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7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爭取加入CPTPP 台灣要更努力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經濟日報社論/爭取加入CPTPP 台灣要更努力
◆  聯合報黑白集/陳時中嚮往的陣痛風暴
◆  聯合報社論/李家超出線,預告東方明珠再趨黯淡






經濟日報社論/爭取加入CPTPP 台灣要更努力


2022-04-17 00:42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2月的資深官員視訊會議,只談英國入會案,沒有排入台灣、中國大陸、厄瓜多申請入會議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我國於去年9月22日正式送件,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迄今已逾半年。政府不斷宣示,由於公投維持美國萊豬進口,且解除日本福島食品進口禁令,已經成功消除加入CPTPP障礙,並展現台灣與國際接軌的決心。但是由消除路障到順利加入,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CPTPP規定新會員加入必須經過正式提出申請、成立工作小組、提出承諾清單,以及展開正式談判等程序。成立工作小組需在執委會共識決通過、在工作小組完成談判後,最後再由執委會共識決通過加入,方能成為正式會員。換言之,只有成立工作小組才能展開後續工作,否則只算是原地踏步。

以目前進展最快的英國為例,英國在2021年2月提出申請,在同年6月執委會通過成立工作小組,目前已進入正式談判階段。雖然英國進展順利,但是加入CPTPP規定繁瑣,英國入會可能在2023年才能拍板定案。

CPTPP自2018年12日30日生效後,迄今共開了五次執委會,平均一年召開一到二次,頻率並不算高。我國於去年9月正式提出申請後,CPTPP迄今尚未召開執委會,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召開第六次執委會,我們應全力爭取在今年執委會中通過成立工作小組,否則可能要等到明年。

我國申入CPTPP雖然獲得各方支持,但因政治因素,並沒有得到CPTPP成員的官方正式支持。

反觀經貿體制完整性遠不及台灣、但也提出申請的中國大陸及厄瓜多,卻得到一些CPTPP成員的支持。就連目前還在進行國內意見徵詢、尚未提出正式申請的韓國,也已得到若干CPTPP成員官方背書。如何爭取CPTPP成員認同及支持是當務之急。

我國對於加入CPTPP也應有正確認知,目前對於CPTPP的了解,是市場開放程度雖高,但可以爭取較長時程降稅,部分產品也可爭取排除降稅。然而,此種想法卻過於樂觀。

CPTPP開放內容中,農業及農業加工品項目中有95.8%最終降為零關稅,其中有四國全面零關稅,沒有例外不開放項目。

工業產品更有高達99.6%項目最終降為零關稅,其中有五國全面零關稅,五國超過99%零關稅,連自由化程度最低的越南也有約98%零關稅。如此高標準開放水準,未來對於新會員只有加碼,但不可能會打折。

另外,由於我國人均所得目前在CPTPP會員排在中段班,CPTPP市場開放幅度與經濟發展程度大致是正相關,所以合理推估,我國必須做好超過99%以上項目開放、甚至全面自由化的準備。

其次,在降稅時程方面,目前CPTPP農業及工業產品最長降稅期分別是21年及16年,但侷限在極少數產品。

國內普遍認為,即使要開放也可以將降稅時程比照拉長,以降低衝擊。但是2018年生效的CPTPP,對於新會員採取所謂追趕(catch up)機制,即要求新會員開始降稅起始點,不在加入的時點,而要回溯到2018年;新會員加入時必須先降足關稅以彌補此期間差額,再按時程進一步開放。就連CPTPP原有成員越南及祕魯,由於在2018年之後才完成批准程序,在CPTPP較晚生效下,也被要求先補足與2018年的降稅落差。

未來若我國愈晚加入CPTPP,降稅時程空間也會更被壓縮,將會面臨「立即大幅降關稅,幾乎無排除項目」情況,對於國內產業會有直接衝擊。

政府一再塑造加入CPTPP的必要性,以及帶來的經濟利多,卻未能完整呈現可能面臨的不利因素,甚至更跳過CPTPP架構下的兩岸經貿關係,因為台灣未來即使排除萬難、成功敲開CPTPP大門,若是中國大陸也進入CPTPP,台灣不但要消除對中國大陸經貿的大幅限制,還要將CPTPP高開放標準也適用於中國。如此所衍生的衝擊,以及對兩岸關係的影響,更是台灣無法迴避的問題。










聯合報黑白集/陳時中嚮往的陣痛風暴


2022-04-17 00:40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疫情指揮官陳時中稱南韓流感化處理方向正確。圖/指揮中心提供


台灣確診破千、預期破萬之時,南韓宣布將解除社交距離、確診者免隔離,疫情指揮官陳時中稱南韓流感化處理方向正確,隱隱然心嚮往之。台灣曾因清零風光好一陣子,更讓陳時中「封神」,如今落入國際開放的後段班,雖然急著趕上,但台灣已經準備好承受這不知多大多久的陣痛風暴嗎?

