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3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吸引台商回流 政策準備好了嗎?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限縮公民權? 只會掄棒恐嚇人民的政府
◆  聯合報黑白集/老牌東廠復活?
◆  經濟日報社論/吸引台商回流 政策準備好了嗎?







經濟日報社論/吸引台商回流 政策準備好了嗎?


2018-09-23 00:2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除了對全球貿易產生衝擊外;目前也催化全球供應鏈重組以及帶動投資區位移轉特別是在中國大陸的外商,不但對美國出口受到影響;而且由於中國大陸對美課徵報復關稅,也增加了由美國進口產品的成本,可說是受到雙重損害最近美僑中國商會以及美僑上海商會,針對在中國大陸的美國企業所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在美中貿易戰下,已經對大陸美商產生顯著影響,企業普遍面臨生產成本上升與利潤下滑,所以不少企業必須調整供應鏈,增加在中美兩地區以外的採購或將部分生產線移出中國大陸有些企業也延緩或取消在大陸的投資計畫,甚至準備結束在大陸營運而另覓投資據點,而鄰近的東南亞及東亞,自然成為考量的重點地區
中國大陸美商的情境,也大致反應出在大陸台商及其他外商所遭遇的困境由於美中貿易戰不確定性高;面對在中國大陸台商及外商可能轉單、調整供應鏈,甚至移轉生產據點,政府一再宣示希望引導這些企業回台生產,以強化與台灣的連結。政府必須有通盤的策略,才有可能使台灣成為企業首選。
目前有企業考慮將原先在中國大陸生產的部分製程移轉至台灣,並改由台灣出口。轉移製程到台灣,固然可以降低在中國大陸加工層次,提高在台灣附加價值,而以台灣製造產品出口至美國,以避開懲罰性關稅;但是這並不是台灣一廂情願說了算,必須符合美國原產地認定原則。
中美貿易戰開打以後,美國海關為了防堵中國大陸產品為規避關稅,而由第三國迂迴輸入,查核非常嚴格。所以為了避免台美貿易紛爭,政府首先必須遏止在中國大陸生產,而僅由台灣過水轉運,而以台灣製造申請進口美國,違反國際經貿規範的案例。
其次,由於美國原產地規定不但複雜,而且具有濃厚的個案認定色彩;所以在政府輔導廠商回台生產的同時,特別是對於「兩岸分工生產,最終台灣出口」的產品,必須符合美國原產地規定。所以當產品部分製程由大陸移往台灣,如何在美國規定下被認定為台灣製造,而非大陸製造被課關稅,是政府輔導工作的另一項重點。
對於評估將整個生產線由中國大陸移出的企業,政府目前積極促成這些企業回台投資;除了宣示優先解決來台投資所面臨的困難外,甚至可能推出特殊的優惠措施。但需注意這些原先在中國大陸生產及出口的企業,若得到政府優惠來台投資,而改由台灣出口到美國,有可能擴大美台貿易逆差,可能使台灣成為美國縮減貿易赤字的目標。另外這些優惠措施,也有可能構成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範的出口補貼,而引起各國實行貿易制裁措施反制。
相對於過去在其他地區經營成功的台商被稱為「台灣之光」;但在大陸台商卻時常遭受掏空台灣經濟,錢進大陸,向中國屈膝等責難;甚至是造成國內產業空洞化及低薪主要因素等莫名指責。國內對於是否要挹助資源協助海外台商,特別是中國大陸台商,更是爭論不休;而近年來由於兩岸關係緊張,也多少影響到大陸台商的營運。
在貿易戰中,在大陸的台商成為政府照顧重點及拉攏對象;對於大陸台商,可說是百味雜陳。不可諱言的是,過去在偏狹意識型態及反中情結下,對於大陸台商有不少偏頗看法。我們希望藉由此次貿易戰,可用更持平的態度,看待這些台商在大陸的營運,並以更客觀的角度,評析其對台灣經濟的效果,是政府應該學到的另一課吧。









聯合報黑白集/老牌東廠復活?


