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8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台日半導體即將開啟合作新時代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的鴨霸立法,正在埋葬憲政民主
◆  聯合報黑白集/無恥之恥
◆  經濟日報/台日半導體即將開啟合作新時代







經濟日報社論/台日半導體即將開啟合作新時代


2021-12-28 01:29  經濟日報 /   社論
台積電在熊本縣要設立28~22奈米的晶片工廠。(路透)


日本政府為了支援台積電前往設立生產據點法律修正案,在本月6日通過內閣決議,趕在年底前臨時國會的會期內通過,顯示日本政府對台積電設廠極為重視。這也是日本政府首次為外資企業提供龐大金額作為工廠建設補貼

日本政府不僅為台積電修改法源,同時民國 110 年(2021年)度追加預算案中,也準備了 6,170 億日圓,在「經濟安全保障」的政策目標下,用來確保國內半導體供應。6,170 億日圓中的三分之二,約 4,000 億日圓將單獨支援台積電,作為熊本縣工廠建設費用(約為建廠成本的一半),剩下的 2,000 多億日圓,預計用於補貼美廠美光、日廠鎧俠東芝半導體)等。

不將經費用於補貼國內廠商卻給予外商,日本國內也出現反對聲音,例如知名的半導體產業專家湯之上隆就指出,美國給予台積電設廠補貼有其必要,但是日本則沒有。

台積電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置月產2萬片的 5 奈米晶片工廠美國給予補貼是因為台積電目前是全世界10奈米以下晶片生產企業的王者占全球產能的九成以上,三星占剩下的一成不到美國本土企業市占率幾乎為零。再者,5奈米晶片已經應用於軍武生產,就國家安全的觀點,美國必須確保國內有5奈米晶片的生產據點

但是台積電在熊本縣是要設立 28~22奈米的晶片工廠。28奈米並非是業界最先端技術,不只台積電,聯電、格羅方德甚至中國大陸的中芯都有能力生產,日本政府花大錢卻沒讓台積電在日本設立最先進工廠,顯然投資效應不如美國。

此外,台積電在熊本縣的工廠預計月產 4.5 萬片,湯之上隆認為投產後,包括 CMOS感光元件車用半導體日本企業所需要的晶片不到1萬片,剩下的都是外銷。日本政府出了一半建廠費用,但三分之二產品都將出口,似乎日本政府白白浪費了稅金。

短期來看,日本花大錢請台積電設廠不見得是個划算生意,但從長期來看,卻是一個必要的策略抉擇。關鍵在於日本境內已沒有日企有能力生產40奈米以下邏輯晶片。雖然日本有世界頂尖半導體材料設備產業,但是中下游半導體製造明顯落後。

過去日本電子業重視垂直整合,半導體廠產品往往只為自家企業產品所用,生產線稼動率產品高單價問題拖累日本半導體廠無法進行大規模投資,最後邏輯晶片製程只停留在40奈米

台積電立足日本是將日本國內邏輯晶片生產能力從40奈米推進到28奈米。此外日本經濟核心汽車產業非常需要28奈米製程來生產關鍵零件的MCU微控制器),並且隨著電動車自動駕駛時代來臨,汽車所需的MCU將會愈來愈多。

所以經產省官僚們願意花大錢請台積電設廠,並非是希望重建日本邏輯晶片產業,建立最先進的生產工廠,而是冀望智慧車時代來臨時日本國內有足夠的邏輯IC產能,現在深深痛苦日本汽車業晶片不足問題不再發生。

從建立汽車產業充足電子零件供應鏈觀點,就會發現日本政府邀請台積電是個非常合理的選擇,因為全球 MCU市場近九成集中恩智浦、瑞薩等六大廠,而這些大廠委外六成到七成是由台積電代工台積電全球車用 MCU 生產占有關鍵地位

全世界現在有40奈米以下邏輯晶片生產能力國家,只有美國、台灣、南韓與中國大陸。美國晶片代工產業尚未成熟或者經營能力不佳;南韓與日本的外交關係複雜,有貿易戰風險從國家安全角度思考晶片生產依賴中國大陸不是經產省官僚會接受的方式。今後日本經濟與產業發展,將深深依賴台商的晶片生產台積電的熊本縣設廠,只是台日半導體產業合作序幕














聯合報黑白集/無恥之恥


2021-12-28 01:26  聯合報 /   黑白集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本報資料照片


總預算案和《地制法》修法,民進黨都想「逕付二讀」,輿論大加撻伐。前者搞得灰頭土臉,只好自己提復議;後者因人設事,如今也騎虎難下。難堪之餘,綠營開始帶風向,說「逕付二讀」只是逼迫在野黨表態的策略,莫名其妙的髮夾彎。

綠委鄭運鵬說,兩案逕付二讀,逼出「國民黨讓步」、「三黨共同反對新竹縣市合併本意」,大讚「老柯厲害」。管碧玲則藉機幫游錫堃喊冤,說民進黨是「以戰止戰」,帳要算在國民黨身上。柯建銘則自吹自擂,說「一個表決,逼出真相」,在野黨「同淪義和團、沆瀣一氣」。

事實是,這兩案都在公投後出爐,顯是民進黨囂張傲慢妄圖乘勝追擊,卻低估後座力。若非民意強烈反彈,民進黨「用多數輾壓是非就是事實,何來「逼出真相」或「以戰止戰」?若是戰略,民進黨豈非拿「殺民主」當玩笑?

