台南可曾想到賴神?
◆  【即時短評】朱立倫會韓國瑜 不失分就是加分
◆  【重磅快評】王金平說「只做一任」的政治解碼
◆  【重磅快評】鬆綁山林前 山友須先為自己安全負責任
◆  【重磅快評】林黛玉吃酸梅補身體 韓國瑜力戰神隱少女

◆  【重磅快評】藍軍留徵召多條活路 選到底唯剩死路
◆  【重磅快評】邱吉爾打張伯倫 剖析小英兩岸論述新策略
◆  【即時短評】三波國旅方案變變變 觀光局閉門政策找罵挨







【重磅快評】林黛玉吃酸梅補身體 韓國瑜力戰神隱少女


2019-03-05 09:18 聯合報  主筆室
高市長韓國瑜(左)昨天召開第一次兩岸工作小組會議。本報資料照片

高雄市長韓國瑜自星馬返台三天沒露臉,民進黨怒急尋人,台獨理論大師林濁水譏韓沒得感冒就練龜息大法,體虛堪比林黛玉。相較大年初四華航罷工如此國家大事,小英化身神隱少女三天,不見綠營追問安危下落,可見民進黨人果真偏愛韓土包甚於蔡英文。
韓國瑜自認身強非黛玉之身,但比起處境還真有些同病相憐。紅樓夢除了講愛情,更是個貴族豪門裡不同利益集團爭奪主控權的故事,為替兒子賈寶玉成就金玉良緣的王夫人,聯手親妹薛姨媽,排擠林黛玉;還有個趙姨娘為助庶子賈環出頭,想藉除黛玉毀寶玉。林在《葬花吟》裡自況「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比諸韓國瑜日日被民進黨人言語霸凌、行政阻絆,且因功高震主遭藍營老天王嫌忌,二人都屬身在險境
民進黨拿韓國瑜健康多所影射,無非想形塑一種既成印象病包子無力治國。沒想卻演成一齣恃強凌弱,吃銅吃鐵拿公帑不辦事的權貴,暗算為百姓肚皮賣命打拚的人民英雄。結果韓閉關網路聲量爆棚,line粉絲數衝破五十萬,這讓用盡手段才跨過卅萬門檻的辣台妹飲恨,再次嘗到豬隊友相送的苦果。
黛玉為報寶玉前世澆灌之恩投胎,淚盡恩還便離世,巧的是,消耗韓國瑜光環的正是栽培他的國民黨。蔡政府打壓成就韓流不衰,也使得不爭氣的國民黨竟有一人救全黨的投機想法。藍營天王及一干幫眾糾結在爭大位的營私算計,拉韓卡韓兼有之,人民英雄一旦身陷權鬥爭位戰,不知還能保有幾分感動人的力量。
韓國瑜熱愛的國民黨不思振作,小英的豬隊友也是一盤散沙。蔡沒有神隱少女卡通裡的白龍助其脫困,連任之路極其艱辛。她企圖依峙美日抗中拉抬聲勢,怎料得川普亟需收割美中貿易談判果實,安倍寄望中日關係改善,拒絕台日安保對話。一頭熱的她倒像成了被美日反中右派操弄的棋子。
小英的豬隊友拿酸梅伺候韓國瑜,非但未能挫其心氣,還被韓宣布登陸交流反將一軍。林黛玉沒吃到天王補心丹,心病難醫,但韓國瑜終究比她有底氣,吃酸作補,愈挫愈勇;且見他唇紅齒白現身,可想三月底韓流再次出擊會給小英的兩岸政策帶來多大壓力。
韓國瑜愈是壓制蔡英文,最開心的莫過一旁虎視眈眈的柯文哲。神隱少女用盡心機,卻落得與民意護持的林黛玉及怪醫阿伯兩面苦戰,這結果只說明一個簡單的道理始作俑者,自食其果






【重磅快評】鬆綁山林前 山友須先為自己安全負責任


2019-03-05 09:32 聯合報  主筆室
行政院要鬆綁登山限制讓民眾親近山林。本報資料照片


精力無窮的政務委員張景森最近對登山管制很關心,認為登山客批評政府「管太多、管太嚴」有理,沒有必要從「安全、救難」的出發點實施山岳管制,應該正面些,鬆綁不合理的規定。
張景森的戶外素養是蔡政府的前段班,有「健腳級」以上的功力;一般遊人參觀福山植物園,多自宜蘭開車直抵植物園大門口,張景森則是背個背包自烏來入山,翻過雪山山脈好幾個山頭前往;登山界未必喜歡這個官員,但承認他對登山、戶外有相當瞭解。
不過,張景森此次鬆綁山林的談話,雖然大方向正確,但強調戶外運動就是挑戰風險,不能把「安全」無限上綱,不贊成以「危險」的理由限制人民登山活動…,這話山友愛聽,但是只講了一半;現況是山區有任何意外,都要公部門救援,把自己應負的安全責任轉嫁給公部門,山難救援,甚至國賠都被認為是政府該做的,之後花費必然轉嫁給納稅人,這道理說不通
山區管制應該鬆綁,但前提是責任分擔觀念要明確,山友應先有為自己的決定負責的認知,再來談山區管制鬆綁。山友入山前必須做好充分的自我安全準備,包括路線、裝備、撤退周詳策劃;當然,也可透過保登山險來分攤風險,這是登山客的完全責任。登山客要求政府鬆綁山林,要享受進出山林完全的權利,得先建立負完全責任的認知。
上月25日甫獲得民國108年(2019)奧斯卡最佳紀錄片金獎的「Free solo」,記錄攀岩怪傑哈諾徒手、無護具、無繩索攀爬優聖美地國家公園酋長岩經過;酋長岩90度垂直地表,岩高1千公尺,是已知地表最難攀爬的岩壁之一,有任何閃失都必死無疑哈諾堅定的說「萬一失手,也是我的決定,我負完全責任」
台灣山友經常引用優聖美地的作法:任何人想攀岩、登山都可以,無須任何聲請、文件,政府不禁止…。可惜台灣山友只引述前半段,省略了後半段精髓「政府不保護,每個人必須為自己人身安全負責」因為權責不清,造成政府管也挨罵,不管也挨罵的局面
「人在山中便是仙、攀上山頂我為峰」,山永遠張開雙手歡迎遊人,尊敬它之後,再談人與自然。