2018-09-23 00:0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新任調查局長呂文忠(右)日前上任,他表示,加強賄選情資蒐證、清查爭議訊息,防止境外勢力滲透選舉,是上任後三大首要工作。 記者許正宏/攝影



新任調查局長呂文忠上任,一席將全力調查危害國家安全假新聞的談話,讓人民感到一陣寒風。將國安如此無限上綱,怎不令人憂心調查局走向效忠政黨,而非效忠國家的回頭路?
調查局源於國民政府時期的「軍統」與國民黨「中統」,政府遷台後負責保防偵查,在戒嚴時期成為政治打手而惡名昭彰。姑不論其時代背景,這一頁「東廠」局史絕不光彩,也逼使調查局展開漫長的「國家化」歷程,致力肅貪、掃毒、查賄等,才重拾人民信賴。
如今調查局官網明白揭示兩個維護國安工作重點:對受中共派遣或運用,在台灣從事涉密情蒐、發展組織或進行破壞的個人或組織,以及境內外籍人士或團體蒐集政經、國防、高科技機密資料等行為,進行監控與偵處。
規範如此詳細,實著眼於公權力何其強大,自須有具體違法事證作為調查前提,不容單憑「國家安全」的不確定法律概念入人於罪;並且,所謂危害國安假新聞一旦成為執政者遮掩失政的卸責話術,對國家危害實遠甚假新聞。
民國101年(二○一二)總統大選前,不過是一則國安會疑透過調查局對蔡英文陣營監控的傳聞報導,即引發其強烈批判;如今掌權後竟想假調查局之手、藉國安之名開啟更廣更深的干預言論自由之門,蔡政府心態確實可議。
「我們是國家的調查員…」,展抱山莊激昂的「調查員進行曲」依舊繞梁,但展抱人可真甘心淪為政治打手,讓「老牌東廠復活」的烏雲罩頂?







聯合報社論/限縮公民權? 只會掄棒恐嚇人民的政府


2018-09-23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中國大陸從九月一日開放申領居住證,但陸委會研擬修法從嚴管理。圖為台灣民眾在廣州市公安局申領居住證。 (新華社)



對待人民,拿不出蘿蔔來,只好拎出棍棒來恐嚇人民,甚至因此把人心趕向敵對陣營,這恐怕是個愚蠢的政府;而現在的蔡政府,卻正在思考如何為淵驅魚、仿桀紂驅民!
對岸九月起正式發行居住證給港澳及台灣在大陸工作求學營商的民眾,讓其享有與大陸民眾相類的生活待遇;台灣人在大陸時有爭取「等同待遇」的呼聲,如今卻陡然聽聞,自己的政府竟板起臉孔要「限縮其公民權」,豈不令人錯愕!
行政院定調,將針對領取中國居住證的國人進行管制,包括限縮其公民權等,但限縮的範圍、強度與深度,都仍待研議
公民權範圍廣泛,主要包括擔任公務員、為公職候選人、行使選舉、罷免、創制、複決,以及因公民身分而享有的各項權利,皆受憲法保障。行政院想限縮的公民權範圍雖仍在思考,但恐脫不了就是不能擔任公務員、不能投票或不能參選等項目中的某些權利。但領取居住證難道等於犯罪,必須被褫奪公民這一類最重要的政治權利?
公民權還包括一些自由權利,如居住、遷徙或言論自由,以及著述出版、宗教信仰、集會結社等權利。其實對申領大陸居住證的國人施以懲罰,已等同間接限制人民的居住、遷徙權利。而如果真到了得剝奪這一部分自由權利的地步,或如有人所揣測的,將剝奪其使用健保就醫的權利,恐怕已涉及剝奪人民的經濟與社會權利,甚至可以說,將形同創設出新的政治賤民階級
最可能領取居住證的族群即大陸台商,而他們實即為台灣創造每年數百億美金的貿易順差的重要群體。如今若只是領了一張居住證,竟就以限縮公民權的鞭子招呼,豈非等於在驅逐資本,將經濟大軍奉送對岸?
不可否認,以居住證的十八位數證號來看,對岸確有將居住證當成準大陸身分證的思考,但民國80年(一九九一年)中共國務院發布的「中國公民往來台灣地區管理辦法」,就已將所有台灣民眾視為「中國公民」,居住證只是此一定位的具體實踐,而不是法律地位的更新與改變。
但居住證提供的功能與台灣人在大陸生活與發展的需求吻合,有其不容忽略的人性與生活的脈絡,只圖以政治反制,不只難以奏效,更徒然自曝其短!蔡政府面對北京這項新措施,陷入了政治單線思維,迫不及待地揮著皮鞭進行政治反制時,卻忘了受懲的並不是北京,而是離鄉背井的台灣人!
這裡頭出現了好幾個乖違的思考,首先,它似認定申領居住證的台灣人,即是對國家不忠誠,必須予以懲戒;然而,學者研究指出,台生赴大陸學習並不會改變其政治信仰與認同,同樣,申領居住證的台灣人絕大多數只是為了生活便利,與忠誠無涉。
其次,它以為限縮公民權可嚇阻台灣人申領居住證,事實可能相反,當台商已扎根於彼岸,或台生準備在對岸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限縮公民權可能直接將他們推向對岸,卻不可能讓其因此放棄在彼岸的舞台。
其三,就算申領了大陸居住證,與擁有美國綠卡的中華民國公民無異,蔡政府竟可以薄此而厚彼,持綠卡者奉若上賓,領居住證者淪為次等公民?
回到政治最素樸的目的,政府乃是為造福人民而存在,當人民並未背叛國家,政府為其謀取福祉猶恐不足,竟反而施以懲戒?若果真如此,豈不是民主憲政的最大嘲諷與反面教材?
一張居住證,既是兩岸制度的競爭,也是兩岸政府爭取民心的競賽,卻絕對不是兩岸零和的博弈。如果政府不能保障人民福祉與生存發展機會,反而動輒降罰於百姓,只會造成人民離心離德。對付對岸吹拂的春風,台灣的對策應是溫煦的太陽,絕不是冷洌的嚴霜。
台灣人民最引以為傲的民主生活,若竟被一張居住證一夕顛覆,恐怕是磨刀霍霍的蔡政府慮所未及的吧!

