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4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鮑威爾將掌Fed 挑戰才剛開始

udn 論壇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聯合報 社論/藍綠裂痕,朝野領袖會議就能弭平嗎?
.聯合報黑白集/總統包機從北京起飛
.經濟日報社論/鮑威爾將掌Fed 挑戰才剛開始






經濟日報社論/鮑威爾將掌Fed 挑戰才剛開始


2017-11-04 01:5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川普(左)在華府時間2日與鮑威爾一同現身白宮玫瑰花園,宣布提名鮑威爾接任Fed主席。 路透



數月來美國聯準會(Fed)下任主席的猜謎遊戲終告揭曉,由Fed現任理事鮑威爾出線;既是意料之內,也在情理之中。行事好大喜功的川普,終於做了一次謹小慎微的明智決定;在葉倫不可能續任的情況下,鮑威爾是候選名單中最安全的人選。未來短、中期間貨幣政策將是「葉規鮑隨」,這代表傳承;金融法規將陸續鬆綁,這將是主要改變;美國經濟現況雖佳,卻仍潛藏風險;如何防患於未然,並因應突發震撼的衝擊,則是鮑威爾無可避免的挑戰。
川普會選擇鮑威爾,便代表他拒絕對Fed進行激烈的改造,因此鮑威爾接任後的優先要務就是落實貨幣政策傳承。鮑威爾的立場一向是「中間偏鴿」,而「漸進式」升息及縮表路線既有助於資產價格上漲,也不會使金融情勢明顯緊縮;既得川普青睞,也深受華爾街歡迎。這原本就是Fed內部的基本共識,這套「葉倫路線」不大可能突然生變,美國經濟與金融市場也可望維持繁榮。
在鮑威爾主持下,Fed的主要改變將著重於金融監理層面。金融法規原本就是鮑威爾的強項,而且他在銀行界與投資界聲望甚高,理事任內又負責修補市場缺漏。鮑威爾並不認為Fed能有效地干預金融市場如何分配資金,因此未來Fed可能小事不問,只聚焦於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如何運用資金來支持本身的放款業務。這項改變具有建設性,因為只有使銀行更堅實,才是避免再度發生金融危機的最佳作法。鮑威爾本人熟悉市場運作,而且主管金融監理業務的副主席夸利斯已經就位,未來兩人可望緊密合作以落實鬆綁。
但鮑威爾也面臨諸多風險。首先,在川普與鮑威爾的組合下,很可能發生緊縮太慢,加上減稅,資產泡沫可能愈吹愈大;但股市不可能永遠上漲,一旦泡沫破滅將導致長期性經濟衰退。而且金融鬆綁如果過頭,無法監理金融機構資金運用是否適當,再碰到金融資產大幅回檔,便可能導致金融崩潰。這是鮑威爾四年任期內的最大且非常可能面臨的風險。
其次,如果股市繼續上漲,而薪資仍只溫和上升,貧富差距將益發擴大;Fed既須維持寬鬆政策以達成通膨目標,帶動薪資上升,但又不能太鬆,以防資產泡沫膨脹到難以收拾的地步。基於不同群體對貨幣政策的鬆緊度看法分歧,鮑威爾可能陷入政治爭議,並損及Fed的獨立性。
有風險,就有挑戰,對鮑威爾而言尤其嚴峻,因為他本身有兩大弱點。第一,他是從伏克爾以來唯一沒有經濟學博士學位的主席,但當今貨幣政策的研判與決策卻愈來愈複雜、微妙且困難;第二,鮑威爾從未處理過金融緊急事件,外界並不清楚他因應金融危機與經濟衰退的能力。鮑威爾在貨幣政策上勢須高度依賴同僚,但身為主席又必須能領導決策委員會,不能一切都依賴共識決。尤其明年委員會擁有決策投票權的四位地區性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在政策立場偏向「鷹派」,一旦內部的政策立場明顯分歧,或遭遇重大事件時該如何因應,將是鮑威爾的重大挑戰。
其次,目前聯邦基金利率僅1-1.25%,預估明年底時才會達到2%,且最終可能不會升到3%,因此當下次衰退來臨時,Fed將沒有大幅降息的空間,而恢復量化寬鬆措施又將遭到共和黨國會議員的反對,使Fed並沒有多少彈藥能夠對抗經濟滑坡。
再者,目前通膨遠低於2%目標,資產價格接近泡沫化,減稅措施又將助經濟成長一臂之力,但失業率又處於歷史低點;面對種種矛盾,貨幣政策應如何維持平衡,將是鮑威爾必須承受之重。
鮑威爾整體而言雖是夠格的主席,但在學術上份量不足,較難凝聚內部共識,更無法掌控其他決策委員對外的公開發言。加上愛找麻煩的國會,口無遮攔的總統,日子絕不會不好過。鮑威爾獲得任命雖符合各方期望,但他也肩負其他央行首長所無法比擬的壓力。