【重磅快評】王金平說「只做一任」的政治解碼


2019-03-05 14:16 聯合報  主筆室
宣布投入國民黨總統初選的王金平說自己當選「只做一任」,還說自己是最能團結國民黨的人。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宣布投入國民黨總統初選的前立法院長王金平,說自己當選「只做一任」。過去曾經承諾只做一任的,不只王金平一個,但依法我國下至鄉鎮市長上至總統,任期保障就是得連任一次,為何總有人願意「只做一任」?這當然有背後的政治意義。
「只做一任」的政治「明碼」,第一當然是證明自己不戀棧權力;第二則是顯示自己的能力,可以在一個任期就可以把想做的事情做完;第三,則是昭示自己「世代交替」的決心。如此有能力、有遠見,卻沒有權力慾,當然也就是很好的政治號召。
不過在這「明碼」的背後,「密碼」又是什麼?恐怕就不足為外人道了。第一種狀況,其實是參選者和其他政治人物的「暗盤」,只做一任,就交給另外一人,如此一來,就可以避免遭到自己人掣肘和窩裡反。
這樣的例子,曾經發生在民國79年(1990年)李登輝參選總統,和民國90年(2001年)鄭永金參選新竹縣長。當年李登輝選總統,由於在國民黨內地位不穩,因此向林洋港承諾「只做一任」;同樣的,民國90年(2001年)新竹縣長之爭,鄭永金也曾在當時國民黨主席吳伯雄面前簽下「只做一任」的承諾書,任期屆滿就讓給邱鏡淳,以爭取支持。
只不過這兩個例子,最後都以當事人打破承諾,還是競選連任作收顯見這種承諾,對於政治人物而言,只能算是權宜之計而已
至於第二種狀況,可以稱為「死馬當活馬醫」模式:在當選機率不高的情況下,一方面讓黨內其他有意參選者保持四年後可參選的懸念,也對一般選民宣示自己破釜沉舟的決心。畢竟當選機率不高,只有一任,也比當選不了來得好。
只是這樣死馬當活馬醫的宣示,綜觀過去歷史,成功的例子幾乎找不到。去年原本宣稱要參選台北市長的呂秀蓮,就宣稱自己只當一任,結果連登記都沒有。民國105年(2016年)洪秀柱選總統,說自己只做一任,結果沒能撐到登記就被「換柱」。更慘的是民國95年(2006年)台北市長選戰,宋楚瑜不但宣稱只做一任,還說是「封刀之作」,加碼選不上就退出政壇,結果也只拿到5%的選票。
王金平是屬於哪一種?從各種民調看,目前在國民黨的初選裡,王金平並未居於領先地位,雖說未必不能出線,但這番宣示,還是有濃濃的「背水一戰」味道。至於「讓韓國瑜接棒」,恐怕也是拉攏「韓粉」支持居多。
只是無論就韓國瑜本人或韓粉而言,若要參選,乾脆這屆打鐵趁熱,何需再等4年?更何況,從過去李登輝和鄭永金的例子來看,一旦當選,這種承諾就一文不值,若要打破,誰也拿他沒辦法。解開了這個密碼,對於政治人物為何前仆後繼,承諾「只做一屆」,也就一目了然了。







