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推廣電傳勞動 防疫添助力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新冠闖入醫院,防疫怎能「零星」以對?
◆  聯合報黑白集/當慈庸變酬庸
◆  經濟日報社論/推廣電傳勞動 防疫添助力







經濟日報社論/推廣電傳勞動 防疫添助力


2020-02-29 23:21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國際蔓延,我國迄今控制得宜,但產業和經濟仍受到不小的衝擊。國際分工的製造業,因為勞工跨境流動受阻、延後開工,導致缺工、缺料,出現供應鏈中斷的問題,以及觀光旅遊餐飲業少了客源,受到重創。

除此之外,多數服務型的行業,其實可以彈性運用「電傳勞動telework)」方式因應疫情,不但可降低群聚感染的風險,員工也可安心工作,企業正常營運。

所謂的電傳勞動,根據國際勞工組織定義,是指企業員工可以「利用電腦軟體、網際網路等從事約定的工作,並利用電子科技回覆工作處理狀態」,通常有「不受場所限制」和「可自行彈性安排工作時間」兩個優點。勞動部也將電傳勞動工作者定義為勞工於雇主指揮監督下,於事業場所外藉由電腦資訊科技或電子通信設備履行勞動契約型態的工作者

電傳勞動不受場所限制,勞工可以在企業場所以外的地方(例如在家)工作,省去通勤、交通的時間和費用,並可在較輕鬆的心態和環境下提供勞務;工作時間可彈性安排,來自於通勤時間的節省,也可以配合企業的特殊緊急需要;企業則可明顯節省場所的相關成本。基本上,隨著網路科技的發達,通訊軟體的普遍應用,除了製造業之外,電傳勞動幾乎可適用於其他產業

例如新聞媒體工作者,早就不需要到企業場所工作,在外採訪、蒐集新聞資料,完成文字或圖像的報導並上傳到企業場所即完成任務。近年運作電傳勞動環境條件日益成熟,也有愈來愈多的通訊軟體與平台雲端系統輔助勞工在家工作。例如阿里巴巴為企業打造的通訊軟體「釘釘」,民國103年(2014年)上線後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企業聊天服務,中國大陸獨立用戶就超過1億人,企業用戶700多萬家,使得電傳勞動的模式愈來愈普遍,成為因應疫情的利器。

值此疫情蔓延之際,我國的企業除了以「異地備援」來防範風險,製造業受限於非在場不能使用廠房機器設備從事生產,其他的行業或企業大可利用電傳勞動模式讓員工可以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既可減少交通時間,也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和在企業場所群聚而衍生感染的風險,並可在較無拘束的環境下發揮工作效率,提高生產力。

同樣的道理,教育事業如學校、補習班等,也可以參考電傳勞動的模式,善用電腦軟體、網際網路等,從事教學資料的上傳、講授、討論,並利用電子科技繳交作業、考試等,讓師生避免群聚感染的風險,照常在家學習。

不過由於電傳勞動大都為在外工作者」,工作性質特殊,雇主常以通訊軟體或電話等交付工作,這些工作者常有工作時間過長、工作時間認定不易及出勤情形記載等問題,引發勞資糾紛

例如有些企業採用的通訊軟體,要求員工使用定位功能、以臉部掃瞄證明會見客戶或參加會議,主管都認為自己的要求應優先處理,甚至假日也會要求員工辦事,造成勞工有苦難言。

因此,勞動部在民國105年(2016年)9月即制訂了「勞工在事業場所外工作時間指導原則」,規範在外工作工時認定出勤紀錄共通性原則,並分別就新聞媒體工作者、電傳勞動契約工作者、外勤業務員及汽車駕駛等各類型,列出應注意的特別事項其間明訂勞資雙方應將工時、休息時間、延長工時等,以書面勞動契約約定並訂入工作規則記錄工時非以簽到簿或出勤卡為限,如網路回報、客戶簽單、通訊軟體及其他可供稽核出勤紀錄的工具。但雙方的約定,仍不得違反勞動基準法強制性規定

總之,在此疫情未歇之際,建議勞動部不妨再加強對企業、勞工的宣導或推廣電傳勞動的模式,相信可營造勞雇雙贏的結果,更有助於控制疫情。











聯合報黑白集/當慈庸變酬庸


2020-03-01 00:04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前立委洪慈庸被聘任為立法院顧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年大選連任失利的前立委洪慈庸,被立法院長游錫堃任命為機要顧問,引發慈庸變酬庸質疑。其實若論薪資與權位,還真算不上是綠營執政的最離譜酬庸。

