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0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化解廢印花稅疑慮 讓稅制更健全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4209/web/

◆  聯合報社論/蘇揆一手擁抱財團,一手勒緊地方財政
◆  聯合報黑白集/台灣選民的悲哀
◆  經濟日報社論/化解廢印花稅疑慮 讓稅制更健全







經濟日報社論/化解廢印花稅疑慮 讓稅制更健全


2019-08-30 01:2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擬廢止印花稅的爭議並未止息。藍營執政的15縣市首長聯合發表聲明反對,主要的理由是此一地方稅的廢止將影響地方政府的財源。面對反對意見,行政院也釋出善意,應允中央政府將會編列預算補足地方稅收缺口,明年會以特別統籌分配稅款補助,後續年度則由財政部編列計畫型補助款,「保證不會少」。
儘管中央政府多次苦口婆心,地方政府仍聯合發表聲明,顯示對於印花稅是否應廢止,仍存在認知落差。最主要的問題,就在於本報日前提出的三點疑慮:第一是中央政府廢止印花稅法可能侵犯了地方政府的財政權;其次是依據財政收支劃分法,在沒有籌妥替代財源前,不宜廢止;第三是,即使可籌妥財源,能否將潛在的印花稅收入成長率納入補助公式,以能讓地方政府心服口服。這三點疑慮係屬於執行面的問題,行政院若要順利推動印花稅廢止,當然必須妥適處理,這是必要條件
除了執行面的問題之外,印花稅是否應廢止,應該由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待,如果只流於「如何補足稅收缺口」的技術性爭議,對於國家的進步並沒有太大意義。根據公共經濟學的租稅理論,政府的課稅雖是必要之惡,但必須有合理正當的理由。租稅的必要一來在於矯正市場運作失靈的扭曲,讓各項生產與消費活動能更有效率地進行,二來在於促進公平分配,不使財富或所得過度集中。任何租稅的課徵都必須檢視是否符合這二項條件的其中之一,最該避免的事情就是為課稅而課稅。若以此標準檢視,印花稅的廢止並非沒有道理,更不應陷於「為課稅而課稅」的技術性爭議中。
印花稅的歷史長達數百年,起因是由於在經濟發展早期,政府常因難以掌握經濟活動而缺乏課稅資料,只好要求黏貼憑證作為最直接的稅源,有其不得已之處。現今政府對經濟活動的掌握能力已高,據以課稅的機制也已相當完善,印花稅存在的理由實已不復存在,反而在經濟活動中帶來許多困擾,提高了交易成本,減損了經濟活動的效率。另一方面,印花稅也無助於分配的公平化。因此,根據租稅理論的原則,印花稅的廢止實有其合理性。行政院應可由此角度來與地方政府及國人溝通。
回到技術層面,我們也期盼中央政府能夠以具體政策消除前述疑慮。對於中央政府是否可能侵犯了地方政府的財政權,過去印花稅被劃分為地方稅,雖依憲法規定,縣財政及縣稅是縣立法並執行之事項」,但若印花稅法廢止,既無稅目,應該就不會有違憲疑慮,政府應對此儘速釋疑。對於籌妥財源,目前行政院已有對案,至少短期可讓地方政府補足稅收缺口,但最重要的是能否有讓地方政府放心的長期穩定機制。
財政部規劃的是明年會以特別統籌分配稅款因應,後續年度則由財政部編列計畫型補助款。計畫型補助款對地方政府雖也是理想財源,但此一機制如何法制化、常態化、永續化,才是地方政府最關切之事,中央政府必須有更明確規劃。其實,透過修訂財政收支劃分法,重新擬定統籌分配稅款的分配公式應該是最能一勞永逸的做法,但正如財政部蘇部長坦言的,「財劃法修法是有人多拿、有人就少拿的零和遊戲,地方政府意見難以取得共識,碰到選舉年,政治因素攪局,更是動輒得咎」,目前的確有執行上的難度。雖然如此,印花稅廢止及財劃法修法畢竟是國家大事,不宜因噎廢食,中央政府或許應承諾在明年初大選紛擾結束後,邀集各界共商財劃法的修訂事宜。
印花稅廢止既然是促進稅制功能健全的租稅進步作法,也是國家進步的象徵,理應獲得全民支持。我們期盼中央政府能理解地方政府並非反對印花稅的廢止,並能化解爭議及疑慮,讓良善政策儘速往前推動。






