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短評】年改釋憲 會成為大選震撼彈?
◆ 【重磅快評】川普、習近平和索羅門 都被拉來台灣助選
◆ 【重磅快評】設計救災服?蘇揆捨本逐末的防救災思維
◆ 【重磅快評】替國軍製作救災服?蘇貞昌的驢點子
◆ 【重磅快評】葉宜津被痛宰 賴清德可知一葉知秋?
◆ 【即時短評】氛圍有利賴惠員出線 黨內茶壺風暴待解
◆ 【即時短評】賴清德輕忽蔡英文連任決心
◆ 【即時短評】沒有政見辯論的初選 豈要韓國瑜黃袍加身?
◆ 【重磅快評】重啟扁案,劍指蔡賴之爭?
◆ 【即時短評】國民黨「團結大秀」 能否讓支持者安心?
◆ 【即時短評】賴清德輕忽蔡英文連任決心
◆ 【即時短評】國民黨「團結大秀」 能否讓支持者安心?
◆ 【即時短評】韓流台風天王華山論劍 誰是武林至尊
◆ 【即時短評】荔枝椿象春風吹又生 果農配合度很重要
◆ 【重磅快評】拿到韓國瑜授權 吳敦義要怎麼玩這一局?
◆ 【即時短評】走民主程序 就無技術問題
◆ 【即時短評】怒氣四射 韓國瑜的愛與包容哪去了?
◆ 【重磅快評】大巨蛋不能比國父紀念館高?
◆ 【重磅快評】韓國瑜送蔡正元下台階 也給吳敦義留餘地
◆ 【重磅快評】吳韓會必須達成「一個都不能少」共識
◆ 【重磅快評】國民黨的金錢詛咒與土味不耐症
【重磅快評】替國軍製作救災服?蘇貞昌的驢點子
2019-05-02 10:26 聯合報 主筆室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表示,希望國軍投入救災也像另一種戰爭,除了加強訓練,並規畫設計「救災裝」。報系資料照
梅雨與颱風季節即將陸續報到,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表示,希望國軍投入救災也像另一種戰爭,除了加強訓練,並規畫設計「救災裝」,讓官兵比較方便。昨天國防部發言人陳中吉也證實,蘇揆指示部長嚴德發,研擬救災專用服裝。
至於所謂「救災服」到底會採什麼設計?國防部說,原則上要能透氣排汗,並達到相關便利性。國軍會跨部會研擬,並參考官兵需求,進行協調。
蘇院長的未雨綢繆值得肯定,但要求國軍製作「救災服」,卻實在「驢」到無話可說。若非模仿高雄市長韓國瑜,講些「征服宇宙」之類的玩笑話,否則就顯示蘇內閣的「軍盲」程度,也是歷任政府第一。
從民國98年(2009年)莫拉克風災以來,國軍就大量投入災害防救。「救災視同作戰」、「戰時能作戰,平時能救災」之類口號,在軍中早就高唱入雲。近年甚至多次發生,國防部配合颱風警報,下令各級部隊開設應變中心,派出聯絡官前往各縣市,地方政府卻還沒開始準備的例子。
沒有任何一場天災人禍,國軍不曾大量投入,最近例子如去年八月中南部豪雨淹死大量禽畜,災後現場臭不可聞,也靠各部隊派出大量官兵,總計軍方清理80萬隻死雞死豬,占了總量一半。
若以「把救災當另一種戰爭」為標準,國軍表現絕對當之無愧。近年外界對「國軍救災」的質疑,絕非嫌國防部不夠努力,反倒擔心部分將領把救災當成升官捷徑,甚至凌駕戰備本務之上。蘇院長的發言,卻似乎還活在十多年前,自己上次擔任閣揆的時代,令人訝異。
更妙的是,蘇揆所謂「救災裝」到底是什麼?官兵投入救災,需要穿戴什麼樣的服裝?
