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6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從能源政策看電價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7550/web/

◆  聯合報社論/當民進黨利嘴政治碰上土包子逆襲
◆  聯合報黑白集/北市不能路跑?
◆  經濟日報社論/從能源政策看電價







經濟日報社論/從能源政策看電價


2019-03-06 01:2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部4日提出「因應公投能源政策專案報告」,考量未來半導體投資案、台商因貿易戰回流、車輛電動化等新增用電需求,以及再生能源增加、燃氣替代燃煤、核四資產減損等因素,同時以積極節能抑制需求,預估民國107至114年(2018至2025年)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為1.86%,平均電價推估為每度3.39元,較民國106年(2017年)每度增加0.84元,漲幅高達33%
消息傳出,工商團體表示「電價漲定了」的憂心成真,成本壓力將傷害經濟,因為上個月經濟部長與工商團體座談時,推估民國114年(2025年)電價僅較目前上漲兩成,比工商界推估的上漲四成差得太遠,當時即遭到業界質疑是刻意低估。而且,經濟部並未交代公式,計算基礎不得而知,未來變數還很多;經濟部擠牙膏式的估算方式,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電價估算數字就變來變去,如何教國人信服?難怪連綠委也認為,經濟部沒有逐年預估總發電量和燃煤、氣的購買數量,質疑民國114年(2025年)能源架構的可行性。
事實上,經濟部最新的估算還是明顯偏低。民國114年(2025年)的燃氣增至五成,再生能源比率增至二成,燃氣的價格為煤價格的二倍以上,核能至少比燃煤便宜一半,台灣的離岸風電又是全世界最貴是國際行情的兩倍多),增氣、減煤、加綠和廢核的結果,等同於用最貴的能源取代最便宜的能源發電,電價怎麼可能只上漲三成而已。難怪能源專家梁啟源教授估計,能源轉型政策將使民國114年(2025年)電價至少上漲到每度3.63元,相較民國106年(2017年)上漲43%;若再加上輔助成本,也就是加強電網(或併聯系統操作服務),每度電價至少應上漲1.3元,漲幅高達五成。更何況,經濟部假設未來燃料價格不變,更是一大謬誤
再檢討電價長期大漲的原因,蔡政府絕對要負最大責任,亦即若非能源政策錯誤,漲價其實是可以避免的。以核養綠公投幫蔡政府解套,但蔡政府偏要和民意作對,致使核四資產減損的2,800億元,分九年攤提結果,每年電價因而上漲0.11元。經濟部更趁著春節前民眾疏於注意之際,推翻去年11月底公布的離岸風電政策,恢復原來要取消的前高後低階梯制,本來的3,600滿發小時上限,調高至4,200和4,500小時,原訂躉購費率每度5.1元,反而調高8%至5.52元,量增價又漲,完全違背經濟原理,外商開發業者喜出望外,卻是建築在全民多負擔1.2兆元的痛苦上面
再說,全民承受電費大漲之外,仍不能免於缺電的恐懼蔡政府保證民國114年(2025年)不會缺電,是建立在積極節電和所有電源開發計畫如期完成這兩大前提。但經濟部基於政治考量,自己都建議4月份不調漲電價,10月愈接近選舉更不敢調,請問如何促進民眾積極節能?需求有增無減,電力供給又如何不虞匱乏?
至於電源開發,連廢棄的核電廠1%也要拿來充民國114年(2025年)的場面,燃油、抽蓄水力等尖載或緊急調度之用的電力也派上用場,興達和台中燃煤發電廠不敢除役還要備用,經濟部長告訴企業界說核電停掉不會缺電又說如果中火或興達關掉一部機組就會缺電,就知道蔡政府的不缺電保證是多麼地空虛,對電源開發的規劃是多麼地心虛。至於綠電遭遇農、漁業的衝突並未獲得解決,也不是工商界放心的穩定電源。
電源重押一半在天然氣發電,但天然氣接收站的通過遭遇環團抗議,有的還在排隊等環評,稍有差池即無轉圜空間,有誰能對蔡政府的電源開發方案充滿信心?更何況,在民國114年(2025年)之前,為填補廢核的缺口,至少還有五年要依賴燃煤以肺發電,排放空汙和溫室氣體,對國民健康和生態環境的損害等外部成本都還沒算進去電價大漲,對經濟發展和物價的全面衝擊更是可怕
由此可見,蔡政府的能源政策真是一敗塗地,讓全民承擔汙染增加的過程,又要承受電價大漲、物價飛騰、經濟衰退的結果和隨時缺電的風險,且再拭目以待選民是否在明年的選舉中反映心聲。







聯合報黑白集/北市不能路跑?


