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日 星期三

經濟/掌握無人機產業起飛契機

.聯合報社論..戴資穎球衣不合身… 當選手遇到官僚
.聯合報黑白集.年輕教師為何也不滿年改?
.經濟日報社論.掌握無人機產業起飛契機









經濟/掌握無人機產業起飛契機


2017-05-03 02:2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根據報載,今年8月將在台北舉行的世界大學運動會,預計將有143國、1.2萬位運動員及隨隊人員、家屬來台,為防止恐怖攻擊,國安局已聯繫國際友方協助,獲正面回應。同時也請中科院支援,屆時將出動無人機協助世大運期間的維安工作。
事實上,無人機在安全及國防上的運用已有多年歷史,而且有不錯的成效。近幾年來隨著感測、定位、無線通訊以及數據分析運算等方面的技術突破,和關鍵零組件成本的大幅降低,帶來廣泛的產業機會,以及全新的應用領域與消費體驗。
舉例來說,目前已有許多垂直行業利用無人機搭配感測器與分析軟體進行相關的巡檢任務。例如電信業透過無人機對電信基地台進行損壞檢查、對體育館進行區域訊號檢測、找出基地台訊號被干擾的原因,並查看基地台上是否有鳥窩存在等;而電力公司針對電塔傳輸電線進行監測,太陽能公司找出太陽能板異常狀況,精準監控農作物生長狀況,以及保險公司透過房屋受損檢測以利保險理賠等。
除了各垂直行業對無人機之應用需求日益增加,許多國家的公部門也逐漸關注到無人機的機動性與功能性,進而開始導入以輔助任務的執行,讓民眾日常生活之違規事件無所遁形。例如執法單位於高速公路使用無人機進行交通監控,除可即時了解路況,也可對違規駕駛者進行空中抓拍,其中包括:違規占用路肩、違規停車、違規倒車等,更可對無人機之監控情況在網路媒體進行全程直播。
此外,又如西班牙政府有鑑於當地民眾常出現土地申報不實、更改土地用途卻漏報、建築物改建未申報、建築增建卻漏報等問題,因此透過無人機查緝民眾房產申報不實之逃稅案。從2014年開始迄今,西班牙政府已成功查獲超過160萬戶房產申報不實;稅款若全部收回,估計可為西班牙國庫入帳近13億歐元。
展演及娛樂產業的應用更是方興未艾。透過無人機重新定義煙火秀與燈光秀感官體驗已是目前業者關注的新方向。未來娛樂產業將可藉由無人機為其表演服務注入智慧化,進而拓展智慧娛樂新商機。
例如Intel利用該公司500架無人機升空編隊表演燈光秀,其中展現Intel與500字樣,打破同步操控最多無人機之世界紀錄。
新創公司Drone Racing League則仿效F1賽事舉辦無人機競賽,提供規格統一之無人機供操控者比賽使用。操控者們配戴第一人稱視角眼鏡控制無人機,最先穿越各種障礙者即可獲得優勝,積分最高者將獲得全球最佳飛手之殊榮,引爆全球賽機之熱潮;大疆創新更與臉書合作,提供用戶航拍直播服務,創造社群新的體驗。
回到台灣,觀察無人機在台灣的發展現況,整機部分,中國大陸業者大疆創新已是全球市場的領導者,其他也有已掌握關鍵飛控軟體與整機開發的業者,台灣目前以中小型無人機為主的生態,在技術能量與智財權布局、關鍵零組件掌握度等條件已落後,難以在消費性市場擁有發展空間,朝商用市場布局應是較為實務的方向。
在晶片業者部分,整體而言呈現各自發展的狀態。由於無人機未來將是物聯網重要的載具,目前產業發展非常需要政府或者大廠出面整合,提供更多資金與研發誘因吸引上中下游共同投入。
此外,政府也可以思考納入國安、民航等單位之意見,完備法規面讓產業界有清楚方向,並鼓勵由大型電信業者、系統整合商或晶片業者,以籌組聯盟的方式,邀請國內無人機業者、關鍵零組件與軟體開發商共同投入。選擇適合台灣發展的特定垂直應用領域,在特定試驗場域內精進無人機技術與應用面的整體解決方案,藉此形成具台灣特色的無人機產業。

聯合/年輕教師為何也不滿年改?


