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3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投資口罩產線 做對了嗎?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狠話嚇不死病毒,官威無助校園防疫
◆  聯合報黑白集/瘟疫引發的醜惡歧視
◆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投資口罩產線 做對了嗎?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投資口罩產線 做對了嗎?


2020-02-22 23:46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發展益愈嚴峻,台灣迄今雖然尚未有任何社區傳播,但民眾似乎仍有憂慮與恐慌,瘋狂搶購口罩等防疫器具的行為,即為一例。為因應此一變局,政府快速推出一連串緊急措施,從禁止口罩出口、定量限價配售口罩、統一口罩徵用調度、到憑健保卡單雙日分流配售口罩,以及政府投資1.8億建置新生產線等。整個應變過程中,表露出政府不但誤判事態的嚴重性,又因決策思慮雜亂無章,徒增社會恐慌。已經實施的方案,追究業已不及,就只能當做一場教訓。但正推出的口罩新生產線計畫,則絕對不可再任其重蹈覆轍,造成社會或產業動盪不安。

這場疫情造成口罩之亂」,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恐慌性需求增加,其次是供應產能不足,最後是配售制度設計不良。在正常情況下,供不應求問題的解決,靠的是市場價格調整機制。但由於這次口罩搶購事件的發生,純係傳染性病毒快速蔓延所引起,事涉公眾基本健康,價格機制在此已完全不適用。然而,以政府公權力取代市場那隻「看不見的手」來配售囗罩,其成功的要件首重資訊公開透明以及有效禁絕重複或特權不公;可惜政府一開始即倉促上路,限量配售的過程中,不但售價引發爭議,民眾到處排隊重複搶購,惶惶不可終日,反而造成更多的恐慌與民怨。

恐慌性需求居高不下,國內產能相對不足,加以疫情擴大,其他國家亦自顧不暇,無法以輸入應急,進而更惡化了供需失衡的缺口。所幸政府即時採用了實名制的限量配售機制,總算暫時把失序亂象給控制住。但由於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力強,疫情走勢尚不知伊于胡底,民眾的恐慌性需求短期難降,故口罩之亂問題仍然未解。

據報導,經濟部已花1.8億購買60座機台委託口罩業者生產。在工具機業者的全力配合下,預計在3月初,全部60條生產線皆將順利建置完成。經濟部規劃每台機器每日生產10萬片口罩,總共一天就可以增加600萬片,再加上現有產能即可達到1,000萬片,將大大紓解目前口罩荒的壓力。政府並與廠商約定,每台機器至少須生產500萬片口罩給政府;前面120萬片為無償提供,其餘380萬片,由政府以每片2.5元收購。達此標準後,機台就「送給」廠商。

這種政府出資為廠商添購機器設備直接生產的模式,乃政策首創,未有先例。在疫情危急的情況下,政府採取強制性經濟干預措施,事屬萬不得已,似應無可厚非。惟這筆廠商「同意」政府為其增購機台並「強迫」生產的投資,到底應該算是政府的或是民間的投資?這個會牽涉到未來疫情過後,過剩產能處理的責任問題,應事先予以釐清。

其實,這項投資本質上比較類似民間投資,只是政府以防疫特殊情況為由,自行幫廠商買設備並要求廠商增產。錢先由政府「墊付」,廠商生產後再以7,200萬片口罩(一片2.5元)償還政府。因此,廠商對機台所有權的取得不能說是來自政府的「贈送」,而是以物(口罩)易物(機台)取得。但由於這是非常時期的政策手段,既由政府主導發起,自然就應將之視為政府投資,由政府承擔所有的風險。政府萬不可假借「善意的」將機台送給廠商,反而把疫災過後產能過剩的問題丟給廠商自行解決,導致廠商蒙受損失。

據此,我們建議這個新產線計畫的內容應做幾項修正:一、此一投資明確定位為政府救急投資,民間純係配合角色;二、每一機台生產的口罩,政府全數定價(2.5元)採購並統一配售(5元);三、口罩價差或產生盈餘,支應紓困使用;四、防疫過後,機台由政府視市場狀況租售或出口等方式處理。如此,或許才能發揮這項創意投資最大的效益。












聯合報黑白集/瘟疫引發的醜惡歧視


2020-02-22 23:54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華航專機接回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我國旅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我國專機赴日接回鑽石公主號國人,駐日代表謝長廷形容過程「懸疑、驚險、恐怖,最後大團圓收場」。鑽石公主號已有六百多人確診新冠肺炎,可說「比武漢還武漢」,日本也被美國CDC列為具明顯社區傳播。對比武漢撤台胞的一波數折,「大團圓」儼然成為「日本限定」。

