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7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監控資本主義的省思與因應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  聯合報社論/當下政治,正是林秉樞演繹的謊言與操控
◆  聯合報黑白集/民進黨這麼好騙?
◆  經濟日報社論/監控資本主義的省思與因應







經濟日報社論/監控資本主義的省思與因應


2021-12-07 02:16  經濟日報 /   社論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遭男友施暴,與綠營互動密切的加害人林秉樞,試圖透過PTT帶風向洗白,扯出綠營不同派系的網軍角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女立委遭家暴痛毆事件引發全國譁然,但更令人意外的是此案同時牽扯出受害者被監控、嫌疑人錄音筆錄下政商名流對話存檔,以及網軍造假橫行等駭人情節,不禁讓人對人際之間的互動蒙上更多的猜疑與不信任。現實生活的往來都可能如此,那麼每個人在幾乎無管制的網路空間,數位足跡是否也安全呢?

基本上,隨著數位經濟時代的來臨,數據無所不在,以營利為目的的經濟體系,蒐集消費者的網路行為,透過加值轉換成行為數據,放在市場上販賣,美國哈佛大學學者 Shoshana Zuboff將其稱為「監控資本主義」。

Google 可謂監控資本主義的先行者,其分析用戶的上網行為數據,建構用戶專屬的「數位足跡」檔案,藉此預測用戶的喜好和行為,將行為數據賣給廣告投放主。而隨著聯網智慧化產品不斷推陳出新,現在幾乎所有網路原生企業,都採用監控資本主義作為主要的商業模式,監控資本主義時代已經來臨。但也衍生了許多值得關注的議題:

首先,從個體角度而言,科技本身應該用於造福人類,但監控資本主義企業的服務或產品,採用注意力經濟的商業模式、運用各式演算法吸引用戶,讓用戶沉迷於產品使用,已造成青少年以及成人科技成癮的現象。

其次,從社會層面審視,社群媒體分析用戶的行為數據,利用個人化推薦演算法,根據分析結果投其所好,推薦用戶感興趣的資訊內容,容易形成輿論的同溫層,以及成為假訊息傳播的溫床。近期,離職的臉書員工就指控公司演算法的設計機制,可能會更激化社會的對立。

再從資訊安全的角度,監控資本主義也造成隱私權的侵害。目前多數企業服務要蒐集使用者行為數據,都會事先提供《隱私權同意政策》以及《服務使用規範》,徵求用戶同意,但用戶對於企業如何蒐集行為數據,僅能保持最低知的權利,倘若用戶在「隱私權條款」,勾選不同意的選項,甚至有些產品會限制使用功能或是完全無法使用。

監控資本主義的盛行對於個人和社會都有重大影響,因此不應放任監控資本主義通行無阻,以免加劇對社會的負面衝擊。觀察各國規範的作法,以推出嚴謹的隱私權個資法案反壟斷法案為主,但由於監控資本主義企業遊走在法律邊緣,在自由民主大旗的框架下,政府無法利用監管規範介入檢視企業營運。

另一方面,監控資本主義企業所使用的演算法,也常因缺乏透明機制而遭受詬病,雖然各界紛紛針對演算法透明化機制有諸多討論,但由於牽涉到企業商業機密,實際若列入法規監管,還需要諸多細節討論。

此外,由於採用監控資本主義的企業,都是知名的科技巨擘,政府常利用反壟斷法試圖拆分其業務,目的是避免數據過度集中在大型科技企業,但由於這些公司都投入鉅額經費於國會遊說,因此反壟斷法通常會面臨政治,以及拆分科技巨擘業務將影響國家科技發展之難題。最終將落入騎虎難下,難以真正落實的局面。

平實而言,政府可提出諸多監管規範,抗衡資本主義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如上述,會面臨到實際執行上的難題,導致無法完全解決監控資本主義的負面影響。「監管」終究只是擔綱人們的後盾,更強大抗衡的力量應來自於數位公民權意識

從個人的角度來看,恐無法僅寄望政府提出監管規範,卻對自身的權益漠不關心。因此,培養民眾具備數位公民意識,是監控資本主義時代之下關鍵的課題,希冀透過推動數位公民權,協助民眾建立一條防線,捍衛個人自主權,以及將注意力視為個人重要的資產。「監管規範」以及「數位公民權」雙管齊下,才是抗衡監控資本主義最佳解方












聯合報黑白集/民進黨這麼好騙?