【即時短評】朱立倫會韓國瑜 不失分就是加分


2019-03-05 14:17 聯合報  記者李光儀╱即時報導
高雄市長韓國瑜(左)去年競選時,時任新北市長的朱立倫(右)曾站台輔選。 報系資料照片

朱立倫下午將拜訪高雄市長韓國瑜,這當然是充滿濃濃政治意味的會面。雖然未必對總統大選格局造成決定性的影響,但至少就國民黨的黨內初選而言,還是有相當程度的宣示作用。
首先就最明顯的效果來說,如今「韓流」已成台灣政壇不可忽視的現象,民進黨和柯文哲都尚且必須分別透過「打韓」和「蹭韓」爭取聲量,對國民黨而言當然更是如此。朱立倫做為國民黨總統初選的參與者,此時當然不會放棄這樣的舞台,擴大自己的支持聲量。
其次就檯面下的動機來看,此行不無「破冰」兼「闢謠」的用意。不久前,韓國瑜的核心幕僚與親王金平名嘴接連爆料,說韓國瑜「不可能挺朱立倫」,還說韓朱兩人在市長選戰時曾有嫌隙。這些政治動作,相當程度分化了韓朱關係。兩人會面,對於先前這些傳言,自然能產生若干澄清效果。
韓朱兩人目前一個是高雄市長,一個是沒有公職的準總統參選人,職務上交集不多,若認為兩人見面會有甚麼實質的成果,恐怕是過度期待;朱立倫當然不會白目的要韓國瑜支持自己,韓國瑜也不可能在會面時說自己總統初選挺誰不挺誰。
事實上,從整個選戰的大局看,韓國瑜此時也不太可能在總統黨內初選中偏袒或押寶任何一方。首先是對韓來說,保持等距才是累積自己政治資本的最好方式;其次是韓國瑜迄今仍未對是否參選總統明確表態,換句話說,在他明確表態甚至正式登記前,韓和朱、王、吳都是潛在的可能對手。朱立倫的拜訪,不僅僅是對朱有利,同樣有利於墊高韓國瑜的政治高度。
當然,必須關切的是,韓國瑜是吳敦義欽點去高雄選市長的,選戰過程又得力王金平幫助甚多,於情於理,韓國瑜都不可能因為一次會面就決定「挺朱」或「不挺吳王」,但朱立倫的政治動作,只要能凸顯韓國瑜「三不相幫」甚或「不反朱」,對於目前朱在黨內的初選情勢來說,就已是加分了。






【重磅快評】朱立倫會韓國瑜 路過台南可曾想到賴神?


2019-03-05 18:28 聯合報  主筆室
長朱立倫(右)今天下午專程到高雄拜會高雄市長韓國瑜,兩人熱情互動,直說是老朋友見面特別開心。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劉學聖攝影

台北市長柯文哲想做的事,今天被新北市前市長朱立倫捷足先登了,柯文哲想方設法想會一會高雄市長韓國瑜,不料天不從人願,柯韓會總是擦肩而過;朱立倫今天南下奇襲,順利見到了韓國瑜,熱情的場面雖嫌刻意了些,但總算順了朱立倫的意思過場,朱似乎又往民國109年(2020)跨了一步。
不過,藍營太陽們遠眺民國109年(2020)之際,和綠營對比,似乎比較不在意下星期就要登場的立委補選勝敗,更別提一旁虎視耽耽的柯文哲,誰才是真正贏家,恐怕在立委補選結束後還得重新計分排名
從肢體動作最能解讀政治人的心思了,朱立倫今天驅車南下拜會韓國瑜,韓國瑜比照之前見王金平的規格,先到市府門口迎接,朱韓相見,朱立倫明顯熱情許多,熱情集中灑注韓國瑜一人,又是擁抱又是搭肩,韓國瑜通透世情,豈不知朱立倫的來意。
果然,在兩人闢室會談後,韓國瑜主動說出了一部分朱立倫心中的話,他稱朱是總統參選人,又祝福他心想事成,但後面他又補了一句「手心手背都是肉」,難免破壞了一些氣氛,朱立倫自然要「喬」回來一點。
朱立倫接著一堆的補充說明,強調他和韓國瑜是好朋友,將來他做什麼,韓市長都會支持他,韓國瑜做什麼,他也會支持韓,並把韓國瑜套進「拚經濟拚建設、全力衝市政」的框架裡,用意淺顯不過。
人稱政治精算師的朱立倫反應機敏,這場朱韓會的鋪陳及成果,都差不多照朱立倫的預期達成,在藍營裡,除了韓國瑜,朱立倫的民調領先眾太陽,在民國109年(2020)賽局中自然舉足輕重,但和綠營要角對比,朱立倫目前對民國109年(2020)布局的興趣顯然大於即將來到的立委補選戰役,朱立倫如此,王金平、吳敦義又何嘗不是?彷彿認定民進黨延續九合一大敗的低迷氣勢,藍軍肯定可以坐等勝利果實掉下來。
朱立倫南下高雄,一定有經過台南,可否想過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他在綠營的民調中是遠遠領先總統蔡英文,朱賴彼此應有惺惺相惜之感;但蔡英文上月接受外媒訪問時宣布要尋求連任,賴清德心裡一百個不願意,仍是緊閉雙唇不說自己的態度,賴的心情,朱一定懂。 
面對即將來到的立委補選,賴清德一點也不敢大意,即使為郭國文拉票時不慎扭傷了腳,他還是如苦行僧般地四處為郭拜票,呼籲支持者千萬不要放棄民進黨,因為他很清楚,台南這場補選的重要性。
藍營太陽們對民國109年(2020)想太多,但對立委補選又做得太少,台南補選之於賴清德,何異於新北補選之於朱立倫?藍軍推出的鄭世維與民進黨的余天苦戰,鄭世維期盼菜販韓國瑜助陣,柯文哲則考慮出手扶余天一把,當過8年新北市的朱立倫有何感想? 






【即時短評】國民黨太陽向禿子借光 不如自己發光


2019-03-05 22:32 聯合報  記者陳洛薇╱即時報導
新北市前市長朱立倫(右)專程拜會高雄市長韓國瑜(左),兩人會談後走出貴賓室,韓國瑜還幫朱立倫開路。記者劉學聖/攝影


