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7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打破三倍券效益的迷思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經濟日報社論/打破三倍券效益的迷思
◆  聯合報黑白集/誰比較不健康?
◆  聯合報社論/五月缺水、八月淹水,一齣前瞻荒謬劇





經濟日報社論/打破三倍券效益的迷思


2021-08-07 05:09  經濟日報 /   社論
行政院擬斥資約1,100億元發「振興五倍券」。圖為去年振興三倍券。行政院/提供


今年5月以來的疫情,使得國內許多服務業遭遇嚴重打擊,政府通過紓困4.0方案,準備拿出了高達8,400億元的特別預算,協助這些受到衝擊的廠商與個人。現在疫情已逐漸受到控制,三級警戒降回二級,政府想要提出振興經濟方案,包括推出比去年規模更大的「五倍券」方案,也就是民眾拿出1,000元,去購買5,000元的消費券,等於政府補貼每人4,000元,希望藉此提高民眾消費意願,達到剌激經濟的目的。

回顧去年7月中旬推出的三倍券,由於推出的時間很慢,發放的方式又多而繁雜,發放首日就出現排隊人龍現象,引發很多民怨,當時還有人稱之為「三倍券之亂」。三倍券還有幾個受人詬病的地方,例如去年疫情從1月下旬就出現,5月疫情減緩,6月就開始有所謂「報復性消費」出現,但三倍券直到7月中旬才發放,刺激消費的效益令人質疑另外,當時發放的三倍券置放在塑膠套內,還為此造成了許多塑膠垃圾

最近經濟部提出「振興三倍券執行成效書面報告」中指出,三倍券帶動的經濟效益至少在 1,000 億元以上,這也是政府想要再延續推出「五倍券」的最主要理由。但根據中研院經濟所針對民國 98 年(2009年)馬政府時期發放每人 3,600 元消費券所做的學術研究,發現當年政府消費券總支出約850億元,約為國內生產毛額(GDP)的0.6%,但結果是消費券有超過三分之二是用在本來就要支出的日常生活用品上面,所以最終淨增加的 GDP 大約只有0.2%

至於政府去年推出三倍券的總支出約500億元,為何卻可以創造出 1,000 億元以上的商機?根據經濟部書面報告所稱,其中有176萬人綁定電子支付,只要在去年7月中到12月底間支出超過3,000元,政府就會回饋2,000元,意即等於個人可淨得到 2,000 元。由於這176萬人在半年之間的總支出為102億元,平均每人支出5,785元,所以政府認定這就是三倍券所產生的效益。以此類推,因為全台有2,300萬人,如果每人都因三倍券平均支出5,785元,所以總效益就會超過 1,000 億元。

我們認為,這樣的估算方法有很大的問題。首先,這些綁定電子支付的人半年才消費5,785元,會不會太少?每個月只要去採買一些日常用品,或是去吃個飯,半年的支出很容易就超過上面的數字,這5,785元根本上很可能就是原來要花的錢,現在只是改成用電子支付,屆時再領回 2,000 元。也就是說,三倍券的支出,在消費過程很可能百分之百的被代替,並未因而產生任何新增加的支出。如此,怎能推論三倍券增加1,000億元的商機?

另外一個可以檢驗的方式,就是比較這176萬人去年和前年同期之間的電子支付有沒有明顯不同。其實,即使是這樣比較,也不一定能找出正確答案,因為消費者可能本來較少使用電子支付,只是為了要領回 2,000 元的回饋,因而改用電子支付。

總而言之,不論是消費券或三倍券,對於總體經濟所能創造的效果,在於「能否增加新的支出」,如果這些消費券被拿來當做一般性的支出,例如本來要花100元現金買便當,現在改成拿100元三倍券來買便當,那麼這100元的三倍券的使用,對於剌激經濟就不會有任何的效果。

其實民國 98 年(2009年)底中研究對於消費券的研究結果已經充分說明,由於國人高儲蓄率行為,大部分的消費券都用在一般的消費上面,而把原來要支出的現金給省下來,最終的結果是發放消費券發放現金經濟效益其實都差不多,去年的三倍券或未來的五倍券也是如此

我們相信,這就是為什麼包括美國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在因應疫情上所採取的紓困或振興經濟措施,都採取直接發放現金方式而不去印製消費券的最主要理由











聯合報黑白集/誰比較不健康?