武漢台胞後續包機卡住,原因之一是首批返台者有一人確診,進而傳出「故意放毒的陰謀論。但不僅台灣都出現初採陰性、四採確診的本土案例,以色列一名鑽石公主號乘客,也在返國後再次檢驗才呈陽性反應,難道以色列也要質疑日本故意放毒

各國自武漢或鑽石公主號撤僑,多包括具永久居留權者,這才是國際通例。反觀武漢後續包機與陸配子女入境,蔡政府竟屈從民粹壓力而改以國籍為標準,也讓陸委會宣稱的「基於家庭團聚及人道考量」淪為笑話。

更禁不起檢驗的是防疫量能有限論調。自武漢或公主號包機返台者,經過檢疫程序,絕大多數是未被感染者,需要的是隔離場所而非負壓病房,豈會無法收容

烏克蘭專機從武漢撤回八十二人,其中包括卅七名外國公民,車隊遭到憤怒鄉民暴力攻擊國際輿論視為瘟疫引發的醜惡歧視」;烏克蘭總統提醒他的國人別忘記我們都是人類」,包括那些在武漢的人。可以確定,台灣人民不會出現如此離譜行徑,因為有政府帶頭示範以醜惡歧視將之阻絕境外,無需鄉民代勞














聯合報社論/狠話嚇不死病毒,官威無助校園防疫


2020-02-22 23:49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左)與教育部長潘文忠(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為防堵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各級學校的師生和家長們共同經歷了一個台灣教育史上最長的寒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二日決定中小學延後二周開學時,台灣只有十例確診個案,現在暴增到廿六例,還引發是否進入社區傳播階段的爭論,但疫情指揮中心評估不必再度延後開學了。各校繃緊神經,加強防疫準備,但上學在即,孩子口罩還沒備齊,讓許多家長心焦不已。

開學前夕,教育部邀集各縣市教育局處首長討論中小學因應校園防疫準備事宜,又分區辦理大專校院防疫工作說明會與輔導訪視。教育部長潘文忠不但趕場親自出席這些會議,更強調防疫視同作戰,盼各校師生共體時艱,學校防疫相關措施衍生費用,將盡力協助及補助,但學校師生若未確實做好防疫工作,造成防疫破口,將追究相關行政及法律責任

潘文忠的口氣,幾乎就是行政院長蘇貞昌撂狠話的翻版;上月底,蘇貞昌視察疫情指揮中心時,就向各相關部會強調:要人給人,要錢給錢,如有破口,絕對嚴辦

不過,蘇貞昌可以向相關部會擺官威、撂狠話,潘文忠也能在學校師生面前擺官威、撂狠話嗎?防疫作戰的效率與紀律,固然有助於達成防疫目標、鞏固防疫成果,但是狠話嚇不死病毒,官威凌駕專業,更可能造成疫情大災難。何況在防疫戰場上對紀律與效率的要求,也很難完全搬進各級教育現場。

光是那片口罩,蘇貞昌擺了多少官威、撂下多少狠話、講過多少大話,卻不曾真正解決問題。最初,他一方面禁止口罩出口,一方面重申「口罩一定夠」,還請民眾「勤洗手、戴口罩」,結果引發「口罩之亂」。接著,他要求嚴管嚴辦,若有藉機要發災難財,要買口罩去送,相關海關、公平會、消保會等要立刻拿出辦法,「不然我們像個政府嗎?」然後,當人們排隊的長龍,從口罩工廠移到超商再轉向藥局時,他還能得意揚揚誇稱台灣口罩實名制「全世界唯一最成功!」

蘇貞昌應該問問那些直到開學前夕還在為孩子口罩煩心的家長們,這樣「像個政府嗎?」潘文忠也應該知道,在師生面前,官威不會讓這個政府看起來比較「像個政府」,狠話則可能導致隱匿,專業才能落實校園防疫

事實上,寒假延長,配套不備,就曾引發「開學之亂」;陸港澳生從限制到禁止入境,讓許多學校折騰瞎忙;而延後開學對考招、國考等造成連鎖影響,也漸次浮現。但不可否認,多出的二周,至少讓疫情指揮中心較能掌握病毒傳播與疫情狀況,也為學校爭取更多時間做好防疫準備。