2017-05-03 02:2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基層中小學年輕教師到立法院群賢樓集結,抗議年金改革政策過於「粗糙、不合理」。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年金改革方案已進入國會的攻防戰,藍綠幾度發生拉扯扭打,看不到理性討論。比較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上街抗議年改的群眾,除退休軍公教外,多了兩種面孔:一類是年輕的教師,另一類則是勞工團體。前者不滿的是,政府的年改使新制教師被「砍五刀」,十九年後還不一定領得到;後者抗議的則是,「奮鬥一輩子,退休月領不到一萬元」。
這兩種聲音,傳達出來的訊息是:年金改革沸沸揚揚半年多,雖用力砍了現制退休公教人員,卻未能讓其他世代、其他職業別的民眾感到受惠,反而對「繳多領少」的未來更感悲觀。換言之,與一例一休政策及前瞻建設計畫一樣,年金改革也掉入了「眼高手低」的陷阱。政府以為向軍公教動刀,即可坐收改革美名,但缺乏全盤考量且手段粗糙的結果,卻挑起了更多社會不滿。
照理說,年金改革既然打著「世代正義」的大旗,就應該受到新世代的熱烈歡迎才對,為何年輕教師並未覺得振奮,反而感到身受其害?原因就在,當政府揮刀砍向退休教師時,卻忘了適用新制的年輕教師其實立足點不同,不應被視為「既得利益者」而以同一把鍘刀伺候。其中最主要的差別,就在十八趴的有無。
退休軍公教年金之所以備受爭議,主要禍首在十八趴的優利存款。一些退休人員能領到超過百分之百的所得替代率,主要原因也在十八趴作祟,墊高了所得。事實上,十八趴的優存在民國八十四年後即全面取消,此後進入職場的軍公教,已不再享此優惠。然而,這次民進黨政府改革軍公教年金,卻未作此區分,除了要在六年內徹底消滅十八趴,更將所得替代率一舉降至六成。如此一來,適用新制的教師當然是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其中的道理,一點即破。退休軍公教因領有十八趴的超級優惠,加上領取月退,導致其所得替代率偏高;也正因為所得偏高,才需要推動年金改革。適用新制的公教人員則不同,他們並未享受十八趴,其退休所得不會有人工撐高現象;但經過此次改革,他們卻要適用更低的所得替代率,而且法案一過,立即就要開始繳納更高的退撫金和公保費。此外,不僅要延後退休、延後領取,採計基礎又是最後十五年的平均薪俸,基數低當然所得更低。也難怪,年輕教師自認為被年改「砍五刀」,成為犧牲品。更有甚者,一旦年金十幾年後再度破產,他們還未必領得到,將變成政策「夾心人」。
蔡政府推動年改,未將新舊制的世代差異納入考慮,徒然高喊世代正義,卻導致正義愈發傾斜,這是嚴重的失誤。主要癥結,在主事者貪功求快,未能釐清輕重緩急及不同群體的條件差異,即草率出手。這個問題,若不在立法過程中設法調整修正,勢必影響年輕世代進入教職及公領域的意願,後果堪虞。大學中選修教育學程的學生人數,最近已有大減的趨勢,這不能不說是年金改革種下的遠憂。
在年改政策即將定案的決戰時刻,年輕教師才發出聲音,恐怕已然嫌晚。原因是,整個軍公教群體在年改過程中受到層層抹黑,社會的刻板印象已經形成;而民進黨磨刀霍霍要強拚政績,眼前擺明沒有聽取善意建言的餘地。但無論如何,再微弱的聲音,也應該勇敢發出來。被砍五刀,如果連痛都不敢叫,政府會以為年輕教師「歡喜做,甘願受」,甚至認為你「自知理虧」。就像年初工商界埋怨一例一休帶來負作用,閣揆林全竟還反責他們「為什麼不早講」一樣。
要說這場年金改革成就了什麼,其實就是一次民怨的大洩洪。手段粗糙的政府完全坐享其利,大大減少了財政壓力,而轉手就要揮霍八千八百億。年輕教師和勞團的抗議,則預示了台灣「均貧」的未來。