蔡政府不願承認防線失守、人民被迫與病毒共存的事實,更難捨清零光環。但陳時中「難得誠實」未來可能單日萬例、確診人數破百萬,何嘗不是在為神壇再被砸毀打預防針?況且只要新冠變流感,再多流感都不是指揮官的責任了。

後疫情時代,打開國門是衡量各國競爭力的重要指標。當美英日等均已開啟共存模式,以色列甚至只要檢測陰性即可入境,都說明如何及早擺脫疫情羈絆已是戰略級思維。南韓宣布開放,陳時中也想跟進,但台灣要放任多高的染疫率、要經過多久的陣痛期?

台灣人民自律,加上海洋天險,為蔡政府爭取到寶貴的超前部署時間,但早該準備的疫苗覆蓋、快篩試劑、治療藥物,沒有一項齊全;原應規畫的分級分流、醫療量能、在家照護,也沒一項妥善。時間與經費的巨額成本都打了水漂,以致如今破罐破摔,只能接軌國際後段班。

蔡總統開示,這叫「減災」,全民只好剉著等。












聯合報社論/李家超出線,預告東方明珠再趨黯淡


2022-04-17 00:38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香港前政務司長李家超挾過半數選委提名票,在中聯辦事先傳達中共中央唯一支持下,李家超同額競選,人事幾已底定。(中通社)


香港前政務司長李家超挾過半數選委提名票,正式報名參選特首。在中聯辦事先傳達中共中央唯一支持下,李家超同額競選,人事幾已底定。經過反送中、國安法整肅,北京欽定特首宣示的政治路線是:國安至上,文不如武。

李家超警隊出身,作風剽悍,從警務處轉到主管公共秩序,統轄警察、監獄、移民事務和消防等部門的保安局。雨傘革命後,他成為第一位警察出身的保安局長;去年升任政務司長,又成為首位武官出身的港府二把手。這幅升官圖也是香港治理班子「文下武上」的趨勢寫照。

文官治港是香港政制核心,透過各部門通才訓練,培植政務精英,特色是廉能高效,缺點是重程序不講政治。香港回歸後,北京無法駕馭文官團隊,直到反送中運動擴大,公務員也站到反對行列,促使中共決心處理。當時不只公務員參加遊行,還有百餘政務官私下連署要求特首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七百多人的班子,有七分之一「造反」,埋下武官治港的導火線。

反送中事件讓民主派在區議會選舉贏得逾八成席次,對立法會及特首選舉將產生決定性影響,北京長臂趕訂國安法,肅清民主派,持續逮補異議人士及獨立媒體。李家超以保安局長身分兼任特區國安會委員,扮演領導鎮壓角色,這是他僅有的「政績」。在香港研究機構長期調查中,他的民望始終是負值。

親中學者稱讚李家超執行國安法比其他港府官員有承擔,「忠於國家」。但這也透露中共的窘況:即使國安法讓中共對港落實全面管治權,異議人士不是坐牢就出逃,全港噤聲躺平,只剩下警隊保安可堪信賴。港府、立法會乃至司法與民間精英,在中共眼裡都不夠愛國,忠誠堪慮,唯有警察保安可擔領導重任。人事案證明,中共對這顆失色明珠寢食難安,對政治穩定毫無信心。

中共整肅香港異議人士有如防疫清零般綿綿無絕期,部分案件只是表達對司法不滿、質疑疫苗副作用等也被冠以「煽動」罪名。李家超忙向政商界拜碼頭時,國安警察還在突襲追捕異議人士,追究過去的言論忠誠。

香港位於美中地緣衝突熱區,中共要清理西方勢力及協作者有其必然,但習近平並未從平亂過程學到教訓,疏通民怨以免為人所乘,反而擴大港人與北京中央對立。港府失去人民認同,肇因治理能力,中共卻把所有抗議人士都視作顛覆分子,將保障自由的法治變成箝制工具,政治肅清竟成國際金融中心常態。

