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7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勞保年金開辦十周年的省思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9951/web/

.聯合報社論/當「反制」變成賴內閣的第一要務
.聯合報黑白集/蔡英文剩三張牌
.經濟日報社論/勞保年金開辦十周年的省思






經濟日報社論/勞保年金開辦十周年的省思


2018-08-07 02:3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現行勞保年金制度是在民國98年(2009年)元旦上路,轉眼間,這項制度運作快滿十年了。在年金化以前,勞保老年給付只能一次請領,那時國人的平均退休年齡約是57.8歲,平均每件老年給付金額僅107萬餘元。勞工朋友領得少、活得久,一份百萬元出頭的退休金,根本無力支應老後人生。
根據勞保局統計,截至去年底,請領勞保年金人數,已達103.3萬人。一次請領者,平均給付金額為133萬元;選擇年金者,平均每月請領金額增至1萬6,911元。在年金永續前提下,領取年金者可以活到老、領到老
往事不如煙,今日的勞保年金制度,是昔日跌跌撞撞、花了快15年才立法成功。如今,勞保年金制度好不容易挺進第十年,卻在此時傳來財務警訊:今年起,勞保保費收入將低於給付支出,如果放任不理,勞保基金餘額預計會在十年內乾枯,嚴重影響年輕世代的退休生活。
勞保老年給付勞退制度,長期以來是不少國人倚重的退休保障,一旦勞保年金破產,不少人將頓失重要依靠。偏偏台灣的高齡化、少子女化歷程走得飛快,這些年的退休潮,也如大江奔流,一刻不停歇。如今之計,唯有改革。
去年,行政院已將勞保年金改革方案送入立法院,可惜,碰上內閣改組,今年又適逢縣市長選舉,讓改革陷入停頓。值此勞保年金制度將滿十周歲,如一單薄少年正面對未知的十年驚濤駭浪之際,我們呼籲朝野各界,改革不能鄉愿,必須即知即行,也必須鎖定正確的改革航道。
目前還躺在立法院的政院版勞保年金改革方案,主要改革重點有三。第一是每年費率急升0.5個百分點,直到費率調高至12%;二是平均投保薪資期間採計,由現行的60個月,每年延長12個月,直到調整到180個月為止;三是政府每年撥補200億元挹注基金,另外也讓政府承擔最後支付責任明文入法
持平而論,政院版的勞保年改方案,並未觸及可讓基金永續的財務核心,例如最高費率並未突破現行框架上限12%,1.55%的年資給付率也沒有調整,無怪乎在勞動部精算之後,政院版的勞保年金改革方案就算成功,也僅是延後兩年破產。
另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也在於這次政院版改革方案,仍未解除「世代擠兌」的危機,即年輕工作者依舊要「多繳、少領、延後退」。試想,這一代的年輕工作者,比上一代面臨了更高的房價、物價,還得不時提防低薪狙擊,哪有辦法能負擔得起多繳、少領呢?至於延後退,更是加深了生活的苦楚。
為此,朝野在推動勞保年金改革時,務必要將改革思路對準「基金永續」和「世代共融」兩個目標。為了基金永續,即便改革無法一步到位,也必須務實因應台灣人口急遽變化的步伐,每隔幾年就要動態調整;至於「世代共融」,則應考慮給低所得者較高的所得替代率,高所得者則降低給付。
另外,針對第二層的職業年金保障:勞退新制,目前勞退新制自願提繳比率偏低,僅約6%,這與不少民眾認為投報率不高有關。政府除了應努力提高誘因,鼓勵民眾自願提繳外,也不妨參考私校退撫儲金採行的風險分級方式,並引進人生周期基金等做法,開放勞退自選平台
政府必須誠實地讓國人意識到,單靠政府的退休準備,仍不足以應付人生的下半場,如此也才能有助於引導民眾做好足夠的退休準備。
勞保年金開辦十年,已為百萬退休者創造優於前人的退休保障,為了讓制度永續運作,我們無法再等待另一個15年的漫長改革期,唯有即知即行且方向正確地推動勞保年改,才是正辦。






