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6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從能源政策看電價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7550/web/

◆  聯合報社論/當民進黨利嘴政治碰上土包子逆襲
◆  聯合報黑白集/北市不能路跑?
◆  經濟日報社論/從能源政策看電價







經濟日報社論/從能源政策看電價


2019-03-06 01:2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部4日提出「因應公投能源政策專案報告」,考量未來半導體投資案、台商因貿易戰回流、車輛電動化等新增用電需求,以及再生能源增加、燃氣替代燃煤、核四資產減損等因素,同時以積極節能抑制需求,預估民國107至114年(2018至2025年)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為1.86%,平均電價推估為每度3.39元,較民國106年(2017年)每度增加0.84元,漲幅高達33%
消息傳出,工商團體表示「電價漲定了」的憂心成真,成本壓力將傷害經濟,因為上個月經濟部長與工商團體座談時,推估民國114年(2025年)電價僅較目前上漲兩成,比工商界推估的上漲四成差得太遠,當時即遭到業界質疑是刻意低估。而且,經濟部並未交代公式,計算基礎不得而知,未來變數還很多;經濟部擠牙膏式的估算方式,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電價估算數字就變來變去,如何教國人信服?難怪連綠委也認為,經濟部沒有逐年預估總發電量和燃煤、氣的購買數量,質疑民國114年(2025年)能源架構的可行性。
事實上,經濟部最新的估算還是明顯偏低。民國114年(2025年)的燃氣增至五成,再生能源比率增至二成,燃氣的價格為煤價格的二倍以上,核能至少比燃煤便宜一半,台灣的離岸風電又是全世界最貴是國際行情的兩倍多),增氣、減煤、加綠和廢核的結果,等同於用最貴的能源取代最便宜的能源發電,電價怎麼可能只上漲三成而已。難怪能源專家梁啟源教授估計,能源轉型政策將使民國114年(2025年)電價至少上漲到每度3.63元,相較民國106年(2017年)上漲43%;若再加上輔助成本,也就是加強電網(或併聯系統操作服務),每度電價至少應上漲1.3元,漲幅高達五成。更何況,經濟部假設未來燃料價格不變,更是一大謬誤
再檢討電價長期大漲的原因,蔡政府絕對要負最大責任,亦即若非能源政策錯誤,漲價其實是可以避免的。以核養綠公投幫蔡政府解套,但蔡政府偏要和民意作對,致使核四資產減損的2,800億元,分九年攤提結果,每年電價因而上漲0.11元。經濟部更趁著春節前民眾疏於注意之際,推翻去年11月底公布的離岸風電政策,恢復原來要取消的前高後低階梯制,本來的3,600滿發小時上限,調高至4,200和4,500小時,原訂躉購費率每度5.1元,反而調高8%至5.52元,量增價又漲,完全違背經濟原理,外商開發業者喜出望外,卻是建築在全民多負擔1.2兆元的痛苦上面
再說,全民承受電費大漲之外,仍不能免於缺電的恐懼蔡政府保證民國114年(2025年)不會缺電,是建立在積極節電和所有電源開發計畫如期完成這兩大前提。但經濟部基於政治考量,自己都建議4月份不調漲電價,10月愈接近選舉更不敢調,請問如何促進民眾積極節能?需求有增無減,電力供給又如何不虞匱乏?
至於電源開發,連廢棄的核電廠1%也要拿來充民國114年(2025年)的場面,燃油、抽蓄水力等尖載或緊急調度之用的電力也派上用場,興達和台中燃煤發電廠不敢除役還要備用,經濟部長告訴企業界說核電停掉不會缺電又說如果中火或興達關掉一部機組就會缺電,就知道蔡政府的不缺電保證是多麼地空虛,對電源開發的規劃是多麼地心虛。至於綠電遭遇農、漁業的衝突並未獲得解決,也不是工商界放心的穩定電源。
電源重押一半在天然氣發電,但天然氣接收站的通過遭遇環團抗議,有的還在排隊等環評,稍有差池即無轉圜空間,有誰能對蔡政府的電源開發方案充滿信心?更何況,在民國114年(2025年)之前,為填補廢核的缺口,至少還有五年要依賴燃煤以肺發電,排放空汙和溫室氣體,對國民健康和生態環境的損害等外部成本都還沒算進去電價大漲,對經濟發展和物價的全面衝擊更是可怕
由此可見,蔡政府的能源政策真是一敗塗地,讓全民承擔汙染增加的過程,又要承受電價大漲、物價飛騰、經濟衰退的結果和隨時缺電的風險,且再拭目以待選民是否在明年的選舉中反映心聲。







聯合報黑白集/北市不能路跑?


2019-03-06 00:2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柯文哲(中)最近宣傳「台北大縱走」時,語出驚人地表示「北市不能路跑」,引起各界熱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柯語錄又有驚世新句:「北市不能路跑!」這是最近宣傳「台北大縱走」時宣示的。
其實,台北居民數十年來都在盆地周遭的象山、貓空、陽明山趴趴走,大縱走還需要宣傳嗎?柯市長剛連任現在卻眼睛盯著總統大位,談「北市不能路跑」,恐無助拉票。何況新北馬上搶生意,說「來新北跑」。再說,唱衰路跑,市民未必就會改縱走。會那樣想的,大概需要一五○以上的智商。
柯文哲把台北不能路跑的理由講得很專業,說會吸入太多PM2.5,增加罹患肺癌的機會。不愧是台大名醫!但這種說法其實不太有說服力。多數人的希望是,市長應改善首都的空氣品質,不管增加綠地植被,或取締工廠、工地、車輛排廢等,讓市民能有個抬頭挺胸路跑的環境,別讓空氣難以回頭地壞下去。簡單說,柯文哲要發揮他市長的職能,不能老用醫生角色來忽悠市民,卻逃避自己的責任
北市豈止不能路跑,民眾在紅磚人行道上還要讓路給穿梭的摩托車及自行車,就更別提行人在斑馬線上被撞了。前者如英國金融時報前駐台記者被撞斷腿,後者如陸以正大使及台大美籍教授,這難道不是台北之恥
柯市長與歐美商會餐敘時曾被問到此事,他只好搔頭默認,說要請副市長研究如何改善至於改善了什麼,就沒人知道。但「北市不能路跑」的警句,至少是他對市民的肺腑之言。
柯P、柯市長、「柯總統」,少說廢話,多做實事吧!






