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快評】地球工程毀颱風? 恐不了了之
◆ 【即時短評】蔡政府這次太離譜 打假新聞要修國安法?
◆ 【即時短評】政府若以打擊假新聞試圖掩蓋真相 不只要關3天
◆ 【即時短評】飛出鳥籠的公投 躲不過中選會緊箍咒
◆ 【重磅快評】文在寅明天要到平壤談甚麼?
◆ 【重磅快評】政府及輿論打手沒資格評斷假新聞
【即時短評】蔡政府這次太離譜 打假新聞要修國安法?
2018-09-18 11:43 聯合報 記者何祥裕╱即時報導
蔡英文總統。本報資料照片 記者黃仲裕/攝影
「fake news」是美國總統川普從參選到執政後,一直掛在嘴邊的話,只要對他不利,他就在推特上罵「fake news」,但罵歸罵,縱使還扯出俄羅斯網軍疑似以假新聞操控選舉,也不見川普敢修法要打假新聞,現在蔡政府放話要修法來打,層級甚至拉高到國安法,這次,實在太離譜了。
請政府先搞清楚何謂「假新聞」,現在自媒體與內容農場充斥,所產生的內容可能是評論、訊息等等,他們不是媒體,不用善盡查證功能,而且這些內容會在各網路平台擴散,如果訊息為假,那充其量只算假消息,根本稱不上假新聞。
如果政府對假新聞的定義,是在主流媒體上報導的並非事實、甚至有捏造、惡意攻訐等,政府有一百種方法可以要媒體更正、道歉甚至提出告訴,請問,這哪需要修法來處理,甚至還要修「國安法」?這不只是用大砲打小鳥,簡直是用核子彈打小鳥。
假新聞或假消息,若影響選舉,有選罷法可處罰;若影響人物名譽,可以控告公然侮辱或誹謗;若影響公務機關,可以告侮辱公署;除了刑事之外,還可以提出民事求償等,台灣甚麼最多?法律最多,不管怎麼樣都有法可治,現在若修法要打假新聞,不僅侵害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更成為政府打壓異己、控制媒體的武器。
沒關係,台灣媒體有藍有綠,民進黨也不會萬年執政,從年改、黨產會、促轉會一直到現在要修法打假新聞,國民黨也不是笨蛋,將來國民黨總有執政的一天,到時候,這些武器國民黨一定會拿來對付民進黨,套句日劇「半澤直樹」的經典名言「以牙還牙、加倍奉還!」
【即時短評】打假新聞?還是打壓言論自由?
2018-09-18 13:15 聯合報 記者陳洛薇╱即時報導
電視台引用網路言論不查證,導致違反風序良俗等問題,NCC將開罰,最高達200萬。圖為民眾看手機與電視新聞示意圖。記者潘俊宏/攝影
假新聞來了!蔡英文總統最近四處講, 有些假新聞是對岸故意放的,目的是要讓台灣社會對立、誤解甚至衝突。現在政府總動員,國安局執行「訊安專案」加強蒐報媒體報導情資、內政部高層更揚言要修國安法阻造謠,全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政府高層輪番砲轟中國的網路大軍五毛黨太可惡,製造假新聞,因此現在要從源頭下手,祭出處罰,這個邏輯似乎不太通,既是中國網軍,我政府要如何源頭管理處罰?國安法怎麼修,內政部高層說不清,匿名放出個消息,沒嚇到五毛黨,反倒讓台灣網民人人自危。
「假新聞」如何界定?外交官蘇啟誠輕生,駐日代表謝長廷歸咎假新聞害人,但謝長廷之前接受電視訪問時確實說過「大阪如果有錯,大阪就該道歉、駐日代表管不到駐大阪辦事處。」蘇啟誠之死,究竟是假新聞責難,還是長官怪責卸責?外交部不先釐清事實,反倒是在屏東縣府要求下撤掉蘇啟誠在水災當時接待屏縣長潘孟安的新聞稿及照片網頁,政府急呼呼說有假新聞要查,卻把真新聞反而下架,豈不荒謬?