因為在其弟洪仲丘事件中,戴著口罩向當權者討真相的庶民洪慈庸形象深印人心後來她即以促進青年參政代表時代力量參選,並受時任台中市長林佳龍之助當選立委其夫又是林市府新聞局長洪慈庸與林佳龍所屬民進黨派系正國會交好,而獲正國會精神領袖游錫堃任用,實有脈絡可尋

說穿了,這是酬庸政治,也是派系政治。至於游錫堃極力澄清「機要不算酬庸」,歷數洪慈庸在各方面都能與他互補,從專長、年齡、性別、地區,到洪當母親,「對育兒的困難也能彌補我不足」,則堪稱綠朝酬庸史最強力辯辭

既是立院顧問,總要在議事與法規諮詢方面能夠襄助院長。論資歷,對菜鳥立委游錫堃,一屆立委洪慈庸的確資深;論議事,對二讀三讀分不清的國會新龍頭,洪慈庸總是多見過一些立法院的世面。

何況,翻開綠朝酬庸簿肥貓數不盡;相較吳音寧躍升年薪二百五十萬北農總經理、卅一歲口譯哥擔任駐美代表處政治組組長、綠委女婿未經外交特考「領駐泰職員最低薪」,甚至貪汙犯身兼董總要職,洪慈庸月領十二萬算委屈了。

但洪慈庸以清新庶民為家打拚職業婦女形象獲年輕人支持,如今慈庸變酬庸,更羨煞多少青年和職業婦女












聯合報社論/新冠闖入醫院,防疫怎能「零星」以對?


2020-03-01 00:05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我出現首起院內感染,指揮中心坦承是社區傳播警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世衛組織一周前警告,中國境外病例數不斷擴大,「控制疫情蔓延的機會之窗正在縮小」,不旋踵疫情已到新拐點,中國大陸以外國家新增病例已多過中國,世衛組織將全球風險提升為最嚴峻的「非常高」。同時間,我國疫情也呈現本土案例數快速增加,更不容輕忽的是,病毒已越過醫院防線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聲稱,提升一級開設是因應國際發展超前部署,台灣還是零星社區感染」。但事實是,不到半個月,本土案例已超過境外傳入,不確定感染源案例增為三起,全因病入院後確診;另除外籍看護在院感染外,又發生醫護院內感染案例。這顯示兩大趨勢醫院防線已被入侵社區傳播四要件只剩持續傳播鍊廣泛群聚傳染未被攻破

世衛組織專家會議後,便指出無接觸確診者、無中國旅遊史的患者增加感染模式令人擔憂」,同時我國也碰到第十九例白牌車司機案,政府卻把趨勢指標當個案,為此費時爭辯有無「社區感染」。不少曾參與抗煞的防疫專家建議,政府別花太多資源追溯感染源,只為爭面子向美國證實無社區傳播,應調整防疫策略及早擴大整備,但未獲重視

事實證明學界有先見之明,第十九例後一連串十多個本土確診病例,主要來自不明感染源造成家族群聚感染,雖未擴散社區,但醫院變成重案現場,若非及時確診隔離,後果不堪設想。連續出現多起院內確診,指揮中心卻到非法外籍看護染疫才準備保衛醫院」,還說是考量日、韓院內感染封院,因此超前部署」,和平醫院的教訓難道都還給歷史了

疫情發燒月餘,衛福部才宣布限制陪病、探病人數,且須登記,醫院連登錄資訊系統都還沒建置,行政院宣傳大數據防疫,看來還需多加油跟上疫情。一般民眾本來就很難找到負擔得起的合法看護陪病,新冠肺炎蔓延,缺工更是嚴重,非法看護成為日常但若不是非法移工看護染疫,衛福部也沒要求醫院提供外籍陪病者口罩與多語衛教資訊政府的超前部署戰場落差太大醫院應戰欠缺風險管理

醫護人力短缺更是防疫一大隱憂,指揮中心一度強頒醫事人員出國禁令,但配套與法源都遭質疑,在醫護強烈反彈下,幾經協商而以全面補償勉予安撫。然究竟各大醫療院所人力能否因應長期抗疫,指揮中心必須未雨綢繆,不能像看護問題般,出事才開始補破網。

雖然世衛組織不承認疫情已達全球性傳播的「大流行」,但先進國家如德國,針對無法釐清感染源的情勢已要求醫院和醫療單位實施對抗大流行傳染病」措施。在疫情看到隧道出口前,醫療體系是爭取時間最重要堡壘,萬不容有一隅失守。

