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介正/強軍維和 不戰為勝
◆ 劉維公/文化4.0政策時代
◆ 李清志/看不見的魅力
◆ 范疇/「四個算總帳」的日子何時到來?
◆ 葉銀華/該如何治理泛公股企業?
◆ 陳亮恭/扶老比與經濟動能的連結
黃介正/強軍維和 不戰為勝
2019-03-05 23:55 聯合報 黃介正(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為政者應慎思「兵凶戰危」之警示。 圖/取自國防部IG
關於戰爭,《孫子兵法》指為「國之大事」,不可不察。西漢晁錯《言兵事疏》以及南北朝《顏氏家訓》均有「兵凶戰危」之警示。近來兩岸正式管道封閉、敵意升高,復由於美中爭霸對立深化,雙方言戰者眾,台海風雲再起,怎不令人戒慎警惕。
中國大陸在軍力迅速擴張後,或因民族自信之鼓動,或因對兩岸僵局之不耐,或因解放軍強調能戰敢戰,近年對岸以「武統」解決政治分歧之聲浪確有飆升,尤以鷹派網民為甚。美國向以台海和平穩定為重大利益,既憂兩岸軍力失衡之擴大,卻見我朝野增加軍費意願之低與募兵之難,故而不時「叨唸提醒」台灣須有口號以外之強化國防作為。
我國朝野對立久矣,即使建軍備戰,少有冷靜論辯之意願,以致宣示防衛決心之言,招來仰賴外援、持帚禦敵之譏,誠然哭笑不得。
去年十月我應邀在「美台國防工業會議」,針對我國防戰略指導與未來改革方向,發表晚宴主題演講。關於國防戰略,我列舉「型」、「阻」、「打」、「勝」四個要項:意即國防之首要,在於型塑有利於區域及台海和平之環境,避免戰爭發生的動因。其次在建構聰慧、實用、可負擔的軍事嚇阻能量,以在情勢趨於緊張時,得以勸阻敵方動武。倘嚇阻失效,除奮力作戰,更應以維繫可持續作戰力為關鍵,不使敵方「一槌定音、首戰決勝」。
所有武力之使用均在於獲取政治目的。作戰用兵之目標,在於透過軍事行動攪亂、遲滯、打擊,迫促敵方改變,且無法達成其政治目的。戰爭從按鈕或扣扳機開始,卻總要在談判桌上結束。因此,勝利不在殲敵的軍事戰役,乃在迫敵放棄原有之政治目標,更在於獲得友盟協力,以贏得戰後的長期和平。
國防戰略「型」、「阻」、「打」、「勝」之全程,固需政、軍決策者之理念融合,然政治領導人所須擔負之責,遠高於軍事將領。換言之,「強軍維和、不戰為勝」不只應為國防戰略與建軍的指導原則,更應是文人領導的統治道德。
美國川普總統愛用雷根「實力才有和平」之名言,引為增加國防預算,夯實美軍戰力之依據。我國雖無與對岸軍備競賽之資源,然打造非對稱且有實質戰力之國軍,確為形塑和平環境、阻消大陸動武決心之最大後盾。單純倚賴「大陸政策」,只求「廉價國防」實不足以保障和平。
強大可恃之國防,固以「能戰能贏」為基底,然「伐謀」而屈人動武之圖,遠比興師「先戰而後求勝」為佳。戰爭耗費巨大,現代高科技戰爭尤然,在全球經濟貿易較量正殷,兩岸軍事實力差距擴大,人民渴求安居樂業發大財之際,台海維持「不戰」,才是真正勝利之道。
我國即將進入總統、立委大選熱季,有志競逐大位,執掌國家安全大政方針,決定國防資源配置的朝野政治菁英,務請慎思「兵凶戰危」之古訓,「強軍維和、不戰為勝」之道理,不僅台灣,實為兩岸人民共有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