當人民與公務員不信任執政者,又無力反抗,結果就是躺平。這次香港防疫失敗即為明顯例子,社會嚴重撕裂,人民對立不配合,公務員被動消極,全港防疫破口不斷擴大,導致疫情超越武漢。連大陸醫護赴港支援,都能加劇中港對立。荒謬的是,北京只擔心有人抵制「動態清零」,打擊愛國者治港,無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清零」難處。一個無法調和中港矛盾的特首,不可能說服民心歸順中央,縱有國安法會咬人,也奈何不了沉默大眾。

北京的國安法已是天羅地網,仍催促港府盡快完成基本法第廿三條立法。李家超沒提政綱,卻急就港版國安法表態,強調會優先處理。香港回歸廿五年,中央不管房貴人貧,只在意加高國安長城,防內外勾連。李家超上位是個燈號,從此國家安全優先於經貿競爭力,愛國重於專業。當北京將香港所有異議都視作分裂國家,堅持清洗到底,李家超不是特首,而是監禁港人自由意識的典獄長。


名家縱論/承擔解釋功能的判決\星期透視/初選是在野黨振興的路障?

◆  遠距工作 降低染疫風險
◆  確診恐破萬 部長不擔憂?
◆  響應地球日 買環保用品前先想想
◆  大屋頂下/除了掃帚與戶口名簿以外 中正紀念堂是國安重器
◆  名家縱論/承擔解釋功能的判決
◆  星期透視/初選是在野黨振興的路障?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承擔解釋功能的判決


2022-04-17 00:00  聯合報 /   蘇永欽(作者為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司法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司法院解釋改制後,已經做出四件有關法律違憲審查的判決,按新制所有大法官對主文的立場都要顯名,並由一位同意主文的大法官擔任主筆,撰寫包含主文和理由的判決。結果最新兩件判決的主筆大法官都另提理由不同意見書,立刻引發憲法學者的質疑,說不知誰寫的就算了,顯名反而讓大家看到主筆大法官闡述多數意見的理由時,竟心口不一,有如人格分裂。

我看到的問題是,憲法訴訟法已經明確規定憲法法庭判決的一般拘束力,和其他法院判決效力只及於個案相關人與事不同,解釋上當然不限於法規範的失效可及於所有人,還包括失效的憲法理由,這從被認定違憲的是裁判時特別清楚,因為這時不可能是該裁判違憲的判斷「拘束」所有人,而是所根據的憲法理由。

法律所以只讓憲法法庭的判決有一般拘束力,唯一的依據就是憲法明確賦予大法官「解釋憲法」的職權,換言之,不管你要以法庭或會議做成決定,也不管稱這個決定為裁判或解釋,反正大法官必須做完憲法給的功課。對於大陸法系的我國而言,本來不承認任何法院判決可以有先例拘束力,一旦解釋被判決化,就出現了例外。但問題也跟著來了,在大陸法系國家的一般理解,先例拘束是違反「依據法律獨立審判」原則的,如果憲法可以解釋出這樣的例外,判決「如何」拘束在方法上就必須精確。只有主文,或者還包括理由?

這就涉及如何把「解釋」轉化為「判決」了。舊制下的解釋是針對抽象法規範有無違憲的疑義做出決定,也就是單純的「規範審查」程序,完全抽離受理的原因案件或引發疑義的事實,因此解釋文就是有關疑義的憲法考量及最後判斷,後來增加解釋理由,也只是把解釋文的憲法考量做更完整的闡述,從解釋文的通過要達到三分之二多數,理由只需二分之一,就知道有拘束力的只限於解釋文,所以民間小六法刊登的也都限於解釋文,向無爭議。

轉換為判決以後,主文和理由的撰寫不能不參酌一般法院判決形成的風格,因此主文不等同解釋文,理由也不等同解釋理由。主文點出審查的標的,和審查的憲法基礎後,就直接宣示合憲與否的判斷,至如規範所涉事實是否在基本權保護範圍,如何構成限制,限制又須通過何種憲法原則的審查,採取何種審查標準等等,都只好放在理由中詳論。這就引出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大概沒有人會同意判決有拘束力的只限於主文所述的審查結果,但理由寫的幾百乃至數千字的意見,又不可能全部有拘束力,大法官的憲法作業如何才算及格?加上現在學者質疑的,判決理由既不經評決而逕指定大法官代表多數主筆,可否另開小灶賣私房菜?是否只要揭示非屬多數意見,即無矛盾之虞?但一般讀者會不會一頭霧水,小六法編者更不知如何是好,豈一個亂字了得?