2021-12-07 04:49  聯合報 /   黑白集
林秉樞對高嘉瑜施暴後,背景也被各界起底。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黃義書攝影



林秉樞暴打立委高嘉瑜,但他到底是何方神聖,外界除知道他和綠營關係密切,迄今仍如隔一層紗。事發後,民進黨上下異口同聲說跟他「不熟」,林秉樞似乎只是個「蹭名人的騙子」。

但這個跟民進黨「不熟」的人,卻做到了「很熟」的人做不到的事。長期以來,他在深綠智庫的論壇寫文章,扮演綠營寫手;平時自稱是「國安外圍人員」,遊走綠營派系。案發後,一聲令下,就有綠營網軍幫他洗白帶風向,還有派系大老、國策顧問幫他向媒體關說。

這些「豐功偉業」不假,於是為了加強「騙子」形象,有親綠名嘴影射他可能和對岸有關,是「國安滲透」。還有媒體幫腔,說蔡政府「早就盯上林秉樞」,兩年前就對他「摸底」,並向相關人「示警」。

林秉樞的騙子形象,讓人想起前總統陳水扁找詐欺犯黃琪算塔羅牌」的往事。但當年陳水扁身陷貪腐弊案,走投無路,才會上當;但這次民進黨卻幾乎是「全黨受騙」,其震央,則是被稱為民進黨「智囊庫」的新潮流系。沙場無敵手的民進黨,怎會變得如此好騙?

如果林秉樞真是「國安滲透」或「蹭名人的騙子」,那民進黨簡直和高嘉瑜一樣「天真無邪」。到底林秉樞是騙子,還是民進黨用自己看走眼來騙百姓,就讓時間來驗證吧!












聯合報社論/當下政治,正是林秉樞演繹的謊言與操控


2021-12-07 04:51  聯合報 /   社論
季青漫畫



經多日發酵,高嘉瑜遭男友林秉樞施暴事件,已由單純的「家暴案」發展為政治懸疑驚悚劇。PChome 集團董事長詹宏志因捲入為林秉樞傳訊週刊,在澄清過程後,主動辭去總統府國策顧問職務。但和林秉樞交往甚密的新系大老段宜康,卻以「相識十年的陌生人」一語,輕輕迴避了責任。事實上,林秉樞以一名博士生做出種種匪夷所思的行徑,能捲起政壇千堆雪,反射的正是當今執政黨說謊與操控成性本質

民進黨的政治手腕,一向以長於布局操控扭曲事實,乃至愚民洗腦慢性割喉著稱。這些伎倆,林秉樞作為綠營側翼,顯然樣樣精通。他利用博士生身分為自己打造知識光環,利用奇巧社交及闊綽出手廣結人脈,利用能言善道贏取女性芳心。在私底下,他卻是狂暴凶狠的恐怖情人,是脅迫父母不肖啃老族,是自吹自擂說謊家,是密錄對話私密影片控制狂。他出入平行時空,千面人角色變來換去,毫無違和。

正因林秉樞的行徑爭議太大,牽扯民進黨的深水區生態,綠營最近也不斷採取切割、止血和轉移焦點的戰術。總統府火速批准詹宏志辭國策顧問,基本上就是為了止血。但一個錯綜複雜的案件,若最後竟只是由一名無關政治商界聞人承擔,而幕後的政壇人士全都躲過,豈符合比例原則?

不僅如此,綠營網軍近日也發動「陰謀論」的烏賊戰,一說稱高嘉瑜案只是為了轉移蔡英文「論文門」的焦點,另一說稱此案是為了分散蔡政府「反公投」的力道。無論是哪一種「陰謀論」,都訴求網民別再追打此案。由此可見,此案雖尚未打到民進黨的「七吋」,已讓它許多的卑劣手法暴露在公眾眼前。也難怪,儘管有綠營名嘴企圖運用「抹紅模式」,影射林秉樞是中共有計畫運用來「滲透」本土陣營的人,已沒有太多人相信。

更離奇的是,就在此案疑點不斷增生之際,林秉樞的維基百科資料竟遭一個 IP 登錄在「國發會」的用戶修改,將曾與林秉樞合照或互動的名人詞條上,加上賴清德和柯文哲的名字。事實上,近日出現在媒體上的林秉樞與知名人物合照,除賴清德外,還有陳時中、范雲、館長陳之漢等。這次修正,為何特意加上賴清德、柯文哲,而略去其他人,恐怕也是為了抹黑帶風向。為此,網民驚呼:「網軍國家隊現身!」國發會隨後澄清該 IP 使用機關為公路總局,但公路總局宣稱當天並沒有聯結至維基百科的紀錄;就這樣,簡短的說明就製造了一個斷點,讓外界無法繼續追查。

美國早年一部電影《性、謊言、錄影帶》,用來描述高嘉瑜與林秉樞的關係,正是合適的標題。但深一層看,林秉樞在兩人關係中所演繹的謊言與操控,更揉進了時下台灣特有的政治氣質,一種不帶任何情感的關係操控,一種不以誠信為基礎的政商網絡,在「顏色至上」的信仰下,如有毒的蔓藤般伸入你我生存的民主台灣。能夠把台灣政治的惡質化詮釋得如此透徹深刻,這位四十三歲的博士生、網軍、國安周邊人員、金融投資家「林董」,真的不辱使命。

蔡政府正強力反宣傳四大公投,蔡總統說,台灣再陷核四泥沼是倒退嚕,「絕不能走回頭路」。然而,在反萊豬、護藻礁、公投併大選三案,民進黨不正扮演「走回頭路」的角色?所有過去的宣示,到了危及自己的政權時,都一夕變成「可割可棄」。試問,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林秉樞們」,還會有什麼堅信的價值不變的忠誠


【專家之眼】斯拉夫人的內戰:俄烏衝突的虛象與實相

◆  【專家之眼】斯拉夫人的內戰:俄烏衝突的虛象與實相
 
◆  【專家之眼】社群平台是違禁品樂園、漏稅者天堂?
◆  【專家之眼】蔡「博士」被自己的「論文門」綁架 ?