【即時短評】辦藍不辦綠 陳師孟也把監察院當東廠?

◆  【即時短評】辦藍不辦綠 陳師孟也把監察院當東廠?

◆  【即時短評】政策問題政治解決 塞車永無解
◆  【即時短評】拆了中國愛國基地 台灣民政府呢?
◆  【重磅快評】國安變成口頭禪 居住證如何限縮公民權?
◆  【即時短評】放寬監聽法 柯總召你怎麼說
◆  【重磅快評】大公廣納黨媒 實踐公共性或為一黨服務?
◆  【即時短評】改革轉型讓民調每況愈下 深綠區還綠嗎?
◆  【重磅快評】領居住證即限縮公民權 現代版桀紂?
◆  【即時短評】選情穩卻屢出包 屏縣府忘了小英的謙卑?
◆  【即時短評】農委會第一次插旗北農 看得住吳音寧?
◆  【即時短評】要給外交官的不只公道 還有尊嚴和同理心
◆  【重磅快評】蔡英文的淡定縱容威逼文官輔選的團隊?
◆  【即時短評】民進黨正在踐踏文官體制
◆  【重磅快評】對登山求救的奧客行徑不該只罵混蛋
◆  【重磅快評】為花博掏錢又出力 故宮別讓國寶也哭泣
◆  【即時短評】打假新聞?還是打壓言論自由?
◆  【重磅快評】地球工程毀颱風? 恐不了了之
◆  【即時短評】蔡政府這次太離譜 打假新聞要修國安法?
◆  【即時短評】政府若以打擊假新聞試圖掩蓋真相 不只要關3天
◆  【即時短評】飛出鳥籠的公投 躲不過中選會緊箍咒
◆  【重磅快評】文在寅明天要到平壤談甚麼?
◆  【重磅快評】政府及輿論打手沒資格評斷假新聞









【即時短評】辦藍不辦綠 陳師孟也把監察院當東廠?