聯合報社論/當民進黨利嘴政治碰上土包子逆襲


2019-03-06 00:1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土包子」話題正熱,藍委徐志榮送上家鄉包子給行政院長蘇貞昌(左),蘇笑著收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暗酸高雄市長韓國瑜是「喝醉的土包子」,一時酸言酸語不僅讓包子頓時大紅,更讓韓國瑜自嘲為「土包子頭」。台灣從南到北的選舉場到星馬機場,都看得到包子嘲諷抗議的蹤影,彷彿如「八月十五殺韃子」的月餅傳說一般,處處聽得到對執政者不滿的聲音
黃重諺絕沒有想到,自己一時戲言會掀起這麼大的風潮,和促轉會的「東廠事件」一樣點燃人民心底的怒火,甚至成為藍軍打立委補選之戰的武器。國民黨新北候選人鄭世維用包子軍團打選戰,逼得民進黨主席卓榮泰直批土包子議題不入流,卻滅不了這場「包子怒火」。有人預言,包子或許會成為這次總統大選的代表物,如同當年蔡英文的「三隻小豬」一般。
土包子會紅,關鍵不在包子,而在那個「」字,流露了多少輕蔑與不屑。民進黨在九合一大選後,蘇貞昌組閣,一直以「接地氣」為目標;既然要「接地氣」,就是要重視「土」氣。但是民進黨政府說一套、做另一套,執政後的政治新貴何其驕傲,根本不把基層民眾放在眼裡。打心底瞧不起「土包子」,還用狂言酸語攻擊,激化社會對立。這種高高在上的權貴驕態,原本是民進黨口誅筆伐的「天龍國觀點」,如今卻在民進黨政府裡重複上演。即可知,民進黨悖離創黨初衷已有多遠,距離民心地氣又有多遠。
正如已退黨的民進黨前立委沈富雄所言,民進黨在民主化過程中能突圍而出的,都是比較激進的、言語犀利乃至性格尖銳的人。這種「得理不饒人,不得理也不輸人」的性格,自美麗島律師團起,即一直深埋在民進黨的骨子裡。陳水扁的尖酸自不在話下,李登輝當年最怕的就是蘇貞昌那張嘴,而蘇貞昌曾形容為「奸巧」的謝長廷,則仍在綠朝中翻雲覆雨。如此扭曲的「利嘴政治」左右了台灣政壇數十年,蒙蔽了許多世道人心,也讓台灣政治越走越狹隘,官員品格越來越低下,甚至「睜眼說瞎話」。失格無格的亂象,已讓民眾越來越難忍受,這波「土包子的逆襲」,正是對民進黨這種性格的大反撲。
民進黨的利嘴政治性格,表現在現實政治上,有幾個明顯表徵。第一、堅不認輸。民進黨選舉大敗,一再聲稱要檢討,結果是組成「復仇者聯盟」,讓敗選者高升中央,用權力來威嚇勝選者、刁難民意。陳英鈐在中選會亂搞而下台,民進黨卻無視中選會的公正與獨立,提名黨同志李進勇接任。這正是民進黨死纏爛打的作風,形同訟棍行為
第二、死不認錯。韓國瑜之所以高雄聲勢鵲起,新系段宜康對他的批鬥居功厥偉;而今林濁水更接力損韓,把「瞧不起」掛在嘴邊,比「土包子」更不如。再如,駐大阪辦事處長輕生,外交部和謝長廷一味諉過假新聞,甚少表現哀傷與自省。包括蔡政府在選後作為,辣台妹「撿到槍」的演出,完全沒有同理心。
第三、絕不改過。經過能源及同婚公投,蔡政府仍堅持不理民意,拒絕「以核養綠」,繼續讓空汙肆虐,同婚法令則採用一個面貌全非的名稱。包括兩岸政策,執拗的蔡政府還用激烈言詞不惜將台灣帶向戰爭,絲毫不以民主和民生為念。
民進黨已經二度執政,卻仍在使用在野的粗蠻招數對付民眾和政治對手,有如流氓治國。民進黨給韓國瑜穿小鞋,讓地方首長戴緊箍咒,種種反民意的作為只會使民怨火上添油,更讓「韓流」聲勢高居不下。平心而論,韓國瑜方上任,還拿不出什麼驚人政績;但他重民意拚民生的熱忱,卻是民進黨遠遠望塵莫及。過去民進黨批評馬政府,「裝睡的人叫不醒」;現在,蔡政府正是那個「裝睡的人」。民進黨不懂「土包子的心」,那就讓「討厭民進黨」變成更大黨吧

【重磅快評】非核家園=荷包縮水+犧牲健康

◆  【重磅快評】太錯亂!鄭寶清作球給林佳龍打盧秀燕
◆  【重磅快評】非核家園=荷包縮水+犧牲健康

◆  【即時短評】國民黨太陽向禿子借光 不如自己發光
◆  【重磅快評】朱立倫會韓國瑜 路過台南可曾想到賴神?
◆  【即時短評】朱立倫會韓國瑜 不失分就是加分
◆  【重磅快評】王金平說「只做一任」的政治解碼
◆  【重磅快評】鬆綁山林前 山友須先為自己安全負責任
◆  【重磅快評】林黛玉吃酸梅補身體 韓國瑜力戰神隱少女
◆  【重磅快評】藍軍留徵召多條活路 選到底唯剩死路
◆  【重磅快評】邱吉爾打張伯倫 剖析小英兩岸論述新策略
◆  【即時短評】三波國旅方案變變變 觀光局閉門政策找罵挨








【重磅快評】非核家園=荷包縮水+犧牲健康


2019-03-06 07:46 聯合報  主筆室
儘管去年選舉通過以核養綠和反空汙公投,但經濟部仍宣布核電不延役不重啟、火力發電年減百分之一僅實施兩年。圖為台中火力發電廠/台電提供資料照

