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7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蔡政府拚經濟 面臨嚴苛考驗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0397/web/

.聯合報社論/黨產會已是「準違憲機關」,應暫停一切處分
.聯合報黑白集/主權戰殺進咖啡店
.經濟日報社論/蔡政府拚經濟 面臨嚴苛考驗







經濟日報社論/蔡政府拚經濟 面臨嚴苛考驗


2018-08-17 01:2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今年11月下旬的九合一選舉快要到了,政治人物選舉語言又紛紛出籠,例如蔡英文總統近來強調台灣經濟是20年來最好狀態,近月表現甚至已經超越南韓;上周行政院長賴清德在院會聽取國發會報告「2018經濟情勢回顧及展望」時也表示,近兩年台灣經濟已走出停滯。這些標榜蔡政府拚經濟成果的語言,不免遭來反對陣營的批評及網民的酸言酸語,也預告蔡政府的經濟政績將是今年選舉的攻防焦點之一
當政者在選舉時吹捧政績或拚經濟能力,不是蔡政府的專利,在李、扁、馬執政時期,也都是如此;外國情形也差不了多少,如美國總統川普為期中選舉,更不時在推文中標榜自己的「偉大」政績。而反對黨挑戰政府的選舉語言,往往也是辛辣萬分;雙方都挑有利自己的論據進行攻防,也讓選民看得眼花撩亂。但經濟問題就是民生問題,無論如何吹噓或謾罵,若和人民感受有很大落差,都會受到民意的反撲,是以,對於近來充斥媒體的各種選舉語言,實毋須作太多無謂的爭辯,時間及情勢變化才是政府經濟施政能力的真正考驗
蔡政府執政兩年多來,平均經濟成長率從過去下滑情勢扭轉為一路上揚趨勢,去年第3季開始經濟成長率連續四季超過3%,表現超越南韓,也是蔡總統及賴院長自詡政績的最有力數據。但是,這樣的經濟表現不論是來自蔡政府自我標榜的施政能力,或者如前總統馬英九等強調只是遇到國際經濟強勁復甦、運氣好而己,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情勢已開始轉變,而且變化的速度愈來愈快,蔡政府有無能力因應全然不一樣的新情勢,很快就會見真章。
在新近發布的經濟指標及統計數據,已反映出情勢變化。如經濟部上月公布外銷訂單成長率由5月的11.7%遽跌到6月的-0.1%;國發會公布6月景氣對策燈號指標由綠燈轉為黃藍燈,且景氣分數由5月29分大幅下滑到6月22分;主計總處5月公布經濟成長預測,今年第3、4季經濟成長率將明顯下滑,降至2.33%和2.03%。
以上這些統計數據,主要是反映景氣開始反轉,尚不包括下半年可能出現的最新變數,尤其是美中貿易戰持續升高,對台灣經濟可能構成可觀衝擊。在6月底前,國內外媒體及主要預測機構,多數認為美中貿易衝突最終仍可達成妥協,但情況發展卻愈來愈悲觀。
截至目前,美中向對方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是範圍及影響層面較小、兩波總計500億(340億+160億)美元的商品,政府估計對台灣出口的影響相當有限;但美中雙方若仍無法妥協,最快9月美國將對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25%關稅,中國也勢必展開報復,其後續效應將全面擴大,台灣不僅出口會受到進一步衝擊,總體經濟、金融、產業也都會受到影響。主計總處5月估計今年第3、4季出口成長將降至3.7%及1.9%,但貿易戰若擴大,出口很可能轉成負成長
國發會經濟情勢報告指下半年經濟成長要靠內需支撐,但這也構成很大挑戰。分析國內消費和投資結構,有很大一部分和出口連動,一旦出口反轉,民間消費及企業投資趨於保守勢所必然。國發會對未來投資轉旺高度樂觀,但民間投資對經濟不確定因素敏感度最高,期待下半年出現投資高峰,不啻畫餅充饑,完全靠不住。另外,還有一些不利因素也會抑制內需成長,如軍公教年改自7月開始實施,數十萬退休軍公教消費能力萎縮,已造成國內旅遊景點、飯店業等7月營收出現衰退
面對景氣開始反轉及美中貿易戰升溫等不利因素,蔡政府面對的考驗將愈來愈嚴苛,與其強調台灣經濟是20年來最好,倒不如拿出「拚經濟」的真本事,證明這個政府是禁得起民意的檢驗







聯合報黑白集/主權戰殺進咖啡店


2018-08-17 00:1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總統到洛杉磯85度C喝咖啡及簽名,引起大陸網友指責是台獨企業,揚言抵制。圖/取自基隆‧蔡適應臉書


