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7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綠色通膨浪潮來襲 不可輕忽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從im.B詐騙案看民進黨如何走向沉淪
◆  聯合報黑白集/台南人的目睭
◆  經濟日報社論/綠色通膨浪潮來襲 不可輕忽







經濟日報社論/綠色通膨浪潮來襲 不可輕忽


2023-05-27 00: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歐盟將在2027年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簡稱碳關稅),未來出口到歐盟的各國企業將受到衝擊。(本報系資料庫)


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6月歐洲議會通過《氣候草案》,歐盟將在民國一一六年(2027年)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簡稱碳關稅),未來出口到歐盟的各國企業將受到衝擊。

除了歐盟,美國參議院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6月也提出《清潔競爭法案》,擬定美國境內產品的碳定價機制,自民國一一三年(2024年)起課徵每噸二氧化碳當量碳費55美元,且隔年起依通貨膨脹率上調5%,並針對進口品的美版CBAM也將在民國一一五年(2026年)開始實施,其對各國企業的衝擊更亦不容小覷,而日本、英國及加拿大也在研議其各自的碳關稅。另外,台灣也規劃在民國一一三年(2024年)開始課徵碳費,預計首波課徵對象為高耗能及高碳排的產業。

事實上,歐盟碳關稅歐盟排放交易機制的一種國際貿易手段延伸,而排放交易機制及碳費則是目前實務常見兩種碳定價機制,世界銀行報告指出全球71個國家已規劃碳定價工具,包含37個碳費以及34個碳排放交易制度,其施行的主要目的在於將企業生產過程所產生的「碳排外部成本內部成本化,以市場機制來促使企業在生產過程減少碳排放,以達成民國一三九年(2050)淨零碳排的全球減碳目標。

然而要達成民國一三九年(2050)淨零碳排目標,各國皆必須付出明顯的代價,其中「綠色通膨」便是減碳必須要付出的重要代價,原因是在於全球各國政府推動綠色經濟執行節碳政策,並以新的綠色經濟服務和產品取代舊有商業模式時,將推升原物料(例如能源、金屬等)價格,也迫使企業將外部成本內部化,進而轉嫁給上下游供應鏈與消費者來負擔,終將導致物價普遍且全面性上漲。

台灣當然也不例外,為了落實國發會所修訂的減碳目標:相對於民國九十四年(2005年)要減排23%~25%,高耗能(例如晶圓代工等)及高碳排(例如石化、鋼鐵等)的產業,明年起就要被課徵碳費,據聞目前政府規劃每噸二氧化碳當量課台幣100~300元(約3~10美元)碳費,且以後課徵之適用產業將逐步擴大,而當企業扛不住淨零碳排轉型成本時,必然以全面漲價來因應,綠色通膨浪潮將席捲而來。

根據國內智庫研究,如果以亞洲鄰國平均碳費每噸二氧化碳當量約3~4美元來計算,轉換成台灣工業部門每年要上繳的碳費粗估約新台幣145.7億元到194.3億元間。其中化學及塑膠業、電子及電力機械業以及基本金屬製造業將成重災區,預估總支出達約新台幣86.1億元,占工業部門所繳碳費近六成;而國內化學及塑膠業粗估一年所繳碳費約新台幣38.7億元,也是一筆為數不小的負擔。

世界各國紛紛在國內採排放交易機制、碳費/碳稅等碳定價機制,對外則採碳關稅冀望達成碳減排目的,這是不可逆國際潮流,惟碳排成為企業內部成本後,終將轉嫁給上下游供應鏈與消費者來負擔,是件無可迴避事實

例如德國於民國一一O年(2021年)導入碳排放交易機制之後,其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0.63%;根據國內智庫推估,台灣民國一一三年(2024年)如果每噸二氧化碳當量課台幣300元碳費,則會造成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約0.62%。

最後,自民國一一五年(2026)起美歐紛紛開始課徵碳關稅時,必定也會造成世界各國生產成本的大幅上升,屆時全球通澎的壓力恐怕與日俱增,而台灣是一小型開放體,加上大宗物資、能源等都相當缺乏,各國陸續實施碳關稅及碳費/碳稅等碳定價機制,恐加劇台灣未來的輸入性通膨的壓力。

總之,達成淨零碳排目標並非沒有成本,當企業扛不住淨零碳排轉型成本時,必然以全面漲價來因應,進而綠色通膨浪潮將席捲而來,台灣未來十年將面臨嚴峻的綠色通膨挑戰,其對弱勢族群的衝擊最為顯著,政府應即早著手規劃因應之道協助弱勢族群安然度過綠色通膨浪潮