【專家之眼】斯拉夫人的內戰:俄烏衝突的虛象與實相


2021-12-07 08:31  聯合報 /   湯紹成/政大國關中心兼任教授
俄羅斯已在烏克蘭邊界陳兵十萬,俄烏邊界的緊張情勢升高。圖為俄國傘兵今年4月在烏東邊境進行空降演習。路透/Stringer



俄羅斯與烏克蘭都源於基輔羅斯,從17世紀中葉開始,俄羅斯帝國逐漸吸納烏克蘭,並將烏克蘭人視為小俄羅斯人,兩國關係緊密,並同時於民國 11 年(1922年)成為蘇聯的創始成員國,也是民國 80 年(1991年)12月終止聯盟條約簽署國

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內部亂象叢生,自民國 89 年(2000年)普京上台後才趨於穩定。而烏國乃形成親歐與親俄兩大陣營,但仍持續由親俄派掌權,烏國雖期盼確保其獨立的願望,仍保持與俄羅斯緊密的關係。民國 103 年(2014年)二月,烏國兩派勢力衝突爆發革命,結果親歐派勝出,親俄派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被罷黜後流亡莫斯科,導致俄羅斯從烏克蘭奪回克里米亞(Crimea),並引發西方對俄的制裁。

此外,俄方還支持烏國東部主張分裂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Donetsk People's Republic)與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Luhansk People's Republic)的分離主義戰士,至今造成超過13,000人死亡。民國 103 年(2014年)9月,烏克蘭政府與這兩個自治州之代表,在白俄羅斯首都簽訂明斯克協議》後停火,同時烏方同意賦予兩州相當的自治權,但該地區領導人仍多次表示不會放棄爭取獨立並與俄羅斯合併。

由於烏克蘭親歐政府積極與西方發展關係,尤其美國的支持力道尤強,導致民國 109 年(2020年)4月俄羅斯已向烏克蘭邊境派遣了坦克,以及拜登與普京兩人在民國 110 年(2021年)6月於日內瓦會面,但雙方僵持不下無功而返,事後兩國接觸雖已增加,但緊張關係未減。月前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訪歐,並出席在比利時舉行北約防長會議,還強調北約向烏克蘭和喬治亞敞開大門,俄羅斯乃視之為極具挑釁性。

近日,俄羅斯已在烏克蘭邊界陳兵十萬,俄烏邊界的緊張情勢升高,促使美方發出更嚴厲的警告,稱若普京跨境進攻,將會付出極大的代價,但遭俄方駁斥。而克里姆林宮卻聲稱,其紅線是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

俄羅斯政府曾表示,民國 97 年(2008年)八月,喬治亞共和國(Georgia)利用普京在北京參加奧運開幕式的機會,重新控制莫斯科支持南奧塞梯亞South Ossetia與阿布哈茲Abkhazia兩個分離主義地區,從而引發了俄羅斯的全面進攻,導致喬治亞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最近烏克蘭軍方使用土耳其 Bayraktar 無人機,打擊俄羅斯支持的烏克蘭東部部隊,再加上美國兩架核子轟炸機克里米亞附近巡弋,美軍還在波蘭與羅馬尼亞建立飛彈基地,並聲稱北約有意在烏克蘭部署飛彈,7至10分鐘就可以攻擊莫斯科,這讓俄方感到極度不安與憤怒,並表示俄方的極音速飛彈的殺傷力更大。雖然烏方明確表示並無入侵頓巴斯克計劃,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日前也指控俄方陰謀對他發動政變。

不少西方觀察家認為,在明(民國 111 年(2022)年)初俄國將從多個方向向烏克蘭發動攻擊,屆時冬季奧運也將在北京登場,普京也將再度應邀參加開幕式,是否形成與民國 97 年(2008年)的巧合,仍有待觀察。

而莫斯科是否想要公開衝突,帶來更嚴厲的制裁和與西方的關係徹底決裂,當也並非首選。更有可能的是,俄方有意以軍事實力來誘使與美國會談,以便美方說明支持烏克蘭的程度,而美俄雙方好似都有此意向,目前正在籌備高峰會以避免戰事爆發。否則,若俄烏的情勢導致美國的介入而分散其實力,這會對於台海情勢有何影響,才是吾等所關心的變化。