回顧過往,在民進黨少數迫於民意和是非而收回不當決策的案例中,也常用類似話術。如疫苗採購爭議,蔡政府「卡疫苗」無所不用其極,待民間捐疫苗勢不可擋,又說一切盡在「運籌帷幄」中。這種話術,只騙得了自己。

民進黨不懂反省,作亂後還圖甩鍋轉移焦點。總預算、地制法逕付二讀無恥之舉,聲稱自己是策略運用,誇自己人很厲害更是「無恥之恥」。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的鴨霸立法,正在埋葬憲政民主


2021-12-28 01:17  聯合報 /   社論
蔡英文下令黨公職支持大新竹合併升格,民進黨計議再將修正草案逕付二讀,但法案被國民黨先一步搶占主席台擋下。記者葉信菉/攝影


總預算案逕付二讀才協商收回,《地制法》修正又重施故技。蔡英文下令黨公職支持大新竹合併升格,民進黨計議再將修正草案逕付二讀,但法案被國民黨先一步搶占主席台擋下。民進黨一再以鴨霸立法輾壓民意,如此為蔡政權打造「新威權」標記,有何光榮?

民進黨憑藉國會多數暴力輾壓在野黨,早已不是新聞。但過去至少在形式上還依照議事程序進行,現在則是要跳過審查程序,直奔終點。民進黨總召柯建銘辯稱,「逕付二讀也是議事程序的一種」;實際上這是玩弄議事程序踐踏程序正義,堪稱「民主之賊」。

去年七月立法院審查監察院人事同意案,民進黨也曾以國民黨杯葛為由,停止法定審查程序逕付表決。如此,不但剝奪在野黨立委憲政職權,也創下監委人事跳過實質審查直接表決通過惡例。民進黨在國會建立了一種新的鴨霸模式:你杯葛,就不讓你審查。

杯葛作為一種議事策略,本是少數爭取多數讓步武器,也是在野維護發聲權利途徑,尤其面對的是多數暴力執政黨藐視立委行政院。事實上,比起民進黨在野時杯葛的疾風暴雨,如今國民黨的杯葛只是和風細雨權力的傲慢讓民進黨失去理性與耐性,民進黨的字典裡已沒有「謙卑」和「溝通」,連「民主」兩字都被塗黑了。

民進黨在四大公投只是慘勝,它卻顧盼自雄,以為自己所向無敵,以為「朕即是法」。在野黨要衡情論理都不可得,哪裡還有議事杯葛空間!總預算案,你杯葛,我就逕付二讀;地制法修正,你還沒回神,我就逕付二讀!同樣奸巧耍詐同樣鴨霸

總預算案逕付二讀惹議退回委員會審查,但民進黨已經取得限期完成三讀承諾之戰果。地制法修正要依樣畫葫蘆,國民黨總算還魂,暫時擋下。但民進黨的鴨霸立法模式,不會只在護航監院人事、強渡總預算案或偷渡大新竹夢,未來踐踏國會逃避監督挪公義為黨私都可預期台灣憲政民主百孔千瘡不成形狀

首先,民進黨不但撕裂朝野互信基礎,也讓民主價值淪喪。立法院比力比詐不比理,必然犠牲制度正義。民進黨大老林濁水慨嘆,新竹升格後,城鄉差距更大,總統的意思是「窮縣就認命吧」。反映在國會修法上,不正是強凌弱赤裸裸霸凌嗎?而這就是蔡英文幾度逼人作答的「台灣價值」?

其次,立法院不但自我矮化,更自廢武功國會監督行政部門,為人民看緊荷包,審查預算是最基本的任務。當立法院淪為府院立法局,將導致分權失衡憲政傾圮;民進黨掌控的國會甚至自甘鞏固新威權成就民主獨裁立法院長游錫堃為國營事業預算延宕道歉,卻不為總預算案審查程序正義淪喪道歉,甚至無法自覺國會失能衝擊憲政民主,也難怪國會尊嚴無存

第三地方有樣學樣,刨掉台灣民主根基宜蘭縣議會藍營師法民進黨的立院行徑,也將縣府總預算「逕付三讀」。當宜蘭民進黨團批國民黨「政治暴力」時,蔡英文該回應一下誰是始作俑者?身為國會議長宜蘭大老游錫堃又有何辯詞?民進黨蠻橫又雙標,如果這種立法模式上行下效,在縣市議會遍地開花台灣民主豈非一夕蕩然?