十年前我銜命主持修法時,已經朝裁判化設計,但把兩件事放在最主要的考量,一是憲法法庭評決程序的成本必須大減,二是憲法內涵的闡釋必須明確,因此和新法一樣,法庭只評決主文,但和一般判決不同的是,主文必須勾勒出主要理由,因為這是憲法的特別要求。

留美學者念念不忘的是明確區隔法院意見和個別大法官的意見,至於法院意見哪一部分是判決主旨而非無拘束力的旁論,則可以由後人慢慢品味甄別。我還是要提醒一下,美國所有判決都有先例拘束,因此法律人都知道怎麼認定主旨和旁論,這是ABC。大陸法系國家的法學院卻從來不教這個,所以德國憲法法院一開張就宣示其判決「主要理由」有拘束力時,大家也不太確定哪些論述是主要理由,法院只好在重大案件主動標示主要理由的段號。我們的情況不可能優於德國,釋字第五七六號解釋首次引入判例必須依據案件事實決定其主要理由的觀念,但三位傑出大法官在解讀該案主旨時,好像就通不過美國先例方法論常用的「溫伯測試」。足見在巨大文化差異下,知易行難啊。









星期透視/初選是在野黨振興的路障?


2022-04-17 00:00  聯合報 /   楊泰順(作者為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中)受訪表示,國民黨高雄市長人選,黨中央一定會用最科學的方法,找出最強的候選人。記者許正宏/攝影


面對年底九合一地方選舉,除較棘手的選區外,朝野政黨應已陸續完成首長與議員候選人的提名作業。輕騎過關的雖然多為爭議較少選區,但過程中已有不少齟齬浮上檯面。一旦進行麻煩選區的提名時,難免讓人擔心,黨的內部矛盾是否將因此而擴大?政黨運作的目的是為了勝選,如果未戰先敗,對任何政黨言,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勝選既然是目的,提名便只是手段,故程序上黨應力求符合自身特質,採取適切的提名策略。複雜的是,任何選舉都不是單一孤立事件,今年的選舉當然影響後年總統與立委的選情,故而當前的提名策略,也必須為未來的選戰超前部署。提名必須顧及黨的形象,讓黨的優點深入人心,藉由選舉強化黨的招牌。

在台灣的政治生態下,執政黨掌控龐大的政經資源,提名策略傾向鞏固領導中心,黨內縱有異議,不僅難以形成氣候,也容易釋放名利安撫。故而,這個號稱「民主進步」,且為台灣首先引進初選制度的政黨,居然在去年底便由黨中執會通過「沒收初選」決議,將大部分縣市首長提名,改由黨主席蔡英文徵召。雖然有十五位縣市黨部主委連署,建請「全面回歸初選機制」,但中執會就是不予理會。曾在中執會上怒嗆秘書長的陳茂松,經黨主席約見摸頭後,隨即改口表示︰主席徵召可以排除初選過程的「枯枝、雜草」。名利所趨英雄折腰,讓人歎為觀止。

缺錢又無權的在野黨,便較難貫徹黨或主席的意志。在沒有名利可安撫與嚇阻的前提下,黨顯然傾向以「初選」解決爭議。但號稱「民主進步」的政黨都擯棄初選了,常被扣上保守、集權的國民黨,卻反而視初選為尚方寶劍,怎麼看都讓人覺得不搭調。

研究政黨競爭的學者早有觀察,初選制度對劣勢政黨其實不利。因為劣勢政黨若有意振興,首先便須吸引人才進入組織,但初選制度一旦實施,候選人由廣大群眾決定,黨工無置喙餘地卻有輔選重責,精於計算的優秀人才自然不願擔任黨工。優勢政黨則無類似困境,因為經常勝選的政黨,黨工何愁沒有利益可分潤?

