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治仁/所有發生的事都是好事
◆ 劉維公/言論自由規範是用買的?
◆ 方祖涵/被疫情耽誤的生活常態
◆ 陳立恆/誰能真的「躺平」?
◆ 王豫元╱明星咖啡館三世情
◆ 楊志良/無知、無能、傲慢
◆ 薛承泰/移工變移民,能解決什麼問題?
王文華/「生火」比「發火」有效
2022-05-08 02:24 聯合報 / 王文華(作者是網路媒體《創新拿鐵》創辦人)
兩名三十出頭、大學沒畢業、少數族裔的員工在亞馬遜發起工會,公司百般勸阻下,仍贏得多數票支持。路透
孩子不聽話、學生不認真、同事不合作、員工不負責,怎麼辦?
我們通常的反應是「發火」。最近一個故事,讓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
故事的主角:一邊是亞馬遜公司,全球營收第二大企業。另一邊是兩名三十出頭、大學沒畢業、少數族裔的員工。這兩人在亞馬遜發起工會,在公司百般勸阻下,仍贏得多數票支持。
他們怎麼做到的?
企業不喜歡工會。因為工會用集體力量,談判薪水和福利。亞馬遜特別不喜歡工會。電子商務要快速出貨,必須僱用大量勞工,並嚴格管理。一旦工會介入,公司就綁手綁腳。
兩年前疫情爆發時,兩名紐約出貨中心的員工,發現主管處理疫情輕率。溝通未果,發起罷工。雖然只有十幾個人參加,亞馬遜擔心骨牌效應,十個部門的主管組成應變小組。
法務主管在私信中唱衰發起人:「他不聰明,口才不好,如果他是代言人,對我們反而有利。」結果這信寄錯了人,被媒體公開。後來,亞馬遜以「違反防疫規定」,開除這位「不聰明」的發起人。
被開除的員工,開始組織工會,第一步是爭取百分之卅的員工連署。亞馬遜高薪聘請「反工會顧問」,用一套屢試不爽的「教戰守則」迎戰:監控發起人的社群媒體、密集傳教育訊息給員工、公司內張貼「投反對票」的標語、宣傳發起人是外人,沒有談合約的經驗,員工如果連署,就要付工會會費。
對抗這龐大精準的企業機器,兩位發起人的方法是……
搭一個帳篷。
他們在公司門外的公車站搭帳篷,桌上放一疊連署卡,廿四小時輪班。
他們請等車的同事吃自己家鄉口味的美食,把他們當家人。也特別準備道地的西班牙餡餅給移民同事吃,讓他們想起家人。
有同事下班後血壓飆高,他們代墊車費讓他去醫院。有人房子被扣押了,他們上網幫他募款。
冬天冷時,他們升起火,溫暖等車的同事。沒人等車時,他們彈吉他唱歌,用歡樂,而非悲情,來鼓舞自己。
就這樣,一天一天、一餐一餐,建立起同事對他們的信任。
當法院判定他們可以進公司內宣傳工會時,被開除的那位以「訪客」身分,帶著通心粉和烤雞「回娘家」。警衛識出他的身分,請他離開。他以「訪客」身分拒絕,警衛報警把他帶走。過程被旁觀同事錄下,傳到社群媒體,得到幾十萬次的點閱。
一邊是資源無限、經驗豐富的大企業,光是反工會顧問費每年就花了四百三十萬美金。
一邊是一無所有的菜鳥勞工。整件事花了十二萬美金,都從網路上跟散戶募得。
投票結果:二,六五四比二,一三一。
「發火」是「本能」,「生火」是「本事」。資源、經驗越豐富的企業或人,越相信自己的「本能」,靠過去讓他們成功的「教戰守則」行走江湖。
但時代氛圍和遊戲規則都變了,如果沒學些新的「本事」,更新守則,就陰溝裡翻船了。
人與事發展不如意時怎麼辦?
與其「發火」,不如「生火」。與其「唱衰」,不如「唱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