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6日 星期三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從機器碼到機器自動編碼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0152/web/ 

◆  「英大利」的印裔首相
◆  請蔡總統呼籲:給美國人真民主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從機器碼到機器自動編碼
◆  晶片禁令 矽盾恐成矽軟肋
◆  穩定兩岸 學美日溝通談判「謀和」
◆  習近平政治掛帥 台海更險峻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從機器碼到機器自動編碼


2022-10-26 05:47  聯合報/ 趙坤茂(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目前盛行的電腦以二進位代碼表示指令和資料,各個 0或1就稱為一個位元,而執行檔乃一長串的位元組合。每種機型都有各自獨特的機器碼指令集,通常會將每四個位元合併成一個十六進位數,以利閱讀與撰寫,直到載入電腦時再轉為 0與1。

如果我們要電腦執行特定任務,就透過程式實現運算邏輯流程,這就如同食譜的烹調步驟一般。雖然我們可直接以機器碼設計程式,但因機器碼的數字編碼相當生硬乾澀,使得撰寫過程極為繁瑣且容易出錯,於是乎更接近人類思維的高階程式語言應運而生,如 C/C++、Java、Python、Swift 等。高階語言所撰寫的程式,可透過直譯或編譯的方式轉換成機器碼,以便在特定的機器上執行。

如今,程式設計能力已逐漸成為斜槓世代的必備技能之一。初學者從練習階段牙牙學語,到實務應用能琅琅上口,其間必然經歷了無數次的挑戰與磨練,包括熟諳開發者平台、掌握程式語言的語法及語意、培養程式偵錯技巧、建構完善測試資料等。在這過程中,更重要的是要提升自己的解題素養,讓所設計的程式能更快速精準完成任務。

值得留意的是,程式設計斜槓已不再為人們所專有,可自動撰寫程式的人工智慧軟體已日漸嶄露頭角,如 AlphaCode、CodeWhisperer、OpenAI Codex、GitHub Copilot 等。

今年二月,AlphaCode 在參加十場 Codeforces 網站所舉辦線上程式競賽後證實,它大約排名在五千多位參賽者的中間位置,展現了不落人後的程式解題能力。根據 Codeforces 的估算,彼時 AlphaCode 的等級分大約是一三○○,已強過新手(Newbie),算是學徒(Pupil)等級。雖然離專家(Specialist)的門檻一四○○已很近,但離該網站第一好手 tourist 的等級分三,九一二仍相去甚遠。

GitHub 是網路最大的程式碼代管服務平台,登錄了超過八千萬名的程式開發者,以及兩億個程式碼倉儲。今年六月,GitHub Copilot 推出付費機制,讓程式設計者能與它搭檔,加速開發速度。在撰寫程式的過程中,它會依據需求自動建議合適的程式碼,讓程式設計者省下不少開發時間。

然而,十月中旬有位美國教授發現,GitHub Copilot 將他所撰寫的程式碼整碗捧去給使用者,如此行徑不僅有違反著作權之虞,也將陷無辜的使用者於不義。唉!天下程式一大抄,沒想到不只人抄人,到最後就連機器也抄人。

無論如何,自動撰寫程式軟體終將成為人類的得力助手。自電腦問世以來,從機器碼機器自動編碼,我們共同見證了人類層層疊加的智慧結晶。











「英大利」的印裔首相


2022-10-26 05:47  聯合報/黃琛瑜/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台北市)



廿四日英國保守黨黨魁選舉結果出爐,蘇納克獲勝成為英國第五十七任首相,亦為英國史上首位非白人首相。

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脫歐公投後,迄今六年英國首相已四度換將。前首相特拉斯上任四十五天因政策失誤下台,創下史上任期最短首相紀錄。近年英國政權更迭頻仍,迥異於過去相對穩定的政治生態。英國雜誌《經濟學人》針對特拉斯去職引發的政治危機,將英國與二戰後內閣平均壽命約一年的義大利相比,譏諷英國成為政治不穩的「英大利」(Britaly)。