為了力保蔡政府非核家園的神主牌,全民要付出多少「代價」,經濟部長沈榮津終於給了答案。簡單來說,這個代價是民眾得因為暴漲超過三成的電費造成荷包縮水,還要因為占比近八成的火力發電犧牲身體健康,讓全民花錢還找罪受。
經濟部在春節前突襲式的公布兩項攸關能源發展的重大決策,先在今年度的離岸風電躉購費率對開發商大讓步,接著又違背去年通過的「以核養綠」等公投案的精神,宣布民國114年(2025年)自然廢核,對於廢核後的能源配比卻是語焉不詳,直到日前才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公布
經濟部長沈榮津在經委會提出「因應公投結果能源政策評估檢討專案報告」,推估民國114年(2025年)電價將上漲至每度3.39元,和民國106年(2017年)的每度2.55元相比,大漲33%。全民和企業界都得承擔電價上漲的後果,而當物價因電價上漲而波動,民眾還要被扒一層皮。
去年4月電價調漲,外界質疑總統蔡英文選前「10年內電價不會大幅調漲」承諾跳票,當時的行政院長賴清德在立法院信誓旦旦的說,民進黨當初的主張是「不會因為非核家園而調漲電費」。言猶在耳,經濟部推估民國114年(2025年)電價將漲三成,狠狠的賞了賴神一個耳光。
民眾荷包縮水就算了,未來卻還得拿健康換供電穩定。根據經濟部最新公布的民國114年(2025年)能源配比,燃氣占50%、燃煤27%、再生能源20%,核電、燃油、抽蓄水力各占1%,也就是說,當供電「火力全開」時,火電的占比高達78%,此舉不但和全世界減碳的潮流相違背,也是把全民的健康當賭注。
聯合國最新發布的一分報告指出,空氣汙染每年在全球造成700萬人早死,空汙已不只是環境與健康問題,更應被視為「人權問題」;至於空汙汙染源包括燃煤電廠、交通廢氣和烹飪油煙等。報告起草人包伊德說,部分富裕國家應該在民國119年(2030年)之前停止燃煤發電,加拿大和英國都已同意。
務實來看,台灣短期內不可能成為非煤家園,但蔡政府只要非核、不要減碳的政策思維卻是再明顯不過。台電去年的發電配比中,燃煤、燃氣和燃油的占比合計80.2%,結果為了非核,「努力」到民國114年(2025年),火電的占比還有78%。
諷刺的是,民進黨政府經常自詡是「人權立國」,當聯合國報告提醒「讓呼吸成為人權的一部分」時,蔡政府卻提出這樣的能源規畫,視人民健康於無物,也讓台灣人權蒙塵。







【重磅快評】太錯亂!鄭寶清作球給林佳龍打盧秀燕


2019-03-06 18:59 聯合報  主筆室
立委鄭寶清(左)指盧秀燕當台中市長後柳川有大改變,林佳龍看過照片後說很可惜。圖/本報資料照片、鄭寶清辦公室提供

選舉越近就越錯亂?立委補選十天後投票,民國109年(2020)大選戰鼓頻傳,綠營民代及官員選舉症侯群紛紛發作,堂堂國會議員突然關心台中的河川骯臭,部長也隨之附和「可惜」,桃園的綠黨議員忽而關切高雄市長韓國瑜在北農總經理任內一年喝酒300天,令人頓生時空錯置的納悶。
民進黨立委鄭寶清今在立院指出,交通部長林佳龍在台中市長任內把柳川整治得很乾淨,但盧秀燕當市長後柳川卻有了大改變,短短三個月就毀掉林佳龍四年努力,美麗城市變這樣骯亂,觀光局應該督導,讓柳川變成原本美貌;妙的是,林佳龍看了圖片說也附和說「真的很可惜」,柳川很有名,多國觀光客慕名而來,未來變成負面宣傳。
鄭寶清、林佳龍兩人一唱一和如演雙簧,這是前一天台中議員的質詢內容,翌日被鄭寶清拿來問林佳龍,台中市水利局長范世億隨即透過媒體回應,指鄭的照片是3月3日下午拍的,當天台中降下大雨,雨後留下樹枝、淤泥及垃圾是正常現象,柳川有保全巡邏,每兩小時會上傳照片回報,市府隔天在水退後即盡速清理。
內行人一眼就看出鄭、林二人顯然沒有做功課,林佳龍在台中市長任內爭取前瞻基礎建設「水環境改善計畫」經費12.5億元整治柳川,這可不是交通部的主政業務,鄭寶清降格市議員提問也就算了,刻意找林佳龍來回應,不免讓人感覺是刻意作球讓林佳龍打盧秀燕,因為彰化國民黨立委候選人柯呈枋到台中市府擔任參事,民進黨怎可放過這個題材,只是,河川治理不問經濟部、水利署,光問林佳龍,不覺得怪怪的嗎?
再者,林佳龍如果真是念念不忘台中,日前經濟部長沈榮津拜訪盧秀燕,拒絕讓老舊的中火四號機除役,後來又爆出北部協和電廠降載比中火多,台電的理由竟是協和電廠燃油發電比較貴,所以要盡量用比較便宜的煤發電,盧秀燕抗議經濟部 「為了省錢就置中部空汙不管」,林佳龍對此不置一詞? 難道台中人的肺就不可惜了?                
另一案例則是桃園市的綠黨議員王浩宇了,他目前加入民進黨議會黨團運作,算是民進黨盟友,桃園市長鄭文燦赴美訪問,他倒關心起高雄市長韓國瑜,在政論節目指韓在北農時天天中午就喝醉,然後龜息到三、四點才辦公。曾任北農董事的台北市議員游淑慧直斥「無中生有」,王的辦公室更被韓粉打爆,他不得不出面喊話要韓粉冷靜,這也要怪王浩宇這個界也撈得太過,只為加入「圍毆韓國瑜」就沒來由演這一齣,何苦來哉