民進黨已不再信仰民主,只把它當成對內輾壓對外抗中工具。自蔡英文以降,民進黨還有人記得「謙卑」和「溝通」嗎?呂秀蓮那句「獨裁者是人民寵出來的」,說得痛心卻極真切


【專家之眼】中沙深化軍事合作,美國莫可奈何?

◆  【專家之眼】中沙深化軍事合作,美國莫可奈何?

◆  【專家之眼】修憲公投綁大選的諷刺與陰謀
◆  【專家之眼】竹竹合併是民進黨的百鬼夜行圖





【專家之眼】中沙深化軍事合作,美國莫可奈何?


2021-12-28 08:27  聯合報/ 湯紹成/政治大學兼任教授
衛星照片顯示沙烏地阿拉伯境內的固態燃料與飛彈測試地點。法新社



根據美國情報評估和衛星圖像,中國正在協助沙烏地阿拉伯建造彈道導彈系統,地點就在沙國首都利雅德以西200英里的小鎮達瓦達米Dawadmi)。因美方在當地發現一個正在運行的「燃燒坑」,此乃用來處理導彈生產中剩餘的固體推進劑,因而證據確鑿。

其實,中東地區不但各方勢力傾軋,更是大國博弈的場域,自民國六十七年(1978年)伊朗革命以來,美國就與其交惡並進行制裁至今。由於伊朗又是沙國的宿敵,因兩國分別為什葉派和遜尼派的領導國歷史恩怨難解,導致美國與沙國的關係緊密,以便牽制伊朗。甚至民國一O七年(2018年)沙國特務在該國駐伊斯坦堡領事館謀殺反對派記者卡舒吉Jamal Khashoggi) 後,川普政府也未加指責,而拜登政府也是高舉輕放,可見對美而言,國家利益還是遠超意識形態

但長期以來華府以防止武器擴散為由,拒賣彈道飛彈給利雅德,沙國只駐有美國愛國者飛彈系統。故早在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代沙國就轉向北京,並從中方獲得了東風-3飛彈。近來由於沙國又向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尋求協助,以至於自民國一O七年(2018年)前後到今年春天中方又交付了多批東風系列飛彈成品給沙國。由於兩國長期的合作關係,進而現正由中方協助沙國自製導彈,而美國也正準備就此制裁中方的相關人士,可見問題的嚴重性。

相對的,中國與中東國家大體友好。(2021)年三月中國與伊朗曾簽訂25年4,000億美元的能源合作計畫。此外,中國每年進口沙國上百億美元的石油,同時中方還大量投資其基礎建設,甚至還以一帶一路計畫與其周邊國家相聯結,其中還包括阿拉伯國家的宿敵以色列。繼美軍今年中狼狽撤出阿富汗之後,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遽減,況且自今年初起美國已停止從沙國進口石油,相形之下,中國的勢力還在當地持續增長。

民國一O七年(2018年),前總統川普退出民國一O四年(2015年)六國與伊朗所簽訂的核協議,並重新對伊朗實施嚴厲的制裁。此後德黑蘭政府降低了對協議的遵守程度,並宣布將把鈾濃縮高達 60% 的純度,明顯接近製造原子彈所需的當量。而中沙兩國導彈合作的發展,必對中東以及美中的安全情勢產生衝擊,其中尤以當前拜登政府所領導與伊朗重新協商的核協議為重。

因該核協議還包括限制導彈技術,若利雅德成功製造導彈,更會使伊朗拒絕放棄自己的導彈,必將強化已經高度緊張的中東地區的軍備競賽,而近日伊朗舉行的軍事演習中也曾發射彈道導彈,並引發歐洲國家的抗議。然而,與德黑蘭不同的是,沙國並沒有啟動任何開發核彈頭的工作,而導彈是可以攜帶核彈頭。但沙國也明確表示,如果德黑蘭真的開發核彈,利雅德也會奉陪到底。

由此可見,中沙之間的導彈合作,不但將激化中東情勢,更會讓美中關係的對峙升高。但美方在此賽局中,看似被中沙雙方成功突襲,況且還可能增加兩國向美方要價與博弈的籌碼,尤其更會強化北京在中東地區的勢力,這當然是美國全方位挑戰中國的後果之一,其中自然也包括強打台灣牌。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二元迷思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1738/web

