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6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速建立碳排放交易制度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高教困境:遠眺彩虹,恣意踩壞腳下玫瑰
◆  聯合報黑白集/政治歲月,豈容靜好
◆  經濟日報社論/速建立碳排放交易制度







經濟日報社論/速建立碳排放交易制度


2022-01-16 02:28  經濟日報 /   社論
由於地球暖化、氣候異常,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已經成為全球的共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由於地球暖化、氣候異常,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已經成為全球的共識。愈來愈多國家將民國 139 年(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列為長期目標,並且設計分階段減排方案,以及相關配套措施。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碳排放交易制度,透過市場供需功能,期望達到減少碳排放目的,以及優化產業與能源結構。

人類在生產經營活動生活過程,會排放出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甲烷等,成為造成全球暖化氣候異常主要原因,此即為碳排放對環境的損害。

為了達到減排、進而淨零排放,各國可透過法規,建立分階段、呈現遞減的碳排放總量目標,並透過配額措施來達成目標。一開始配額政府免費配給,之後逐漸遞減,因而產生碳排放權交易需求。針對生產活動,有些企業透過節能減碳,還有多餘配額可供出售,有些企業則需要從市場購買更多配額,因而形成碳排放交易制度

更直接地描述,企業排碳不再沒有代價。過去企業排碳對地球暖化、氣候異常的環境損害,是外部化讓全球民眾承擔、甚至影響下一代的生存空間。碳排放交易制度則是將上述外部化環境損害透過市場機制內部化成為企業的成本,如此企業才有誘因積極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換句話來說,碳排放交易制度是在配額限制下,讓碳排放付出代價,亦即在提供產品或服務過程,藉由碳權交易內部化碳排放成本,進而使企業、政府致力於節能減碳,降低高耗能、汙染產業的投資,並減少如燃煤、石油、天然氣發電等化石能源的使用,同時增加水力、風力、太陽能發電等再生能源比重,以及降低空氣 PM2.5 平均濃度。碳排放交易制度對環境的正面效果,已經獲得許多學術研究支持

歐盟從民國 94 年(2005年)開始,分階段實施碳排放交易制度,民國 110 年(2021年)起進入第四階段,希望在民國 119 年(2030年)時能較民國 79 年(1990年)降低55%的溫室氣體排放,以及民國 139 年(2050)達到淨零排放。

美國加州在民國 100 年(2011年)10月公布溫室氣體排放交易機制,並於民國 102 年(2013年)正式運作,受管制企業排放量占加州境內溫室氣體排放85%

韓國於民國 101 年(2012年)5月推動溫室氣體排放配額分配交易法,於民國 104 年(2015年)1月初正式啟動碳排放交易機制,實施對象為年排放超過 12.5萬噸碳排事業單位,以及年排放量超過 2.5萬噸碳排設備,這使韓國成為僅次於歐盟全球第二大碳交易市場

再者,中國大陸於民國 100 年(2011年)10月宣布針對兩省與五市進行碳排放交易試點計畫,民國 102 年(2013年)6月開始交易,並進一步在民國 110 年(2021年)7月啟動全國碳交易市場。由於中國大陸全球最大碳排放國,其碳交易機制的啟動使全球納入交易的碳排放比率增加了一倍。根據國際碳行動聯盟發布的「民國 110 年(2021年)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場報告」,全球已建成的碳交易系統有24個,另有22個國家和地區正在考慮或積極開發。

目前政府預計將民國 139 年(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列入「氣候變遷因應法」。在碳訂價方面,政府規劃課徵碳費,尚未思考引入碳排放交易制度。但碳費若由政府設定,通常設定價格偏低,容易被企業當成營業費用,起不了關鍵作用缺乏足夠的誘因驅使高排碳企業積極減少排放

其實,碳排放交易制度是達到淨零排放關鍵措施,因為其搭配著碳排放科學衡量、查核與揭露,以及逐漸下降國家碳排放總額企業碳排放配額,讓未達減排標準的企業,付出「以市場供需決定之市價」的成本,驅使整體企業達到減排的短中長期目標,進而讓國家達到淨零排放的長期目標。因此,我們建議政府應思考引入碳排放交易制度,並建立分階段實施路徑相關配套措施












聯合報黑白集/政治歲月,豈容靜好


2022-01-16 04:17  聯合報 /   黑白集
宜蘭縣長林姿妙(中)歷經辦案人員到官邸、辦公室搜索及馬拉松式訊問,昨天凌晨抵達地檢署時,神態疲憊,走路不穩,有人攙扶。記者戴永華/攝影


宜蘭地檢署指揮廉政署,大動作搜索宜蘭縣長林姿妙等人的官邸、住處、辦公室,連林姿妙的子女都被查,卻於漏夜偵訊後將她無保請回。落差之大,引發連串揣測。

司法貴在平等,縣市長絕無不能搜查、夜訊等特權;但官邸被搜、牽連子女,確屬罕見,檢方總該給個能夠服人的說法。

十五年前國民黨籍基隆市長許財利因捲入購地弊案,官邸被搜,檢方夜訊後認事實明確,令具二百五十萬元重保;當時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僅能說毋枉毋縱,那敢為許發聲。

相較許案的一搜蓋棺,林姿妙無保請回,顯示檢方案情不清證據不全,難怪引發質疑:年底縣市長選舉即將登場,檢方大動作所為何來?雖說法律無假期,但連夜偵搜加輿論發酵政治後座力何其巨大!難道蔡政府的「選舉國家隊」已開始出動?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質問約談林姿妙「是在演哪一齣?」更痛批蔡政府「絕對權力,絶對割喉割到斷」。也有人認為,林姿妙面對公投案的低調反換來政治絕殺。而民進黨批國民黨不尊重司法,但自己踐踏司法何曾少過?