聯合/戴資穎球衣不合身… 當選手遇到官僚


2017-05-03 02:2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甫拿下亞洲羽球錦標賽冠軍的戴資穎臉書發文「比賽服的問題」,戴資穎表示,這個問題由來已久,也是所有選手的問題。記者鄭超文/攝影



戴資穎剛為台灣在羽球亞錦賽摘下首金,讓「世界球后」頭銜發光。但她對當天比賽的球服略有微詞,覺得羽球協會發給她的球衣太大,出發前兩天才拿到,只能硬著頭皮穿上陣。
這套球衣顯不合身,大家從轉播中都看到了。比賽過程中,戴資穎一直在拉衣服,尤其右手的袖子太長,妨礙接球殺球,她一次次把袖子捲至肩頭,露出整個臂膀。這場球贏得艱苦,戴資穎也說打得不開心,一直在跟不熟悉的球衣球褲搏鬥。
球員被迫穿不習慣或不合身的衣物上陣,這已不是第一次。去年里約奧運,戴資穎止步十六強,隨即有羽球協會幹部指責她未穿指定的球鞋上陣,揚言要懲處云云。戴資穎由於雙腳不一樣大,當天穿著平日習慣的球鞋上場;由於不是羽協的特約品牌,馬上就有人大發官威。
台灣的球類協會,這類官僚嘴臉並不少見。選手在前線打拚,協會主管在後方分配資源、制訂規則、頤指氣使,就是不把服務選手放在首位。試想,如果連對於國際賽上場的選手都無法提供合身的服裝,憑什麼要球員替廠商背書?
在運動賽事中,到底是比賽競技重要,還是幫贊助廠商宣傳重要,是很難分辨的事嗎?就算要配合廠商宣傳,羽球協會也可以做得更體貼些,根據選手的尺寸及偏好早早備好球衣,方便她們及早適應。
要選手去適應球衣,而不是嚴選球衣來配合選手,這是唯有台灣才會發生的鬧劇吧!

去梯言/搶錢「蛙鳴」,為公?為私?

.生與死 教育缺了什麼
.補習班老師 誰來把關
.協會 請當好賣命選手的後盾
.重度失智插鼻胃管 「病人未改善」
.插鼻胃管是背叛? 不做病人更折磨
.插管爭議… 究竟為了不讓誰痛苦?
.去梯言/搶錢「蛙鳴」,為公?為私?
.開放式大學 翻轉成人教育








去梯言/搶錢「蛙鳴」,為公?為私?