聯合報黑白集/蔡英文剩三張牌


2018-08-07 00:1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總統頻頻下鄉授旗,幫民進黨年底選舉造勢,圖為高雄授旗場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為了幫民進黨年底選舉造勢,蔡英文總統頻頻帶著黨政大員下鄉授旗。但除了慷慨激昂的口號,她催票的工具顯然乏善可陳。數來數去,大概只剩三張牌
第一張是「數字牌」,細數民進黨上台後各種上揚的經濟數據。第二張是「悲情牌」,對內談轉型正義,對外訴求大陸打壓。至於第三張,則是「國民黨牌」,所有做不到、做不好或招惹民怨,一概推給國民黨「過去不改革」。
先說數字牌。過去馬英九執政也老愛把數字掛在嘴邊,當時蔡英文還酸他「只有冷冰冰數據,不重視人民感受」。如今蔡英文對數字的迷戀,竟還勝過馬英九。何況,當年如米酒降價、免簽國增加等,人民好歹都直接受惠如今蔡總統的數字,她自己卻說不出誰受惠當年蔡英文對馬政府的批評,現在可謂加倍奉還
再說悲情牌和國民黨牌。這在過去可能有用,如今民進黨完全執政,民眾看到的,都是民進黨惡整國民黨和「不親綠」團體,蔡英文宣稱「維持現狀」的兩岸關係,卻連辦個運動會都保不住。一味把責任推給國民黨,只是暴露自己無能,政黨輪替何用?這三張牌,效果堪慮。
如今從中央到地方,都是民進黨「一黨獨大」,不可一世但一黨獨大的結果,只是肥了綠營政客,百姓卻叫苦連天。蔡英文若不講這些老掉牙的東西,確實也是無計可施。不能說民進黨只剩一手爛牌,它有過大好機會,卻把一手好牌打爛了。





聯合報社論/當「反制」變成賴內閣的第一要務


2018-08-07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對於將我冠以「中國台灣」的航空公司,交通部長吳宏謀一度宣布將採取「反制」作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針對四十四家外籍航空公司遭中國大陸民航局施壓「改名」一事,交通部長吳宏謀宣布將採取「反制」作為對於將我冠以「中國台灣」的航空公司,考慮不准其航班停靠空橋,並調整其起降時間帶以示懲罰對於僅標示台北而未冠以「中國」的航空公司,則將給予減免降落費等優惠獎勵連交通部都把參與兩岸角力戰當成首要任務,賴內閣會把民生經濟放在什麼位置,也就可想而知
在連遭外交挫敗之後,蔡政府當前的最高戰略就是「反制」,賴內閣使盡渾身解數配合,自不令人意外。但如果不從整體戰略做根本的檢討,卻只圖在枝節上爭點面子,則恐怕將衍生更多後遺症。例如,台中市主辦東亞青運遭中共施壓停辦後,蔡政府表面上聲稱要爭取救濟申訴,卻隨即要求金門暫停兩岸通水典禮作為「反制」。未料,金門縣府在以民生為重的考量下決定如期通水,無異打了陸委會一耳光,蔡政府只落得「不恤民生」之譏。如今,交通部要反制外航改名一事,若祭出的手段只有禁靠空橋、調整時段等招數,能收到什麼效果,恐怕讓人存疑。
這次外籍航空受壓更改我國名稱,其因應大致可分成兩類,一類是在台北或台灣名稱後面加上「中國」二字,如此一來,把台灣變成了中國的一部分;另一類是取消台灣二字,留下台北或高雄的城市名稱,但未加上中國的標示,台灣變成以城市名稱識別。其中,採第二類方式者主要為美國、日本、韓國、越南等國航空,多為我鄰邦故舊,對兩岸關係知之甚詳,因而未觸犯大忌將我矮化對這些航空,我國當然可以表示感謝其理解與支持,但是,若要用減免降落費及設施使用費來給予獎勵,會不會顯得過當?畢竟,這些公司也都在壓力下更改了名稱。
再看第一類將我國矮化的航空公司,名單更長,較第二類多出兩倍其中除了以港澳為基地受中共控制甚深的公司,主要為東南亞、西亞及歐洲航空;他們一則或長期受一中原則影響,二則或對兩岸關係的張弛較不敏感,因而迅速屈從於中共民航局的壓力。對於這麼多的公司,尤其其中不少是長途飛往歐洲、西亞如果我交通部皆以「不許停靠空橋」作為懲罰,勢必產生幾項結果:一是我們許多的機場空橋將變成閒置;二是接泊的巴士忙不過來,秩序大亂;三是我國長途旅客上下機時間增長,備極麻煩與勞累;四是遠程旅客來台經商或觀光的意願降低。
日前面對東亞青運遭打壓停辦,行政院長賴清德指責這是當年蔣介石堅持「漢賊不兩立」退出聯合國,埋下大錯,致使我國的外交一直陷入困境。賴清德對於歷史的理解是片面的,更大的問題是,他未意識到自己的作法其實也在緊緊追隨「漢賊不兩立」的路線,而且越來越把台灣推到自我困陷的一隅試想,蔣介石的年代是全球冷戰時期,不論「漢賊不兩立」正確與否,至少兩蔣在台灣締造了輝煌的經濟奇蹟而今,全球已來到大和解的時代,蔡政府卻還沿襲漢賊不兩立的策略,在各個領域挑起對抗和反制,這又是什麼智慧決策?
讓人遺憾的是,人們看不到政府拿出積極的作為發展經濟、建設台灣,卻每天將大量的精力用來對付及譴責反對陣營,用更多的精力和中國大陸進行無謂的消耗性對抗。試問,就算交通部長吳宏謀對付外航的棍棒政策能夠奏效,他有哪一棒能打到對岸,讓它感到痛苦?完全沒有!吳宏謀要對付的外航,其實也是中共鴨霸政策下的受害者,他卻要落井下石而最後連帶受害者,則是台灣民眾和往返台灣的無辜乘客
當賴清德一心想著反制,他就忘記了施政的初衷當交通部只想著制裁外航,他就忘記了台灣民眾,一如陸委會忘了金門民眾要用水