去梯言/柯韓對決?僅此一次機會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7550/web/

◆  沒說的2025真相… 北部大缺電危機
◆  避談的2025數字… 電價何止漲三成
◆  去梯言/柯韓對決?僅此一次機會
◆  斑馬線奪命…開車不守禮儀 也是凶手
◆  秦良丰,傘兵以你為傲
◆  李進勇應主動拒掌中選會
◆  爭大位…先看懂政治生命周期
◆  換柱議題背後…藍天王缺乏互信
◆  漫畫/框裡框外,兩個禿頭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去梯言/柯韓對決?僅此一次機會


2019-03-05 23:49 聯合報  公孫策
新北市前市長朱立倫(左)五日下午專程到高雄拜會高雄市長韓國瑜(右),兩人會談後受訪,媒體關注2020總統選戰議題。 記者劉學聖/攝影

媒體成天纏著柯文哲韓國瑜,問同一個問題:要不要選總統?儘管他倆始終閃躲(不說要選或不選),記者群其實有著共識—這一場大選如果沒有柯韓,那還有什麼意思?最好他兩人都參選,柯韓對決那才叫精彩。
金庸在《神雕俠侶》的最後,安排一場無足輕重的鬧劇「第三次華山論劍」,都是些既沒有名號,又沒有實力的三腳貓說要角逐「天下第一」。當然那是前兩次華山論劍的頂尖高手都不在了的結果,但是讀者幾乎都不記得有「第三次華山論劍」的存在,是因為那些「咖小」其實不值一哂。然而,逆向思考一下:如果第三次華山論劍還是東南西北中五位高人,雖然他們仍然威名赫赫,但是讀者還有興趣嗎?難道不該是郭靖、楊過這些新的高手出頭嗎?
這正是民國109年(二○二○年)總統大選寫照,如果還是藍綠對決老戲碼,民進黨蔡英文是第三次參加,國民黨幾位也是「叱吒武林數十年」的老面孔。此所以金庸安排洪七公跟歐陽鋒戲劇性雙亡,目的就在不能讓讀者感覺老套。
本文無意貶損目前積極參選的所有政壇耆宿,純粹是分析為什麼媒體如此熱切希望促成柯韓對決。然而,柯韓兩人畢竟才剛冒出頭,如果由金庸來安排情節,總得經過一番試煉,甚至吃盡苦頭、死去活來才得出頭。那就不用說現實政治了,現實政治當中,哪有「惜才愛才的前輩高人」會提拔新人、傳授武功?所以,柯韓兩人都不可能輕鬆出線。
再來,問一個問題:武俠小說裡哪一種武功最厲害?
答案是,用毒。金庸塑造的英雄、高手幾乎都中過毒,事實上,武功不如人卻能致勝的最常見手法就是下毒,而應用在政治戰場上就是「抹黑」。
重點來了,對於柯韓兩人參選總統的一個說法是,他們可以等下一次總統大選。個人對此的看法則是,柯文哲跟韓國瑜現在都能不受抹黑,因為選民喜歡他們,所以似乎可以「百毒不侵」。然而,這種「毒不死」的情形,不可能永久維持,甚至維持不了幾年,馬英九就是前車之鑑;而「萬毒齊下」的前車之鑑則是吳敦義。
結論:如果柯韓這次不參選,未來幾年肯定被其他想選民國113年(二○二四年)總統的「武林低手」下毒,基本上活不到那時候。
所以說,想看柯韓對決?僅此一次機會。






李進勇應主動拒掌中選會


2019-03-06 00:14 聯合報  林三欽/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台北市)
中選會主委被提名人李進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為確保中選會主委(委員)能超然執行職務,應比照通傳會組織法第七條規定,出任職務前三年應未曾擔任或參與政治色彩濃厚的職務、活動,特別是參與公職選舉。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組織法第七條規定:「本會委員於擔任職務前三年,須未曾出任政黨專任職務、參與公職人員選舉或未曾出任政府機關或公營事業之有給職職務或顧問,亦須未曾出任由政府機關或公營事業所派任之有給職職務或顧問。但…,不在此限。」
這條規定之目的,在於確保獨立機關通傳會委員人選的政治中立性,以及其執行職務的超然性。同為獨立機關,中選會主委(委員)的政治中立性與超然性要求理應更高,因為其直接涉及敏感的選務。但由於中選會組織法未有類似於通傳會組織法第七條之規定,因而存在模糊空間
日前民進黨政府提名民進黨籍甫競選連任失利的雲林縣前縣長李進勇出任中選會主委一職,本人期期以為不可。一個剛代表執政黨競選連任失利的前縣長,吾人如何能夠確信其未來在主持選務規劃時,能夠不偏袒執政黨?就算李前縣長在被提名後註銷黨籍,也無法改變這一切。
法律不可能天衣無縫,在法有未明之處,政府應以身作則取法乎上,以高標準來自持。如果政府帶頭取巧、硬拗,以台灣選民之精明,那下場絕對是得不償失。
本人在此呼籲法律界尊敬的前輩李進勇前縣長,為我國法律體制的維護作出表率,主動辭去中選會主委被提名人身分。您可以在三年內投身念茲在茲的公益活動;過了三年,您即可名正言順的出任中選會主委一職,屆時再也無人會質疑您的適格性







秦良丰,傘兵以你為傲


2019-03-06 00:21 聯合報  鄧鴻源/大學教授(新北市)
返回高雄的秦良丰雖仍得接受密集復健訓練,但他表示「回到熟悉的地方,滿高興的!」 記者蔡容喬/攝影