2018-09-23 12:29聯合報 記者連珮宇╱即時報導
監察委員陳師孟。圖/報系資料照



監委陳師孟被總統蔡英文提名上任後,除大動作「打馬救扁」,未曾辦過一個民進黨瀆職者不主動查辦也罷,但陳金德退稅案,因其他監委申請迴避,不得不掉到陳師孟頭上,卻也遭消極處理,前後皆無不法的調查結果,就連同僚都無法坐視。陳師孟偏頗行徑,民眾還能期望監察院公正辦案嗎?
監委陳師孟一上任就急欲刪去監委自律條文超黨派規定,積極主動查辦過去對前總統陳水扁不利的一切司法與人事案,被陳水扁激賞為「貴人」。陳師孟上任至今,高調辦案,主動對外揚言要查的,包括民國98年(2009年)北檢司法節慶祝大會演出諷扁劇、民國97年(2008年)台北地院更換扁案承審法官。
除了以上對扁不利的司法案,陳師孟接著懷疑民國99年(2010年)二次金改案,前總統馬英九疑干預司法,扁朝國安會前秘書長邱義仁安亞專案,馬英九疑司法報復,還有陳水扁龍潭購地貪污案,辜仲諒疑被教唆偽證等。
舉凡陳師孟調查的案件,遭他先入為主認定為不法的,若非具有強烈針對性,包括國民黨、馬英九,就是過去曾對陳水扁不利者其身為監委,理應立場超然,但陳師孟卻在還沒有半點證據、未完成調查的情況下,不斷對外公開抹黑調查對象,監委中立公正形象蕩然無存
陳師孟積極打馬護扁,但被動調查陳金德退稅一案,卻消極到其他同僚無法坐視的地步,直指放水。試問今天落入陳師孟手中的,若為馬英九,會一樣用如此消極態度辦案嗎?
曾主張廢監察院的陳師孟,如今成了監委卻戴著有色眼鏡辦案,簡直成政黨打手陳日前更公開認同促轉會前主委張天欽的不當發言,外界不免憂心這樣的監察委員,是否能公正辦案不說,如此作為更恐讓監察院繼促轉會後,淪為「東廠2.0

名家縱論/從歷史課綱到假新聞\星期透視/美國會戰略拖延北韓非核化?

◆  星期透視/美國會戰略拖延北韓非核化?
◆  名家縱論/從歷史課綱到假新聞
◆  駐泰空降官 毀用人體制
◆  限縮台商公民權 當局三思
◆  月圓人團圓 渴求的幸福
◆  綠強審,藍強辯…轉型正義 不能簡化歷史
◆  老師像嫦娥 指引孩子方向
◆  執政不再謙卑 人民就該更強勢
◆  「我不是故意的…」 撕下標籤 突破生活盲點
◆  台東人,多保重
◆  畫中有話/防護還是枷鎖?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名家縱論/從歷史課綱到假新聞