科技.人文講座/游牧人生


◆  改善台鐵 人、車、路、制度要對症下藥
◆  防制散布親密照 速修法保護
◆  拒殘虐影像 向暗黑惡勢力說不
◆  網軍之亂 假去中心化 搞網路獨裁
◆  科技.人文講座/游牧人生
◆  非核政策下的國安危機
◆  隔2年才公投 凌遲正義
◆  公投在即 政府應有能源備案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講座/游牧人生


2021-12-07 04:55  聯合報 /   趙坤茂(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黑色星期五。(路透)



感恩節剛過,馬上就是耶誕假期前的採購起跑日「黑色星期五」。此「黑色」象徵商家生意興隆,記帳內容不再是虧損赤字,而是盈餘黑字,與十三號星期五不吉祥的黑色迥然不同。隔周接續而來的「網購星期一」,一直到耶誕節前的「超級星期六」,將近一個月的熱銷期,各家電商都急需大批臨時工協助物流作業。

此番景象,令人想起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游牧人生》的場景。主角芬恩以廂型車為家,隨著打零工的機會四處移動,值此歲末寒冬時節,她正在亞馬遜配送中心打工。自民國 97 年(二○○八年)次貸風暴後,亞馬遜啟動野營者人力方案,在比較繁忙的季節裡,提供野營者打工機會,並支付醫藥及停車費用這是雙贏的零工經濟策略既讓亞馬遜緩解零工需求,也讓無屋者可安穩度過寒冬。這本是美事一樁,但在勞力密集的工作背後,卻也反映出打工族無盡的辛酸與窘境。冬天過後,芬恩啟程前往下一個地方打工,就這樣隨著季節更迭,一站又一站餐風露宿,一年後再次回到了亞馬遜配送中心

某種程度上,大家何嘗不是走在數位空間游牧路上呢?這些年來,當經常出入的社群網路平台關閉或式微時,我們不得不遷徙他方,另覓新窩。隨著親友的去向,我們遊走在各社群平台,親友在哪,落腳的社群就在哪。甚至有些從未謀面的網友,大家在網海萍水相逢,意見交流後互道珍重,下一站各奔東西。

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哪裡水草肥沃就往哪裡走,當一處的水草吃完了,就轉往另一處放牧。淘金客逐黃金而居,當發現某地蘊藏具商業價值的黃金後就蜂擁而至,待礦藏枯竭後,就轉往他地發展。媒體工作者及閱聽人逐新聞而居,當一樁新聞事件爆開後,大家全都聚焦在如何理解或扭曲事件真相,待新聞熱潮冷卻後,就轉而關注剛冒出的新聞熱點。

科學研究工作者知識疆界紮營屯墾,固然同一處深耕才能有所突破,但有時也要隨著新元素的增添跨界遷徙,才可避免走入死胡同,並做出更大貢獻。故深耕之餘,當新興研究領域及新型挑戰問題出現後,有時也要立馬全副武裝,拔營前往新天地開疆闢土。一路走來,如同推著巨石上山薛西佛斯游牧在山腳和山頂之間,不變的是那份追求真理熱誠

此刻,收音機傳來《游牧人生》的主題旋律,極簡音符迴盪在熱情澎湃的腦海裡,該是上路的時候了。

我們路上見。












改善台鐵 人、車、路、制度要對症下藥


2021-12-07 04:55  聯合報 /   李克聰/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新北市)
台鐵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鐵近期大小事故不斷,交通部長王國材十一月廿三日嚴厲要求台鐵局檢討,若未來又出現同仁未遵照 SOP 的情事,一定會撤換處長。沒想到台鐵十二月一日又發生邊坡工程鋼軌樁斷裂砸中太魯閣號車頭的嚴重事件,王國材部長火速下令撤換台鐵局工務處長宜蘭工務段段長

檢視台鐵近期發生的事件及原因十分多元,以人、車、路及制度等四大因素分析,發生事件的車種涵蓋台鐵所有車種;軌道相關設備故障型態也很全面;而運務、工務、機務及電務各項工作標準作業程序(SOP)的執行是否完整確實,則與制度與人為因素息息相關。建議台鐵應完整蒐集分析歷年各事件及事故的型態、地點及時間、原因(人、車、路及制度)、頻率及發生後影響程度等資料,進行大數據之風險辨識、風險評估分析、風險預防及應變處理之完整風險管理,並訂出風險預防的優先改善事項及方法。

但目前台鐵主要負責安全的營運安全處人力風險管理專業皆不足,建議應由交通部編列預算委由專業顧問公司進行此項關鍵工作。至於未來台鐵廿四項計畫和工程將委託由鐵道局辦理,總工程經費超過二三五點三三億元,建議鐵道局在相關規畫應以台鐵需求為導向,運用介面整合減少與台鐵之隔閡與溝通協調障礙,在監理及工程上也要充實人力及相關專業,所有台鐵工程施工作業亦須權責相符,全面檢討過往缺失並提升風險管理規格,本身監工程序及委辦工作也要更嚴格確實執行控管,並應與台鐵全力配合。