陸軍航特部上兵秦良丰演習跳傘時墜地重傷,經九個月醫治,已可回高雄復健,實在可喜可賀。
之前軍中同袍寫下:「加油!兄弟趕快起來」、「加油!相信你可以的」、「特戰弟兄以你為榮」等加油及祝福的字條送到醫院,為秦良丰加油打氣,字字句句令人感動。如今果然出院,實在可喜可賀。
能成為合格的傘兵不簡單,首先必須克服懼高症,不斷反覆練習落地五大要領、其他基本動作與體能訓練等。第一次跳傘時所要克服的心理恐懼,一般人難以體會。雖然在一般狀況下都很安全,但總有萬分之一的意外。當傘打開後,隨風吹拂冉冉而下,看到腳底下一片廣袤綠色大地、頭上一望無際的藍天與白雲,有時可能還有飛鳥比肩翱翔,令人有與天地融為一體的感覺,常令人感動莫名,熱淚盈眶,這是只有傘兵才能獲得的最大獎賞。
二次大戰時,納粹德國與英美兩國將傘兵的奇襲戰發揮到極致納粹德國曾以傘兵空降橫掃歐洲,為閃電戰的先鋒部隊。以英美為首的盟軍,也在民國33年(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大君主」行動中,以數千架滑翔機與運輸機,將數萬名傘兵空降到法國內地,占據各軍事要點,有效阻止德軍預備部隊對諾曼第海灘的增援,讓盟軍成功建立灘頭堡,展開對德國的全面進攻,舉世同欽。
這些在諾曼第空降的英勇傘兵,傷亡不少,是盟軍最後贏得歐戰勝利的關鍵,他們英名將永垂不朽希望我國傘兵也能為保衛國家與人民福祉而奮戰到底。最後讓我們一起為傘兵秦良丰祈禱,祝他早日痊癒;他以傘兵為榮,傘兵也以他為傲,也盼年輕人以他為榜樣,加入各軍種報國,尤其是傘兵。






沒說的2025真相… 北部大缺電危機


2019-03-05 23:53 聯合報  葉宗洸/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新竹市)
經濟部發布最新能源政策檢討,能源配比照舊,核電不使用,核電廠不可能延役或重啟,2025年電價將漲三成。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以核養綠團隊四日前往中選會,遞送「核能減煤」與「核四重啟」公投提案書,其中「核四重啟」提案書早在去年便收集完畢,「核能減煤」提案書則是在半個月時間內迅速超越規定門檻,顯示民眾對於政府能源政策的不信任,希望再度透過公投解決未來的缺電危機與空汙問題。
同一天經濟部長沈榮津赴立院備詢,表示民國114年(二○二五年)前供電無虞,但電價預計將上漲三成。沈部長滿滿的不缺電自信,反而讓工商企業更加「心驚膽顫」。究其原因,就是政府保證的不缺電必須依賴未來用電量不會大幅上升、中電與南電持續北送、大潭電廠新機組順利商轉、再生能源足以擔負中、尖載供電等條件的實現,而實現這些條件的具體作為目前完全看不到,令人不得不懷疑「保證不缺電」根本是任期僅剩一年多的沈部長暗夜吹口哨壯膽用的空頭支票
幾項指標事件值得注意。首先,台電公司民國107年(二○一八年)最新的總發購電量統計出爐,全年達二,三三三億度,較之前年的二,三一一億度,增加近一%,同時也是發購電量連續第三年成長,這三年期間的年平均成長率是二點一二%,明顯高於經濟部針對未來用電成長的一點八六%預估值。
其次,依據反空汙公投案的訴求,未來火力電廠的發電量必須每年減少一%。堅持廢核的政府手中籌碼相當有限,因此聲稱火電減量只能做二年,而中電與南電都有可能在地方政府堅持及在地環團壓力下,不再北送。
第三,中研院日前關於「柴山多杯孔珊瑚」群體早已存在的調查報告,對延宕兩年的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工程產生了雪上加霜的衝擊,讓原本預計於民國111年與113年(二○二二年與二四年)分別上線的大潭電廠八號機與九號機,幾乎已可確定無法如期提供北部用電。
最後,太陽光電與離岸風電目前開發進度均嚴重落後,總供電量將遠遠不如預期,加上儲能技術發展也未有突破,民國114年(二○二五年)絕無可能擔負中、尖載供電。
眼下最令人擔憂的問題是北部的缺電危機。北部地區近年尖峰負載占全台用電的卅九%,自身供電能力卻只有卅四%,現實的狀況就是尖峰用電時北部缺電五%。不必等到民國114年(二○二五年),未來一旦中、南部的電力奧援喪失,且民國110年(二○二一年)三月核二廠一號機開始停止運轉,最先遭殃的就是用電量最高的北部地區,這是經濟部沒有說出口的真相。
民眾無法相信官員企圖粉飾太平的發言,大家期待的是政府展現具體的作為,而解決北部缺電問題最直接而快速的方法,就是讓位於北部的核一、二廠延役廿年,這四部核電機組的總裝置容量高達三二四萬瓩,不但民國110年(二○二一年)的缺電危機立解,更能確保未來電價不必上漲,經濟部也就不須吹哨壯膽了!






避談的2025數字… 電價何止漲三成


2019-03-05 23:52 聯合報  陳立誠/台灣能源部落格版主(台北市)
經濟部長沈榮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表示,推估二○二五年的電價將來到每度三點三九元,調漲百分之卅三。 記者許正宏/攝影

昨天許多報紙都以頭版報導,電價將由目前每度二點五五元,到民國114年(二○二五年)上漲三成至每度三點三九元。
政府以往只說每度電漲幾毛錢,大家以為是小錢。這次至少說出漲幅三成。但政府還是不敢說電價總共漲多少錢、每家分攤多少錢這兩個人民最有感的數字。依經濟部公布資料,民國114年(二○二五年)全國用電三,一三二億度。每度如漲零點八四元,電費將漲二千六百億元,以全國八六○萬家庭分攤,每家攤三萬元。二千六百億及三萬元這兩個數字,沈部長為什麼不敢明言?想繼續瞞騙?
當然家庭用電只占全國用電二成,六年後每家電費上漲「只有」六千元,另外八成上漲將由工商業負擔。但問題是,便利商店、百貨公司,餐廳,電影院等服務業及各種工廠在電價增加近二千億後,不會反映在物價?最終二千六百億的電價上漲,還是得由全民分攤
所謂電價上漲三成還是有許多疑點:去年國際氣價大跌,煤電與氣電每度成本相差不到一元,經濟部上次估計電價即以一年資料為基礎估計電價上漲幅度,但電廠壽命長達三、四十年,誰能擔保國際油氣價永遠維持低檔?為了大量擴建再生能源所增加的電網投資計算了沒單單所謂智慧電錶成本就是一千億元。大幅降低煤電占比,許多煤電機組無法全力發電,建廠成本折舊將由較少煤電度數分攤,煤電單價也要上升。所謂電力配比只計台電電網系統,還是包括不連電網工廠自用的汽電共生用電,也改來改去。
政府強調「不會缺電」,這有如市面缺米,政府說這不是問題,牛排沒有缺貨,「不缺食物」,像人話嗎?
許多人也誤以為恢復核電就解決電價上漲問題,也是極大誤解。即使核電全面恢復,如果離岸風電仍全力衝刺,民國114年(二○二五年)提供二百億度每度七點一元(前高後低制)的天價,全民還是得進貢一千四百億元電費(每家一萬六)給國外開發商,與核電是否恢復無涉
看來明年改朝換代的機率很大,但即使新政府上台,重新檢討並改正廢核、增氣、降煤等導致電價巨幅上漲的政策,若風電在今年與國外開發商已簽約,即使換政府,全民也等著被外商剝皮吧當務之急是將尚未簽約的離岸風電廢標
蔡政府被趕下台,沒有比錯誤能源政策更強的理由了。這次大選時的能源大辯論,蔡政府將毫無招架之力。






