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3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股市大牛終將倒在央行劍下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家天下」的南台灣,進步了嗎?
聯合報黑白集/你正在看「台獨三台」
經濟日報社論/股市大牛終將倒在央行劍下







經濟日報社論/股市大牛終將倒在央行劍下


2018-01-13 00:5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8開年以來美國股市連漲六天,直到元月10日才出現「溫和」波動,標普指數一度下跌0.5%,但收盤僅小跌0.1%,11日又再漲。股市漲多小回,原本不值一提,但這次卻事出有因,警訊來自公債市場賣壓湧現,而且是美、日、歐債連袂下跌;更深層的原因,則是日本央行9日再度「隱形式(stealth)」縮減寬鬆規模;無獨有偶,歐洲央行(ECB)11日也明顯「暗示」購債計畫將於今年內結束。各大央行先後退場的信號已益發明確,2018年美股及全球股市還能重演2017年的好景?
美股這波牛市已持續八年,時間之長僅次於1987至2000年的大多頭走勢。2016年11月川普勝選後,股市便屢創新高,2017年牛氣更旺。標普500指數上漲19%,道瓊工業指數上漲25%,那斯達克指數更飆漲28%。不僅美股強勢,MSCI全球股市指數也大漲22.7%,並收在歷史高點。2018開年還不到兩周,全球股市總市值已經膨脹2.1兆美元。
股市牛,債市卻熊。開年六天內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有五天上升,10日更一度上升到2.59%,距離2017年的高點2.63%已經不遠。導火線是9日數據顯示日本央行購債金額再次低於預期,市場益發猜測日銀也將於今年內開始縮減寬鬆規模。前、後任「債券天王」葛洛斯與崗雷克分別宣稱「債市30年的牛市已壽終正寢」,央行貨幣政策已經「從量化寬鬆QE)轉為量化緊縮QT)新時代」。不僅美債,德國及日本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都升到半年來高點。
不但日銀有小動作,歐洲央行上次的會議紀錄中也釋放出購債計畫今年內將告一段落的訊息。ECB說得委婉,表示未來對外溝通時不要再提經濟「復甦(recovery)」,而應改用「持續熱絡且更加自我延續的經濟擴張(expansion)」;但光是改變用語,便使歐元對美元匯率升值近1%,德國公債殖利率也升到兩年來高點。
債市不利,與股市何干?當然有關。債市下跌的主因,是預期通膨升高,但也通常伴隨經濟熱絡,企業既能增加銷量,又能提高價格,對盈餘當然有利;而且債市下跌,資金可能轉往股市。所以債市出現利空,對股市反而可能是利多,也就是「股債矛盾」。
但兩大市場也存在多空「統一」。債市漲,主因之一是貨幣政策寬鬆,利率低落,這對股市也是利多。債市殖利率低,企業可以乘機大量發債籌資,就算不擴大資本支出,也可操作「財務工程」,例如降低負債、進行併購、加發股利或買回庫藏股,都有助於股價攀升。這也是近幾年來股、債市都維持多頭的主因。
股、債之間究竟是「矛盾」為主?還是「統一」當家?須看實際現況。目前美、歐、日通膨仍然偏低,達成2%目標只是央行的主觀期望,經濟成長率也只是恢復到略高於2%的正常水準。因此各國央行逐漸從超寬鬆貨幣政策撤退,並非因為景氣過熱,而是基於經濟既然已經從軟弱復原到正常,政策也應由「非傳統」回歸到「正常化」。債市對貨幣政策轉向的敏感度一向較高,投資人警惕到夕陽將盡,因而率先做出反應。
各國央行操作QE「退場」,可分為「緩擴」、「止擴」、「縮表」三階段。目前日銀表面上仍「續擴」,偶爾「隱形式緩擴」;ECB確定9月前「緩擴」,之後未定;美國聯準會(Fed)則是「縮表」加升息。從最新情勢觀察,日銀可能今年內開始「緩擴」,ECB在今年9月後便將「止擴」,但暫不升息;Fed照計畫縮表,但在減稅案通過後今年愈來愈可能不只升息3碼。
儘管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態度愈來愈明確,在操作上終究是「漸進式」,絕不會蓄意打壓,造成金融動盪。問題在於目前股價絕對是處於高檔,投資人也未抱持風險意識;一旦央行「正常化」的速度超出市場預期,股市就可能引發強震。牛市終局絕非迫在眉睫,但可以確定的是天下無不散的宴席,也沒有無盡的牛市。股市老手都聽過「央行是在宴會最高潮時把酒缸端走的人」;歷史也證明牛市從來不是因為股價超值而結束,大牛最終大多是倒在央行劍下。