2018-09-22 23:40 聯合報  蘇永欽(作者為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NCC將針對廣電媒體未查證轉載爭議訊息,導致損害公共利益或妨害公共秩序者開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前一陣子在談高中歷史課綱的修訂,最近政府又不斷撻伐假新聞一個涉及強迫性的國民教育,要把什麼樣的共同記憶塞到下一代的腦子裡,一個涉及人民的信息取得,要把什麼樣的信息從人民的腦子裡挖出來對一個教憲法的人來講,總會往憲法的角度去想,國家的界線在哪裡
國民教育主要在培養國民的基本能力和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歷史課培養的自然是歷史思維的能力,並理解文化的根源,建立自我認同感。鑑於兩岸過去的經驗,當然更要強調歷史觀點的多元,不再只是帝王將相,或者唯物辯證。這些原則沒有問題,其他就應該交給歷史學家去決定我們現在的問題顯然已經不在什麼史觀,而在什麼自我認同感,政治決策者明白表示,必須在中國和台灣之間有所抉擇,連帶的歷史學家對這個敏感問題好像也很難「互為主體,彼此尊重」了
多數國家的歷史教育不會有這樣的麻煩,早年我曾經請教一位德國朋友,在統一遙遙無期的時候,怎麼決定要下一代理解誰的文化根源,建立什麼樣的自我認同,他說沒有別的辦法,就照憲法上的國家走,把憲法的國家維護功能(Staatspflege)投射到歷史教育裡,有很長一段時間,東德在西德的歷史課本上真的就叫「蘇維埃占領區」呢。他問我,難道歷史教育要讓國民隨政黨搖擺形成任意多種的國家認同
從這個角度來看教育部最近的課綱調整,維持台灣、中國和世界三個分域,只不過把中國改成中國和東亞,要從東亞的脈絡去認識中國,這樣的調整有沒有脫離憲法增修條文重構的「中華民國在台灣」我覺得還真難說,最終要看下筆的歷史學家如何落實「中國分域」或者根本只是現買現賣的套入與大東亞共榮圈一脈相傳的日本東亞史觀
比起來,假新聞的問題要單純得多,不過就是言論的事後檢查憲法的問題只在於由什麼機關,以什麼程序、對什麼言論做什麼樣的處理,最沒有問題的就是由發言人澄清外界對政府部門的誤解如果讓通傳會回頭再扮新聞局的新聞警察角色,或者修改國安法讓國安單位負責追究責任,當然就離譜了
民主國家原則上用言論市場來對無限量的信息進行篩濾,不是因為它有多公平,實在是沒有更好的辦法,真理報的模式早已隨蘇聯走入歷史由被監督的政府部門去檢查監督者的言論,川普總統帶頭示範的只是日趨下流的美國選舉文化,不足為訓。政府要處理的若真是潛伏在網路社會下的國安陰謀,需要做多少綿密的調查後才好訴諸國際,像這樣在選舉期間混雜在選戰言論中半真半假的「打假」,難道沒有一點角色混亂,對國安陰謀的揭發又有什麼丁點幫助?
寫到這裡,憲法的無力感其實已經很清楚,我不禁想起研究民主轉型的政治學教授Dankwart Rustow的國家認同理論,他發現沒有堅強的國家認同就不會有成功的民主,我一度認為台灣可能創造了一個例外,因為在分裂的國家認同下,我們還是共同完成了寧靜的民主革命。但民主化將近卅年了,我們的民主政治始終在低檔徘徊又怎麼說?
嚴格而言,我們並沒有像東歐或緬甸那樣的多民族多宗教問題,因此也沒有演變成最糟的殺戮民主,我們這群先後來到島上的漢人,只是在誰也統不了、獨不了的隱形共識之下,對未來一旦時機成熟該統或該獨產生高度的分歧,勇敢的台灣人也就只能不斷在國家形式上去差異化、標籤化,為了培養天然獨或天然統,拿到統治權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修改歷史課綱,不是去中國化就是去台灣化;或者搞轉型正義,而且只轉我在意的歷史片段
以轉型之名促轉者更不斷重複古早統治者行為,一如打假者自己就是當年假新聞的最大製造者,要不怎麼會有一大群太陽花霸占立法院主議事廳,讓中華民國成為不完整的主權國家達廿天之久,才開始惡補服貿協議寫了什麼,立法院的議事規則是怎麼回事
Rustow的理論針對台灣可以做的修正就是,假性認同分歧同樣可以妨礙民主轉型,它只是為不想提升民主格局的政客,提供一個廉價的藉口罷了很抱歉,憲法拿這樣的內耗民主,真的毫無辦法







星期透視/美國會戰略拖延北韓非核化?


2018-09-22 23:44 聯合報  楊永明/國安會前副秘書長
南韓總統文在寅夫婦(右二、右一)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夫婦(左二、左一)廿日在白頭山天池前合影。 (美聯社)