選舉搞到成王敗寇昨天輾壓顏寬恒今天突襲林姿妙明天剿殺誰?藍營諸侯真能無感?除了以清廉為本,還須時時提防明槍暗箭,更不能缺少同黨齊心。畢竟,政治歲月,豈容靜好!













聯合報社論/高教困境:遠眺彩虹,恣意踩壞腳下玫瑰


2022-01-16 04:20  聯合報 /   社論
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因新冠疫情停辦兩年,今、明兩天在雲林科技大學恢復舉行,蔡英文總統也睽違四年後再度出席。圖為蔡英文2018年出席全國大專校長會議。圖/總統府提供


蔡英文總統出席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說明高等教育四大方向,包括鼓勵學校發展個別特色、建立「產學共創學院模式、促進技職教育發展,以及「民國 119 年(二○三○)雙語國家政策」。蔡英文描繪高教風景依然美麗,但校長們顯然更關心大學的生存困境高教的崩壞危機原來校長們憂心的問題,並非蔡英文關切的重點

蔡英文強調鼓勵學校發展個別特色,這也是我國高教未來發展的方向。但是多年來,不論大學怎麼喊多元、要自主,教育部的管制從不放鬆,「教育部大學」就是全國一百多所大學共同的特色。因此,蔡英文講完「特色大學」,大學校長們首先就要求教育部鬆綁學雜費調漲機制。但蔡英文能改變教育部大學」的格局嗎?

產學共創學院,是蔡英文近來最賣力推動的高教模式。去年成立了四所半導體學院第五所也已獲核准。為替「護國神山群」輸送人才,蔡英文甚至提議寒暑假不要太長。不過,這是把大學降到職業訓練所的等級;而且特定領域才受青睞,也讓高教資源社會人力嚴重傾斜。這類體制外掛學院,又排擠私校招生惡化私校生存環境,讓私校校長大喊不公。

技職師生或感安慰,蔡英文還記得技職教育!其實蔡英文技職金句不少:「技職教育必須是主流教育」、「拚百達不只拚百大」、「支持技職教育,以技術力走向世界」,連口罩國家隊也是技職之功。但教改技職教育瀕臨崩潰,蔡英文還被高中生嗆問:技職不受重視,總統能否改革?蔡英文親手端出高中職畢業先工作再就學的青儲方案,每三人就有一人退出,方案難以為繼。技職還沒重返榮耀,還是教育孤兒

針對雙語國家目標,蔡英文也說很多學校配合政策開設雙語課程。不過,她應該多進幾個教室,去看看急就章雙語課程實況。而當台灣師大配合國家語言發展,以台語、客語、原民語、馬祖語、台灣手語等語言授課都等同英語授課獎勵時,這個國家語言教育政策走火入魔到什麼地步?

蔡英文還提到擴大招收境外生,但近年境外生頻傳淪為血汗學工,蔡政府就是始作俑者!蔡政府為避開大陸市場,用力砸錢新南向;兩岸關係緊張和歧視性陸生政策,則斷了陸生生源。大學既為配合政策,更為尋求生存,招生跟著大轉向。但從東南亞到非洲,都不斷傳出外籍生被騙淪為血汗學工的事件;而只要未爆料沒報導,教育部就睜一眼閉一眼。可以說,這是缺少生源下的大學和國家政策合謀

最諷刺的莫過於蔡英文的冷笑話。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因疫情停辦二年,今年恢復舉行;蔡英文說,她一直檢討自己,為何此會議這麼久都沒邀請她,原來是沒有舉行。其實每年此會議都會邀請總統,但三年前蔡英文卻無由缺席當時正逢九合一敗選內閣總辭,尤其卡管失敗,管中閔正式上任台大校長之際;可想而知,如果蔡英文出席,將會面臨大學校長們怎樣的質疑。過了三年,蔡英文的寫實冷笑話還在擔心大學校長不邀她!

除了卡管已成政治干預學術經典教案兩岸清大交流也被無限上綱到「中共組織滲透挖角人才」,以國安為名獵巫製造學術寒蟬嚇阻教育交流。蔡英文檢討自己,有檢討到重點嗎?其實她出不出席校長會議無關緊要政治黑手退出教育,才是重點。何況,蔡英文只畫著美麗高教風景,卻不管大學正殘喘待援;她遠眺天邊彩虹,卻恣意踩壞腳下玫瑰


【專家之眼】上帝的特選子民?德國反猶浪潮的再起

◆  【專家之眼】從歐盟討論外交羅盤看見臺灣的短視近利
◆  【專家之眼】上帝的特選子民?德國反猶浪潮的再起
 
◆  【專家之眼】23年了 財劃法為何遲遲不修?
◆  【專家之眼】世網第一約克維奇的入境「傳奇」
◆  【專家之眼】石斑魚被禁是兩岸關係的警鐘?
◆  【專家之眼】中二補選是派系終結或國家機器的勝利?
◆  【專家之眼】蔡英文多說幾次謊,自己也深信不疑
◆  【專家之眼】哈薩克危機與中俄角力






【專家之眼】上帝的特選子民?德國反猶浪潮的再起


2022-01-16 09:12  聯合報/ 湯紹成/政治大學兼任教授
德德國目前已有將近六百萬穆斯林。而一旦以色列打壓巴勒斯坦人時,立即強化了這些身處德國的穆斯林與不少德國人反猶的立場。示意圖。圖為德國街頭。美聯社



