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經濟日報社論/投資儲蓄帳戶不宜匆促上線
◆ 聯合報黑白集/吃不到的狗骨頭
◆ 聯合報社論/大法官棄守憲法,哈腰幫執政者逃避監督
經濟日報社論/投資儲蓄帳戶不宜匆促上線
2024-10-26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灣的TISA也期望透過稅務優惠,鼓勵民眾進行中長期投資,以累積退休資金。 美聯社
隨著台灣人口結構的迅速變遷,老齡化與少子化問題日益加重,政府在社會福利方面的負擔也愈來愈沉重,尤其是勞保基金的長期可持續性面臨著嚴峻挑戰。為了確保民眾在退休後擁有足夠的資金,並減輕政府的財政壓力,建立一個有效的中長期儲蓄與投資機制已成為當前亟需解決的課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推動「台版個人投資儲蓄帳戶」( TISA)被視為解決該問題的重要手段。TISA 借鑑了日本、泰國及美國 IRA 等國家的成功經驗。例如,日本自民國一O三年(2014年)推出「個人儲蓄帳戶」(NISA)後,成功吸引了大批國民參與,並透過稅負優惠政策,大幅提升了民眾進行中長期投資的動力。台灣的 TISA 也期望透過稅務優惠,鼓勵民眾進行中長期投資,以累積退休資金。
TISA 的核心設計在於透過財政部提供的賦稅優惠措施,鼓勵民眾進行中長期投資,提升其財務獨立性與退休保障能力。根據金融總會的建議,TISA 應以「紀律式投資」為基礎,要求投資者至少持有五年投資,方能享有每年最高2.4萬元的投資列舉扣除額。這樣的設計有助於抑制短期投機行為,鼓勵穩健的中長期投資,促使民眾及早為退休做好準備。
此外,TISA 的推行不僅能幫助民眾累積個人財富,還可以有效減輕政府在社會福利方面的長期財政壓力。TISA 也有助於落實金管會彭金隆主委壯大台灣資產管理市場的政策目標,隨著更多民眾進入資本市場,市場流動性將提高,市場的深度與廣度也將擴大。
儘管 TISA 具備上述理論上的優勢,實際推行過程中仍面臨諸多挑戰。首先,財政部對於賦稅優惠政策的保留態度是推行 TISA 的一大障礙。雖然金管會認為稅負優惠是推動 TISA 的重要關鍵,但財政部擔心此舉會導致稅收減少,從而對財政紀律構成挑戰。這使得 TISA 的推行面臨巨大阻力,尤其是在稅收政策和實際操作層面難以協調一致的情況下,可能削弱民眾參與的意願。
其次,台灣民眾的金融素養與風險承受能力差異較大,這也增加了 TISA 推動的難度。如何設計出既能吸引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又能保護金融弱勢群體的投資標的與機制,成為一項複雜的挑戰。集保結算所曾推動的「好享退」實驗專案顯示,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50歲,其中最高比例的參與者仍是投資經驗超過十年的老手。過往的實驗機制顯示這個機制仍然較有利於具備豐富投資經驗的群體,而金融相對弱勢的民眾則可能無法從中獲益。這或許也是財政部堅持不讓步的原因之一,認為這類政策可能只針對特定群體提供稅務優惠,擴大貧富差距,進而影響社會公平。
卓榮泰院長與彭金隆主委最近皆已公開表示 TISA 明年問世,金管會似乎已經等不及財政部曠日廢時的賦稅優惠修法,希望透過實際運作的成績說服財政部未來跟進提供減稅修法。然而,目前的版本僅能搭配既有的租稅優惠和少許手續費優惠,舊瓶包裝成新酒恐怕實際上路會有「雷聲大雨點小」的情況,反而可能坐實財政部原先的顧慮,讓 TISA 離稅務優惠修法越來越遠。因此,我們也希望金管會與資產管理業者如果要趕在明年上路,最好需要再重新回頭,針對沒有新減稅搭配的情境,拋開原本投信投顧公會與金融總會所提出之版本,創新推出對全民更具吸引力的 TISA。
TISA 無疑是普惠金融實踐的重要工具,日本 NISA 啟動到今年年中帳戶的開戶數目已達到2,427萬個。因此,我們也呼籲金管會與財政部能夠跨部會進行更深入的溝通與協作,重新構想與設計。此政策確實應當考慮更多的面向,讓各階層民眾都能廣泛地受益,特別是較低金融素養或較低風險承受能力的群體。確保 TISA 能夠真正普惠大眾,這亦將是 TISA 推動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
聯合報黑白集/吃不到的狗骨頭
2024-10-26 01:1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賴清德總統召開氣候變遷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經濟部提出深度節能席動方案,政府將由公家單位帶頭,分三階段推動節能計畫。圖/總統府提供
賴總統又端新口號,明年將提民國一二一年(二○三二年)減碳新目標,推動深度節能方案,預計四年省八%用電。但擺在眼前的事實是,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綠能占廿五%的目標已跳票,賴清德仍面不改色地關掉核三電廠;根本不在乎減碳,卻又大聲喊出減碳目標。他拋出的,只是根吃不到的狗骨頭!