南韓總統文在寅與北韓金正恩「文金三會」,簽署「平壤共同宣言」簡言之,南北韓開始推動三元新進程北韓非核化、兩韓終戰和平、兩韓友好關係文在寅返回首爾後指出,金正恩希望盡快與美國總統川普二次會面,文在寅也將向川普傳達兩韓欲在年底前簽署終戰宣言決心
文金三會可能是川金二會的會前會,至少替金正恩搭建一個向川普表達善意的舞台,金藉此表示將出訪首爾、在國際專家見證下拆除東倉里飛彈試射設施,甚至願意在美國提出「相應措施」下,摧毀寧邊核設施。
對於宣言內容及金正恩重申棄核,川普推特稱讚「非常令人興奮!」美國國務卿龐培歐隨即發表聲明,歡迎北韓做出的重要承諾,指出金正恩承諾會在民國110年(二○二一年)一月前實現非核化,美方願意立即與北韓展開談判。
看到這裡,似乎北韓非核化進程將展開,川金很快會舉行第二次會面,北韓非核化與兩韓停戰和平發展,可讓川普、金正恩、文在寅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可是,各方意見卻不是這般樂觀。美朝互信極度薄弱,川、金又都是國際政治秀大操縱家,特別是金正恩提到必須美國採取「相應措施」,北韓才會持續非核化作為,川普對此則不置可否。
同時,月底龐培歐會在聯合國安理會主持一場會議,呼籲持續對北韓施壓因此川金二會就算舉行,除非能有清楚「路徑圖」,否則非核化進程仍充滿變數
然而,川普政府是否真的希望北韓走向非核化?過去的美國政府或許有此想法,但是川普國安團隊可能有不同思維,特別從美中爭霸與亞洲崛起角度,北韓核武已不再是單純非核化議題
首先,非核化進程會影響美在亞洲軍事存在,特別是美日安保體制與美韓軍事同盟。北韓非核化和兩韓和平協議簽訂後,必將影響東北亞安全環境,如駐韓美軍削減,將削弱美在此區的力量;至於美日安保體制可能反而強化,但在中日關係持續改善與亞洲經濟整合影響下,日本也將面臨抉擇,缺乏北韓核武威脅,美日安保也可能受影響。
其次,美國處理北韓核武問題可牽制大陸軍事擴張,特別是中俄在亞洲的軍事合作。美在亞洲駐軍大多布署東北亞,從加強美日安保與美韓軍演,到布署薩德飛彈,其實在戰略與戰術上都有牽制大陸意涵
第三,北韓非核化後,東北亞政經結構會改變,經濟整合加速。過去共產與自由界線變得模糊,北韓未來將會融入東北亞經濟圈,一帶一路也會延伸到朝鮮半島。屆時東北亞經濟連結增強,美在亞洲勢力也將退潮
因此戰略層面,面對從貿易開始的中美爭霸,加上排擠美國亞洲整合步伐加快,北韓核武問題反成一個棋子,反核武擴散理由光明正大,讓美國得以結合日韓盟邦,嚇阻北韓威脅,也可牽制大陸
川普政府有可能戰略拖延非核化進程,以缺乏互信和無法有效查證非核作為為由,使美朝雙方無法在「相應措施」上取得共識例如美要求北韓必須先交出一份完整核武、核設施和材料清單,並質疑北韓還另外有個秘密運作的離心機,這些都會使非核化進程更加複雜,達到戰略拖延
當然,金正恩可能也是在演一齣假戲,但是北韓將面臨難以承受的制裁,所以金正恩如真心要非核化,北韓可以自願性主動銷毀核武與飛彈設施,並廣邀國際社會見證,自然化解美國的拖延戰略,果真如此我們一定會為金正恩拍手稱讚!