由於輕症感染者具有傳染力,人數又占多數,指揮中心應儘快規範各地醫療院所分流,對老人、慢性病等高危群,以及需要篩檢的可能病患規畫不同就診流程並加速提升篩檢能量同時提供基層診所有關收治、後送的標準流程,不能全憑經驗摸索,致使基層院所怕麻煩不願收治病患,延誤疫情。

政府除了盤點口罩,更應考量時間因素,全面推算醫療院所及民間需要的醫療物資,務必充裕供應,避免醫護人員火線曝險,也讓民間長照機構、在家照護的各種病弱人士及一般民眾都可安度疫期,降低醫療體系負擔。

蔡政府防疫部署早於各國,但太多政治考量以致亂事頻生,又一時偏安輕忽整備醫院防線。國門不可能全然上鎖,加上清明返鄉潮已近,醫療體系的挑戰愈漸艱難,府院不應再侷限於防疫數字、社區有無傳播等標籤迷思,疫情擴大是大趨勢,沒人會責難政府務實應戰。戰火早就從邊境延燒到醫院,就算社區火勢零星,若醫院失守,這場防疫戰爭還撐得下去嗎

名家縱論/台灣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星期透視/防疫政治學

◆  星期透視/防疫政治學
◆  名家縱論/台灣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
◆  防疫共識 公民社會成長標誌
◆  政策有漏洞?院內現感染 醫憂心恐是交叉感染
◆  畫中有話/「禮貌」的距離
◆  畫中有話/「超前部署」免恐慌?
◆  漫畫/背後是誰
◆  生時幸福相伴 長照無憾
◆  建立社區防疫標準 此其時矣
◆  共體時艱 由政府做起
◆  官僚化才是疫情破口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名家縱論/台灣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


2020-02-29 23:49 聯合報 /   蘇起(作者為台北論壇董事長、前國安會秘書長)
中共連續兩天派軍機繞台,美國呼籲北京立即停止脅迫行為,圖為美國與中華民國國旗。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你可以不喜歡,但台灣島的命運自古以來就由不得島內民意,而是被大國輪流決定,先中國,後日本,最近是美國。這二、三十年台灣因美中和解得到自主,是唯一美麗例外。現在中國大陸站起來,要走出去;美國突然驚醒,想頂回去。於是殘酷地緣政治又回來了。

這個新格局好像給追求「兩國論」的蔡總統更大信心,給綠營支持者安全感。但台灣真的更安全嗎?「亡國感」不再提,就消失了?

歷史一再證明,兩強爭霸最危險的是初始階段。兩強死勁往外推,卻都不知對方紅線,只能透過摸索與衝突,才會達到某種平衡。美蘇經過韓戰、台海、柏林、蘇伊士運河等試煉,直到民國51年(一九六二年)古巴危機才確定超強間沒有熱戰,只有冷戰,剩下的只是打打代理戰爭或各自懲罰倒楣小國。

美中試煉已開始。先進行的是貿易戰及科技戰,將來還可能有金融戰,南海、釣魚台與朝鮮半島。但危險度、敏感度、困難度最高的非台灣莫屬。所以兩強一直小心翼翼,譬如北京在蔡就任後沒有立即關上大門;美國雖想打「台灣牌」,仍只講好聽的話,通過幾個癢到卻沒痛到的法案,不敢採取大動作。

蔡連任改變這一切,因為它代表的不只是一個點,彷彿過了這點仍可「馬照跑、舞照跳」。對大陸,它更是一條線,是「趨勢」,因此緊迫感必然增強。它還是一個面,牽涉「內外一盤棋」,因此價值上漲,敢付的軍經代價也高。

美中既開始爭奪「線」與「面」,台灣命運就脫出自己可控的範圍,進入兩強角力場域。其中北京角色最為關鍵,因為台灣一直是它全國全民的核心利益,對美國卻不如日韓重要。

筆者在選前提出「五個如果」,正基於此慮。如今五個裡面的四個已成立:香港及台灣選舉結果出爐;民進黨正開啟「新朝代」,不日將滑向「新國家」;而美國正是主要推手。所以只剩一個「習的內部壓力」待確認。