聯合報黑白集/台南人的目睭


2023-05-27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新北市長侯友宜針對日前失言「台南人沒眼睛」衷心道歉。記者張睿廷/攝影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最近一句「台南人沒目睭」,被對手賴清德抓到小辮子,海K一頓。台南人當然有眼睛,侯友宜失言,理應道歉,也學到一個教訓。林飛帆曾揶揄,「某黨在台南推西瓜都會當選」,遭市長黃偉哲斥責「侮辱台南人的智慧」。如果侯友宜評論的是台南人「挑西瓜智慧」,便正確得多。

黃偉哲當然不是西瓜,但民進黨在台南縣市執政卅年,卻是不爭的事實。對國民黨而言,「南二都猶如難以攻克的「難二都」。然而,同樣綠油油的高雄市,也曾被「韓流征服,不是嗎?台南迄今仍是深綠鐵板一塊,連台語超溜的藍營議員謝龍介,也多次踢到鐵板。台南人「非綠不可」的政治智慧,出身嘉義人、執政新北的侯友宜,真的理解嗎?

地方形容,台南綠到出汁、掘地三尺都是綠色。可惜,號稱「民主聖地」的台南,卻長期淪為單一政黨禁臠。儘管老市長賴清德不說「政黨輪替民主政治DNA」,但國民黨仍應深自反省:為何推不倒民進黨的「萬年執政」?

近半年,台南出現八八槍擊案、光電弊案、學甲爐碴案、議長賄選案、高官貪瀆、黑金縱橫等亂象網友戲稱在台南花園裡挖呀挖種綠色的種子開黑色的花」。人們眼睜睜看著百年府城變調不談目睭,苦果還是台南人在吞。














聯合報社論/從im.B詐騙案看民進黨如何走向沉淪


2023-05-27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立委王鴻薇日前指稱有明星級檢察官參與im.B飲宴,台高檢將著手行政調查。
記者陳正興/攝影
波波漫畫


im.B廿五億元吸金詐騙案如滾雪球般膨脹蔓生。繼主嫌與綠營人士交往酬酢,並提供車輛房屋變相供養後,又傳出綠營高官、司法警察高層與通緝犯同桌把酒言歡,甚至參與「投資」,並在案發後設法先取回款項。此案,堪稱是蔡英文執政末期超級醜聞,也是民進黨主席賴清德的總統路最大絆腳石。

面對如此真實的問題,民進黨卻將此案淡化為小惡」,企圖草草帶過副閣揆鄭文燦參加主嫌曾國緯曾耀鋒)的直銷公司活動並與其合影閣揆陳建仁竟稱這「對打詐沒幫助、對當事人不公」;立委陳歐珀接受通緝犯供養,民進黨廉政會僅作出「警告處分。而賴清德宣示要以最高標準改革黑金面對此案卻以正常社交活動不必扭曲為由閃躲其發言人甚至反批在野黨整天扯些小東西但總統要管的不是這些」。在民進黨眼中,什麼才是「不正常」、「大東西」?

im.B詐騙案最初爆雷,因受害民眾逾五千人、詐騙金額達廿五億元,而受到注目。人們好奇的是,為何相關部會處理此案如此消極,絲毫未表現出打詐的決心。所幸在野黨和媒體不斷挖掘,在這處 im.B 與綠營共生的「小小花園裡」,竟挖出了許多奇怪的祕密和真相。除了綠營重量級人士與主嫌曾分多批赴私宅參觀合影,前總統府秘書長蘇嘉全、警政署前署長陳家欽皆曾與宴。可見,曾國緯的政商人脈豐厚廣布並因此影響到該案偵辦

除了政商關係糾葛案情發展進一步指向黑金貪腐。綠委陳歐珀一家,遭爆與曾國緯關係錯綜複雜,並無償使用對方提供的房、車,被迫宣布退選。前時力立委黃國昌指稱有檢調人員涉入,藍委王鴻薇更稱有調查局人員投資上千萬元,並有檢察官與曾嫌出入高檔餐廳。隨後,民眾黨立委陳琬惠也公布,交通部前政次黃玉霖及台鐵副局長朱來順於上班日在曾嫌豪宅飲酒作樂之合照

僅憑合照,確不宜隨便「看圖說故事」,妄加揣測。但私下同桌宴飲則是另一回事,在私宅同歡,即代表「身分認同」。而且,席間必然牽扯敏感話題試圖建構利益網絡甚至拉幫結派。曾國緯曾被判刑四度遭到通緝,幾度改名,始終逍遙法外。而今,他竟悠然周旋於蔡政府上至院長、秘書長、立委,下至局處長及檢調人員之間,並藉此大施詐術,蔡政府能說冤枉嗎?