學者分析,美國南方民主黨所以能維持近百年優勢,其實與引進初選制度不無關係。當年共和黨因擔心背負反民主之名不敢不跟進,但實施後嚴重挫折黨工士氣,讓共和黨長期居於少數黨。

國民黨面對的形勢,比當年美南共和黨更險峻,民進黨透過「轉型正義」之名,過去五年成功凍結國民黨所有可用資產。致使今天國民黨地方黨部運作,只能仰賴地方人士自籌經費。此外,美式初選黨工還有某些技術空間可以影響,但國民黨初選則純以民調決定,黨工幾乎成為提名的局外人。領的是地方籌募的薪水,初選勝出若非地方內定人選,這種選戰如何打得有士氣?故而類似羅智強的聲勢越強,黨主席內心恐怕只會更苦。

仰賴地方自籌經費,使得黨中央不敢高調宣揚理念。但黨是理念的組合,不談理念如何擦亮黨的招牌,為往後選舉鋪陳?初選可能讓一些不適當的候選人出線,但在野黨卻也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因為初選有減輕領導人責任,又能讓地方金主滿意的效果。











大屋頂下/除了掃帚與戶口名簿以外 中正紀念堂是國安重器


2022-04-17 00:00 聯合報 /  黃年
文化部五月將針對中正紀念堂轉型公開徵圖,希望各界從去威權化的角度提出規劃與設計,包括如何變更堂體與銅像,以及周圍的空間、甚至是89階的樓梯。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兩岸可能發生戰爭已是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諷刺的是,蔡團隊一方面已在思考「用掃帚拚到一兵一卒」及「用戶口名簿購買民生必需品」的地步,但另一方面卻在商議要不要解構中正紀念堂及要不要移走蔣中正銅像,甚至建議由蔣萬安搬回家,自己公媽自己拜。

台灣談兩岸戰爭,至少有「避戰/備戰/接戰」三個層次,且首先必須確立究竟是要用「台獨體系」來避戰、備戰、接戰?或用「中華民國體系」?

兩個體系,貫穿三個層次。但若簡化地說,中正紀念堂議題著重「避戰」層次,用掃帚拚到一兵一卒是「備戰」層次,打電話要求停水客服則是「接戰」層次。

也就是說,無論避戰、備戰、接戰,台灣都必須首先爭取對於未來兩岸可能戰爭的定義權,勿讓定義權落在中共之手。亦即:這究竟將是一場要實現台獨的戰爭?還是一場要捍衛中華民國的戰爭?

若以「中華民國體系」的國安意識來處理兩岸關係,那麼就應審慎處理中正紀念堂問題,因為中正紀念堂的實質與象徵意義與「中華民國體系」及「兩岸關係」有著「過去/現在/未來」的深遠聯結,是內外國安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若毀了這個重要部分,「中華民國」的國安體系亦告解構。

當然,倘若主張以「台獨體系」作為國安架構,而認為只要拆掉一座銅像就能救台灣,CP值這麼高,何必猶豫?

「中華民國體系」的兩岸關係是「競合之路」,「台獨體系」的兩岸關係則是「敵對之路」。

蔣中正是兩岸「競合」的重要表徵。他以反攻大陸、統一中國為職志,這是「合」。至於「競」,他雖在戒嚴法下實施威權治理,但他也以中華民國憲法、三民主義、中華文化的精粹,與中共當年的批孔揚秦、三面紅旗、階級鬥爭、文化大革命發生「競」的關係,以致台灣至今在文明價值層次與中共對比仍存優勢。

蔣介石一生皆在極亂之世,因此他的應對全局也極具爭議性。但對中國而言,完成北伐、領導抗戰,使中國成為世界五大,可謂皆是不世之功。至於對台灣,若蔣氏當年如李宗仁逃亡美國,則台灣早就經文革等政爭蹂躪,必無今日境界,更不會有民進黨、陳水扁、蔡英文。亦即,蔣中正有「反共/保台」的功勛,無人可以否定。再說蔣經國繼位,雖是威權安排,但兩蔣一體,蔣經國最後宣布解嚴及開放兩岸交流,可謂為台灣內政及兩岸關係都開啟了「寧靜革命」,因此在華人世界還曾出現「希望習近平能像蔣經國」的期待。凡此皆顯示,「中華民國體系」在兩岸關係確實存有「競合」的能力。

最近促轉會決定將中正紀念堂的「永懷領袖」展示主題取消,並加置「功過並呈」的史料,此應是正確作法。例如,在白色恐怖部分,除如實記錄冤假錯案以外,亦須詳列其中「檢肅匪諜」的統計與案情,以明示「白色恐怖」的主體實為內戰的延續。如此,即能認識蔣氏之功,也能警惕蔣氏之過,這就是一座功過並呈的中正紀念堂了。

蔣氏二代,皆是非常之世的非常之人。因此,即使必有過失,但不能否定其對中國或對台灣皆有大功。沒有蔣中正,中國走不到抗日勝利、躋身五大;沒有蔣經國,台灣也走不到今日的民主繁榮(連台積電也出自他任內)。後人不必掩飾他們的任何過失,但也不能忘恩負義。

「台獨體系」要用什麼來面對兩岸關係?難道要用台獨來避戰、備戰、接戰?中華民國用辛亥革命、孫中山、林覺民、三民主義、蔣中正、八年抗戰、蔣經國、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及中華文化來面對十四億中國人;台獨難道要用二二八、湯德章、鄭南榕、中國東亞化、南島民族、八田與一、李登輝、陳水扁、拆中正紀念堂,來對抗十四億中國人?