換柱議題背後…藍天王缺乏互信


2019-03-06 00:03 聯合報  楊永年/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台北市)
國民黨內的四個太陽。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日昨國民黨總統初選辦法確定民調與黨員投票比為七比三之後,黨主席吳敦義再提出「不排除萬分之一可能」,因此希望保留二階段徵召的選戰策略。但這樣的看法,卻讓多位黨內天王質疑與擔心,可能重演「換柱」問題。這樣的質疑固然不無道理,但未來仍充滿許多不確定性。
這不確定性可以從以下兩點得到印證,第一,民意如流水,任何候選人都可能因為某個事件或議題,導致民調遽升或遽降。第二,換柱和目前總統選舉的時空環境大不相同;換柱當時許多潛在的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是懼戰,但目前是很多人爭取出戰;所以兩者情境大不相同。或可以說,未來因相同因素導致換柱的問題,不會發生。
但會否因為其他因素導致換柱重演?這問題可能無人能夠回答,或答案不會只有一個。重點在於,面對選戰的諸多不確定性,原本就應有一套彈性的選戰策略,才能勝選。或者,目前沒人能預估用什麼的方法(策略),一定能達勝選的目的。在此情形下談「二階段徵召」,同樣可能存在不確定性。這不確定性因素包括,在什麼情形下,才符合啟動二階段徵召的條件?以及由誰來認定(或決定)二階段徵召的人選?這兩個不確定因素,可能就是國民黨天王存在的隱憂。但如果將這兩個問題或隱憂講清楚說明白,或擬妥選戰的策略配套,二階段徵召並非不可行。
換言之,如果國民黨能在事前把所有的狀況(危機或問題)講清楚說明白,換柱的問題不會發生;或若一旦發生,也可有一套規則可尋,就可以降低未來的爭議或不確定性。四年前換柱,的確造成國民黨嚴重傷害,一直到現在都讓許多潛在的總統候選人存在不信任感,甚至進一步影響外界觀感。所以二階段徵召的使用,必須非常謹慎。
為避免換柱重演,國民黨應完整將換柱始末作完整的調查報告。從調查報告中,找出影響換柱的關鍵因素,再把這些關鍵因素轉化為規則的一部分。只是,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一旦啟動徵召,就可能被解讀為換柱重演。
因此討論換柱的背後,其實是國民黨天王內部互信不足產生的問題。再者,換柱與否是方法上的爭議,倒不如還是回到討論「如何勝選」來得實際些;從如何提升勝選機率,回過頭來檢視或修正規則與選戰策略,來得務實些。其實,在缺乏互信基礎的氛圍中,聚焦換柱議題討論,可能提高換柱重演的機率。反之,若能以勝選為議題,同時外加理性討論避免換柱,以及如何強化互信;或一旦要啟動徵召,如何仍能在理性與互信基礎下進行決策,國民黨勝選才可能有望。







爭大位…先看懂政治生命周期


2019-03-06 00:09 聯合報  胡志宏/博士生(新北市)
政治人物和企業一樣,要懂得轉換及改變。圖為新北市前市長朱立倫(右二)陪立委補選候選人鄭世維(右一)拜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一個成功的政治人物,媒體把你捧上天,不管你說什麼做什麼,都被當做成功的因子;但一段時間後,環境變了,民意變了,政治生涯面臨重大挑戰,但你依然用過去成功經驗及訴求,想要逆轉勝,結果是,你愈努力愈糟糕。過去把你捧上天的媒體,開始批判你,剛愎自用,不知變通,此時的你一定非常生氣,我沒變啊!
到底是媒體變了,還是政治明星變了?其實大家都沒變,是你的政治生命周期變了如果我們用企業生命周期比喻,政治人物生涯也可分為導入、成長、成熟、衰退四個階段
對大多數人來說,導入期最辛苦,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在這個階段努力非常重要,運氣也很重要,若可當民代助理或參與各種重大活動的機緣,你有可能取得進入政治的門票。
進入成長期,努力依然是最重要的元素,但此時要有策略,找出自己的定位及方向,要跟對人,用你的策略思維,來增加一點好運氣,而不是等待。
走到成熟期,讓你獨當一面發光發熱,值得祝賀。這些政治人物通常不是選擇未來,而是被未來選擇,掌握到一次良好契機,配合社會大環境氛圍,讓你走到成熟期,你開始受到重視,開始有媒體跟隨及報導,甚至開始有粉絲。
但當環境再次變化,就可能進入衰退期;光環不再,不管你做什麼,往那裡走,以及你的作為,不再有人關心;你需要改變,要重新回到第一階段來一次新的循環。
在第二次循環時,和第一次的差異在於,這一路走來,你有許多累積的包袱,既定的政治立場及派系,既定的主張及人情,以及既得的利益及資源,這是包袱也是資產,你捨不得丟,但也可能讓你跑不動。
政治人物和企業一樣,要懂得轉換及改變,找新策略,或培養新的人才,才有可能重生,創造新的生命周期。準備角逐總統大位的政治明星人物,不知如何看待自己的政治生命周期。