軍方投入災防體系的最大價值,就是「人多勢眾」:在災害之前、之中、之後,必須進行撤離民眾、維持秩序、運送物資、環境復原等任務。這些工作未必有太高技術性,但卻絕對必須動員大量人力才能完成。國軍官兵人多勢眾,又具備紀律與隨時出動的效率,正好優於為之。反之,鑽入斷垣深處尋找生還者之類任務,需要高度專業與長期訓練,如果要求阿兵哥普遍學習類似高階技巧,不但資源浪費,現實上亦沒有可能。
換言之,多數官兵投入災害防救,所從事的就是一般性勞動,除了不必開槍,與平日部隊操練差別有限。那麼,為何在迷彩野戰服之外,還要千方百計去設計一套「救災服」?按國防部的說法,救災服要「透氣排汗,動作便利」,難道平日穿的野戰服不需這些條件?還是行政院意外「洩密」,其實目前阿兵哥穿著的野戰服並不舒適便利?
還是蘇院長擔心,軍人以及警察們的社會形象不佳,以至要替他們另外設計一套統一的「救災服」?問題是,蔡總統多次讚揚過國軍參與救災的表現,形容「災區民眾看到迷彩服,就覺得放心」,難道院長對總統的這番評語,其實大大不以為然?
真正造成問題、應該檢討的,是軍中只顧表面功夫的惡習。部隊到災區協助清理打掃,仍然把「衣著整齊」當成焦點,往往大熱天也得穿著長袖上衣,不能讓官兵依據自己感受穿脫。所謂「救災視同作戰」淪為口號:真正打起仗來,誰還有閒工夫重視這些虛文縟節?難道還要擔心網路酸民說閒話?
站在行政院長高度,對於國軍投入救災,真正該關注與檢討的,是督促國防部:官兵的野戰衣褲、軍靴等裝備,配發數量夠不夠?材質好不好?撥補是否能及時?更進一步還要避免,讓軍方淪為「救災冤大頭」。
依據災害防救法,國軍協助防救災,地方政府應該歸墊軍方付出的成本,然而多年來不管中央或地方,不管是哪個政黨執政,大家都把國軍當成免費的人力與物力來源。如此一來,不僅打壞市場行情,剝奪民間可能的工作機會,部分政治人物還將救災不力所生的民怨,都推到軍方頭上去承擔。
國軍始終被當成無限卡濫刷,在官兵心中累積的怨懟,不是「軍人是我心裡最軟一塊」之類漂亮話就能夠化解。蘇貞昌在政壇多年,此次再度出長政院,如果還要繼續自詡劍及履及的執行力,就該從矯正這些偏差做起。
不過,蘇院長所想到的,居然是製作救災服裝。那麼,對他抱持這種期望,似乎也太奢求了點?
【重磅快評】設計救災服?蘇揆捨本逐末的防救災思維
2019-05-02 13:20 聯合報 主筆室
汛期快到了,行政院長蘇貞昌交代國防部長嚴德發為官兵設計專用的救災服裝。本報資料照片
汛期快到了,行政院長蘇貞昌關心防災、救災,但瞄靶的道理讓人不解;他交代國防部長嚴德發為官兵設計專用的救災服裝,排汗、透氣、舒適。蘇揆關心救災服裝不是壞事,但國軍在救災這一塊欠缺太多,人員編組、裝備、訓練幾乎是空白,光換一身救災專用服,至多是「虛有其表」。
不只國軍,除了基層村里有不錯的防災警覺、演練,越往上級越是空有形式。災害警報發布後,中央成立「災害應變中心」,各單位派員進駐,穿上防災中心的紅背心,聽簡報、吃便當,就有災害應變能力?當然不。
各級政府開設的災害應變中心清一色紅背心,只顯示政府對救災的外行。參與救災至少區分指揮、人員、物資、後勤、安置等不同業務,分別穿著紅、綠、黃、藍不同顏色背心,讓應變中心作業有效率。這是各國最起碼的指揮中樞配置。
防救災是專業知識,事前準備、演練充分,災害來臨才可能有效地降低損害,這部分日本的作法值得學習。民國 84年(1995)日本接連發生阪神大地震、東京地鐵沙林毒氣恐怖攻擊,造成近12,000人死傷後,防衛廳隨即於民國85年(1996)《防衛大綱》、民國92年(2003)《防衛白皮書》大幅強化自衛隊參與防救災的作業。