中華民國是一個國安「體系」,中正紀念堂是重要組成部分。拆了中正紀念堂,內部團結的國安條件必告崩潰,中共也必視此為寫下「台獨體系」的最後一筆。兩岸若開戰,中共必定義為「懲罰台獨之戰」,台灣就失去了以中華民國「避戰/備戰/接戰」的定義權。

任何歷史都是當權者的歷史。但若要鞭屍,蔣中正生前日記大部分都以「雪恥」二字開頭,他的一生可謂皆在向國家人民負荊請罪,何不就拿起他自己揹的荊條抽他一鞭即可?

台灣人是有良心與理智的。根據民進黨內部民調,支持將紀念堂改為「反權威歷史公園」者為廿五%,不支持者為五十八%。支持拆銅像者為卅七%,不支持者五十四%。民進黨公布此項民調,這是下台階。畢竟,要用大歷史、大兩岸的視角來看中正紀念堂,而不能只用辜寬敏那種皇民地主台獨的眼光來看蔣中正。

其實,中正紀念堂的「轉型正義」在陳水扁時已上演一次。二○○七年,扁政府將正殿「中正紀念堂」的匾額卸下,換上「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的新匾,又將入口「大中至正」的牌樓易名「自由廣場」,社會鼎沸。至二○○八年馬英九繼任,又卸下新匾,換回「中正紀念堂」的舊匾。至於「大中至正」的牌樓題名則未加回復,仍保留「自由廣場」。

馬英九的保留飽受藍營批評,謂「為德不卒」。但我認為將「中正紀念堂」與「自由廣場」在同一園區對望的磅礴氣象,更能凸顯紀念堂豐富且深遠的內涵,一方面記錄威權統治引領台灣的生命軌跡,一方面亦呈現自由民主的土地力量。「中正紀念堂加自由廣場」這兩股能量相激相盪,應是台灣今日仍可能與中共分庭抗禮的主要憑藉,也是台灣「避戰/備戰/接戰」的國安體系。

我曾多次陪同大陸來客往訪園區,特別提示「中正紀念堂」與「自由廣場」的對照,並認為台灣應深以此種對照為榮。

中正紀念堂必須審慎處理。馬英九加陳水扁,應是較佳方案。主體不要變動,仍是「中正紀念堂加自由廣場」,展示主題及詮釋應加訂正,功過並呈,去威權化,凸顯由威權轉型到自由民主的真實過程。本文認為,或可考慮將當年卸下的「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及「大中至正」兩個匾額皆用為正式展品,甚至置於露天園區一隅,以兩相對照來啟導兩岸深思。

要搞台獨就拆銅像,要中華民國就保留銅像。

除了掃帚與戶口名簿,應知中正紀念堂亦是國安重器,無論對內對外。










遠距工作 降低染疫風險


2022-04-17 00:09  聯合報 /   翁御棋/研究人員(新北市)
波波漫畫


近日新冠病毒感染擴大令人憂心,疫調及加強衛生消毒有管控極限。在治療藥與疫苗有效普及之前,控制病毒傳播途徑仍是首要緊急工作。

病毒傳染途徑,基本可分為家庭內傳播、空間移動的交通傳播、工作場所內傳播,及社交活動傳播。家庭內傳播根本上難預防,目前上海封城仍產生的大規模染疫人數,大致可視為源於家庭傳播及部分社區內的感染。雖然對環境保護不友善,但短期內或可提倡使用私人運具,以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工作內傳播與社交活動傳播,應是目前持續維持經濟活動下需要大幅控管部分。

日本在疫情前兩年大力推動的利用網路會議進行的遠距工作,或許是目前應大力推動的政策。當然,非常時期下,不必要的社交及選舉活動,也應大幅減小規模,不能心存僥倖。保護自己就是不傷害他人,特別是老人與兒童族群。