2017-05-03 02:53 聯合報  公孫策

川蔡通話引發各界關注。 圖/美聯社、總統府提供



蔡英文總統就職將滿一年,日前跟一位朋友細數蔡政府的政績,將行政院所屬各部會主管業務一一數下來,結論是「一事無成,怨聲載道」,「正分」沒有,「負分」一卡車。
唯一稱得上「突破」的,是蔡英文跟川普通上了電話,這是前幾任總統沒能做到的。然而,當時川普還是候任總統,等到他就位之後,就「不能讓習近平為難」了。易言之,蔡英文如果始終要以川蔡通話為傲,得謹記「趙孟貴者,趙孟賤之」,萬一哪天川普講些什麼貶低台灣的話語,想好該如何下台階。
總結蔡政府的最大問題在於,每一個政策說起來都是德政,都是為了改革,都是為了未來。可是一旦執行起來,卻可以搞到所有相關的人都不高興。為什麼會這樣?
清末怪才辜鴻銘思想犀利,放言不羈。某學部侍郎(相當教育部次長)挑戰他:「先生所發議論,莫不都是王道。但是為什麼不能在今天實行呢。」辜鴻銘回答:「天下之道只有兩種,不是王道,就是王八蛋之道。」
聞者多半認為「辜鴻銘就是這樣講話」,然而,辜鴻銘此語其實有深意:王道從來只寫在書上,那些將「王道」掛在口上的,都因為執行出問題,結果乃成為「王八蛋之道」。
執行出問題的原因,不外兩個,一個是缺乏執行力。以古時候「治河」為例:清朝的康熙皇帝,將「治河」列為三大政之一。他任用廉吏能臣治河,本人更親自六次南巡,每次都讓治河官員在他面前辯論,更親自聽取地方耆老的經驗。他的決策能夠「接地氣」,官員有執行力,因此治河有成。
早康熙一千七百年的王莽,理論上黃河淤積情形應該輕微多多。而王莽本人非常重視治河,下詔網羅天下異才到長安,他親自聽取所有治河想法。但是,最後卻「會開完就散,話說過就算」,所有方案束諸高閣,災區人民依然顛沛流離。這是缺乏執行力,而蔡政府也有這問題。
執行出問題的第二個原因是動機
歷史上最有名的蠢皇帝是晉惠帝,他的名言除了「何不食肉糜」之外,還有一句:有一次聽到蝦蟆叫聲,他問左右:「這蛙鳴是為公?還是為私?」
最近爭吵不休的「前瞻計畫」,讓大眾看到了一齣吃相難看的搶錢大戲。那些「蛙鳴」,是為公?還是為私?蔡總統如果冷眼旁觀,而不考察他們的動機,豈不連晉惠帝還弗如?

生與死 教育缺了什麼


2017-05-03 02:57 聯合報  卓瓊鈺/成大醫學院物理治療系副教授(台南市)


最近兩件或許不相干的事,卻點出當前教育的幾個盲點。
一位年輕女作家之死,點出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盲點:性教育。女作家或許從小生活在舒適圈,家教嚴謹,但青春期的性教育,父母可能輕忽帶過,最後竟然是由她所崇拜的老師「親身教導」,也導致她精神疾病,甚至在寫完小說後毀滅自己。
以前的健康教育,也是快速帶過性教育,現在學生雖然有比較多管道可以學習,但是學校與家長還是必須告知正確的知識管道,以免孩童受到不當網站或是同儕的影響。
有次在飛機上看到一部電影「一日一生」(The labor day),女主角在教兒子什麼是性,說法讓我印象深刻。她說:性就像吃飯一樣,每個人都會有這種欲望。孩子似懂非懂,但父母不迴避他的問題,我想這種坦然是台灣父母所欠缺的。
另一個事件是在喜馬拉雅山區失蹤的台灣青年,經歷四十七天後獲救。他的生還不是僥倖,而是具備足夠的登山知識,在最後利用鹽和水分延長生存的機會。這幾年因地球暖化,天災愈來愈多,人們的確需要加強在困境中急難救助的知識,這也是當前教育所欠缺的。
生命如此脆弱,在困境中想辦法求生存,則是身處安逸中的我們所需要訓練的能力。往者已矣,來者可追,希望我們從這兩起事件中,得到一些改進教育的啟示。

補習班老師 誰來把關


2017-05-03 02:57 聯合報  陳啟濃/國中校長(投縣水里)


女作家遭受性侵害的精神壓力,多年後選擇自殺,對象竟是補習班老師,令人擔心的是,目前地方政府並未制止性侵害前科的人擔任補教老師。
我們不能全面抹黑補教老師,但由於補習班老師遊走四方任教,許多都非正職,補習班業者的確有責任和政府部門密切篩選把關。加上許多無營業登記的私人家教班,孩子的課後補習,真的是一大片黑洞,令人擔心。除了政府加強對補習班的管理,家長應該親自走一趟孩子上課的補習班,並且時時關心孩子上課的反應,及時發現問題,除了幫助更多家長,更能趁早挽救無辜的孩子。
家長對於補習也應有正確的態度,孩子有意願、體力能負擔,加上不以成績評價孩子,讓孩子建立對自我的信心,不要迷信補習班的效果,能有這樣的心態,在孩子需要求救的時候,才會勇於表達,不至於將孩子陷於危險的境地。

插管爭議… 究竟為了不讓誰痛苦?