目前美中策士一定在盤點各自籌碼、工具、與願付的代價。

雖然美國整體國力仍大於中共,但情勢對台灣並不樂觀。因篇幅有限,僅略歸納為兩個重點。一是美國「心有餘而力不足」。這又分內外兩面。相較於北京思想集中、權力集中、及意志集中,美國川普總統不斷沿著政黨、族群、階級軸線割裂美國社會,加劇國內惡鬥。對中敵意雖是政壇共識,卻沒能形成全盤策略,以致個別舉措常常忽行忽止,前後反覆。

在國際上,川普「美國優先」得罪了幾乎所有盟邦。德國總理梅克爾公開說,歐洲不能再依賴美國保護,必須掌握自己命運。南韓也與美國漸行漸遠。菲律賓甚至打算終止美軍到訪。

另一重點是「個子高但手不夠長」。這主要指軍事面。美國軍力雖是全球第一,但因備多力分,而台灣又遠在天邊,關鍵時刻能派上用場的軍力就不一定是中共的對手。美國航母固然身經百戰,但只有世界警察而沒有高手對決經驗只打過人,沒挨過打。中共飛彈現能快速、精準、並穿透防衛,涵蓋關島以西全部海域後,美軍在五角大廈十八次兵棋推演中就次次敗北。

近年中共戰機多次挑戰台海中線,甚至越過中線八十公里並停留十二分鐘之久。美國機艦最快隔天才亮相,為什麼?因為在攻台戰機不必空中加油的八百公里作戰半徑內,中共有近四十座機場,美國只有一個。航母又不可能長期幫台灣日夜站崗。電光石火間,數量少又遠的美機如何來救?

剩下就看習的決心,這又回到他的內部壓力。相對於俄國普亭,習近平對外作為一直相對克制。北約想東擴到烏克蘭,普亭立刻一口吃下克里米亞,甚至入侵東烏克蘭。他還深深介入敘利亞內戰,爭奪中東影響力。但美中競爭序幕揭開後,美國拳腳齊出,貿易戰、科技戰、香港、台灣等,由點成線,由線成面,北京卻僅見招拆招,未曾反擊。如今火燒到敏感的台灣,再加上新冠肺炎及激化的兩岸敵意。習的耐力想必正面臨空前考驗

沒人希望台海出事。只盼台灣主政者謹言慎行,切莫放上最後一根稻草。











星期透視/防疫政治學


2020-02-29 23:57 聯合報 /   戴遐齡/台北市立大學校長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甚至傳出院內感染,衛福部長陳時中呼籲民眾若沒有特別狀況,不要到急診室去,而是到基層診所去看病。圖為醫院在入口貼出相關規定。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自一月初武漢突爆發新型肺炎疫情,至今快二個月。過去幾周,「武漢肺炎」更名為「新冠肺炎」,也傳播到南韓、日本、義大利、伊朗等國,形成另類全球化趨勢!隨著疫情擴大,兩岸處理「新冠肺炎」基本態度,夾雜著高度政治性手法,諸國家言論政治掛帥話中有話

台灣處理新冠肺炎方式、效率、品質,是值得誇讚的!但仍無法避免政治味,例如:接送近千名滯留武漢地區的台胞迅速安全返台,在第一班東方航空包機直航後,陷入僵局!坦白說,基於對台策略,北京若不玩一些統戰手法,國台辦實在難以對內交待;關鍵問題是,受困的都是中華民國籍台灣人!

正所謂「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試問崇尚人道核心價值的民主體制,是不是該主動保護人民,全力協助返國呢?反觀美國,二架包機到東京接數百名美國公民時,即使發現其中有十四名確診病人,也一併隨機接回,這不正充分說明,現代民主國家應有風範和作為嗎?

在國家危急與人民絕望時,最能看清一切的真相,和領導者的高度。面對新冠肺炎無情挑戰,包括習近平、川普、安倍等各國領導人,因各有盤算,態度自大不相同!其中,日相安倍因顧及民國109年(二○二○)東京奧運舉辦,患得患失心理壓力極大,導致災難性的失常表現。此由高達三千七百多人困於「鑽石公主號郵輪」的惶惶廿餘日,便記錄著決策者未能及時盱衡全局,拿捏失準的後果!

至於川普,一再誇讚習近平處理新冠肺炎極為成功言論,顯然和美國政府高層官員不同調。這是川普於中美貿易協議的後續做法,他採慣用的兩面手法,在防疫前線及中美兩國貿易衝突上,製造一些矛盾,以企求贏得連任勝利的理性政治手段。

近日,新冠肺炎擴散力道特別強勁,相對於他國的狀況,當前台灣防衛機制十分成功,我們要公開對第一線工作人員,表達支持及鼓勵!但一方面,我們不能過度樂觀,千萬不要以為做好準備,就可順利度過難關。

日韓都已出現社區傳播,我們不可輕忽可能要面對社區傳播的最壞打算!萬一事情發生了,在抗疫作戰過程中,人民要求政府回應訴求的聲音想必越來越強;而國內和國際的政治危機,極有可能持續比預期還長的一大段時間!無論是大規模的中小企業或個人,都將面對生存挑戰,政府的政策則攸關所有企業人民生存的關鍵機會!