蘇納克於新冠疫情間出任財相,透過一系列補助措施,帶領英國度過經濟危機,成為備受矚目政治新星。能言善道、富個人魅力的蘇納克,迅速崛起為保守黨政治金童。前次保守黨黨魁選舉中,蘇納克於下院保守黨議員投票的五輪投票領先對手特拉斯,凸顯蘇納克在保守黨下院同僚中的高人氣。

此外,蘇納克與卡麥隆、特拉斯等前首相,皆為牛津大學哲學政治經濟課程畢業生。該課程聲譽卓著,享英國首相搖籃美譽。精英教育背景,使蘇納克手握通往唐寧街十號的入門票。

蘇納克成為英國史上首位印度裔首相象徵英國多元族群政治里程碑包容與排斥,一直是英國接納外來移民矛盾特性

就包容而論,英國為歐洲國家中,移民比例較高國家。英國六千七百萬人口中外來移民占總人口約十四%。特別是,大英帝國時期,英國與有許多海外殖民地。帝國瓦解後,英國仍然能吸引世界各地海外殖民地的移民。根據統計,英國印度裔人口,約一百四十萬,占英國總人口約二點三%。此外,英國脫歐前,亦吸引不少歐盟國家移民。民國九十三至一○三年(二○○四至二○一四年)間,約近二百萬歐盟移民落腳英國移民問題亦為引發英國脫歐關鍵因素之一

就排斥而言,英國對於自身民族,始終具有高度優越感。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脫歐公投前,英國是歐盟國家中認同「自己是歐洲人比率最低國家,且是歐盟國家中國家認同感最高者

蘇納克的移民後代背景,亦引發關於他「不是英國人」或「不夠英國」的嘲諷。蘇納克嘗言:「我是英國公民,也是驕傲的印度教徒」。揆諸歷史,英國由多元族群相互融合而成,包括英格蘭人、蘇格蘭人、威爾斯人及其他外國移民等,共同構成今日英國人的圖像。

何謂英國人」?英國出現首位印度裔首相,不僅激發英國人對於自身國家多元族群理解與反思,亦見證日不落帝國起落間,英國與昔日殖民地國家的相互改變













請蔡總統呼籲:給美國人真民主


2022-10-26 05:47  聯合報/ 陸續/國防大學中正理工學院前院長(桃園市)



第十一屆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在台北舉行。「世界民主運動」於民國八十八年(一九九九年)在美國民主基金會贊助下成立;而美國民主基金會則是依據美國前總統雷根所推動的「民主計畫成立其目的在促進美國以外國家或地區的民主。為什麼只有「美國以外」?美國本身呢?

美國的民主從沒設計成符合民主」,這是哈佛大學教授路易梅南德今年八月發表於紐約客》的文章標題。梅南德告訴讀者「美國政府從來都不是民治by the people)的政府」;真正的醜聞是這一切都合乎美國憲法。

以公投治理國家的直接民主固然不切實際,代議制度如果無法讓每一個公民都能有同等權力表達其選擇,也違反了民主的基本公平原則。梅南德以人口五十四萬懷俄明州與人口三千九百萬加州各有兩位參議員為例,說明了美國憲法違反民主公平原則原始設計。除了憲法(含美國權利法案)阻礙直接民主的根本設計問題外,梅南德也指明美國許多州,透過選區劃分以及要求身分證明等增加弱勢族群投票困難的技術性障礙,顯示美國相當數量的掌權者從未誠實的想要實行民主。

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三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亞斯洽蒙克副教授在《大西洋雜誌發表文章美國不是一個民主國家」。蒙克以麻州牛津鎮居民試圖將已私有化的自來水公司收回鎮營,以降低過高水費的失敗案例起頭,說明牛津鎮居民對民主程序失去信任。