然而隨著開學日近,學校雖對防疫準備戰戰兢兢,家長仍有疑慮,地方也有不同聲音。目前各校對教職員生已完成旅遊史調查,但誰能排除學生或家長的隱瞞?教育部統籌整備的六百四十五萬片備用口罩,對家長而言卻是望梅止不了渴;二萬五千支額溫槍將發到各級學校,各界也擔心可能因操作、誤差與判定等問題,上演「體溫之亂」;更別說要求家長在學生上學之前先幫小孩量體溫,對許多功能不健全的家庭恐怕有點困難。至於中央發布的校園停課標準,地方仍有疑義;而停課後的配套措施,也可能還要再想想。

寒假延長,學校準備許多網路課程,鼓勵學生停課不停學;開學後,各大學將用各種遠距教學方式,不放棄任何一個來不了教室的學生。而除了各項防疫措施,學校也應在防疫公衛上積極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教導正確防疫觀念,培養良好衛生習慣,辨識正確防疫資訊,提升文明禮節、公共道德與社會責任,重建人與動物、人與環境、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等等。尤其在疫情蔓延時被當掉的學分,包括失落的人性、遮蔽的人道與遺忘的人權,更亟待補救教學

名家縱論/從愛心到群龍無首的世界大同\星期透視/大咖院長平添政壇變數

◆  大屋頂下/台獨?華獨?民進黨的中華民國新生論
◆  星期透視/大咖院長平添政壇變數
◆  名家縱論/從愛心到群龍無首的世界大同
◆  畫中有話/公開與防疫的兩難
◆  畫中有話/大自然的反撲
◆  漫畫/要搭誰的
◆  「一國良制」才能救國民黨
◆  破口已浮現 備案在哪裡
◆  師生若確診 社區安全嗎
◆  搶救詐騙台人 無視武漢台商?
◆  體諒他人 從不亂丟口罩開始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名家縱論/從愛心到群龍無首的世界大同


2020-02-23 00:45 聯合報 /   林蒼生(作者為統一集團前總裁、三三會顧問)
統一企業前總裁林蒼生思考人與自然關係,提出身心靈的行為模式,著有「總裁聞思修」一書。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有幾位企業界朋友在香港創立了個「愛心」,希望將愛心的理念發揚到世界各地,到目前十幾年功夫,已引起兩岸三地及華人世界的重視與回響。可見大家都很認同愛心,只是少有人起來一呼,使四方響應而已。我們希望將平台再擴大,使愛心更為普及,獲取更大認同。

其實,愛心是很高很高的生命能。所有宗教都以「愛」為教義的軸心。如果說天堂是充滿愛心的地方,那麼,擁有愛心便可更接近天堂似也言之成理。耶穌信望愛」,佛陀的慈悲心」,都是引導生命進化的智慧語言

愛心是一種自自然然由內心萌發出來,與他人同心的喜悅感。與人同心是將小我融入大我的初步。同心的幼苗會長成枝葉,愈長愈高,甚至與天同高。那過程是喜悅的。喜悅是愛心的友伴,有愛心的人一定很快樂,很樂觀。

愛心與喜悅是一體之兩面,否則其中一定摻有私心或妄念的雜質。私心與妄念是小我的習氣,很不容易去除。所以神秀要主張時時勤拂拭」,勤拂拭即是把執著的習氣擦乾淨,使愛心保持其本來純淨無染的生命能,然後才能融入大我成為一體。融入大我是一種很自然的喜悅,這是所有修行人喜歡打坐的原因。

我們的理性思維與感性表現,兩者平衡發展,才能有愛心而不執著於小我的習性,使心靈淨化。淨化的方法很多,我比較喜歡佛法裡的「中觀」。中觀不是折中的中,而是幫我們的心靈昇華的方法。生活在這世界,每每被二元對立現象所環繞。比如增與減,生與滅,垢與淨,來與去。如想脫離二元對立糾纏,必須學習不執著於二元,使自己逐漸熟悉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來不去的新次元觀念。這就是中觀。

中觀引導人們由二元回歸一元,其關鍵是「不執著」。如果理性而不執著於理性,理性將昇華為般若智慧。如果感性而不執著於感性,感性也將昇華為「慈悲心」。般若智慧與慈悲心如車之兩輪同步輪轉,遂使愛心源源而出。心中常生愛心,則慈眼看人間,人間處處皆慈。由二元回歸一元,是中觀智慧,智慧使我們回歸愛心故鄉。