聯合報黑白集/你正在看「台獨三台」


2018-01-13 00:2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公廣集團突以「不適任」為由,解除華視總經理郭建宏的職務。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公廣集團突以「不適任」為由,解除華視總經理郭建宏的職務,公廣董事長陳郁秀並細數郭建宏的「七宗罪」。郭建宏隨後發表聲明反擊,稱華視是公廣集團成員,如今卻變成了「小民視」,變成「台獨三台」之一。言下,對台獨勢力操控公廣集團,頗為不甘。
這項人事案涉及什麼樣的內幕,外界暫難窺全貌;但華視變成「台獨三台」之說,不免讓人震驚。事實上,這詞並非郭建宏所創,而是出自民視董事長郭倍宏之口。去年三月,郭倍宏即曾揚言:「咱台獨現在有三個電視台──民視、公視、華視。」對此,陳郁秀不曾作出澄清,蔡政府也未發一語,難道是默認了?
民視要自許為台獨電視台,那是它的選擇。但是,公視、華視是公共媒體,竟不知不覺成了民視的附庸,且隨之變成台獨台,豈不令人錯愕!要問的是,陳郁秀如果把「公廣集團」經營成台獨電視台,這難道是蔡政府任命她的目的嗎?
有些人家裡不裝有線台,不看商業電台,就是要讓家人和孩子收看「最純淨的」公共電視。但今天,如果這幾個基本台高度政治化,民眾就等於成天浸淫在「台獨三台」的洗禮中;則「公共」的精神何在?
華視的人事更異事小,但公廣集團如從「綠化」到「獨化」,卻是反公共之道而行。尤其陳郁秀,如果聽任郭倍宏安插親信友人進入華視,又拱手把公廣集團變成政治的附庸,那就有愧國家對公廣集團的託付。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家天下」的南台灣,進步了嗎?


2018-01-13 00:1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民進黨在高雄的基本盤優勢,黨內初選被視為「頭過身就過」,因此角逐者相爭可謂刀刀見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雄市長陳菊欽點的市長接班人劉世芳,突然宣布退出民進黨初選。儘管外界以「震撼彈」形容,事實上,不論劉世芳退選與否,高雄市仍然是民進黨「家天下」的綠地,對大局並無太大影響。比較值得商榷的是,陳菊是民進黨創黨元老,被指為透過政治運作指定「接班人」,未免有違民主精神。
由於民進黨在高雄的基本盤優勢,黨內初選被視為「頭過身就過」,因此角逐者相爭可謂刀刀見骨,並不斷彼此攻訐抹黑。去年底陳菊出版《花媽心內話》的新書,更揭露當年民進黨內一些不為人知的派系內鬥往事,直指前市長謝長廷人馬,也意在為劉世芳拉抬選情。未料,這些爆料反而對陳菊和劉世芳構成輿論壓力。對於劉世芳退選,其他參選者紛紛表示「敬意」與「不捨」;對照先前無所不用其極的明爭暗鬥,可謂諷刺至極。
劉世芳退選對選情影響有限,但當年派系拉扯的醜態,倒更讓外界看清綠營內部的問題。民眾應質疑的是:初選如此惡質,黨內派系卻毫不避諱,簡直視選民如無物。再深一層看,綠營在高雄執政這麼久,民調支持度也一直很高;但是,高雄市進步了嗎?這點,恐怕才是高雄市民要思考的問題。
自謝長廷一九九八年當選高雄市長後,至今已二十年不曾政黨輪替,都由民進黨執政。若再計算被併入高雄市的前高雄縣,綠色執政時程可再往前推到一九八五年,迄今已超過卅年。但是,這麼長的綠色執政歷史,高雄市起飛了嗎?答案卻是一個大問號。高雄市過去是全台第二大城,重工業發展重鎮;但今天,無論就人口成長、人均收入、經濟發展、都市負債等指標,它都已落到六都三、四名之後。過去台灣引以為傲的高雄港,曾排名全球第三大的貨櫃港,近二十年也不斷後退到十幾名之外。這樣的政績,綠營卻能長期執政,且首長支持度不墜,實令人費解。
不止高雄,整個南台灣也有類似情況。台南市自一九九七年起,一直是民進黨執政,合併前的台南縣則是一九九三年起,皆超過廿年不曾政黨輪替。屏東縣自一九九七年起不曾輪替,也超過廿年。嘉義縣則稍短,自二○○一年起民進黨執政達十七年。這些縣市中,除了屏東不必重新提名,台南、嘉義等地也都在民進黨初選殺得刀刀見骨。這當然不是巧合,而是在長期的「綠化」下,參選者根本不在乎選風欠佳帶來的負面形象。無獨有偶,這幾個縣市也正巧都是發展指標相對遲緩的地區。
令人好奇的是:民進黨在這些縣市長期執政的有恃無恐,顯已造成地方發展的遲滯,為何仍能持續長期執政?其中原因有幾:首先,是縣市首長向來懂得民粹操作,善於營造「煙火式政見」,儘管導致債台高築或缺乏長期成效,這類「好康決策」卻容易被民眾看見,且可以把債務問題推給國民黨造成的南北失衡。為外界視為「蚊子館」的嘉義縣故宮南院,或以政府「接收債務」方式製造假盈餘的高雄捷運,都是這類的例子。
其次,不少原屬於國民黨的南部地方派系逐漸倒向民進黨。其間國民黨雖有馬英九的八年執政,但馬英九主政時有意地削弱地方派系發展,加上民進黨在南部基本盤日趨擴大,在西瓜效應下,就形成今天的局面。
最後,很重要的一點,是國民黨在這些縣市敗選後,並未銳意培養地方菁英,黨內實力派或形象牌也多不願南下當「砲灰」。怯戰的結果,幾次提名都近乎「自暴自棄」。如此一來,要政黨輪替,當然更加困難。
權力使人腐敗,絕對的權力造成絕對的腐敗」,這是政治鐵律。由於缺乏輪替與挑戰,南台灣的「包辦式」民主愈來愈走向倒退。假如選民還不覺醒,在野黨還不爭氣,這種情況將會持續下去。

