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4日 星期五

【重磅快評】劉曉波走入歷史 預示了東方的黎明!

.【即時短評】許淑華一巴掌揮出鬥志 國民黨還能鬥智?
.【即時短評】長庚事件是醫療崩壞第一場土石流?
.【重磅快評】劉曉波走入歷史 預示了東方的黎明!
.【重磅快評】蔣介石消音 卡提斯教不會蔡英文的事
.【重磅快評】蔡英文 再怎麼野蠻也別藐視國會霸凌台灣
.【即時短評】陳金德下鄉溝通手腕高 但一點美中不足
.【重磅快評】消音蔣介石 看見台灣歷史日本化的危機
.【重磅快評】國視軍如草芥 軍將視國為何?
.【重磅快評】林子偉才不要靠「除罪化」在台灣獵山羌
.【即時短評】靠愛國心沒用! 年改恐引發高教逃難潮
.【即時短評】台巴經濟合作協定 邦交意義重於經貿內涵
.【重磅快評】但見輕軌笑 那聞美麗島站哭










【重磅快評】劉曉波走入歷史 預示了東方的黎明!


2017-07-14 17:01 聯合報  主筆室

劉曉波在民主最晦暗的時刻,揮別了世界。圖/歐新社



劉曉波以一個民主的爭取者與犧牲者的姿態,走入了歷史;他的死有人哀悼,卻有人狂笑。如何談論劉曉波,在人類走向趨於混沌的此刻,更不容易。或許可以說,劉曉波不幸地碰上了西方的黃昏,但他仍然預示了東方的黎明!
現在這個時刻十分類似史賓格勒在約一百年前出版的《西方的沒落》一書中,以一種洞察的口吻所表陳述的狀態:它於是開始了民主政治與凱撒主義之間的最終決戰,亦即,獨裁性的金錢經濟所代表的勢力,與凱撒式強人所代表的純粹政治的權力意志,兩者之間最終的決戰。
史賓格勒眼中的西方民主政治,只是被少數人操縱的一種政治型態,從來不曾真正出現過那些美麗的名詞所堆砌出來的政治境界,政黨領袖利用金錢與報紙刊物,獲取玩弄社會的權力。對於報紙,他說,多情之人因為憲法上載明了言論自由而心醉不已,但正視事實之人則只問這家報紙聽令於誰。
劉曉波以一個殉道者般的生命,對中共政權發出決戰的號角,然而,《○八憲章》中所載的一切自由、平等、民主與人權等政治理想,卻早已在一百年前被史氏嗤之以鼻。而中共現在造就的以國家為名的政治力量,卻猶如史氏所描述的凱撒式的強人權力意志,正在當下拔劍四顧,睥睨群雄。
兩者的對決確實早已展開,但是劉曉波卻在提出這一西方精神象徵的政治文件時,目睹了西方的衰落。他雖然身繫囹圄,但美國與歐洲的消沈與躁動,不可能不一再地傳進他的耳際,映入他的眼簾,終而讓他更加形銷骨毀。
在他謄寫並簽署好了《○八憲章》的彼時,美國的雷曼兄弟正在傾覆,等到挪威替他放妥了一張空椅子,表彰了他那蹈奮而昂揚的思想高度時,歐洲亦陷入前所未有的債務危機。在他就要坐穿牢底的這九年,凱撒強人一再地攻城掠地,甚至彷彿已經勝券在握!
劉曉波終於就在民主最晦暗的時刻,揮別了世界,而他腦裡的那個聯邦與民主的中國,似乎根本看不到它誕生的可能。不過,他還是埋下了一顆種籽,而這場決戰畢竟仍未結束,等到那一粒種籽冒出土表,勝負也許將出人意表!誰知道,此刻不是朝暉前的長夜?

【即時短評】長庚事件是醫療崩壞第一場土石流?


2017-07-14 20:34 聯合報  記者李樹人╱即時報導

長庚醫院董事長王瑞慧(左二)在特助蘇輝成(右二)及多位醫師的陪同下舉行記者會,澄清長庚醫院前決策會主委李石增「被請職」的說法,她說此事「純屬虛構」,強調尊重專業,醫療決策均由決策會主委統籌。記者王騰毅/攝影



大公主結合首相大臣等勢力,以利為首,剷除創國老臣,不料,反撲浪潮超過預期,驚動皇太后,要求大公主下台負責。主事者為求自保,斷尾求生,首相大臣反成祭品,被掃地出門,一齣宮廷內鬥戲碼,至此開始…。
長庚急診風暴高潮迭起,有如八點檔連續劇,老臣遭免職下放,原主委李石增與董事長王瑞慧之前合作無間,所向披靡,現在卻針鋒相對,互揭瘡疤,熱度不退,外界看得霧沙沙。
但長庚醫療體系宮廷大亂鬥,絕不能只視為八卦、醫界醜聞,結局可是攸關著台灣醫療何去何從,在財團法人醫院體系中,管理階層權力真能凌駕於醫療專業之上,甚至踐踏醫療專業?
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在草創長庚體系之初,念茲在茲,提醒院方務必照顧甘苦人,每年自行吸收30億。如今長庚體系茁壯,擁有八大分院,已成國內醫療體系的巨人,健保總額平均支出每四元,就有一元進入長庚口袋。 長庚營運績效早已是財團醫院的模範生,卻為求更大盈餘,自廢武功、自願降級,上個月決議將嘉義長庚、基隆長庚兩家從重度急救責任醫院,降至中度,只為了縮編賠錢的急診部門,此外,大刀還砍向林口長庚急診,終於引爆基層怒火。
長庚董事長王瑞慧在記者會首次坦承犯錯,「行政人員不了解醫療需求」,還當眾念起父親創立長庚醫院的初衷,但長庚形象已受重創,外傳,台塑三娘點名要她下台,外界不免認為這只是她展開董事長保衛戰的緩兵之計,這戲如何演下去,大家都在看。
長庚急診風暴,以及另家醫學中心「輕症改登重症」偽造病歷事件,宛如國內醫界的兩次重大的土石流,兩者背後原因一致,就是醫療院所以營利為唯一導向,一旦「向錢看」的企業文化正式套用在醫療機構,無異吹起了台灣醫療的輓歌序曲,醫療專業蕩然無存,屆時國人只能自求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