不知蔡英文85度C事件作何感想,但李登輝指導過的「鬧得愈大愈好」,效果已經發生。領導人出訪海外,如果單純地「慰問台商」,本是情理之事;但以總統行程的維安規格,「順道買咖啡」果真是意外演出嗎?可憐85度C,如今兩面不是人。
行政院表示,「非常同情85度C,必須在中國作出(堅定支持九二共識)這樣的聲明」。大部分台灣民眾也很心疼此一本土起家的企業,尤其看到店家聲明:「希望兩岸和平發展讓商人可以努力拚經濟」老實說,這不僅是企業心聲,也是老百姓希望安家立業的基本心願
蔡政府如今最繁忙的事,就是天天「強烈譴責中國打壓」。的確,對岸越鴨霸,台灣內部的同仇敵愾氣氛越升高。但回想兩岸情勢發展:運動員以「中華台北」名義在國際賽場上馳騁,公衛專家代表台灣以觀察員出席世衛大會,國際間大企業官網的國家欄位出現「台灣」名稱,包括馬英九任內讓台灣人享受免簽證待遇的國家破百;這些,不都曾是「兩岸和平發展」下的收穫?
台灣的國際曝光及國際參與,正漸漸「得而復失」,這是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所引發。請問,台灣的自主性提高了嗎?美國重申一中原則的次數減少了嗎?如今「順道買咖啡」也能殺出一場主權戰,民進黨「強烈譴責中國」之餘,也重視一下這次事件「苦主」的「希望兩岸和平發展讓商人可以努力拚經濟」的心聲吧!







聯合報社論/黨產會已是「準違憲機關」,應暫停一切處分


2018-08-17 00:0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黨產會認定救國團為國民黨附隨組織,凍結名下56億元資產禁止處分。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黨產會日前宣告救國團國民黨附隨組織,推定其財產為不當取得,凍結全部資產這項處置,與黨產會過去處理國民黨黨產和婦聯會雖無不同但影響範圍更大,認定卻更含糊,讓人深刻體會黨產會這隻「憲政怪獸」已到了必須阻止其橫行的地步
救國團遭凍結的五十六億餘元資產,雖遠遠不及國民黨或婦聯會,但影響所及,包括它經營的青年活動中心、運動中心、立案補習班等,員工、消費者以及退休人員加總恐達百萬之眾。在各項經費都需要黨產會核准才能動支的情況下,要說這對相關人員權益沒有影響,是自欺欺人
論本質,救國團與國民黨或婦聯會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國民黨是政黨組織,且實際長期掌握執政權婦聯會資產和組織龐大,內部運作諱莫如深而救國團近乎是開放的民間組織,其員工或消費者也多為一般民眾,而不是政黨或政治人物這樣的平民組織,竟也成為黨產會侵害的對象
仔細追究,其間更有問題的其實是黨產會它形同一個「超憲法」組織,只要遭其認定與「不當黨產」沾上邊,即可任意剝奪人民或團體的財產在黨產會這樣超憲機構的橫行下,我國憲政體制已增生變形為「六權分立」,不但超越行政、司法與立法,更罔顧憲法對人民基本權利的保障再說,黨產會是選擇性調查,也是選擇性執法例如,對於李登輝掌權時期的國民黨一概放過對於落入其他政黨手中的國民黨黨產如(1310)台苯也略而不提,這都私心畢露
黨產會權力如此龐大而不受節制,在立法階段即有不少學者提出警告,認為其違背法理之處甚多包括自證無罪、追溯時效以及限縮財產權之保障等,都對法治運作產生重大斲傷及至《黨產條例》正式上路,監察院也據此向大法官聲請釋憲與此同時,國民黨也針對黨產會的處分逐一提出行政訴訟今年六月,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簡稱「北高行」)在審理國民黨中投、欣裕台附隨組織行政訴訟案時,也以《不當黨產條例》相關條文有「違憲」之虞,向大法官會議聲請釋憲
「北高行」聲請釋憲的理由,涵蓋黨產會的設立、職掌、黨產條例對政黨、附隨組織的定義,以及黨產會的調查、處分權力行使,可說是對黨產會及黨產條例的合憲性提出全面質疑其中,只要有任何一點成立,黨產會的所有處分都可能無效北高行聲請釋憲後,黨產會將「不當黨產」收歸國有的處分,實際上已全部停擺,所有訴訟幾乎全面停止黨產會對遭其認定為「不當黨產」、「附隨組織」的聲討與處分,只能透過蔡政府相關行政、金融機關的配合,才能發生作用
可以想見,除已裁定的國民黨、婦聯會、救國團,包括未來三中案、革實院案等關係人都不可能對黨產會的處分束手就擒,而將訴諸行政訴訟。在行政訴訟因釋憲案暫停的情況下,黨產會與被「推定」為不當黨產擁有者兩方,等於是在武器全然不對等的情況下作戰:一方可以任意運用行政權霸凌對方,另一方在釋憲結果出爐前則完全沒有對抗的武器。這難道是一個民主、法治國家應有的運作樣態嗎?
因此,我們認為,基於對人民基本權利的保障,在釋憲結果出爐前,黨產會不應再對任何團體、個人做出處分這並不表示黨產會必須完全停止運作,至少調查程序仍可繼續進行。否則黨產會一再依據涉及違憲的法令侵犯人民和民間團體的基本權利,不僅與其主張的正義背道而馳,未來也必遭反噬。
監察院聲請釋憲已近一年半,北高行聲請釋憲也已兩個月,大法官會議也不應再拖延,而須盡快對黨產條例是否合憲作出解釋司法是否獨立於政治之外,也將受到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