至於台鐵員工待遇低落,勞動力持續流失導致人力不足問題,行政院應完整面對全力解決,因為人力不足會導致現場執行各項工作只能採行盡量精簡人力的作業方式,加上人力青黃不接在未完整接受教育訓練下,一線員工執行各項工作 SOP 時因經驗及專業不足,容易力有未逮無法確實執行,在各項風險預防及應變處理上就無法發揮作用。

另外設備老舊問題,建議行政院編列高額預算購買台鐵各式新車的同時,亦應編列足夠預算在各項設備汰舊換新及舊車設備維修的零件購買備料,並以問題導向訂定適當優先執行順序,在研擬各項安全改革計畫時建議由下而上讓員工參與,相信基層員工最了解各項安全問題與執行困難及因應對策。

部長震怒撤換台鐵處長及段長其實無法改善台鐵人力及專業不足的問題,反而會加重打擊台鐵員工原本低落的士氣。從最近交通部宣布基隆捷運規畫環島高鐵路網的構想看,幾乎是棄台鐵於不顧,如台鐵員工的士氣持續低落,若看不到未來願景,怎可能召募並留住專業人才?現有員工怎可能保持熱誠把工作做好?建議行政院及交通部應盡快召開記者會,宣示政府會優先全力改善基本民行的台鐵,盡快協助解決台鐵人力流失不足及設備老舊的根本問題,並具體說明台鐵未來有利定位與願景以提升台鐵整體低落的士氣,這樣改善台鐵才是正確有效的方法。














防制散布親密照 速修法保護


2021-12-07 04:55  聯合報 /   吳景欽/真理大學法律系所教授兼刑事法研究中心主任(新北市)



立委高嘉瑜遭男友暴力成傷,施暴者雖已遭羈押,但兩者親密照卻有遭散布的可能。從此就暴露出,施暴者握有親密影像,甚至為散布,現行刑法足以為防制嗎?

依刑法第三一五條之一第一項第二款,無故以錄音、照相、錄影或電磁紀錄竊錄他人非公開之活動、言論、談話或身體隱私部位者,就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惟此罪除屬告訴乃論之外,若雙方為男女朋友關係,就易被解讀是得對方之同意,能否合致竊錄罪,必會有疑問。而於雙方分手後,若為防止影像外洩,是否有權要求對方立即刪除所有內容,必也會成為問題。故為防止男女雙方於分手後仍有所顧忌,只要未能明確告知對方且得其明示同意的拍攝行為,皆應屬竊錄罪之範疇

至於依刑法第三一五條之二第三項,散布竊錄內容者,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此罪雖不算輕,也屬非告訴乃論,但是否須以竊錄罪成立為前提,如被害人對竊錄罪未提起告訴,則將錄影內容加以散布者,能否成立此等犯罪,就會有爭執。若採取嚴格解釋,即須以竊錄成罪為先決條件,則散布竊錄內容,似只能以刑法第二三五條第一項散布猥褻罪來論處。

散布猥褻罪雖是非告訴乃論之罪,但法定刑最高僅為兩年以下有期徒刑,相當輕微。又散布親密照片若以此罪論,勢必得將男女親密行為解釋成猥褻,這不啻是對被害人再次傷害。

故為解決此等矛盾,除須將散布猥褻罪的法定刑,至少提高與散布竊錄罪相等同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外,對於散布猥褻罪,以妨害風化而非以個人性自主權的保護目的,恐也須於立法上加以調整,以免對被害人造成二次傷害。

又無論刑罰是重、是輕,於刑事訴追與確定,總要一定時間,則在此期間內,如何防止這些親密照片散布,肯定是更值關注的事。尤其現行家庭暴力防制法保護令,僅限對於人身自由的保護,對於如此的散布行為,就只能向法院聲請假處分為禁制,但在被害人未必得知散布者的身分及所在下,恐連聲請的可能性都無,最終只能依賴刑事強制處分防止擴散

只是有關刑事處分,如扣押,雖包括所謂電磁紀錄,但是否包括網域,甚或散布的社群平台,實都有法定性,甚至是否侵害言論自由的爭議。而就算加以扣押,但在網路時代,如何防止另設帳號、網站為散布,更屬棘手問題,致為立法者必須盡速修法以對的重要課題。















拒殘虐影像 向暗黑惡勢力說不


2021-12-07 04:55  聯合報 /   李明宗/退休人士(台北市)



民國 90 年(二○○一年)璩美鳳遭密友陷害,裝設針孔攝影機錄下她與已婚者的情愛事,並燒成光碟供《獨家報導周刊》出售,掀起軒然大波,甚至傳播到海外,被稱為「璩美鳳光碟事件」。

在當時,不論是基於好奇或湊熱鬧,想觀賞該影片非常容易,但我個人對於偷拍的劣行厭惡至極,因而完全拒絕觀看此片,迄今也未曾看過,至少聊表對於被害女性精神上的支持,我不願意成為共犯結構,也不會在傷口撒鹽。

近日某女性立委不但慘遭毆打凌虐,她似乎仍然非常擔心何時不雅的影片或照片萬一被公開,如果有的話,我完全不願意將其稱為「性愛影像」,而是非出於自由意志下的「殘虐影像」,我將同樣拒絕觀看,這是對暗黑惡勢力最起碼的抵抗。

我並不是道德情操很高的人,對於性愛電影也不排斥,但總覺得世間的人倫義理總該有個底限,不能胡作非為到人神共憤的地步,我們不能對惡勢力懦弱屈服,以免徹底被暗黑世界宰制壓迫個人能力很有限,但至少可以保持清明的良知,儘量避免讓邪惡入侵內心。

我認為,不論身為人或知識分子,都應該盡己所能抵抗邪惡勢力,否則豈非枉費讀那麼多書?活那麼久又有何用!