聯合報黑白集/總統包機從北京起飛


2017-11-04 00:1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總統搭乘小型商務噴射客機抵達吐瓦魯訪問,遭質疑太奢華。 中央社



蔡總統出訪南太平洋友邦不辭千里,從馬紹爾群島南飛吐瓦魯,再西飛索羅門,在浩翰的太平洋裡周旋,畢竟是件苦差事。不過,當它搭配的是一架環球六千頂級噴射客機,徜徉於南國的天空,意義自是不同!
總統出訪,涉及國家尊嚴,包機稍微奢華一些,其實無可厚非,扁、馬兩任前總統,都搭乘螺旋槳平民型客機,在汪洋中縱橫,反而太過克難。何況,元首安全豈能兒戲,若安全係數確實此機高於彼機,這架據說可以配備淋浴空間的尊貴私人商飛,反倒應是首選了。
不過,這一年多來,若干被披露出來的總統起居注,都甚為一致,即蔡總統品味出眾,對於吃穿行住,總透露出她不願牛驥同皁的堅持。譬如去年到苗栗視察吃法國菜、自掏腰包聘御廚,以及更換公務座車等,這些都不算奢侈,卻與如今愈顯疲態的經濟,以及人民多年凍漲的薪資,形成巨大反差。
蔡英文的出身眾所皆知,民眾不會硬要蔡英文降貴紆尊、布衣疏食,但蔡總統卻失去了與民間互通聲息的可能。晉惠帝並不是因為太笨,才發出「何不食肉糜」的驚愕之言,而是他的宮牆之內,看不見貧病與餓殍!
不知民間疾苦倒罷,領導者若連天下大勢都難以掌握,恐怕才是災難。話說這架總統包機其實是從北京的基地起飛,輾轉到了馬紹爾為她服務,何以北京是這家商客公司整個亞太區域的唯一派遣中心,蔡總統不妨細細思量!

聯合報社論/藍綠裂痕,朝野領袖會議就能弭平嗎?


2017-11-04 00:1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出訪太平洋友邦,致詞時表示,不管在外交或內政議題上,只有團結合作,才能完成任務,讓我們舉國同心、攜手團結。 本報資料照片


蔡英文總統在國慶談話上,拋出「政黨領袖對話談憲改」的議題;出訪南太平洋友邦,從出發時的機場談話到行程尾聲的媒體茶敘,又二度提到要促成朝野對話。蔡英文念茲在茲的朝野領袖對話,顯然已成為她要「團結國家」的處方之一了。
蔡英文要的朝野領袖對話還沒下文,賴清德先以行政院長身分,向曾任閣揆的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請益」。賴清德願意落實推動吳敦義「交代」的四件事,吳敦義也允諾協助總預算順利付委。不過,賴吳會雖引人聯想,但雙方都謹慎地避免扯上朝野領袖對話。
對前閣揆請益之旅的賴吳會相見歡,打著團結國家旗號的蔡吳會爭如不見。關鍵在於,回顧過去八年國民黨執政期間,馬英九曾九次邀請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對話,但都吃了閉門羹,民進黨甚至要求馬英九「先道歉」,還批朝野主席對談「沒有意義」、「政治口水」、「沒有格局」。朝野領袖會面早就變成政黨惡鬥的代名詞,如今竟成團結國家的平台,實在諷刺。
目前除看到總統府祕書長吳釗燮穿梭各在野黨間,以及親民黨、時代力量表示善意,國民黨態度隱晦不明,其餘諸如會談議題、時間和形式,都不見總統府有何規劃。這更令人生疑:朝野對話,到底是真的要化解朝野歧見,還是又只是個政治操作手法?
若朝野領袖對話,形式如同年金改革、司法改革等國是會議,只是大家排排坐,會議主人的民進黨早有定見,其他政黨意見只供參考,這樣的朝野領袖會議,不過是累積「相罵本」,或如同其他國是會議,只是執政黨找其他扈從政黨背書,甚至霸凌反對者罷了。
如果是個別對談,那麼國人記憶猶新的是,上次的朝野領袖對話是二○一四年,由當時執政的馬英九會見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談不到十分鐘就各說各話。再往前推,二○○六年的「馬扁會」,情況類似。至於更早的二○○○年「扁連會」,會後不到半個小時,扁政府就宣布停建核四,讓朝野完全失去互信。
由這些例子可知,無論是一對一或一對多的朝野領袖對話,在各政黨有不同政策立場情況下,共識都很難達成,最多是淪為各說各話的秀場。更進一步說,朝野真要對話,立法院涵括各個政黨,朝野歧見大可在立法院解決,有何必要再弄一個「朝野領袖對話平台」?
何況,朝野領袖會議到底要談什麼?依照蔡英文的國慶談話,似乎聚焦在修憲上;但現在是否是適當的修憲時機,都還有疑問,要討論什麼該修、什麼不該修,也言之過早。而各在野黨就算參加,對要討論哪些議題,也定有自己的看法。以國民黨而言,可能更關注兩岸、能源議題,但這攸關民進黨的神主牌,民進黨能讓步嗎?
若說朝野領袖會議完全沒有舉辦價值,倒也未必。蔡英文說的「團結國家」或許陳義太高,但假如朝野真能達成共識,未來都按照民主規則、依循民主價值來競爭,對於終結惡鬥,仍會有實際的貢獻。
問題是,現在朝野惡鬥、民主淪喪,根源本來就不在在野黨身上。從各種以轉型正義之名的政治鬥爭、政黨清算,到立法院違背程序正義通過的前瞻預算,或者意識形態無限上綱的教育、財經政策,又或者眼中只有藍綠的政務官,都說明朝野惡鬥終不終結,主要繫於執政的民進黨。
因此,賴吳會雖然與朝野領袖會談脫鉤,但畢竟還是一個指標。在兩人牽手進入會議室,「會談氣氛融洽」後,民進黨政府是會維持這樣的氣氛?還是「人前手牽手,背後下毒手」?值得觀察。
過去的朝野領袖對話,除了各自炒話題,實質意義不大。民進黨若真有心修好朝野關係,從自己先做起就好,這不需要其他政黨共識。弭平藍綠裂痕,球在蔡政府自己手上。