國民黨總統初選尚未鳴槍,天王們已經打得火熱,已宣布參選總統的朱立倫丟出「重啟核四」震撼彈,終於等到因緣俱足的王金平即將宣布投入戰局,攢錢持家的吳敦義以黨主席身分召集天王們為黨中央的土地公慶生,為參選總統「已經準備了卅幾年」的他雖未鬆口角逐大位,似也在等待天命。
民國109年(二○二○)總統大選,國民黨天王們勇於挑戰蔡英文,捨我其誰爭相表態,對照民國105年(二○一六年)天王們各自走避,力拱洪秀柱上陣卻又「換柱」的景況,著實諷刺。
九合一選舉狂掃十五縣市的佳績,讓國民黨嗅到了重返執政的機會,但這個機會,並非國民黨天王們創造的,而是蔡政府施政無能,盡失民心,還有韓國瑜不懼打壓堅定向前所掀起的「韓流」浪潮。這也正是為何國民黨天王們展現競逐總統大位的雄心,民調迄今不敵韓國瑜的原因,支持韓國瑜的選民,不等同於支持國民黨,甚至有許多人厭惡國民黨。
吳敦義自豪當初提名韓國瑜南征高雄並幫韓安排空軍,王金平賣力為韓國瑜動員基層組織,朱立倫則是將副市長李四川借將韓國瑜韓國瑜光復高雄,天王們個個有恩情。天王們為爭大位更競相拉攏韓國瑜,王金平說只做一任總統,意指下任總統換韓國瑜做;朱立倫擁抱韓國瑜稱「好朋友相互支持」;吳敦義保留徵召的一線機會,被認為是預留徵召韓國瑜的伏筆。
韓國瑜人氣超越藍綠,被視為最強總統參選人,據了解,韓陣營內部對於是否參選總統,也有不同意見,既然國民黨初選尚未展開,韓國瑜現在當然不需急著表態,持盈保泰,延長政治能量,為自己的下一步穩健鋪路,才是最重要的。
天王們急著跟韓國瑜借光,但韓國瑜不急於表態,一句「手心手背都是肉」輕鬆帶過,許多韓粉們也表態唯一支持韓國瑜。天下是自己打的,國民黨太陽們如果自己不夠強,只冀望「韓流」加持也難以勝選,與其跟禿子借光,倒不如自己爭氣努力發光

聯合筆記/當國旅只靠補助…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7499/web/

◆  少了核電 電價大漲怎解
◆  聯合筆記/當國旅只靠補助…
◆  老義工在斑馬線上被撞飛…9年了還在復健
◆  替產業找地 公有地就是解方?
◆  老外不斷驚嘆台灣燈會 屏東…點亮世界之光
◆  禮讓+重罰 還給行人安全
◆  駕駛人需再教育 政府聽到沒
◆  高嚷台日安保對話 盲目自嗨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當國旅只靠補助…


2019-03-05 00:41 聯合報  許俊偉
交通部觀光局研擬的春遊方案,計畫補助一般旅館500元,補助星級旅館1000元,引發非星級旅館業者強烈反彈。 圖/桃園市觀旅局提供


交通部預計近日公布春遊補助方案,這是繼去年暖冬遊、擴大暖冬遊補助後,第三波國旅補助蔡政府為刺激觀光,在短線操作嘗到量變的加分甜頭後,索性將國旅補助加碼成常態性但這不是放長線,不會釣到大魚,更不會帶來觀光軟硬體向上提升的質變
檢視一路以來的國旅補助,扣分爭議沒少過。去年原先是要振興東部觀光,源頭與地震和普悠瑪翻車事故有關,後來加碼增加高屏等縣市成了暖冬遊補助,當時就引發不少批評。
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後,交通部將補助方案延續到今年,再推擴大暖冬遊補助,但原本排除住房率超過五成的北竹桃,挨罵後改成「人人有獎」,再受外界負面評論,甚至有縣市業者認為所有縣市統統補助,恐排擠真正需要觀光刺激的縣市;不僅觀光業者感嘆補助是飲鴆止渴,無助骨子底的實質觀光提升,學者也認為撒錢治標補助,國旅補助結束後就會被打回「原形」。
還傳出有業者浮報房價、虛報溢領款項、以人頭詐領補助等情事,甚至出現本地人住宿,或是吃頓早餐拿補助的亂象,近日則傳出不少業者抱怨觀光局核銷龜速,至今未拿到補助。
如今交通部擬再推春遊補助,但方案未定又引發撻伐,甚至出現擬加碼補助入住星級旅館,引發非星級旅館不平等爭議,昨晚政策喊卡。
這些負分效應,交通部似乎視而不見?自顧自的忙著推銷帳面上的漂亮加分數字,不斷強調暖冬遊花八點四億元創造四十八億元觀光產值、擴大暖冬遊砸十三億元帶入六十七億元產值,甚至預估這回春遊補助八點六億元,可創造六十二點五億元效益。
不可否認,國旅補助的確帶來立竿見影的觀光量變,但交通部不該自我感覺良好,過去國旅寒冬的真正病因其實都未根除。觀光體質和結構性的治本問題,需要長時間調整和更大經費的投資,抱佛腳式的補助後,若各地景點軟硬體建設如昔,交通部無法協助找出在地特色,重新再創觀光價值和新話題,只要補助斷炊,沒有競爭力的國旅寒風自然會再吹起。唯有質變,不靠補助才能自然量變
根本的背後病因還有經濟問題。蔡政府若無法有效提升國內經濟,民眾口袋空空,自然優先緊縮非必要性的旅遊支出,只有創造民眾收入,國家才能整體欣欣向榮。