【即時短評】「員林秋紅谷」浪漫啟用 停車問題是隱憂

.【即時短評】「員林秋紅谷」浪漫啟用 停車問題是隱憂

.【重磅快評】發言人總是子彈上膛 這是政府的新常態?
.【重磅快評】人民懷念小蔣 只喊民主的小英恐敬陪末座
.【即時短評】爽用下級未來預算修官邸 政院豈做功德?
.【即時短評】加班換補休惡法推給國民黨 民進黨沒擔當
.【重磅快評】花媽多年培養愛將 卻進不了市長室
.【即時短評】建立慣例 我們也該有「唐寧街十號」
.【重磅快評】創造民主奇觀後 小英可印這種春聯做功德
.【重磅快評】民進黨睡覺立法 進化速度太驚人
.【重磅快評】勞基法這樣修 綠營以老闆自居嗎?
.【即時短評】倉促修法釀紛擾 民進黨欠人民一個道歉
.【重磅快評】日本人將笑台灣是過勞之島
.【即時短評】「小灣」金句撩人 「陸兒」堅不開門
.【重磅快評】文在寅看到北韓橄欖枝 不是投降白旗
.【即時短評】恆春機場要不要救? 交通部該拿出專業來
.【即時短評】聽不見人民 拒馬再多都不夠用
.【重磅快評】小灣呼叫陸兒…「門都沒有」能怎麼辦?
.【即時短評】聽不見勞團、立委抗議 蔡英文曾這樣批馬英九
.【重磅快評】「三非」管中閔 為何能贏得台大?
.【即時短評】霸氣「管爺」 能否繼續改革台大?
.【重磅快評】恐懼屠城?台灣放心轟六K卻大罵民航機
.【重磅快評】一番談話通了熱線停掉軍演 金正恩厲害!
.【重磅快評】賴神大興土木是響應柯P加高圍牆的倡議?
.【即時短評】擱置空汙、礦業法 政府背離民心
.【重磅快評】監院這巴掌打在揮鞭下旨的小英臉上
.【即時短評】糖鐵不能只賣兒時回憶
.【重磅快評】新春起訴馬英九 北檢和特定媒體合署辦公?
.【重磅快評】限塑裸麵包都捧了 柔珠為何不立禁?
.【重磅快評】感恩又讚嘆!北檢查出「老共已山窮水盡」
.【即時短評】裸賣蛋糕錯了嗎? 歐美正風行
.【重磅快評】金正恩兩張面具下的不正常溫情攻勢
.【重磅快評】李應元非孔明 草船借箭也射不了空汙
.【重磅快評】共機繞台拖累小英? 民調如霧霾讓人「茫」