聯合筆記/投票權利保障放不開

.政治領袖 為棒球做些好事吧!
.運動科研夯 科技部別小看了
.偏鄉童變偏鄉師 「是老師改變了我」
.裁併校喊卡 時機到了嗎
.中國支付寶 還掃不出台灣人情味
.賴吳會後…吳蔡會是否上菜
.聯合筆記/投票權利保障放不開







聯合筆記/投票權利保障放不開


2017-11-03 23:43 聯合報  蔡佩芳

離島立委認為,「公民不在籍投票法草案」會讓住在本島的多數選民決定離島命運。本報資料照片



日本眾議院選舉上周落幕,自民黨大勝收場,小池旋風吹不動安倍政權,只吹皺了在野一池水,在野的重新整編從選前燒到選後,還沒停歇。不過今日並非談日本政局的變化,而是因為政局變化展現一些政治現象。
小池籌組希望之黨初始氣勢之盛,頗有在野共主的味道,我住所所在地的民進黨籍眾議員看著風向,在安倍宣布解散國會前,早一步宣布投靠希望之黨,成為創黨八元老之一。一周後,希望之黨公布第一波提名名單,他被派往隔壁選區征戰。
我大為吃驚,連珠炮追問一腳踏在政治圈的日本友人,為何候選人可以突然變更選區?台灣至少要設籍四個月,日本沒有限制嗎?大家不是可以隨處遷移嗎?友人反問為何不可,我訥訥地回應…選區的責任呢?換日本友人驚訝了,他說,現在選的是國會議員,負責的是全國政策,候選人都可以改變所屬政黨了,為什麼不能更換選區?能不能接受是選民的選擇。
「說到底,你們台灣對人民投票權利的保障太少了!」日本友人這麼說。被一個投票率只有五成多的國家的人批評,總覺得不服氣,卻又語塞無法辯駁。
翻查日本公職選舉法規,除去被褫奪公權等狀況外,對於候選人基本只有年齡的限制;去年起,即使剛遷居的民眾,也有權在舊居住地投票。除去選舉人、被選舉人的資格限制較台灣少,為降低民眾的投票成本,日本選舉除赴投票所投票外,早有不在籍投票,民眾可透過到駐外使館投票、郵寄投票、甚至傳真投票方式,不只在國外,連在海上作業、甚至正在南極進行科學調查的民眾也能投票。
此外,從選舉公告日起至正式投票日之間,民眾可視時間方便,提前投票。這次選舉受強烈颱風影響,許多投票所投票日提前結束投票,甚至提前一日投票,投票率初估僅百分之五十三點六,創日本選舉史上第二低;但提前投票的人數突破兩千萬人,初步統計為兩千一百卅七點八萬人,創下新高。
通訊投票、提前投票、提前結束投票,不論哪一樣,現在的台灣都做不到。光是想像已蓋章的選票在投票所保管十日才開票,恐怕就足以讓國內吵翻天。當其他國家正努力在技術確保前提下,盡可能擴充投票方式,保障人民的選舉權;國內卻還在質疑可能翻轉選舉結果,讓人民投票權出現島內、島外(甚至是戶籍地內、戶籍地外)的貴賤之分。
真的,台灣對人民投票權利的保障真的太少了。