純淨無染的愛心,由內升起,身體所有細胞也充滿同樣的小愛心,有如磁鐵裡的磁分子。細胞的小愛心與磁分子的磁性一樣,都是大自然的現象。這現象在易經乾卦以「群龍無首」來說明陽能的無為與默契。群龍以「無」為首,是最高的默契,像群鳥空中飛,群魚水中游,都是無為的自然默契。

我因此領悟到,世界大同應該這樣形成的,絕對不是由東方或西方誰將對方兼併,然後才走向世界大同的。兼併是霸道行為,只有王道的無為,像「遠人不服,修文德以來之」,才比較接近群龍無首的自然無為。因為文是文化的感召,德是愛心的呈現。修文德以愛感召,才似乎可看到世界大同的雛形。

我不知為什麼全世界都只在政治及經濟上競爭。這風氣已把人心複雜化,把環境汙染到不能生存的邊緣。我一直呼籲是改變方向的時候;我們要追求的是GCP的成長,而非GDP。C是文化,尤其是有愛心的文化觀,愛心是文化的養分,文化是人素養的培養根源。由根源萌芽灌溉,才看得到世界大同的未來。

因此,希望各國皆以成為愛心大國為目標,而非政治大國或經濟大國。謹於此向胸懷愛心的人致敬,向為「愛心獎」出錢出力出智慧的所有人說謝謝。












星期透視/大咖院長平添政壇變數


2020-02-23 00:48 聯合報 /   楊泰順/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
因應防疫和紓困需求,行政院長蘇貞昌(左)日前拜會立法院長游錫堃(右)等尋求支持。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一屆立法院廿一日開議。若說新任院長游錫堃是台灣民主化以來,最具資望與地位的國會議長,應毫不為過。他曾擔任省議員、縣長、行政院長、總統府秘書長、民進黨主席,政治歷練豐富,史上無出其右者。對民進黨的貢獻度,黨內應該也無人可匹敵:他是民進黨組建總策劃人、「台灣前途決議文」與「正常國家決議文」主要發想人、八掌溪事件替罪羔羊、扁政府連任成功首要功臣等。在民進黨艱困時期,他出馬與國民黨強棒朱立倫拚鬥新北市長,竟只輸兩萬餘票,民間潛在聲勢一點不含糊。

這樣一位大咖擔任國會議長,顯然對台灣政情平添了不少變數。

台灣憲政體制將決策權力集中於總統一人,李煥擔任行政院長時便曾感慨,院長地位宛如「小媳婦」。在這樣的集權格局下,代表民意的國會自然長期受到壓抑,成了聽命於行政體系的「立法局」。過往議長給民眾印象,就只是個「喬王」,距離決策堂奧,仍有咫尺之遙。

這樣一個院長角色,如果連蘇嘉全都幹不下去,戰功彪炳的游錫堃又怎會甘心蟄伏?尤其,曾經領銜台灣前途決議文與正常國家決議文的游院長,政治理念比蔡英文更為鮮明,當然不會滿足於僅主持會議。蔡英文過去四年曾許諾游若干肥缺,但游一個也沒接受,因為他念茲在茲便是想為「台灣未來做真事。強烈的台獨傾向,使游曾是獨派力拱民國109年(二○二○)民進黨總統候選人,但為顧全大局游未接受,如此強烈使命感與顯赫從政資望,游領導的立院,很難不與蔡的行政體系產生衝突。

面對當前經濟困頓,加上本身不再有連任壓力,有理由相信,蔡第二個任期會希望化解與中共敵意。但此一趨向遇到鷹派立法院長,衝突便難以避免

游擔任扁政府閣揆時期,便曾因強硬兩岸政策主張,與當時的陸委會主委蔡英文產生齟齬,蔡還曾為此建議扁撤換游。如今兩人位高權更重,未來若因政策差異產生波瀾,少了陳水扁的緩衝,情況將更難逆料。游先前強力主張「向正常國家邁進」,或視「中華民國」邦交國減少為增加「台灣國」邦交國契機等言論,均難免讓當家的蔡總統驚出一身冷汗。

立法院長任期與總統相同,兩人政策出現衝突時,總統並無法逼迫院長辭職化解衝突。尤其,副總統賴清德還是個「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不排除未來賴游可能聯手,形成對總統的牽制。由於總統兩任屆滿後無法連任,經驗顯示,連任後的總統在第三年開始便有所謂的「跛鴨現象」,國會議員與行政官員為自身前途,對總統的號令將不再言聽計從。