老義工在斑馬線上被撞飛…9年了還在復健


2019-03-05 00:39 聯合報  潘精華/交通志工(台中市)
斑馬線周遭該建立「行人優先」觀念。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府交通、警政部門對道路交通號誌、蒐證錄影監控配置之規畫,及駕駛人對路權使用觀念認知都是以「車」為優先對行人幾乎缺乏關懷與尊重尤其在學區內更是漠視孩子們上下學安全
民國九十九年六月十日中午老義工擔任國小低年級放學交通導護,身著反光背心、手執交通指揮棒,在斑馬線上竟遭某托兒所補習班教保員違規超速闖紅燈撞飛到五公尺外幾乎撞死。肇事車擋風玻璃全碎,可見衝撞力道之猛肇事者竟以「趕時間、沒看見」為理由,警察質疑「在行人穿越道為何不懂禮讓行人?」
老義工經救護車急送醫院搶救而挽回了一命。肇事者在醫院急診室採落淚哀兵主義,待和解成立之後即不聞不問,對傷者絲毫沒有關懷之心。老義工全身挫傷、肋骨斷裂、腦震盪…現仍在復健中。而當天如果再慢個幾分鐘,低年級放學小朋友將撞死一堆!乃不幸中的大幸。
身為托兒所教保員不懂尊重他人生命,遵守交通規則,為人師表者如何教育下一代?真是幼兒的悲歌,值得學校和家長警惕。
現場一位教授是目擊證人,他敦請市政府交通處官員應重視學童安全,亡羊補牢立即改善交通號誌、停止線、減速設施,卻被官員以經費、法規…敷衍搪塞過去。警察單位在路口斑馬線事故現場一個監控蒐證畫面都沒有?如何保障學童人權與路權?
老義工用生命換取學童的人權與路權保障,希望喚醒沉睡中的政府官員,呼籲魯莽的駕駛人稍安勿躁。紅綠燈、斑馬線周遭該建立「行人優先」觀念,尤其應尊重與保護兒童的步行空間交通單位該檢討改善學校周邊交通號誌與人車衝突易肇事路段安全措施。教育主管單位號召社區愛心志工、商店、家長、義警參加護童行動。警察單位嚴格考評上下學時段警察勤務是否正常?大家一起來為下一代學童安全庇護把關。
誠懇呼籲:為學生安全著想,敦促學區內道路限速廿公里之立法;治標上,應建立斑馬線之權威,未減速禮讓行人採重罰手段;治本之道則從加強交通安全教育,自幼培養學生遵守交通規則,行人穿越道車輛禮讓行人美德等著手。






禮讓+重罰 還給行人安全


2019-03-05 00:39 聯合報  鍾亮恩/退休教師(高雄市)
北市轉彎車撞死行人事故近來頻繁發生。圖/警方提供

往往哪裡出了人命,大家就會找尋肇事的原因,斑馬線上命喪輪下,上月數起,引起眾人關心。設計斑馬線的、開車的和行走在斑馬線的都是人,為何不從「人」檢討呢?
曾經看過一個影片,兩位小朋友放學或是上學時,路過斑馬線,駕駛遠遠看到小朋友要過馬路,減速停住,讓小朋友從容通過。小朋友感謝駕駛,過了馬路之後,轉過頭向開車的行禮並說聲謝謝。
這溫馨的畫面,一定感動很多人。為何會感動人?尊重」兩字,再好的斑馬線設計,缺少了彼此尊重,一切都枉然。開車的爭先恐後,你不讓我,我就給你好看;行人邊滑手機邊過馬路,旁若無人,怎能不出事?
要改善行人能安全過馬路,先從「禮讓」和「重罰」開始吧!缺乏禮讓釀事者,仿效國外,一律重罰,才能杜絕惡行。






駕駛人需再教育 政府聽到沒


2019-03-05 00:39 聯合報  李振清/大學教授(台北市)
現行的斑馬線設計太靠近路口,讓人車易生衝突。圖為交通繁忙的北市基隆路與忠孝東路交叉路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聯合報最近有關全民關切的生命關懷、杜絕酒駕與交通安全倡導之一系列報導,凸顯當前台灣社會人文素養日趨低落與道德教育逐漸崩盤的危機。四日〈以人為本 別讓斑馬線變殺手〉,及〈要命設計 斑馬線殺人〉兩篇重點報導暨全版相關論述,更證明了選舉狂熱超越理性政策的無奈攸關國人生命保障的交通安全與駕駛人教育,似乎不存在政府各級領導人的心中,也未列為社會安全網的優先事項
衡諸世界各文明國家的交通管理政策、駕駛人安全規範與人民素養,台灣不可思議的「斑馬線殺人」,與猖狂的酒駕惡習,似已成為現代世界的笑柄行政主管官員與駕駛人的再教育,顯然已成為政府治理的國家危機
包括報導中提到台北市上月底在八天之內發生三起轉彎車撞死人事件等一連串的交通事故和悲劇,均跟政府政策執行、人民素養與駕駛人教育有關。早在民國76年(一九八七年)的二月三日,隸屬於聯合報系的前《民生報》曾在「民生論壇」中,刊出〈駕駛人需要再教育〉專文,其中所嚴肅呼籲的駕駛人核心素養與公德心,竟然在二十二年後沒有多大改善,甚至有每況愈下之憂。如今,加上酒駕的猖狂,愈來愈多駕駛人罔顧交通號誌的惡習,例如闖紅燈、路口的「停」號誌沒人遵守、轉彎不打方向燈、超速飆車、逼車、不保持行車安全間距、不禮讓行人、部分摩托車夜行不開燈等,均是行人安全的陷阱
除積極落實嚴格考照與駕駛人的再教育外,政府的長期交通安全宣導與有效交通執法,也要雙管齊下。在嚴刑峻法都無能嚇阻違規駕駛人的惡習時,外國採用的吊銷駕照、接受再訓練、宣導駕駛倫理與道德觀念及嚴格執行換照審查等機制,均宜列入執行。
交通安全、駕駛禮儀與人際倫理是國家進步的表徵。但願聯合報的一系列相關報導可帶給全民當頭棒喝的警示,讓台灣富而好禮、以人為本,與「最美麗的風景是人」的美譽,能夠繼續維繫與流傳。