【即時短評】「員林秋紅谷」浪漫啟用 停車問題是隱憂


2018-01-13 19:23 聯合報  記者何烱榮╱即時報導

有員林秋紅谷美稱的圓林園多功能公園13日啟用。記者何烱榮/攝影

有「員林秋紅谷」美稱的圓林園多功能公園13日啟用。記者何烱榮/攝影

員林市「圓林園」多功能公園13日啟用,周遭完全沒有停車空間。記者何烱榮/攝影



員林市「圓林園」公園13日晚上在浪漫的草地星光音樂會中正式開放,員林人扶老攜幼趕來參與盛會,這處媲美台中秋紅谷的滯洪、親水生態多功能公園,是員林人引以為傲的「員林秋紅谷」,可惜美中不足,停車問題是重大隱憂。
圓林園北端是30米寬的員林大道四段,東是橋愛街、西是大勇街,都是10米寬的兩線道,3條路都沒有路邊停車格,也沒慢車道,汽機車爭道;更糟糕的是,圓林園附近沒有一處停車場,未來汽機車違停情形,可想而知。
大勇街是員林市區交通要道大同路一段,與員林大道四段的重要銜接道路,圓林園工程施工中,更是附近住家的免費停車場,入夜後兩側停滿汽車,讓路寬緊縮,往來車輛交會困難。圓林園開放後,將來到公園的人,只要路邊停車,車子一定會侵入外線車道,變成危及交通的違規停車行為,警方若不取締,出了事誰要負責任,若嚴格取締,勢必招來民怨。
圓林園公園屬員林184公頃市地重劃區的「文中小二」預定地,在嚴重少子化趨勢下,可預期建校是遙遙無期,縣府決定暫時規畫成多功能公園,是明智之舉,但不能不重視周遭完全沒有停車空間,將會帶來的交通亂象問題。

聯合筆記/誰讓福島食品淪口水戰

.讓孩子釀造 屬於自己的人生
.草率修水利會法 豈非又要修惡
.台灣棒球蛻變從教練作起
.蔣經國逝世卅周年/經國先生風範 如今安在?
.蔣經國逝世卅周年/經國先生笑一個!
.蔣經國逝世卅周年/我曾為老總統驕傲的飛
.漫畫/加班費,政府幫你省起來
.聯合筆記/誰讓福島食品淪口水戰







聯合筆記/誰讓福島食品淪口水戰


2018-01-13 00:11 聯合報  蔡佩芳

駐日代表謝長廷(中)談到是否解禁日本核災區食品時說,台灣應根據這麼多年政府的抽查與抽驗,以及參考先進國家美國、歐盟的做法,形成自己的政策。中央社資料照片


中國大陸將設工作組探討解禁日本食品進口,日中兩國政府朝向取消或放寬限制展開協調,讓日本食品問題再度受到關注。駐日代表謝長廷受訪時表示,如果大陸很快開放,對台灣將非常諷刺。他呼籲我國應根據多年的抽查抽驗,參考先進國家作法,形成自己的政策。
這段話對也不對。中國大陸突然解禁日本食品的可能性並不高,日本政府現正積極修補與中國大陸關係,中國大陸釋出探討放寬日本食品進口限制,是對日釋出善意,也是在雙方談判桌上再添一張籌碼,既是籌碼必不會輕易釋出。但若中國大陸調整,台灣的立場確實更為尷尬,全球之中以「行政區」採取全面禁止,僅剩下中國大陸與台灣。
謝長廷談話經報導後,引來網友留言罵聲不斷。對謝長廷呼籲參考先進國家的作法,一名網友提到:台灣不要跟著大陸走,要跟著美國走,美國標準最嚴格,台灣只將福島五縣列為禁區,美國是福島附近十四縣,等老美全區開放台灣再開放準沒錯。
這名網友做了功課,卻未做完功課。美國以科學檢驗為基礎,「行政區」與「品項」搭配做列管,限制十四縣的「部分品項」食品輸入,而非「十四縣」,例如山形、新潟的熊肉、山梨、琦玉、靜岡等縣的野生香菇等,幾乎都是野生動植物與捕撈水產;即使福島也是條列限制進口品項,而非全面禁止,例如福島產的牛乳和乳製品就不在限制之列。
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九日公布二○一七年度統計速報,抽驗廿四萬八百卅一件,超標一百六十一件,占百分之○.○六,野生鳥獸最大宗、達九十一件,農產品五十五件幾乎多是野生而非人工栽種、水產十一件皆為限制出口的淡水魚,另其餘四件。超標項目幾乎與美國管制品項一致。
反觀台灣將管制標準簡化為「行政區」,但為何是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千葉五縣?雖然東日本大地震時因北風讓輻射塵往南飄,但七年過去,檢測數據明白顯示,狀況已完全不同。我們禁止的與實際上有風險的項目早已脫節。
現行做法既無法與維護人民食安畫上等號,也無法在與日本的談判中取得站得住腳的立場,但國人卻聞日本五縣食品色變,斷送理性討論空間,特別是五縣食品公投案,恐只會造成食安、外交俱損局面。除非國人決心全面禁止日本食品進口、全面禁止台灣人民前往日本,否則,我們需要一套更合理且更有意義的管理辦法。日本食品進口限制需要「修正」,甚至應該說必須修正,而國人不能不辨「修正」與「解禁」的差異。