◆  新課綱新考招…用錢砸出路 提早釘死未來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二元迷思
◆  總體經濟失衡 打房難奏效
◆  修法「一字連城」 彰化應即升格
◆  遏酒駕 供酒者應負連帶責任
◆  報告總統:育才無關寒暑假長短
◆  一個家長做的考招功課:標準未知好焦慮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二元迷思


2021-12-28 03:25  聯合報 /   林一平(作者為科技部前代理部長)
劉鶚(1857-1909)。圖/林一平繪


最近一次台灣的公投,終於告一段落。個人觀察,公投的過程,我們很容易陷入二元的迷思。今日的公投對普羅大眾而言,往往是「認識論中二元論」(epistemological dualism)的互斥呈現

其實在西元前七世紀波斯發展二元論時,是可以互補的。互斥的二元論在後世逐漸放大。一神論的宗教都有和上帝對立的惡魔,於是乎極端的二元論逐漸形成。相對於西方,中國的老子在《道德經》談到「無名」及「有名」時已在二元論中隱含了互補的特性。而西方二元論互斥性中國近代被劉鶚加以強調。在《老殘遊記第十一回,黃龍子說,佛經中的阿修羅戰敗時,為何上帝不將之消滅?可見惡魔與神是互斥的敵體,成為二元論的黑白兩面微積分的發明人之一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則首開風氣之先的提出「神義論」(Theodicy)來稱呼神是否正義」的研究意圖新視角詮釋宗教二元論

今日公投議題的內容相當複雜,牽連廣泛,而公布於民眾的題目,卻被濃縮成簡單的句子,再加上文中語義往往不夠精確,容易誤導選民,等到公投之後,才發現與自己原意不符。最有趣的是英國脫歐公投。我有幸在英國兩次公投前拜訪當地。民國 103 年(二○一四年)蘇格蘭獨立公投,讓蘇格蘭選民決定是否從英國獨立。當時我正訪問蘇格蘭愛丁堡。蘇格蘭朋友說他投反對票,原因是英國威脅,蘇格蘭獨立,蘇格蘭人便會失去歐盟成員國公民身分,也很難流通蘇格蘭貨幣。因此含淚投反對票。沒想到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英國自己卻搞了脫歐公投,我的蘇格蘭友人氣得直跳腳。

我於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訪問倫敦,當時脫歐公投鬧得刀槍劍戟,鑼鼓喧天。我的英國友人說他被獨立黨誤導,以為這場公投是在決定要限制或開放難民入境,開票後也是捶胸頓足的後悔。這場公投的遺緒是,蘇格蘭蠢蠢欲動,想重啟第二次獨立公投,北愛爾蘭也想進行愛爾蘭統一公投,而倫敦居民甚至發起「倫敦獨立」的行動,爭取留在歐盟。直布羅陀選民壓倒性的選擇留在歐盟。而西班牙則趁虛而入,表示將尋求與英國共治直布羅陀

有些議題,需要以專業知識來決定,普羅大眾實在不宜公投。而公投更不應該造成民眾的對立。《戀妻家宮本》男主角阿部寬在劇中說,做對的事很重要,但懷抱體貼之心更重要。「對」、「錯」像戰爭一樣會對立,可是體貼並不會。雙方若有體貼之心,才會生出更大的體貼。我們該追求的不是對錯,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體貼。台灣公投後,希望大家更能互相包容。











一個家長做的考招功課:標準未知好焦慮


2021-12-28 03:42  聯合報 /   謝孟涵/國中教師(嘉縣水上)
新課綱下的大學新考招制度明年即將上路,台大25日舉辦「大學考招新制對高中的衝擊」教育論壇,協助家長、考生、高中端釋疑。記者季相儒/攝影


廿五日台大辦理「大學考招新制對高中的衝擊」之教育論壇,邀集各方家長、教師、學生與學者們對話。身為本屆考生家長與教育工作者,深有所感。在全程觀看後提出個人整理與見解:

針對學習歷程部分:學習歷程其實並沒被備審資料取代,只是由於學習歷程重點在於強調需要被教師認證的課程學習紀錄,並且必須於學期中上傳(無法事後再傳),因此反而增加學生的壓力(因為不清楚要做到什麼樣的程度)。而造成親師生焦慮的來源在於:一、評分標準未知,二、有能力的家長用盡洪荒之力協助完成學習歷程—廠商喊價到十五萬、寒暑假營隊動輒上萬起跳、並協助製作精美研究計畫。

針對考科部分:國、英與數乙在分科能力測驗取消,是否有一試定終身的疑慮?國寫於學測國文科占比過高,甚至高過專業科目的比重,是否應重新討論?

本屆無落點分析—考科與篩選方式不同以往,如何選填志願是一大難題。選填志願數是否應提高,避免高分落榜情況?