政治領袖 為棒球做些好事吧!
2017-11-04 00:35 聯合報  彭懷真/東海社工系副教授(台中市)
桃猿隊獲得2017中華職棒總冠軍,球員開心拋起總教練洪一中慶祝。本報資料照片

「人種的是什麼,收的就是什麼。」那麼,人看的是什麼,表現出來的就是什麼。如果常常看負面訊息,心情沮喪,生活會變得缺乏鬥志。如果想要積極進取,必須帶著信心,相信改變,相信奇蹟,多看棒球是好的選擇。

美國大聯盟和中華職棒恰巧在同一天產生總冠軍,兩邊季後賽都空前精采。下半季墊底的中信兄弟割捨了爭議球員,以年輕球員為主,先打敗了例行賽戰績較佳的統一獅,在總冠軍賽的第一場又贏了桃猿,表現可圈可點。桃猿去年連打冠軍賽的資格都未取得,今年戰績驚人,整年一百廿四場,只輸了四十二場,也就是每三場贏了兩場。

太空人隊建軍五十五年,從未奪冠。前些年是連休士頓人都不捧場的爛隊。二○一一到一三這三年,輸了三百一十四場,只贏了一百六十二場,也就是每三場輸兩場。今年跌跌撞撞打進世界大賽,對手是例行賽勝率超過六成四,季後賽一路輕鬆過關,已經六度贏得世界大賽的道奇隊。然而,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我愛看棒球有個原因是可藉此不看政治新聞及評論,媒體報導已經耳熟能詳的人物,詳述老掉牙的醜聞,影射政壇要角…。政壇內無新事,只有舊問題。沒有奇蹟,甚至沒有改變。

平凡及例行是必然,但要找一些偶然來激勵自己,「奇蹟」使平凡日子有了目標,「改變」使例行生活有了動能。棒球選手日復一日苦練,球季開打,四處奔波,一場一場累積,一局又一局對決。上場揮棒,每三次至少有兩次打不出安打;投手登板,讓打者揮空棒的機率低於三分之一。但,為了一次次奇蹟,所有苦都值得。球場是高度壓力的地方,卻也是創造奇蹟的迷人空間。

政治領袖如果能做些好事,就是為台灣人加速打造可以去感動的職棒環境。迫切問題之一是增加球隊。中華職棒只有四隊,歷任教育部長或行政院長都說要努力增加球隊,但都沒真正在乎,最近賴清德被問到何時有第五、第六隊,又把責任丟出來,說「要靠吳志揚努力」。

另一個是增加球場。球迷不清楚台北大巨蛋究竟發生什麼問題,只希望有一天能像美國人或日本人或南韓人,坐在大巨蛋裡欣賞棒球賽。在此感動,在此目睹種種奇蹟。

棒球是台灣國球,在台灣多次經歷挫敗時給我們奮鬥的勇氣。這些年目睹對岸氣勢如太空人升空,我們至少要打進各種競爭的季後賽吧!這樣的目標是奇蹟嗎?




運動科研夯 科技部別小看了
2017-11-04 00:42 聯合報  吳志揚/國民黨籍立委(台北市)
中職會長、國民黨立委吳志揚。本報資料照片

國民體育法修正通過後,輿論抱持肯定態度,反映社會大眾重視體育的價值。在這波熱潮下,科技部雖允諾推動相關科研,但體育科研發展卻不如預期。筆者認為,唯有調整結構才是關鍵所在。尤其體育學門一直隸屬教育學門下,並不合理。

從科技部的學門領域分類觀,社會科學類別中,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教育學、法律學、政治學、經濟學等學門並列七大學門。科技部近三年各學門的申請數據,政治學門平均申請案約二百五十件、心理學門平均二百廿件,但列於教育學門的體育學申請案,平均亦超過二百五十件。以數量看,體育學門早可以獨當一面,更何況學門的獨立並不涉及法令問題,科技部應給予一定程度的尊重。

