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9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對俄制裁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  聯合報社論/歐美該做的是調停,不是成立烏流亡政府
◆  聯合報黑白集/石油的血腥氣味
◆  經濟日報社論/對俄制裁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經濟日報社論/對俄制裁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2022-03-09 00:50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歐新社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6日表示,美國正在與歐洲夥伴「非常積極地討論」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的問題,以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產生更實質壓力。之前的經濟制裁一直避免觸及俄國的油氣出口,但是現在戰情逼迫,恐怕也顧不了這麼多了。

之前不輕易制裁俄羅斯的油氣,主要擔心這會帶動全球油價飆高,果不其然,布倫特原油價格就飆升至每桶近140美元,為民國 97 年(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準,而且市場的估計更為悲觀,高盛集團表示,如果市場上沒有俄羅斯原油供應,未來三個月油價可能達到150美元,摩根大通也估計,今年年底可能會高達每桶185美元,而一些對沖基金設定的目標則是200美元。

除了影響國際油價,俄烏戰火導致糧價上漲幅度也相當可觀,尤其烏克蘭號稱歐洲糧倉,戰火導致小麥期貨暴漲60%玉米狂漲15%,俄羅斯還是全世界化學肥料主要產地,而全球農產品有一半需要化肥,若俄烏戰爭持續,不僅是農產品,連依賴穀物飼料肉品,也都會飛漲。

更壞的消息還在後面,由於去年以來的通膨壓力,美國聯準會在3月召開利率決策會議時,本來就要開始調高利息,現在可能加速升息幅度和次數,第一次最快在3月底,可能將升息2碼,預測今年至少將會有七次升息,明年也會有五次。聯準會升息將會對全球股市債市都有長遠的衝擊

經濟手段制裁俄羅斯,究竟有沒有用?本世紀以來,美國愈來愈常用經濟制裁對付敵人,從伊拉克、阿富汗到北韓、中國大陸,美國制裁的個人與企業,比之前增加了十倍。

自俄國入侵以來,美歐的經濟制裁,不可謂不嚴厲,除了將俄羅斯踢出 SWIFT 美元交易清算機制,還凍結俄羅斯中央銀行海外資產,美國還對俄羅斯祭出出口管制限制美國科技流入俄國,台灣的台積電晶片就是在此限制下,不准賣到俄羅斯。

有些企業為了公關形象,也為了社會責任自動切斷與俄羅斯的關係,像蘋果電腦就決定不在俄羅斯銷售 iPhone 手機,殼牌等三大石油公司自俄羅斯撤資丹麥國際航運巨頭馬士基三大貨櫃航運公司暫停接受俄羅斯的發貨

現在經濟制裁剛剛開始,尚未看到效果,急於施加更嚴厲的制裁,像是禁售俄羅斯石油,可能「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將會賠上慘痛的代價。俄羅斯是全球第二大石油生產國,歐盟每年自俄羅斯進口原油高達27%,這就是在第一波經濟制裁時,美歐投鼠忌器,不敢把油氣交易列在制裁的項目之內。

然而現在正值烏克蘭戰事的緊要關頭,基輔遭圍城,即將陷落,許多人質疑,西方國家每天花7億美元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天然氣和煤炭,這些錢轉為俄羅斯支持其戰費所需,這樣合理嗎?

這些質疑的聲音,主要來自美國,美國現在是石油淨出口國根本不用依賴俄國石油,但俄羅斯卻是英國第三大原油進口來源國,約占其進口原油的11%。而德國更是35%石油進口都依賴俄羅斯,德國政府首先就表示,俄羅斯的石油供應,在歐洲很難被取代,反對進入下一階段對俄國的制裁。

美國不是沒有考慮其他的方法,白宮和國際能源署近日已宣布從緊急石油儲備中釋出約 6,000萬桶,緩解油價飆升,但杯水車薪,原油價格較戰事爆發前相比,仍高出近26%

禁賣俄國原油,並不是個經濟決定,而是政治決定,就像70年代,中東國家為了對抗以色列與背後撐腰西方國家,硬將原油漲價,導致石油危機,現在西方如果真的使出這個撒手鐧,恐怕將對疫情後正待復甦全球經濟,造成嚴重影響,而台灣輸入性通膨,也將承受進一步壓力。













聯合報黑白集/石油的血腥氣味


2022-03-09 00:45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殼牌石油公司。美聯社


俄烏戰事擴大,歐美把俄國踢出 SWIFT,變成國際金融孤兒;但這號稱核彈級經濟制裁,仍為能源交易留下後門。烏克蘭人民血肉護國,西方不出兵,就能買到俄國賤賣原油殼牌石油史上最大折扣掃貨十萬噸俄油暴賺五億,烏國外長批「可有聞到血腥味?」

歐洲能源高度依賴俄國,美國因運輸成本考量,美西多靠俄國原油。戰事升高,華爾街陸續發布油價奔高預測;此際,美國預告將聯合歐洲禁運俄油,全球油價瞬間爆升。為此,國際股市應聲倒地,唯獨美國石化股一騎絕塵。

巨賈大發戰爭財,平民難逃通膨虎口。美國務卿布林肯說,禁運也要保障全球石油穩供,這話不只在安撫憂心民生的歐洲,也為保住民主黨年底選情。諷刺的是,美國此際卻擬放寬對伊朗、委內瑞拉的石油禁運,並交涉沙烏地阿拉伯增產,三個都是親俄國家。美國的「平衡戰略,不惜打自己嘴巴。

事實上,華府尚未承認委國獨裁總統馬杜羅,而謀殺華郵記者的沙國不久前還轟炸葉門,延續七年人道悲劇。更別提,伊朗核協議正因大國博弈膠著,美國用俄烏戰事交易,有什麼正直原則可言?

