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7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讓碳權交易所真正發揮功能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7473/web/ 

◆  聯合報社論/美增航班迎陸客,蔡政府為面子困死人民
◆  聯合報黑白集/屏東再笑納蘇貞昌
◆  經濟日報社論/讓碳權交易所真正發揮功能







經濟日報社論/讓碳權交易所真正發揮功能


2023-08-17 00: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灣碳權交易所」7日掛牌成立,這是台灣走向2050淨零碳排目標,推動國內產業減碳排的里程碑。圖為台灣中油桃園煉油廠。記者蘇健忠/攝影


在「2050淨零排放」總目標的前提下,「臺灣碳權交易所」8月7日於高雄市開幕。交易所揭牌當天,總統、行政院長等政府首長雲集,共同見證台灣追隨國際腳步,正式將「碳排放權」轉化為商品,希望透過碳權交易,提供企業減少碳排放誘因,緩和地球日趨嚴重的暖化危機。

據報導,新成立的碳交所有兩大特點,一是交易所設在高雄,國發會主委強調可以因此「發揮碳金融在地影響力」;二是碳交所要在年底開始交易國外碳權商品,而國內碳權則要等到《氣候變遷因應法》的三項子法通過後,預計明年上半年才有機會推出。至於碳交所目前工作則僅是提供碳諮詢與培訓人才。

社會應會肯定政府為推動減碳工作設立的碳交所,但我們需要釐清以下四點,避免大家對碳交所期待過高,引發日後「雷聲大雨點小」的可能苛責。

首先,政府選擇在高雄成立碳交所,不是因該地排碳比重高,需要「公正轉型」。否則,排碳量最高的台中或雲林麥寮也有資格設立;更何況未來碳權若成為金融商品,交易所設在金融中心的台北更是合理。所以,政府在高雄設置碳交所是政策使然;只是因先天條件不足,拔地而起的碳交所要創造「在地聚落」效應,就必須更仰賴政府減碳的配套措施。

其次,碳交所交易規模與減碳效果的不確定性很高。台灣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有年,可是碳排放的「盤查、查證到標籤」機制迄未有效建立。即使日後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盤查登錄」、「自願減量」與「增量抵換」等氣候法子法通過之後,政府也還需要時間落實。這使得短期內企業對於碳權交易無迫切性,而將影響碳交所的發展。

第三,碳交所推動自願減量一次性的初級市場,卻非碳交易次級市場策略,將因價格發現與流動性功能不足,而陷入「苦撐」局面。據統計,2019年台灣CO2排放量達256百萬公噸,但歷年來民間只有93件政府註冊的自願減量案,結果也僅核發約24百萬公噸的CO2當量。自願減量不易成為企業減碳的主要動能,碳交所靠自願減量的成長策略前景堪憂。

第四,從碳交所購得的國外碳權不適用歐盟碳關稅抵減機制(CBAM),而將降低企業對其提供服務的需求。據聞其他先進國家已開始評估CBAM機制,未來也有可能採取類似管制。政府延遲效法歐盟的碳排放「總量管制與交易」(ETS),使得碳交所在成立之初就已跛腳。不過,碳交所的「人設」缺憾屬非戰之罪,因為這是政府要以碳費作為減碳的主要政策工具所導致。

綜上所述,碳交所日後能否順利發展是有疑慮的。「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政府應吸取國際減碳經驗,重視碳交所業務的國際接軌。根據世界銀行報告,ETS與碳稅是目前全球碳定價的主要手段,而其中實施ETS比例高達近八成。ETS、碳稅、碳費與自願性減排雖皆為減碳工具,但政府仍須依「減碳效度」從中找出最佳組合;建議政府除考慮徵收碳費外,更應順應潮流,加速落實ETS機制。

氣候加速暖化的風險愈高,國際減碳要求的壓力就會愈大。政府以「人為」碳費調控碳排放的困難,在於要隨時掌握碳費(價)與碳排放(量)的動態關係。至於總量管制與碳權交易的搭配運用,則可使政府減碳決策單純化。政府既已成立碳交所,就應專注碳排放的控制與監測,而將排碳權的配置問題交由碳交所解決。

「2050淨零排放」是我們對地球生態環境負責的承諾。觀諸歐盟減碳進程,兩年半後CBAM全面實施,十年半後更會落實汙染者付費原則。反觀政府往後七年所採取的碳費與自願減量的策略,卻恐怕只會產生「竹籃打水」的減碳效果。隨著2050年大限逼近,國際必會加大管控排碳力度,我們已無時間蹉跎。呼籲政府提前執行碳排放總量管制進度,並讓碳交所發揮應有的功能。











聯合報黑白集/屏東再笑納蘇貞昌


2023-08-17 00:4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屏東縣府斥資25.8億元興建國際棒球場,場址周遭已圍起2公尺多高的鐵皮,並有怪手進駐整地。記者劉學聖/攝影


高雄申請三千萬元整建前鎮漁港,蘇貞昌卻主動加碼為八十一億各界驚到落下頦。但好康不止高雄,屏東將蓋出全台最貴的廿五.八億元棒球場,為其他棒球場經費的二到四倍;一翻決策史,也是前蘇揆之「恩賜」。

兩年前,屏東縣府趁著高鐵南延計畫過關,申請在高鐵預定地旁打造「體育休閒園區」,並興建一座國際級棒球場。蘇貞昌二話不說,當即裁示「把餅做大」,要蓋就蓋最好的,要把棒球場打造成「全國首座高鐵直達的國際級棒球場」。

得到蘇貞昌的寵愛,卻未必是福。中央補助地方體育設施的上限為五億元,儘管蘇貞昌為屏東加碼到七.五億元,但地方自籌款仍高達十八.三億元,這對屏東是一大負擔。這裡作為職棒場地的頻率甚低,平均觀眾頂多三、五千人:要砸大錢打造容納一萬五千人的球場,不嫌不切實際嗎?