再者,各大專院校紛紛設立運動相關科系,根據教育部資料,體育相關系所達二一二所,較十年前多出了近五十所。包含休閒運動管理、運動保健、運動醫學、運動資訊傳播、休閒產業管理等均設專門科系。若將體育學門地位提升,體育學界的發展勢必將更加茁壯。

承接世大運熱潮,民眾運動健身的意識日漸高漲,帶動體育產業蓬勃發展及人力需求。體育科研作為運動產業鏈人才與產業重要樞紐,科技部絕不能讓體育學門淪於次等,應該立即進行結構調整,將體育學門獨立出來,展現對運動科研的重視,給予體育學門高度的尊重與地位。




偏鄉童變偏鄉師 「是老師改變了我」
2017-11-04 00:25 聯合報  李枝桃/資深教育工作者(南投市)
出身偏鄉的教師,不少人立志回鄉服務。本報資料照片

「校長媽咪,您可以來看我的教學演示嗎?」以前帶過的孩子邀請我前去實習學校觀看他的教學演示,我欣然前往。學校的老師都對他的積極主動讚不絕口,師大的指導教授也誇他用心,但不約而同為他感嘆:「可惜生錯年代,這幾年受少子化影響,恐怕都不辦理教師甄試」,學校的主任也問我,是否要勸他走別條路。

其實去年我便與他分析過,勸他考慮,但他微笑問我:「您可記得我高三時跟您分享的事」,當時我點點頭,嘆口氣祝福他:「希望老天爺能幫你。」

這孩子出身隔代教養家庭,國中畢業努力考上第一志願,代表畢業生致詞時,從第一天由阿婆帶到校時的叛逆說起,分享學習經驗後,他說:「各位學弟妹,閩南語有一句話說:落土三分命,這句話是錯的,我就是個證明,人的命運是靠自己創造、自己改變的…」當時贏得多少人熱淚盈眶,他奶奶寄望他讀醫,但他說要讀物理,走科技路線。

沒想到高三時,突然改變目標,第一志願改為師大,原因只為了一次看到一群青少年打架,讓他很震撼;想到自己成長過程,原本也可能是他們的一員,後來他告訴我:「我錯了,原來不是我改變了命運及未來,而是老師改變了我」,那一天他決定要當能改變學生命運及未來的老師。

今年我請他吃飯時,他提到想留在南投偏鄉教書,幫助弱勢學生,也可就近照顧年邁的奶奶。我告訴他教師超額嚴重恐不樂觀,勸他「高考教育行政也可考慮」,他當時點點頭;過了半年,他說經過了解,還是要做「第一線能直接鼓勵孩子的老師。」他說時,臉上熱情與國中畢業時毫無兩樣。

「師大給我正規且嚴謹的教育,我確信我是那個能改變學生未來的老師,我不會放棄的」,我給予肯定但還是表達前途堪憂時,他安慰我:「如果一有公費生訊息,我會豪不猶豫再去考大學指考的,我會持續努力,您不用為我擔憂」。

要我不用擔憂的還有一名在仁愛鄉服務的孩子,我在一場演講結束後,他跑過來提到在偏鄉教學的苦與樂,我當時問他願意這樣一直代課下去嗎?他點頭要我不用擔憂外,也承諾要努力當孩子生命中的貴人,還笑著對我說:「您放心,我不會做孩子生命中罪人的。」

從這些孩子身上,我看到將心比心的熱情與堅持,他們要的不是鐘點費調高多少,在乎的不是會被綁約幾年,而是他們想回鄉服務,就近照顧家人,並以自身經驗鼓勵學生幫助學生的心願無法實現。

他的教學演示非常成功,學生與他的互動自然熱情,那不是裝演出來的,而是長期關懷下的信任與喜愛,結束後他看向我,眼裡有急切的問號,想知道我的看法,我給他比個讚,他憨厚靦腆的笑了,我也回報他微笑,但笑容中有我的心疼呀!





裁併校喊卡 時機到了嗎
2017-11-04 00:30 聯合報  陳劍賢/台東縣議會秘書長(台東市)
偏鄉小校往往是社區和部落的命脈所繫,教育部將嚴格規範地方政府不能任意廢併校。本報資料照片

立法院初審通過「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草案,大家似乎著墨於師資聘用方式;倒是該草案為保障學生就近入學權益,明定偏遠地區需設立分校或分班是否得當,更值得深思。

過往,地方政府因學生人數變少,為節省經費及最適班級經營理念,大都推動裁併校,如今政策急轉彎,為保障教育機會均等,偏遠地區學校不得因學生人數過少就裁併,應設立分校、分班或教學場所,裁併校可能變歷史名詞。