對於接受詐騙集團主嫌提供房、車的陳歐珀,民進黨僅給予警告分明在汙辱民眾智慧。若是公務員,這便涉及準貪汙犯行;就算是民代,極可能是為避人耳目或鑽法律漏洞才未直接拿錢,但也等於間接A走人民血汗錢。這算「正常社交」或「小事」?不僅如此,綠營更乘機散布藍營政治人物與im.B關係人的合照;由此可見,民進黨政府只想打烏賊戰模糊焦點,而無心打詐。這樣的集體沉淪,恐怕是史上僅見,更顯示賴清德「改革黑金」的誓言已被自己戳破。

民進黨是執政黨,賴清德是呼聲極高的總統參選人,在野黨對此案必須極力鞭策。否則,一旦「蔡下賴上」,誰能保證新上任的政務官、民代和事務官,不會是另一批「陳歐珀們」?誰能保證,屆時弊案能在第一時間著手偵辦,而不是故意壓著,讓檢調人員先把他們的「投資」索回再說。

享受七年執政大權的民進黨,與黑金勾結如此之深並不令人意外。原因是,這些年的體制監督形同廢弛,而得意忘形綠官樂享商人奉承和供養,誰還記得官商之間有條界線不可跨越



保護行人 嚴格執法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保護行人 嚴格執法
◆  拯救道安 首重工程
◆  改革交通要百年 擺爛!
◆  大學牽頭 城市農業拚減碳
◆  護國神山還是國護神山?
◆  排黑條款過關 重要嗎
◆  司法不可太背離民意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保護行人 嚴格執法


2023-05-27 00:55  聯合報/ 吳一忠/榮民(嘉縣水上)


馬路如虎口,但只要遵守法令,應該可以平安無事。台灣卻有不成文規則:「行人讓機車、機車讓汽車、小車讓大車」;結果大車吃定小車、機車吃定行人,行人是最弱勢的一環。

照這種潛規則,民眾怕死的會快閃,閃不過算倒楣;這和交通規則無關,是從體積和傷害的程度來衡量、以「肉包鐵」或「鐵包肉」的危險性做區隔,主動採取趨吉避凶的行為。

筆者每天行經斑馬線都心驚膽戰;紅燈亮起,仍有汽機車橫衝直撞;綠燈亮時,汽機車違規停跨。逼不得已,只能後退或閃避,總不能和車輛對衝吧!

在國外開車,遇到行人走斑馬線,都會禮讓通過,此乃基本道德;一旦發生車禍,要用一輩子彌補,駕駛不得不小心,這是法律制裁。換言之,教育和司法相輔相成,才能讓駕駛守法重紀

駕駛不禮讓行人提高罰緩至三,六○○元,有人認為有錢人根本不在乎,或積習難改。但依照個人經驗,駕駛已收斂不少!最近經過人行道時,駕駛會揮手讓行人先過,看來重罰還是有效。路權應受尊重車輛強壓行人惡霸行徑,光靠呼籲起不了作用,訴諸良心無異緣木求魚亂世必須用重典。日前有民眾刊登廣告,撕掉交通地獄標籤唯一方法,就是嚴格執法,一語中的!














拯救道安 首重工程


2023-05-27 00:55  聯合報/ 周信宏/警務員(高雄市)
台南市警五分局指出,人行道是供人行走,機慢車欲停放人行道中央的機車停車格位,應以牽行方式移動外,另已函請交通局增設告示牌,提醒民眾注意。記者邵心杰/攝影


廿三日聯合報載「甩行人地獄,三都機車退出人行道」。說明過去政府習慣將機車停車格設置在人行道上,相較於將停車格設置在道路旁,可以有效減少機車停入與駛出時的事故,及確保道路通行順暢,卻是以犧牲行人安全與通行空間為代價。

這本非零和無解,因為可規範機車上人行道時必須下車熄火「用牽的」;通行空間的部分,也可就人行道的寬幅做一定比例的設置規範。但現實是,為節省時間、貪圖方便與對危害的輕忽,許多機車騎士都騎上人行道停車格,因此不時傳出擦撞行人意外,也使得行人地獄人行道亂象負面標籤伴隨而來。