游錫堃現年七十一歲,比現任美國總統及主要競選對手都還年輕,不排除他在民國113年(二○二四年)也是民進黨可能的總統候選人;果真如此,民主國家跛鴨現象,勢必將在台灣提前出現。

游是扁主政時任期最久閣揆,扁組一邊一國黨時,黨主席最初也屬意游,游當選院長扁還在臉書為文稱許,兩人交情密切可見一斑。蔡提名大咖議長,是否因此淪為「跛鴨總統」,一個觀察點便是蔡能否挺得住赦扁壓力大咖當議長,政壇的變數顯然增加許多











大屋頂下/台獨?華獨?民進黨的中華民國新生論


2020-02-23 00:53 聯合報 /   黃年
自一月起新冠肺炎疫情趨緊,行政院長蘇貞昌(左)宣布口罩暫時停止出口,優先供應國內需求,引發兩岸議論口水。圖為蘇貞昌視察鶯歌口罩生產機械製造廠。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爆發,蘇貞昌一句「禁止口罩出口」,為兩岸互動定了調。

蘇的思考沒錯,當然應先保障內需。但是,操作可更細緻,話術也可再斟酌。例如:後來蔡英文說「行有餘力,願意提供必要協助」,及賴清德說「共同幫助中國防疫,也等於是幫助台灣」。可惜蔡賴慢了半拍

新冠危機,也是兩岸「重開機」重要契機。後見之明,台灣可用蘇貞昌這樣的粗糙啟動,也可能用蔡賴那樣細緻啟動。二者實質結果也許無二(口罩內需優先),但引發後續效應可能判若天壤。

台灣對疫情後續內外因應,皆受蘇貞昌那句話牽制。蘇的思考也許沒錯,但他卻毀了另一種更佳開機方式可能性。蘇自稱酷吏」,在這關鍵時刻,可印證他畢竟只是酷吏」。

網路瘋傳日人用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日無衣,與子同裳詩句。這幾句話此時出現:一、呼喚歷史;二、感動現在;三、啟示未來。可謂大氣磅礴、人性通透感動過唐僧鑒真,自也能感動今人

民進黨當然不可能做到這樣。但也不必「蘇貞昌」,而可以「蔡英文/賴清德」。差別只在語態,更在智慧。如今,蘇一句話,不但鎖住政府,也框住民間,日本「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即是出自民間智慧蘇貞昌的帶風向,使台灣又陷仇中抗疫漩渦中否則,後續發展可能完全不同

畢竟選舉已結束此時蔡政府,應以製造仇中抗疫氛圍自豪?或應當檢討為何糊里糊塗地一句話就錯失一個更佳開機方式?

若可選擇,何必選一個比較壞的?

以小見大,民進黨「中華民國台灣」,已成「台獨與華獨的混合體」。台獨與華獨間,正是民進黨更重大抉擇。

賴清德說:「守護台灣就等於守護中華民國,中華民國一九一一年創立(應是一九一二年),但是那個中華民國已經不復存在,經過一百多年的歷史,中華民國已經在台灣新生。」

賴此段論述,是經過淘洗淬煉的。他從「不會宣布台灣獨立,不會舉辦台獨公投」、「台獨,就是台灣已經獨立」、「獨立就是自主」,演化到「台獨捍衛中華民國」…。如今,甚至已經超脫「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固然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歸結至「中華民國已經在台灣新生」。

此架構可稱中華民國新生論」。也可能是賴清德「務實台獨」總結註腳。雖然這尚非民進黨內共識或定論,卻是一條十分清晰發展脈絡,亦即前述「台獨(殼獨)與華獨的混合體」。

然而,殼獨與華獨畢竟不同。

華獨:華獨是在「兩岸分治」下始有的必然形態。華獨基礎是憲法一中。憲法一中,不否定一中原則,但爭執一中定義,也就是「一中各表」,即反對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一個中國」。亦不否定「統一」為一中憲法議題,但「如何統一」必須先於「是否統一」及「何時統一」。由於關注「如何統一」,因此反對「一國兩制」。也就是說,華獨以「一中定義」對治「一中原則」,以「如何統一」對治「是否統一」。在這兩問題未解決前,台灣以「華獨」形態存立。