近年來德國反猶太主義Antisemitism)有興起的趨勢,民國一O七年(2018年)針對猶太人和猶太機構的犯罪有1,646起,其中人身攻擊比民國一O六年(2017年)增加了60%,在民國一一O年(2021年)就有兩千餘起具有反猶太主義背景的罪行再度引發關注

基於歷史的原因,反猶主義首先從宗教的對峙發源。基督教源於猶太教,但猶太民族自認是上帝的「特選子民」,不認為耶穌是救世主,還反對耶穌是上帝之子並予以殺害,導致兩個宗教群體長期爭鬥

後來由於基督教被羅馬帝國立為國教,以至於猶太人被打壓而流落各地,因而自中古世紀無法從事一般職業,只能以當時被視為不道德的高利貸等行業來謀生反而團結致富但生活封閉卻實力膨脹基督徒視為貪婪吝嗇與自私

甚至在14世紀歐洲大流行的黑死病,也被認為是猶太人所引起,導致15世紀西班牙與19–20世紀的沙皇俄國,都施行大規模屠猶事件。在「神聖羅馬帝國」(962–1806)時代,歷代德國皇帝自認整個基督教世界世俗元首因而肩負領導基督教徒反猶神聖任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廣為流傳的觀點認為,大戰乃因猶太人馬克思(1818-1883)與社會主義者在國內煽動革命和輿論,使政府不得不向敵國投降,而並非是因為德軍在前線失敗所致,導致不少德國民族主義者懷恨在心,此乃所謂「背後捅刀」的傳言Dolchstosslegende),這也是導致希特勒的大舉屠殺猶太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二戰之後,在德國的公共領域,反猶太主義被禁止以至於變形。在大屠殺70多年後,目前反猶主義再次更加公開,尤其網路刑事和暴力犯罪的增加,表明新的反猶太的浪潮興起。依照民調的估計,大約五分之一的德國人顯然持有反猶態度,並認為猶太人比其他人更努力地用邪惡的伎倆來達到他們的目的。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當前許多猶太人正試圖利用納粹時代的慘痛經驗來牟利,故德國應與過去希特勒的罪行劃清界限。

更嚴重的是,自戰後以來德國招引了百萬客工,其中以土耳其人為大宗,目前已在德國產生第三代,總人數高達三百餘萬。再加上自民國五十九年(1970年)代以來,尤其是民國一O四年(2015年)梅克爾總理接納了兩百餘萬中東湧入難民以致於當前德國已有將近六百萬穆斯林。而一旦以色列打壓巴勒斯坦人時,立即強化了這些身處德國的穆斯林與不少德國人反猶的立場。

民國一O六年(2017年)初,德國一個地方法院,判決三名曾在水晶之夜哀悼日燒毀一座猶太教堂的穆斯林襲擊者緩刑,引起極大爭議,形同德國各地的反猶分子全權委託穆斯林來攻擊猶太人。進而歐盟於民國一O七年(2018年)發表的一項針對猶太人的研究,也將穆斯林列為德國最大的反猶事件肇事者群體,占整體反猶事件41%,還有20%是極右翼分子,16% 是極左翼極端分子所為。

由此可見,通過關於猶太世界陰謀刻板印象與偏見和神話代代相傳,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有不同的反猶形式,並深深融入歐洲文化。無論是對猶太人的敵意,或升級為大屠殺,還是現代反猶太主義的變形,這股基督徒與猶太人之間的恩怨情仇總是陰魂不散,並衝破各個時代一直流傳至今,即使社會政治態度相對穩定都難以消除,這將是德國以及西方世界長期難解的隱患。









【專家之眼】從歐盟討論外交羅盤看見臺灣的短視近利


2022-01-16 09:23  聯合報/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歐盟各國外長1月13日至14日於法國布勒斯特(Brest)集會召開非正式外長會議,由歐盟執委會副主席波瑞爾主導議程。法新社



歐盟各國外長1月13日至14日法國布勒斯特Brest)集會召開非正式外長會議,此項被歐洲外交圈內人士以其民國六十三年(1974年)首次召開地點命名,被稱為金尼曲Gymnich)之非正式聚會研討模式,其實具有悠久傳統,更是歐盟各國外長聚會商討共同外交政策之重要溝通平臺。

本次會議由身兼歐盟外交事務與安全政策高級專員(High Representative of the Union for Foreign Affairs and Security Policy)之歐盟委員會副主席波瑞爾Josep Borrell Fontelles主導議程,並且將依據傳統,在歐盟各國外長先行集會後,緊接著會再與歐盟各國國防部長召開聯席工作會議;而本年度此項集會則是致力於研討指導適用於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歐洲防禦政策戰略羅盤Strategic Compass),期能為今年3月歐盟各國領袖峰會先行奠定議事基礎。

所謂戰略羅盤基本上就是歐盟共同防禦政策白皮書,其係為能使歐盟會員國針對未來十年期程內,設定共同戰略願景。此項草擬規劃作業目前已進行超過一年,此項被稱為戰略羅盤之文件內容將包括界定歐盟所面對之威脅,建構歐盟軍事作戰與軍工產業能量,並且就全球爭議領域諸如特定海域或大洋、太空、網際以及資訊空間,維護歐盟本身利益並確保其行動自由。

目前正是法國總統馬克宏在輪值歐盟執委會主席,其毫不諱言地表態要致力推動彙編出此項重要政策文件,並且針對危機管控建構實力持久應對與發展夥伴關係等四個面向,確認歐盟所將採取之實際行動。