還是蔡英文「聰明」,把非核家園目標設在她卸任後的次年;這樣,達不達標就是「後人」的事,誰能奈何她?可惜,這招已被蔡英文玩殘,賴政府只好自詡「以負責任的八年」為目標。問題是,賴清德也得連任才有八年可談;但他連眼前四年的糾結都不願解決,把問題丟給未來,顯然輕鬆得多。
台灣人民喜歡解讀政府政策,官員便將計就計,不斷有意無意地丟出東西讓大家去追。一番尋尋嗅嗅之後,狗骨頭到底有什麼滋味,也只能人云亦云。而經過時間的銷融,最後全都隨著疲憊的記憶消散在空氣中。
例如,賴清德在行政院長任內,曾風風火火推動全台一萬多輛公車要全改為電動車;但七年過去,電動化公車只有一成許。至於民國一二四年(二○三五年)新機車全面電動化,民國一二九年(二○四○)新汽車全面電動化,這些宣示恐怕連他自己都忘了吧!
聰明的人民,不必每天在政治人物的口水中翻找意義,那是吃不到的狗骨頭。重要的,是檢視他們是否誠實面對當下問題。
聯合報社論/大法官棄守憲法,哈腰幫執政者逃避監督
2024-10-26 01:0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憲法法庭宣判國會改革法案多數條文違憲,可以預見接下來藍白陣營勢必大反彈,朝野對抗更劇烈,國會僵局雪上加霜。記者潘俊宏/攝影
大法官昨天就「國會改革法案」釋憲案作出判決。一如外界預期,大法官對執政黨百般逢迎,不僅讓賴總統享有國情報告的完全掌控權,對國會監督施政的機制則全部判決違憲,更為官員可在國會說謊背書。本屆大法官不僅棄守憲法守護者角色,更搖身變成協助掌權者違法濫權、逃避監督的鐵衛。
賴清德大選時曾表態,稱「總統有義務應立院要求,到國會進行國情報告」。但他當選後卻態度丕變,藉由大法官之手擋下國情報告,並要求國會先修憲才能要求總統國情報告常態化,姿態倨傲。憲法增修條文明訂,「立法院每年集會時,得聽取總統國情報告」。大法官這回更藉機墊高門檻,強調立法院只能「被動」聽取,總統要不要去、報告主題為何,完全由總統決定,立法院邀請也沒用。
這樣的釋憲結果,凸顯執政黨無意改革,更藉大法官之手將憲法當成鞏固權力的工具。說穿了,大法官根本無意「恪遵憲法」,卻是想方設法讓憲法「恪遵黨的意志」,何其可悲!
從年初大選結果,可知國會改革是全民的共識。無論是總統國情報告、國會調查權、人事同意權、藐視國會罪等規定等,都是多數民主國家施行多年的制度,即連黨外時期的民進黨也極力主張「強化國會監督」。如今,民進黨在國會不敵在野黨,卻狡猾地藉由大法官之手將它擋下。蔡政府八年,前瞻建設、疫苗採購、超思進口蛋等事件一再暴露政府濫用公帑;更有甚者,官員不時在立院反質詢,並拒絕提供相關資料,都使國會監督機制對政府監守自盜失去著力之處。如今,大法官卻判決「藐視國會罪」違憲,又斬斷國會調查權的相關手段,連追究官員在聽證會上作「偽證」的責任都判決違憲,等於為官員在國會說謊敞開大門。
扁政府時期,大法官曾作出立法院「有調查權」的解釋;如今,賴政府的大法官卻重新設下層層限制。這不是倒退是什麼?尤其,大法官對國會成立調查專案小組行使調查權與調閱權都判決違憲,等於讓在野黨為調查鏡電視、超思蛋等任務難以為繼。為遮掩綠營弊端,大法官扭曲到這種地步,等於在抹殺自己存在的必要性。
美國前總統川普之貿易顧問納瓦羅,因拒絕配合國會大廈案的調查,被依「藐視國會罪」判刑四個月,入獄服刑。川普的資深顧問班農同樣因藐視國會罪遭判刑,七月已入監服刑。反觀我國大法官,卻稱藐視國會罪「違憲」,難不成美國的法治還遠不如台灣?民主政治是責任政治,人民透過民選的立委監督政府。若總統到國會報告施政可以隨他高興,若官員在國會可以任意撒謊,台灣跟對岸的專制集權政府有何差異?
從受理此案開始,到有沒有急迫性危害的處分,大法官一路走來都在處處護航執政黨。如此向民進黨表態效忠的憲法法庭,難怪公信力盡失。包括司法院長許宗力在內,有七位大法官任期本月即將屆滿;過去八年,從不當黨產條例、軍公教年改條例、死刑是否違憲等具高度政治性的釋憲案,這群大法官永遠選擇「站在掌權者那方」,為執政黨各種便宜行事的手段背書。他們守護的是中華民國的憲法,還是執政黨的利益,已昭然若揭!
原應扮演中華民國憲法守護神的大法官,如今變成匍匐在權力腳下的奴僕。原應是節制各種權力的憲法,如今被扭曲成唯民進黨是尊,他們為執政黨擦脂抹粉,對權貴鞠躬哈腰。這群忘卻自己靈魂的大法官,正是民進黨毀憲亂政的最大幫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