2017-05-03 02:57 聯合報  張濱璿/醫師、律師 張耀懋/台北醫學大學衛政中心副

作家瓊瑤為了失智丈夫平鑫濤是否插管治療,與三名繼子女意見相左的臉書PO文,讓急救插管照護成為話題;圖為瓊瑤與平鑫濤出席皇冠五十周年餐會。 本報資料照片



平鑫濤先生因罹患失智症,引發子女與妻子瓊瑤女士對於是否鼻胃管進食的爭議,也在挑戰社會的接受度:病人的尊嚴究竟有何標準,以及所謂痛苦究竟應如何判斷,屢屢為臨床醫療實務的困難、爭議、甚至引發糾紛。
民國一○五年一月六日公布,但一○八年一月六日才施行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第十四條規定於病人符合末期病人、不可逆轉的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以及其他經公告之病人病況或痛苦難以忍受、疾病無法治癒且無合適解決方法時,醫療機構或醫師始得依病人所預立之醫療決定終止、撤除或不施行維生治療或人工營養。立法院於附帶決議,就不可逆轉昏迷、永久植物人狀態、極重度失智以及病人病況或痛苦難以忍受之判斷,應由各相關醫學會依據專業建立具體判斷標準與程序。也就是說,因為「極重度失智」或「極度痛苦」等情形的認定仍存在許多爭議,因此限縮其適用性,希望就這幾種狀況,可以透過專業團體來建立更客觀的標準。
除了誰有決定權的認知爭議外,另外,一般人對於不論氣管內管、鼻胃管或尿管等插管,均有相當的誤解,認為一旦有條管子在身上,就是即將走向死亡,而且是沒有尊嚴的死亡;當然這可能因為許多臨終病患因為重病得插管維持最後生命,最後走向死亡,但並非插管者都會走向死亡,或插管導致死亡;相反地,氣管插管有時是為了處理肺部急性嚴重病症所做的暫時性措施,一旦肺部疾病治癒,插管也可移除;使用鼻胃管可能也只是為建立一個獲得營養的管道,以快速得到較好整體生活品質。如不讓一個需要鼻胃管進食的失智老人插管,可能更會餓死病人,更缺乏尊嚴;也許這就並非病患所願意承受的。
不過,最苦的是照顧家屬,其內心掙扎須一併考量。失智病患無法認得家人所造成照顧者的失落、照顧者對於臥床病人的翻身或排泄物清理等辛勞,都非局外人可體會。
然而照顧者的辛苦需要的是社會更多支持系統,並非可直接投射為病患「本人」痛苦或尊嚴的判斷。
不論是醫療專業人員或家屬為病人所做的醫療決定,仍需重新從病人立場去思考病人所要的是什麼。如同平先生的家屬在公開信裡所說,即使得了失智症,不記得子女了也沒有關係,只要他在自己的世界裡好好地活著就足夠了,平先生所要的,只是在「臨終」的時候,走得清清爽爽。
任何的醫療決定,是我們在病人無法決定時,以病人而非我們旁人的立場為其決定,不論我們決定者的感受是什麼,病人所想要的才是最符合病人利益的決定。而這個社會對於病人身邊辛苦照顧者的無助,也需要有更多的支持體系和力量。這也正是社會強烈企盼長照體系可以儘速建立的期待,台灣的健保制度為普羅大眾掃除了就醫的經濟障礙,就俟長照制度為失能者伸出一個可以倚靠的臂彎與更健全的社會支持系統,才能減少因這類照顧的困境而衍生出來的尊嚴死爭議。

插鼻胃管是背叛? 不做病人更折磨


2017-05-03 02:57 聯合報  沈政男/醫師(台中市)