其次,全國各縣市都存在著一個更容易使機車於人行道行駛的工程規畫,便是大樓、透天住家騎樓外沿的人行道設計,造成機車要停放騎樓勢必要駛過人行道;更嚴重的是停放自家騎樓汽車,不但駛過人行道,還經常占用造成通行阻礙。

綜上,造成行人地獄、人行道亂象的原因,根源於道路交通環境規畫設計工程面,及汽、機車駕駛人用路行為慣性與觀念教育面,其比重更勝於作為最後手段警察取締執法面

正本清源絕不能只是表面的加重罰款,或無限期的增加專案執法取締期日;不良道路環境工程規畫設置宛若陷阱,輕則陷民眾遭罰款受罪、重責易生交通傷亡事故;只是一味要求警察設立專案大執法,以 KPI 指標強行收繳取締告發的罰單件數,注定只能治標而無法治本。

環境條件本身可形塑人類行為,「交通3E首重工程,需做出合宜的配置規畫;其次再將規畫設計的原旨與道路使用規範,透過學校教育、考照教育、違規講習與社區鄰里宣導等途徑教育大眾;最後才是運用科技與人員執法取締。文明進程沒有捷徑深化以人為本」的良性交通觀念需要世代養成與累積,更仰仗政府從專業道路工程規畫設計做起













改革交通要百年 擺爛!


2023-05-27 00:49  聯合報/ 林于凱/高雄市行人路權促進會理事長、前市議員(高雄市)
交通部長王國材於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受訪表示,道安行動綱領從教育、工程、執法、監理4個面向,其中更著重在工程面。記者周湘芸/攝影


我是公部門出身的,理解推動一些事情需要時間,所以不會輕易用「擺爛」批評官員;但近期我觀察交通部發言,就是打算拖擺爛

上周在電視節目中,有位替交通部及運研所做研究的學者表示,「執法最後手段,首要還是教育」;交通部長王國材也說:「交通安全教育重要性占七成」。

我明白了,所謂教育百年大計,難怪營建署會說:「改善行人安全要一百年」。

官員、學者口徑一致。交通部在立委陳椒華的提案中,居然還想把「教育責任」甩鍋給教育部,真是有夠可恥!政府應對交通安全方式,就是不處理核心問題只處理風向

如果部長認為教育很重要,總統臉書發文也表明:要培訓「路老師」進行村里交通安全教育;那麼,請問駕駛教育最早發生的地方在哪?不就在駕訓班監理所

交通部長說「要教育行人怎麼防遭車撞」,但部長,你畫錯重點了!重點不是行人如何防車撞,而是怎麼讓駕駛停讓行人,這在中華民國交通規則裡都是白紙黑字,怎麼台灣駕駛不知道?

每個研究過台灣交通問題的人,都知道根本問題在「考照制度」,我相信交通部也知道,不然不會在廿年前就研究過「駕駛執照換發與審驗規定現況探討及制度改善之研究」,近年又委託研究了「國內駕駛訓練駕駛執照考驗及駕駛人管理制度之通盤檢討」。

結果,這份花了五百多萬報告,目前在運研所的官網上顯示:「對不起,本網頁內容不存在,無法顯示網頁」。

這份報告,我當議員時要不到,請立委協助去要也要不到;交通部不解決問題卻解決報告?請問裡面到底有什麼機密?花了那麼多錢,廿年前研究廿年後還在研究,到底有沒有要改革駕照考照制度

看到交通部提出七年要砸下四百億元改善行人安全,真的令人直冒冷汗,又是好大一筆錢。

應該會補助騎樓整平吧?然後五年後騎樓還是被占用,因為「執法是最後手段」;應該會補助人行道路刨鋪吧?然後下次選舉前,又再刨鋪一次,因為「車還是壓上去」;應該會有很多研討會吧?然後廿年後還是繼續研討

台灣的交通問題,根本上是人腦有問題,工程只是末端。當政者的思考,決定政策執行的方向。而目前當政者的思考,決定教育要一百年。

對此,我想替交通安全,寫個字。














大學牽頭 城市農業拚減碳


2023-05-27 00:46  聯合報/ 
吳文希/台大農學院前院長、中華氣候變遷暨農業發展學會發起人及顧問
陳尊賢/台大名譽教授、中華氣候變遷暨農業發展學會理事長
黃大洲/台大前總務長、台北市前市長、中華氣候變遷暨農業發展學會名譽理事長
18日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發現自1990年代初以來,世界上超過一半的大型湖泊和水庫已經出現「縮小」情況,主因正是氣候變遷,同時加劇人們對農業、水力發電和消費用水的擔憂。路透