斑馬線奪命…開車不守禮儀 也是凶手


2019-03-06 00:24 聯合報  李月治/服務業(台北市)
路幅寬大,通行秒數太短,斑馬線欠缺庇護島,使得過馬路險象環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感謝聯合報的報導,指出行人斑馬線三大要命設計,期盼相關單位盡快改善,以確保行人的安全。近日,接連數起命喪斑馬線的車禍事故,讓人扼腕,也引起社會大眾注意。「馬路如虎口,行人當心走」,設計不良的斑馬線,加上有些駕駛不遵守交通規則與行車禮儀,每當過馬路時總是戰戰兢兢,川流不息的人車,呼嘯而過的機車,讓馬路如戰場。
有些右轉車輛來勢洶洶,絲毫不願禮讓行人,行動遲緩的老人家根本難以防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釀成車禍悲劇。我曾在路口,目睹驚心動魄的車禍現場,右轉大卡車擦撞了行人,現場一片血肉模糊,所幸無生命危險。
有位銀髮長輩說,過馬路最讓人緊張的,除了秒數不足,最痛恨轉彎車輛毫無預警疾駛過來,讓人飽受驚嚇,每次過馬路都膽戰心驚,在心裡猛念佛號,希望菩薩保佑出入平安。而台灣的摩托車密度之高,轉彎時聲勢浩大,走在路上也常被呼嘯而過的機車嚇到。
馬路如虎口,生死一瞬間,政府應盡快改善斑馬線設計,讓過路人行得安全放心,更盼汽機車加強行車禮儀,禮讓行人

udn / 要聞 / 斑馬線設計缺失 獨/「斑馬線殺人」居高不下 關鍵3大要命設計







獨/「斑馬線殺人」居高不下 關鍵3大要命設計


2019-03-04 00:06 聯合報  記者侯俐安╱即時報導
近日發生多起行人穿越斑馬線遭撞喪命事件,引起外界關注是否現行的斑馬線設計不當,導致原本保護行人的斑馬線卻成了行人的潛在殺手。記者侯永全/攝影

上月19日,文化大學女學生過馬路時,遭右轉公車輾過喪命,隔沒幾天,一名7旬老翁也在中山北路遭車輾斃;幾乎同時間,台中市邱姓少女也遭右轉車撞擊。相同的是,他們都是死在斑馬線上。
最近一個月,接連發生多起「斑馬線殺人事件」,引起中央與地方注意。交通部公路總局明年將強制大客車配備行車視野輔助系統,交通警察大隊也將加強宣導禮讓轉彎時。不過,本報追蹤發現,台灣斑馬線普遍設計不當,可能也是行人奪命關鍵。
中原大學景觀系教授趙家麟表示,斑馬線設計是為保護行人穿越馬路的安全,但在台灣,斑馬線卻往往成為害人的交通設施,讓人誤以為走在上面絕對安全、降低防衛心理,引發更多不幸。
兩年前,美國知名神經科學權威布里吉曼,走斑馬線穿越仁愛路遭公車撞死,隔年清大物理奇才林仲桓、台大醫師曾御慈遭酒駕男撞死,也都是走在斑馬線上。
趙家麟分析,台灣斑馬線設計有三大不當位置不當、缺乏防撞功能、照明不當,讓斑馬線成為行人的潛在殺手
趙家麟指出,絕大多數斑馬線延伸自道路邊界,緊鄰直行車道,當綠燈亮起,行人往前走、若車輛右轉,視景同時往前又往橫向移動,就可能看不見車頭穿梭的行人號誌設計;英國的作法是,將斑馬線配置離街角有一段距離,讓駕駛轉彎進入直到後才和斑馬線交會,有足夠時間和距離辨視過街行人,降低車輛與行人交織或碰撞機會。
其實早在去年7月,台北市長柯文哲主持交通會報時就曾表示,有里長提出斑馬線緊貼路口,會造成轉彎車不易發現行人,建議斑馬線遠離路口幾公尺;當時台北市交通局交工處則說明,斑馬線遠離路口,車輛駕駛視角較能確保行人安全,也會讓路口範圍變大,必須搭配調整交通號誌、車輛停止線。
其次,台灣的斑馬線對行人的防撞保護「接近於零」,行人一旦遇到酒駕、闖紅燈,毫無保護,包括清大物理奇才林仲桓、台大醫師曾御慈在過馬路時被酒駕男子撞死都屬這類。趙家麟說,很多歐洲國家市區斑馬線會在道路中心,會形成庇護島,讓行人在中途安全暫停。
此外,近5年有758位年長者死於輪下,時間都集中在光線不佳的清晨或黃昏。年長者晨運和傍晚最易出門行動,卻也是最危險的時刻。
他認為,政府大力推動前瞻計畫時,應擴大改造人本道路,盡速改造斑馬線設施,「絕大多數的斑馬線設計不當,恐怕才是威脅行人安全的關鍵因素」。

黃介正/強軍維和 不戰為勝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黃介正/強軍維和 不戰為勝
◆  劉維公/文化4.0政策時代
◆  李清志/看不見的魅力

◆  范疇/「四個算總帳」的日子何時到來?
◆  葉銀華/該如何治理泛公股企業?
◆  陳亮恭/扶老比與經濟動能的連結








黃介正/強軍維和 不戰為勝


2019-03-05 23:55 聯合報  黃介正(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為政者應慎思「兵凶戰危」之警示。 圖/取自國防部IG