【重磅快評】全聯下架陳文成:一個用心鋪陳的純屬巧合

.【即時短評】反制中共打壓 該打痛處非逆風揚塵
.【即時短評】鬥不過中共 也不用拿自己人出氣
.【重磅快評】全聯下架陳文成:一個用心鋪陳的純屬巧合

.【重磅快評】不珍惜「水緣」 英文只能玩「空橋」?
.【即時短評】通水喜事變鬧劇 兩岸敵意螺旋上升
.【重磅快評】歡迎內閣新星交長吳宏謀






【重磅快評】全聯下架陳文成:一個用心鋪陳的純屬巧合


2018-08-07 15:21 聯合報 主筆室
全聯中元節廣告被指影射陳文成命案。圖/擷取自全聯廣告


全聯中元節廣告愛搞鬼,從貞子開始,讓鬼怪禁忌變成「(好)兄弟情」,一向是廣告愛好者的話題。但今年玩的梗,也太刺激。日前推出的廣告,若即若離地影射陳文成命案,在網路引爆後,全聯昨宣告廣告下架,並且極力撇清,說是網友「聯想力與觀察力令人折服」
這樣的回應不令人意外,商人總是要為得罪「某一部分」消費者迅速止血,為「拒買全聯」消音。但說廣告主全聯與廣告代理商奧美大費周章,只是為「感念先人」才拍了這支廣告,這若不是鬼話,也真是太小看觀眾的判斷力了。
再說,讓一段塵封的歷史在群眾腦海再度上架,讓在網路前發問「陳文成是誰?是那個唱台語歌的嗎?」的年輕世代看見台灣的過去,是功是過?有人說是「功德一件」;有人指責全聯與奧美消費陳文成,描繪成逗留人間吃喝的鬼魂,是「羞辱先人」。
先為來不及看廣告的人補述一下。全聯廣告與小編界最會玩梗的全聯小編暗示今年主角是「最難請的代表」,白襯衫及右分斜撥瀏海的男士斜坐在大落地鏡之前,鏡中卻無倒影(傳說中鬼是沒影子的),更為男主角開設臉書、IG帳號「Allen Chen」,設定個資是1950年1月出生,1968-1972就讀台大,都與1981年由美返台卻在台大校園離奇死亡的陳文成教授相符;鏡下角的年份恰是他死亡那年。
廣告推出立馬被按圖索驥,指認這位好兄弟就是陳文成,全聯廣告主要文案是:「我想我們知道的都太少了」,創造點閱風潮。至此,還相信是純屬「巧合」的,大概就是宣布廣告下架的全聯發言人了。
退一萬步說,如果這廣告的爭議真的不在全聯與奧美盤算內,而是擦槍走火,是廣告團隊中有某位創意者,想偷渡史實,傳遞某些難說的過去;而廣告產製中的提案、比案、拍攝、後製及業者的不斷審核過程中,竟然完全沒人看出各項細節與陳文成案的相似,可見面對歷史、記取教訓,並不在我們大部分人的教育養成中
對這段歷史的陌生而疏離,正應了那句故意模稜的廣告SLOGAN:「我想我們知道的都太少了」。