大學期望志願篩選倍率由三倍提高到至少五倍,避免招不到學生的窘境(志願重複而放棄)。

台大電資學院張院長提出不錯的主張:一、維持考試分發公平性—全世界通用的PR值其實是最好的方式。二、級距標準該用一%或零點一%?若使用目前的一%,將傷害頂尖人才培育。

所有的焦慮來自於未知的評分標準與無前例可循的落點分析。考生最終期望能在考試中以公平的方式得到應有的成績、考上心目中理想的志願。因此焦慮是否會因學習歷程的不夠完美,而改變了原本可上的志願序。當然,審查的大學端,或許也怕被抗議而將學習歷程分數打得差距不大,反而失去原本的立意。但如此一來是否又讓認真準備學習歷程的學生感到不公平?

大學端提出志願篩選倍率的問題,以及家長期待有更多志願選填機會,則是為避免學生有高分落榜情況或大學端錄取不到同學的窘境,但教育部直到現在仍未正視。最後,學科能力測驗中的級距問題一直是頂大所關心的,若不解決,恐會造成同分過多而無法篩選的情況。屆時是要抽籤決定還是增額錄取?

本屆考生如同被試驗的白老鼠,是否能在考前降低考生的焦慮,除了台大端出實際作為之外,期盼教育部也能針對問題正面答覆,以解各界焦慮。














報告總統:育才無關寒暑假長短


2021-12-28 03:46  聯合報 /   廖育嶒/休士頓大學政治學博士(美國休士頓)
台大日前成立重點科技研究學院,蔡英文總統(中)與台大校長管中閔(右三)等人一起出席慶賀。記者潘俊宏/攝影


蔡英文總統廿四日出席台大「重點科技研究學院」揭牌儀式致詞時,特別提到為了快速培養專業人才,「可不可以不要有那麼長的寒暑假,我們一年就無休的把人才做最好的培育,可以把寒、暑假暫時忘掉」。

總統真的搞錯重點。問題根本不在於寒暑假長短,美國採用學期制的州如德州,一個學期只有十六周,比台灣還短。採用學季制的州,一學期只有十周,一年主要有三個學季,有些學校則是規畫五個學季。因此,美國許多州的寒暑假比台灣還長。

然而,在暑假時,美國各大學會開設「夏日大學」,大學生可以選擇利用暑假修課,提前把學分修滿畢業。即便不修課的大學生,多半是打工、實習。而國際學生同樣可以參加課程實習訓練,在暑假時間甚至學期期間會到與自己科系相關的企業進行有給薪的實習。許多大學生往往藉由實習機會,在未畢業前就已經獲取知名大企業工作機會的門票。

如果政府真的重視台灣人才的問題,請先全面提高大學教授的薪水吧!台灣助理教授本俸約七萬,正教授本俸最高約十二萬。具有博士學位的助理教授起薪跟中小學教師沒有相差甚大,凸顯台灣教授薪資結構的不合理。

雖然台灣的教授會有許多額外的彈性薪資,例如接各種政府計畫案、擔任政府審查委員或是論文審稿工作以獲取額外收入。然而,當教授需要到處兼差,又要兼顧學術論文發表以追求升等,犧牲的一定是教學。當大學生無法從教授的授課獲得學習成就,即便暑假縮短拚命修課,沒有企業實習的經驗,期待人才能養成未免緣木求魚。

美國公立大學教授平均年薪是十二萬美元,是台灣正教授僅算本俸年薪的二至三倍。此外,研究型大學的教授一學期僅有二至三門授課負擔,其餘時間都能夠專心地做研究,也能花較多的時間在教學準備及帶領研究生進行研究。台灣教授的薪水提升,除了政府要大力挹注外,也要允許各大學適當調整學雜費,才能吸引台灣人才回流或是國際人才來台灣的大學任教。

台灣的低薪狀況同樣反映在我在美國認識的許多台灣學生身上,他們多半不選擇回台灣發展。台灣海外留學的人才不願意將西方最新的知識、技術帶回台灣其實是台灣的損失。這也無助於台灣企業的升級轉型,許多企業只能不斷幫外商代工。

台灣的大學另一個困境就是國際化不足,英語的授課變得相當重要,才能吸引國際學生就讀。如果能推動大學的國際化,台灣相對於其他亞洲國家具有學費相對低廉的優勢,更能吸引許多國際學生來學習專業領域的知識。

因此,漫長的暑假其實可以提供機會讓大學生提前畢業或是參加企業實習;提高薪資不僅能讓大學教授專心在教學與研究上,也能吸引國際人才的回流;促進大學國際化吸引國際學生等才是促進台灣高等人才培育的帖方,而不是縮短寒暑假。