首先是指定人力,陸上自衛隊指定2,700人專責兵力分區配置,給予救災專業訓練,裝備完全針對救災需求設計;海、空自衛隊也指定一定的船艦與飛機,給予特定的救災訓練,機場、港口也預先指定。航空自衛隊在全國建立5支機動醫療隊,隨時輸運醫、護、急救士最短時間投入災害現場。這些專責救災的兵力在民國100年(2011年)東北福島海嘯時顯示出救災能量。
另個關鍵,是災害情資偵搜系統的預為建置。例如,在每個地標的屋頂標示號碼,讓航空自衛隊飛機、陸上自衛隊直昇機都能迅速掌握災情,尤其橫向聯繫的資通網路周全,從前鋒派遣部隊,到防衛廳、總理府,都能第一時間同時收到災情資訊,且同樣的通關密碼,讓資訊傳遞無誤差。至於救災物資預先建檔、指揮、緊急避難地點預先指定,相較則是初階的救災整備。
雖然台灣的防救災準備不至於是不堪一擊,但開著上億造價的雲豹甲車救災,真是殺雞用牛刀,浪費資源;阿兵哥扛著掃帚、臉盆救災,充其量只能打掃清潔、搬溺死豬而已。既然「救災視同作戰」,請蘇揆認真把防救災的缺失補上,救災專用服不該是優先工作。
【重磅快評】川普、習近平和索羅門 都被拉來台灣助選
2019-05-02 16:42 聯合報 主筆室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戴著美國與中華民國國旗的帽子進白宮,他也送了一頂給川普。記者張加/攝影
我國在亞太地區最大的邦交國索羅門,傳出可能與我斷交,轉向北京。上月回鍋新當選的總理蘇嘉瓦瑞向索國媒體透露這個訊息;他甚至明白地說,索國能從外交轉向獲得龐大好處。
雖然平日最愛推特爆嗆北京的我國外長JW還沒表態,但外交部先自我安慰說,台索關係穩健成長,索國新總理或因考量部分執政聯盟成員的意見,才做出相關談話。然而,擁有執政經驗的總理如此談話,置兩國邦交於何地?
台索如果斷交,將再度重創我國國際空間與外交工作,並為北京對台灣的封鎖行動添柴火。
但正值台灣民國109年(2020)總統大選升溫,這是北京拉著索羅門一起來為蔡英文么喝助陣嗎?辣台妹這回可不只撿到槍了。
蔡英文斷交經驗老到,除把上任以來的五次斷交聲明稿,拿出來改個國名再讀一遍外,還會加強「大團結」號召,不僅沒收賴清德的初選意志,更壓制國民黨的火力。
可是,這次情形和蔡英文以往的豐富經驗略有不同。
一方面,台索邦交傳出生變;另一方面,已投入國民黨總統初選的郭台銘,正戴著貼有美國與中華民國國旗的帽子步入白宮。兩個不同事件,會在台灣社會氛圍裡隱隱然微妙相互牽動。
台灣近幾屆總統大選,已形成有志大位者赴美「面試」的慣例,還競比獲美接待規格。郭台銘直接進白宮找老朋友,這招技壓群雄。
賴清德突襲參選時,蔡英文曾拿國際事務經驗作為總統條件之一,說明她比賴清德更適合擔任總統。但蔡英文與川普的意外通話,與郭台銘當面贈送兩國國旗帽給川普,已經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比較了。
當然,國民黨總統初選的台風與韓流之爭,最後不一定是郭台銘勝出;而且,郭台銘也還必須證明他的兩岸人脈與國際高度,有助於維持兩岸關係穩定,保障並開拓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
不過,既然有川普收下的那頂兩國國旗帽作為對照組,如果索羅門真的「棄台投中」,蔡英文可以嗆辣升級,可以沒收賴清德的初選,但民眾這回感受可能不若以往強烈了。
【即時短評】年改釋憲 會成為大選震撼彈?