駐泰空降官 毀用人體制


2018-09-22 23:47 聯合報  吳建國/退休大使(新北市)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中)的女婿林子楊擔任駐泰代表機要秘書引發爭議,她在立法院議場內與外交部長吳釗燮(左)的互動特別引人注目。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日外交部將未具外交官身分的博士生派到泰國,出任駐泰代表機要,外界議論紛紛由外交部退休人員組成的群組討論尤烈,群組中有數十位曾任次長、大使、代表,擔任過外館館長的退休外交官,見此安排都瞠目結舌,驚呼「這樣也行?」
因藍綠立委質詢,外交部與駐泰代表處都提出說明,但對此君究竟以何種身份任職說法不一,「諮議」、「三等秘書」和「機要」三銜令外界產生混淆
我國駐外七十七個大使館、代表處中,甚多館處館長為公務需要,設有機要人員,其來源有二:一是由館內正式外交官選拔擔任機要,跟隨館長拜會政府單位、處理交辦事項,他們還有其他外交業務;二是由駐地資深雇員中擇一同仁,幫館長接聽過濾電話、登記行程,主要借重語言能力,因許多國家使用特殊語言,英日德法西等外語不敷使用
我在民國九十三至九十七年擔任駐泰副代表期間,館裡有兩位部聘諮議,都是泰語專家,泰國出生,在台灣念大學,回國後經過遴選考核出任諮議。其中一位張諮議工作超過廿年,他的泰語連泰國當地人都讚嘆。原來泰語分三種,一種是泰人普通生活使用的、一種是皇室專用的王族用語,及和僧侶交談用語如果對後兩者使用世俗用語,是為大不敬。我曾拜會公主與副僧王,張諮議陪同傳譯,代表處其他本地同仁完全無法勝任。
至於童代表口中所稱,台灣派泰同仁中薪資最低的「三等秘書」是正式外交官,必須報駐地外交部登錄。雖是外交官中最低階,但是對外仍代表國家,可出席外交酒會或應邀至社團、學校、商會演講,現在外館中新到任同仁雖僅為三等秘書,但館長通常會指定任務,讓他能歷練成長,不會只關在館內,擔任館長交辦工作。說三等秘書是台派國外最低薪也不對,正式外交官外,現在我駐外使館都有部派「主事」,擔任總務、出納等行政事務他們不會也不能碰觸外交工作,薪水低於三等秘書
最後講機要人員,我在南非駐開普敦總領事館服務時,因該國國情特殊,首都在普利托利亞,國會卻設在開普敦。每逢國會開會期間,南非總統與內閣移師南下,被譽為「非洲先生」的駐南非大使楊西崑和各國大使一樣,一年有數月必須駐節開普敦與政府交涉。當時隨楊大使南下的機要秘書有後來出任外交部長的林永樂及海基會秘書長陳榮傑他們都是極優秀的外交官,楊大使「就地取材」,他們也勝任愉快。這樣的機要人員以任務為先,豈需外交部畫蛇添足,從國內另行配置一名「機要」給駐外館長?
外交部此次對外說明,外館可以聘請諮議,此言為真但是這樣非外交官體系出身的諮議,必須完全以功能考量,如果並無特殊才能,他的工作館裡其他同仁都可勝任,這種人事安排即成因人設事,破壞國家用人體制,也對館裡士氣形成嚴重打擊。
一個制度的建立極不容易,但破壞只在彈指之間,今天徇私便宜行事,當為明日單位內部的分裂、相互不信任、館員離心離德,無法整體作戰埋下慘痛後果。「國家名器,豈可輕忽?」







畫中有話/防護還是枷鎖?


2018-09-22 23:51 聯合報  陳柏亨
圖/陳柏亨



台北一處工地的勞動者,全套配備防護齊全走在鋼梁上施工,看似如臨深淵,步步驚險,但有了腳下的防護網,其實穩當又安全
陸委會針對大陸惠台的居住證政策,祭出嚴密的安全管理機制,美其名是保障人民安全,但卻又要求民眾申報登記,甚至將修法限縮領用居住證者的參政權,這樣的安全機制如同枷鎖一般,和民眾的基本權益互相拉扯。
走在鋼梁之上,防護完備才能心無旁騖作業國家大計亦同,決策者若假借國安之名,企圖框限台商在大陸發展,甚或排除異己,只怕最後反遭人民唾棄

王健壯/「東廠事發」後那兩篇臉書文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健壯/「東廠事發」後那兩篇臉書文
◆  薛承泰/什麼是真的假新聞?
◆  蘇蘅/假新聞為何不能由當權者認定?
◆  黃一農/「人民做主,還權於民」
◆  陳立恆/創業不該為了當獨角獸,而是當千里馬
◆  盛治仁/個人應謙和,也要避免集體傲慢
◆  趙春山 /「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台灣人

◆  方祖涵/貧賤人生的網球夢
◆  陳亮恭/極端氣候下超高齡社會的永續
◆  王正方/瘋癲之城的自戀狂
◆  周行一/斑馬線上的老虎
◆  林祖嘉/申請居住證有那麼嚴重嗎?
◆  黃介正/「韜光養晦」還要不要?
◆  薛承泰/寡婦經濟學

◆  王健壯/如果多數人心中都有一個楊國樞
◆  嚴震生/從馬侃懸缺席次看政治任命
◆  馬凱/誰來解救AI浩劫?
◆  洪蘭/防失智為何要學新東西?
◆  方祖涵/棒球日子的簡單美好
◆  盛治仁/留給未來世代的政治典範
◆  蘇起/中共對台動武的可能性