我也深信,如果社會上敢於挺身抗拒邪惡的人越多,暗黑勢力就比較難以滲透侵害不公不義共犯結構之所以能壯大成為邪魔,往往是因為絕大多數人漠不關心縱容結果












網軍之亂 假去中心化 搞網路獨裁


2021-12-07 04:55  聯合報 /   趙哲聖/開南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桃園市)



元宇宙願景,郭台銘認為主流貨幣金融將無法「去中心化」,雖然有些虛擬貨幣會形成一種資產形式,但是全球金融是無法被去中心化的方式所取代。

從這樣「去中心化」聯想到當前網軍之亂,社會關係和內容產生形態,因為中心化的政治忠誠而靠「假去中心化」的網路操作手法,讓新型態網絡內容生產失序,甚至比傳統集權管理還更惡質。

網路交流下的假消息、假新聞,甚至到現在的假民意,不但是對民主的挑戰,更讓網路進入所謂的元宇宙烏托邦,因去中心化而充滿憂慮。媒體該何去何從?去中心化的未來怎麼走?

首先,網際網路形成,除了專業網站或特定管理機制外,網民可共同參與,且階級平等在網絡上表達觀點,變成資訊,轉化輿論。隨著智慧型手機與 5G 網絡服務形態多元化,去中心化環境因社群媒體推波後更加清晰,網路後台寫手編輯興起後,網民進行去中心化協同內容創作或貢獻,看似鼓勵言論自由,卻也給政商背後網軍頭頭參與製造機會

人人都可以編輯」的理念,讓假借去中心化網路治理變調。審查刪文、製造訊息、充斥人頭,資訊獨裁的兩面手法,變相導引網民參與假議題催生、降低網路扁平假象,內容生產多元化背後都是網軍的鑿痕

運用深度偽變造 Deep Fake 技術,還是外表相的造假,那些假借言論自由下的標題殺人,或是靠內容農場收取流量,才是大量假訊息霸權主導者,而背後的財源和組織運作,更加可議。在台灣的網路現象從原本的藍綠互鬥言論交鋒,轉化為草根運動,有心人士靠著政商關係,操控網軍替某議題發聲,但事實上,卻是由某人、某集團在刻意主導,製造輿論虛假聲量。

資訊去中心化成員自律的角度來看,有鑑於越來越多大眾媒體都會仰賴 LB、Line、PTT 等社群網站討論來傳播新聞,這些網友說發生在留言區的分享或辯論,也可以說是因新聞媒體轉傳而擴大化,新聞媒體自由言論的標準,應該要非常小心網路背後的黑手,讓社會大眾瞭解「網友說」的風向問題,盡量減少網友說的可能失真。

去中心化的顯學,分散權力,是網路成為元宇宙後的下一場革命。但網海中的網軍,確有集中權力的現象,也讓林秉樞事件成為焦點。數位自由主義要想成功讓每個人保持自治,在去中心化同時,這些組織還是必須與傳統的法律和金融體系相結合,否則空有自由門檻網軍亂象勢不停止。














非核政策下的國安危機


2021-12-07 04:55  聯合報 /   林松蔚/企管顧問(高雄市)



核四公投議題在公投電視說明會上打得沸沸揚揚,但筆者在此不討論核四技術面與電廠議題;身為台灣人,應當要注意的是,核四乃至核能政策對我們切身的利益究竟在哪?

最直接利益,除電價成本低與減少同為基載電力燃煤空汙外,最重要的是能源安全問題,因為這不僅是民生議題,更是國家安全、國防安全問題,沒錯,就是抗中保台的問題。

作為土生土長的台灣囡仔,筆者實在看不懂政府與執政黨的邏輯何在;一方面高呼抗中保台、主打台獨意識旗幟,另一方面卻又忽視台灣能源缺乏的嚴重問題,這個問題在非核家園政策下只會更嚴重。台灣需要穩定、安全、沒有儲存量過少問題的能源,同時又可用做基載能源的選項。

像台灣這般可能遭封鎖或「灰色衝突」的地理與政經環境,將儲存量不足的天然氣推至能源占比百分之五十,當作能源主力,基本上就是一件完全忽視外在威脅的愚政;為了滿足民粹式廢核承諾,卻在國安上形成提油救火的政策。