2019-03-06 00:2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柯文哲(中)最近宣傳「台北大縱走」時,語出驚人地表示「北市不能路跑」,引起各界熱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柯語錄又有驚世新句:「北市不能路跑!」這是最近宣傳「台北大縱走」時宣示的。
其實,台北居民數十年來都在盆地周遭的象山、貓空、陽明山趴趴走,大縱走還需要宣傳嗎?柯市長剛連任現在卻眼睛盯著總統大位,談「北市不能路跑」,恐無助拉票。何況新北馬上搶生意,說「來新北跑」。再說,唱衰路跑,市民未必就會改縱走。會那樣想的,大概需要一五○以上的智商。
柯文哲把台北不能路跑的理由講得很專業,說會吸入太多PM2.5,增加罹患肺癌的機會。不愧是台大名醫!但這種說法其實不太有說服力。多數人的希望是,市長應改善首都的空氣品質,不管增加綠地植被,或取締工廠、工地、車輛排廢等,讓市民能有個抬頭挺胸路跑的環境,別讓空氣難以回頭地壞下去。簡單說,柯文哲要發揮他市長的職能,不能老用醫生角色來忽悠市民,卻逃避自己的責任
北市豈止不能路跑,民眾在紅磚人行道上還要讓路給穿梭的摩托車及自行車,就更別提行人在斑馬線上被撞了。前者如英國金融時報前駐台記者被撞斷腿,後者如陸以正大使及台大美籍教授,這難道不是台北之恥
柯市長與歐美商會餐敘時曾被問到此事,他只好搔頭默認,說要請副市長研究如何改善至於改善了什麼,就沒人知道。但「北市不能路跑」的警句,至少是他對市民的肺腑之言。
柯P、柯市長、「柯總統」,少說廢話,多做實事吧!






聯合報社論/當民進黨利嘴政治碰上土包子逆襲


2019-03-06 00:1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土包子」話題正熱,藍委徐志榮送上家鄉包子給行政院長蘇貞昌(左),蘇笑著收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暗酸高雄市長韓國瑜是「喝醉的土包子」,一時酸言酸語不僅讓包子頓時大紅,更讓韓國瑜自嘲為「土包子頭」。台灣從南到北的選舉場到星馬機場,都看得到包子嘲諷抗議的蹤影,彷彿如「八月十五殺韃子」的月餅傳說一般,處處聽得到對執政者不滿的聲音
黃重諺絕沒有想到,自己一時戲言會掀起這麼大的風潮,和促轉會的「東廠事件」一樣點燃人民心底的怒火,甚至成為藍軍打立委補選之戰的武器。國民黨新北候選人鄭世維用包子軍團打選戰,逼得民進黨主席卓榮泰直批土包子議題不入流,卻滅不了這場「包子怒火」。有人預言,包子或許會成為這次總統大選的代表物,如同當年蔡英文的「三隻小豬」一般。
土包子會紅,關鍵不在包子,而在那個「」字,流露了多少輕蔑與不屑。民進黨在九合一大選後,蘇貞昌組閣,一直以「接地氣」為目標;既然要「接地氣」,就是要重視「土」氣。但是民進黨政府說一套、做另一套,執政後的政治新貴何其驕傲,根本不把基層民眾放在眼裡。打心底瞧不起「土包子」,還用狂言酸語攻擊,激化社會對立。這種高高在上的權貴驕態,原本是民進黨口誅筆伐的「天龍國觀點」,如今卻在民進黨政府裡重複上演。即可知,民進黨悖離創黨初衷已有多遠,距離民心地氣又有多遠。
正如已退黨的民進黨前立委沈富雄所言,民進黨在民主化過程中能突圍而出的,都是比較激進的、言語犀利乃至性格尖銳的人。這種「得理不饒人,不得理也不輸人」的性格,自美麗島律師團起,即一直深埋在民進黨的骨子裡。陳水扁的尖酸自不在話下,李登輝當年最怕的就是蘇貞昌那張嘴,而蘇貞昌曾形容為「奸巧」的謝長廷,則仍在綠朝中翻雲覆雨。如此扭曲的「利嘴政治」左右了台灣政壇數十年,蒙蔽了許多世道人心,也讓台灣政治越走越狹隘,官員品格越來越低下,甚至「睜眼說瞎話」。失格無格的亂象,已讓民眾越來越難忍受,這波「土包子的逆襲」,正是對民進黨這種性格的大反撲。
民進黨的利嘴政治性格,表現在現實政治上,有幾個明顯表徵。第一、堅不認輸。民進黨選舉大敗,一再聲稱要檢討,結果是組成「復仇者聯盟」,讓敗選者高升中央,用權力來威嚇勝選者、刁難民意。陳英鈐在中選會亂搞而下台,民進黨卻無視中選會的公正與獨立,提名黨同志李進勇接任。這正是民進黨死纏爛打的作風,形同訟棍行為
第二、死不認錯。韓國瑜之所以高雄聲勢鵲起,新系段宜康對他的批鬥居功厥偉;而今林濁水更接力損韓,把「瞧不起」掛在嘴邊,比「土包子」更不如。再如,駐大阪辦事處長輕生,外交部和謝長廷一味諉過假新聞,甚少表現哀傷與自省。包括蔡政府在選後作為,辣台妹「撿到槍」的演出,完全沒有同理心。
第三、絕不改過。經過能源及同婚公投,蔡政府仍堅持不理民意,拒絕「以核養綠」,繼續讓空汙肆虐,同婚法令則採用一個面貌全非的名稱。包括兩岸政策,執拗的蔡政府還用激烈言詞不惜將台灣帶向戰爭,絲毫不以民主和民生為念。
民進黨已經二度執政,卻仍在使用在野的粗蠻招數對付民眾和政治對手,有如流氓治國。民進黨給韓國瑜穿小鞋,讓地方首長戴緊箍咒,種種反民意的作為只會使民怨火上添油,更讓「韓流」聲勢高居不下。平心而論,韓國瑜方上任,還拿不出什麼驚人政績;但他重民意拚民生的熱忱,卻是民進黨遠遠望塵莫及。過去民進黨批評馬政府,「裝睡的人叫不醒」;現在,蔡政府正是那個「裝睡的人」。民進黨不懂「土包子的心」,那就讓「討厭民進黨」變成更大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