目前國際間最大的困擾,就是氣候的異常變遷;最近「自然」雜誌就報導聯合國設定的「永續發展目標」,其中包括於民國一三九年(二○五○年)全球人民都可享用清淨及衛生的水資源,如今似乎已難達成;甚至於民國一一九年(二○三○年)時,全球仍會有廿億人缺乏安全可飲用的水。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有七十%的人口無法得到飲用水,而且這種情況比廿年前更糟;在索馬利亞去年就有四萬三千人因乾旱而渴死。反觀台灣今年初各個重要水庫的儲水量,均已明顯地下降,迫使台南、台中等地開始實施定時供水,政府甚至已明令南部農田休耕

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關於升溫一點五℃的報告指出,達到這一關鍵值的影響,可能包括中緯度地區的極端炎熱天氣比工業化前時期高三℃;到民國一八九年(二一○○年),海平面將上升○點七五公尺八%的植物和四%的脊椎動物會喪失一半以上的生存棲息地;每年全球漁業捕撈量會減少一五○萬噸。歸咎這些自然災害原因,主要還是因為人類的活動及行為所造成。既然如此,全球各國當然就有責任與義務,盡全力設法解決以往自己所造成的惡果。

全球有五十六%人口居住在城市,而且人口集聚城市的趨勢日益增加,於民國一三九年(二○五○年)時將達七十%。為減低都市衍生的熱島效應、減少糧食的碳足跡、增加工作機會、優化生活品質等所涉因素,合理地實施城市農業定可達到舒緩氣候變遷令人擔憂的後果。因為城市農業除可吸收二氧化碳外,尚可減少空氣汙染、噪音、及表現降溫效果,輻射熱也不會長久存留在綠美化的建築體及林蔭路上;實施城市農業尚可促進城市生物多樣性、有機廢棄物資源再生利用、確保城市糧食安全、維持農產品的新鮮度、及增加種植者的收入。

教育民眾及推廣城市農業的最佳對象,即政府機構及學校。就台北市而論,最可行的單位應該是台灣大學,因為台大校園寬廣、院系所齊全、實施推廣環境綠美化或城市農業所需的專業且富經驗的人才也多,如種子、蔬果、花卉、樹木、土壤、肥料、病蟲害防治、有機堆肥與育苗及栽培介質的製備、及庭園設計等學者,多集中在農學院,只要校方同意改造校園成為紓解氣候變遷的環境,農學院就應可負責技術指導,各院系所即可於短期內齊力共赴;共同讓台大因強化綠美化各院系的公共空間、生產有機農業產品、延長建築物的使用年限、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達到節能減碳效果、提升社會服務價值、以及增進學校整體之正面評價,如此台大在國際間的聲譽,一定會更為世人肯定。

政府於二月十五日業已修正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尤其聯合國設立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路」,最近也推出「校園淨零倡議」。此刻政府相關單位應主動積極結合大學的研發實力,全力於民國一一九年(二○三○年)前達成減碳卅%的目標;配合實施示範推廣教育舒緩氣候變遷的大學,因此便展現出「大學社會責任」,如此大學及國家的聲譽也必可顯揚在國際舞台上!











護國神山還是國護神山


2023-05-27 00:43  聯合報/ 張鐸/大學兼任副教授(高雄市)
美國總統拜登在G7峰會結束後的記者會中表示,美國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可望「很快就會解凍」,兩天後大陸新任駐美國大使謝鋒(左)就赴美履新。路透


美國總統拜登廿一日在日本廣島七大工業國集團高峰會記者會表示,美國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很快就會解凍」後,中美高層開始互動,大陸新任駐美大使謝鋒廿三日飛抵美國履新,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廿五日也在華府會晤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

這段期間正進行台美聯合檢討會議。前不久美眾議院外委會審議《台灣國際團結法案》,對抗中國阻礙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行為的同時,第七十六屆世界衛生大會依舊不對台灣發出邀請函。去年美國海軍主辦全球最大規模環太平洋軍事演習台灣也未受邀。三年一度的國際民航組織大會,台灣也被拒於門外。