殼獨:從前述「中華民國新生論」發展看,殼獨將留下「中華民國」國號、國旗、國歌(蔡現在連吾黨所宗都唱了),並維持《中華民國憲法》標題。也就是說,不再主張「正名制憲」。不正名,就是留「中華民國」四個字的殼;不制憲,是改以轉型正義、修訂教科書等實際政治操作改造國體認同」。殼獨不爭一中定義,而認定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亦即反對任何形式一中原則,否定一中各表、兩岸分治,正如蔡英文說「一個中國這套說法已經說不通了」。此外,過去民進黨尚稱「統一可以是議題,但不是前提」,如今則連「議題」皆已不是。甚至稱,統一即是叛國。於是,「中華民國新生論」可謂是「殼獨」修成正果,體現「台獨捍衛中華民國(四字)」。反過來說,就是用「中華民國」四字來「捍衛」台獨。

此種以華獨捍衛台獨發展,究竟是台獨挫敗(畢竟已放棄正名制憲)?還是台獨進化(甩掉正名制憲包袱,用台獨捍衛中華民國,用中華民國捍衛台獨)?

施明德選前發表長文說:「華獨、台獨,都是獨!」他勸台灣人民不要輕舉妄動,他說:「愛台灣何必一定要在自己生前就不顧一切強求改國號、改國旗而引發內部動盪呢?」又說:「但正名這一天一定會到來的…也許是在我們的孩子、孫子或曾孫的時代到來。」

不正名,留住「中華民國」四字,是台灣(台獨)在「戰略防衛」上必要部署。這是台獨新論述,可以據此丟棄正名制憲,也就有了中華民國新生論。

民進黨走到今日,已是殼獨與華獨的混合體。但我想說的是,台灣兩岸對策,殼獨是一條路,華獨則是另一條路。

因而,國民黨若想以華獨為殼獨,或民進黨若想以殼獨為華獨,恐怕都是「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

雖然,台獨(殼獨),華獨,都是獨。但是,有如「幫助中國防疫,就是幫助台灣」,華獨正是「要與大陸共同處理兩岸問題,若不能影響大陸,兩岸問題解決不了」。亦如「口罩禁出口」,殼獨則是「只管留下中華民國四字,就不計北京如何回應了」。

台獨走向華獨,其實是假台獨走向假華獨

這不是台獨進化,反是台獨擱淺。民進黨或許可以卸下正名制憲包袱,但不論在台灣內部及兩岸間,只要台獨甩不掉中華民國這個國號,則中華民國反撲因素就不會消滅(即使甩掉,也不可能消滅)。那麼,「以殼獨為華獨」的策略,當然就會「致遠恐泥」。

殼獨,華獨。民進黨何去何從?











畫中有話/公開與防疫的兩難


2020-02-23 00:54 聯合報 /   陳柏亨
 圖/陳柏亨


新冠肺炎疫情不宜輕忽,台北某生態園區裡,有父母帶著幼童踏青,也謹慎讓觀察夜鷺的小女孩戴口罩;防疫自應滴水不漏。

日前,疫情指揮中心緊急公布「北部女」確診個案,引發「北部哪裡?」鄰避效應。官方說,公開會引起恐慌與疑慮;但身為醫師的台北市長柯P直言:不公開會造成更多恐慌。不公開或許保護了患病者人權,但可能觸動「北部人」恐慌,造成更大擴散效應

套句莎翁名言,「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公開與不公開,都是個問題」兩難,正考驗國人智慧?












畫中有話/大自然的反撲


2020-02-22 23:52 聯合報 /   記者潘俊宏
 記者潘俊宏/攝影


公園內偌大的怪獸裝置藝術,靜靜在角落一旁;不禁讓人想到猶如生活環境周遭致命病毒般,人們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遭它反噬。

對於人類的貪婪,新冠病毒猶如大自然反撲,從武漢爆發後快速傳染到世界各地,不僅死亡人數超過SARS,也打亂了各行業的分工方式、產品的生產節奏、以及旅行移動的自由。各國、各城紛紛以封城、隔離方式面對。然而,只要人類不改對大自然的強取豪奪,病毒隨時會反撲











「一國良制」才能救國民黨


2020-02-22 23:41 聯合報 /   王良言/自由撰稿人 (高雄市)
搭載鑽石公主號上19名我國旅客的華航包機前晚抵達桃園機場,飛機緩緩駛過桃園機場的國旗前。 記者鄭超文/攝影


據報導,從鑽石公主號下船國人,看到接待者手中國旗,熱淚盈眶。可見國旗在國人,尤其是身在外國國人心目中,有無以取代的地位。

雖然甫落幕總統大選期間,民進黨場合中看不到國旗,但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仍是中華民國的代表,也是迄今台灣人民心中的最大公約數。就是這面國旗,使台灣脫離了日本的統治

國民黨選舉大敗,但造勢場合國旗滿場,感動了多少人。畢竟身在台灣的國人,絕大多數都不願國旗消失國民黨肩負護國護旗的歷史任務

敗選後,國民黨內一片檢討改革之聲。有人主張世代交替,有人主張修正「九二共識」。然而,此類改革能否挽救國民黨呢?