◆  葉銀華/金融帳連續淨流出的真相
◆  劉維公/孤獨是可怕的社會病毒








王健壯/「東廠事發」後那兩篇臉書文

2018-09-22 23:49 聯合報  王健壯(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針對「東廠事件」,促轉會21日舉行記者會,發言人楊翠(中)等人說明調查報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張天欽等人「東廠事發」(公孫策語)後,有兩篇臉書文值得一讀再讀,一篇是楊翠寫的,另一篇是吳佩蓉寫的。
楊翠的臉書文寫在她剛接任促轉會發言人後,其中她提了一個質疑:「所有的輿論都刻意迴避這個問題:(張天欽)這個會議是否已成委員會的正式決議?」也做了一項嚴厲批評:「國民黨十名立委到促轉會侵門踏戶,大貼封條,嚴辭辱罵…一個過去手染無數鮮血的政黨,竟然可以如此狂言」。(點按看楊翠臉書全文
但楊翠的質疑是多餘的,任何人都知道張天欽等人發言的場合並不是促轉會委員會議,他們的「打侯論」與「東廠論」等等,也是幾個人的意見,並非委員會的正式決議,既知如此,「所有的輿論」當然不必多此一問,也當然並非如同楊翠所說的好像別有動機一樣「都刻意迴避這個問題」。
至於國民黨立委到促轉會侵門踏戶,也許讓促轉會感到羞憤,但政府若犯錯誤,任何人都有權到政府機關侵門踏戶,大貼封條並且嚴辭辱罵,太陽花學運不就是如此何以對猶如政治醜聞的張天欽事件,民選立委不能效法太陽花學運於萬分之一?
況且,這些立委所屬政黨即使「過去手染無數鮮血」,但與現在的他們何關?而且他們現在所屬的這個政黨早已不同於過去那個政黨,楊翠又何必把鮮血抹在他們身上,好像他們背負原罪如同共犯一樣?一個擔負轉型正義重責大任的人,心中能有如此強烈的歷史與現實糾結嗎?
張天欽等人言行之所以讓人不寒而慄,乃是因為這樣的言行並非一個人的作為,而是好幾個人的作為,如果不是因為媒體握有吳佩蓉提供的錄音檔,張天欽等人一定以假新聞抵死否認到底但政府機關中,尤其是負責轉型正義的機關中,竟然有這麼多心術不正而且恣意妄為的人藏身其間卻不為外界所知,任何尚存一點憲政民主理想的人,豈能不心有所憂甚至心所謂危?
事實上,這也是吳佩蓉挺身揭發醜聞的關鍵原因。張天欽的妄為是讓她忍無可忍的導火線,但關鍵原因卻是她在臉書文中寫的那句話:「我真的很蠢,我不知道到底可以跟誰說我這兩年的憂慮」,而她的憂慮則是「台灣的民主政治日趨失衡」。(點按看吳佩蓉臉書全文) 
吳佩蓉並非初出茅廬的政治菜鳥,過去曾先後跟隨過葉菊蘭、林佳龍、陳其邁與鄭麗君等人,對「台灣邁向民主這條路」,對「有那麼多人為此犧牲奉獻」,以及對民進黨「重新贏得人民的信任而重返執政」,可以想見她有許多近身參與的體認與感觸
但「這兩年」,民進黨重新執政後的這兩年,她卻有不知如何向人訴說的憂慮,她雖是綠營中人,但她憂慮「國民黨連怎麼監督都不會」;她雖然說「我以台灣的民主為榮」,但她卻憂慮「如果(現在)坐在高位上的人卻以這種方式去對待政敵,這是我想要的民主嗎?」「以不正義的手段去對付類似侯(友宜)這樣角色的人,真的是深化鞏固民主的必要方式嗎?」「假正義之名去推動不適當的法令,甚至是最高等級的惡法,那絕非台灣社會所樂見」。
這就是吳佩蓉留給與她並肩作戰朋友的幾句「蠢話」,充滿困惑卻語重心長,說完即不再拋頭露面與人續作爭論。但民進黨政府會聽者藐藐嗎?促轉會在完成調查報告後,能把她這幾句「蠢話」,當成是「導正轉型正義觀念偏差」的教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