新聞眼/「以人為本」別讓斑馬線變殺手


2019-03-03 23:54 聯合報  本報記者侯俐安蔡惠萍
近日多起行人穿越斑馬線遭撞喪命事件,引起外界關注斑馬線設計不當,讓原本保護行人的斑馬線卻成潛在殺手。 記者侯永全/攝影

行人穿越斑馬線遭撞喪命案件層出不窮,光是台北市上月底就在八天之內發生三起轉彎車撞死人事件,穿梭大台北地區的公車肇事件數去年更暴增,即使台北市身為首善之都,道路對行人威脅卻仍難以減緩,更何況是其他縣市,可以想像行人過馬路簡直就是在搏命。
行人死在斑馬線上,對文明國家是一個多大的諷刺,過去本報在公路正義曾深入探討台灣普遍欠缺禮讓行人的駕駛道德,讓公路總局因此改革考照制度納入實際路考,警方也雷厲風行取締車不讓人,果然有效降低行人死亡率。不過,在考照制度與執法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工程面,卻長期被忽略。
設計不良的道路會殺人台灣道路設計長期「以車為本」,想的是怎麼讓車子阻礙最少、開得順暢,因此斑馬線緊鄰路口,才能增加轉彎車輛效率,號誌要讓車流暢通,所以讓行人跟車輛一起起步,以免車輛通行時間太少而抱怨……。我們的道路思維很少會從行人的觀點設想,怎麼讓人走得更安心、安全,車子永遠擺在行人前面
除了斑馬線緊貼路口,偌大的斑馬線欠缺行人保護設施,加上秒數短(這樣車子才不會被卡住),加上欠缺照明的路口,在愈來愈老的台灣,這些都是為何死在斑馬線上的行人會愈來愈多,而且不分老少。
英國伯明罕有一條連結城市與外圍城鎮的道路,途中會經過一段人口密集的區域,當地為避免人車事故發生,特別設計讓短短一段路,至少要塞車十分鐘才能通過。
而走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路口,幾乎處處是圓環,不然就是波浪路,用意都是讓在人流眾多的路口車子被迫減速,這要是在台灣,交通單位肯定被罵翻。
交通部長林佳龍上任後多次提到「以人為本」,這不應該只是一個口號,路口斑馬線的設計、交通號誌的調整,這些都是交通單位可以立即著手改善的,這些都不必花太多經費,而是透過更細膩的設計,可以立即讓人感受到政府的用心,以及對人命的尊重






3大要命設計…斑馬線殺人 上月連數起


2019-03-03 23:33 聯合報  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
現行的斑馬線設計太靠近路口,讓人車易生衝突。圖為交通繁忙的北市基隆路與忠孝東路交叉路口。 記者余承翰/攝影
路幅寬大,通行秒數太短,斑馬線欠缺庇護島,過馬路險象環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上月十九日,文化大學女學生過馬路時,遭右轉公車輾過喪命,隔沒幾天,又一七旬老翁也在中山北路遭車輾斃;幾乎同時間,台中市邱姓少女也遭右轉車撞擊。相同的是,他們都是死在斑馬線上

大客車明年將裝視野輔助系統

最近一個月,接連發生多起「斑馬線殺人事件」,引起中央與地方注意。
交通部表示明年將強制大客車配備行車視野輔助系統,交通警察大隊也將加強宣導轉彎車禮讓行人。不過,根據本報追蹤發現,台灣斑馬線普遍設計不當,可能也是行人奪命關鍵。
中原大學景觀系教授趙家麟表示,斑馬線設計是為保護行人穿越馬路的安全,但在台灣,斑馬線卻往往成為害人的交通設施,讓人誤以為走在上面絕對安全、降低防衛心理,引發更多不幸。
趙家麟分析,台灣斑馬線設計有三大不當:位置不當、缺乏防撞功能、照明不良,讓斑馬線成為行人的潛在殺手

斑馬線貼路口 右轉車有死角

趙家麟指出,絕大多數斑馬線延伸自道路邊界,緊鄰直行車道,當綠燈亮起,行人往前走、若車輛右轉,視景同時往前又往橫向移動,就可能看不見車頭穿梭的行人號誌設計;英國的作法是,將斑馬線配置離街角有一段距離,讓駕駛轉彎後才和斑馬線交會,有足夠時間和距離辨識過街行人,降低車輛與行人交織或碰撞機會。
其實早在去年七月,台北市柯文哲主持交通會報時就曾表示,有里長提出斑馬線緊貼路口,會造成轉彎車不易發現行人,建議斑馬線遠離路口幾公尺;當時台北市交通局交工處則說明,斑馬線遠離路口,車輛駕駛視角較能確保行人安全,也會讓路口範圍變大,必須搭配調整交通號誌、車輛停止線。

斑馬線防撞保護 接近於零

其次,台灣的斑馬線對行人的防撞保護「接近於零」,行人一旦遇到酒駕、闖紅燈,毫無保護,包括清大物理奇才林仲桓、台大醫師曾御慈在過馬路時被酒駕男子撞死都屬這類。趙家麟說,很多歐洲國家市區斑馬線會在道路中心形成庇護島,讓行人在中途安全暫停。

年長者出事 多在清晨或黃昏

此外,近五年有七五八位年長者死於輪下,時間都集中在光線不佳的清晨或黃昏。年長者晨運和傍晚最易出門行動,卻也是最危險的時刻。
他認為,政府大力推動前瞻計畫時,應擴大改造人本道路,盡速改造斑馬線設施,「絕大多數的斑馬線設計不當,恐怕才是威脅行人安全的關鍵因素」。






替產業找地 公有地就是解方?