不過就目前來說,顯然來自歐盟東鄰,特別是烏克蘭與白俄羅斯情勢所構成之安全威脅壓力,確實是成為此次歐盟各國外交與國防部長會議研討焦點。儘管會中還是不斷重申歐盟對於支持烏克蘭主權與領土完整有所承諾,同時亦將團結作為白俄羅斯維護其公民社會之後盾,但顯然歐盟會員國對於其東部鄰邦,所面對之地緣戰略環境情勢發展至為關切,所以不僅是要應對當前情勢,更要謀劃出未來所要採取之長期東鄰政策

由於中國大陸國力崛起,自然亦是成為該項會議重要議程;特別是中國大陸針對特定歐盟成員國所施加之政治、經濟以及商貿壓力,更是研討過程中最重要焦點。由於歐盟在民國一O八年(2019年)時曾經發表過共同聲明,明確表態將對中國大陸採取多面向模式接觸往來;但在當前情勢變化狀況下,此時確實是重新檢討政策,期能與北京交往時,能夠獲致更均衡、穩健與可預期之互動關係。

不過,顯然歐盟各國確實注意到中國大陸致力於在國際社會多邊架構下,倡議其本身所曾經歷過之發展模式,而歐盟要如何加以應對,亦是本次會議各國部長所研討之重要課題。為何歐盟如此關切北京在全球推銷其發展模式,其真正原因在於歐盟極度重視其與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間之往來關係,不希望中國大陸與非洲各國積極往來,影響到其目前所仍然具備之特殊地位。

歐盟各國在非洲透過殖民歷史所遺留之往來關係,是歐盟在全球保持其政治與經濟影響力重要籌碼,因此歐盟對於中國大陸經略非洲,確實是充滿疑慮亦保持相當戒心,深恐北京運用其經貿實力,對歐盟所視為禁臠之非洲大陸有所染指,因此針對今年2月17日至18日所將召開之歐盟與非洲聯盟高峰會,法國總統利用其輪值歐盟執委會主席之便,將會另行召開工作研討會,落實相關議程準備事項,因此更可顯現出歐盟共同外交政策重點所在。

歐洲國家透過其海外殖民歷史足跡,與全球各國都有不同往來淵源;但是當前歐盟共同對外以及安全政策,針對全球不同地區與國際議題,總是會有其優先順序,不可能像輪流點名面面俱到各個關切。不過儘管冷戰結束,俄羅斯與歐洲已經建構多種往來關係,但顯然歐盟所面對最重要安全威脅,其根源還是位於其東面之俄羅斯;此種基本態勢幾乎不可能有所改變。

吾人從臺北看天下,經常會去追逐某些被媒體所高調放大傳送之訊息;特別是某些國家或是國際組織在政策聲明中,以外交辭令空洞言語表態,但可讓執政喉舌媒體報導成其力挺臺灣之隻字片語,在沾沾自喜之餘卻無人細究其中分量高低,聽信消息面不看基本盤,卻在國際政治市場盲目跟進炒股絕對是充滿危機,短視近利加上盲從無知,其實真是讓人感到無奈與悲哀



名家縱論/二○二二年美中關係展望\星期透視/告別現狀:台灣如何因應新局

◆  名家縱論/二○二二年美中關係展望
◆  星期透視/告別現狀:台灣如何因應新局
◆  大屋頂中國總論⑤/不能消滅 只能改變對方
◆  萬物齊漲 小心民心思變
◆  司法信任 不靠美好數字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二○二二年美中關係展望


2022-01-16 04:28  聯合報 /   楊永明(作者為國安會前副秘書長、台北論壇基金會執行長)


十三日台北論壇基金會舉辦「民國111 年(二○二二年)美中關係展望」,邀請中央研究院吳玉山院士主講,筆者擔任主持人暨與談人。吳院士指出現行國際局勢,海洋霸權美國整隊盟邦對抗陸權核心中俄整合第二次冷戰正進行中。美國在東歐與東亞分別建構兩條新萬里長城」,在東歐透過北約東擴逼近俄羅斯家門,在東亞第一島鏈建構防線遏制中國大陸,烏克蘭與台灣都是衝突最前沿

吳教授認為,在中俄加強戰略合作同時,美國嘗試將東西兩條戰線連成一條,藉以整隊盟邦協同戰略。這兩條新長城所處戰略斷層線,都是位於海洋強權大陸強權碰撞地帶,台灣與烏克蘭則是這兩個碰撞最危險之地。相較於烏克蘭具領土縱深優勢,台灣並沒有廣袤領土,所以處理兩岸關係上應更謹慎。

吳教授指出,從國軍不斷強化訓練官兵「打巷戰」來看,兩岸關係已到相當緊張地步。我補充認為城鎮戰發生前提是經濟、政治崩解,及軍事防線遭突破,敵人已進入家園時的反制作為。我也指出美國面臨俄國兵臨城下烏克蘭,卻說不會出兵,使得美國對台戰略模糊政策更加模糊。

冷戰結束迄今,美國以其強大經濟軍事力量絕對主導當前國際秩序。但正如帝國擴張理論指出,美國權力無法持續全面掌控時,必須先從末梢撤退;阿富汗撤軍與退出中東就是戰略必然。美國轉向針對中國大陸的印太戰略,從外交盟邦軍事聯盟意識形態建構遏制中國挑戰新冷戰框架

川普共和黨政府其實不希望在東歐與俄羅斯再起對抗,但是拜登民主黨政府對於俄羅斯介入美國選舉採取制裁,加上烏克蘭澤倫斯基總統民國 108 年(二○一九年)上台後,對烏東採取強硬作為加強與美國軍事合作與演習,希望換取美國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普亭說這使得俄羅斯無處可退安全保障草案要求,並展開美俄雙邊談判