瓊瑤為了是否幫重度失智合併中風的丈夫「插管」,曾百般掙扎。「插管」二字容易混淆,一般在醫院裡意指為不能自主呼吸的病人進行「氣管插管」,但瓊瑤丈夫需要的是「插鼻胃管」。
插鼻胃管是常見的維生措施,只要病人暫時不能或不宜經口進食,便會插鼻胃管。絕大部分後來都能習慣,與氣管插管不能相提並論。
有人希望自己「活得精彩、走得帥氣,不要管子!」但拒插鼻胃管而渴死餓死,是最不帥氣的走法,絕大多數家屬也不忍心這麼做。
以瓊瑤的先生來說,在中風後插鼻胃管,乃為了暫時提供養分,等到吞嚥功能恢復便能移除,未必需要永久置放。反之,若堅持不插鼻胃管,那麼病人將會一點一滴消瘦,更是折磨。
現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不插管條款乃適用在末期病人但重度失智病人可存活數年而中風病人度過急性期以後短期內也不會死亡,絕非「末期病人」。
即將在後年施行的「病人自主權利法」規定,極重度失智病人若生前已預立醫療決定,不願插鼻胃管,那麼醫療人員得不施行該等措施;然而極重度失智病人能活多久、會不會痛苦,臨床上難以評估,若真的不插鼻胃管,未必符合人道。
臨床上常見嚴重失智失能老人家,幾乎對外界已無反應,但家屬還是希望插鼻胃管繼續照顧。這些家屬不為財產,也非盲目盡孝,而是只要看到老爸老媽還有一口氣在,便感到踏實溫暖。人不只為自己而活,也為愛你與你愛的人而活。

重度失智插鼻胃管 「病人未改善」


2017-05-03 02:57 聯合報  伊佳奇/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顧問(台北市)


瓊瑤在臉書上敘述照護先生平鑫濤的心路歷程,接著平先生的子女也表達看法。身為親身照護失智症父親十二年的人,充分理解與尊重他們的心情;身為長期專研失智症照護及政策、長照政策的人,看到這個案所反映台灣在失智症政策與照護的盲點。
類似案例早已屢見不鮮;高齡化急速發展,類似狀況很可能會發生在每一家庭。
目前九十至九十五%的失智症類型無法治癒,全球趨勢是,教育家屬與社會大眾,讓失智症患者能持續「生活」家庭中,以生活照護方式,支持患者繼續保有現存能力,維持尊嚴,以降低患者精神行為症狀及減緩退化,不是依賴藥物「控制」。
不同病程所需照護知識不同,政府失智症政策至今無法讓社會普遍認識失智症、無法提供照護過程完整的訊息、無法滿足家屬的社區照護支持網。
日本將失智症視為國安議題,二○○四年提出「理解失智症之社區建構十年計畫」,二○○九年有一百萬人參加學習,至今已培養八百萬成為社區「失智症支援者」,培養專科六萬看診醫師;在各都道府縣,建立多所讓患者生活的社區模式。
因病程長,家庭及早進行討論與學習,建立共識,避免在短時間內做成決定,可減少衝突,對患者權益也能有較周全的考量。
台灣看不見能對病程提出完整知識的課程。重度失智症患者是否該插鼻胃管、接受安寧緩和療護、預立自主醫療計畫等,均是重要課題,政府從未完整告訴家屬
重度失智症患者安置鼻胃管的存活率是否提高?我兩年前曾發表「該不該為極重度失智症長者插鼻胃管?」,引用國外實證研究,鼻胃管餵食並未減少胃酸逆流和吸入性肺炎的機會、未提升存活率、未改善或預防壓瘡、未減少感染的機率、未改善生活功能、未改善患者的舒適度。
安置鼻胃管後,會增加口水分泌、增加感染、鼻胃管因阻塞而需重換、增加因插管入院機會、增加被約束,都會增加家庭照護負擔,影響生活品質。少有醫療人員提供這方面資訊給家屬
這一堂課告訴我們,不是每位醫師都受過失智症專科訓練,不是每位醫師都懂失智症照護或擁有失智症照護經驗,政府有責培訓更多專科醫師
這事不是單一個案,值得政府及早檢討失智症政策與方向,民眾去瞭解與學習;在高齡化發展下,有可能降臨在我們身上。

開放式大學 翻轉成人教育


2017-05-03 02:53 聯合報  王政彥/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兼副校長(高雄市)