防疫政治學」的範圍,遠超過上述討論的例子。政治是管理眾人的事,而不是權力的競逐利益的盤算。光看兩岸是否讓困於湖北的近千台灣人,繼續處於進退維谷的僵局,究竟誰贏誰輸,恐怕還得過幾招「防疫政治學」,才分得出高下。只是如此將苦了許多束手無策的台灣人!










畫中有話/「禮貌」的距離


2020-03-01 00:04 聯合報 /   黃義書
 圖/黃義書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政府強力阻絕境外移入,民眾外出也配合戴口罩。有些等公車的民眾,也保持著一公尺的「禮貌的距離」,減少彼此的口沫接觸。










畫中有話/「超前部署」免恐慌?


2020-02-29 23:38 聯合報 /   記者杜建重
 記者杜建重/攝影


下課時間,一群小朋友在校園裡跑跳玩樂,雖然高溫猶如初夏,依舊戴著口罩,不忘大人叮嚀。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日前確診外籍看護趴趴走,讓人質疑是否將成防疫破口。政府提升一級防疫,雖為「超前部署」,但如何阻隔潛伏的病毒,依然是防疫重大課題。

超前部署」若仍無法降低民眾的恐懼,除了勤洗手,民眾恐怕也只能時時戴好口罩來保護自己了。












防疫共識 公民社會成長標誌


2020-02-29 23:53 聯合報 /   周陽山/金門、文化大學兼任教授
大甲媽祖遶境活動,每年都有大批信眾隨行,若如期舉行,各界憂心恐成防疫破口。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各國防疫也備受考驗。適切比較與檢討治理模式與公民文化,有助防控整治。

在台灣,政府第一階段嚴防外部病源進入,表現出色。但越來越多公衛學者和疫病專家認為,社區感染恐不得免;政府不必執著面子,一股腦要美CDC改變對台疫情評估,而應積極應對疫情可能從內部擴散現實,有效推動社會管控,才能順利通過下階段考驗。

相對於台灣面對疫情的沉著將事,大陸方面第一階段反應,是匆忙應戰!由於大陸幅員遼闊、各地情況不同,地方政府作法殊異。有的積極應對、有的是虛應故事。此時,中央全面介入與掌控,顯得必要。

第二階段,大陸中央政府統一決策,統籌各地人力、物力進行支援,並派出紀檢監察組赴湖北查訪後,適時調整人事,立即提高領導階層治理格局與統合職能。大陸的防疫措施和整治步驟已漸齊一化,治理成效顯現。但各地政府治理能力優劣,及公民素質落差,也高下立見。

近期,大陸各種公共媒體對疫情的深入報導和自我批判,反映公民社會對此一議題經過適當沉澱後,已有多元角度的深沉反思。其中酸民酸語固然有之,但認真公允自省也不少見;足見公民社會的自我惕勵和揚濁清汙機制,已趨於正向發展。

現在進入第三階段。由於疫情正在日、韓、義等快速蔓延,許多主事官員倉皇失措,民眾高度恐慌,口罩、酒精、防護裝備搶購一空。現在看來,大陸過去一個多月的防治經驗彌足珍貴,不論評價是正或負,堪各國參酌。

到底「武漢封城」與「湖北封省」是必要舉措,還是過激反應?究竟高度中央集權對防疫有效,還是地方分權比較適合?現在這課題正考驗各國決策官員智慧、見識與能力,民眾自覺意識公民社會自治機制,現在也正面臨嚴肅試煉

民國81年(一九九二年),哈佛大學學者普特南Robert D. Putnam使民主運轉起來書中,檢視義大利南北兩地公民文化重大差異。他發現在公民性比較強的北方,居民普遍為公共事務吸引,他們遵守法律、相信政府,民眾與領導人間關係是平等的,社會網路和政治運作方式是水平型而非等級化。

至於公民性薄弱的南方地區,其組織方式是等級化而非水平式。公共事務被當成別人的事務」;政治參與動機是個人化的依賴、恩從關係或私人貪欲,而非集體公共目標,政治腐敗和權錢交易更被視為常態。