讓孩子釀造 屬於自己的人生
2018-01-13 00:49 聯合報  蕭譽/空中大學助理教授(花縣吉安)
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讀完昨天「家庭背景 不能注定孩子的一生」文後,心有戚戚焉!該文作者以輔導學習落後學生個案,透露了當前國民教育現場的一些困境,以及教育部門和社會工作單位整合上的一些問題。根據我曾輔導偏鄉學生若干年的見聞,文中所述問題存在經年,各級政府也「有在重視」,但改善成效卻如蝸步。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舉其要者,不妨檢視當前「一鍋端」的教育方式:把各種不同智力、不同性向、不同學習能力,和不同生活習慣的學生放在一起,用同一套教材、同一套教學方法,甚至用一樣難(易)度的考卷來考察學習成效,真的是好的教育方式嗎?

「快樂學習」、「適性發展」、「因材施教」這些理念,早成為我國教改高唱的「教條」,但經過這些年的「教改」,孩子真的享受到學習的快樂了嗎?真的都能夠隨著性向盡情發展嗎?依我所見,答案顯非如此!箇中原因固多,但我認為最重要的因素仍不脫以下兩點:

第一,「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士大夫觀念一直難以破除。家長心中普遍存在這種觀念,結果就是造成校長辦學壓力,老師的壓力也必不可免;老師有了壓力,還敢任意讓學生「快樂學習」、「適性發展」嗎?

其次,主掌教育的官員,沒能抱持前瞻思維及勇於任事精神。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是百年樹人工作,不但不可臣服於民粹而隨波逐流,更應吸收最新知識,以建立創新進步的教育制度。

去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霍爾Jeffrey C. Hall)等三人的研究,顯示了「生理時鐘」並非人人相同,「早鳥族」和「夜貓族」都是由基因所決定。我讀小六的小孩正是一個「夜貓族」,他的生理時鐘和一般人可能差四到六個小時,在目前的教育制度下,他確實過得很辛苦。有個笑話說:「天文學家都是夜貓子」,我很想知道霍爾等人的發現是否引起主管教育者的注意,據以研究相應的教育措施,還是仍因循既有的教育方式呢?

教育真的是國家的「百年大業」,主事者,得不慎乎!每個小孩,都將有一段屬於自己的人生故事,這個故事,或許輝煌燦爛,或許平淡無奇,但無論如何,盡可能讓小孩釀造屬於他自己的人生故事,這才是教育者最重要的事。






草率修水利會法 豈非又要修惡
2018-01-13 00:43 聯合報  張炎銘/水利退休人員(台中市)
農委會前主委陳保基(圖)、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蘇明道共同發起連署,提出六大聲明,指水利會不是不能檢討,但應該有更好的調整方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院臨時會將審議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修正草案,最近學界連署呼籲暫緩,但以民進黨團挾人數優勢,強行通過修正勞基法、及去年將「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修正草案逕付二讀的強勢「前科」,看來學界的動作似太遲了。

改制有優缺點,水利會也各有贊成與反對聲音,本可以、也應該好好討論,將弊害降至最低。但今年四月,十七個水利會有十五個要改選,中間又有春節假期,蔡政府掛勾改制為「轉型正義」,蔡總統更在民進黨中常會強調「水資源是全民資源,把全民資源管理提升到公務機關位階,是負責任作法」,因此,改制案應會在四月前通過,能溝通討論的時間已不多了。

行政院發言人及農委會都說,改制後可以擴大服務範圍,但全國水利會灌區約卅一萬公頃,還有約卅萬公頃是「灌區外」,要把這些土地全部含括進來,以水權、水量的角度,卻極端困難;而要再投資相關灌溉設施,更可能不符經濟效益。

目前水利會已掌有七成水權,枯水期水源已捉襟見肘,除非耕作制度改變,怎可能擴充一倍灌溉面積?更何況現在稻米生產過剩,農委會還推動休耕,若再增加灌區,政策豈不矛盾?