所以,看來整個國際社會還是維持「一中原則」而排拒台灣的參與,蔡政府的說法是遭中共打壓。幸好中華民國多年來的經濟及科技發展,有了「護國神山」台積電,讓世界各國看到了台灣在世界供應鏈的重要性。但當中共積極對外發展時,讓世界各國感到壓力,於是美國及其他各國的軍事將領及政客名嘴開始放出中共武力犯台時間表,他們在意的只是台灣的經濟及科技。

這不禁令人想起貧國七十九年(一九九○年)美軍攻打伊拉克的前夕。美國在意石油、欲將伊拉克趕出科威特,但必須沙烏地阿拉伯同意美軍在該國駐軍。於是中情局高官帶著衛星照片去見沙國國王,照片顯示伊拉克已將坦克部隊部署在沙國邊界,中情局威脅說沙國將是伊拉克下個目標。沒多久,美軍如願進駐沙國。

反觀台灣,中共武力犯台時間表滿天飛,外交部長屢屢在國外媒體唱和。連剛結束以經濟合作為主七國高峰會強調台海和平最重要。難怪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會說中共若侵台,將重創全球經濟;美國駐中國大使更說,美國對台灣有獨特責任;當年拿照片給沙王看的情景又再度浮現。

所以美國人在意的,是台灣在國際供應鏈中價值。因此台灣役期開始延長,武器開始送進台灣,美國彈藥將在台灣儲備,美軍也來台協訓。有如當年沙國開放讓美軍進駐,當年美軍發動攻擊,伊拉克不敵,遂放火燒掉科威特油田。美國政客希望我們能像刺蝟一樣自我保護台積電的同時,也放話若保護不了就將它炸了。












排黑條款過關 重要嗎


2023-05-27 00:41  聯合報/ 林興寧/公(彰化市)
立法院26日三讀通過排黑條款,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中)強調改革沒有退路。記者余承翰/攝影


立法院昨三讀通過民進黨版本的《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修法新增排黑條款」,曾觸犯洗錢、槍、毒且經有罪判決確定者,不得登記成為候選人。前總統陳水扁「死諫」無效,依規定其子陳致中終身不得參選。

民進黨狼性堅強看帶頭者為權力逞凶鬥狠,從幾十年前「長扁之爭」、「謝蘇大戰」,到近期「英德鬩牆」,如今「排黑條款」登場,「台灣之子」和「台獨金孫」又咬成一團,真可說血跡斑斑

當然政客無分藍綠,發飆起來往往一個樣,但不顧民主法治,甚至無視國家根本大法之人,便不能一概而論。就像未經修憲,中華民國都能偷渡成台灣,那這次賴清德為了選票罔顧更生保護罪刑法定和比例原則剝奪觸犯洗錢防制法》或判十年以上刑期尚未定讞者參政權,又有什麼意外?

至於背叛人民、坐擁「海角七億」的阿扁不僅不閉門思過,還威脅賴清德:若修法斷了陳致中生路,導致他對人生不抱希望,包括競選期間抗議布條將如影隨形的任何事都會發生。請問是誰讓「形同特赦」的阿扁如此囂張?這是否對不把「這個國家」放在眼裏的民進黨來說,也算小事一樁?

台灣缺水缺電之類的「五缺」,其實都源於民進黨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缺徳」,所以上行下效像頻踩紅線卻連續卅四次獲保外就醫阿扁,獄方「參加外界活動有益病情」的推詞也只是綠營長期行政濫權結果。不過這樣離譜的事,連柯文哲也曾笑說:那給阿扁繼續當總統,病會好得更快。

所以「排黑條款」過關與否其實並不重要,更要緊的是多行不義必自斃。三十幾年來經過這麼多事,看著未來,台灣還有多少人仍願「與狼共舞」?












司法不可太背離民意


2023-05-27 00:37  聯合報/ 趙萃文/大學助理教授(台北市)
季青漫畫


男子李國輝在租屋處縱火燒死九人,一審至更二審共四度判處死刑,但更三審認為李國輝縱火出於「間接故意」,不符合《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一般性意見所揭示最嚴重罪行改判無期徒刑最高法院駁回上訴全案定讞。對此判決,新北市長侯友宜、台北市長蔣萬安、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等皆提出批評,認為司法太過背離民眾期待。

現行刑法規定: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預見其發生,而其發生並不違背其本意者,以故意論。此即最高法院判決所稱無論如何不能處死之「間接故意」。事實上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均屬故意,尚無輕重之別,僅為刑法學說分類而已,以德國跟日本為例,其刑法就未區分直接、間接故意,端視個案情節嚴重性來量刑,亦可最高法院說理之荒謬。