2021-08-07 05:03  聯合報 /   黑白集
波波漫畫


陳時中為小事動怒,竟在記者會上飆罵媒體。原因是,有記者連日追問高端共送了幾批疫苗到食藥署檢驗?第一天陳時中答稱「不知道」,第二天陳時中答說「忘了問」;第三天記者再問,陳時中就火大了,嗆這名記者發問的態度「不健康」,還說幾批「跟公共利益無關」。

高端疫苗審查及核准施打的過程很黑箱,民眾都想知道它的安全性如何,媒體追問批次,怎會跟公共利益無關?再說,人家連問三天,指揮中心官員卻愛理不理,該生氣的應該是媒體和民眾吧?沒想到,反倒是陳時中盛怒打官腔罵人。

一個問題連三問,陳時中都沒答,表示他根本不想理。這個政府,有太多不可告人之事,以層層黑幕遮著,人民無法得知真相;那名記者,其實是在代替全民探詢事實陳時中的態度則表明:你問都不能問,一直問就是「不健康」。

三月間,也有記者問到全球哪些國家暫緩施打 AZ 疫苗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竟倨傲答稱:「我為什麼要告訴你?」兩相比較,陳時中的態度顯更升一級;前者是「不告訴你」,後者是「你不能問」。這些衛福部高官的態度,真的有比較健康

此事還有續集。陳時中次日為此道歉,並說「我修養應該好一點」。然而,記者等待多日的答案,依舊在風中













聯合報社論/五月缺水、八月淹水,一齣前瞻荒謬劇


2021-08-07 05:01  聯合報 /   社論
雲林縣四湖和台西地區住家到處淹水,居民叫苦,指才剛淹完還在清理又再淹。記者蔡維斌/攝影


全民正苦於抗疫,中南部近來更同時飽受淹水之苦。不過三個月前,台灣才歷經一場百年大旱,各地水庫幾乎見底;誰能料到,百日之內竟旱澇交織而至。四年前,蔡政府投入兩千五百億元前瞻建設水環境計畫,夸言要讓台灣不缺水、不淹水;沒想到,三個月內台灣從缺水演到淹水。事實證明,施政不做務實功只重大內宣,都通不過老天爺這一關。

歷任政府都在喊治水,從扁政府編列八年八百億的治水計畫,並一路追加到一,一六○億;馬政府的流域綜合治理計畫,又投入六六○億;蔡政府又假「前瞻」之名,再加碼兩千多億元。其中,民進黨主政的中南部縣市,往往能分得大把預算。但十多年下來,並未改變淹水的宿命,不待颱風檢驗,往往一場豪雨就打回原形。原因是,這些預算多半流於綁樁,數千億公帑變成打水漂

近年極端氣候愈發頻繁,旱澇交替,成了台灣的現在進行式。數月前,我們才經歷罕見大旱,農田休耕,一些地區民生用水供五停二,水庫乾涸。四年前蔡總統宣揚「水環境計畫」時誇口,將為台灣打造不缺水、不淹水的未來;結局卻是台灣剛熬過缺水,立刻又迎來大淹水。所謂前瞻治水計畫,其實拿了大筆預算讓地方做一些皮相的水環境治理,甚至破壞原本的生態當初胡亂填寫的考卷,如今被老天爺死當也是剛好而已,只是苦的是人民。

除了假治水真綁樁,蔡政府從不務實面對氣候變遷問題擬定因應對策,甚至還違逆節能減碳的世界潮流。極端氣候是全球性問題近來歐洲西部遭遇百年洪災,大陸鄭州歷經恐怖暴雨,都加速了歐盟推進減排的腳步。歐盟擬於民國 119 年(二○三○年)降低五五%的溫室氣體排放,全球大國近期陸續喊出民國 139 年(二○五○年)淨零碳排目標。反觀台灣遲未宣示,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都還卡在環保署

歐盟上月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法案,民國 112-114 年(二○二三年至二○二五年)試運行,並將在民國 115 年(二○二六年)起正式對出口至歐盟的高碳排課徵關稅。碳關稅實施在即,台灣至今未制定碳費徵收機制,在政府不願面對節能減碳的全球趨勢下,政策不明、進度落後,也是必然結果。不僅如此,蘇內閣更是大開節能減碳的倒車。為降低移動汙染源,賴清德在行政院長任內曾宣示,從民國 109 年(二○二○年)起以每年平均約五%的速度限縮約五萬輛機車牌照的發放,並在民國 124 年(二○三五年)達到禁售燃油機車的目標。但這些目標,在蘇揆上任後不久,就在業者的壓力下喊卡

不僅如此,環保署更屢屢推出爭議補助政策。過去民眾淘汰二行程老舊機車換購電動機車,可享分級補助;但環保署提出新購補助,消費者不必淘汰老車,新購電動機車即可申請補助,完全無助減少移動汙染源的排放。更可議的是,新購電車補助於去年取消後,環保署又在「油電並行」政策下祭出七期燃油車換購補助,比照電動機車每輛補助五千元,各縣市也紛紛效法加碼。

這項錯誤補貼政策,造成七期油車換購熱潮,補助數量達電動機車的五倍以上,造成電動機車增幅大倒退更荒謬的是,其補助款竟來自空汙基金,去年共補助十四・九億燃油機車占九成,幾乎吸光所有基金環保署長張子敬是蘇貞昌的子弟兵,從閣揆到署長,都在做永續的反面示範

極端氣候步步進逼,但蔡政府只做表面功夫治理心態,及討好業者反永續作為,不怕把台灣推向「氣候難民」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