台灣天然氣儲量,中油依規定備足存量也只能維持七天,中共若以灰色衝突方式假演習之名而行封鎖之實,只要演習一周,台灣就面臨無氣可燒的窘境,喪失一半的電力。更別說二接與三接,都在共軍火箭彈兩百公里射程範圍內。

相較之下,核電廠日內瓦國際公約規範的不可攻擊設施,中共為顧及自身是否受害,也不會輕妄攻擊核電廠;反倒天然氣儲槽,完全不受公約保護,國際上過往多起戰爭衝突,都優先襲擊對手油田、燃料儲槽,何況先前經歷過高雄氣爆與八一五斷氣大停電事件的台灣。

不禁疑惑,占五成發電量的天然氣選項,在能源安全問題上完全與抗中保台的宗旨相悖,何以自我矛盾至此?令人慨嘆。














隔2年才公投 凌遲正義


2021-12-07 04:55  聯合報 /   陳冠吾/博士生(美國南卡羅萊納州)



近來執政黨在公投說明會上闡述,公投與大選脫鉤可以讓社會有充分的時間討論,且引用歐洲國家為例說明公投與大選脫鉤是常態。然而,就公投主文而言,公投並非一定得綁大選不可,而是提供一項更為彈性的方法以彰顯民意:若公投成案後半年內有舉行全國性選舉,則公投與選舉同時進行。就此而論,公投不必然要與選舉綁在一起。然而現行經民進黨修正後的公投法,反而將公投綁死在每兩年舉行一次,這樣除了勞民傷財外,悖離直接民主精神

在現行的公投提案制度下可分為「由上而下」與「自下而上」二種。就由上而下來說共有三類:第一類是總統發起的防禦性公投(如民國 93 年(二○○四年)兩項防禦性公投)。第二類為行政與立法兩院得經國會同意後發起的公投。第三類則是修憲案交付公民複決。自下而上的公投則為我們所熟悉公民提案、到交付投票的過程(如民國 97 年(二○○八年)的四案與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的十案)。

由上而下的公投意味著一政策的影響程度已逾間接民主的範疇,因此須交付全體公民決定。例如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英國的脫歐公投即因脫離歐盟與否,已非國會議員所能代表,故直接訴諸公民投票。另一方面,自下而上的公投代表著某一政策的作為或不作為係立法機構力有未逮,因此公民自行倡議,訴諸全民表決,這類的公民投票則常見於多數民主國家

內政部長徐國勇於公投說明會上指稱,歐洲多數國家都是公投與大選脫鉤,這其實是忽略了公投的質與量的差別而言,歐洲國家的若干公投屬於重大議題必須特別交付公民投票(如英國的脫歐公投、蘇格蘭獨立公投),這類議題關乎國家定位、社會關注度非常高,自然不用刻意與選舉合併舉行。而論,歐洲有些國家的公投其成案門檻相對較低,因此可能一年就舉辦數次公投,例如瑞士。一年若舉辦數次公投,那必然不會每次公投皆與選舉同時舉行。歐洲國家行之有年的公投雖可供借鑒,但徐國勇部長的說法顯然有見林不見樹謬誤

此外,民進黨說公投與大選脫鉤,間隔辦可以讓社會有更充裕的時間討論,我反而對此持相反的立場。我認為若公投與選舉同時舉行,反而是一個檢驗各候選人政策立場的契機。一項政策能達到公投的門檻,必定是有相當程度民眾關切,所以藉由合併選舉的機會檢驗各候選人對重大議題的立場,不啻一個促成政治人物與多方對話的機會。

民主政治的理想是大家的立場相互交錯,如此公民彼此之間必須求同存異,才有理性討論的空間。若選舉與公投合併舉行,使直接與間接民主相輔相成,則政治人物與民眾除了能以公投題目為導向進入實質的政策討論外,亦能避免選舉流於單一面向的好惡之爭。

最後,所謂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許多政策有其即時救濟的必要性,若所有議題無論輕重緩急都必須一股腦地集中在兩年一次的投票,如此除勞民傷財外,還可能讓許多議題因時程拖太長而造成不可逆的損失。















公投在即 政府應有能源備案


2021-12-07 04:55  聯合報 /   張定國/文字工作者(彰縣員林)
圖為三接天然氣工區。聯合報記者葉信菉/攝影



四大公投中受矚目者為能源問題,即「是否同意核四啟封」與「是否同意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議題。假如同意核四啟用,在目前燃料棒已出境、安全檢驗流程仍有待處理下,並非一蹴可幾。而三接案若同意遷離,現行三接工程將面臨停工壓力,須在短時間提出相關替代方案。不過,倘公投出現極端的結局—不同意核四啟封,同意三接站遷離呢?