此外,從今年開始我國實行國民法官制,凡刑法故意犯罪因而發生死亡結果者如強姦殺人、強盜殺人皆須國民參審,且與職業法官事實認定量刑判斷權限一樣。死刑在未被修法廢除前,國民法官自然有義務斟酌案情加以適用。由於刑法直接故意、間接故意判斷模糊空間極大,若照最高法院自創判例間接故意無論如何不能判死,未來二、三審職業法官將可隨時撤銷改判一審國民法官多數死刑判決,恐有徹底架空死刑制度之虞。

死刑制度攸關一國社會情勢及法文化背景,德國由於二戰歷史原因於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廢除死刑,日本則一直維持死刑,惟兩國民眾司法滿意度皆維持高檔,與我國司法滿意度長期墊底截然不同。日本自民國九十八年(二○○九年)裁判員制度實施十三年以來,已判處四十三人死刑,迄今亦有多人已被死刑。日本最高法院判決即指:「因日本保留死刑制度正是全體國民意思,所以是否要判處死刑,作為裁判員出席參與審理並完成評議,是全體國民的責任與義務。」對照受死刑問題紛擾的台灣,值得我們深思!

我們不必強調「人性善惡」,這會有陳義過高價值預設;但每一個公民都有「生」的權利。當你決定要恣意殺人,又何必想方設法「為自己減刑」,這才是文明社會該有的人生哲學


楊志良/全民挺媽救台灣──母親節有感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楊志良/全民挺媽救台灣──母親節有感
◆  李清志/金鳥與建築
◆  陳亮恭/安倍經濟學6支箭射往不同未來
◆  陳立恆/為下一代埋地雷,還是打地基?
◆  廖元豪/NCC敗訴,法治崩壞冰山一角
◆  施振榮/打造終身學習環境 迎接未來挑戰








楊志良/全民挺媽救台灣-母親節有感


2023-05-27 00:04  聯合報/ 楊志良(作者為退休教授、前衛生署長)
如果所有工商企業,都對請育兒假的婦女留職又留薪,甚至還享有年資;育兒假最少一年,爸爸比照。就算是單身婦女,只要想當媽媽就可安心去生養子女。這樣才能夠真正救台灣。本報資料照片


有人說台灣有三缺,有人說有五缺,其實缺什麼都不如缺人嚴重。從托兒所開始,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大學,連碩士班、博士班無不招生困難;各行各業也都缺工,台積電最大的困擾就是徵才不易。設立在行政院下的少子化辦公室,編了近八億預算;各縣市編了各種獎勵生育措施,第一胎給多少、第二胎如何加碼,結果成效微乎其微總生育率反而下降到○點八九平均每名婦女一生只生不到○點九個小孩每隔一世代人口將減少一半以上)。

本人曾經為文指出,台灣最重要的兩個社會保障制度勞保及全民健保,必將崩潰,因為四、五十年前,每年生育數四十萬人以上,這些人現在已逐漸進入退休年齡,普遍有三高及長照需求,但能夠提供照顧及繳納勞、健保費的年輕人不斷減少,人口結構成為倒三角形,哪能承擔?小兒科醫學會抱怨缺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護理師到衛生局前抗議人力短缺,其實不單是小兒科,所有醫事人員都將短缺,當然包括長照機構照服員,且情況會愈演愈烈

因為缺人,各縣市甚至上演搶人戲碼,拚命向其他縣市民眾招手,招募人口移入。因為人口是一切經濟、政治、社會活動基礎,包括中央分配款消費稅收可選民代人數等等,都和人口數息息相關。

至於綠營說的「備戰才能止戰」,根本就是鬼扯!廿年前台灣一年出生人數只有廿萬人,男性至多十萬人,即使改回徵兵制,全部服兵役二年,才廿萬名軍人,勉強達到美國的要求。但從歷年生育數推算便可知,未來軍人數目一定每年快速下降,請問台灣要用什麼備戰?小英總統說小孩國家養,更是空話!台灣的稅收占 GDP 的比率只有十三%左右,比不上美、日、韓,更不要說北歐國家的卅%以上,再請問國家要用什麼來養孩子?