教育部著手修法,擬推動無修業年限的「開放式大學」,可終身隨進隨出、累積學分拿學位。 記者黃威彬/攝影


欣聞教育部次長姚立德提出構想,希望大學利用夜間辦理開放之成人繼續教育,提供更彈性、實用及產學結合的進修課程。此舉將為面臨少子高齡化的大專院校開闢出路,為大學成人教育注入活水,也讓成人的職前與在職教育,更切合產業需求,縮短學界與業界的藩籬。
儘管我國已提及大學如何與成人教育連結,諸如4+2、25+4、數位學習及產業碩士專班等彈性作法,惟仍局限在傳統日間高等教育學制的框架下,而非成人繼續教育的思考。
首先,請修訂「補習及進修教育法」,將目前大專院校普遍使用的進修部(學院)、推廣教育部、進修推廣部等名稱,正名為「成人教育學院」或「繼續教育學院」,以符合成人教育本質。目前僅有淡江大學稱「成人教育部」,世新及元智大學使用「終身學習(教育)部」。我國除了兩所空中大學外,尚乏正規的成人高等或社區教育機構,藉此可建立成人教育體制。落實大學推廣服務的任務,實踐大學的公共性及社會責任。
其次,請發揮成人繼續教育的專業。我國擴大成人回流教育以來,在職進修學位頒贈成長迅速,也被詬病猶如販賣學位,品質不佳。究其原因,大專院校複製傳統日間學制的觀念、師資、課程及學務等行政作為,忽略成人繼續教育的本質及成人在職進修的學習特性。因此,正名之後,應在該學院設置具有成人教育特質的部門,聘任具成人教育專業的人員,協助教師的成人教學與課程設計,職司成人學習諮詢及服務,以提升成人繼續教育的素質。
再者,大專院校辦理成人繼續教育,應打破日間傳統學制的僵化體制,確實展現成人教育的開放、多元、彈性與回流的特質。教育部需跳出既有「學位授與法」或「大學法」等高等教育的規範,從「補習及進修教育法」落實成人教育本質,將成人繼續教育的目標,定位在成人第二或第三等專長的延伸,增進個人及組織在知識密集產業的競爭力,而不是強調學位的取得。因此,除了專科學制外,也可開放大學辦理夜間的學士進修班,培養成人多元專長。
開放,正是成人繼續教育的精神之一。然而,前端入學開放,過程及後端畢業則應結合訪視輔導以落實辦學,確保教育的高品質。

協會 請當好賣命選手的後盾


2017-05-03 02:57 聯合報  李政達/科技大學體育講師(台南市)


獲得五十五年來羽球項目第一面亞錦賽金牌的世界球后戴資穎,甫下飛機,就針對球衣問題砲轟羽協繼去年里約奧運,因兩腳大小不一,未穿贊助廠商球鞋上場,差點遭到羽協懲處事件後,再度槓上單項協會。
然而今日的小戴,頂著跨季六連勝,百年來首位全英公開賽」冠軍頭銜台灣選手的光環,名聲已今非昔比。所提出的訴求,立即獲得林全院長及體育署長的關切與重視。贊助廠商「優乃克」也立即與羽球協會取得今後有關戴資穎的比賽,所有出賽裝備全部「量身訂做」的共識。
試問若非「球后」身分,誰能得到如此禮遇?
贊助廠商出錢出力籌辦大型賽會,推廣運動,單項協會所屬球員出賽上場,使用廠商生產的球衣、球鞋、球具及各項器材,原是相得益彰的事。只是,所有器具必須建立於「適用、合用、並符合規定」的原則之下。
而熟悉各項競賽規則,居中協調的單項協會,本應負起提醒聯絡之責。讓廠商因為選手代言使用創造更優異成績,而達到廣告效果,如此才是互蒙其利。二○一○年亞運會,跆拳道選手楊淑君因使用舊款電子襪,而被判犯規敗北,就是單項協會資訊不明,體育行政人員未盡到情蒐之職的明顯實例。
因此,當選手教練在前線賣命演出時,單項協會應做為其有力的後盾,而不是僅在得獎之後坐享其成,甚而以此做為爭取各單位、企業支援補助的籌碼。
百多年前,一位英國士兵在印度看到「種性制度」下,上流社會人士穿著禮服打羽球,而將此一運動帶回英國推廣。誰會想到,多年之後它已成為奧運正式比賽項目。
迎接「戴資穎時代」來臨,我們樂見有更多「台灣球王、球后」的誕生。而唯有藉助運動廠商與單項協會及選手教練的合作無間,才能達成遠大目標。