政府為留住高科技產業,台積電、華邦電等電子廠都要在南部擴廠,所需用水除少量再生水外,都是自來水,而自來水在「必要」時都要調度農業用水,根本無餘力再增供農業用水。

認清台灣缺水環境,水利會改制之勢已難擋;但整個農業政策的核心,是要水利會能輔導農民,依農委會的規劃適地適種,讓水資源能有效運用,對環境永續也有助益。

期待立法院能多花一點時間溝通討論,水利會組織修法不要重蹈勞基法短期內一修再修的覆轍。









台灣棒球蛻變從教練作起
2018-01-13 00:40 聯合報  許又方/東華大學教授(花蓮市)
世界棒壘總會(WBSC)最新公布的棒球世界排名,台灣近年國際賽戰績不佳,與韓國差距拉大,但仍保住第四位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媒體披露,最新公布的世界棒球排名,台灣仍居全球第四,但與第五名的古巴僅有一三一分差距,名次岌岌可危;同時,落後第三的韓國則愈來愈遠,值得警惕。

筆者看來,排名固然是實力評量的指標,卻未必代表真正的實力;必須留意,卻不必太在意。真該計較的是,台灣棒球有沒有什麼亟待改進之處?

目前世界棒總公布的名次:日本第一,美國第二,南韓第三;第六至第十則分別為墨、澳、荷、委、加等五國。排名積分的計算包括各級比賽成績,台灣之所以能排進前五名,三級棒球的表現居功厥偉。換言之,在愈高層級的比賽,台灣面對其它九強,其實很難占到便宜,這證諸「世界棒球經典賽」(WBC),歷歷不爽;如果從棒球殿堂—美國職棒大聯盟的各國籍球員數量來比較,也很清楚可見,台灣登上大聯盟的球員數,是十強中最少的。

未排進前十強的多明尼加,去年初列在大聯盟名單的球員高達九十三人,更在二○一三年勇奪WBC的冠軍,棒球實力如何,不言可喻。這多少說明一個事實,實力未必會反映在世界排名。

既然如此,排名看看就好,毋須太在意;重要的是,我們是否看到了自己的缺點,並且認真設法改進?以我陋見,相較於美國、日本。台灣棒球進步的空間仍相當大,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在於「教練」。講白了,資質好的球員很多,但能力強的教練卻不足。正所謂千里馬需要伯樂,如果沒有一流教練,很難教出一流球員,甚至可能糟蹋了璞玉。

在許多國際賽事,台灣都明顯暴露「技不如人」的弱點,其中包括球員基本訓練不足(例如捕手阻殺能力低,短打失敗率高及守備、跑壘失誤等)、賽前情蒐分析太弱及教練臨場調度與對比賽節奏掌握失準等,這些都與教練水準息息相關。

筆者認為,若要提升台灣棒球的競爭力,棒協應擬定一套完整的教練培訓計畫,從基層到職棒無一偏廢,聘請國外有經驗的一流教練來授課,這遠比只在意世界排名第幾來得實際多了。





蔣經國逝世卅周年/經國先生風範 如今安在?
2018-01-13 00:34 聯合報  劉秀芳/教(高雄市)
紀念故總統蔣經國逝世卅周年,國民黨晚間在中山堂舉辦「飛躍30」音樂會,緬懷蔣一生對台貢獻,並留下一席保留席。記者周志豪/攝影
今天是蔣經國先生逝世三十週年的日子,姑且不論其在歷史的功與過,但不能否認的是,他是台灣民主化的重要推手,解除戒嚴,開放報禁黨禁,還開放大陸探親,最重要的是讓反對黨有發聲機會。這種種事蹟,相信還未從我們的記憶中消失,沒有經國先生,今日的執政黨安在哉?

當年他親民愛民形象,深植在每個市井小民心中,很多小吃攤也都還保有當年經國先生蒞臨的照片,每一張照片經國先生都是和藹可親,即便沒有親眼所見,也可以感受到一位國家領導者親民的風範。這真是值得讓後繼者學習的地方。

希望今日的領導人也能見賢思齊,這才是人民之福!







蔣經國逝世卅周年/經國先生笑一個!
2018-01-13 00:27 聯合報  曾應鐘/退休人士(台南市)
蔣經國先生(左),到南投國姓視察國姓水庫預定壩址,送了一首籤詩給省主席林洋港(右)。 圖/作者攝影提供
看到馬英九、黎建南懷念經國先生文章,追憶也湧上。民國六十四年,我是個特約記者,八月十六日,聽到行政院長來到南投國姓的敘蕉園,騎著機車衝去人已杳然;後來問到,經國先生在此與店內的原住民員工話家常,購買蝴蝶標本,談及他也喜愛田園生活!