這次義大利疫情是從北方開始日後疫病整治是否會凸顯南北差異,尚有待持續觀察。至於台灣和大陸,由於各地民情風俗和公民文化差異十分明顯,應對之道也各有不同。以每年媽祖遶境為例,應否繼續舉辦?各方意見言人人殊!但在疫情擴散陰影下,日前主事者決定配合政府延後,這是政府政策與民間共識歸於統一重要進展,也是台灣公民社會成長的重要標誌,應予肯定。










政策有漏洞?院內現感染 醫憂心恐是交叉感染


2020-02-29 23:29 聯合報 /   沈政男/醫師
由於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佈新增確診病例,為日前案34之院內接觸者,醫院即採取暫停一般病房探病措施,嚴防疫情擴散。 記者林俊良/攝影


台灣第卅四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是有多重慢性病的中年婦人,因糖尿病問題住院,七天後才出現呼吸道症狀,院方趕緊啟動檢測,發現除了婦人呈現陽性反應以外,另有一名清潔工與三名護理師受感染。

此一院內感染事件,不只是疫情擴散警訊,更讓人想起民國92年(二○○三年) SARS期間和平醫院封院的慘痛教訓,因為起頭同樣有清潔工被感染

醫院清潔工經常是外包人員,較缺防疫訓練與監督,卻又容易接觸病患體液,再加上幾乎都是跨病房服務,只要其中一個環節有疏漏,便容易成為防疫死角。所有醫療院所應加強清潔工防疫訓練,並給予密切監督

當年何以釀成和平醫院重大院內感染?指揮中心自豪於社區感染」,導致醫療院所輕忽可疑病例,是重要原因。此次院內感染,有感控專家推測可能肇因於手部清潔未確實,而醫療人員之所以鬆懈,是否也因指揮中心一再強調「目前尚無社區傳播」?

事實上,以目前疫情來說,所有醫療院所與人員必須針對新冠肺炎啟動全面防護措施,也就是只要有任何危險因子病患就診,就必須做好感染預防。以卅四例來說,中老年與慢性病便是危險因子,而發燒與呼吸道症狀更不用說。目前台灣未注意到的危險因子,是白血球降低,而大陸經驗早顯示,八成多病例有此血液表現。

發生院內感染後,第一步是調查感染源,而以卅四例來說,比較可能的狀況,是婦人接連傳染給清潔工與護理師,等於是單向傳染,主因則是潛伏期傳染,未來只要提高警覺就能減少類似狀況。另一種比較不好的狀況,是交叉感染,也就是清潔工傳染給婦人,再由婦人傳染給護理師,此時就須全面檢討院內感控流程。

院內感染發生後,必須隔絕被感染單位,而如果侷限於單一病房,處理方式乃將病患移至感染科病房接受治療,並隔離接觸人員,南韓與日本最近爆發的院內感染都是如此處理。然而,如果院內感染發現太晚,造成跨病房,甚至跨大樓感染,且感染病例眾多,就必須考慮封院。當年和平醫院封院的錯誤,主要在於院內感控動線還沒做好,就全面召回已在院外人員。未來如果必須啟動封院程序,切莫重蹈覆轍。

從學理來說,如果連醫院這樣注重感控單位,都發生群聚感染,一般社區能圍堵病毒嗎?法國疫情緩和一陣子後,最近爆發院內感染,病例數隨即明顯增加。發生院內感染,不只警示指揮中心必須補強醫療院所的感控措施,也應慎重考慮,台灣是否已進入社區傳播階段,須檢討目前防疫措施,比如訂出取消大型集會標準、修改戴口罩政策、提升醫療人員警覺性,並放寬病毒檢驗門檻。












生時幸福相伴 長照無憾


2020-03-01 00:01 聯合報 /   陳乃菁/神經內科醫師(高雄市)
失智病人需要家屬好好照顧和陪伴。 圖/亞東醫院提供


人口老化已成全球性新議題,台灣民國107年(二○一八年)進入「高齡社會」,預計民國115年(二六年)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隨著老年人口漸增,高齡者的認知功能會隨年齡下降,「失智增加帶來的社會問題,不容忽視

確診失智的黃媽媽是我的患者,兒子小黃把她照顧得很好,說起來,我們相識也十年了。他們就像所有失智症患者家庭那樣,歷經對疾病的不了解,及照顧上的各種難關,但和大部分家庭不同的是:他們總是和和樂樂的,讓我都嘖嘖稱奇。