蒙克接著對馬丁吉倫斯班傑明佩吉兩位教授關於美國國會立法的論文(這篇論文分析美國自民國七十至九十一年(一九八一至二○○二年)共一,七七九件國會通過法案,發現頂端百分之十富有經濟菁英支持的法案占比達百分之七十八;一般公民支持的法案僅有百分之五,且這些法案恰好是頂端富人也支持的),討論美國媒體的不同反應;並以聯合公民聯邦選舉專員會案,美國最高法院判決主張限制政治獻金是違反言論自由為例證明金錢對美國民主制度的腐蝕與破壞。蒙克最後以川普當選總統,對各方不同解釋的討論,提出美國大眾必須面對美國民主全面改革

今年五月哈佛大學吉爾勒波爾教授以「憲法對墮胎當然沒什麼好說的」為題,針對大法官塞繆爾阿利托因美國憲法很少討論墮胎表示震驚,於《紐約客》提出看法。勒波爾說,這份於一八七八年由五十五位男人起草的文件,完全沒有提到女人。這些男人在寫下「我們,美利堅合眾國的人民(We the People)」時,女人是沒有任何地位的。阿利托大法官的意見:「憲法沒有提到墮胎,沒有任何憲法條文隱含對此一權利的保障」,其結果是至少二十個州的女人墮胎就犯罪

除了以上三篇文章,關於美國民主從立國開始就充滿各種問題的書籍與論述不勝枚舉。建議蔡總統藉此次「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召開的機會,呼籲各國與會代表修訂宗旨,將「促進美國以外國家或地區的民主」中的「美國以外文字刪除讓被壓迫被歧視的美國人民也有可能得到解救












晶片禁令 矽盾恐成矽軟肋


2022-10-26 05:47  聯合報/ 戴世瑛/律師(台北市)



美國商業部宣布一系列對中晶片管制措施後,股市大跌,台積電兩日市值蒸發近一兆,總裁魏哲家還罕見「鼓勵員工休假」,引起各種揣測,雖然台積電表示是希望員工休假充電後再繼續努力,仍讓社會議論紛紛。

不過,面對美國對中晶片禁令,不同於業界的戒慎恐懼,經濟部長王美花回應「衝擊不至於過大」。部分人則對大陸被「鎖喉」、「卡脖子」暗自竊喜,部分媒體也將此舉解釋為轉單台灣的利多。

捨棄官僚思維意識形態來嚴肅看待,民國九十年(二○○一年)澳洲記者艾迪森在其《矽盾:台灣最堅強的國防》一書中主張,因台灣晶圓科技地位舉足輕重,對岸軍事犯台將嚴重干擾全球相關供應鏈,必然引發以美為首的聯合介入保護,如同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年)聯合國部隊出兵伊拉克以保障科威特石油供應,從而將遏阻大陸動武意圖。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於 CBS 專訪時亦曾詮釋:「由於全球都依賴台灣之高科技產業的協作,因此,世界會確保戰爭不會在此區域爆發,否則就會損及各國的利益」。

然此看法實仁智互見。前經濟部長尹啟銘曾撰文引述美國《國家利益》雜誌刊登的「矽盾對台灣和美國是一項危險」。該文即認「矽盾」乃過時概念,並警告如台灣的脆弱激發大陸的攻擊,美國干預也無法提供足夠保護時,「雙重遏阻」就成了「雙重災難」。

可預見短期內,對岸將因高階晶片短缺陷入科技發展瓶頸。萬一導致生產窒息斷鏈危機,而資源稀缺又往往是開戰導火線,筆者擔心是否會刺激其鋌而走險,提前解決「台灣問題」?清法戰役時法軍為煤礦補給攻占基隆,日本曾因石油、鋼鐵禁運偷襲珍珠港,皆殷鑑不遠。果此,「矽盾」豈非反成了「矽軟肋」?這或許是不顧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大聲勸阻,美方仍執意要求台積電海外設廠以分散風險的主因。