第二天經國先生由日月潭前去草屯慰問田徑國手李秋霞,路上省府主席謝東閔介紹國姓鄉北山村有位清潔隊員張讚盛,兒女全都大學畢業,經國先生相當好奇,就順道前往探訪。後來,他又來了不下十次,張讚盛成為經國先生民間好友之一。

中午返回日月潭時,又在這停車、上麵館用餐,圍觀群眾中有學生、有機車騎士,經國先生交待好好讀書,騎車別太快,詢問此地有無醫生;看到蓄長髮的青年會趨前探看,並請圍觀民眾一起用餐。

有次經國先生在巡視國姓水庫預定壩址後,特別前去護國宮參觀,在吊掛簽詩的框架前凝視許久,選了第五十籤的「人說今年勝舊年,也須步多要周旋,一家和氣多生福,萋菲讒言莫聽偏」送給省主席林洋港,似乎在提醒阿港伯什麼事!

巡視地方的過程也有不少趣事,在埔里大坪,看到有人種植蘿蔔,他走到田裡,用鐮刀削皮就放進嘴巴啃,他說以前在家鄉將蘿蔔當成水果吃,吃著生蘿蔔,地主近在呎尺、興高采烈的揮動鐮刀,嚇壞了國安人員,經國先生卻是侃侃而談。

他自掏腰包在魚池鄉頭社買檳榔,在水里火車站買麥芽糖,當下就吃拉長麥芽的景象至今依然清晰!

當年都是騎機車跟著車隊,經國先生知道有人跟隨,車速不會超過六十公里,接下來若無行程,他會請工作人員轉告記者不必跟隨,然後,車隊加速離去;晚間入住涵碧樓,他也會告訴記者,今天行程結束了,早點回去休息!

他愛國姓的山水,在巡視國姓水庫壩址後,攝影官不在現場,他站在田埂上,請我幫他照相,他比著只要上半身就可以的動作,高山、綠樹、雲影,就此長存經國先生的影像!






蔣經國逝世卅周年/我曾為老總統驕傲的飛
2018-01-13 00:22 聯合報  吳慶璋/退伍老兵(新竹市)
國民黨規畫擴大舉辦紀念故總統蔣經國逝世30周年,緬懷他建設台灣的成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天是故總統經國先生逝世卅周年紀念日,我在卅年的軍旅生涯中,曾經多次為經國先生離島探視國軍官兵與巡視離島建設時,起飛進行掩護任務,記憶最深刻的有兩次,一次是他利用端節次日,前往金門慰勉駐軍與巡視地方建設;另一次是他逝世後,移靈頭寮過程中,升空執行任務。

六十八年端午翌日,當天我在警戒室警戒,突然值日官大喊:緊急起飛!霎時四架F-100快速滑至跑道頭,加油門、開後燃器、升空,飛至指示的待命區馬公上空,加強金門與馬公間的巡弋;直到晚間看新聞,方知是經國先生前去關心離島官兵與民眾。

民國七十七年一月十三日經國先生逝世,卅日將自台北移靈頭寮,國內政經要員均集中台北,空軍加強台海空中的巡弋任務,我有幸與另外三位同袍奉命升空執行此一任務。當天天氣不佳,不利起飛,但是四架么洞四毅然在狼嚎聲中升空,守護台海空域安全。這批任務後來因為新竹地區天氣突變,轉降花蓮,直到四天後方才返回本場,不過能為經國先生盡最後一份職責,同感欣慰與驕傲。

時間飛逝,經國先生逝世卅年了,台灣前後歷經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加上現任總統,原本民眾寄望政黨輪替,讓台灣更進步繁榮,惟看看台灣過去卅年,除了剩下民粹,我再也找不到其他能令我驕傲的地方。

經國先生祖籍浙江,但是沒人懷疑他愛台灣的心;輔導會主委任內,率領了一群退伍老兵開山鑿地,興建東西橫貫公路,開山鑿嶺北迴公路;他率領榮民弟兄在台灣興建了四百八十三公里的公路,興建卅九座橋梁

經國先生沒有把愛台灣掛在嘴上,但在台灣歷經石油危機,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等最艱困時刻,推動十大建設,規劃興建新竹科學園區,解除戒嚴,讓台灣邁向現代化民主化,當時的決策為國家帶來跳躍式進步,把台灣從赤貧年代帶向台灣錢淹腳目的輝煌階段。那時的台灣,曾是亞洲四小龍之首,不過這些輝煌紀錄已揮霍殆盡。

經國先生主政時,全國同胞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對照當今社會,階級對立,離心離德,令人唏噓。