還有人建議國民黨刪除黨名「中國」二字,然而,如果國民黨沒有重新塑造打動人心的形象,改名也難以與民進黨競爭,台灣本土意識日漸高漲趨勢下,國民黨的市占率將愈來愈低

去年習近平新年談話中,提到「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蔡英文總統隨即強勢回應,表示「台灣不接受一國兩制」,贏得「辣台妹」稱號與眾人叫好。可悲的是,國民黨只是跟著反對「一國兩制」,沒有自己的主張,怎能與民進黨競爭呢?
一國兩制在台灣失去市場,是因多數選民雖不反對「兩制」,但不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國76年(一九八七年)蔣經國總統曾以「一國良制」(民主、自由、均富來回應一國兩制並由海基會首任秘書長陳長文,於民國80年(一九九一年)五月四日會見中共副總理吳學謙時正式提出。但蔣經國逝世後,國民黨在李登輝主導下,放棄與中共競爭意志;既難以立足台灣,又不再放眼大陸,以至於日趨沒落。

在國人依然擁護中華民國氛圍下,國民黨必須重新扮演好中華民國代言人角色,才有浴火重生機會。國民黨唯有強調一國良制」,維護中華民國,保護國旗,爭取台灣選民支持,同時更進一步去大陸開闢市場,與中共作制度之爭,使大陸人民寄望於國民黨,才是自救救人之道












搶救詐騙台人 無視武漢台商?


2020-02-22 23:46 聯合報 /   田英奇/大學退休教授(台中市)
華航專機撤離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國人,蔡英文總統發布臉書感謝「台灣能透過橫濱模式接回人民,是因為這麼多人的勇氣、耐心和奉獻」。 記者許正宏/攝影


武漢台商返台防疫,已成一個荒謬劇

台灣在第一架包機後,就提出四點原則;大陸也卡在說「撤僑」不行。台灣堅持要自己的檢疫人員隨機檢疫,大陸不同意;面子當然是問題,骨子裡更牽涉到「管轄權」問題,於是就卡關。

先看看停泊日本的「鑽石公主號」,日本檢疫人員在隔離期滿後,檢疫為陰性就放行;世界上有哪個國家堅持要自行檢疫才可以上包機的?是日本檢疫我們信得過嗎?日本這回搞得一團混亂,又如何信?

大陸這回當然是焦頭爛額,但也累積了不少經驗值,第一架可能經驗不足,往後會嚴謹得多;值得慶幸的是,除了一名確診,其他乘客都沒有健康疑慮。

實在不能理解,兩邊政府在堅持什麼?世界各國都在想辦法把自己國人撤出武漢,保衛自己國人,不是國家基本責任嗎?除非,台灣政府嘴巴上希望接這些滯留的台灣人回來,其實心裡並不想

前陣子鬧出軒然大波的「小明的故事」,政府朝令夕改,對於沒有中華民國國籍的陸配子女,回歸到原來規定,暫緩入境,還可以說於法有據;可是在湖北那些是中華民國國民,不管是短期旅遊探親、還是在當地創業工作,他們都有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都有健保卡當台灣對在海外詐騙同胞都拚命爭取管轄權,今天對這些想回家的台灣人請求,卻視而不見

有人擔心九百多人接回來,會造成防疫上的負擔,但第一架包機,除一例確診外,其他都是隔離十四天後統統回家了!不用進醫院,也不會用到負壓病房,這會造成多大醫療負擔?對岸十天可以蓋出方艙,我們弄不出個隔離所

一個新冠病毒,不僅考驗我們的衛生習慣,考驗國家的公衛防疫能力,也考驗我們的人心。他們不是罪犯,他們不是病人,他們不會讓我們防疫出現缺口;他們是我們的同胞,政府理應竭盡所能幫助。如果政府只是繼續拖下去,就算沒有什麼不可挽回的事情發生,未來我們回頭看,台灣必定會感到萬分羞恥,因為這個政府沒有盡到一份基本責任──保護人民。












師生若確診 社區安全嗎


2020-02-22 23:48 聯合報 /   劉錦得/教(彰縣和美)
教育部「大專校院防疫綱要」要求157所大專校院成立防疫小組,未來若有1位師生被列為確診病例,該師生所授修課程均停課;有2位以上師生列為確診病例,該校區停課。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各級學校即將開學,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教育部宣布只要有一人確診,則該班停課兩周,如有兩人,全校停課。不過,桃園市長卻建議只要有一人確診,全校就應停課;有人以為是小題大作,但個人認為這是可行、正確的!