對美國言,民國 111 年(二○二二年)在美俄談判與抵制北京冬奧展開,東西戰線同時進行,考驗美國整隊盟邦與戰略布局能力。在對中政策,美國安會印太協調官坎貝爾本月初在華府兩次演講,雖然重申「一個中國」政策不變,但他指出中國大陸是「修正主義大國」,企圖改變體系為其所用,並確認會在今年提出「印太經濟框架協議」作為印太戰略經濟手段

今年美國處理中美關係應該是「對抗鞏固、工作降溫」,一方面鞏固冷戰框架、整隊盟邦政策,從近期美日二加二對話與日澳互惠准入協定,美國印太盟邦在強化雙邊防務安全合作。另一方面透過四個中美工作組推動,包含貿易談判、氣候變遷、戰略穩定、軍事對話,如果這些都能在上半年啟動,則中美間仍能維持鬥而不破局面。

此外,美國去年底通過今年度《國防授權法》,包括七十一億美元資金擴大「太平洋嚇阻倡議」,並建議國防部與台灣進行實地訓練軍事演習,包括邀請台灣參加民國 111 年(二○二二年)環太平洋軍演,並強化台灣不對稱戰力

因此,今年上半年中美關係四個觀察點分別是:一,美國是否邀台參與環太平洋軍演?二,中美是否降關稅,雙邊貿易談判是否展開?三,除了貿易,去年「拜習會」提到的另外三個工作組會不會啟動?四,美國提出「印太經濟框架」內容為何?

最後,另有三個外部因素可能影響今年中美關係,即烏克蘭情勢變化、美國與全球通膨、北韓因素。今年因美國期中選舉中共廿大,中美暫以內政經濟為主,但對抗架構已然形成;加上烏克蘭情勢變化,美國持續整隊盟邦中俄戰略合作加深,新冷戰在擴大中,今年國際局勢仍然詭譎多變













星期透視/告別現狀:台灣如何因應新局


2022-01-16 04:28  聯合報 /   趙建民(作者為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


去年一月川普總統離任前夕,派遣駐聯合國大使來台,引爆台海危機,最後在使者專機起飛四小時後折返,蔡總統也適時重組國安團隊,總算度過危機。然而,經濟學人智庫台海爆發衝突列為今年全球十大風險之一,年底中共廿大又是習近平大戲,台海是否會出狀況?舉世矚目

中共去年底通過的第三份歷史決議案」中,將習近平兩岸政策概稱為「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日昨國台辦發言人稱,廿大將貫徹落實該總體方略和決策部署」,對照不久前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接受訪問時表示,廿大會提出未來五年對台工作指導思想,新的對台政策呼之欲出。其中最關鍵的,就是統一問題

六中全會通過的歷史決議案最受人關注的,在於「解決台灣問題」這幾個字。這個文件和習近平在百年黨慶講話,不約而同提出「完全統一概念強調推進統一進程」。習新年講話更是言簡意賅,「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一句話。如何推進「完全統一」?以甚麼方式推進?恐怕是外界對廿大「總體方略和決策部署」的最大懸念

相較下,民國 106 年(二○一七年)底舉行的十九大,習仍延續過去對台政策基調,提了四次「九二共識」,要求推進兩岸和平、堅持和平統一,可惜台灣未能掌握。據中國人民大學兩岸中心主任王英津說法,「新時代總體方略」核心,是「促成國家完全統一」,路徑則是由和平發展走向和平統一。孫亞夫的提法更有代表性,稱「戰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和統談判如果破裂,那還得武統」。今年是政治年,從年初兩會到北戴河工作會、七中全會,終至廿大,穩字當頭,但中共對當前形勢評估,加上習對主權的強勢,台海不可能穩定,台灣如何因應?

在中共加速統一進程之際,執政黨眼中依然只有選舉對兩岸風險視若無睹一味對抗結果,終將使我們所熟悉的兩岸和平現狀,一去難返!

大陸國力崛起渴望民族復興,將統一提上日程可預期,但原本設定目標是民國 138 年(二○四九年),為何提前啟動?台灣對此戰略轉變扮演甚麼角色?

去年召開五中全會十四五規畫綱要,仍強調「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既定方針,但今年六中全會公報,卻加入了「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字樣。日前國台辦發言人提出廿大將貫徹「總體方略和決策部署」目標中,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和粉碎台獨分裂、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並列,可見陸方認定在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台灣聯合外部勢力遏止中國崛起,也就是所謂的「依美謀獨」,是造成戰略提前重大原因。從這個角度而言,最親中的,反而是民進黨!

台灣不可能一面倒向中國大陸,但強化台美關係不必以升高陸方壓力為代價,馬政府時期台灣同步強化美日關係,也沒有帶來外交主權與國防安全危機。蔡英文去年國慶提出「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孫亞夫將之喻為比李登輝有過之,其目的,似乎在於團結綠營翻轉公投及立委補選,兩岸關係依然執政工具。公投議題多屬台灣內政,但蘇貞昌卻說「親中勢力配合中國」,陳其邁稱「四個不同意是檢驗是否同意中國併吞台灣的唯一標準」,蔡英文稱「美豬通過台灣經濟將被鎖在中國」。

大敵當前政治人物依然私心自用國祚怎堪?