黃媽媽在失智輕度階段,說的多半是「我很幸福啊」;到中度時,她會笑瞇瞇地問:「醫生你好,我來這裡做什麼呢?」進入重度階段後,黃媽媽語言功能退化無法出聲,但她還是很溫順的看著旁人。更讓人動容的,是小黃總是陪在一旁,每次回診都會問這麼一句話:「請問我還能為媽媽做些什麼呢?」

我好奇的問小黃:「這十年間,黃媽媽有沒有發生過情緒不安,或者讓大家都頭痛的行為呢?」他想了想說:「沒有呢。」

我太訝異了,這也正是這對母子最特別的地方。十年來,沒有嚴重家庭衝突,黃媽媽不曾失眠、憂鬱、妄想、焦慮,也不曾發生過失智患者常出現的到處亂藏東西,或者因忘記廁所位置而隨地便溺。

黃媽媽離世前還來過醫院幾回,門診時看她已是不進食狀態,因擔心她虛弱,我安排她住院。住院期間各項檢查都顯示,她雖不吃不喝,但健康數值都還好,所以算是正常老化。

即便如此,我還是找小黃來討論是否需要為黃媽媽插鼻胃管;小黃其實很能接受媽媽已是末期患者事實,也認同不插鼻胃管、只靠舒適餵食方式處置。當然他還是擔心,正如一般大眾都會有的疑惑:「只是小小那幾口,她會不會餓呢?」我安慰他:「能吃幾口就吃幾口,不要勉強她;要相信她身體的機制,我們都是餓了就會想吃,黃媽媽吃得少,但神情還好,應該是不餓的。」

既然大家都能接受黃媽媽已進入失智末期,我就著手幫家屬申請居家安寧,同時將病歷轉過去。但第二天,我收到小黃來電:「乃菁醫師,我昨天確定媽媽可以使用居家安寧照護,但今天早上去看媽媽,她已在睡夢中走了。」

小黃邊說邊哭,但那聲音並沒有遺憾,只是想告訴我母親已離開事實。當然,悲傷是不可免的,面對死亡大事,誰都一樣,準備得再多,都無法消弭生死分離時悲哀;但對這母子來說,哀傷難免、痛苦少有。但十年來,能做的、該做的,都已做了,慶幸在這漫長照護之路,母子雙方都是無遺憾的。










建立社區防疫標準 此其時矣


2020-02-29 23:37 聯合報 /   邱淑媞/國民健康署前署長(台北市)
日前行政院長拍板,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升至一級,並指派陳時中部長續任指揮官。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日前行政院長拍板,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升至一級,並指派陳時中部長續任指揮官,可直接號令各部會、調度資源,值得期待。

早在一月十三日,疾病管制署已提應變計畫,明訂指揮體系啟動機制: 只要武漢肺炎有明顯社區傳播,就開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由署長任指揮官;若擴散至其他地區,就升到第二級,由衛福部長指揮;一旦台灣出現確診病例,就升為一級。台灣早在一月廿一日首例境外移入確診本土病例也在廿八日出現,達一級開設,雖晚一個月,仍具積極意義!

如近日人潮聚集的宗教活動,即令醫界與大眾深感憂心。新加坡與南韓都發生與宗教活動有關重大群聚流行義大利則有與戶外路跑相關群聚事件新冠肺炎輕症與無症狀就有傳染性,且飛沫及接觸傳染與人潮擁擠程度有關、並非戶外就安全。在台出現零星社區感染時,誰都不希望防疫破功。然而,卻出現疫情未緩和之際,宗教活動是否該停辦或延期爭議。

其實,傳染病防治法有明確規範第卅七條明列與防範社區感染相關的上課、集會、宴會,或其他團體活動、特定場所出入及容納人數、交通運輸與其他等管制權責,「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期間,應依指揮官之指示辦理」。依此規範,採「順時中」方式辦就對了!指揮官可依據疫情,下令停辦、緩辦、限制規模辦,或因情況緩和授權宗教團體自行決定,都是指示、都須承擔其責任,避免淪為全民公審。

檢視現行整備應變計畫,或因時空關係、或權限不足社區防治僅針對入境旅客、個案就醫、個人隔離檢疫三項自陷於境外阻絕階段思維,對於傳染病防治法第卅七條所列舉事項,完全未予著墨。此次紛擾,凸顯整備應變計畫有必要立即補強,而且,不應等待民眾或醫界點名特定活動,才來頭痛醫頭,而應建立循序漸進、階段式的管制計畫與標準作業,供各界依循。防疫不可能完美,但至少不要自亂陣腳。