聯合報黑白集/台灣選民的悲哀


2019-08-30 00:3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進黨臨時修改總統初選規則,完全配合蔡英文(右)的需求,讓她順利擊敗賴清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一九四八年底國共爆發徐蚌會戰國民黨內部派系嚴重內訌,導致五十萬國軍慘遭圍殲;副總統李宗仁趁機逼宮,迫使蔣中正下野。李宗仁一上台立刻宣布和談,卻被中共悍然拒絕;與此同時,蔣中正以國民黨總裁身分繼續指揮部隊,不理李宗仁號令。相互掣肘的結果,共軍僅花一年就取得剩下的半壁江山。
七十年後,國民黨仍未從歷史學到教訓。即使基層支持者憂心如焚,政治領袖照樣把個人恩怨放在前面,寧和黨內對手同歸於盡,也不願見他人建功。更有人認為這是火中取栗的好時機,拆自己陣營的船板,正好可當和蔡政府利益交換的籌碼。
綠營則是另一種極端。民進黨臨時修改初選規則,完全配合蔡英文的需求,讓她順利擊敗賴清德。對於如此量身訂做,黨內難以苟同者必不在少數,但無人敢公開表態不挺蔡。許多綠營支持者甚至甘當選戰機器,主動扮演「欺敵」角色。在韓國瑜遭「灌水」又「放空」後,郭台銘若真參選總統,必有不少綠戰警爭先恐後幫他「策略性連署」。
但在攸關國家生存的兩岸關係與能源議題上,綠營的世界觀,卻把「仇中」與「廢核」設為既定前提。由於結論已經預先訂死,原應維持專業的事務官體系,最後就只能替神主牌擦脂抹粉。
兩大陣營,一方連最基本的隊形都擺不出來,另一方則除了很會選舉」就別無長處。面對這樣的政局,台灣選民能不悲哀嗎?









聯合報社論/蘇揆一手擁抱財團,一手勒緊地方財政


2019-08-30 00:3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蘇揆5月下旬參加工商協進會的早餐會,當場答應取消印花稅。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藍營十五個執政的縣市長前天發表共同聲明,反對行政院蘇貞昌在未徵詢地方意見的情況下,擅自宣布廢除屬於地方稅的「印花稅」,侵害地方的財政自主行政院對此則辯稱廢除印花稅是進步的稅制改革,絕不是為了「政策買票」;地方的稅損缺口將由中央補足,縣市政府的預算不會減少。行政院話說得好聽,卻是一派詭辯,難掩其一手擁抱財團、一手勒緊地方財政的徇私和集權心態
印花稅突然傳出要廢除的消息,並不是基於改革思維,或經過什麼審慎的財政研議,而是來自閣揆蘇貞昌個人對企業界的一場即興承諾五月下旬,蘇貞昌應邀參加工商協進會理監事早餐會,在工商鉅賈環繞下,他要求財經部會首長全力放寬企業海外資金回流及產創投資的限制。席間工商界抱怨,繳交營業稅又要繳印花稅,有重複課稅之嫌;蘇揆當即答應取消印花稅,現場送出百億元的大紅包。
當時財政部長蘇建榮面有難色,說印花稅是地方重要財政來源,在未覓妥替代財源前,不宜輕言廢止。他話未說完,便遭蘇貞昌打斷。蘇揆稱,地方沒錢,還不是會向中央要錢,一百億可以由中央扛。他並要求,財政部在一個月內提出替代方案。但三個月過去了,財政部迄未提出有效的方案,目前僅初步規劃,要利用「統籌分配款」進行專案補助。
從上述決策過程看,可知廢除印花稅是蘇貞昌的一人決策,只顧討好企業財團,甚至連財政部長的專業意見都不願傾聽。至於其後果,則不論中央如何撥補,實際上已嚴重侵害了地方政府的財政自主權。對此,可從以下幾點觀察與思考。
第一,決策民主化精神的倒退:蘇貞昌在新北市長選舉落敗,卻驟爾當上行政院長,已備受「民意基礎不足」及「正當性脆弱」之譏。而他上任後的行事,更處處表現出霸道及酷吏作風,對民主精神極盡扭曲,只為護航蔡英文連任。印花稅的存廢當然可以討論,卻不應不徵詢地方政府乃至財政部門的意見,即逕由閣揆一人拍板,在工商企業面前向他們示好。這不僅嚴重違背了決策的理性及透明原則,也是程序的不正義。
第二,對地方自主權的侵害:印花稅作為地方稅,地方政府擁有自主的運用權力,這種「自主」精神是不容剝奪的。但在蘇貞昌的想法,卻認為這一切都不過是「錢」的問題,地方少掉的錢,中央可以另外設法彌補。問題是,必須伸手去討的錢,和出自自己口袋裡的錢,完全是不一樣的事。就像有些父母會把孩子的存款拿去保管運用,但一旦孩子已經長大,父母還能恣意這樣做嗎?進一步看,良好的中央/地方關係,應該是一種「夥伴式」的合作關係,而不是長官/下屬的威權領導關係。但蘇貞昌則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以為自己就是國家一切行政的大總管,可以隨便把人使來喚去,可以把地方的財源挪來挪去,完全看他高興而定,這是威權心態。
第三,夾帶選舉考量的買票策略:取消印花稅,一方面是為了討好工商企業,製造蔡政府「拚經濟」的印象,以換取企業財團在大選的支持。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箝制目前在地方占優勢的十五個藍軍縣市,掐緊其財源以脅迫他們聽命中央,就像前瞻建設經費一樣。試想,如果今天綠營是地方執政縣市的多數,蘇揆會不分青紅皂白廢除印花稅嗎?
令人感慨的是,民進黨在野時不斷訴求地方自治,認為這是實踐民主的基石;但等到它執政,卻又不斷地破壞地方自治。最明顯的例子是,去年民進黨修法將農田水利會改為官派,以便緊密控制地方,更企圖將鄉鎮長也改成官派。而今,不由分說地「沒收」了地方的印花稅,這不是中央集權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