大屋頂中國總論⑤/不能消滅 只能改變對方


2022-01-16 04:28  聯合報 /   黃年
圖為五星旗與中華民國國旗一同飄揚在總統府前。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陳易辰攝影


中共與台獨互為敵體。因此,中共想消滅台獨,台獨也想擺脫中共。

然而,我認為,對兩方面來說,都不要以為能消滅對方,而要想如何才能改變對方。

只要台灣維持民主體制,台獨就消滅不了。在中共的天羅地網下,疆獨藏獨都未能完全消滅。近兩年冒出港獨,你看要用多大的力氣恐怕還壓制不住。何況台獨

中共想消滅台獨,只有寄望像對付香港一樣,有朝一日終結了台灣的自由民主體制。但這卻不啻證實了一國兩制根本不可行,何況香港畢竟已回歸在北京治下,方圓任之,而中共若想終結台灣的民主政治,唯一的方法就是必須先武統台灣

這又繞回到武統可不可行的問題了。但即使武統了台灣,台獨也未必消失。若要命其消失,中共就不知又要作多少孽,這就是此處說不完的了。

同樣的,台獨也無法想像能「消滅」中共。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說:「中國不會消失,這不是蘇聯。」何況,欲用「消滅」來處理中共,亦可能意味另一種大災巨禍

因此,台獨必須考慮如何使中共改變,中共也必須思考如何使台獨改變。

先談中共如何可能改變台獨。

首先,中共應面對中國及面對世界,考慮自己的體制轉型問題,這部分前文論述已多。因為,台灣不能接受一個「以馬列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向」的未來,這不只是台獨的想法,而應當是台灣絕大多數人的想法。

香港前車之鑑,台灣不會踏上覆車之轍。

中共必須改變,在這個改變中自然應當包括兩岸政策的改變。也就是不再以「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來飼養台獨,而是以承認中華民國存在事實,來化解台獨

至於在現實操作上,應有兩方面的思考:

一、中共要改變台獨,也要給台獨內部溫和改革力量一個出口,就是要讓他們也能以「中華民國」作為出口。兵法謂「圍城必缺」。從李登輝、陳水扁到蔡英文,多少皆曾嘗試要從「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走出來,甚至李登輝還曾有《國統綱領》,但中共曾給過他們出口嗎?

二、中共應以「中華民國」為台獨的出口,更應知道「中華民國」是台灣反台獨民意根本憑靠。否則,若連「一中各表」都不容,反台獨的力量就不能立足。

台灣實行民主體制,倘若反台獨民意不能在體制中發生制衡作用,台獨就難以改變。

東京奧運期間,發生藝人小S說「國手」,被大陸網民霸凌為「台獨」。如果主張中華民國者皆是台獨,那麼再加上真正的台獨,台灣就無人不是台獨了。

中華民國不是台獨,這是中共應有的基本知識。甚至,中共必須承認,若要維繫兩岸關係,話說到底,華獨也比台獨強。

因此我說,台獨是中共的產品。

中共如果能回到中華民國,在民主政治中,我相信台灣主要政黨都自然會靠向中華民國這一邊,台獨就可能邊緣化。

中共的轉變,可能帶動台獨的改變。同樣的,台獨的轉變,也可能帶動中共的改變。

如何改變中共,簡單一句話:就是改以中華民國來面對中共,並促使中共以中華民國來面對台灣。

其實,就台灣的生存戰略言,台獨自己就該改變。不變,走不下去。

台獨的「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其實是中共「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的隔海唱和。尤其,台獨的主張,對中共不敢直說,對美國不能明說,對台灣內部也說不開來。終至搞成這種「中華民國灰頭土臉,台獨東躲西藏」的局面。這種政策豈能可大可久?

台獨可以是一種意識形態,但絕不能成為國家生存戰略。民進黨在中華民國執政,就當回到中華民國,不能操作這種自欺欺人、兩頭落空的「假台獨」路線。至於台獨,就讓給台獨吧。

美國學者凱瑟琳.蓋爾說「政治已成為一種產業」。台獨其實也已成為一種騙吃騙喝政治買賣。請教蔡英文:用「東廠」這種治理模式,並以「一四五○/大港開唱/勸世三姐妹」這類元素來操作這種「台獨公司」,買空賣空,有意思嗎?

台獨是反對者、革命者的玩具,中華民國是執政者的責任。

其實,就藍綠紅三角關係來說,民進黨與中共互動,有一種較國民黨突出的優勢。因為,中共即使與國民黨達成和平互動,但仍擺不平台獨。但中共若與民進黨實現了和平互動,就可能同時化解了台獨的難題。何況,國民黨幾已出局,中共若要化解兩岸問題,也只有面對民進黨,別無他途。因此,民進黨與中共互動時,其實具有國民黨所沒有的槓桿或籌碼。

我認為,民進黨若操作「我不台獨,你不消滅中華民國」的「兩不路線」,自己先回到中華民國,就有可能也把中共帶到中華民國。

中共若不要台獨,就要接受中華民國。民進黨若要保住中華民國,就不能台獨。

於是,要改變中共及改變台獨,就是要雙方皆走出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而且,必須雙方同時走出,不能只有一方走出。若要挽救兩岸關係,中華民國其實是中共與台獨的最大交集。

你不消滅中華民國,我不台獨;我不台獨,你不消滅中華民國。雙方同以中華民國為兩岸定海神針

中華民國使「中國」不失去台灣,中華民國使台灣保住台灣。

這就是杯子理論:台灣是水,中華民國是杯;杯在水在,杯破水覆。

從「杯子理論」就可談到大屋頂中國:在大屋頂中國下,中華民國是民主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社會主義中國。二者皆是一部分的中國,同屬「一個(大屋頂)中國」,亦即「兩岸主權相互含蘊並共同合成的一個中國」。