懷念經國先生,懷念這位不是台灣土生土長,卻比任何一位政治人物愛台灣的政治家,此時此刻,備感懷念。

李清志/老屋新生 感受年輕的好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李清志/老屋新生 感受年輕的好
.洪蘭/讓每個人都期待明天的太陽
.薛承泰/人工智慧紀元已到來!
.葉銀華/大陸系統性金融風險會形成?
.周行一/凍漲大學學雜費 台灣恐永遠落後韓國
.林中斌/川普可能連任

.嚴震生/足球先生成為賴比瑞亞總統
.薛琦/創新就是解決問題
.馬凱/救低薪要這樣做!
.劉維公/光榮城市的神話
.方祖涵/一年一度的海陸大戰
.范疇/指紋、聲紋、臉紋、思紋
.盛治仁/2018,活得YOLO!







李清志/老屋新生 感受年輕的好


2018-01-13 00:07 聯合報  李清志 /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北市龍山寺附近的「新富町文化市場」,為老市場注入創意與活力。圖為市場原本用作通風採光的中庭,呈現馬蹄形通道。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浮光書店位於台北市大同區的赤峰街,坐落在一棟七十年的老屋樓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北市的「老屋新生大獎」每年都發掘了這座城市裡,許多老房子再生的美好案例,二○一七金獎得主,是忠泰建築文化基金會的新富町文化市場,以及迪化街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銀獎是迪化二○七博物館、瀧乃湯浴場;銅獎由「和合青田」茶生活文化館奪得。
因為參賽作品暴增,作品水準又很高,評審團又增列五個優選作品,包括浮光書店、萬鏡寫真館、仙岩樹屋、Congrats Café,以及京町八號。有趣的是,這些作品的主人,大都不是財團或企業主,而是充滿理想熱情的年輕人,這現象引起我的好奇,也值得深入探討。
過去總是以為喜歡老屋的人,應該都是上了年紀的資深族群,基於懷舊心理,才會去經營老屋;但事實情況卻不是如此,那些去尋找老房子、改造老房子的,竟然大部分是年輕世代,讓人感到十分訝異。
年輕人會喜歡老房子,懂得欣賞與珍惜歷史空間,某個程度代表這座城市的美學水準與建築品味的提升,這座城市的年輕人不再像上一代,一味地追求改建帶來的經濟利益,反倒是願意付出代價,好好去維護經營老房子,為這些歷史空間注入新的生命力。
以Congrats Café為例,老闆super與阿賢,原本在文昌街利用咖啡攤車販賣手沖咖啡,後來看見老舊二層樓的古物店很喜歡,便與古物店合作,在二樓原本倉庫裡開設咖啡店,咖啡店入口隱秘,必須從旁邊巷弄鑽入,才能找到通往二樓的階梯,讓這家咖啡店幻化成都市中難得的舒壓秘境。
萬鏡寫真館也是一個喜愛古物年輕人的夢想,攝影師本身就喜歡收集大正、昭和時期的古物,後來索性將杭州南路一座二層老房子,改造成日治時代風格的照相館,他所收集的老件古物,也成為照相館裡現成的道具。在這裡穿上老派風格服裝拍家庭合照,有如時光停滯、回到過去的時空之中。
浮光書店則躲藏在赤峰街,黑手店家群聚的巷弄二樓,整條街都是鐵工機械店,卻存在著一座書香咖啡店,形成一種戲劇性強烈反差。有趣的是,這家書店兼咖啡店慢慢成為整條街區的客廳,鐵工廠的老闆午餐後休息,或是與客戶談生意都會來這裡喝咖啡聊聊,這種現象是開店前想像不到的。
仙岩樹屋則是位於景美仙跡岩山坡旁的奇特玻璃屋,原本靠山邊有一群雜亂住屋,年輕的設計師租下小屋子二樓,改造成明亮光潔的玻璃屋,讓山野綠意可以與室內空間融合連貫,讓人有如置身建築大師密斯(Mies van der Rohe)的玻璃屋裡。京町八號則是一對年輕夫婦,憑著對北門歷史老街區的熱愛與信仰感召,租下博愛路老街屋,開設咖啡館,重新啟動城中區已經沒落的喫茶店文化,讓人可以在這裡邊喝咖啡、邊欣賞附近歷史建築。
台北城裡有這許多年輕人,將自己的熱情與理想,投注在古老建築空間裡,讓這些瀕死老舊建築空間,因為這些人的生命力投入,重新展現新的面貌。珍惜老建築與歷史空間,是一座城市格調的展現,看到台北城有這麼多年輕人喜愛老建築與歷史空間,讓我看到這座城市的希望與未來。
(作者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