筆者廿年前於台東縣政府教育局服務,配合政策將學生卅人以下學校裁併,同仁可說煞費苦心,要擬定配套措施,要分赴村里社區說明;廿年來,台東小學由一百所減為八十七所,同時為活化裁併學校,將之改為長照、地方活動中心或其他用途,現政策改變,是否原有的分校或分班又要重建?對偏遠地區教育發展是否有利,值得大家集思廣益,討論再討論。

在五育均衡發展全人教育理念下,群育是公民社會的基礎,班級經營最適合的學生人數是十五至廿五人,未來偏遠地區學校班級人數太少,是否影響學生群性發展,亦值得深思。

我國交通發達,道路暢通,筆者建議只要中央政府持續補助學校專用交通車及司機人事、維護費用,安全接送學生上下學,再以現有偏遠地區學校基礎,充實學校的設備,應可弭平城鄉差距,保障學生就學的權益;是否再走回頭路設分校或分班,一起討論吧。





中國支付寶 還掃不出台灣人情味
2017-11-04 00:11 聯合報  陳鎏丹/在台陸生(台北市)
被稱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的支付寶持續在海外開疆拓土,大陸螞蟻金融服務集團六月成功進軍摩納哥、西班牙及南非。圖/螞蟻金服提供

作為中國大陸學子,來台已一月有餘,日前讀完名人堂范疇《兩端的無知——愚民、賤民?賤商、愚士?》 聯想在台經歷,感受頗多。

如果想真正了解中國,應該將不同發展程度的城市都看一下,發達的、貧困的、正在脫離貧困的、已脫離貧困的、向發達靠齊的…能看到的都是被建構的,未看到的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我來台灣後,大陸很多朋友最關心的就是台灣的茶葉蛋多少錢,因為台灣某學者在電視上說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後來這個話題一直成為一個笑梗,可能這就是所謂的「愚民」。

我還不太瞭解台灣人對大陸的印象,但是如今大陸在一些方面的確走在台灣前面,例如台灣很多商店都不支持支付寶支付,這可能也是大多數大陸學子的困難。大陸年輕人已經習慣出門只帶一個手機,甚至一些城市搭公車也可以用支付寶,「掃一掃」的支付方式取代了「數一數」。

今年五月,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廿國青年評選出了中國新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共用單車和網購,我想超越台灣的地方大概就從這裡延展。

當然,台灣值得學習的方面不勝枚舉,也是大陸一時半會兒學不來的,那是一種文化積澱,是自然形成的、由內而外的人性品格。剛到台灣,下飛機取行李時,看到工作人員將所有行李箱把手移向外側,我感嘆;當所有人都在電梯右側時,我驚訝;當收銀員說謝謝時,我震驚,在大陸絕對不會有收銀員對你說謝謝!這些細小的行為,不是政府出台一個規定就能做到的,中國大陸在這個方面至少和台灣相差十年,因為這需要你的父母也能做到,不是嗎?

有些人只看到中國的騰飛,而有些人卻深切思考中國變化背後的「變化」—人民代價和社會坑殺。最明顯的就是東北三省和山西的例子,不久前全國廿一省區披露了上半年的GDP,東北三省和山西又包攬了倒數四名。

這十幾年東北三省的經濟大大下滑,「一座工廠一座城」,一個城市的經濟就靠工廠維持著,最可怕的是現在很多人都還存在「子承父業」的想法,新鮮血液無法進入,當然也得不到發展。





賴吳會後…吳蔡會是否上菜
2017-11-04 00:05 聯合報  林公正/資深媒體工作者(高雄市)
行政院長賴清德(右)昨拜會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會談後賴院長感謝前院長吳敦義針對當前施政提四項建議。記者蘇健忠/攝影

行政院長賴清德昨天拜會吳敦義,由於蔡英文總統出朝野領袖對話議題,「賴吳會」之後會否有「吳蔡會」,備受矚目也成為政壇熱門話題。

不過,賴清德院長拜會吳敦義,也是在今年國慶大會上敲定,吳、賴當時比鄰而坐,國人從攝影鏡頭看到兩人面露微笑交談,不知所談為何,如今謎底揭曉,原來是賴清德表示將擇日拜訪老閣揆。

兩人昨天談了一個多小時,不過,這場會面終究是定位為現任院長向前任院長請益,所以安排於吳敦義卸任副總統辦公室而非中央黨部,雙方雖說相談甚歡還緊握雙手,但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這場會面應非是蔡英文與吳敦義會面的前奏曲。

有首「相見不如懷念」的國語老歌,當前情勢藍綠缺乏互信,民進黨對國民黨又充滿敵意,此時此刻,蔡英文與吳敦義會面虛情假意的成分也居多,既是如此,藍綠領袖還真是相見不如懷念!