遏酒駕 供酒者應負連帶責任


2021-12-28 03:53  聯合報 /   林軺/教退(台北市)
各國警方對於取締酒駕都很嚴格。路透


最近又有酒駕造成慘劇,相關單位數度修法加重罰則,但聯合報最近報導重罰的效應遞減,今年酒駕死亡事件甚至比去年增加。學者建議仿效日本防治酒駕做法,要求提供酒的場所或個人,或一起喝酒的人要共同負擔責任。此外,個人覺得美國最近的一則判例或許更能遏止酒駕歪風。

二○一七年德州一名婦人開車載孫女回家,遭酒駕男撞擊,造成嬤孫及酒駕者三人死亡。今年十二月法院判決酒吧應賠償被害家屬約新台幣八兆三二二九億元的天價賠償金,創美國史上個人傷害賠償最高紀錄。

他們認為酒駕者明顯酒醉,酒吧應該知道當事人開車對自己和他人構成危險,因為疏忽該作為而無作為,所以裁決高價的實際損害賠償及懲罰性賠償。受害者家屬知道酒吧付不出龐大賠償金,且已倒閉,但求償目的只是要提醒各界酒駕的嚴重代價。

值得深思的是,因為高額賠償往往造成業者倒閉,受害者求償無門,美國有許多州政府會要求提供酒精飲料的店家及餐廳購買保險,讓保險公司監督這些店家。德州並無這項規定,導致酒駕事故一再發生,因此該案受害者律師也希望他們能改變法規。

相關單位應立法讓共飲者和提供酒精飲料的商家承擔酒駕的連帶責任,藉此阻絕酒駕。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修法「一字連城」 彰化應即升格


2021-12-28 03:21  聯合報 /   桂宏誠/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新北市)
波波漫畫


推動漢化政策北魏孝文帝曾與大臣賦詩,期間為其弟彭城王元勰所作之詩改了一字,並說:「雖琢一字,猶是玉之本體」,元勰則回:「陛下賜刊一字,足以價等連城」。「連城」指「連城璧」,即戰國時代秦王願以十五座城池換取的「和氏璧」。

如今蔡總統拍板推動竹竹合併升格直轄市,立委柯建銘也提出只改一字的《地方制度法》修正案,這一字還真有「一字連城」的價值。

柯建銘要將《地制法》第四條第一項「人口聚居達一百廿五萬人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中的「且」字改為「或」,使中央政府認定該地區「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即可設直轄市,不必以達人口數標準為前提。

然而,「且」改為「或」將使「人口聚居達一百廿五萬人以上」,成為升格直轄市的法定成就條件之一。因此,縣市只要人口聚居人數達到標準,且完成《地制法》第七條之一第二項「擬訂改制計畫,經縣(市)議會同意後,由內政部報請行政院核定之」程序,儘管同法第七之二條第六項規定縣市提出的改制計畫要載明「改制後對於地方政治、財政、經濟、文化、都會發展、交通之影響分析」,但行政院已不得據以為不予核定同意之理由,依法只能核定升格。

《地制法》的一字修法若獲通過,彰化縣即符合人口數達一百廿五萬人「得設直轄市」的法定條件。日前彰化縣府已提案並經縣議會同意升格直轄市,完成表達該縣依法「得設直轄市」的選擇。因此,中央政府對彰化縣升格直轄市已無裁量空間,依法只能核定,彰化縣將是一字修法後升格的第一城。

事實上,以新竹市的人口數加上其他條件,依《地制法》的規定只能成為「縣轄市」。該法對設直轄市、市及縣轄市的首一要件其實是人口「聚居」,而聚居應指人口密度。目前彰化縣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一,一六九人,遠高於高雄市的九三一人及台南市的八五○人,僅修一字雖可換取竹竹合併升格,但卻先連帶排除了彰化縣升格的障礙,並使升格直轄市比市和縣轄市還容易,可謂「一字連城」的現代版。













總體經濟失衡 打房難奏效


2021-12-28 03:22  聯合報 /   葉萬安/前經建會副主委(台北市)
房價居高不下,讓薪水族望房興嘆。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房價不斷上揚,使中產階級及無殼蝸牛無力購屋,造成社會不安。政府各主管部門聯手出重拳打炒房,但是否能奏效,令人質疑。

據政府「一○九年人口及住宅普查」報告,台灣空閒住宅高達一六六萬戶,遠超過需要,房價應跌。但不跌反而上漲,因許多囤宅大戶,空屋不賣也不租,造成供不應求屋價大漲。內政部統計,空屋率最高的住宅竟是未滿五年的新建住宅,平均空屋率高達百分之卅七,其中持有四至九房者空屋約百分之四十二,擁有十房以上者空屋率更高達百分之六十一。這些多屋者資金來源是向金融機構告貸或自有資金,值得探討。