關於戰爭,《孫子兵法》指為「國之大事」,不可不察西漢晁錯《言兵事疏》以及南北朝《顏氏家訓》均有「兵凶戰危」之警示。近來兩岸正式管道封閉、敵意升高,復由於美中爭霸對立深化,雙方言戰者眾,台海風雲再起,怎不令人戒慎警惕。
中國大陸在軍力迅速擴張後,或因民族自信之鼓動,或因對兩岸僵局之不耐,或因解放軍強調能戰敢戰,近年對岸以「武統」解決政治分歧之聲浪確有飆升,尤以鷹派網民為甚。美國向以台海和平穩定為重大利益,既憂兩岸軍力失衡之擴大,卻見我朝野增加軍費意願之低與募兵之難,故而不時「叨唸提醒」台灣須有口號以外之強化國防作為。
我國朝野對立久矣,即使建軍備戰,少有冷靜論辯之意願,以致宣示防衛決心之言,招來仰賴外援、持帚禦敵之譏,誠然哭笑不得。
去年十月我應邀在「美台國防工業會議」,針對我國防戰略指導與未來改革方向,發表晚宴主題演講。關於國防戰略,我列舉「型」、「阻」、「打」、「勝」四個要項:意即國防之首要,在於型塑有利於區域及台海和平之環境,避免戰爭發生的動因。其次在建構聰慧、實用、可負擔的軍事嚇阻能量,以在情勢趨於緊張時,得以勸阻敵方動武。倘嚇阻失效,除奮力作戰,更應以維繫可持續作戰力為關鍵,不使敵方「一槌定音、首戰決勝」。
所有武力之使用均在於獲取政治目的。作戰用兵之目標,在於透過軍事行動攪亂、遲滯、打擊,迫促敵方改變,且無法達成其政治目的。戰爭從按鈕或扣扳機開始,卻總要在談判桌上結束。因此,勝利不在殲敵的軍事戰役,乃在迫敵放棄原有之政治目標,更在於獲得友盟協力,以贏得戰後的長期和平。
國防戰略「型」、「阻」、「打」、「勝」之全程,固需政、軍決策者之理念融合,然政治領導人所須擔負之責,遠高於軍事將領。換言之,「強軍維和、不戰為勝」不只應為國防戰略與建軍的指導原則,更應是文人領導的統治道德
美國川普總統愛用雷根「實力才有和平」之名言,引為增加國防預算,夯實美軍戰力之依據。我國雖無與對岸軍備競賽之資源,然打造非對稱且有實質戰力之國軍,確為形塑和平環境、阻消大陸動武決心之最大後盾。單純倚賴「大陸政策」,只求「廉價國防」實不足以保障和平。
強大可恃之國防,固以「能戰能贏」為基底,然「伐謀」而屈人動武之圖,遠比興師「先戰而後求勝」為佳。戰爭耗費巨大,現代高科技戰爭尤然,在全球經濟貿易較量正殷,兩岸軍事實力差距擴大,人民渴求安居樂業發大財之際,台海維持「不戰」,才是真正勝利之道。
我國即將進入總統、立委大選熱季,有志競逐大位,執掌國家安全大政方針,決定國防資源配置的朝野政治菁英,務請慎思「兵凶戰危」之古訓,「強軍維和、不戰為勝」之道理,不僅台灣,實為兩岸人民共有之福

名家觀點/善用回台資金 建設金融業

名家觀點/善用回台資金 建設金融業


2019-03-06 01:21 經濟日報  吳偉臺(作者是PwC亞太區稅務市場主管合夥人暨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金融產業服務營運長)

面對全球反避稅風潮,台商開始重新思考全球投資營運及資產布局,也提升將海外資金匯回的意願。為此,財政部以三支箭迎接台商資金回台,而其中第三支箭《海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被列為本會期優先法案。
從興利的角度來看,若這些原本在海外的資金能夠回流投資,勢必將成為台灣經濟轉型和發展資產管理業的一大助力,筆者認為應予以正面看待。然而資金的回流亦可能帶來炒房炒匯、洗錢、資金亂竄等痛點,因此相關的防弊配套措施將仰賴專法的訂立。
就筆者多年的國際經驗與觀察,建議此專法可借鏡新加坡和澳洲政府吸引海外資金投資國內的作法。投資人可選擇直接投資該國的企業實體,或投資經主管機關核准的私募基金和創投基金。此運作機制納入了「合格資產管理事業」,以「專戶」的概念管理運用海外進來的資金,帶動新加坡成為國際新創基地與資產管理中心,也為澳洲的經濟發展增添動能。
筆者認為透過「合格資產管理事業」管理運用匯回的資金可達到建設台灣金融業之理由如下:
一、有效進入國家重點推動產業:私募股權基金可作為回流資金與產業之間的橋樑,導引資金投入產業,例如5+2產業創新計畫、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等,同時亦可協助解決台商對產業的不熟悉,提高資金導引的效率。此外,私募股權基金亦可投入公營事業民營化、BOT、PPP等計畫,促進國家政策推動的產業發展。
二、活絡資本市場:除了一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公司股票、新股認購權利證書之外,投信私募基金和全權委託投資亦可投資綠色債券、金融資產證券化商品、資產基礎證券及REITs、證券商發行之指數投資證券,以及外國人在台募集資金赴外投資所訂立投資契約等。因此,可導引台商海外資金進入國內股市與債市,提供國內資本市場長期穩定的資金。
三、延伸台灣的國際影響力:透過合格資產管理事業可提供多樣化且風險分散的投資選擇,且投資的市場不限定國內,可擴大至大中華、新南向、亞洲和全球等目標市場,透過長期投資海外標的,建立我國與當地的夥伴關係,運用民間的金融實力發揮台灣在國際的影響力。
四、可投資非住宅不動產:為杜絕台商海外資金匯回造成房價攀升,損及人民基本居住權益,政府可明訂私募股權基金不得投資一般性住宅不動產,但可投資能提升國家發展所需的基礎建設,例如都市更新計畫或商用不動產,進而提升投資環境吸引力。
從防弊配套措施來看,此運作機制可達到的效益包括:一、洗錢防制,協助政府把關不法來源的資金;二、有效監督匯回資金流向,防止被用於炒房、炒匯和炒股;三、長期閉鎖,海外資金透過合格資產管理事業投資合格標的須達一定的閉鎖期,以避免有心人士取巧於匯回的隔年度即從基金移轉資金往其他短期投資或炒房炒匯。
台商海外資金回流,不單只是租稅優惠、洗錢防制和投資的問題,更要以國家總體經濟戰略的高度,為海外資金回台後建置完善的資金和產業對接橋樑。筆者提出透過合格資產管理事業導引台商海外資金回台投入國家經濟建設的見解,以期在金融體系下透過有配套、具規模和長遠規畫的機制,驅動實體經濟成長,並支持我國資產管理業之發展。

吳偉臺

現為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亞太區稅務市場主管合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