2019-03-05 00:41 聯合報  郭冠宏/建築師、都市計畫技師(台北市)
產業界頻喊「缺地」,但開發工業區時常遭遇抗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經濟部工業局規畫研擬「產業用地政策白皮書,以配合國土計畫施行建立產業儲備用地,以引導產業發展,促進產業用地取得。
「產業用地政策白皮書」建立產業儲備用地立意良善,但優先以公有土地於國土計畫優先劃入城鄉發展地區,以備產業需要時釋出,則似有諸多可議之處
雖公有土地於行政部門較具掌控能力,但產業所需求的土地只有權屬的問題,而沒有區位的問題沒有上下游產業鏈群聚的問題沒有其他水資源、電力、運輸等問題?為何公有土地會閒置幾十年而未活化開發?
以筆者近期審查大面積開發案件為例,即對於國內大型顧問公司所規畫的土地產生疑惑,這麼好區位土地為何會閒置多年?只花廿分鐘,一套疊環境敏感地圖,就查出有公告遺址、水鳥保護區、國家重要濕地、優良農田……當然這個案子就無法繼續推動。記得幾年前有國際知名人士想在南部設超大面積產業專區,但消息一發布就傳出該地點有保育類動物,這幾年也不再提了。
公有土地為何優先劃入城鄉發展地區為何不是優先劃入農業發展地區,為我國糧食自給率貢獻?或是要與民爭利,圖利公有土地管理機關?公有土地管理機關於釋出土地時是否可直接與產業界議價,還是必須公開招標?招標底價是否能符合產業界期待,且不會造成賤賣國土的疑慮?產業界想取得的是廉價農業發展地區土地來做使用許可變更,還是願花大錢買城鄉發展地區土地?如願意花大錢,則為何不直接買閒置工業區土地?
產業需要的土地似乎無法以釋出公有土地來定位,應了解產業於取得土地時,除考慮取得成本,更重視什麼如是產業的群聚,則目前農牧用地上的違章工廠宜妥慎處理如是開發風險,則應把各項風險一一管控
產業發展關乎國家未來發展的命脈。記得早年政府曾經推出「農地釋出方案」,希望藉由釋出不堪農耕之土地,提供住宅或產業使用,藉以避免優良農田的細碎分割與非農業使用,但成效似乎有限,優良農田依然遭到侵蝕。「產業用地政策白皮書」所楬櫫的「保住工業區,就是保護農地」是一個好的想法開端,但是執行時還是應該多了解產業界的需求與焦慮。期待好的「產業用地政策白皮書」公告實施,保住工業區,保護農地







少了核電 電價大漲怎解


2019-03-05 00:41 聯合報  佘通權/中華工商研究院副教授(台北市)
經濟部評估2025年電價將漲33%。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有意參選民國109年(二○二○年)總統的新北市前市長朱立倫拋出重啟核四的主張,不僅事關問鼎總統大位避無可避的議題,同時也關係著民生與經濟福祉。
去年以核養綠公投通過,就代表保留核電,惟行政院並未尊重公投結果。據經濟部昨日提出的「因應公投結果能源政策評估檢討專案報告」,最新民國114年(二○二五年)能源配比為燃氣五十%、燃煤廿七%、再生能源廿%、其他三%(核電和燃油、抽蓄水力各一%)。
但去年太陽光電與離岸風力等再生能源發電量不到六%,不可能在七年內達到廿%的目標。其次,風力發電預算達九千億元,比核四投資成本還高;經濟部也評估民國114年(二○二五年)電價將大漲卅三%不僅人民生活負擔加重,且因營運成本上升,也會使企業競爭力削弱。況且台灣沒天然資源,全部仰賴進口,遇天候不佳,供氣便會中斷,將衝擊國內供電。
核電不排碳、成本低且安全存量高,是最乾淨、最便宜的能源。日本發生福島核災後,仍重啟核電;美英目前都還在使用核電。台灣放著核電不用,捨近求遠,不僅浪費再投資成本,也不能有效解決缺電的問題。此外,核一核二超齡延役使用,有可能因性能不穩而容易發生事故,不如直接啟用核四較為安全。
重啟核四,首先要考慮安全問題,核一核二核三運轉多年並未發生安全疑慮;況且中共目前在福建沿海建有大型核電廠,若發生核幅射,即使台灣不用核電,也會受到波及。
其次,要考慮核廢料掩埋的問題,各縣市首長都不願掩埋在自己的轄區內。多年前台塑的汞汙泥送往柬埔塞掩埋,貯存多年相安無事,後來有一位清掃碼頭汞汙泥粉末的工人死亡,柬埔寨政府要求將汞汙泥退回台灣,台塑只好運回高雄仁武廠掩埋,遭在地居民抗議,後來經台塑做好固化處理深化貯存,並支付地方回饋金才解決。我們也可比照「台塑模式」由我方支付掩埋費,將核廢料交給願意接受掩埋的第三國,就可解決這個難題。
自從前年八一五無預警大停電後,政府對穩定供電問題傷透腦筋。再生能源看天吃飯,成本高發電量少,最後只剩燒煤才能補足電力缺口,使空汙惡化,非核家園未見其利,先受其害放著穩定的低電價核電不用,卻反其道採用不穩定高電價的風電,實為不智之舉。目前正值中美貿易大戰,政府應搭台商回流這波浪潮,務實推動能源轉型,儘速做好穩定發電與提供低電價的環境,保障人民享有不缺電、不限電、不斷電與低廉電價的自由,進而刺激台灣經濟發展。