戴口罩、勤洗手與嚴守社交距離,是理想的衛生對策之一。但近期較少研究檢討這些對策,對當前Omicron變種病毒的科學防護效果。而由各國確診人數看,效果應是相當有限。這也是許多國家民眾因政治上管制放鬆,已未能嚴守社交距離,確診人數始終維持在高位。儘管Omicron變種病毒致命率看似較低,但基於香港教訓,若考慮感染人數暴增可能產生更多的過世者,及未知的後遺症影響的話,社會更應保持警戒,保持更遠的社交距離及衛生習慣。而在維持經濟活動選擇下,在治療藥物與疫苗有效普及前,擴大遠距工作與教學比率,應是最能減少交通感染、工作場所內感染及社交活動感染,最大限度地保護民眾的健康福祉。











確診恐破萬 部長不擔憂?


2022-04-17 00:11  聯合報 /   劉錦得/教退(彰縣和美)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記者許政榆/攝影


本土確診個案連兩日破千例,有專家預估不久將破萬例;只是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很有可能,一副淡定模樣,令人不解:難道他都不擔憂?

但,我們也不能再怪罪他防疫未到位;問題是,我們每天的生活、生計方面依然需兼顧,如旅宿業者好不容易盼到春暖花開,但防疫指揮中心未先跟業者溝通就祭出三劑令,這是為民眾健康著想,許多民眾也配合退宿,卻讓旅宿業氣炸;尤其將來如本土確診人數繼續上升之後,我們是否仍可淡定面對而不恐慌?

當然,有不少人不怕疫情,湧向合歡山、武陵農場賞花者,如過江之鯽,這是他們的自由,無人能干涉。但對個人言,雖已打滿三劑疫苗,連流感疫苗也打了,只是眼見每天本土確診不斷飆升,我依舊樂當宅男,除早晚在住家附近慢跑外,概不出門,為的是避免群聚而染疫;親友婚宴我也禮到人不到,畢竟個人安全與健康為重,不能拿生命開玩笑!這也是我想到日後疫情嚴重到要與病毒共存,只有自求多福啦!











響應地球日 買環保用品前先想想


2022-04-17 00:15  聯合報 /  王福闓/中華品牌再造協會理事長(台北市)
哥倫比亞的青少年環保團體,在世界地球日種樹盡心力。(圖/路透)



這些年來,因國內許多品牌的支持與推動,愈來愈多人知道四月廿二日世界地球日,這個日子最重要的意義,就是提醒大眾環境保護的重要,同時也是許多企業和組織,展現自己落實社會責任的一面。而這也是國家能夠透過國際參與的機會,讓更多人認識甚至認同我們。

今年也有不少組織,利用此時機來推動品牌的環保轉型。對於企業組織來說,參與世界地球日宣示意義其實較大,從「品牌耶誕樹」理論看,參與或支持特定節慶的原因,應是為了落實品牌理念,而品牌理念包含了使命與願景,那究竟做什麼才能對企業、組織、消費者及整個環境更好,並不是喊口號或辦活動就能達成,但至少企業願意跨出這一步,對內或對外,都多了一點正面力量。

然而,對多數消費者言,雖然認同世界地球日意義,但對自己要怎麼參與,或是否真能帶來幫助,還是有很多疑問。

例如有品牌業者推出捐二手衣做公益,但早有團體在做這一塊;且更多的情況是捐贈物不一定符合受贈者的需求,加上再利用成效不夠快,導致過量的倉儲囤積,原有的二手衣市場也增加了競爭的情況。

有的企業為了展現企業永續發展的理念,會推出諸如加價贈送環保杯、環保袋的活動,但消費者返家後才發現家中早已有許多杯子與袋子,反而更造成資源的浪費。另外有些單位雖從環保角度出發,但支持或推動的議題,卻可能尚未經過足夠的驗證,造成更多問題出現。

當消費者認為,其有心支持環保,卻又擔心只是曇花一現,甚至自己的舉動還會造成後續問題,那就可惜了世界地球日的意義。

其實有些舉動就像是種子,需要在對的時機、環境,才能夠萌芽成長。節慶的重點在於提醒和產生集體意識,但要去推動這些環保議題,以及落實企業社會責任,還是需要擁有資源的單位,有策略地規畫執行。