惟從我方利益與長期效應分析,轉移生產基地終要面對高昂成本支出侵蝕獲利產業聚落出走技術與人才外流等問題。受制於禁令,台廠接單已被迫限縮,丟掉廣大市場,如日前台積電決停止供貨上海壁仞智能,現在又「鼓勵員工休假」。更讓人憂心的是,受此打擊,難保不會激發對岸加速實現半導體與晶片自主,大幅降低對台經貿依賴。屆時我方倘不能技術升級,保持領先優勢,不僅期待的轉單受惠將化為泡影,恐還得防備紅色供應鏈崛起,分食搶奪訂單。整體產業茍因此營收元氣大傷,喪失競爭力,又何來「矽盾」可言?

中共二十大後籌組類似「戰時內閣」,對我威脅加劇。倘如上推論,我長期「矽盾」未來受美政策影響亦遭削弱。台灣處夾縫當中,再不思改善兩岸關係,扮演槓桿支點緩和中美對抗,不知我主事的政府官員,還能老神在在多久?











穩定兩岸 學美日溝通談判「謀和」


2022-10-26 05:47  聯合報/ 左正東/台大政治系教授(台北市)



前總統馬英九日前呼籲政府應避戰謀和,引發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對「謀和」主張的強烈批判。本來個人政治信仰鐘鼎山林,無需特別陟罰臧否。但曹興誠對「謀和」的批判,乃至以「習近平連胡錦濤都無法謀和,怎麼可能會跟馬英九謀和」拒絕「謀和」之路,實在邏輯荒謬,而且背離國際潮流,政府若繼續以此逃避「謀和」的責任,恐怕真要誤人誤國。

不可否認,每個國家都存在程度不同的政治競爭,各國領導人對於國內競爭對手採取的做法也各自不同。但國際規則的假設是無論各國體制如何,只要遵循共同規則,國家間就可以和平相處。所謂的「謀和」是強調溝通談判的外交手段,而外交正是用和平方式讓體制不同的各國遵守國際規則的藝術,也是國際社會過去數百年累積的重大成就。如果我們因為不贊同他國的統治風格就排除外交手段,反而違背國際社會追求和平的基本準則。

指責中共無法對話,從而否定溝通談判的價值,正是過去數年民進黨兩岸路線的核心。當然,中共為兩岸對話設下條件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是,自疫情以來民進黨對兩岸交流設下種種限制、對參與兩岸交流者持續道德批判,又何嘗不是棄絕交流對話的自廢武功之舉。數周前政府一位資深官員對路透表示,大陸對台軍事施壓是為壓迫台灣上談判桌,而我政府絕不會與對岸進行談判。近日國安局長再度聲言對岸要以戰逼談,隱然將談判視為投降的代名詞,和曹興誠所言殊途同歸。

然而,這樣的想法與美日當前的外交路線彼此扞格。

其實,習近平打破兩任限制早有跡可循,但是,拜登政府推動與大陸當局進行高層對話的努力從不間斷。除展開外交國防部門主管與大陸對口的直接溝通,拜登更已和習近平進行兩次通話三次視訊會晤。雖然自八月裴洛西訪台後,大陸中斷與美方八個工作層次對話,但拜登政府仍不斷試圖恢復高層對話。正如美方一貫說法,拜登政府的政策是持續和中國大陸激烈競爭,但在雙方利益相符的領域尋求合作。

習近平連任總書記後,儘管外界預期未來中國大陸可能採取更為強硬的外交路線,但是美方仍持續推動拜登與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高峰會會面。一般認為,拜登擔任副總統時和習近平互動所累積的友誼,有助於穩定持續惡化的美中關係,避免雙方滑向衝突。無獨有偶,日經新聞近日也揭露,岸田首相正努力建立和習近平間的直接溝通管道,而過去一段時間雙方在岸田染疫和四川地震時相互慰問,以及在建交周年時相互祝賀,已為直接溝通累積互信。