【即時短評】鬥不過中共 也不用拿自己人出氣


2018-08-07 16:23 聯合報  記者許家瑜╱即時報導
總統蔡英文。聯合報系資料照


蔡政府上任後兩岸關係一籌莫展,內政改革效果又不如預期,給台灣帶來空前危機,在內政、外交都接連碰壁情況下,民進黨為了搶救形象,只好時不時以轉型正義或統獨名義,拿國民黨或反對勢力開刀,就連弱勢的陸配族群近期也遭魚池之殃,被綠委歧視消費轉型正義、扣紅帽子,成了最佳政治提款機
中共近來動作頻頻,利用東亞青運停辦、要求外籍航空公司改名等手段,不諱言是要遏止蔡政府愈加顯露的台獨作風中共作法雖然跋扈無理,但在現實面來說,面對凌厲攻勢,台灣目前的經濟實力及國際地位根本毫無招架之力,蔡政府其實深知箇中道理,但承認錯誤豈不是又自打嘴巴
不得已,總統蔡英文只能故作鎮定,發表一貫式的譴責言論之虞,交通部也放出擬針對妥協的外籍航空祭出禁停空橋、調整時間帶等反制措施。這種賭氣式的政策作法不僅打不到中共痛處,反而犧牲國人和國際旅客權益,也恐演變成漸進鎖國,弱化自身國際地位,交通部也只能承認這是不成熟的方案
贏得年底選戰及2020的總統大選才是最終目標,但執政政策失當,民眾對年金改革、勞基法修惡等爭議積怨頗深,民進黨也只好繼續揮動轉型正義、清算國民黨黨產的大旗,甚至連「起訴馬英九」都被賴揆列為向人民報告的改革項目,把執政當選舉,企圖利用鬥臭鬥爛在野黨,鞏固過往支持者的選票
風行草偃,上位者習慣於用分化族群謀取政治利益,綠委蔡易餘說「陸配外配差別待遇剛好而已」,公然歧視無辜35萬陸配也就不奇怪了不過這種鬥不過中共,只好對內出氣的作法,這樣的政黨會將台灣帶往康莊大道?值得讓人懷疑。






【即時短評】反制中共打壓 該打痛處非逆風揚塵


2018-08-07 16:30 聯合報  記者徐偉真╱即時報導

為了反制將我改名的國際航空公司,交通部原打算祭出不停靠空橋及調整時間帶的反制措施,議題拋出後,一整天罵聲不斷,即時收手。蔡政府上台後,面對中國大陸的壓力,硬起來做的反制,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傷到自己人,從台商到我旅行業者都是受害者,政府原本想要反制對方,最後都變成「逆風揚塵」,自己碰一鼻子灰。
中國大陸民航局今年初透過官網宣布開通M503北上航線,交通部民航局決定反制,「不聽話」飛航新航路的大陸東方航空、廈門航空,申請的176班兩岸春節加班機遭民航局擱置,讓台商、台生返台過年大受影響;5月時,布吉納法索宣布和我國斷交,陸委會將針對陸方各級政府官員及相關人士來台嚴格審查但有旅行業者指出,連自由行陸客或地方官員來交流都遭到壓件,也無法詢問卡件原因,非常苦惱。
但結果是,為了懲罰中國片面宣布開放航線而砍加班機,結果陸籍航線影響不大,卻傷到有三分之一營收來自兩岸航線的國籍航空又為了抗議中國挖我邦交國嚴審陸方官員來台,結果承攬旅遊陸客的旅行業者生意直直落,渴的還是自己人
兩岸關係近年來漸趨緊張,中國大陸對我的打壓層面越來越廣、範圍越來越大,從外交、國際參與到藝文活動、體育比賽,任何領域都可能是打壓的戰場,政府為了維護尊嚴有所作為本來沒錯,但應該對環境和手段做出審慎評估,而不是氣話隨興就脫口而出,才不會「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

馬凱/川普畫虎 可比雷根?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馬凱/川普畫虎 可比雷根?
.施振榮/台灣產業發展新策略

.黃介正/難如登天 易如反掌
.趙春山/台美軍事交流的政治意涵
.嚴震生/川普,同性戀?不,是同性社交!
.陳亮恭/正是時候定義老
.方祖涵/數據時代的新規則







馬凱/川普畫虎 可比雷根?