盛治仁/100%的堅持比98%容易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盛治仁/100%的堅持比98%容易
.方祖涵/數據派世界大賽
.劉維公/0.2美元的創新力
.范疇/兩端的無知—愚民、賤民?賤商、愚士?







盛治仁/100%的堅持比98%容易


2017-11-03 23:39 聯合報  盛治仁

在破壞性創新技術出爐和急遽變遷的企業環境下,如何拿捏原則與界線?路透資料照


最近一位朋友跟我聊到年輕時思慮不周,犯了一個錯誤。有幸遇到了一位很棒的長輩原諒了她,並且給了第二次的機會。但慎重告誡她說,人生不見得都會有第二次機會,以後作每一個決定時都要戒慎恐懼。後來這位朋友內化了這個人生經驗,每當面臨誘惑或抉擇時,都提醒自己不要做出錯誤的選擇。年輕時的一個莽撞錯誤,反而成為一輩子的寶貴提醒。
這兩天恰巧重讀了破壞性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的增修版「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書中許多的例證和理論,不但可以用在企業管理上,更可以用來作為人生態度的指引參考。他提出了三個簡單,但我認為其實一點都不簡單的問題:工作如何可以成功、快樂?和家人親友之間的關係如何成為快樂的泉源?如何能夠一生堅守原則?本文將專注在最後一個問題。
經營企業和經營人生,都一樣必須做出很多決定。有時候看似無傷的決定卻可能造成長遠的影響。百視達在一九九○年代是最大的影音出租連鎖企業,他們的獲利模式來自快速流通的還片和延遲還片的罰金。後來Netflix出現,卻反其道而行,直接將片子寄給交月費的客人,看完寄回後才會再收到新片。看的越慢,公司越賺,當然也沒有罰金。
百視達如果很早決定也增加這個模式,就不會有現在的Netflix。但是百視達認為這個小小的郵寄市場不值得另外布局投資,因為這樣做的邊際效益不大,而且這個新模式還可能會對既有模式的營收造成負面影響。這種以自我中心的邊際效益評估方式,是很多企業和個人做出錯誤決定的根源,忽略了環境一直在變化,自己不願意嘗試的新模式,未來有可能成為打垮自己的榔頭。
這種邊際思考,在人生決定上也有類似的深遠影響。多少次,我們用下不為例來說服自己做一個不該做的決定,結果不但不是下不為例,反而變成習以為常的第一次,正如那句老話,說了一個謊,就要用一百個謊來圓。因為小小錯誤的邊際成本太低,讓我們失去了戒心,忘記大錯往往都是從一個小錯誤開始。讓自己不要開始犯錯,是一個必須認真強迫自己接受的原則。
克里斯汀生說得好,「一百%的堅持比九十八%容易」。因為人生有許多「特殊」情況需要我們妥協原則,心裡想著下不為例,但妥協了第一次,以後就會不斷地妥協,終至放棄原則。能夠持續堅持,絕不妥協,非常不容易做到,甚至會被認為是不近人情。
克里斯汀生曾經為了不在星期天安息日打球這個對上帝的承諾,決定放棄他在牛津大學籃球校隊努力了整個球季,終於打進的全國冠軍賽。他身為先發中鋒,在替補中鋒又受傷的情況下,受到的教練隊友甚至於自己的壓力不可謂不大,他最後還是決定遵守他對上帝的承諾,放棄比賽。
坦白說,如果面對類似的抉擇,我百分之百會選擇從眾,而放棄原則。如何強化對自己原則的堅持,勿以惡小而為之,真是一生必須不斷鍛鍊的功課。
(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10月
.嚴震生/宗教改革五百年的政治意涵
.趙春山/以突破僵局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李清志/魅力市集的年代
.陳立恆/永遠BEING,所以英國
.施振榮/慶富再造—從王道談企業重整
.黃介正/習近平的二○三五
.葉銀華/金融科技創新實驗的定位
.蘇蘅/當媒體不重視採訪「真新聞」
.王文華/如果小學校園變成跳蚤市場…

.王健壯/習近平的弦外之音
.朱宗慶/夢想不滅、初衷不變、育成不斷
.盛治仁/人生要追求多少顆星星?
.趙春山/十九大後的兩岸關係:一場「定力」與「耐力」的較量
.方祖涵/按讚惹出的天大麻煩
.薛承泰/「博愛」與「愛博」之間
.羅智成/尋找部落