據國民所得統計,近十年來國內需求增加百分之卅八點四,遠落在 GDP 增加百分之五十一點三之後,致使超額儲蓄占 GDP 比率,自十年前的百分之八點四,提高到今年估計的百分之十五點八,顯示總體經濟失衡之嚴重。十年累計超額儲蓄高達二十三點九兆元,尤以今年超額儲蓄達三兆四千億元,創歷年新高;而金融機構對住宅貸款至今年九月的一年間,僅增加七千八百八十億元,不及前者的四分之一。顯然巨額的超額儲蓄未用於正規的投資,而成為房市及股市狂飆的主要資金來源。更有許多資金大戶,購房根本不向銀行告貸。

因此,央行一再採取選擇性信用管制、金管會年底前再祭房市控管措施,對擁有多房者毫無影響。今年經濟成長率估計達百分之六點零九,其中民間投資增加貢獻百分之五十九,除半導體及相關產業投資大量增加外,住宅投資大量增加,也是高經濟成長率的重要貢獻者之一。因而金融主管機構打炒房,不僅影響不了囤屋大戶,反而縮減了住宅投資,降低未來住宅供應,為未來房價上漲創造有利條件,更緊縮國內需求,傷及明年經濟成長。

至於財政部的囤房稅,只有台北市等少數縣市實施,僅在房屋評定現值上,將房屋稅自百分之一點五,提高到百分之二點四及三點六,毫無嚇阻作用。內政部修法要對意圖影響交易價格等,處以高額罰款,甚至處刑,以及對私法人取得住屋要採許可制,不僅干擾市場,更矯枉過正,立法院難通過。

日前有「台灣先生」之稱的谷月涵談及股市時稱:現在台灣有泡沫化味道。其實當前台灣資金氾濫,距七○年代「台灣錢淹腳面」相去不遠。回憶當年股市、房市狂飆,但政府於七八年二月股市上升到七千多點,房價上漲百分之五十時,即採取因應對策,一是增發建設公債吸收民間資金,擴大公共建設,提高內需、降低超額儲蓄,改善總體經濟失衡;二是解除進口及外匯管制,降低關稅,增加進口,降低出超,改善對外經濟失衡;三是央行採取強烈緊縮措施等三管齊下。但股市及房市仍狂飆,直至七九年二月超額儲蓄占 GDP 比率自百分之十八點三降至六點八,出超自一百八十七億美元降至一百廿五億美元,貨幣供給額自增加百分之卅降至負八點七時,股價指數才自一萬二四九五點劇降至二九一二點,大降近一萬點,房市也大幅下滑。雖投資者均被套牢,而央行隨即放寬緊縮措施,二個月後,股房市即回升,恢復正常發展。顯示擴大內需降低超額儲蓄,改善總體經濟失衡才是治本之道,金融緊縮措施只是配套而已。













新課綱新考招…用錢砸出路 提早釘死未來


2021-12-28 03:29  聯合報 /   薛慧綺/高中教師(台東市)
匆匆上路的新課綱、新考招,不僅配套完全模糊,且更增加考生的負擔。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日前見到五大高中名校校長,前往台大拜會管中閔校長,希望對於大學的考招,能給高中端一個清楚明確的方向。很顯然的,匆匆上路的新課綱、新考招,不僅配套完全模糊,且更增加考生的負擔。

身為高中老師,也是課程諮詢教師的我,對於新課綱考招制度,有許多的疑惑與不滿。既然教育部將國民教育拉長為十二年,高中已然屬於基礎教育的範疇,就應該教授基礎學科知識與能力,不應該變成「大學先修班」,且成為被大學玩弄於股掌之間的玩物,更不應該表面說的多元、私底下是逼迫孩子提早做出人生的抉擇,甚至是一試定江山。

提早做人生抉擇,與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有關。學習歷程檔案包含學生在校課程表現成果,以及非校內的多元表現成果。看似鼓勵學生多探索,也包容學生的多面向才華,實際上卻是自高一開始就得釘死未來的出路。透過課程諮詢,找尋學生未來的目標,幫他規畫課程路徑,而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符合大學端選才的條件。如若中途想要改換跑道,很抱歉,前面選擇的科目可能不符合,浪費了半年或一年的探索,申請大學時得看大學端是否買帳。

大學招聯會一再強調「重質不重量」,學生實際上傳與最後勾選的有效數量也非常有限,卻造成大家極度的恐慌。學生的恐慌在於「達不到大學端的需求」;高中的恐慌在於「能不能給學生相關的課程與活動」;家長的恐慌在於「是否有錢有閒投資」。

舉例來說:假設某大學電機系希望看到學生有機器人程式設計等相關能力,並修習過相關基礎與應用課程。學校除基礎學科外,得開設機器人設計的選修課,學生得自己去補習班學程式設計,家長得花大筆的錢讓孩子補習或參加營隊,如果有能力參加科展、發明展、投期刊,甚至有親戚屬於該領域的佼佼者,更是受到青睞。

但是,上述的內容,是學生在高中階段本就應該培養的嗎?是國民教育本就應該納入的嗎?是每個學生都能達成的嗎?基礎學識不足,又如何做到進階的多元表現?高中的基礎學科時數大砍,狂推選修課的開設,開了以後真的能給予學生幫助,還是只為了學習歷程上課程名稱的應付?此外,我們不能否認城鄉的差距仍然很大,學習的資源依舊不均,別說是學校沒有足夠師資和設備開設選修課程,家長的經濟能力也是不夠的,更遑論補習班或課程營隊。大學端開設不合理的升學條件,招聯會配合著說「重質」,請問「質」要從何而來?