此處說的是「二者皆是一部分的一個中國」,而非一般所論「二者皆是中國的一部分」。意在強調二者在連結點中維持主體性

但只強調主體性,可能失去連結點。這個連結點可用「互統一」來補綴,至少以「懸浮議題」的形態維繫兩岸連結,不致離斷。

互統一的思想是:兩岸現在就可能是「大屋頂中國」(一中各表/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未來也可能是「大屋頂中國」(共同締造論/互統一)。

倘要構成此一體系,中共與台獨皆要放棄「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相互改變對方,一同定錨在中華民國。

因此,不但希望習近平看到此書,也希望蔡英文看到此書。

















萬物齊漲 小心民心思變


2022-01-16 04:23  聯合報 /   林澤/國中教師(台南市)
物價漲,行政院去年12月成立「物價聯合稽查小組」,由法務部領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日筆者到醫院掛號時,護士說因應調薪與物價漲幅,掛號費漲卅元。無論食衣住行、甚至老師們使用的麥克風線,都在這波物價漲聲中,漲了數十元不等。軍公教與勞工基本工資都有所調漲,但物價漲真的有理嗎?

筆者就醫診所有兩位護士,診所資方為護士加薪成本,真的需要增加就醫患者掛號費卅元,邏輯合理嗎?有人說,消費市場願者上鉤,不開心就換診所就醫。但事實上大多數民眾都是敢怒卻不敢言

同樣常常聽到很多店家訴求麵粉成本漲了一倍,所以一碗麵將漲價五或十元。筆者試問,一袋十五公斤、售價一,三三○元的「高級」麵粉即便成本漲了一半,十五公斤麵粉可做出幾碗麵,每碗麵漲價五或十元,合理嗎?

正因為日常生活所需,你我就這樣被剝了好幾層皮,只能忍痛增加支出成本。這樣的現象不是市場供需法則,而是惡質集體剝削,政府應該正視這現象。

居高不下房價吞噬每個家庭收入所得物價齊漲更讓大家忍痛消費可支配所得淨額變得越來越少。當大多數人的荷包變薄、民怨迅速積累,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那場吞噬民進黨政權政治海嘯,不會再來一次嗎?近來在四大公投、立委補選與罷免案,雖連戰皆捷的民進黨,可別錯估民心思變,更別忘了人民才是主人。



陳文卿/環保服務業(新竹市)
萬物齊漲,日前開車到高鐵停車場,發現原本日停車費一百五十元,竟漲到兩百元;原來兩百元的漲則到兩百四十元,停車費幾乎超過高鐵短程票價。日常生活消費都是五元、十元在漲,四十元麵包漲到五十元,一碗麵八十元漲到快一百元,餐廳也貴了一、兩成。

業者的說法是麵粉、雞蛋價格上漲了,但豬肉、蔬菜產地交易價格未上漲啊!何況停車場土地成本固定機器感應扣款也不靠人工,漲幅卻高達兩成以上,更是毫無道理。

以前電價、油價是物價指標,但現在明明電價未漲,官員、專家說法是受疫情影響,原物料運輸價格飛漲;軍公教雖調薪四%,號稱廿五年來最高調幅,也遠遠追不上物價上漲幅度

還有退休公教人員也受衝擊,原來退休金可跟著現職公教人員調薪而調整,還有年終慰問金,現在這些都取消了。民進黨政府似乎認為退休軍公教的票大都是國民黨的,但這些人都有子女,難道不會因父母的感受而對政府不滿嗎?














司法信任 不靠美好數字


2022-01-16 04:23  聯合報 /   吳景欽/真理大學法律系所教授兼刑事法研究中心主任(新北市)
宜蘭縣長林姿妙(中)14日上午9時許結束複訊無保請回,步出地檢署時不斷說「謝謝,謝謝大家」,快步離去。記者林佳彣/攝影


宜蘭縣長林姿妙因涉貪瀆案,遭宜蘭地檢指揮廉政署調查,雖無保請回,不免讓人有政治聯想,原因在於民眾長期對檢察官、法官的不信任

一月十一日司法節慶祝大會,司法院長表示,人民對司法的信任度持續上升,甚至已超過六成,再加以今年憲法法庭的成立、明年國民法官法的實施,必能使信任度再度揚升,實踐多元參與的司法。如此的民調結果,無從檢驗是否有機構效應存在;不論人民對司法的高度肯定為真、抑或是自我感覺良好,都難以否定某些個案判決,帶來的司法不信任。最明顯者,即是重創司法威信百官行述案,對相關司法者的究責,真能讓人信服?

涉及與富商翁茂鍾不當往來公懲會前委員長石木欽,遭懲戒法院職務法庭判處罰俸一年,此案雖未確定,但在上級審加重處罰的可能性不高下,如此結果著實讓人意外。即便石的妻兒曾買受翁茂鍾公司股票獲利,卻因未審理翁之案件,也無以司法高位干涉個案證據,故在刑事司法強調罪刑法定證據裁判等原則下,無以貪汙罪來對其不當往來為究責,僅能走向行政懲戒一途。

民國 109 年(二○二○年)七月開始,專門審理司法官懲戒職務法庭,為避免自己人審自己人質疑,於第一審職務法庭加入參審員來組成合議庭。只是參審員的選出,雖開放由各方推薦,最終還是由司法院法官遴選委員會遴選,先不論是否具有恣意性,已與參審員的選出必須隨機普遍多元原則有所牴觸