就像屏鵝公路,也是蒙蘇貞昌照顧故鄉之賜,半年狂燒七十八億元,除了超支卅億,還讓民眾罵翻天。

這裡不只是浮華或浪費與否的問題而已,而是更嚴重的「人治」禍害。一個閣揆僅憑個人好惡,任意增刪公共建設,選擇性對特定縣市加碼經費,卻不考慮資源分配是否公平、專業把關是否足夠、地方財政能力是否足夠。最後留下爛攤,要誰收拾?

酷吏很可怕,突然仁慈的酷吏更可怕!













聯合報社論/美增航班迎陸客,蔡政府為面子困死人民


2023-08-17 00:4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觀光業期盼陸客來台,振興國內旅遊。此為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大陸公布包括美日韓在內的七十八個國家名單,開放大陸公民可組團出遊,台灣卻不在其列。與中國貿易戰正打得火熱的美國,隨即宣布將倍增兩國現有往來航班,美商務部長雷蒙多更稱「我們期待再次歡迎陸客團」。當各國準備大賺陸客財時,唯獨台灣因蔡政府堅持兩岸「雙向同步」開放被排除,業者只能在一旁興嘆。蔡政府只為滿足自己虛幻的面子,對人民生計可有一絲顧惜?

二○○八年馬政府上台後,開放陸客團來台,為台灣創造了空前的觀光榮景。二○一五年來台旅客突破千萬人次,至疫情前一年的二○一九年更達到了一一八六萬,其中陸客就占了二七一萬人次。那幾年,台灣每年賺取三、四千億元的觀光外匯,將近三成來自陸客。

陸客大量來台確帶來若干後遺症,包括低價團削價競爭,降低觀光品質等。最為人詬病的,是陸資透過港資或外資投資台灣的觀光產業,資金最後仍回流陸方的「一條龍」經營模式。然而,觀光產業溢出效應廣泛,雖有部分「一條龍」的壟斷情事,大量的隨機消費仍使各地許多商家受惠。尤其兩岸開放觀光成熟後,隨之而來的大量陸客自由行,不僅消費力更強且雨露均霑,台灣夜市、商家與第一線服務業都直接受益。更重要的是,兩岸人民透過直接接觸,增進了善意與理解。

蔡政府上台後,兩岸關係趨於惡化,各種管制措施出籠。新冠疫情爆發後,我國加強入境管制,順勢下達台灣旅行社赴陸禁團令,大陸相應採取鎖國措施,兩岸觀光隨即戛然而止。疫情趨緩後,各國解除出入境限制,唯獨過去往來熱絡的兩岸未能恢復開放觀光。這段期間,台灣旅行業不斷呼籲政府加速開放兩岸觀光,卻始終得不到回應,業者從失望到絕望,對政府充滿不滿。

今年五月,北京當局宣布恢復大陸旅行社經營台灣團客赴陸旅遊,當時我觀光業者莫不期待政府能解除民眾赴陸旅遊之禁團令。但蔡政府堅持對等原則,要求陸方須同步開放陸客組團來台旅遊,卻又缺乏對話管道;「雙向同步」的堅持最後形成僵局,既卡住業者,也掐死兩岸交流的機會。

交通部長王國材稱,若僅單向開放我團客赴大陸,對國內旅宿、餐飲業及從事入境的旅行業者不公平。事實上,台灣觀光團赴陸手續比較簡單,陸客團來台則比較麻煩,需要台灣發的入台證和大陸發的赴台證;因此,要求「雙向同步」開放未必合理。國內旅行業者即建議,我政府先解除台灣團赴陸禁令,也能讓台灣旅行業者及航空公司都有生意可做。台灣四千家旅行社,八成以上都有大陸觀光團的業務,政府不妨先開放這一塊,再透過此一善意釋放推動陸客團來台的協商,這才是務實之計。

今年一月,觀光局設下今年來台旅客六百萬的目標,其中包含一百萬陸客。若不開放陸客團,這張支票必然跳票。蔡政府則自稱,今年至八月來台觀光客已破三百萬,強調就算沒有陸客也能達陣。然而,日本在今年五月觀光即已恢復疫情前水準,台灣即使達標也僅達疫情前一半的水準,這也好意思拿來說嘴?

儘管大陸目前經濟欠佳,但面對疫後復甦及中國中產階級已超過一億人,世界各國均不敢小覷陸客商機。在陸方開放旅遊後,許多國家紛紛針對陸客推出促銷活動,泰國政府更立即宣布縮短簽證審批時間,就連美澳都張開雙臂歡迎陸客造訪。唯有意識形態掛帥的蔡政府,為了自己虛假的面子,置人民生計於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