2019-05-02 22:38 聯合報 記者林河名╱即時報導
針對公教年改聲請釋憲案,司法院大法官將在5月15日召開說明會,釐清相關爭點。聯合報資料照
針對公教年改聲請釋憲案,大法官將在5月15日召開說明會,釐清相關爭點。這是繼軍人年改之後,大法官再次針對年金改革聲請釋憲案召開說明會。雖然大法官如何解釋尚不得而知,但大法官受理年改釋憲聲請案,已讓聲請人充滿期待;眼看明年總統及立委選舉就要到來,不論結果如何,都可能成為影響選情的震撼彈。
民進黨正進行總統初選,由於採「全民調」,必須全力爭取每一個群體的支持。蔡英文總統日前一場「辣台派」開講,就再度提到年金改革。
蔡英文表示,年金改革是很多前任總統都想做、但沒做的事,很多人罵她笨,在這個時候做,付出了這麼多的政治代價,但「只要國家有需要,總統就必須去做」。她並強調,不是只有台灣,全世界的國家都面臨年金改革問題;不過,她也對受到年金改革影響的人表示抱歉,因為讓他們的退休金「少了一些」。
從蔡英文演講中,已可釐出年金改革釋憲聲請的部分爭點。例如,年改雖有必要,但在過程中是否符合「信賴保護原則」,以及手段上是否符合「比例原則」等,都是大法官向來注重的憲法原則,也有賴行政院詳加說明。
事實上,身為執政團隊的一員,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去年十二月在閣揆任內,針對九合一選舉提出的選後檢討,也特別提到「改革做法引發重大爭議和不滿」。他點出民進黨首次完全執政,啟動年改、司法改革等工作,「改革用心雖獲民意支持,但大部分民眾在不瞭解實質內容情況下多有誤解,以致於在執行時引發爭議」,致使改革沒有呈現正面的支持力量,也招來民怨。
由此可見,即使執政者認為「年改有理」,但對年改過程及手段是否妥適,也有心虛之處。更何況,去年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年金改革已被認為是「敗選禍首」之一,如果大法官解釋也對年金改革的合憲性提出質疑,恐怕對執政黨更是不利。
即使大法官最終認定年改「合憲」,但年改製造那麼多紛擾與不滿,如果釋憲之路行不通,也難免催化國會席次的更動,再次透過立法「扭轉過來」。屆時影響的已不只是總統選情,還將涉及國會席次重組,說是「震撼彈」也不為過。
【即時短評】文基法姍姍來遲 別讓文化影響評估淪口號
2019-05-03 02:37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即時報導
台灣的環境影響評估機制雖涵括文化層面之評估,但著重於有形文化資產、遺址與文化景觀。圖為古蹟改造的南美館。記者陳宛茜/攝影
文化基本法草案昨通過立院初審,草案最大的亮點是將「文化影響評估」入法,明定國家制定重大政策時,相關部會得於行政院文化會報提出文化影響分析報告。文化影響評估是文化界爭取的重點,卻也是外界最感陌生、也最容易誤解的方案。文基法入法是一個好的開始,但未來要怎麼做才不會淪於口號、讓決策者不會望之卻步,挑戰才要開始。
台灣的環境影響評估機制雖涵括文化層面之評估,但著重於有形文化資產、遺址與文化景觀。文化界人士因此在文基會公聽會及全國文化會議中,倡議將歐盟於民國79年(1990年)代推動的「文化影響評估(cultural impact assessment)」納入文基法,進一步將文化認同、歷史記憶和居民情感等較抽象的無形文化資產納入。
即使在國際上,文化影響評估仍是相當先進的法案。目前僅歐盟、法、英、紐西蘭有相關評估機制,南韓則在近年設置文化觀光研究院納入文化影響評估。文化部曾在兩年前派員前往歐洲考察文化影響評估制度、並委託學者做相關研究,相信對此一評估制度的落實應有一定的想法。
台藝大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所長劉俊裕指出,文化影響評估最容易遭人誤解的,是被拿來跟環境影響評估相提並論,但兩者本質並不相同。環評可以讓開發案叫停,但文化影響評估不具強制性、也幾乎沒有否決權,它的評估也可能是正面的,鼓勵決策者往文化層面做修正與補強。
文化是抽象的,文化影響評估也容易遭到「空洞、不知所云」的誤解,但其實歐盟已施行逾廿年,有許多範例可循。劉俊裕建議,文化部可以先操作幾個「試行評量」,消除相關單位對此一評鑑制度的恐懼。未來則可先在行政院文化會報下設專案小組負責文化影響評估,等機制成熟後,或者可效法南韓設負責評估的中介組織。
南韓於民國102年(2013年)底通過「文化基本法」,隔年正式施行。從文創法到文基法,南韓研議的時間比台灣晚,卻比台灣更早立法完成,如今兩國的文化發展已不可同日而語。文基法雖然遲到20年,但至少台灣終於邁開這關鍵的第一步。