在一級開設後,正是擴大防疫布局的時機。防疫作為本就是充滿兩難,總會衝擊人民與各界之權利義務因此,更應回歸法制、一切悉依傳染病防治法之規定來辦理,切莫流於人治政治角力












共體時艱 由政府做起


2020-02-29 23:35 聯合報 /   葉美霞/公退(彰縣和美)、洪金鳳/研究生(高雄市)
新加坡日前作出政府減薪的意外宣布,展現共患難的決心。圖為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新華社資料照片)



葉美霞/公退(彰縣和美)
新聞報導,星國自總統、部長到國會議員,為能對防疫盡一分心力,自動減薪,並為醫護人員加薪一個月,不禁要為他們按一萬萬個「讚」;更期許我們的高官、立委諸公,也能效法,多少為防疫工作助一臂之力!

新冠肺炎不斷延燒,確診案例一直上升,許多國家莫不絞盡腦汁防範,也想用有限經費挹注;宗教團體也從善如流取消或延期活動。

當政府提出六百億紓困觀光等行業,企業、公司行號也面臨無薪假、減薪時,百姓點滴在心頭。近日蔡總統更宣布將取消五二○就職大型慶祝活動,相信可省下一筆可觀經費,將是功德一件;但疫情何時結束,沒人說的準,預算夠不夠也沒人有把握,若是能效法星國帶頭減薪,並為醫護加薪,將是最好榜樣!

洪金鳳/研究生(高雄市)
這些日子以來,整個世界都被「疫」情困擾,在這個凡事不確定狀況下,沒有人能成局外人,「大家共體時艱,一起對抗病毒」是現今所有人的共同目標。

「平時少至公共場所,人多的地方也要避免前往,上班工作,下班回家」,是我目前生活型態。不過在家悶久了,也想出去走走,讓陽光飄進心裡,除霉去疫。

那天休假,和家人一起到美濃,才發現乾枯的田地已長出綠稻,在陽光照射下生命力十足,尤其白鷺當稻,讓人心喜,開展出一種「疫」別雲天,大地將欣欣向榮的希望來。希望我能心想事成,疫情儘速退燒。











官僚化才是疫情破口


2020-02-29 23:31 聯合報 /   溫俊維/補教業者(竹縣竹北)
我國新冠肺炎確診第32例為30多歲女性印尼籍醫院看護,曾照顧案27,是非法外籍看護,國人擔憂非法看護可能成為防疫破口(圖非新聞相關當事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確診的外籍看護,原本疫情指揮中心還考慮是否公布她的活動足跡,未料她在隔離病房內開直播,指揮中心不得不首次公布個案活動足跡;然此「坦率」案例,究竟只是零星個案,或是被「發現」的防疫黑數之一,無從得知。

各地方政府早開始自力救濟,指揮中心此時才一級開設,並提醒同時段出入民眾自主健康管理十四天,這種後知後覺行政指導,能算超前部署?又能安多少民心呢?

此次防疫,最常被討論的議題,便是自由人權隔離治療間取捨。中國大陸各城市為防範疫情蔓延擴散,不得不採取封城、限制人員流動,被指控侵犯人權。然對照日本與南韓防疫措施的輕忽與漠視,使國內幾近淪陷,大陸的做法更合乎情理。

公衛領域有一則耳熟能詳的故事傷寒瑪莉」,敘述美國第一位被發現的傷寒帶原者。她是名廚師,造成五十三人感染、三人死亡,但她堅決否認,也拒停止下廚,兩度遭公衛主管機關隔離,最後於隔離期間去世。有些學者認為,傷寒瑪莉所受待遇與其低下階層愛爾蘭裔移民出身背景,致遭歧視不無關係;然在訊息未明、未能有效治療的非常時刻,犧牲少部分權益,保護多數人生命安全,是不得不為的「必要之惡」。

當年和平醫院封院事件,猶歷歷在目,實應記取教訓然則觀今政客多誇耀當年功勞,或對中國大陸作法斥責怒喝,或指示對陸港澳居民限制入境,卻甚少查詢現有醫療資源是否足以應付感染大爆發,日韓旅客是否應限制入境,抑或國內非法移工是否有群聚感染

官僚鎮日糾結統計數字,以安撫躁動人心,卻渾然未覺更多人或將陷危險與恐懼中,如此防疫態度較之日韓,是否為製造防疫缺口的蟻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