一旦黑天鵝出現,在用電量吃緊現實下,仰賴目前能源主力火力發電支援。但貢獻最多的台中發電廠,近年為因應減煤減排,增建以天然氣為動力的機組並減少燃煤機組。假設三接確定遷離,天然氣的接收方式尚未有配套下,貿然擴大燃煤發電因應有違減碳承諾。同時若核四啟封也未得支持,短期無法期待以核能解決能源不足的方案。結果陷入兩頭空的局面。

政府不該單靠期待公投呈現理想結果,應重新評估其他替代方針因應變數。已有建言跳脫建設接收站硬體思維,改以接收平台的概念,靠管線連結貯槽地的技術,輸送天然氣進入發電系統。政府應防範未然,將非固定接收站處理燃氣輸送方案,納為替代選項,而非待公投結果出乎預期時靠抨擊斥責處理,讓官民嫌隙擴大,無法解決問題。


沈呂巡/珍珠港事變80年 美國務卿的回憶


◆  沈呂巡/珍珠港事變80年 美國務卿的回憶
◆  馬凱/告別30年的輝煌年代







沈呂巡/珍珠港事變80年 美國務卿的回憶


2021-12-07 04:55  聯合報 /   沈呂巡(作者曾任駐美代表)
1941年12月7日,日本飛機偷襲珍珠港。圖為美軍驅逐艦梭爾號被炸時煙火熊熊的情景。美聯社



民國 30 年(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仍在與美國進行和平交涉的日本突發海空軍奇襲美國珍珠港,造成三千美國軍民傷亡,三十餘艘大小艦隻與百餘架空軍戰機等設備重大毀損。美國隨之對日宣戰,二次大戰全面發生,美國政府旋宣布十二月七日為戰爭紀念日,在遭沉的軍艦上建立紀念館,年年舉行典禮,今年是第八十年。

民國 80 年(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七日,事變五十年,我正擔任駐美國堪薩斯辦事處處長。堪城近郊的獨立市為杜魯門總統故鄉,正尋找抗日老兵及倖存者,並予他們感謝。活動中一位人士問,日本還記得長崎與廣島嗎?顯然把該二地後來所受的美國原子彈攻擊,做為對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報復。

八十年祭又使我找出當年美國國務卿赫爾Cordell  Hull)的回憶錄,其中關於對日交涉及開戰有好幾章,頗值細讀。首先是日本為什麼派出兩位使節,駐美大使野村吉三郎與特使來栖三郎,共同與美國國務卿交涉數月之久,實在不平常,這也本是日美近代外交史上值得研究的題目。

當年赫爾也願意給他們充分的時間及機會,且在回憶錄中作比較,首先認為來栖三郎甚為幹練,以其曾出任駐德國等歐洲國家的大使,代表日本簽訂日、德、義聯盟的二戰條約,又與其美籍祕書結婚,英文甚佳。但赫爾寧可與野村吉三郎打交道,野村曾任海軍大將,後轉入外交界,曾任外相再使美,雖語文條件不如來栖,但反能更瞭解赫爾的態度真義。

十二月七日是星期天,赫爾一大早就到國務院辦公室,已就美國攔獲日本外務省的十四點長電中得知重要訊息,日本並未對美國宣戰或斷交,但珍珠港事變已起,野村大使先打電話予赫爾,要求與來栖特使來見。赫爾先電話羅斯福總統,諮商其助理,雖未完全證實但確知日本已開始攻擊珍珠港,乃請日本二使進辦公室,甚至不請二人坐下即對之嚴詞譴責,謂長達九個月交涉以來,其個人從來未做出一不誠信之語,也從未在五十年的公務生涯中,做出今天世上某政府所作出的讕言。野村大使仍想辯駁,赫爾立刻手指房門口,請之走人,二使終無語而出。

同天是周日,羅斯福行事曆上只有一樁事,見中華民國大使胡適。胡過去幾個月也向赫爾不斷進洽,盼美國能先與日本簽訂暫時協定,以阻止日本在中國大陸等地不斷軍事擴張。赫爾又有幾節批評蔣介石政府,説蔣過分信任連襟宋子文、孔祥熙辦事,直接與美國財政部、國防部等打交道,反而忘了應多向赫爾的國務院洽辦。赫爾在主持美國帶頭創立聯合國時,倒是對中國參與的準備,在顧維鈞的領導下頗為稱許。赫爾曾任多屆聯邦眾、參議員,任國務卿長達十二年,恐沒有比他久的,後得諾貝爾和平獎,自是非凡人物。

羅斯福總統一度願延攬其出任下屆副總統,為赫爾婉拒,謂其已全心專注處理國際事務,事實上如果赫爾願接任,一旦羅斯福過世,接任的當係赫爾而非杜魯門,則之後歷史恐不與已發生者相同。

珍珠港雖遭重襲,但美國政府對野村及來栖仍算禮遇,將二人遣送回日本。二人戰後未獲盟軍以戰犯審判,野村反在日本企業界任高職,出任國會議員,一度幾入閣。來栖則似平平,其夫人美籍,生有一子二女,子戰時加入日本空軍,失事身亡,二女均嫁戰後駐日之美軍。如野村、來栖二人都能同赫爾就珍珠港事變寫一回憶錄,必將成為珍貴史料,對人類的和平與戰爭,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