盛治仁/建中生提醒了我…

.盛治仁/建中生提醒了我…
.方祖涵/中文世界裡,難覓的療癒
.劉維公/ㄎㄧㄤ型精英的荒謬
.朱宗慶/「彩排」一下
.趙春山/為所當為 「髮夾彎」有何不可?
.嚴震生/美國主播道德標準高過總統?
.李清志/車站的存在意義
.陳立恆/台灣教育,也需要一個量子視野








盛治仁/建中生提醒了我…


2017-05-03 02:33 聯合報  盛治仁


有一位建中學生,在校方不知情的老師陪同下,假冒另一位考上台大醫學系的同學接受媒體訪問,引發社會關注。消息曝光後,引發正反兩方的論辯。有媒體連發多則新聞批判該生行為,認為玩笑開過頭了,行為不當;也有為學生說話的意見,認為媒體自己疏於查證,卻把責任怪到學生頭上,不符比例原則。當時我旁觀了對話過程,覺得這個單一事件事實上相當程度反映了某些結構性問題。
我相信學生的出發點是沒有惡意的好玩行為。誠如當事人事後的道歉函所述,他沒有料到自己的行為會造成風波並對他人造成負面影響。千金難買早知道;該同學年紀尚輕,考慮不夠周延,事發後承受的壓力已經是很大的懲戒,如果能夠學習到體諒他人的功課,一輩子受用不盡。我們覺得好玩或是無傷大雅的事,對別人造成的傷害可能始料未及,我們都應該更努力培養同理心。
本來這個事件在同學道歉後應該告一段落了,但是媒體持續的批判又引發了網路上反彈的聲浪。這些聲音聚焦在媒體不查證的責任,以及長期以來報導品質低落的結構性問題,這就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釐清的了。
媒體不查證,自從SNG盛行以來,就已經是運作的常態。各種各樣的指控,只要有人說,媒體就照章全登,尤其是現在各家搶衝即時新聞點閱率的戰國時代,誰還有時間查證內容的真實性,越聳動的標題和圖文,點閱率越高。這種運作規則下,加上喜歡用監視器和網路來源,以及大量引用臉書貼文等作為新聞來源造成的低落新聞品質,使得媒體批判同學不當行為的當下,反而引來更大的反撲力量。
個人認為,在這件個案上要記者查證,是一個高到不合常理的標準。受訪學生由學校安排,穿著繡著名字的制服,由老師陪同受訪。以此個案的性質,當下如果還要求出示身分證件,也有違人情之常。有時候,你騙到別人,是因為別人對你的信任,而不是別人笨。我們的社會如果運作到完全失去了最基本的互信基礎,何嘗不是另一種悲哀?網友在此個案對媒體已經近乎苛求,而媒體也應該藉此機會檢討其運作。
媒體的整體表現確實有需要大幅改進之處,但這位同學的行為錯了就是錯了,不喜歡媒體的網友也不需要用與此次事件無關的媒體表現來正當化這種欺騙整人的行為。在網路討論中,我看到許多缺乏包容態度的論述,又是另一個警訊。大家對於不同立場或意見的尊重,能夠用道理來彼此說服而不是用情緒來互相抗衡,才是社會之福。
而媒體真的應該趁此機會反省,為什麼一位同學不當的捉弄行為,卻引發網路上龐大的聲援和支持。這幾年似乎已經變成不管外界如何批評,媒體已經鐵了心,就是不願檢討改進在新聞取材來源、議題重要性選擇和內容真實性把關等議題上做出實質改革。個別媒體當然有其激烈競爭的壓力和運作獲利的考量,但是如果習於拿每天運作的現實考慮作為藉口,而忽略了整個行業正在逐漸失去整體社會信任,長期是完全得不償失的,也讓自己的工作落入成就感和願景盡失的窘境,該當慎思。
(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