有不少學生對我感嘆:「老師,升學是不是跟投胎一樣,投胎到好人家、大城市,就平步青雲、一帆風順?至少我用錢也砸得出來。」如今坊間已能看到補習班打著「給你完整學習歷程」、「高一到高三,包套做到好」的旗幟,飽賺焦心家長的辛苦錢。大學選才制度的扭曲,造成階級複製,有夢想、想努力的窮孩子沒有公平的晉升機會;教育部高唱「鼓勵多元學習」、「促進多元認同」、「不重學科重能力」,請問這一路能力鎖死的考招制度,還能多元嗎?難道,這就是我們新課綱的目的、教改的成果、國民教育的初衷嗎?


盛治仁/當全民八卦變成全民公審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盛治仁/當全民八卦變成全民公審
◆  劉憶如/通貨膨脹與供應鏈瓶頸







盛治仁/當全民八卦變成全民公審


2021-12-28 03:18  聯合報 /   盛治仁(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王力宏(右)與李靚蕾(左)的離婚事件引發各界關注。圖/報系資料照



最近某位偶像藝人的新聞席捲全台,不管是網路新聞、社群網路還是電子媒體,都被這個事件的各種分析切入角度占據,也常成為朋友間閒聊的話題。

我必須先承認,八卦的心理,很多人都有,我也一點都沒有少。一開始對這個新聞事件充滿了好奇跟關注,但是當它開始鋪天蓋地,並演變成全民公審的時候,我就有擔心和疑慮了。

或許因為過去自己任公職時辦理國慶晚會之事,曾遇過程度沒這麼嚴重但也令人難受的批評,所以會有一些不同感受。但畢竟任公職所做的事本就該受監督公評,只要不是惡意捏造事實或言語侮辱,都應該接受面對並盡力說明。但是公眾人物家務事,該被社會大眾「監督」到什麼程度,可以進一步討論。

就算兩人對簿公堂,把所有證據攤開當面對質,都還可能清官難斷家務事,畢竟感情世界的許多事和前因後果,外人很難完全體會。我作為一個旁觀者,既不認識任何一方,聽的又都是一面之詞,如何能夠做出真確的判斷?而且隨著新聞演變,又有更多周遭的人士被牽扯進來,讓真相更加撲朔迷離,外人更難判斷。

很多鍵盤後的正義之士,不管是用這件事情論是非、開玩笑、評論戰術或是大肆批判,心態上都應該要更謹慎一點。除非有上帝視角知道事情全貌,就算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有一方是較理虧的,都還有百分之十的機率可能犯錯。對於周遭被牽扯進來的人,犯錯率可能就更高了。為了伸張正義而不慎冤枉傷害他人,我相信也絕非大家的初衷

要提醒自己的是,不管我們的立場為何,鍵盤下批判或是開酸的對象,是另外一些活生生的人的至親,可能是某人的兒子女兒,或是小孩的父親母親。我們對不認識不相干人無情批判,可能成為他人身上抹滅不掉傷痕

成年人如果選擇彼此傷害,當然自己必須承擔後果。我最擔心的其實是當事人的小孩們。過幾年長大後,在網路上回看這一段時,看到父母親被公審的過程會造成多大的心靈傷害,這也是我們應該更慎重的一個重要原因。

每個人都有立場對事件形成自己的看法,只是希望我們作為無直接關係路人甲乙丙丁能夠冷靜旁觀,而不要火上加油形成「殺君馬者道旁兒」的效果,讓雙方爭執越演越烈

離婚的過程本來就不是一般的爭輸贏,未來還要繼續照顧孩子成長,不能一起生活最好也要能平和分手。曾經相愛的人要分手已經令人難過,不要再把彼此推向更痛苦的深淵,旁觀者最好也別再煽風點火,多以惻隱之心同理心彼此對待

馬克吐溫說,「每個人都是月亮,總有一個陰暗面,從來不讓人看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沒有人願意自己一生被攤在陽光下讓人指指點點。沒有人是完人,也都有可能遭遇風暴的時候。給當事人多一點空間,讓媒體能多關注一些其他公共議題,也給自己多一點時間關心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