再看促轉會最近的「選舉打侯事件」,以副主委張天欽為首者,更是假轉型正義之名,磨刀霍霍要清算對手政黨的縣市長參選人,還自詡「東廠」夸夸其詞,如果不是媒體將會議記錄曝光報導出來,國人還不知道這個手握大權,被賦予推動轉型正義的太上機關,正拿著大刀清算異己,媒體的監督,揭發政府濫權,讓那些張天欽們現形。
民進黨常把捍衛言論自由、打倒威權掛在嘴邊,蔡英文上任後還將4月7日訂為言論自由日,更在追思鄭南榕時誓言「台灣人就是民主人、自由人」,如今政府卻打算祭出公權力限制言論自由、檢查新聞,這與過去蔣介石時期戒嚴、禁書禁歌禁方言的威權管制有何不同?
紐約時報、波士頓環球報等在內的全美350家媒體,上月16日還同步刊登社論,反擊川普對媒體假新聞的咒罵,捍衛新聞自由。蔡政府施政不力,引發負面批評,網路上罵聲不斷,甚至合成圖文醜化國家領導人、捏造假消息生事造謠,的確讓官員們疲於應付,研擬修正國安法因應,然而若是挾遏制假新聞為名,行干涉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之實,實則是對民意的藐視。
【重磅快評】地球工程毀颱風? 恐不了了之
2018-09-18 11:52 聯合報 主筆室
9月17日,廣東江門台山大江鎮僑園新村,民眾涉水出行。中新社
《山竹》颱風夠強,行經之處摧枯拉朽。觀測數字顯示,山竹比本世紀最強的《海燕》還強,海燕造成菲國死亡及失蹤人數超過3萬人。每逢超巨大天災過後,人類認輸情緒逐漸平復後,接下來是人定勝天思維復萌,怎麼把颱風摧毀?
果不其然,山竹造成的滿目瘡痍復原才起步,巨型炸彈、原子彈摧毀颱風的話題又出現了,雖然這樣的討論每次都不了了之,參與討論的人總被譏為「腦子有洞」,但其中不乏博士、教授。
原子彈轟垮颱風之說起自上世紀中期,約是二戰後的復原期;基本的立論是炸毀颱風的眼牆,讓颱風結構破壞,挾帶強風暴雨的環流旋轉失序,如此雖未必能摧毀颱風,但至少可削弱其威力。這樣的破壞理論被譏笑,因中度颱風至少1萬顆廣島級原子彈的威力,狂妄人類即使向颱風中心投上百顆原子彈,恐怕連搔癢的作用都起不了。
原子彈摧毀颱風的想法緣起時間應再向前推,極區、高緯的國家受不了每年8個月以上的冰封,也曾有射砲彈摧毀冷高壓中心的說法,根本的想法是已冷到極點,不會再壞,不彷試他一試。
轟颱風、炸冷高壓中心的論述被稱為「地球工程」,大意是以各科學學門的單一視野試圖改變環境困局。最近一次聲浪頗高的談論,是上世紀末、地球暖化愈發惡化,聯合國討論京都議定書時。當時研究大氣、燃燒的科學家認為可行,只要越洋飛行的大飛機飛高些,飛進平流層,讓排出的廢棄停留在平流層,聚集後形成具遮光性的「霾」,即可減少陽光穿透,降低暖化威脅。當然,這樣看似可行的理論萬一發現副作用怎辦,仍以不了了之收場。
民國99年(2010年)英國石油公司在德州墨西哥灣外海鑽油平台爆炸的油污事件,聯邦政府請來各領域頂尖專家會商,提出的對策都是工程浩大,處理油污、復育生態,都是錢砸下去未必奏效的想法;與會一位化學家看法不同,「簡單,點火把海上浮油燒光不就解決了」,他的說法當然不可行。
地球工程像台灣夜市的打地鼠遊戲機,敲下這隻地鼠,不保證下隻地鼠不會冒出來;也很像我們缺乏整合、各自為政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