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5日 星期二

名家觀點/創業...不要沉迷小確幸

名家觀點/創業...不要沉迷小確幸


2019-03-05 01:18 經濟日報  王伯元(作者是全球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

今年初看到一則報導,根據媒體自行做的創業調查,台灣創業者平均4.1年就陣亡,最短的創業甚至只有18天,其中包括雞排攤、夜市攤販、飲料店等。這些創業項目門檻低,複製性又高,如果沒有突出的亮點或口味,很自然就會被市場淘汰,一旦資金燒盡,就只能失敗出場。
在台灣很多人喜歡創業,尤其是把它當成一個「替代性就業」,當工作不如意,或是在職場不盡理想,就想要自己做頭家。更有很多人把創業和開店混為一談,尤其是年輕人,因為不喜歡被束縛,就萌生開個特色咖啡廳,麵包店、工藝店、餐廳,或鄉間民宿等的浪漫想法,先不論這些店在實際運作後是否能存活下來,即使成功,他們也從中得到了成就感,賺取了利潤,但這種開店式的創業經濟效益不大,無法造就有影響力的國家產業
再者提到創業,很多人也會喜歡拿出歐美科技創業者的例子。如比爾蓋茲、賈伯斯等「車庫創業家」的發跡故事,或是大陸經濟起飛後,如馬雲、馬化騰等以創新商業模式一舉而成巨富的傳奇。
這些成功的例子讓年輕人產生「有為者亦若是」的憧憬。而政府基於政策,也積極鼓勵青年創業,希望能複製以創業推動經濟的模式,造就了年輕人一窩蜂式的創業潮。
但實事上矽谷創業者多如過江之鯽,真正能成功的不過是鳳毛麟角。而台灣比起矽谷或中國大陸,存在著現實上諸多不利因素,特別是在市場方面。
對於美國或大陸的創業家而言,本土市場已經非常龐大,任何一個新的創意推出,只要被接受,單單國內就可以擁有海量的用戶,例如矽谷發跡的Google及臉書,或是大陸的天貓。反觀台灣的創業者,國內市場的深度及廣度都無法造成規模,勢必要走出去以全球為市場,才能有較好的機會。但這點並非易事,比如要南進到東南亞發展,如果無法對其歷史、文化、教育、宗教、風土、民情都有深入了解,是無法獲得消費者的共鳴,創業只會事倍功半。
因此對於年輕人創業,我一向持較保留的態度,因為創業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也不是人人都適合。我比較贊成年輕人出社會後先到大公司裡做幾年事,接受磨練,吸取經驗,強化個人專業之後再出來創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的視野絕對不同,對於思考方式及見識會有不同
其實創業也不限於年輕人,日本首相安倍上台後,為了支持老年人創業,重啟了「創業塾」的行動。最近大陸遼寧省政府大力發展老年教育培訓,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創業。
比起年輕人,中老年人在經歷、人脈及資源上較為成熟充裕,加上豐富的社會經驗,在創業時比較會採取穩妥、實際的辦法,創業的選擇也趨向實在,創業心態也更為平和。
不管是那一種年齡層的創業,我都希望創業者要將眼光放遠,不要滿足於小確幸式的創業,要以成為一個國際型選手為目標。


王伯元

台灣大學學士、美國卡內基米蘭大學博士。現任怡和創業投資集團董事長、中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軟銀中印集團有限公司資深顧問兼首席代表、台灣多家公司之董監事(東元電機、信昌電陶、信昌化工、聯發科、神通計算機、麗嬰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