殼牌集團稱將捐出血石油獲利,幫助烏國;拜登為了選票擬與獨裁政權交換條件。獨裁者可因助美抗俄而洗白石油血腥味就更難聞了。












聯合報社論/歐美該做的是調停,不是成立烏流亡政府


2022-03-09 00:41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烏克蘭總統府7日發布總統澤倫斯基在總統府散步談話的影片。法新社



華盛頓郵報》報導,歐美盟國已開始為烏克蘭成立「流亡政府」做準備,波蘭可能成為流亡據點,以便從國外指揮游擊隊對抗俄軍。美國務卿布林肯也證實,烏克蘭已擬訂計畫,一旦總統澤倫斯基不幸遇害,政權要如何延續,美國做好支持流亡政府的準備。正當西方媒體不斷宣傳俄軍攻勢如何受挫,歐美卻又忙著策畫烏國流亡政府,嘴上說的和手裡做的,似乎截然相左。

假使俄軍攻勢確如西方媒體描述的那樣遇挫連連,西方等著看普亭慘敗的好戲都來不及,為何要幫烏國籌建流亡政府?但從現有戰事地圖觀察,俄軍在烏克蘭北東南三方已形成包圍之勢,切斷了烏國的制空權及多數電力;儘管烏國人民英勇抵抗,但該國正規部隊反而角色相當模糊。可見,西方各國已預見烏克蘭戰情頹勢難挽,才會有「流亡政府」之說。

這場戰爭,自始即瀰漫著一股極不真實的感覺,在觀眾熱烈呼喝中,演員被動地進入劇情。所謂觀眾,是指置身事外的西方國家;他們從頭到尾無意出兵參戰,卻一再以口頭支持鼓舞輕率的澤倫斯基冒進,讓他拒絕調停,並不斷把烏國情勢帶向深水險區。同樣受到觀眾鼓譟而不肯罷休的,是發動攻擊又悍然發兵深入烏國的普亭,因攻勢較預期遲緩,憤怒的軍事強人變得更凶猛。當戰爭走到這裡,澤倫斯基會不會後悔當初未接受德法「暫緩加入北約」的調解?普亭會不會後悔,第一波轟炸後,其實不該出動地面部隊攻打基輔?

政治人物通常不會說「後悔」,因為那會斷送他們的政治生命。就算錯了,他們也會硬拗到底,哪怕那要犧牲人民性命和國家利益。澤倫斯基就是如此,他每天躲在不同的密室碉堡放送元首談話,要求歐盟立刻讓烏克蘭加入,要求美國派兵協助,要求北約將烏克蘭畫設為「禁航區」。這些喊話看似果斷,有時令人動容,卻無一能夠實現;原因就是太過高調而不切實際,西方國家皆不想被捲入戰爭。儘管如此,他仍被西方媒體描述為英雄人物,稱其支持度從三成升為九成。

問題是,在國家動亂時刻,能有什麼正常民調?開戰十日,已有一百五十萬烏克蘭民眾逃往國外,這些人未必貪生怕死,而是看到國家沒有做好作戰準備。澤倫斯基每天在那裡英勇喊話時,可曾想到自己的人民-包括那些倉皇逃離的、那些喪命街頭的,以及那些響應號召奮勇領槍而留下來抵抗的?這些人,不都是因為他盲動修憲要加入北約,而引來俄國的敵意?不都是因為他不知妥協致引發戰事,而今被迫流離失所、妻離子散?

「流亡政府」或許不是澤倫斯基想要的結局,但他卻可能被迫走上這條路,變成一個流亡的元首。對烏克蘭而言,流亡政府無論如何絕非一個好選擇,因為那意味著國境之內會變成無止盡的游擊戰場,人民必然因群龍無首而難有寧日。但對歐盟而言,只要戰事局限在烏國,不要擴散到其他國家,他們並無所謂。對美國而言,一個游擊動盪的烏克蘭,必然能消耗乃至拖垮普亭政權及俄羅斯,建立烏國流亡政府就是他們的無本生意。

十多天來,西方國家忙著開菜單制裁俄羅斯,坐視烏國人民流離失所,卻無人願意積極斡旋兩國找出可行的休兵方案,充分顯現了民主國家空談人道的虛假。如今,歐盟轉而冀望中國大陸協助調停;一旦北京出面,西方最好不要在背後掣肘。無論烏國情勢如何發展,走到流亡政府那一步,絕對是下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