五月繳稅季,有所得當然應該交稅,國家才有軍隊、警察、公共建設;但想到政府的貪汙、腐化、無能,交的稅不是落在禽獸食祿官員口袋裡,就是浪費各項一落成剪綵就不堪使用公共建設裡案例罄竹難書誠實納稅的人怎能不痛心?這個政府敢加稅嗎?民進黨不要選票了嗎?小英就任七周年,居然敢說自己「政績卓著」,蔡政府實在是無恥至極

所有物種母親都非常偉大,如爬蟲類的鱷魚,咬合力非常巨大,但就是可以把在沙堆中剛出生的小鱷魚含在嘴裡,送到水邊;獅子、老虎張口就可以把羚羊甚至水牛的頸椎咬斷,但也可以用獠牙溫柔搬遷小虎小獅;靈長類把子女抱在懷裡的畫面,更是美極了。

但是我們不可全無付出,卻期待別人的媽媽辛苦去生養小孩,讓小孩們去就學、當兵,進入各行各業、繳稅金、健保費及勞保費,維持社會運作。小孩國家養雖然跳票,但是可以全民挺媽媽。就如北歐國家,不是只有政府提供媽媽產前檢查及生育補助,而是所有工商企業,都對請育兒假婦女留職又留薪甚至還享有年資育兒假最少一年,爸爸比照。因此就算是單身婦女,只要想當媽媽就可安心去生養子女,也就是所有的婦女都擁有生育權及不生育權)。唯有如此,才能夠真正救台灣! 



詹文男/輸贏莫在意 選舉救經濟

◆  詹文男/輸贏莫在意 選舉救經濟
◆  陳國樑/我國國債鐘沒有位數問題
◆  劉大年/G 7:地緣政治對抗的延續









詹文男/輸贏莫在意 選舉經濟


2023-05-27 00:37  聯合報/ 詹文男(作者為數位轉型學院共同創辦人暨院長、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總統及立委選舉將近,各黨各派也開始進行相關初選、徵召,甚至協調人選提名作業一時之間,除了重大公安或社會事件媒體焦點幾乎都放在各地參選人的身上。除了政論節目每天探討之外,參選人為了爭取提名,或者提升自身在社會公眾上的知名度及好感度,也使出渾身解數,透過各種手法與招式,就是希望能夠提高選舉聲量

持平而言,撇開選舉互相攻擊等惡質文化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不談,選舉其實也帶來不少的經濟效益

首先,選舉造勢帶來廣泛經濟活動,食、衣(醫)、住、行、育、樂幾乎都涵蓋。舉例而言,從南到北的造勢活動需要各種交通工具(高鐵、計程車、遊覽車…)的運輸,工作人員的住宿及熱情參與民眾的餐飲及住宿,而為了相關安全所設置及預備的保全及醫護人員,現場造勢的旗幟、海報、工作人員的制服,台上的各種視訊影音設備,以及主要政治人物被簇擁出場前的各種文化藝術或流行歌曲表演,也讓許多幾乎被遺忘的藝文團體及久違不見的資深歌星及民歌手有發揮的舞台。

其次,在選舉過程中,參選人和政黨需要固定地點進行競選活動及政策宣傳的相關規劃與準備。這些活動需要場地租用、活動策劃、宣傳品製作、廣告投放等,從而刺激了相關行業的需求。例如場地租賃及清潔公司、廣告公司、印刷業、媒體及民意調查公司等,都能夠從這些活動中獲得一定程度的商機。

而舉辦選舉活動還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例如選舉投票的工作人員、候選人的支持志願者和保安人員等。這些人力資源需求帶動就業機會增加,對於提高就業率減少失業問題也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再者,在選舉過程中,參選人通常會提出一系列經濟政策和改革措施,以吸引選民的支持。當這些政策獲得政府採行實施並產生成效時,也將促進企業環境改善增加投資和消費者信心進而帶動經濟增長

最後,選舉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僅體現在短期的經濟活動上,更影響著長期的經濟發展。當選舉過程公正透明、選民對政府和政治體制充滿信心,投資者會更加有意願投資,而企業會更加積極開展業務,這將帶來更多的投資和就業機會,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同時,也能夠提升國家形象和吸引力,從而促進國際間合作和貿易,帶來更多的經濟機會和利益

綜言之,選舉是一個民主國家政治體制不可或缺元素,其影響所及,不單僅限於政府和政治體系,對於短中長期的經濟發展也有著深刻的影響。尤其在全球景氣情勢不明國內經濟成長正在保二的當下,不管所有參與選舉的參選人最後的選舉結果如何,他們對台灣的經濟已都有具體的貢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