老外不斷驚嘆台灣燈會 屏東…點亮世界之光


2019-03-05 00:39 聯合報  林彥佑/教(高雄市)
一場台灣燈會帶起屏東人的榮譽感,許多人到燈區還不忘與「我屏東我驕傲」的標語合照。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年的台灣燈會,讓屏東大放異彩,跌破許多人的眼鏡,也讓庄腳囝仔出頭天,看到南台灣的風采。
燈會前,大家不看好,不論是地理位置、縣市特質、資源分配等,都居於下風;然而,歷經幾個月的籌畫、取經、修正、檢討,直到圓滿落幕,終讓縣長潘孟安在臉書上發文:「屏東做到了,我們一起走向屏東新時代」。連假前,筆者有幸躬逢其盛,真正見識其光輝的一刻,我無比的感動,因為屏東不只是台灣之光,更是世界之光。
在台灣,提及屏東,多數人的第一印象便是草根、在地、遙遠、永遠的酷熱,也往往不會有進步、繁榮、國際的多元觀感;看那海上的捕魚人家、原鄉的部落民族、曠野的綠地椰林,清一色就是「本土」。在這樣的氛圍中,可以邀請到科技首席英特爾進行無人機表演,也讓燈會作品「珊瑚之心」入圍全球最大的義大利國際設計大賽、三件在地常民發想的作品受邀至丹麥哥本哈根展覽屏東,從本土出發,躍向國際,著實打開了世界之窗
此外,更讓我看到燈區中的滿滿感動,誠如縣長所說的,令人感動的光,不只是燈區有形的光,而是無形的光,是勤奮、汗水、親切、團結、忙進忙出以讓賓主盡歡的身影,除了幕前幕後,還有那些默默為這次燈會變得更偉大的所有人物。台灣最美的風景就是人,我真的看到國外來的旅客,一直發出amazing、perfect、I can’t believe it的驚嘆,那是身為台灣人的驕傲。我們很難想像,不是球賽,不是世界級的選手選拔,但我們每一個平凡的人物,都能為自己的國家而喝采而同感驕傲。
也許,就是台灣人的一種凝聚力吧我們共同相信這個燈會是台灣人的,就算再怎麼擠,我們還是要冒著等候的時間,見證奇蹟!就算距離再怎麼遠,也要捧一個屏東、台灣自己人的場子;就算事前有這麼多負評、被唱衰,我們也要堅信made in Taiwan才是最引以為傲的!
這次的屏東,成了台灣之光的生活品牌理性來看,除了希望政府可以多照顧南部人,弭平嚴重的城鄉差距感性來看,更希望屏東的美,能感染台灣的氛圍,傳承更多美善的燈會價值,讓台灣更好、讓燈會之光永照台灣!








高嚷台日安保對話 盲目自嗨


2019-03-05 00:39 聯合報  朱言貴/教(台北市)
蔡英文總統日前接受日媒專訪表示,希望與日本進行安保對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總統接受日媒專訪,呼籲與日本在安保事務上對話,並希望加強與日本關係。日本外務省國際報導科四日對此明確表示:「不考慮。」
日本是世上國家中最為忌憚中國大陸的國家,然而蔡總統卻大動作高調呼籲,希望台日合作與安保對話,用來對抗中國大陸的威脅。但日本為什麼要陪蔡總統玩這場危險遊戲?
這種暴虎馮河的大動作,任何具有國際政治知識的人,用膝蓋想就知道辦不到。可是蔡總統卻不顧一切硬幹到底,難道她的國安團隊與外交部幕僚未能適時提供適當建議,導致日媒報導一出,馬上遭受到日本政府的打臉。原本有意藉由出口轉內銷的如意算盤,頓時受到重大的挫敗。
台日欲在安保事務上合作,只能在暗地裡進行,絕對不能搬上檯面,否則「見光死」凡事應該謀定而後動,不宜盲目自嗨。日本有其本身的國家利益,殆無可能配合蔡總統節奏起舞,就算蔡總統有意與日本建立安保對話機制,也只能偷偷摸摸進行,切忌昭告天下,否則自討沒趣,根本不可能成功,反而坐視兩岸關係與台日關係一起敗壞。畢竟與中國大陸搞對抗,豈能對外訴諸媒體,並且與日本串聯起來,除造成大陸反彈,連日本因而惹來一身腥,亦不怎麼高興。
欲與日本在安保事務上合作,務必有步驟、有方法、有策略,按照目標全力以赴到底;想透過與日本媒體對話,即算大功告成,天下沒有這麼便宜的事蔡總統期盼台日安保事務合作,堪稱不切實際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