.王正方/小程和他的廖老師
.嚴震生/美國人露出肩膀的權利
.林中斌/王岐山十九大應會留任
.葉銀華/什麼是金融政策?
.馬凱/海峽風雲日亟 台灣能不自強?
.黃介正/中華民國106歲生日快樂
.洪蘭/2年學會說話 卻要用一生學不說話

.王健壯/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似乎要變
.周行一/老人化社會與人文社會科學
.施振榮/從王道談「官不聊生」與「民不聊生」
.盛治仁/人生5個思考題
.方祖涵/企業與地方的共生
.范疇/再度建議國民黨改黨徽
.劉維公/當代病態民主的神救援話語術

.嚴震生/南比亞、尚比亞、甘比亞


9月
.葉銀華/家族企業之傳承機制
.李清志/美感的喚醒
.薛承泰/Seafood 什麼是文白比?
.廖玉蕙/不是放棄,是珍愛和疼惜
.黃介正/國防安全智庫的「十誡」
.葉丙成/體改打假球,教育部何以默然?

.王健壯/最困難的事 蔡英文還沒做
.朱宗慶/優勢與重視
.蘇蘅/民粹政治與社群媒體造神
.林中斌/太陽磁爆、大地震並無關聯?
.陳立恆/缺電?我們缺的是「自知之明」!
.盛治仁/第三次政黨輪替 民主扎根了嗎?
.洪蘭/閱讀是習慣不是本能 須從小培養

.方祖涵/天災行銷學
.王正方/我是王正中的弟弟
.施振榮/「物聯世界、智源台灣」
.賴英照/看見內線交易
.王文華/英雄所「睡」略同
.馬凱/當心啊!走在懸崖邊的世人
.葉銀華/公司治理最後防線失守

.王健壯/蔡英文強勢領導面臨考驗
.周行一/雇人不再靠學歷
.嚴震生/司法獨立,肯亞優於台灣
.薛承泰/世大運與日全食
.林中斌/拉古薩:自由繁榮和平的小國
.黃介正/美亞太政策鐵三角到位
.方祖涵/槍口下,不滅的記者魂

.劉維公/台灣文創產業政策的唐吉訶德症
.范疇/爭論文言文比例?沒開竅吧?
.馬凱/天賜良機讓台灣再領風騷


8月
.盛治仁/謝謝你的競爭
.廖玉蕙/別拿過去的錯誤恐嚇未來的可能
.洪蘭/簡單就是美 文言文很潮的!
.葉銀華/應避免傷害台灣的抗爭活動

.王健壯/逢課綱必鬥不累不煩嗎?
.余光中/免繳遺產稅的現金
.嚴震生/川普眾叛親未離,執政聯盟解構中
.林祖嘉/前瞻計畫絕不可以包裹表決
.葉丙成/政府,勿再把學校當業績提款機!
.蘇蘅/政治道歉的傲慢與偏見

.黃界正/沒有巴農的白宮與亞洲
.李清志/鳥不生蛋的魅力
.朱宗慶/「察言觀色」的正向思考
.陳立恆/天人合一也需要知行合一
.盛治仁/務虛的政治,務實的生活
.張俊彥/創造價值才是創新:談教育和科技的創新
.薛承泰/社會責任是「偽君子」嗎?

.方祖涵/被識破的是投球動作,還是假消息?
.王健壯/蔡英文的問題在哪裡?
.王正方/君子和而不同
.施振榮/企業家族 傳承無形信念、價值更重要
.馬凱/謀大位者要除三大害
.周行一/大學的進步需要永續的基金
.嚴震生/美國參議院的「核子選擇」

.黃介正/美中兩岸關係時間表
.高朗/朝鮮半島危機,不能心存僥倖
.葉銀華/公司為誰而治?
.洪蘭/看見誠品 成就閱讀
.薛承泰/公教樓地板32160 年改的5個魔咒
.盛治仁/看透生命迷霧 走不一樣的路
.方祖涵/老派的英雄對決



7月
.劉維公/講清楚說明白,假新聞一樣來
.王健壯/NCC應該做鋪路的人
.蘇蘅/挺媒體的蓋茲 台灣有沒有?
.葉銀華/高調做公益 好嗎?
.朱宗慶/時間.心境
.李清志/星巴克女神vs.日本藝伎
.陳立恆/氣與眼,台灣前瞻的活棋之路

.施振榮/突破價值與平衡盲點 邁向矽文明
.葉丙成/請問政府,體育改革做不做?
.黃介正/人民解放軍的歷史挑戰
.林中斌/無神論大國 宗教興起
.薛承泰/加碼20億,保20萬生育?
.盛治仁/陸客不來「爆買」的衝擊與機會
.嚴震生/原是最幸福一代的提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