又合議庭參審員僅兩位,法官卻有三位,採取過半決下,就算不論法律專業的優勢,光以人數來看,能否擺脫官官相護質疑,也得打個大問號。

而因司法者有所不法,只要仍在其位,就可動用影響力為掩蔽,實難察覺,往往得等到卸任才會曝光。只是懲戒時效為十年,再加以現行公務員懲戒法並無時效中斷或停止規定,只要行政調查時間拖長,就易促使時效完成。尤其若審判者對於懲戒時效,單純以行為終了為起算,而完全未考慮這些現實因素與缺陷,所謂懲戒時效,易成為不法的保護傘。

因此石案裡,職務法庭即便細數其種種不是,卻大多以時效已過為免議。這到底是依法審判、抑或是司法的自我掩護,就看人民心中的那把尺。

總之,人民對司法的信任,絕非來自於冰冷的數字,而是來自於具體個案真正感受。若不根本檢討問題核心沉浸於美好的數字,就算中立客觀依法偵查依法審判,人民對司法依然會有所懷疑。


張宗曙/教師(台中市)
宜蘭地檢與廉政署大動作搜索宜蘭縣府,林縣長亦接受長時間訊問與受複訊,如此中央與地方聯手大規模的動作,是近年少見的。有弊案應當追查,但時機點令人疑竇。

此次中二選補選候選人土地爭議全國矚目,但昨天土地弊案搜索對象卻是宜蘭縣政府及縣長,土地正義固然重要,但希望不是以此用來打擊敵對陣營工具,執政黨更不可在此時機營造查弊肅殺氛圍,這是政治恐嚇!打著查弊案的幌子修理對方陣營,若造成選民反感,反而偷雞不著蝕把米!政治不是這樣玩!當心玩火燒到自己!


薛承泰/台灣正走向「無後」之憂?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薛承泰/台灣正走向「無後」之憂?
◆  楊志良/基因鏈的斷解
◆  周行一/中美匯流大未來
◆  葉金川/現行健保制度撐不過2030
◆  洪蘭/愛孩子,就請鍛鍊他
◆  馬凱/誰敢打破低所得低薪騙局?







薛承泰/台灣正走向「無後」之憂?


2022-01-16 04:57  聯合報 /   薛承泰(作者為退休台大教授)


筆者自蔡政府上台後年年建議,從宣示「廿萬嬰兒保衛戰」、「十八萬」,一直到去年的「十六萬」;這樣才能顯示政府決心並承擔責任,不能只是加碼鼓勵生育。當然,政府不敢宣示,因為沒有信心,果然年年都失守。此際筆者仍要呼籲,政府今年要以「十五萬」為目標,否則台灣要走上「無後之路

民國 109 年(二○二○年)首度人口負成長,「生不如死」約八千人,去年卻高達近三萬人!其中一個因素是生育量續降至十五萬四千,比前一年少一萬一千人,這仍不足以解釋這麼大的落差。另一個因素應和死亡數有關,疫情下的死亡黑數究竟有多少?政府有必要釐清,因為去年感染致死加上打過疫苗之後的死亡,總數才略高於兩千人。

蔡政府五年來每下愈況,和民國 100-104 年(二○一一至一五年)相較,少了十八萬嬰兒,超過一年生育量;近年加上疫情攪局更雪上加霜,政府不是「超前部署」嗎?卻在人口議題上束手無策。

其實,疫情對結婚衝擊較大,民國 109 年(二○二○)較前一年少一點三萬對,去年再少七千對;國人結婚,若沒有婚宴宛如暗渡陳倉,加上國人九成六生育是在婚姻內,婚宴少了、結婚數下降,即影響到生育。去年結婚數續降,如同宣告今年生育數還會破底。

內政部最近公布統計中,還有項警訊,那就是移出人口超過移入人口十五點六萬人,這個數字是民國 85 年(一九九六年)飛彈危機四倍多。內政部宣稱是因「戶籍法規定出境超過兩年會自動除籍;問題是,隨時都有人「超過兩年」,不是只有近年才如此,況且台灣疫情較國外緩和,移回人口沒有明顯減少,內政部何不直接說明,去年「超過兩年」除籍人數,比往年「」了多少?

人口負成長剛開始的幾年,或許還有助於紓解台灣高密度人口情況,值得注意的,由於趨勢難以逆轉且逐年加速,無法掉以輕心。日本人口是台灣的五倍規模,經過十二年人口負成長,近年來以四、五十萬人的速度下降,台灣人口負成長第二年就達十八點六萬,長此以往,不只是總人口數會快速下降,人口年齡結構改變更是明顯,卅年後可能減少兩百萬人口,而老人將會占總人口的三成。當前執政者屆時大多已不在了,也許對此議題不感興趣,至於年輕人,可曾想過如何度過往後的卅年?

當然,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條件下,工作人口減少不意味著生產力下降;未來AI機器人可扮演照顧角色,人口老化不怕缺乏照顧;許多體力工作可輕鬆遙控,人們不需離家就可謀生;甚至文學藝術,AI 不僅可以精準複製,還可以融合創新

才十幾年光景,賈伯斯即把人類綁進智慧手機中,再過五年,每天或有數億人口生活於所謂的「元宇宙」中。當宇宙繼起的生命不再依靠生兒育女,未來的世界將可能走向「無後」!

虎年生育率一向偏低,去年五月疫情大爆發,有一段時間許多人「在家上班」,按國外經驗,因疫情多出來的「夫妻相聚」時間,初期時會帶來一些生育,按此推算,台灣有可能在三至五月間有一小波嬰兒潮。然而,因年輕人結婚人口越來越少,生育的回升仍看不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