疫情愈來愈嚴重,且因擴散性強,一旦有一人確診,不僅該班可能受感染,「病童」在校園到處走動,全校師生都易受感染,尤其是師生人數眾多又密集的學校,機率豈不更高?

美國CDC認定台灣已出現社區傳播情形,雖然政府強調目前還不算是,但有學者及醫師認為,防不了,應超前準備防範。試想中小學與社區地緣密切,一旦有師生確診病例,社區豈可能置身事外?全校停課是唯一防範之道。

另外,除廿一日「營養午餐打飯,口罩要戴好」一文所指午餐打飯戴口罩確屬必要外,用餐座位距離也要適當調整,才不會出現類似白牌司機一家同桌共餐、多人感染的結果;大學餐廳自然也要做好座位安排,畢竟「病從口入」,安全最重要不宜輕忽。










破口已浮現 備案在哪裡


2020-02-22 23:51 聯合報 /   陳文明/公(台中市)
外界關注第24例是否找到源頭,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調猶如辦案,需要給辦案團隊一點時間。 記者曾原信/攝影


當公布廿四例新冠肺炎確診婦人社會譁然,因她兩年未出國,屬感染源不明病例,所以美國CDC將台灣與日本、新加坡、南韓等並列明顯社區傳播階段。台灣防疫作為顯然應進入新的階段,多位專家都認為應檢視現行運作模式,是否足以應付下一波回台掃墓的人潮高峰。

目前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分別由衛生單位與沒醫學專業背景的民政單位里幹事負責;居家檢疫觀察對象,若出現發燒住院案例,那里幹事無異是高危險的第一線人員,防疫破口或許可能由此撕開。

里幹事目前對關懷對象,除每日電話問安,上網登錄健康狀況外,還要送口罩,一遇到居家檢疫案主失聯,還要會同警方尋找,甚或送三餐。一旦有里幹事接觸確診人口,甚或不小心被感染確診,區公所要如何危機處理?是像第十九例親屬所上班的公司,全數居家隔離?然後整區防疫工作又怎麼辦?還是有其他備用方案?目前似乎沒有SOP?超前準備備案了吧











體諒他人 從不亂丟口罩開始


2020-02-22 23:43 聯合報 /   李奈美/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行政院長蘇貞昌到立法院接受總質詢,國民黨全體委員拿著各式標語高呼口號,要求政府解決口罩之亂。 記者杜建重/攝影


正常生活脫離不了痛苦。」

知名演員湯姆漢克斯入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在電影「知音時間」中扮演了七八○年代電視節目主持人羅傑斯詮釋他為他人祈禱、傾聽、適當排解情緒的性格

為他人祈禱,進而體會他者的狀態與感受,讓弱者不再處於孤立無援的角落,是克服貧富、際遇落差的鑰匙;在全球防疫擺第一此刻,身為口罩的「赤貧階級」,不花時間排隊絕對沒有新口罩替換,卻不時低頭望見散落街邊的口罩,這是「全民排戴口罩」前,從不見過的新景象。

人人都尋求戴口罩防疫保健康,咖啡廳、食堂裡,吃飽喝足就忘了把口罩帶走,惹得整理桌面工作人員大喊:「好噁心!」隨意棄置桌面的口罩,成為新興垃圾

新冠肺炎病毒像武俠小說裡,某種來無影、去無蹤,沒有症狀也可能傳染人的軟筋散,帶原者不見得像「倚天屠龍記」的金花婆婆,出場必定咳嗽;我們忙著自保,也要記得保護別人,唯有防範社區社群感染,不用戴口罩就可以安心生活的歲月,才會早日重現

正常生活脫離不了痛苦,培養為他人祈禱的仁慈心前,請先整理好自己不要、戴不住的口罩,防疫學共生,體諒他人從不亂丟口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