2018-08-07 00:43 聯合報  馬凱(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川普推文自稱美國正贏得對陸貿易戰。 (路透)


雷根六十九歲時,以B咖演員的出身,一躍登上美國總統寶座,最後竟然成為廿世紀最偉大的美國總統之一簡直就是民主政治的美麗童話
卅年後,年過七十的房地產商,靠著主持電視節目「誰是接班人」一炮而紅;在陰錯陽差的機緣湊和之下,也一躍登上美國總統寶座,而其意氣風發、顧盼自雄、叱吒風雲、指點天下的驕態,則遠非雷根可比。
許是見到同為藝人出身、歲登耄耋,又欠缺治世專業,皆為政治素人,雷根卻又創下不世功業;川普掌權之後,幾乎完全以為樣板,亦步亦趨。但不過兩年,距蓋棺論定還遙遙無期,已臭名滿天下,能否順利完成任期猶未可知;相去不能以道里計。
雷根雖然一介廣播員、B咖演員,別無專業但在其任內,以「供給面經濟學」化解「滯漲」僵局,大幅減稅以激勵生產動機與創業熱情,率美國經濟走上康莊大道,遺蔭甚至深及民主黨的柯林頓時代又與英國的柴契爾夫人攜手開創自由化、民營化浪潮,大力縮減政府干預、釋放民間活力,一至於今,全球各國仍深受其惠
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在他任內,敢與美國爭雄長的蘇聯一夕瓦解,從此潰不成軍;而高喊「日本第一」,經濟實力足以威脅美國的日本,也自一九八○年代後期陷入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落的十年」。神奇的是,並未費一兵一卒對前者,他相準了蘇聯經濟實力遠不足與美國相侔乃以推動巨大的「星戰計畫」,在外太空布置飛彈防禦網以消除其核子威脅,逼使蘇聯窮其國力展開軍備競賽,而終至一蹶不振
至於日本,當時出口競爭力超強,對各國享有巨額貿易順差,美對其赤字尤大;雷根遂借一九八五年的「廣場協議」,令日圓升值倍蓰,將其出口優勢完全卸除,仰出口為命脈的日本經濟乃一蹶不振,迄今難再起
觀川普當權之後的作為,幾乎全是東施效顰。雖未有任何新穎理論為其倚仗,川普也大肆減稅,使美國政府赤字陡升,但也助長經濟走勢,令失業率降至四點一%,已低於充分就業失業率四點五%之下;而上季美國經濟年成長率四點一%,也是廿年來最高的單季表現。這似可與雷根同日而語。
川普比雷根幸運;當今之世,足以威脅美國霸權的,不論軍事還是經濟,只剩中國大陸,因而川普乃將雷根故技全施於其身。在軍事上,過去廿年仗著世界工廠之利,大國崛起的中國,各種導彈、隱形戰機、間諜衛星,皆緊隨美國之後,甚至連外形都無比神似。然而中國加緊追趕廿年,基礎尚不穩,而自棄世界工廠之後,國力日漸削弱若真槍實彈與美國一較高下,日久必落入蘇聯下場
經濟方面,失去世界工廠的支撐,大陸內力不繼;但出口則仍挾其遺緒,對美國擁有巨額貿易順差。川普即運用同樣藉口對其展開制裁。唯廣場協議已不可能,美國強勢無人能攖其鋒,乃赤裸裸地展開貿易戰並全力防堵高科技外流,以斲傷大陸經濟根本並打擊其軍備提升能力。
由此觀之,川普施展的拳腳全是雷根的功夫,連貿易戰的主將也是雷根舊臣,但其氣質有天壤之別,手腳也毫無遮攔吃相難看之餘,還讓對手全部戒備,恐難及雷根之項背而且,專家多稱,美國經濟榮景已達盡頭,倏忽即將反轉。則畫虎不成反類犬,大約就是川普的寫照。