或許當消費者親身參與低碳環保活動,一起關上不需要的燈,甚至是至少在這天出門帶個環保杯,都能讓世界地球日與大眾更連結。

至於是否就該因此購買更多以環保為訴求的產品及服務,還是趁機把多餘的物資捐贈出去,我們可以在更了解這些公益行為的後續發展,或是倡議單位的動機後,再做出更理想的行動。


王健壯/蔡英文可以做的一件民主功德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健壯/蔡英文可以做的一件民主功德
◆  周行一/人類正處於二戰以來最大風險中
◆  嚴震生/俄羅斯及烏克蘭與和平的距離
◆  洪蘭/幸好有媽媽…
◆  楊志良/Omicron風暴因應之道
◆  馬凱/永別了 輝煌的年代
◆  陳亮恭/人生七十古來稀,然後呢?






王健壯/蔡英文可以做的一件民主功德


2022-04-17 00:19  聯合報 /   王健壯(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蔡英文總統可以考慮在所餘任期內,盡可能把反對黨納入國家整合程序之內。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主政治是政黨政治,但台灣實施政黨政治雖已過卅多年,卻距離「政黨關係正常化」目標仍遙遠。

正常化的政黨關係並非指政黨之間一團和氣不爭不鬥,而是指朝野政黨領導人不能雞犬相聞卻老死不相往來,政府也不能把反對黨完全置於重大國政決策程序之外而不聞不問。原本預定來台的美國眾院議長波洛西,雖與川普互以寇讎視之,但為了處理重大法案與預算,她仍然經常應邀赴白宮與總統會面協商,即使彼此事後都有相見不如不見之感,但憲政程序與政治現實卻逼得他們非見不可,這就是政黨政治的日常。

但多數民主國家的憲政日常,在台灣卻是罕見的憲政特例。陳水扁見了一次宋楚瑜,但會面擺出的陣仗卻像「連胡會」與「馬習會」;馬英九見了一次蘇貞昌,兩人卻從頭到尾針鋒相對像在開辯論會;蔡英文已當了六年總統,但總統府或總統官邸的座上客,卻至今未曾見過反對黨的身影,最近她在官邸召開高層防疫會議,出席人士也清一色盡是綠營首長。好笑的是,媒體事後問總統府發言人,總統召開的防疫會議,地方首長何以只邀桃園與高雄市長,而未邀疫情更嚴重的台北與新北市長?發言人的回答竟然是「這兩個地方一是機場一是港口,都是國門」,言下之意難道是國門重要,首都可棄?

其實台灣的政黨關係正常化不僅未表現於防疫政策上,過去幾年眾多國家大政也都是執政黨一黨獨斷,反對黨領袖從來不曾應總統或閣揆之邀,入府或入院一談,年金改革、前瞻計畫、轉型正義、能源政策以及攸關台灣生死存亡的兩岸政策,反對黨領袖都只能站在總統府外面像個評論員一樣表示意見;但政府把反對黨領袖當成國政局外人,總統與閣揆不知會、不簡報也不協商反對黨領袖,民主國家中大概唯台灣如此。

政黨關係正常化並非憲法或法律所規範要求,卻是不可或缺的憲政程序,也是非建立不可的憲政慣例。廿年前,司法院長許宗力曾在一篇文章中引述德國學者說法,寫過這幾段話:「如果把議會反對黨排除於國家整合程序之外,將會帶來嚴重後果」,「與追求國家整合之機關忠誠原則的基本要求背道而馳」,「且有將現代全民國家轉變成『統治者之國家』的嫌疑」,「沒有政府與反對黨的整合,國家的整合勢必缺了一角」。政黨並非憲法機關,但許宗力卻認為對憲法機關所要求的機關忠誠原則,也應適用於政府與反對黨之關係,而彼此應負之忠誠行為義務,則包括相互支持、尊重與體諒的義務。

但台灣的政黨政治發展,迄今卻與許宗力廿年前的主張相背而行,政府不但把反對黨徹底排除於國家整合程序之外,不管哪個黨或哪個人執政,國家也始終是統治者的國家或執政黨的國家,過去歷任總統如此,未來張三李四當總統,大概也不太可能改變,這已成為台灣另類憲政慣例。

既是另類憲政慣例,當然就是錯誤的憲政慣例。蔡英文曾經矢言要追求的國家和解顯然已不可能達成,但她在所餘任期內,如果能盡可能把反對黨納入國家整合程序之內,台灣政黨關係的正常化說不定能跨出一小步;能夠打破行之多年的另類憲政慣例,或許也可以成為她對台灣民主的一件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