對於美日競相尋求與北京對話,我們應該樂觀其成,因為穩定的美中關係是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有力保障。不僅如此,我們更應仿效美日,創造開啟官方互動的客觀環境,並結合民間的交流力量,運用對話溝通淡化分歧,通過官方談判解決分歧。聽起來雖是老生常談,卻是與備戰並行不悖的「謀和」正途,也是和平解決台海危機的必由之路。











習近平政治掛帥 台海更險峻


2022-10-26 05:47  聯合報/ 李永騰/空中大學公行系教授、海基會前顧問(新北市)
中共20大落幕,新修正通過的黨章寫入反台獨並強調防範風險。(中新社提供)



中共廿大閉幕,新出爐的政治局常委與政治局委員名單跌破多數專家的眼鏡!政治局常委清一色習家軍,打破了過去從鄧小平時代建立的「七上八下」、「集體領導」、「隔代指定接班」的潛規則。習近平透過政治局的「政治清零」,讓中共集體領導傳統壽終正寢進入一言堂獨裁政治

廿大人事的出爐,標誌「講政治、輕經濟」的路線正式上路。自一九八○年代,中國轉型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為重中之重,政治報告主談改革開放,刻意降調政治意識。但到廿大政治報告開篇就強調「十年來,我們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通篇大談意識形態。中共回歸馬列毛的政治路線,使中國已下滑的經濟雪上加霜。

十年前,習近平從胡錦濤手中接下的,是一個十年平均成長率約百分之十的經濟體。在胡的任期內,中國 GDP 先後超越德國、日本,成為全球排名第二的經濟大國。但習上任後,中國經濟明顯下行。習第二個任期中,先是爆發中美貿易戰,隨後北京當局監管整治網路平台經濟與民營企業,以及嚴格的防疫封鎖,導致中國經濟成長率民國一○九年(二○二○年)陡降至二點三%,創民國六十六年(一九七七年)以來的最低紀錄。

世界各國紛紛開放國境,習近平則堅持「動態清零」,加上俄烏戰爭爆發、美國升息等諸多外部不利因素,再度重創中國經濟。世界銀行發布的最新報告,將今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大幅下調至二點八%。在習近平即將展開第三個五年任期之際,市場對中國經濟的預期普遍悲觀。

從習近平政治掛帥路線來看,中共將繼續堅持動態清零、加強監管資本與共同富裕等政策,加上層出不窮的爛尾樓、村鎮銀行金融危機、失業率攀升,中國未來五年經濟發展都不樂觀。從中共高層人事布局來看,習近平意圖至少再做兩任十年。一旦失去經濟表現的統治正當性,習近平要尋求第四任,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名,統一台灣成為轉移焦點最佳藉口。

此外,新一屆中央軍委出爐,習近平藉改組軍方高層釋放訊息:敢於鬥爭、劍指台灣。連任的軍委會副主席張又俠,有過兩次的中越戰爭實戰經驗。新任副主席何衛東具有福建三十一集團軍背景,今年八月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北京發動圍台軍演,當時就是由何衛東策劃。顯然未來五年,台灣將是解放軍針對的重點。

中國在習近平統治下的未來五到十年:一、經濟前景悲觀,習近平有發動台海戰爭轉移焦點的誘因;二、中國軍事布局劍指台美,做鬥爭戰備打算;三、習獨裁統治除掉黨內潛在制衡,決策風險與不確定性大大提高。很不幸的,上述三項因素交織,台海情勢必然更加險峻。

對台灣而言,香港反送中之後,一國兩制與九二共識在台灣社會沒有市場;而抗中保台口號也無助於化解兩岸兵凶戰危。第三任的習近平政權,將是台灣社會共同面對的嚴峻挑戰。在中美對抗的大局下,朝野應超越統獨藍綠立場,除了備戰之外,更應尋求趨吉避凶的台灣共識方案,以保衛中華民國自由民主體制,不被極權體制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