名家觀點/創業有「道」

名家觀點/創業有「道」


2018-08-07 02:59 經濟日報  周俊吉(作者是信義房屋董事長)


身處於瞬息萬變的數位時代,大量資訊的快速傳播、解構、重組、再應用,早已成為你、我的生活日常,甚至解放了人類社會昇華的無限潛能,當然更直接促使數以萬計的「創業家」們應運而生,希望能滿足日新月異的消費者需求與龐大商機。
「創業」到底有沒有必勝心法?有沒有共通的「創業之道」可供依循?在探索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看一些真實案例。一個日進斗金的華爾街金童,年過而立之後,決定放棄一切、踏上創業之路;第二位是名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博士生,書念到一半就改當起創業家;第三、第四位創業時的年紀更小,進入大學後沒有多久就輟學創業。
各位猜猜,這些人最後有沒有揮灑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含金量足以分享給各位讀者的案例,絕對是各領域中的佼佼者,第一位是剛剛成為世界首富的亞馬遜(Amazon) CEO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第二位是Google創辦人賴利.佩吉(Larry Page);第三與第四位則是微軟(Microsoft)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與蘋果(Apple)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
這幾位一手創辦的公司都是全球數一數二的跨國企業。對於創業家來說,除了讚嘆這些人的豐功偉業之外,最想知道的是,莫過於這些成功者具有哪些創業共通性;由表面觀之,這些人的共通性是:天資聰穎、屬於科技業、都是從車庫展開事業,但這些條件顯然都不是他們成功的關鍵要素。
筆者不才,試圖抽絲剝繭、萃取箇中精要,提供給創業家們斟酌參考。
首先是相信自己。這些成功者無疑都有著絕對的自信,都相信自己能為人類社會帶來革命性的改變,相信自己可以在特定領域中開創劃時代的進步,這股堅定意志足以讓他們放棄進行到一半的學業、或是衣食無虞的現有生活,就算遭遇意外橫逆或無情打擊,也要想方設法找活路,摸索出最有效率解,進而型塑出無與倫比的精神力,即使屢戰屢敗,也要屢敗屢戰。
其次是創造信任。這些創業家都有著讓重要利害關係人充分信任他們的能力,舉例來說,賈伯斯對於創新的堅持與狂熱,無疑是他贏得廣大果粉擁戴的終極武器,也造就今時今日無人能望其項背的蘋果帝國,更寫下人類通訊革命的全新篇章。Google則持續以「不為惡」、「做好事賺錢」等理念與獨樹一幟的員工福利吸引新世代投入,長年蟬聯最受年輕人嚮往的夢幻公司。
而亞馬遜一貫的「零股利」政策,並未澆熄投資人擁抱亞馬遜股票的熱情,反而拉抬亞馬遜股價節節高升,成為市場認同貝佐斯擴充業務範圍、引領趨勢做法的最佳明證。最後是由世界首富轉型為世界首善的蓋茲,對於許多曾接受其捐助的弱勢者來說,「Microsoft」所象徵的意義與價值肯定與我們大不相同。
當然,這些企業的成功絕對不止於單一面向,來自重要利害關係人的全方位信任,才是企業競爭力的真正利基與原動力。
也許有人認為,這些都是遠在天涯海角的案例,不一定適用於台灣;但各位可以回憶一下,堪稱台灣首屈一指、甫宣布退休的台積電張忠謀董事長,不只一次在公開場合強調的台積電四大核心價值:誠信正直、雙向承諾、創新、客戶信任,與上述案例內涵算不算高度雷同?其實,筆者的創業軌跡亦極為類似:先確立自身的堅定信念,再積極創造各利害關係人對自己的信任,爾後戮力實踐公平對待各利害關係人的經營之道。
謹以粗略觀察所得與親身經歷,祝福有心逐夢者都能創業有「道」。

周俊吉

28歲成立信義代書事務所,1987年更名為信義房屋,目前信義房屋已是台灣房仲業的龍頭,「生意經就是道德經」,他倡導誠信交易,信用第一,立下成為世界級服務業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